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真题生物分项版解析_专题06_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2.73 MB
- 文档页数:13
第一部分命题区域3 第二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课时跟踪一、选择题1.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解析:选D 由F2中红花∶白花=272∶212≈9∶7,F1测交子代中红花∶白花≈1∶3,可以推测出红花与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受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为A、a和B、b),C项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基因型A_B_表现为红花,其他基因型表现为白花。
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基因型为AaBb,F2中红花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B项错误;F2中白花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项错误,D项正确。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解析:选C 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则子二代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
3.(2019·新疆二模)家鼠的灰毛和黑毛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毛对黑毛为显性。
现有一只灰毛雌鼠(M),为了确定M是否为纯合子(就毛色而言),让M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
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
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一定是杂合子B.若子代全为灰毛鼠,则M一定是纯合子C.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3∶1,则M一定是杂合子D.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1∶1,则M一定是杂合子解析:选B 灰毛对黑毛为显性,灰毛雌鼠M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一定是杂合子,A正确;因子代的数量非常少,即使子代全为灰毛鼠,也不能确定M一定是纯合子,B 错误;子代中出现了黑毛雌鼠,说明M必然含有控制黑毛性状的基因,因此,无论子代中灰毛雄鼠与黑毛雌鼠的比例是3∶1,还是1∶1,M都是杂合子,C、D正确。
201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知识点考题汇编含解析答案目录考点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考点2 细胞的结构 (8)考点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和ATP (16)考点4 细胞呼吸 (25)考点5 光合作用 (30)考点6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 (47)考点7 遗传的细胞基础 (57)考点8 遗传物质——DNA (62)考点9 遗传信息的表达 (64)考点10 遗传的基本规律 (69)考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87)考点12人类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 (99)考点13神经调节 (109)考点14 体液调节 (121)考点15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 (128)考点16 免疫调节 (136)考点17 植物的激素调节 (148)考点18 种群和群落 (161)考点19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171)考点20 生物技术实践 (186)考点21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1)考点1 细胞的分子组成一、选择题1.(2013·广东高考·T1)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三点:(1)葡萄糖的合成场所和性质。
(2)葡萄糖与纤维素、糖原的关系。
(3)胰岛素的作用。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细胞分子组成、物质鉴定和血糖平衡调节等知识。
葡萄糖可以在叶绿体中合成而不是线粒体,故A错误。
碘液是检验淀粉的试剂,淀粉遇碘变蓝色,葡萄糖无此反应,故B错误。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多糖,故C正确。
胰岛素能促进糖原的合成,而降低血糖的浓度,故D错误。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关注以下两点:(1)DNA和RNA的结构。
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考点整合一、遗传的基本定律1.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特别提醒①分离定律的实质为“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而不是指性状的分离;性状分离比是分离定律的检测指标。
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不能说成“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③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不是受精时精卵的自由组合。
2.利用分离定律中的典型数据判断亲代基因型3.子代中重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8和5/8。
子代中纯合子占1/4,重组纯合子占1/8。
4.利用典型数据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1)直接验证法若F1的花粉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四种组合形态,且比例为1:1:1:1,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间接验证法①测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验证测交时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1:1:1:1,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自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重复杂种F1自交后代F2中出现了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二、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1.与分离定律的关系(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正、反交结果有差异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反交结果往往相同;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反交结果一般不同,且往往与性别相联系。
2.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解答这类题的原则如下:(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2)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3.伴性遗传的特殊性(1)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存在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达的情况,如X b Y。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一.[连接处思考](1)两个基本定律之间有怎样联系?(2)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有怎样的关系?答案(1)①两定律均发生在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定律同时进行,同时发挥作用。
②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③两定律均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
(2)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也会分离,同样遵循分离定律;同时与其他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性别性状也会和常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发生自由组合现象。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1.总结下面显、隐性性状的判断(1)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显性性状②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隐性性状(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①具一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具两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
(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特别提示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可用假设法。
注意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时,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作假设或对同一性状作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做出片面的结论。
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时,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可予以直接判断。
2.总结下面遗传基本定律的确定(1)自交法①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 ,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若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 ,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测交法①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 ,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花粉鉴定法根据花粉表现的性状(如花粉的形状、染色后的颜色等)判断。
①若花粉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花粉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一、选择题1.(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2.(2013海南卷·16)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MN血型和Rh血型是其中的两种。
MN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M、N控制,M血型的基因型为MM,N血型的基因型为NN,MN血型的基因型为MN;Rh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另1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RR和Rr表现为Rh 血型阳性,rr表现为Rh血型阴性;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若某对夫妇中,丈夫和妻子的血型均为MN型-Rh阳性,且已生出1个血型为MN型-Rh血型阴性的儿子,则再生1个血型为MN型-Rh血型阳性女儿的概率是A.3/8B.3/16C.1/8D.1/16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 B 控制,只含基因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 )家猫体色由(3.2013山东卷·5 X)b 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因25%的雄性黄猫A. 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50%B. 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C. 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D.)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2013天津卷·54.(结果如下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A.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B. F1F2 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C. F1 和1/4D. F2 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此题考查显隐性性状的判断、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及相关计算,属于对知识理解判断和灵活【高考考点定位】运用的考查,难度适中。
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用基因型为Aa 620135.(山东卷·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
答案B解析设抗病基因为A,感病为a,无芒为B ,则有芒为b。
依题意,亲本为AABB和aabb,F1为AaBb,F2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后,剩下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bb,1/4AAbb,1/4aabb,剩下的植株套袋,即让其自交,则理论上F3中感病植株为1/2×1/4(Aabb自交得1/4 aabb)+1/4(aabb)=3/8。
故选B。
答案A解析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aabb产生的配子是ab,又因为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l,由此可见亲本基因型应为AABb。
答案D解析A中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为实现亲本杂交,应在开花前去雄;B研究花的构造必须研究雌雄蕊的发育程度C中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的纯合,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型一样D是正确的。
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遗传概率计算。
后代表现型为2x2x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x1/2x1/2=1/8。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x1/2x1/4=1/32。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x1/2x1/2=1/16。
答案 B解析假设红花显性基因为R,白花隐性为r, F1全为红花Rr,F1自交,所得F2红花的基因型为1/3RR,2/3Rr,去掉白花,F2红花自交出现白花的比例为2/3﹡1/4=1/6。
答案 A解析由基因型可知有四对基因,根据自由组合的分析思路应拆分为四个分离规律,Aa、BB、cc和DD,其产生的配子种类依次为2、1、1、1,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为2×1×1×1=2种。
答案 C解析豌豆为雌雄同株,自花授粉且是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都是自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人工杂交,在花蕾期人工去雄。
答案 B解析本题的关键是“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也就是颜色主要与R 的多少有关,F2中的R有4、3、2、1和0五种情况,对应有五种表现型。
高考真题分类解密和训练第六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2013年Ⅰ,T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考点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2016年卷III,T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2.(2017年Ⅱ,T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色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3.(2019年Ⅱ,T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2013年高考真题——(全国卷课标卷Ⅱ)解析版(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新疆、辽宁、云南)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新课标卷)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答案】:C【解析】DNA为双链,两条链间以氢键连接,RNA为单链,但也有双链区域,如tRNA 三叶草构象,双链区域也含氢键,A错误;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含有DNA或者RNA一种核酸,B错误;细胞生物都含有DNA和RNA,C正确;线粒体、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DNA,核糖体含rRNA和蛋白质,D错误。
【试题点评】此题考查的对核酸基础知识的识记,难度不大。
2.(2013新课标卷)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使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答案】D【解析】叶绿素中心元素是镁离子,A正确;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叶绿素a比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高,C正确;植物主要的吸收峰在蓝紫光区和红光区,绿光吸收最少,反射多,所以叶片呈现绿色,D错误。
【试题点评】此题考查对色素基本知识的识记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3.(2013新课标卷)下列与各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破伤风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不同【答案】:C【解析】: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含有氧呼吸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
呼吸作用是细菌生活的必须的生理过程,相关的酶是由拟核中基因编码。
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高考真题2019年3卷 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
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A. 250、500、0 B. 250、500、250 C. 500、250、0 D. 750、250、02019年2卷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2019年1卷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2018年3卷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 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 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 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018年2卷 2018年1卷 2017年3卷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2017年2卷 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学科网试卷总评] 试卷难度中等,重视基础知识考查,突出能力考查。
1.考查重点突出,重点考查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知识,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体现,考查必修一知识点的试题有第1、2、3、5、7、16、17、20、21、23、24、27、28、29、33,考查必修二知识点的试题有第2、8、9、11、12、25、31,考查必修三知识点2、10、16、19、26、28、30、32。
对选修一、三考查的较少,集中于选择题,考查选修一知识点的试题有4、6、14、18,考查选修三知识点的试题有13、15、22。
2.试题角度新颖,重视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考查,注重图文、图表信息转换能力的考查,试卷图表丰富,全卷共有14处图表,如8、10、12、17、21、23、24、27、28、29、30、31、32、33,其中第33题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绘图,重点考查学生图文信息的处理能力。
3.重视实验知识考查,以实验知识为背景考查或以实验为背景考查的题量比较大,侧重于考查实验原理、过程设计、结果预测和分析,如14、17、23、34、26、27、28、30、33,提高试卷的区分度,需要我们重视实验题和以实验为背景题的训练,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注重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试剂的使用,正确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出相应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4.试卷体现了生命科学在社会生产生活在的应用,理论联系实践,如11、14、18、24、25、26、27、30、33,其中以综合题为主,考查理论原理的应用,要求学生不仅熟记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如第11、25题考查育种在农业中的应用,第30题考查不进早餐、高糖早餐、高脂高蛋白早餐以及均衡早餐对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的影响,第33题考查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等。
5.试卷没有偏题、怪题,题干文字简炼、表达清楚,无冷僻素材,不设置不必要的陷阱。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0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关注以下两点:(1)三大遗传规律的经典实验:豌豆杂交实验和果蝇杂交实验,分别研究遗传规律,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2)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研究生物的遗传物质。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经典实验的识记。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的基本规律;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格里菲思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艾弗里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为DNA空间结构的构建提供依据。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T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解题指南】注意题目要求验证的是孟德尔分离定律,因此所选相对性状应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应易于区分、便于统计。
【解析】选A。
本题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综合考查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A 项,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可以采取测交或杂交,所以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实验结论影响最小;B项,如果所选的性状为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则结果容易统计,如果相对性状不易区分,则结果无法统计计算,对实验结论影响大;C项,孟德尔分离定律研究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对实验结论影响较大,无法证明;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才有说服力,D 对实验结论影响大。
备战2013高考生物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6 遗传的基本规律【2012年高考试题】一、选择题1.(2012安徽高考4)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B、1/16C、4/81D、1/82.(2012江苏高考1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3.(2012海南卷)25.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
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
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A.♂无芒×♀有芒(♂AA×♀ aa) B.♂无芒×♀有芒( ♂Aa×♀aa)C.♂无芒×♀无芒(♂Aa×♀Aa) D.♂无芒×♀无芒(♂AA×♀Aa)4.(2012上海卷 14)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是A.B型,I B I B。
B.B型,I B i C.AB型,i A I B D.O型,5.(2012上海卷 26)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
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
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
一、选择题1.(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2.(2013海南卷·16)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MN血型和Rh血型是其中的两种。
MN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M、N控制,M血型的基因型为MM,N血型的基因型为NN,MN血型的基因型为MN;Rh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另1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RR和Rr表现为Rh血型阳性,rr表现为Rh血型阴性;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若某对夫妇中,丈夫和妻子的血型均为MN型-Rh阳性,且已生出1个血型为MN型-Rh血型阴性的儿子,则再生1个血型为MN型-Rh血型阳性女儿的概率是A.3/8B.3/16C.1/8D.1/163.(2013山东卷·5)家猫体色由X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 控制,只含基因B 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 b 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B. 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C. 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 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4.(2013天津卷·5)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 F1 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 F1 和F2 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 F2 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高考考点定位】此题考查显隐性性状的判断、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及相关计算,属于对知识理解判断和灵活运用的考查,难度适中。
5.(2013山东卷·6)用基因型为Aa 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 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曲线Ⅱ的F3 中Aa 基因型频率为0.4B. 曲线Ⅲ的F2 中Aa 基因型频率为0.4C. 曲线Ⅳ的F 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D. 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 和a 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6.(2013广东卷·25)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确实2调则致死。
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A.白眼雄果蝇占1/4 B.红眼磁果蝇占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二、非选择题7.(2013江苏卷•31)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 、Bb 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
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不是)伴X隐性遗传,因为第Ⅰ代第个体均不患病。
进一步分析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2)假设Ⅰ- 1 和Ⅰ-4 婚配、Ⅰ-2 和Ⅰ-3 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Ⅲ-1 的基因型为,Ⅱ-2的基因型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 与Ⅱ-5 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8.(2013福建卷·28)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请回答:(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 1基因型是,F 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
(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
9.(2013山东卷·27)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
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
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由变为。
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
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
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
(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实验步骤:①。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性及比例结果预测:Ⅰ若,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Ⅱ若,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Ⅲ若,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10.(2013四川卷·11)回答下列果蝇眼色的遗传问题。
(l )有人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 表示):①B、b 基因位于___________ 染色体上,朱砂眼对红眼为________性。
②让F2 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 代中,雌蝇有 _____种基因型,雄蝇中朱砂眼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
(2 )在实验一F3 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雌蝇。
研究发现,白眼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基用E 、e 有关。
将该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F’1 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实验二中亲本白眼雌绳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F’ 2 代杂合雌蝇共有_____种基因型,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果蝇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 或UGA )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______________链为模板合成mRNA ;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_________个氨基酸。
11.(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31)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
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
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杂交,后代全部开紫花。
【高考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自由组合规律的应用和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12.(2013大纲版全国卷·34)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子粒的非糯和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
【答案】13.(2013北京卷·30)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
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
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
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1)在上述转基因实验中,将G基因与质粒重组,需要的两类酶是和。
将重组质粒显微注射到斑马鱼中,整合到染色体上的G基因后,使胚胎发出绿色荧光。
(2)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①亲代M的基因型是(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 DDggb. Ddgg②子代中只发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 DDGGb. DDGgc. DdGGd. DdGg(3)杂交后,出现·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
通过记录子代中红·绿荧光胚胎数量与胚胎总数,可计算得到该亲本产生的重组配子占其全部配子的比例,算式为14.(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32)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
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