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几分之几(2)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8
第 6单元百分数(一)第3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教材第85页例2。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和分数的互化。
2.会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3.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用百分数乘法列式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37 1.45 0.99 62.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以上每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做后集体订正,并请学生说一说转化的过程。
3.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回顾后,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究1.教学第85页例2。
(1)理解题意,择取信息。
(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定义一样吗?为什么?(3)怎样列式?(4)如何计算?讨论交流(5)学生探究尝试。
(6)交流小结方法:小数(观察:怎样转化?) 百分数 分母是100的分数最简分数(7)根据刚才的讨论和计算,说一说如何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只要小数点向左移动……(8)完成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1题(下一排),指名练习,集体订正。
百分数 分数百分数 小数三、实践应用1.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8题。
(先填后说算法)2.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7题。
(先填,后观察相等的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关系)3.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12题。
(交流讨论)4.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14题。
(先计算,后比较)5.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15题。
(尝试后说出你的思路)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五、课堂作业教材练习十八第9、10题。
【教学反思】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必要性,并通过教学例题让他们了解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
课上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引导他们结合上节课的知识经验,归纳出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进一步构建知识体系。
作品编号:8567941235890031445888659学校:量印超jgj市收高眉镇页设小学*教师:谢德刚*班级:字文叁班*第3课时几分之几▶教学内容教科书P92~93例4、例5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94~95“练习二十”第4、5题。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理解几分之几表示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几,再次明确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含义。
2.在经历认识几分之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纸,直尺,彩纸条。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谁来举例说几个是几分之一的分数?学生说分数,教师指名学生板书。
师: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分数,先跟你的同桌说说它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全班交流。
注意突出平均分。
师:请同学们各自在练习本上给黑板上的分数按大小排排队,然后汇报交流。
小结:分子都是1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2.揭示课题。
师:大家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吗?今天我们来认识几分之几。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前已经学过的几分之一的知识引入新知识,不仅有效地进行了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猜想推测,明确了接下来要探究的内容。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师:请同学们各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14,折好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折的,并涂出这张纸的14。
(一)认识几分之几。
课件出示教科书P92例4。
◎教学笔记1.明确14的意义。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表示出它的14的?【学情预设】预设1:涂一份就是14。
预设2:任意涂其中的一份就是14。
师:那这个14表示什么意思呢?【学情预设】表示将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4。
师:同学们学习了刚才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呢?我来考考你,做几道习题来检测一下吧!出示题目:
1.看图列式,不计算
请按下暂停键,在本子上动手写一写吧?
(1)男生人数作为单位“1”,女生人数40+40×1/4=50(人)
(2)故事书作为单位“1”,科技书60-60×1/3=40(本)
2.填空
十月份比九月份的用电量节约了1/8,十月份用电量相当于九月份的 7/8 。
今天的成交量比昨天的成交量增加2/5,今天的成交量是昨天成交量的 7/5。
请按下暂停键,在本子上动手写一写吧?
师:现在打开课本25页做一做练一练的第一题吧
1.十一黄金周,游乐园第一天的门票收入为960元,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了。
2.⑴画图表示第二天的门票收入。
⑵算一算第二天的门票收入是多少
元。
960×(1+1/6 )=1120(元)
960+960×1/6 =1120(元)
2.水结成冰后,体积大约增加 1/10。
现有20L的水,能结成多少立方分米的冰?
分数混合运算(二)
【素材积累】
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
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摘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
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
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第3课时 认识几分之几教材第80~83页的内容。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2.通过练习,体会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点:认识并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难点: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出示例题的情景图)谈话:同学们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吗?在这熟悉的场景里,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请告诉大家。
学生观察分桃的情境,各抒己见。
教师板书课题。
1.教学例4。
(1)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例4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猴妈妈准备了一盘桃,要把这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2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谈话:请拿出学具,动手摆一摆,分一分,然后和小组成员议一议每只小猴分得几分之几,2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3)在班内交流。
提问:你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13。
2只小猴一共分得2个13,2个13是23。
(4)课件演示分得23的过程。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3份、4份呢? 让学生用学具先分一分,再填一填,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提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明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1份是2个,每份就是15,2份就是2个15,是25;3份就是3个15,是35;4份就是4个15,是45。
(2)辨析:有的同学认为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就是这些桃的210,你认为对吗?为什么?让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由。
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1.完成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思考把什么看成一份。
再填一填、说一说,集体交流。
认识几分之几(第3课时)
深圳市锦田小学鲁美华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7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
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
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3、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
活动,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发展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探索、认识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难点:正确地运用几分之几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奖品等。
教学过程:
12÷4=3(个) 3×3=9(个)。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几分之几(3)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2. 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过程。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1. 分数意义的理解。
2.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苹果,引导学生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让学生观察每份是整个苹果的多少。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份占整个苹果的比例,引出分数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与分子的大小有关。
3. 教师总结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规律,并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含义及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含义及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 教师出示一些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题目,让学生抢答,检验复习效果。
二、探究新知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需要先通分。
3. 教师总结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规律,并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