【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练习:素质升级检测1]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12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第1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对西方现代文学现象稍作考查,便不难发现,二十世纪的文学较之十九世纪的文学,在文学与人、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明显的调整,文学呈现出强烈的“主观性”和“内向性”。
文学的“向内转”,成了整个西方文艺从十九世纪向二十世纪过渡时的一个主导趋势,而“现代派”们,在这一历史性的转换中打了先锋。
如果对中国当代文坛稍做考查,我们就会惊异地发现:一种文学上的“向内转”,竟然在我们1980年代的社会主义中国显现出一种自生自发、难以遏止的趋势。
我们差不多可以从近年来任何一种较为新鲜、因而也必然是有争议的文学现象中找到它的存在。
首先是小说创作方面。
粉碎“四人帮”后,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悖谬于传统写法的小说作品,例如所谓“三无小说”。
这些小说,其实并不是没有“情节”“人物”和“主题”,而只是在割舍了情节的戏剧性、人物的实在性、主题的明晰性之后,换来了基调的饱满性、氛围的充沛性、情绪的复杂性、感受的真切性。
这类小说,成就高下不一,但共同的特点是:它们的作者都在试图转变自己的艺术视角,从人物的内部感觉和体验来看外部世界,并以此构筑起作品的心理学意义的时间和空间。
小说心灵化了、情绪化了、诗化了、音乐化了。
小说写得不怎么像小说了,小说却更接近人们的心理真实了。
新的小说,在牺牲了某些外在的东西的同时,换来了更多的内在的自由。
其次,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还更早一些、更突出地表现在诗歌创作中。
诗人以个性的方式再现情感真实的倾向加强了,诗歌的重心转向了内在情绪的动态刻画,主题的确定性和思想的单一性让位于内涵的复杂性与情绪的朦胧性。
上述“三无小说”和“朦胧诗”,应该说都是新时期文学中一些极端的现象。
极端的当然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然而却是当代文学整体动势中最显眼、最活跃的一部分。
“内向化”的文学艺术观念已经成了新时期中国人民审美意识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第二课李逵负荆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一、课内双基1.选出下列注音正确的一组( )A.绾(wǎn)头发丫髻(huán)跷蹊(qī) 听禀(bǐng)B.姓朴(piáo) 朴(pò)树朴(pō)刀朴(pǔ)素C.定眼瞅(qiū) 绰(chāo)起绰绰(chuò)有余箭疮(chuāng)D.搅(jué)得睡不好强弩(nǔ)蹙(cù)眉捉鳖(biě)【答案】B(A髻:jì,C瞅:chǒu,D搅:jiǎo,鳖biē)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无功而返烦恼草枯地阔造次B.屁滚尿流消耗翻来覆去径奔C.口是心非攧翻依草附木惶恐D.瓮中捉鳖房檐红日衔山筵宴【答案】B(覆一复)3.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组( )A.这厮.又来作怪男性仆人B.暗地教人出来接纳..接待C.走了一两日,绝不见些消耗..音信D.小人只是这里剪径..拦路抢劫【答案】A(厮:对人轻慢的称呼)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金风阵阵,菊香遍野,阳澄湖的螃蟹个儿大,又重,只只都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B.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子来。
C.北京2020年将投资13亿元购置910辆新能源公交车,到2020年底将有千辆新能源公交车招摇过市....。
D.这家中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液在医院使用的过程中出了大问题,12月20日,该事件被媒体曝光后,药业公司有关领导不是积极应对,而是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答案】D(“讳莫如深”是紧紧隐瞒的意思。
A“脑满肠肥”是贬义词,用于人。
B“邯郸学步”是贬义词,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C “招摇过市”指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诈骗)5.下面对李逵性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逵性格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粗鲁。
第七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罗睺.(hóu)胆怯.(qiè)刘家峧.(yáo)B.扳.(bān)倒惊蛰.(zhé) 苞蕾.(lěi)C.镢.(jué)头窘.(jiǒng)迫揶.(yē)揄D.脸颊.(jiá) 眩.(xuán)晕惊讶.(yà)【答案】B(A峧:jiāo,C揶:yé,D眩:xuàn)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继自贸区等重大政策决策之后,又一大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的良方——《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推出已是________。
②连日来,两个跳舞团体却因场地问题屡屡发生纠纷,________,派出所和公园管理处多次介入调解,可双方仍未能达成一致。
③村长颁奖:“第一名,箭王。
”陆毅对答:“我最贱。
”村长要“箭王”发表获奖感言,陆毅对答:“人至贱则________。
”A.箭在弦上箭无虚发剑拔弩张B.箭无虚发箭拔弩张箭在弦上C.剑拔弩张箭在弦上箭无虚发D.箭在弦上剑拔弩张箭无虚发【答案】D(箭在弦上:箭在弦上,不能不发。
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剑拔弩张: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箭无虚发:箭射得准,每发必中。
形容箭术高明。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看完《悲惨世界》,忽然觉得只有它才能解释自己何以数度泪流满面的原因,那些眼泪是心底暖意和热情的源源涌出。
B.孔子和孟子擅长“换位思考”,由此建立了以体贴他人为核心的仁义慈爱,建立了厚于待人严于律己的宽恕以及反观内省等思想体系。
C.我站在屏幕前,站在每一块被精心修复的梵文彩绘天花板下,站在温守诺先生的面前,徐徐念出手中讲稿的每一个字。
D.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和解放军并没有统一制式的水壶,战士们背的大多是从敌人手中缴获来的为主。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红楼梦》情真意切释猜嫌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心碎林黛玉太原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海色翅膀凝望着这令人心碎的美丽,思绪万千。
你有着韶华容颜,却也有娇袭之病。
常沉想于心中的愁绪,黯然感伤。
独自娴卧于榻上,清冷的月光斜洒进闺中,又为其平添了几分凄寥,你望着空幽幽的夜色不禁又垂下几滴泪来,回想起日中对宝玉的话儿,后悔自己的造次,伤了宝玉的心,还赌气把穗儿也剪了,再想让他戴又如何是好。
泪珠儿伴着无法释怀的心思,濡湿了衣襟。
你又怎知“一个在潇湘馆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吟”。
纵使知晓却怎奈何“终需化”的悲凉,扑朔朔的晶莹里又隐殁了你多少的叹息,化作一片云淡风轻,了无踪影。
犹记得你身着素衣,扛一把花锄,将满地的落红细装于绢袋中,你不忍它们随水而去,也将自己的痴情埋进土下,与粉嫩的花瓣化作他年的春泥。
你伫立良久,面对小小的花冢,轻声呜咽:“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可你又仿佛预知那心碎的结局,悲叹那“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静默。
当你又面对池中残荷,淡淡吟咏“冷月葬花魂”,悲哀婉转,促人泪下,彼时连万物都声声悲泣。
你望着凄迷的夜色,泪珠儿又不知滚下多少滴。
流水落花春去之时,你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看着心里想的人儿与他人成婚,你痴痴地笑了,笑得是那样惨白,鲜血渗湿的帕子,是郁积了多年的心事,将所有的情稿一张张散入熊熊的火盆中,烧尽了所有的情丝。
你目光怔怔,看着所有的痴情灰飞烟灭地消逝,静静地。
行将即逝,没有人来探望,没有人来询问病情,只有一个紫鹃为你垂泪,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孤傲的美丽,无需任何华彩来点染,单单这素色就令人心碎了。
可那边金碧辉煌正待娶亲,这边却冷冷清清待归西天,终究“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林黛玉,你生得太美,遭天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的你,葬尽了所有的痴病,你虽泪洒归天,却留给人无限的回味。
你虽破碎,但仍美丽。
第一单元素质升级检测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互联网君临天下,并且具有“天下媒体一网收,上天入地遍全球”的神通,一网打尽所有媒体间的信息,实现了信息资源整合后的最大化。
它可能将地球上任何一个点上的信息碎片,瞬间聚合成巨大的舆论风暴,席卷全世界。
互联网还激活了每个人政治参与、意愿表达的潜能,率土之滨,均为博客,人人都可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人痛斥互联网,认为其是万恶之源,是洪水猛兽,仿佛时下人心不古、万象浮躁的祸根都出在互联网,一件原本可以尘封永远的事情,现在不仅变成了网上置顶的爆料,而且会惹来众声喧哗,万众围观,演变成可怕的舆论绑架,特别是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微博,穷追猛打的“人肉搜索”,就像无时不在的幽灵,大睁着数不尽的眼睛,时刻准备着向你扑来。
互联网一路走来,网民们昂首阔步,问政、问责,公开质疑和挑战政府部门的权威,于是自然惹得某些官员怏怏不快甚至恼羞成怒。
互联网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又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人怎么驾驭和利用。
至于异质文化的渗透,更不必害怕。
因为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也在进行意义的理解与自我建构,你想用你的文化化我,我也能用我的文化化你,关键看谁的东西更优越、更强大;如果你东西好,我拿来壮大自己,到头来你没化掉我,我反而比你强大。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互联网的功能和特征有所认识,再来看其如何为我所用。
信息时代的互联网,以其“互联互通、海量存储、相互链接”的强大功能,实现了信息资源整合后的最大化。
信息传播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一是传播快。
快如闪电,以秒计算。
据新浪网统计,一条信息留存5分钟,就被转载437次,可谓迅雷不及掩耳,互联网上的信息往往早于官方。
二是覆盖广。
广如大海,空间无限。
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跨越国家、地区的界线,像洪水恣肆迅速填平了所有的信息鸿沟,像弥天大网一样触及每一处角落。
三是影响大。
小事炒大,大事炒炸。
人们更乐见于双向的平视交流,点对点的互动,每个人几乎都可以自主获取信息,每个人都可以自主地与他人互通互联,与整个世界对接,互联网成了中国最自由的空间,无论政府还是群众,都可以在网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于是原本微不足道的弱势个体获得巨大的话语力量。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自主赏析书愤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北渚.(zhǔ) 白艹烦· (fán) 沅.(yuàn)水 B .萃.(zú)中 罾.(zēng)木上 眇眇.(miǎo) C .水裔.(yì) 西澨.(shì) 荪.(sūn)壁 D .兰橑.(lǎo) 蕙櫋.(mián) 踯躅.(chú) 【答案】 C(A 沅:yuán;B 萃:cuì;D 躅:zhú)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眇眇..兮愁予 向远看的样子 B .观流水兮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C .聊逍遥兮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 D .举杯断绝..歌路难 停止 E .吞声踯躅..不敢言 犹豫不决,欲言又止 【答案】 E(徘徊不前)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A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B .荪.壁兮紫坛 C .桂.栋兮兰橑 D .辛夷..楣兮药房 【答案】 A(A 是名词作状语,其它是名词活用作动词)4.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这两句纯属白描,表现出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
B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这几句写湘夫人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而不敢明讲,心神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C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在庭院中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这两句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
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轻易得到,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这两句写湘君和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于是绝决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地游逛起来。
(第7课)《儒林外史》——匡超人在吴敬梓塑像前的沉思不久前,应大学同学的邀请回了一趟故乡全椒。
虽然时间很紧,但我还是去了吴敬梓纪念馆。
脚一踏上那丛生着杂草的石阶,远远看见那尊七米高的吴敬梓铜像,孤独地面对天地人生,我的心一下子像被什么击中了。
这才猛然记起,自己常年在外漂泊一晃竟十多年没有来这里了。
走进馆内,整个纪念馆看起来依旧是那么典雅、古朴,仿明清风格的建筑雕梁画栋,翘角飞檐,仿佛岁月的痕迹不曾划过。
大门正前方四座旗杆石象征着吴氏家门前期的鼎盛。
过厅正中矗立一尊大石碑,碑上刻着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集》中的一段话:“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挝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蹙而能诣,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我将这段耳熟能详的话又在心里默念了一遍,心中升腾起一股自豪。
故乡全椒最具特色的是人文文化,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以吴敬梓和他的著名小说《儒林外史》为标志的“儒林文化”。
一部《儒林外史》成就了全椒“文化之乡”的美名,也赋予了我这个异乡游子儒林文化的底色和气度。
记得十多年前来到纪念馆时,我在吴敬梓塑像前留了个影,那沉思忧郁的面孔与整个塑像的孤寂与苍茫融为一体。
十多年后,当我用手指轻轻触摸着这尊已有点斑斑锈迹的塑像时,不禁感慨万千。
感慨之一,若想在创作上有所作为,必得经受磨难和考验。
文章自古憎命达,吴敬梓的一生可谓坎坷艰难。
他“幼即颖异,善记诵。
稍长,补官学弟子员。
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
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他一生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4岁去世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他由富裕坠入贫困,对世态炎凉看得最清楚,对那批“上层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脸,也很容易察觉到。
因此在《儒林外史》中能对当时种种类型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腐朽作彻底揭露,真是“如大禹之铸九鼎,神妙无循形”(旅云《钵山志》卷四)。
感慨之二,若想在创作上有所作为,必得做一个性情中人。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第七课匡超人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给.(gěi)事中肄.(yì)业掼.(guàn)下来B.藩.(pān)司词讼.(sòng)飕.(sōu)的一声C.踌躇.(chú) 诰.(gào)命恁.(nèn)大年纪D.补廪.(lǐn) 装奁.(lián)摽.(piāo)梅之候【答案】C(A给:jǐ,B藩:fān,D摽:piǎo)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纯洁面如土色肄业千真万确B.粘帖竖旗杆责备沉鱼落雁C.盘桓摽梅之候装奁闭月羞花D.侥幸眼花缭乱恍若九霄云外【答案】B(帖一贴)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后(行进中落在别人后面)县尊(县官)B.隐占身体(作潜伏的意思)诰命(封建时代受过封号的妇女)C.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补了廪(取得廪生的名义,成为资深的生员)D.掼(扔)藩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的官)【答案】A(落后:后来;县尊:对知县的尊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水球运动中,常常为了争夺一个球,几个运动员一齐钻进水中,于是,好几双胳膊在水里纠缠得不亦乐乎....。
B.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别看他平日里寡廉鲜耻....的样子,其实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C.我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由于技艺拥有者的观念问题而只留给家人,但仍能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D.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有些企业可能没有应对经验,但可以向有经验的优秀企业邯郸学步....,从而渡过难关。
【答案】C(A“不亦乐乎”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不能形容纠缠在一起无法摆脱,应为“不可开交”;B“寡廉鲜耻”,不知羞耻,此处不合语境,应为“道貌岸然”;D“邯郸学步”指学别人的东西没学到,反倒把自己的东西忘掉了,此处不合语境;C“薪尽火传”,喻师徒传授,技艺、学说等代代相传,此处符合语境)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弊案缠身的陈水扁,在面对法庭审问时,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洗刷自己的罪行,但是大多数人已不再相信他了。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第一课曹操献刀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一、课内双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赍.(jī)密书跋扈.(hù)乘间.(jiān)图之B.骁.(xiāo)骑沥.(lì)酒奄.(yǎn)有天下C.暗忖.(chèn) 隐讳.(huì)屏.(bǐng)退左右D.掣.(zhì)宝刀惶遽.(jù)酌.(zhuó)酒奉操【答案】B(A间:jiàn,C忖:cǔn,D掣:chè)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恣其跋扈寻思无计报国效忠掩面大哭B.骁骑校尉朝野震怒社稷难保屈身以事C.乘间图之沥酒设誓鸿鹄之志粉骨碎身D.亲释其缚按营下寨徒有虚名宽怀安座【答案】D(按—安,座—坐)3.选出与例句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例:乃.骁骑校尉曹操也( )A.乃.差人赍密书来见王允B.乃.丧于董卓之手C.今事不成,乃.天意也D.乃.亲释其缚,扶之上坐【答案】C(都是表判断的副词,当“是”讲)4.选出对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判断句)B.丞相何在?(主谓倒装)C.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判断句)D.今事不成,乃天意也(判断句)【答案】D(A定语后置句,B宾语前置句,C一般陈述句)5.选出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再.拜曰:“公真天下忠义之士也!”B.允避.席问曰:“孟德有何高见?”C.汝休.小觑我D.即.差狱卒四人往唤操【答案】D(即:古今都当“就”讲)6.选出言行与人物相配的一项( )①“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②“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③“我如此重用,反欲害我!”④“汝休小觑我。
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
”⑤“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A .①曹操 ②董卓 ③王允 ④伯奢 ⑤陈宫B .①王允 ②陈宫 ③吕布 ④陈宫 ⑤伯奢C .①曹操 ②王允 ③董卓 ④陈宫 ⑤伯奢D .①王允 ②董卓 ③陈宫 ④伯奢 ⑤曹操【答案】 C7.下列对故事情节与所表现的曹操性格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献计——勇敢多谋B .献刀——机智巧妙C .遇陈宫——狡诈诡辩D .杀伯奢——多疑狠毒【答案】 C(胸怀大志)8.下面对故事情节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允借自己生日的机会把众公卿邀到自己家里,席间说到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不仅掩面大哭,众人也随着大哭,而曹操却抚掌大笑。
第一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社稷.(jì) 谯.(qiáo)郡 马羸.(yíng)难行 B.小觑.(qù) 矫.(jiāo)诏 驴鞍前鞒.(qiáo) C.沽.(gū)酒 兀.(wù)自 奄.(yǎn)有天下 D.弩.(nú)子 颊.(jiá) 蹙.(cù)秋波 【答案】 C(A羸:léi,B矫:jiǎo,D弩:nǔ)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赍.(携带)密书 乘间图.(谋取) 贱降..(古人对自己生日的谦称) B.虽死不恨.(怨恨) 适.(恰好)李儒至 卓然.(以„„为对)其说 C.画影图.(画)形 熟.(仔细)视曹操 小觑..(小看,轻视) D.矫.(假传)诏 宁教我负.(辜负,对不起)天下人 绝不见些消耗..(消息) 【答案】 B(恨:遗憾) 3.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政治倾向是拥刘反曹的。 B.《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所以不能当作历史来读。 C.鲁迅先生称赞《三国演义》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描写了农民起义由兴起到发展、失败的全过程。 【答案】 C(鲁迅的话是称赞《史记》的) 4.下面诗词都出自《三国演义》,和所涉及的人物关系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②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坂围。 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因得显神威。 ③生获严颜勇绝伦,惟凭义气服军民。 至今庙貌留巴蜀,社酒鸡豚日日春。 ④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 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A.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B.周瑜 刘备 关羽 张飞 C.诸葛亮 赵云 张飞 关羽 D.诸葛亮 赵云 关羽 张飞 【答案】 C 二、(9分) 阅读《三国演义》第五回中的一段文字,回答5~7题。 忽探子来报:“华雄①引铁骑下关,用长矛挑着孙太守赤帻②来寨前大骂搦③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④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邪?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吾头。”操教酾⑤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了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曹操大喜。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操曰:“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耶?”命公孙瓒且举玄德、关、张回寨。众官皆散。曹操暗使人赍⑥牛酒抚慰三人。 注:①华雄,董卓将领,此段文字前已斩众诸侯大将鲍忠、祖茂,大败长沙太守孙坚。②帻:古代一种头巾。③搦:挑动。④著:派遣。⑤酾:斟酒。⑥赍:赠送。 5.关羽请战前先写华雄大骂搦战,连斩二将,对这样写法有几种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搦战、斩将,明写华雄威风,暗为关羽出场铺垫,正面衬托关羽。 B.搦战、斩将,写华雄是假,写关羽为真,为了反面衬托关羽。 C.搦战、斩将,虚写华雄,实写关羽,是为关羽作铺垫、衬托精妙之笔。 D.搦战、斩将,显出二袁手下皆无能之辈,以便渲染、衬托关羽出场。 【答案】 A 6.“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小说写袁绍这种叹惜意图在于( ) A.一扬一抑,侧面扬华雄之威,正面抑帐下众将。 B.一扬一抑,先扬上将颜良、文丑,后抑帐下众将。 C.先抑后扬,先借袁绍之口抑帐下众将,为后文扬关羽铺垫。 D.先抑后扬,先借无颜良、文丑抑帐下众将,为后文扬刘关张建功铺垫。 【答案】 C 7.对“斩华雄”的场面,小说采取了怎样的手法?( ) A.简笔正面绘声法 B.由声见形实写法 C.正面夸张勾勒法 D.简笔侧面点染法 【答案】 D 三、(9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岁具资装使随计。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活狱①忤观察使孙简,将罢去,会姚合代简,谕使还官。又试拔萃,中选。 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善.李德裕,而牛、李党人蚩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笮②之。茂元死,来游京师,久不调,更依桂管观察使郑亚府为判官。亚谪循州,商隐从之,凡三年乃归。亚亦德裕所善,绹以为忘家恩,放利偷合③,谢不通。京兆尹卢弘止表为府参军,典笺奏。绹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绹憾不置。弘止
镇徐州,表为掌书记。久之.,还朝,复干.绹,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剑南东川,辟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府罢,客荥阳,卒。 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八》,有删改) 【注】 ①活狱:使判死刑的案件得以翻案,改判。②笮:竹索,作动词,束缚,找麻烦。③放利偷合:见利忘义,苟且迎合。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 知:主持 B.表掌书记,以子.妻之 子:女儿 C.茂元善.李德裕 善:与„„交好 D.久之,还朝,复干.绹 干:冒犯 【答案】 D(干:求)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以.活狱忤观察使孙简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B. ①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 ①久之.,还朝,复干绹②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D. ①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②劳苦而.功高如此 【答案】 A(A项中的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B项,①代词,他的;②表祈使,可译为“可要”。C项,①语气助词,凑足音节,不译;②结构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中间,可译为“的”。D项,①表示转折的连词,但是;②表示并列的连词,可不译)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因为使一个死罪案的犯人免死,得罪了上级,差点被罢官。 B.李商隐知恩图报,没有去处时观察使郑亚收留了他,当郑亚被贬外放时,李商隐随同而去,多年才归。 C.李商隐仕途坎坷的原因是陷入了当时的李德裕、牛僧孺两大政治派别的党争之中,被牛党排挤。 D.李商隐擅长写对偶及长短句。当时温庭筠、段成式均用这种体式,他们相互标榜,时人称之为“三十六体”。 【答案】 C(C项中由“牛、李党人蚩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笮之”可以看出李商隐受到了牛李两党的共同排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绹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绹憾不置。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令狐楚驻守河阳,赞赏他的文采,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交往。 (2)令狐绹执政,李商隐回来反复陈情解释,令狐绹怀恨不理。 参考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是怀州河内人。令狐楚驻守河阳,赞赏他的文采,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交往。令狐楚调任天平、宣武,都上表安置他为巡官,每年都要给路费让他跟随向朝廷献账簿。开成二年,高锴主持贡举,令孤绹一向与高锴要好,对李商隐极为赞誉,所以提拔李商隐为进士。他被调任弘农尉。后因为使一个死罪案的犯人免死,得罪了观察使孙简,将被罢官,恰逢姚合来代孙简,让他还任又让他参加拔萃的考试,中选。 王茂元镇守河阳,欣赏他的才华,表荐李商隐任掌书记,还把女儿许配给他,得任侍御史。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而牛、李党人诋毁商隐,认为他怪诞轻浮品德不端,共同排挤他。王茂元死后,李商隐来到京师,很久没有任官职,另去依附桂管观察使郑亚府,被任命为判官。郑亚被贬循州,李商隐随同而去,总共三年才回来。郑亚也是李德裕的友人,令狐绹认为李商隐忘恩负义,苟且图利,谢绝与他交往。京兆尹卢弘止上表荐他为府参军,专管笺奏。令狐绹执政,李商隐回来反复陈情解释,令狐绹怀恨不理。卢弘止镇守徐州,上表荐他为掌书记。良久以后回京师,再次向令狐绹求用,才被补为太学博士。柳仲郢统辖剑南东川时,召李商隐为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来府被撤,李商隐客居荥阳而死。 李商隐早期作品瑰丽磅礴,奇妙古奥,等到在令狐楚府上,令狐楚原擅长写章奏,于是教授李商隐学习。李商隐擅长写对偶句及长短句,但过于浓墨重彩。当时的温庭筠、段成式均用这种体式,相互标榜,时人称之为“三十六体”。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 上 董 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1)诗的第二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构思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天空比作镜子,把白鸥比作雪花。这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为首句寂静的秋江增添了生意,又是沟通江上景与心中情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