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第3课时 善用法律
- 格式:pptx
- 大小:6.63 MB
- 文档页数:10
第三课时《善用法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2.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3.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要硬拼,而要智斗。
(二)能力目标:1.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2.增强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2.难点: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三.学情分析:针对学生对依法维权认识和行为方面的偏差。
由于中学生涉世不深,缺少社会经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私自报复。
学生亟需了解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认识法律救济的相关知识,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帮助学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保证他们的人格尊严等各种权利,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形式,通过情境体会、体验感悟,主动探究讨论维权途径,掌握应对违法犯罪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情景导入:展示多媒体(欠钱不还怎么办?)2.提问:如果你被欠钱不还该怎么办?(学生回答)3.观看视频并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过渡:欠钱不还是侵权的表现,我们应该学会依法维权,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最有力的武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活动一:1.多媒体:刘丽维权求助我叫刘丽,今年14岁,2016年3月3日爸爸妈妈离婚后,我随爸爸和奶奶一起生活。
由于爸爸经常赌博,夜不归宿,从不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还经常打我。
我告诉奶奶,奶奶说他毕竟是我的爸爸,家丑不可外扬,上法院打官司也不光彩,叫我不要乱说,她会去求爸爸不要再打我了。
(1)探究: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归纳:刘丽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了侵害,她的父亲没有尽到家庭保护的责任,侵害了刘丽的合法权益。
2.多媒体:刘丽的哭诉这件事我没和任何人说,但奶奶跟他说了之后,他对我更加残忍了,经常无缘无故就打我。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五课第三节《善用法律》教学课件一、课程本节课《善用法律》是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第五课第三节,主要内容是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学会善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本课件将通过详细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的方法;3.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态度。
三、教学内容3.1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什么是法律?•法律的基本作用是什么?•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是什么?3.2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的方法3.2.1 学会法律知识•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3.2.2 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学会使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依法申请维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3 案例分析: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如何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预热课堂氛围。
4.2 基础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
4.3 探究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一起遇到的与法律相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合作分享: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4.4 案例分析•通过PPT呈现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4.5 归纳•教师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强调善用法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
五、课堂讲义为了方便学生复习和回顾,以下是本节课的课堂讲义要点: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法律是指由国家或政府制定和实施的,用于规范社会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标准。
•法律的基本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利益、维护公平正义。
•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公平正义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