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小血管扩张的诱因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4.09 KB
- 文档页数:1
第1章水肿二、填空题1、全身性水肿常见类型有⑴心性水肿⑵肝性水肿⑶肾性水肿⑷营养不良性水肿2、脑水肿可分为⑴血管源性脑水肿⑵细胞中毒性脑水肿⑶间质些脑水肿3、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增高的最常见原因是(1) 静脉压增高/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2) 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
4、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是⑴广泛的肾小球病变和⑵肾血量明显减少。
5、肾病性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1)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炎性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2)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6、一般的,肝性水肿表现为(1) 肝腹水,心性水肿最早出现部位是(2) 下肢,肾性水肿首先出现于(3)眼睑有关。
7、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与⑴重力效应⑵组织结构特点⑶局部血液动力学因素。
8、心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1)心输出量减少 (2)静脉回流障碍。
五、问答题1、简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原因和机制。
答: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是指组织液的生成大于组织液的回流,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发生因素有: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见于心衰、静脉血栓等;②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见于血浆清蛋白减少;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见于各种炎症,包括感染、烧伤等;④淋巴回流受阻,见于淋巴管受压或阻塞,如肿瘤、丝虫病等。
2、水肿时引起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机制。
答:主要与肾调节功能紊乱有关,机制: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广泛的肾小球病变致肾小球滤过面积明显减少和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致肾血流量减少。
②肾小管重吸收增加:1)肾血流重分布2)醛固酮增加 3)抗利尿激素增加 4)心房利钠肽分泌减少 5)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第2章缺氧二、填空题1、低张性缺氧,其动脉血气指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1)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2、引起氧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⑴酸中毒⑵CO2增多⑶温度升高⑷红细胞内2,3-DPG增加3、缺氧的类型有⑴循环性缺氧(2)组织性缺氧(3)低张性(乏氧性)缺氧(4)血液性缺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患上慢性风疹块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导语:慢性风疹块在医学上又称为荨麻疹,在生活中很常见的皮肤病,患上疾病后会影响皮肤,严重时还会威胁身体其它器官,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因
慢性风疹块在医学上又称为荨麻疹,在生活中很常见的皮肤病,患上疾病后会影响皮肤,严重时还会威胁身体其它器官,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因此发现疾病的症状后,必须去医院检查确诊,患者就能采取有效的治疗。
而治疗期间患者还要注意疾病的护理,好的护理方法对治疗有帮助,那么患上慢性风疹块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疹块损害,骤然发生,迅速消退,瘙痒剧烈,愈后不留任何痕迹。
荨麻疹的诱因很多,患者在预后应尽量避免接触诱发因素。
药物、寄生虫、血清、细菌感染、食物、接触刺激性物质等都能引起这种病。
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
1、不要去抓:一般人对于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紧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你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2、不要热敷:有些人会用热敷止痒,虽然热可以使局部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
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过度包在厚重的棉被里都很有可能引发荨麻疹。
3、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鲜蔬果。
油煎、油炸或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皮炎湿疹荨麻疹的区别有哪些?导语:皮炎湿疹和荨麻疹都是一种皮肤的炎症。
患者患病的时候身上都会起小疙瘩。
但是这两种皮肤疾病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荨麻疹的疙瘩比皮炎湿疹的皮炎湿疹和荨麻疹都是一种皮肤的炎症。
患者患病的时候身上都会起小疙瘩。
但是这两种皮肤疾病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荨麻疹的疙瘩比皮炎湿疹的疙瘩小,而且皮炎湿疹的疙瘩最痒。
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一定要在明确得的是什么病的情况下再选择吃什么药。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荨麻疹喝皮炎湿疹的区别吧。
一、表现症状的区别:荨麻疹,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是一种伴有剧痒的暂时性、水肿性、过敏性皮肤病。
得了荨麻疹后,常常会在皮肤上出现一些皮疹,遇风容易复发,小如芝麻,所以中医学称之为“风疹块”,也称“瘾疹”、“发风丹”。
荨麻疹是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表皮的炎症,其特点为急性期皮损多形性(红斑、丘疹、水疱等),有渗出倾向,自觉瘙痒。
引起湿疹的原因有许多,常不易稳定。
皮疹形态为多形性、弥漫性、对称性,病程不规则反复发作,瘙痒剧烈。
二、病因特点的区别:湿疹一般发作持续时间长,皮肤湿润,无明显诱因。
荨麻疹类似过敏反应,发作迅速,避开诱因后很快好转。
湿疹是由内外多种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两种疾病虽然都有瘙痒的感觉,但具体的表现还是不一样的,荨麻疹主要是红色风团以及丘疹。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CCU 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 : 心力衰竭的诱因是:[单选题] *A: 感染B: 心律失常C: 妊娠分娩D: 过多过快输液E: 以上都是√2 : 下列哪一种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最多:[单选题] *A: 肿瘤细胞B: 中性粒细胞C: 单核细胞√D: 神经胶质细胞E: 郎格罕斯细胞3 :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内生致热原:[单选题] *A: IL-1B: TNFC: IFND: MIF-1E: 淋巴因子√4 : 下列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病因的是:[单选题] * A: 呼吸中枢麻痹B: 呼吸肌麻痹C: 气道阻塞D: 肺泡弥散障碍√E: 通风不良5 : 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单选题] *A: 血液pHB: 血液温度C: 血氧分压√D: 血液CO<sub>2</sub>分压E: 红细胞内2,3-DPG的含量6 : 输液反应出现的发热其原因多数是由于:[单选题] * A: 变态反应B: 内毒素污染√C: 外毒素污染D: 支原体污染E: 真菌污染7 : 导致DIC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 *A: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B: 凝血物质被大量消耗√C: 凝血因子XQ被激活D: 抗凝血酶物质增加E: 血管通透性增高8 : 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的少尿中下列哪项变化不存在:[单选题] * A: 尿比重<1.015B: 尿渗透压<250mmol/LC: 尿量含量>40mmol/LD: 尿/血肌酐比值>40:1√E: 尿蛋白含量(++)9 : 成人失钾最主要的途径是:[单选题] *A: 经胃失钾B: 经小肠失钾C: 经结肠失钾D: 经肾失钾√E: 经皮肤失钾10 : 缺血性肾小管坏死的特点是:[单选题] *A: 局限在近曲小管,基底膜完整B: 局限在远曲小管,基底膜完整C: 局限在集合管,呈片段状D: 散在于全部肾小管,基底膜破坏√E: 以上均不是11 : 应激时机体内分泌增加最多的激素是:[单选题] *A: 儿茶酚胺√B: 胰高血糖素C: ACTHD: 糖皮质激素E: 胰岛素12 : 应激时机体内分泌减少的激素是:[单选题] *A: 儿茶酚胺B: 胰高血糖素C: ACTHD: 糖皮质激素E: 胰岛素√13 : 应激时糖皮质激素持续分泌增加会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单选题] * A: 抑制免疫炎症反应B: 抑制甲状腺轴C: 胰岛素抵抗D: 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E: 以上都对√14 : 应激时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防御性反应是:[单选题] * A: 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B: 支气管扩张加强通气C: 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增高D: 血液重新分布E: 以上都是√15 : 休克早期时下列临床表现中哪一项不存在:[单选题] *A: 神志改变B: 面色改变C: 脉搏细速D: 血压下降√E: 少尿16 : 从动脉抽取血样后,如不与大气隔绝,下列哪一项指标测定结果将受影响:[单选题] * A: SDB: AB√C: BED: BBE: BD17 : 休克早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单选题] *A: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 少灌少流,灌多于流C: 多灌多流,灌多于流D: 多灌多流,灌少于流E: 不灌不流18 : 下列可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增大的疾病是:[单选题] *A: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B: 严重贫血C: 心肌炎D: 心肌梗死E: 高血压病√19 : 造成限制性通气不足的原因是:[单选题] *A: 呼吸中枢抑制√B: 气道阻力增高C: 肺泡面积减少D: 肺泡壁厚度增加E: 肺内V/Q比例失调20 : 正常人体血氨的主要来源是:[单选题] *A: 血内尿素进入肠腔分解产氨√B: 肾小球上皮细胞产生氨C: 蛋白质食物在肠道内分解产氨D: 人体组织蛋白产氨E: 肌肉活动产氨21 :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休克的主要机制为:[单选题] *A: 疏通微循环,扩张小血管B: 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器√C: 阻断儿茶酚胺的有害作用D: 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E: 抗感染22 : 在呼吸衰竭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中最重要的是:[单选题] * A: 肾器质性损伤B: 肾血管反射性痉挛收缩√C: 心力衰竭D: 休克E: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3 : 机体急性失血量为全身血量多少时可通过代偿而不出现症状:[单选题] * A: <3%B: <6%C: <10%√D: <12%E: <15%24 : 心力衰竭时无代偿意义的是:[单选题] *A: 心率加快B: 紧张源性扩张C: 正性肌力作用D: 肌源性扩张√E: 心肌肥大25 : 下列不是心力衰竭时肺循环充血表现的是:[单选题] *A: 劳力性呼吸困难B: 端坐呼吸C: 心源性哮喘D: 颈静脉怒张√E: 肺水肿26 : 下列不是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减少征象的是:[单选题] * A: 皮肤苍白B: 脉压变小C: 端坐呼吸√D: 尿多E: 嗜睡27 : 左心衰竭病人在临床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单选题] * A: 咳泡沫痰B: 反复咯血C: 呼吸困难√D: 肝脾大E: 下肢水肿28 : 右心衰竭时不可能出现下列哪些变化:[单选题] *A: 肝脾淤血B: 颈静脉怒张C: 胃肠道淤血D: 肺淤血√E: 下肢水肿29 : 下列属于心力衰竭时肺循环瘀血表现的是:[单选题] * A: 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B: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C: 下肢水肿D: 肝肿大、压痛E: 颈静脉怒张30 : 微循环缺血缺氧期:[单选题] *A: 微循环前阻力血管收缩√B: 微循环前阻力血管扩张C: 微循环后阻力血管扩张D: 外周阻力增高E: 外周阻力降低31 : 肾性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特点中下列哪项不存在:[单选题] * A: 少尿B: 无尿C: 尿钠浓度降低√D: 等渗尿E: 管型尿32 : 呼吸衰竭最常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是:[单选题] *A: 代谢性酸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33 : 微循环淤血缺氧期:[单选题] *A: 微循环前阻力血管收缩B: 微循环前阻力血管扩张√C: 微循环后阻力血管扩张D: 外周阻力增高E: 外周阻力降低34 :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学说中较为全面的是:[单选题] * A: 氨中毒学说B: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C: 综合学说√D: γ-氨基丁酸学说E: 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35 : 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单选题] * A: 引起失血性休克√B: 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氨C: 脑组织缺血缺氧D: 血液苯乙胺和羟乙胺增加E: 破坏血脑屏障36 : 血氨增高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单选题] *A: 影响大脑皮质的兴奋传导过程B: 使乙酰胆碱产生过多C: 干扰大脑能量代谢√D: 使脑干网状结构不能正常活动E: 使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减弱37 : 急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单选题] * A: 过量使用麻醉药、镇静药√B: 胸腔积液C: 气胸D: 阻塞性肺病E: 肺部炎症38 : 在体温上升期动脉血压:[单选题] *A: 无变化B: 明显下降C: 轻度下降D: 明显上升E: 轻度上升√39 : 腹泻后只饮水会出现:[单选题] *A: 低渗性脱水√B: 等渗性脱水C: 高渗性脱水D: 低钠血症E: 高钠血症40 : 变态反应可发生:[单选题] *A: 感染性休克B: 心源性休克C: 过敏性休克√D: 神经源性休克E: 低血容量性休克41 : 下列可引起右心室前负荷增大的是:[单选题] *A: 肺动脉高压B: 肺动脉栓塞C: 室间隔缺损√D: 心肌炎E: 肺动脉瓣狭窄42 : 治疗肝性脑病的措施中不妥当的是:[单选题] *A: 静脉点滴谷氨酸钠B: 给予足量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C: 补充葡萄糖D: 补充钾盐纠正低钾血症E: 给予左旋多巴43 : DIC患者出血与下列哪一项因素关系最为密切:[单选题] *A: 凝血因子合成减少B: 凝血因子激活障碍C: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D: 抗凝物质增多E: 血管壁通透性升高44 : 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与血氧含量高于正常见于:[单选题] *A: 心力衰竭B: 呼吸衰竭C: 失血性休克D: 氰化物中毒√E: CO中毒45 : 引起细胞外液量正常的低钠血症的原因是:[单选题] *A: 肾素减少B: 钠摄入减少C: 心钠素增多D: ADH增多√E: 醛固酮增多46 : 离心性心肌肥大的主要发生机制是:[单选题] *A: 心肌收缩力增强B: 冠脉血流量增加C: 心脏作功增加D: 收缩期室壁张力增高E: 舒张期室壁张力增高√47 :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单选题] * A: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明显丢失B: 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C: 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D: 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E: 腹泻导致失钾过多48 : 产生ADH分泌异常增多症的原因是:[单选题] * A: 肺癌B: 脑肿瘤C: 脑炎症D: 脑外伤E: 以上都是√49 : 心肌梗死可发生:[单选题] *A: 感染性休克B: 心源性休克√C: 过敏性休克D: 神经源性休克E: 低血容量性休克50 : 急性期蛋白不来自下列哪一种细胞:[单选题] * A: 肥大细胞√B: 肝细胞C: 巨噬细胞D: 内皮细胞E: 成纤维细胞51 : 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单选题] *A: 失多少补多少B: 需多少补多少√C: 不必补液D: 宁多勿少E: 以上都不对52 : 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来自:[单选题] *A: 单核-吞噬细胞B: 成纤维细胞C: 肥大细胞D: 肝细胞√E: 血管内皮细胞53 : 患者术后禁食3天,仅从静脉输入大量的5%葡萄糖液维持机体需要,此患者最容易发生:[单选题] *A: 高血钾B: 低血钾√C: 高血钠D: 低血钠E: 低血钙54 : 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的蛋白是:[单选题] *A: 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B: 纤维连接蛋白C: 血清淀粉样蛋白D: 铜蓝蛋白√E: 运铁蛋白55 : 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单选题] *A: 呼吸中枢麻痹B: 呼吸肌麻痹C: 气道阻塞D: 肺泡弥散障碍√E: 通风不良56 : 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因上腹部不适呕吐而急诊入室,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7.40,PaCO<sub>2</sub>5.90kPa(44mmHg),HCO<sub>3</sub><sup>-</sup>26mmo1/L,Na<sup>+</sup>142mmol/L,Cl<sup>-</sup>96mmol/L,该患者酸碱平衡紊乱属于:[单选题] *A: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B: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C: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57 : 高动力休克:[单选题] *A: 微循环前阻力血管收缩B: 微循环前阻力血管扩张C: 微循环后阻力血管扩张D: 外周阻力增高E: 外周阻力降低√58 : 肝功能衰竭时有:[单选题] *A: 出现黄疸√B: 出现发绀C: 血肌酐升高D: 突发性低血压E: 消化道出血59 : 通气功能障碍的血气变化是:[单选题] *A: PaO<sub>2</sub>下降B: PaO<sub>2</sub>正常,PCO<sub>2</sub>升高C: PaO<sub>2</sub>下降,PaCO<sub>2</sub>升高√D: PaCO<sub>2</sub>升高E: PaO<sub>2</sub>下降,PaCO<sub>2</sub>正常60 : 肝功能不全时常见的并发症是:[单选题] *A: 肺梗死B: 脑病√C: 心肌梗死D: 红细胞增多症E: 脾破裂61 : 严重烧伤可发生:[单选题] *A: 感染性休克B: 心源性休克C: 过敏性休克D: 神经源性休克E: 低血容量性休克√62 : 变态反应引起发热的原因是:[单选题] *A: 淋巴因子B: 内毒素C: 抗原抗体复合物√D: 内生致热原E: 本胆烷醇酮63 : 连接在磷脂表面上的Ca<sup>2+</sup>、凝血因子Xa和V形成的复合物具有的作用是:[单选题] *A: 激活激肽释放酶原B: 激活凝血酶原√C: 激活凝血因子ⅢD: 激活凝血因子ⅧE: 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多聚体64 : 尿崩症病人会出现:[单选题] *A: 低渗性脱水B: 等渗性脱水C: 高渗性脱水√D: 低钠血症E: 高钠血症65 : 昏迷病人易出现:[单选题] *A: 低渗性脱水B: 等渗性脱水C: 高渗性脱水√D: 低钠血症E: 高钠血症66 : 大汗病人会出现:[单选题] *A: 低渗性脱水B: 等渗性脱水C: 高渗性脱水√D: 低钠血症E: 高钠血症67 : 清除H<sub>2</sub>O<sub>2</sub>的是:[单选题] * A: 维生素AB: 超氧化物歧化酶C: 过氧化氢酶√D: 别嘌醇E: 二甲基亚砜68 : 应激时心血管变化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单选题] *A: 心收缩力减弱√B: 心率加快C: 心律失常D: 血管收缩E: 心肌耗氧量增多69 :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单选题] *A: 肾代偿B: 骨骼代偿C: 呼吸代偿D: 细胞内缓冲√E: 组织液缓冲70 :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单选题] *A: 肾代偿√B: 骨骼代偿C: 呼吸代偿D: 细胞内缓冲E: 组织液缓冲71 : 下列哪一种指标能直接反映血浆碱储备过多或不足:[单选题] *A: ABB: SBC: BBD: BE√E: PaCO272 : 代偿性酸中毒或碱中毒时血液NaHCO<sub>3</sub>/H<sub>2</sub>CO<sub>3</sub>比值是:[单选题] *A: 30:1B: 25:1C: 20:1√D: 15:1E: 10:173 :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是:[单选题] * A: 维生素AB: 超氧化物歧化酶C: 过氧化氢酶D: 别嘌醇√E: 二甲基亚砜74 : ARI初期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单选题] * A: 肾小管原尿反流B: 肾小管阻塞C: 肾缺血√D: 毛细血管内凝血E: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75 : 长期禁食致低血钾时出现:[单选题] * A: 酸中毒时酸性尿B: 酸中毒时碱性尿C: 碱中毒时碱性尿D: 碱中毒时酸性尿√E: 酸碱正常时酸性尿76 : 肺功能衰竭时有:[单选题] *A: 出现黄疸B: 出现发绀√C: 血肌酐升高D: 突发性低血压E: 消化道出血77 : 肾前性ARI的病因是:[单选题] *A: 严重的低钾血症B: 急性肾小球炎C: 严重感染√D: 前列腺肥大E: 高胆红素血症78 : 细胞凋亡的诱导因素不包括:[单选题] * A: 激素和生长因子失衡B: EB病毒√C: 理化因素D: 免疫因素E: HIV79 : 尿毒症脑病的发病原因是:[单选题] * A: 血中尿毒症毒素蓄积B: 脑循环和脑代谢障碍C: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D: 代谢性酸中毒E: 以上各种因素共同作用√80 : 下述属于内生致热原的物质是:[单选题] * A: 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外毒素B: 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内毒素C: 体内的抗体复合物D: 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E: 吞噬细胞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81 : ARI多尿期,多尿的发生机制是:[单选题] * A: 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B: 新生肾小管功能不成熟√C: 近曲小管功能障碍D: 远曲小管功能障碍E: 原尿回漏减少82 : 水肿时产生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单选题] * A: 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B: 有效胶体透压下降C: 淋巴回流障碍D: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E: 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83 : 输液反应引起发热的原因是:[单选题] * A: 淋巴因子B: 内毒素√C: 抗原抗体复合物D: 内生致热原E: 本胆烷醇酮84 : 下列诸因素中,哪项是引起DIC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单选题] * A: 纤维蛋白减少B: 凝血酶减少C: 血管壁通透性增高D: 血小板减少E: 继发性纤溶亢进√85 : 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单选题] *A: 病因的数量与强度B: 是否存在诱因C: 机体的抵抗能力D: 损伤与抗损伤的力量相比√E: 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86 : 亚硝酸盐中毒性缺氧时:[单选题] *A: 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B: 皮肤黏膜发绀√C: 皮肤黏膜呈苍白色D: 皮肤黏膜呈咖啡色E: 皮肤黏膜呈潮红色87 : 关于等张性缺氧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单选题] *A: 血氧含量正常√B: 血氧容量降低C: 动脉血氧分压可正常D: A-V血氧含量差低于正常E: 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88 : 能作为发热激活物的病原微生物是:[单选题] *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螺旋体E: 以上都是√89 : 关于氧化应激引起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 氧自由基引起的DNA损伤可激活P53基因引起细胞凋亡B: 氧化应激可激活Ca<sup>2+</sup>/Mg<sup>2+</sup>依赖的核酸内切酶,引起细胞凋亡C: 氧自由基可引起NAD快速耗竭,ATP大量消耗引发细胞凋亡D: 氧自由基可引起细胞膜结构破坏,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Na<sup>+</sup>内流增加,诱导细胞凋亡√E: 氧化应激可激活核转录因子,加速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凋亡90 : 假性神经递质的毒性作用是:[单选题] *A: 对抗乙酰胆碱B: 干扰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功能√C: 阻碍三羧酸循环D: 抑制糖酵解E: 引起碱中毒91 : 利用氧障碍性缺氧见于:[单选题] *A: 氰化物中毒√B: CO中毒C: 严重贫血D: 心力衰竭E: 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92 : 严重贫血性缺氧时:[单选题] *A: 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B: 皮肤黏膜发绀C: 皮肤黏膜呈苍白色√D: 皮肤黏膜呈咖啡色E: 皮肤黏膜呈潮红色93 :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单选题] *A: 对疾病进行分类B: 描述疾病的体内变化C: 了解疾病的代偿功能D: 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E: 诊断与治疗疾病94 : 再灌注时白细胞增多与下列何种物质增多有关:[单选题] * A: 补体B: 激肽C: 前列腺素D: 白三烯√E: 组胺95 : 多系统器官衰竭时胃肠功能代谢改变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单选题] * A: 肠出血√B: 胃黏膜损害C: 胃出血D: 肠腔内毒素入血E: 胃肠道溃疡形成96 : 多系统器官衰竭时肾的表现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单选题] *A: 少尿或无尿B: 氮质血症C: 蛋白尿D: 尿钠降低√E: 血肌酐升高97 : 休克时产生心肌抑制因子的主要部位是:[单选题] *A: 心B: 肺C: 肝D: 脾E: 胰√98 : 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是:[单选题] *A: 汞中毒B: 急性肾小球肾炎C: 肾血栓形成D: 休克√E: 输尿管结石99 : 心脏向心性肥大的本质是:[单选题] *A: 心肌细胞数目增加B: 肌节的并联性增生√C: 肌节的串联性增生D: 心肌纤维长度加大E: 以上都不是100 : 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单选题] * A: 细胞外液缓冲B: 呼吸代偿√C: 细胞内缓冲D: 肾代偿E: 骨骼代偿。
精准脉冲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及价值分析1.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河南省漯河市 462000 2.2.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东省济南市 250012【摘要】目的:探析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治疗中应用精准脉冲光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
所有患者均外涂他克莫司软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精准脉冲光治疗。
观察两组面部皮肤情况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程度。
结果:治疗后,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面部VISIA评分更高,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评分更低(P<0.05)。
结论: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中行精准脉冲光治疗,可减轻其毛细血管扩张程度,并促进面部皮肤状态的改善。
【关键词】精准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是主要发生于面部的常见慢性皮肤综合征,该病的发生与血管收缩功能异常、慢性炎症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经观察发现,玫瑰痤疮的多发类型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以红斑和血管扩张为典型特征,且患者伴随着刺痛与干燥等主观症状。
他克莫司软膏是目前临床治疗玫瑰痤疮患者的常用药物,而精准脉冲光治疗属于物理疗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收缩毛孔,增加皮肤胶原蛋白含量,提升肌肤状态[1]。
鉴此情况,我院于50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中主要应用精准脉冲光治疗,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收治的50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2020年1月~12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25~49岁,平均(37.96±3.27)岁;病程:7个月~4年,平均(2.14±1.43)年。
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7例;年龄:24~50岁,平均(37.85±3.48)岁;病程:9个月~5年,平均(2.67±1.50)年。
什么是皮肤炎症?到底该如何抗炎?近几年关于皮肤屏障的讨论热度仍然很高,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的意识发生了悄无声息的改变,不再一味追逐修护屏障,开始热烈讨论抗炎,纷纷支持抗炎在敏感皮肤修护中才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
有不少人修护屏障好多年收效甚微,拼命购买各类屏障修护剂,涂来抹去,还是不甚有效。
到底是哪一步出了问题呢?产品不够好?用了不吸收?护理有问题?生活诚不欺我,果然是步骤出了错,功夫全白费。
炎症不解决,何来下一步?在抗炎消炎热度居高不退的当下,护肤圈又有一股风悄悄刮起来,皮肤微生态平衡。
益生菌类护肤品火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许多厂家都争先恐后的推出添加有益生菌、益生元的护肤品,调整皮肤微生态,增加有益菌数量,抗炎促进皮肤屏障修护。
添加一点益生菌进护肤品里,就能扭转微生物失衡的局面吗?到底什么是炎症,如何抗炎,什么是皮肤微生态,如何真正的调节皮肤微生态系统?这二者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吗?今天我们就来简要探讨一下,主题就是:抗炎与皮肤微生态抗炎这个话题这两年真的超火,很多品牌都推出了不同形态的抗炎产品,抗炎精华,抗炎爽肤水,抗炎面霜,抗炎面膜等等。
很多厂家,医生,包括一些博主都po文不同程度不同视野的反复阐述抗炎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炎症,如何科学高效的抗炎,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对于炎症的处理,我们不能分割开来看,需要宏观的从三个方面进行方面,分别是炎症,血管和皮肤屏障。
只有这三点问题,都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理,皮肤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抗炎。
说到抗炎,那么首先必须得了解到底什么是皮肤炎症炎症(inflammation)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不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
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的自动的防御反应,但是有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对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发生在透明组织的炎症等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皮肤小血管扩张的诱因有哪些
导语:
皮肤小血管扩张的情况发生的几率还是相当高的,当其发生的
时候,直接的影响是损害我们的形象。因为皮肤小血管扩张一旦发生
的时候,就会产生
皮肤小血管扩张的情况发生的几率还是相当高的,当其发生的时候,
直接的影响是损害我们的形象。因为皮肤小血管扩张一旦发生的时候,
就会产生诸如红色或紫红色斑状、点状、线状或星状的症状,让人非
常的苦恼,主要的致病因素也成为了最为关注的事情。那么,皮肤小
血管扩张的诱因有哪些?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或一部分毛细血管位置表浅引起的面部现象,皮
肤薄而敏感,过冷、过热、情绪激动时脸色更红。引起红血丝的原因
大致分两大类型:遗传型和诱发型。遗传型多是家族性遗传。诱发型
最为多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局部长期使用皮质类激素药物,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皮肤变
薄、萎缩等;
2.血液循环受阻,血管壁淤滞使面部呈现一条条红血丝;
3.误用含激素或药物成份护肤品,光子嫩肤,果酸换肤等去角质治
疗使皮肤角质层变薄透明,容易形成红血丝。
4.本身是敏感皮肤,对外界刺激敏感,导致末梢血管时紧时松,呈
现反复淤血状态,造成血管迂回扩张,形成红血丝。
有关皮肤小血管扩张的诱因有哪些的介绍,大家应该清楚了吧。导
致皮肤小血管扩张的因素还是比较多的,在现实的生活中,如果发现
类似的情况,可以根据病情进行解决,现在很多医院相关的治疗手段
都比较先进,感觉影响较大的,建议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