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8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 格式:doc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4
第18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1.形成(1)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后(冷战结束后)
(2)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资本流动、资源配置、经济贸易以及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全球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3)出现的原因:①由于现代高新科技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这是经济全球化趋向出现的根本原因, ②市场经济席卷全球,
③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
(4)具体表现:①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典型的有世界贸易组织(WTO)、欧洲联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②国际贸易大幅增长,③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④跨国公司扮演着主角。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格局: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2)影响:①使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可从中获得资金、技
术和管理的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
也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扩大贫富差距。
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海尔集团一年又一年,青岛的海尔集团总是不断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海尔集团2001年的全球营业额实现602亿元,出口创汇4.2亿美元,同比增长50%;集团已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13家工厂,在海外有8个设计中心,4万多个营销网点,12家海外销售公司,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
海尔产品打入了欧洲15家大连锁店中的12家,美国十大连锁店中的8家;至2001年底,海尔窗式空调占美国市场的8%,小型冰箱占38%,而冷藏酒柜和冰柜的市场占有率达55%;欧洲监测公司最近发表的市场信息显示,海尔冰箱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为5.3%,仅次于美国惠而浦公司,居第二位,洗衣机的占有率位居第三。
这一切,放在中国加入WTO、国内企业面临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之下,自然更引人关注。
海尔集团较早就将自己摆在一个与世界上强大的国际化公司竞争的局面中,不退缩,不消极应战,而是主动迎接挑战。
他们定出了“让海尔产品具备征服全球市场每一个角落的能力”的高目标,采取的方法是:先改变自己,以“海尔的国际化”,来成就“国际化的海尔”,最终实现设计、采购、制造、营销和资金运作全球化。
海尔集团发展目标有“3个1/3”:1/3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出口海外,1/3国外生产国外销售。
“无内不稳,无外不强”。
如果在国内没有竞争力,就不可能打到国际市场。
如果国内市场做得很好,而不进入国际市场,那么优势也是暂时的。
海尔到国外打市场,曾经非常艰难。
有人说:“国内有很多‘肉’可以吃,为什么要到国外去啃‘骨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却认为,如果中国企业都在国内吃“肉”,那么这块“肉”很快会成为“骨头”。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海尔”出口家电产品到海外,坚持打自己品牌。
90年代中期,集团开始着眼于在海外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先有市场,再建工厂”。
1998年底至今,他们利用十多年产品大规模出口累积的国际市场进入经验和品牌影响,开始整合全球资源,进行海外投资、跨国经营。
第18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感受经济全球化,对全球化进行初步感受和理解。
第二,透视经济全球化,对全球化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探讨其发展进程及产生的原因和表现。
第三,面对经济全球化,对全球化的利弊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并进行展望。
本节课详细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而学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许多积极影响,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我们需要积极应对,趋利避害。
总之,学习本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对于身边的全球化现象,学生有一些感性认识。
但全球化毕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理解全球化可能会对不同的群体带来利弊的问题上,有一定难度。
所以,尽量采用一些通俗易懂且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材料,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解决难点。
三、教学目标:根据现行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图文材料、联系已学,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历程、20世纪以来迅速发展的原因;通过阅读材料、小组讨论,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通过阅读图文材料,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搜集、运用相关资料,参与讨论等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习惯,形成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全面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应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增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参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
四、重点与难点:1.本课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依据: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是其出现和发展的外在形式,是学生加深感悟的必要基础。
第18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向1.右侧知识结构的主题是()A.两极格局的形成B.苏东的艰难探索C.告别“雅尔塔”D.经济全球化趋势2.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下列应对全球化措施不正确的是()A.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市场 B.趋利避害,因势利导C.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坐观全球化,实行贸易壁垒3.有学者指出:“反□□□在发达国家有,在发展中国家也有。
前者主要是因为产业转移,外来移民增加;后者则是因为外国大公司垄断,大量排放污染等”“□□□”应指的是()A.工业化 B.城市化 C.多极化 D.全球化4.下列大事年表反映出世界的发展趋势是()A.单极化 B.信息化 C.政治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5.下图所示某品牌轿车的部分零件生产分布示意图,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A.全球化 B.多极化C.信息化 D.工业化6.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论坛为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以期实现各国联动式发展。
“一带一路”的建设()①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结盟②体现了当今和平的主题③符合沿线各国的经济利益④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体现并推进了这一趋势的主要是()A.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C.两极格局的不复存在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8. 有学者指出:20 世纪50 年代的全球化只是“经济半球化”,只有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世界经济才真正具有全球性。
下列事件中,突出体现了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的是()A. 中美建交 B. 巴以冲突 C. 联合国成立 D.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9.下面是1992年统计的部分跨国公司和国家经济实力对比表,据此可知,跨国公司()A.是垄断国际贸易的主要经济体 B.是国际资本输出的主要来源C.要经济全球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D.阻碍了欧洲国家经济发展10.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15年11.2017年5月5日,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天空中终于有了属于中国人的大型喷气式客机。
波音公司与中国(一)1972年2月21日──这一举世瞩目的历史时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波音707客机,降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同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订购了10架波音707客机,中国开始跻身世界主要航空公司的行列。
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当时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飞往美国华盛顿进行国事访问,并绕道西雅图参观了波音747飞机生产线。
80年代,更多的中国购机订单随之而来。
今天,波音喷气飞机已成为中国航空客运与货运系统的主力军。
1993年11月,正在美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了波音艾弗雷特工厂。
1996年6月,波音公司首次在北京召开了公司董事会。
1997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中国订购了50架波音喷气飞机,价值30亿美元,是中国航空史上最大的一宗民用飞机订单。
2001年10月,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总公司与波音公司签署了确认订购30架波音737飞机的协议,协议所包括的订单价值约16亿美元。
(二)波音公司与中国在航空工业方面的合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
目前,世界范围内有3 200架现役波音飞机的重要部件和组件是在中国制造的。
目前波音公司在中国的合作项目(中方工厂):·上海:737水平尾翼;·西安:737垂直尾翼,747后缘肋;·成都:757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和尾段;·沈阳:757货舱门,737尾段部件,717 RB发动机部件。
波音公司还与位于陕西三原和四川重庆的工厂签订了合同,生产铝钛锻件。
历史上波音公司与中国曾有过的转包合作项目包括:·两架MD—90在上海组装,中国是这一项目的总承包商(1992年签订合同,2000年最后交付);·35架MD—80在上海生产组装(1985~1994年);·在西安生产传统型737垂直尾翼、水平尾翼和前检查舱门(1982~1999年);·中国转包生产MD—80/90飞机机头、起落架舱门和水平尾翼(1979~1999年)。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导学案
第18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导学指要】
1.课标要求
初步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2.学法指导
(1)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交流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资料,提高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向和当今
世界经济格局特点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
点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知识建构】(自主学习,完成填空)
出现时间:20世纪____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特别明显.
概念:资本流动、资源配置、经济贸易以及经营管理等_________,冲破了
的界限,全球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1)根本原因:___________得到迅速提高.
(2) ______________席卷全球.
(3) ______________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1)国际和区域性_________相继建立,典型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WTO)、欧盟(______)、亚太经合组织(_______ )、____________ (NAFTA).
(2)突出表现为_________大幅增长,_____________流动加速.
(3)世界五百强中的_________扮演着主角
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济格
局,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发达国家推进与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在世界
范围内获得了更大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市场.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趋
向
形
成
具体
表现
原
因
影
响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导学案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________又是挑战.
【基础过关】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年春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中国倡导的亚洲投资银行.下列图片所示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
中,中美两国都加入的有( )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2.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力量是( )
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增长 B.跨国公司的出现
C.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D.国际分工合作的加强
3.三十多年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很少能够看到国外的商品出售.而今,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和
买到这些东西,同时我国的产品也遍及世界各地.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世界经济呈全球化趋势 B.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全球化趋势 D.出现“一超多强”局面
4.在全球化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扮演着主角的是( )
A.跨国公司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银行 D.欧洲共同体
5.下表反映的是1999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的分布情况,从表格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
A.高新科技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B.经济全球化中强国处于主导地位
C.世界经济格局实现了多极化 D.广大发展中国家失去了发展机会
6.“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关于经
国家(集团) 美国 欧盟 日本 加拿大 韩国 中国 巴西 其他
总部数量 179 148 107 12 12 10 3 29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导学案
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全球化缺乏公正性 D.发展中国家应该抵制全球化
7.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于2013年12月7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闭幕,会议达成“巴厘
一揽子协定”,其内容涵盖了简化海关及口岸通关程序、允许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具有更多
选择权、协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贸易等.从协定内容可以看出世贸组织( )
①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 ②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③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
的利益 ④根除了大小国家之间的贸易纷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思维提升】
二、材料解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
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二:发达国家将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等有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
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垃圾倾倒场.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相反被日益边缘化.
最终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刘金源《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种影响的看法.
【学后反思】
我最大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导学案
第18课:【知识建构】90;经济活动;国与国之间;生产力;市场经济;跨国公司;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EU;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国际贸易;国际巨额资本;跨国公司;强国主导,受
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销售;投资;劳动力;机遇
【基础过关】1.D 2.C 3.A 4.A 5.B 6.D 7.A
8.(1)殖民扩张和掠夺.殖民者的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为西方工业生产提供了资金、
市场和劳动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各种工业废弃物和转移重污染企业;发展中国家被日益边缘
化;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全球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团结与合作;在引进国
外的投资和技术时应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