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2版复习笔记(译文臃肿和减肥方法)【圣才出品】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2版复习笔记(译文臃肿和减肥方法)【圣才出品】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2版复习笔记(译文臃肿和减肥方法)【圣才出品】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2版复习笔记(译文臃肿和减肥方法)【圣才出品】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2版复习笔记

第7章译文臃肿和减肥方法

一、活用英语曲折变化

现代英语的曲折变化,主要有性、数、格、时态、体、语态、语气、人称、词类和比较级等变化。英语的曲折变化翻译为汉语时有的消失,有的转换为词的形式。反过来,汉译英时,有些词语的意思可以利用英语的曲折变化传达,没有必要翻译出来。

1.时态表达方法

汉语中的“现在”、“过去”、“未来”、“已经”等表示时态的词翻译为英语时往往省略,代之以英语动词形式的变化。例:

现在我们总比过去好得多。

Anyway,things are much better than before.(《邓小平文选》)(省略了“现在”。)

2.数的表达方法

汉语中许多复数概念可以转化为英语的复数形式。例:

我们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

A:we should adopt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B:we should adopt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Measure的复数形式已经包含一系列的意思,不用再说a series of)

3.例外情况

要理顺各种经济关系需要几年时间。

It will take some years to straighten 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economic sectors.(《邓小平文选》)

二、调整篇章衔接手段

英语和汉语的语篇衔接手段均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重复、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关系、搭配等。汉语大量使用重复,翻译为英语后应考虑是否要转换为照应、替代和省略等。遇到汉语重复性衔接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动词性重复

如果是动词性重复,可以变为动词性替代或省略。例: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头。中国吃苦头不只这十年,这以前,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

China suffered greatly from the ten-year disaster,the“cultural revolution”.In fact,not just from that:as early as the second half of l957we began to make“Left”mistakes.(《邓小平文选》)

2.名词性重复

如果是名词性重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用代词照应。例:

以往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一些不恰当的宣传,加大了艾滋病恐慌及人们对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厌恶,而无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In the past,mainstream mindsets and misleading information about AIDS increased the public’s fear of the disease and prejudice against its victims,all of which impeded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ts是与AIDS有关的代词;the disease是AIDS的上义词。)

(2)省略修饰语。例:

顾问委员会怎样做工作,总的说就是要按照新的党章办事。党章规定,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中央委员会的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邓小平文选》)

As far as the work of the Central Advisory Commission is concerned,its general functions are set forth in the new Constitu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Party Constitution,the members of the Commission are to act as political assistants and consultants to the Central Committee.

(3)用其他名词作总结。例:

新中国诞生以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就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开展起来了,50年代的政府工作文件中用过“社会保障”这一称谓。

In China,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have been developed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in1949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mment.This is a term that appeared in govemment documents as early as the 1950s.

(4)用首字母缩写

第一次提到时用全称,以后用缩写。如国有企业,第一次用State Owned Enterprises(SOE),以后用SOEs。

三、多用强势动词

在英语中,一个动词往往可以变为“弱势动词+名词化动词”的形式表示,如:apply for;submit an application for。

汉语中也有相同情形,如:申请;提出申请。

有些情况下,英语既可以使用动词的动名词形式,也可以使用动词的名词化形式

(nominalization),如:by the introduction of;by introducing。

汉语通过使用弱势动词(如“进行”),把强势动词名词化,如果翻译时直译,会造成译文臃肿、乏力。这时,应尽可能地把弱化动词结构还原为单一动词进行翻译,而不是使用英语中对应的弱化形式。如“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可以还原为“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再进行翻译。所以,这两个短语都应译为:We will reform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而不译为:We will carry out refornl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1.如何把名词句还原为动词句

把名词句变为动词句的方法,就是找到名词化动词,把它变为动词,然后找到它的逻辑主语(“人物”),最后以“人物”作主语,重组句子。例:There has been effective staf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control on the part of the Secretary.

问题l:who disseminates what?回答:the staff disseminates information.

问题2:who controls what?回答:the Secretary controls(how)the staff disseminates information.

整个句子就可以变为:

The Secretary ha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how his staff disseminates information.

2.检查汉语动词是否有必要译出

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以后,

A:following the realization of mechanization and electrification of agriculture, B:following the mechanization and electrification of agriculture,

(“实现”的意思已经包含在mechanization和electrification中。)

四、使用简单的句型

例:

这九年是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时期

A:these nine years constitute a period in which the national economic strength has increased.

B:in these nine years the economy has grown stronger.

五、浓缩句子

应当注意,这些译法可能不是一开始就确定下来的,而是根据上下文反复修改的结果。例:

1.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立法所确定的社会保障对象、社会保障项目、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无一不受到本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与影响。

No country builds its social security institutions in a vacuum.Programs, eligibility,and benefits as defined by legislation are defined and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ealities of each country.

2.中国外交面临着诸多挑战,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势在必行。

A great-power strategy is required to respond to China’S foreign policy challenges.

六、省略汉语范畴词

通常,一个词本身就可表明其范畴,不必再用表示范畴的词。如time本身就表示一个期间,所以不用说time period;pink本身就表示一种颜色,所以不用说pink in color;

shiny本身就表示一种外表,所以不用说shiny in appearance.

汉语中范畴词的使用要比英语广泛得多,若直接翻译到英语中只能使句子变得冗长,翻译时应当注意删除。汉语范畴词可以分为名词性的和动词性的。

1.名词性范畴词

计划工作

A:a serious mistake in the work of planning

B:a serious mistake in planning.

“编制计划”本身就是一种工作。

2.动词性范畴词

汉语中用范畴词概括具体词,并不限于名词;对一个动词短语,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概括。如果这一概括没有实质意义,一般不用翻译出来,只需翻译该动词短语,如:坚持……的原则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The first priority should be efficiency,with due consideration given to equity.

七、消除同义重复现象

汉语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部分来自它的工整和对仗。用词方面,经常把两个意思相近的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并列使用。例如,帮助和协助help and assistance。

虽然英语中也存在与汉语类似的同义词连用现象,如rules and regulations,但数量很少,且通常被认为是毫无意义的重复。

遇到汉语对仗性重复有三种处理方法:多数情况下删除一个并不妨碍意思的传达;有时需要用一个新词概括两个词的意思;偶尔需要补充解释,明确两个词隐含的区别。例:

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

非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区别 目前,我国非文学翻译的质量无法跟上市场需求,而外语教学又更重视语言学和文学,与实际的翻译活动有脱节。因此,有必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非文学翻译队伍。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认清楚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区别。 非文学翻译文学翻译区别 “非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事实,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价值;非文学翻译强调信息的清晰性,文学翻译强调风格。”但翻译研究长期以来都更重视文学翻译,用文学翻译的标准来衡量和指导一切翻译活动,一味的追求忠实造成许多非文学类文本译文质量低下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区别。 一、翻译对象 非文学作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强调准确性、严谨性和目的性,注重逻辑思维,而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与非文学作品相比,文学作品更注重形象思维、和艺术感。从翻译实践来说,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对象有一点被人们忽视了,即作品质量,文学翻译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经典作品,基本不存在语言质量或逻辑思维的问题,译者需要尽可能做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忠实。而非文学翻译文本在很多情况下存在语言不规范,表达意义不明确,逻辑错误等问题。因此不能盲从忠实原则。 二、翻译目的及译文读者 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并探讨了目的论。将翻译视为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 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译作的文学功能,再现原作的文学效果。希望读者能够从译本中体验外来文化,并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有时还能对读者起到激励作用,如“五四”时期苏联文学作品的译介就极大鼓舞了当时中国的进步青年。 而非文学翻译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简洁和有效的交流。其目的性更具体,如旅游文本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金融商务文本是为了招商引资、扩大业务等;此外非文学翻译往往是一个独立的商业翻译项目,除作者和译者外,还包括项目委托人,译者可与委托人就文本进行交流。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2版翻译示例汇总(隐喻、俗语等文化词语的翻译)【圣才出品】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2版翻译示例汇总 第13章隐喻、俗语等文化词语的翻译 13.2隐喻的翻译方法 1.直译(在译入语中再现相同意象)。 (1)a ray of hope 【译文】一线希望 (2)spend money like water 【译文】花钱如流水(也可借用“挥金如土”) (3)be armed to the teeth 【译文】武装到牙齿 (4)crocodile tears 【译文】鳄鱼的眼泪 (5)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译文】自助者天助也。 2.借用(用标准的译入语意象替代源语意象,但不得和译入语文化相抵触)。 (1)sunny smile 【译文】灿烂的微笑; (2)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译文】山中没老虎,猴子称霸王

(3)He 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 【译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 【译文】人过三十不学艺 (5)Talk of the devil(and he will appear). 【译文】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6)物不平则鸣 【译文】Injustice will cry out. (7)负荆请罪 【译文】abject apologies (8)burn one’s boats(bridges) 【译文】破釜沉舟 【解析】用来比喻“不留后路,下定决心干到底”,意思同汉语的“破釜沉舟”,形象稍有差异; (9)Kill the goose toget the eggs 【译文】杀鸡取卵 【解析】比喻只贪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与汉语“杀鸡取卵”意思相同,喻体也相近。 3.把隐喻翻译为明喻,保留原来的意象,这样可以避免隐喻造成的突兀。 (1)龙飞凤舞 【译文】like dragons flying and phoenixes dancing (2)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2210101 [课程性质]限选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 32 学时、实践 0 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后续课程:无 (二)课程介绍 本课程就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得专业方向课,目得在于培养与训练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得理解、翻译与鉴赏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学得感悟、欣赏与热爱。课程主要以文学作品翻译实践为主,适当兼顾文学翻译理论教学。通过大量文学作品欣赏与翻译练习,使学生掌握文学翻译得各种技巧,打下扎实得笔译基本功,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学得交流。 本课程旨在让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了解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之间得差异,掌握中国文学翻译史上得重大事件、主要思想、经典翻译标准、近现代著名翻译家以及代表翻译作品,按照小说、诗歌、文言作品、散文、剧本、通俗文学作品等类别,让学生熟悉不同文学体裁得翻译方法,如异化、归化等,提升她们对文学翻译得感性与理性认识,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从事简单文学语篇英汉互译得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翻译作品得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得与要求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开设得选修课,就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得一门重要得专业技能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得文学作品鉴赏与翻译训练,培养学生亲自动手翻译文学作品得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得更深层次得理解与热爱,提升

学生得文学鉴赏力。 教学目得: 本课程得目得就是使学生了解较为系统得文学翻译基本理论,为文学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大量得翻译实践,使理论与实践达到统一。本课程得学习将有效地培养与提高学生得文学翻译能力,熟练地在英汉两种语言间进行文学作品得互译,并达到较高得翻译质量,从而使学生得英语与汉语水平以及其她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得提升。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应使学生达到: 第一、基本掌握文学翻译英译汉以及汉译英得理论并且进行一定得训练与实践。第二、达到翻译理论与实践得统一。教学要求 第一、知识、能力、素质得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掌握文学翻译得技巧、理解文学翻译基础理论、掌握文学翻译质量标准。 能力素质要求:培养与训练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笔头翻译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学得感悟,欣赏与热爱。培养学生亲自动手翻译文学作品得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得更深层次得理解与热爱,提升学生得文学鉴赏力。 第二、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将课堂教学、课外作业、案例辅导、课后辅导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习题讲解式。 讲授教学法:讲授每个单元所涉及得文体特征与翻译问题等。引导式教学法:引导

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是翻译领域中两个主要的部分,它们之间既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本文只讨论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在 开始讨论之前,我们首先介绍两个基本概念,即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是-种语言工具,它通过语言文字来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作者 对人生、社会和感情的一些认知,希望用文字来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用文字向人们传达艺术的美感。相较于文学文本来说,非文学文本则是一种正式的文本形式,包括法律、医学、新闻、科技等多种类型。简单来说,文本中除了文学文本之外,其他的都可以称作非文学文本。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会对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特点进行简单概括。 二、文学翻译概述 (一)文学文本概述 文学文本,可以理解为文学艺术形式,通过文学体裁进行划分,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杂文、通讯等诸多体裁。根据创作年限及地域,又可划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以及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多种。文学文本是作家通过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思考, 并结合自身的思想体系而创作出来的意识作品。因此,文学文本具有特定的独特性、思考性、艺术性及价值性等多种属性。通过不同年代 作家的文学作品的考究,能够有效理解并知晓创作背景的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等。特别在小说题材中,作家通过对现有的社会环境进行思考,批判当时的社会状态,能够有效地提升当时社会群众的思想觉悟。 (二)文学翻译概念及特点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在文学翻译过程中 , 不仅要翻泽出文章原本 的意思,还要考虑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处的历史环境、国家的语言习惯等因素,再结合我国的语言习惯将文章还原出来,并且要让读者感受不到译文中语义生硬的转换。”[2]也就是说,文学翻译要求翻译者从根本上理解文学文本,认识文学文本,并在熟知文学文本的前提下, 对 创作者生平、生活背景、社会形态、国家属性以及当时的社会矛盾

非文学翻译

Our love and hate of dialects令人又爱又恨的方言 Every time I visit my hometown, I get praised for something I take for granted - being able to speak the local dialect. 每次回老家,我总因还会说家乡话而被人称赞,可这在我看来是理所当然之事。 I spent the first 15 years of my life in that part of Zhejiang province and spoke nothing but that dialect. Sure, I learned putonghua in school, but it was a language we kids would use only when reciting texts. The downside was, my putonghua carries a slight accent that I cannot shake off even though I have been living in Beijing longer than in my hometown. 15岁以前,我一直生活在浙江老家,只会说当地方言。当然,我在学校学了普通话,但对于我们孩子而言,这是只在念课文时才会用到的语言。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尽管后来我在北京生活的时间比在老家还久,但我的普通话总是带着些摆脱不了的口音。 My attitude towards dialects has evolved over the years. I saw it as a form of impediment for communication. When I first arrived in Guangzhou for graduate study in the early 1980s, I could not understand a single word of Cantonese and even some teachers could not get themselves understood despite their efforts to speak putonghua. Forget about the granny whom I asked for directions. 我对方言的态度随着时间慢慢改变。最初,我一度认为方言是沟通的障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读研时第一次来到广州。我完全听不懂粤语,甚至听不懂一些老师的普通话,尽管他们费劲地想让学生听明白。就连向个老奶奶问路也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So I wished the country's dialects would vanish and everyone could easily talk to one another. 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 it may well come true. Well, the moment I realized my youthful wish is indeed coming true was when I overheard youngsters in my hometown conversing in putonghua even in leisure time. They can still understand the local dialect, but they do not have the willingness or ability to speak it. In another generation, the dialect will be gone. 那时,我就希望全中国的方言都消失,每人都能顺畅地沟通。切不可随口许愿,一不小心就成真了。有次偶然听到老家的年轻人闲聊时都是在讲普通话,我意识到年轻时的这个愿望真的变成现实了。虽然年轻人仍然能听得懂当地的方言,但他们不乐意讲,或讲不了方言了。再下一代,方言就将消失了。 Multiple it by thousands, even millions, of similar incidents and you'll get the bigger picture of what's happening to the spoken language of Chinese. No wonder some people have taken action to

非文学翻译基础学习知识知识

一、导论 (一)翻译是什么? 翻译过程即语言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原文作者将讯息符号化,以符号的形式(文字或图形等)呈现给理解者(读者或译者)这个过程就是编码;而理解者把符号形式转换成讯息的过程就是解码。 翻译好坏的评判标准在于:译文能否把原文所包含的讯息全部解析出来并呈现给读者。(二)翻译的分类 1.语内翻译:同一种语言间不同语言变体之间的转换过程。(古文—现代文) 2.语际翻译: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 3.符际翻译:非语言符号系统与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过程。(读取标识) 二、翻译工具 (一)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 机器翻译、翻译记忆、术语库、语料库、百科全书、在线词典、搜索引擎、专业资料等(二)网络在线/辅助翻译 依托于强大的网络,在线翻译的翻译速度更快、新词和生僻词收录量更大,并且可以实现多语种互译,唯一的缺点是翻译质量不高。 三、广告翻译 思考题 旅游文体翻译和广告文体翻译有何不同? 思考题:新闻与广告在文体特征上有什么区别? (一)广告文体含义 广告类文本是一种典型的实用文体,重功能轻意义,重目的轻形式。

(二)书面广告构成形式 一则完整的书面广告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标题、正文、口号、插图。但是由于广告种类不同,文体特点不尽相同,语言形式不尽相同。因此构成形式并非都采用完整形式。 (三)文体特点 遵循AIDA原则,即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激发兴趣→DESIRE 刺激需求→ACTION采取行动。 主要有三大特征: (1)主题突出,针对性强 广告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和针对相应的消费者群体,突出商品别具一格的特性和优势。 (2)语言表达新颖别致 只有别致的语言才会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兴趣,使之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3)语言富有感染力 广告必须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融入情感因素,引起人们的共鸣,产生感染力,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 (四)英语广告的文体特点 (1)用词简单、创新拼写(2)经常使用缩略语和复合词(3)书面语与口语平分天下 (4)经常使用动词、褒义形容词(5)句法上多用简单句、少用否定句(6)多用并列句、祈使句(7)多用主动语态、疑问句(8)多用现在时态(9)经常巧妙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段 (五)中文广告的文体特点 (1)用词简洁,多用四字结构词语(2)经常使用动词、褒义形容词(3)经常套

非文学翻译(口译)week10(DOC)

翻译讲评 Diesel engine operating features (paragraph 2) Now let us compare the diesel engine with the gasoline engine. Firstly, the explosive mixture of the gasoline engine is provided by a carburettor, but in the case of the diesel engine the supply is effected by an injection or "jerk" pump which forces a "shot" of fuel into each cylinder in turn according to the correct firing sequence. ?explosive mixture爆炸性混合物/(可)爆燃混合气 ?the supply = the supply of the explosive mixture ?to effect = to bring about; to cause sth to occur 使产生;使发生 ?… the supply is effected by… = …the mixture is supplied by… ?an injection or "jerk" pump = an

injection pump or “jerk” pump ?injection pump喷射泵/喷油泵 ?jerk pump 高压燃油喷射泵/ 脉动作用泵 译: 现在,让我们比较一下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首先,汽油发动机的爆燃混合气是由化油器提供的,而柴油机的爆燃混合气则由喷油泵(即脉动作用泵)提供,由喷油泵按照正确的点火顺序将燃油依次“射”入各汽缸。 Secondly,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gasoline and diesel engines is that in the gasoline engine the source of the heat for igniting the charge, namely, an electric spark, is generated outside the engine, and is taken, as it were, into the waiting charge at the required instant. a.the source of the heat热源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2版复习笔记(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圣才出品】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2版复习笔记 第2章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 一、文学与非文学翻译的消长 1.非文学翻译远远多于文学翻译,在今天,非文学翻译占绝对优势。 2.非文学翻译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3.翻译机构和部门众多,除了对外承接业务的商业性翻译机构外,不少国际机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企业、研究机构都设有专门的翻译部门,这些翻译活动很多都是非文学翻译。 4.在现代,很多多民族、多语言国家都有多种官方语言,政府行政和企业活动也离不开翻译。 5.非文学翻译在推动历史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现代翻译实践中占很高的比例,但非文学翻译好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文学和非文学作品的特点与翻译策略 与文学作品相对的文本有不同的称呼,有人叫非文学文本(这个称呼最准确,穷尽了文学之外的所有作品),有人叫学科著作,有人叫科学文章,有人叫应用文(广义),笔者有时把它们统称为“文件”。如无特殊情况,本书认为这几个说法是同义词。 1.文学和非文学作品的比较与翻译策略(一) (1)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的著作。 (2)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作家始终进行的是形象思维的活动(或方式)。它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从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铸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其次,始终离不开想象(幻想、联想)和虚构; 第三,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 (3)文学作品与学科著作的区别 ①从内容来说,它们虽然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学科著作采取了“对世界的科学的掌握方式”,材料、事件、事物及所举的数字、图表、例子必须准确可靠,一切都有具有客观的实在性; 而文学作品则采取了“对世界的艺术的掌握方式”,它的人物、事件、环境等都没有绝对性,跟现实未必吻合,一切都具有客观情理性。 翻译策略:非文学作品的这一特点要求译文同样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事实。如果发现原文有误,视情况应予以纠正或指出。 ②从形式来说,它们虽说运用的媒介都是语言,但学科著作的语言贵在朴实明白;而文学作品语言贵在文采飞动。 翻译策略:非文学作品的这一特点要求译文朴实明白,不追求文采。 ③从作者来说,它们都是思维的成果,但学科著作主要用的是逻辑思维,以客观事实、统计数字、逻辑的判断和推理说话; 而文学作品主要用的是形象思维,以生动感人的形象描绘说话。 翻译策略:这一特点要求译文必须符合逻辑,前后意思连贯,数字、推理等不出现矛盾;在审查译文时,如果发现矛盾之处,可以首先推定为来自理解、翻译错误;如果理解、翻译

非文学翻译特点与方法

非文学翻译的特点与方法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roaches of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big importance betwee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is the world of reality, of facts and events. The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must obey the facts and the first standard of it is accurate. The language of it should be simple and the purpose of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is to transfer the information so that we can not beat about the bush and present briefly. The approach of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including four points. First , the principle of English writing should guide the chines-English translation. Second , ,using electronic tools to enhance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and speed. Third, the parallel tex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an make up the language skills shortages. Fourth , with rigorous attitude, scientific method, critical thinking to solve problems. 非文学翻译也可以笼统地称为文件翻译、实用型翻译或应用型翻译。文学和非文学的最大区别在于,文学是虚构的,虽然可能有事实基础;非文学是事实性的,或者作者自认为是事实,虽然其中也经常包含虚构的成分,如用于说理的举例。从翻译操作来看,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并无实质区别:两者都需要译者透彻地理解原文,都需要译者以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原作含义,都需要译者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① 有人认为,非文学作品中包含的科学信息较多,文化、艺术信

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

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 目前,我国非文学翻译的质量无法跟上市场需求,而外语教学又更重视语言学和文学,与实际的翻译活动有脱节。因此,有必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非文学翻译队伍。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认清楚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区别。 非文学翻译文学翻译区别 “非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事实,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价值;非文学翻译强调信息的清晰性,文学翻译强调风格。”但翻译研究长期以来都更重视文学翻译,用文学翻译的标准来衡量和指导一切翻译活 动,一味的追求忠实造成许多非文学类文本译文质量低下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认识到二 者之间的区别。 一、翻译对象 非文学作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强调准确性、严谨性和目的性,注重逻辑思维,而文学作品是 一种语言的艺术,与非文学作品相比,文学作品更注重形象思维、和艺术感。从翻译实践来说,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对象有一点被人们忽视了,即作品质量,文学翻译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经典作品,基本不存在语言质量或逻辑思维的问题,译者需要尽可能做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忠实。而非文学翻译文本在很多情况下存在语言不规范,表达意义不明确,逻辑错误等问题。因此不能盲从忠实原则。 二、翻译目的及译文读者

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并探讨了目的论。将翻译视为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 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译作的文学功能,再现原作的文学效果。希望读者能够从译本中体验外来文化,并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有时还能对读者起到激励作用,如“五四”时期苏联文学作品的 译介就极大鼓舞了当时中国的进步青年。 而非文学翻译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简洁和有效的交流。其目的性更具体,如旅游文本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金融商务文本是为了招商引资、扩大业务等;此外非文学翻译往往是一个独立的商业翻译项目,除作者和译者外,还包括项目委托人,译者可与委托人就文本进行交流。 文学翻译的译文往往面向大众,其读者群是模糊而不确定的,译者的预期目标与读者的实际反应有时未必一致。而非文学翻译的读者则更为明确,如合同翻译就是面向合同相关方,因此翻译目 的是否实现往往可以从相关反馈明确得知。 三、操作模式和翻译策略 非文学翻译项目的信息量大且交付时间短,译者一个人很可能难以按时保质完成,因此必须成为一种集体式工作,除译者外,还需要项目管理人和译审。项目管理人根据项目特点,统筹译者资 源,与委托人进行交流,译者们在完成译文的同时互相校对,最后由译审对译文质量进行把关。但这种模式却不适合文学翻译,因为文学作品的风格是统一的,多人参与势必带来多种风格。

《非文学翻译》读后感

《非文学翻译》读后感 《非文学翻译》读后感 读了《非文学翻译》 ,我主要想对第四章"以电子工具提高翻译质量和速度"抒发一下我的读后感受。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电子工具检索方便,内容无限,更新及时,便于摘录。在做翻译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专业的术语和知识,利用网络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和速度。互联网上与翻译有关的资源数不胜数,可以为翻译工作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谷歌是家喻户晓的网络搜索工具,使用方法简单,搜索结果相关性高,不仅可以用于一般信息的搜索,还可以用于协助翻译。它可以用来查询译者需要的背景知识、专业术语、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译法,查找国内外重要法律文书的译文或原文、检验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等。 维基百科是一个开放的网上百科全书,

有包括中文和英文在内各种语言的版本。维基百科包含各行各业的内容,是做非文学翻译时查找背景资料和双语文本的得利工具。我平时也比较习惯于用这个搜集一些背景资料,比如在学习新的文章时经常需要了解一些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用维基百科就比较方便。 还有一些桌面电子词典,不上网也可以用。如巴比伦词典和灵格斯翻译家。 巴比伦是一款非常流行的以色列电子词典软件。软件以英英词典见长,也有一些汉英、英汉词典和汉语词典,以及一些百科全书。它可以一次查询多个词典释义,可以查同义词、词语搭配、词源和生僻词。能够进行汉字全文检索和拼音检索。我在做翻译时,经常用这个查阅一些词语搭配,发现自己好多翻译都是想当然的Chinglish, 英语中并没有这样的搭配,巴比伦真的纠正了我很多错误。 灵格斯翻译家是一款建明易用的词典与文本翻译软件,可以进行电子词典查询和网络释义查询等。可查询语言包括英、法、

非文学翻译

五、 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总学分不低于185,包含课外素质拓展8 学分。至少获得一项(导游证tourist certificate、翻译证translation certificate 、教师资格证teaching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文秘资格证secretari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外语水平等级证书foreign level degree certificate 、计算机等级证书computer degree certificate、会计上岗证等accounting mount guard certificate)相关证书。 六、 文学学士 七、 外国语言文学 八、 基础英语Basic English、英语基础阅读Basic English Reading、高级英语Advanced English、英汉翻译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汉英翻译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中国社会与文化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旅游学概论Tourism、国际贸易理论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三 五 六 七 八Basic English、Basic English Reading、Advanced English、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Tourism、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九

非文学翻译练习

非文学翻译练习 英译汉 1 一般应用文体翻译:公司新闻稿 DE BEERS REORGANISES DTC SALES AND MARKETING INTO TWO SEPARATE DIVISIONS 钻石巨头戴尔比斯公司进行重组 De Beers announced recently the reorganisation of the Diamond Trading Company (DTC). The reorganisation means that the former DTC marketing department will now become a separately managed, independent division called De Beers Group Marketing. All other activities previously conducted by the DTC will continue under the DTC management. 戴尔比斯公司最近对其子公司钻石销售公司(DTC)进行改组,此举意味着以前的DTC钻石销售部门更名为戴尔比斯销售集团,变成一家单独经营、独立自主的分公司。以前由DTC销售部门开展的所有活动将在DTC销售公司的管理下继续进行。 De Beers Group Marketing will focus on three core activities: ?the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of “big ideas” like Trilogy which have proved so successful at driving demand ?the continuing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REVERMARK programme ?maintaining consumer confidence in diamonds 戴尔比斯销售集团主要开展以下三项核心业务: ·像Trilogy一样,发展并推广“大理念”事实证明,这种办法能成功拉动钻石需求 ·不断探索开发“永恒的印记”项目 ·维持消费者对钻石 The DTC will focus on being the most effective distribution channel for rough diamonds by focusing on maximising value for its clients and producer partners:

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

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 非文学翻译 翻译要求较低,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内容忠实,句意通顺。 非文学翻译传达的是一种准确的信息,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将原来的信息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不添加任何个人的情感和个人虚构的部分。从事非文学翻译的人员,要对所翻译的文字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并对所翻译的词语要慎重,不能选取有歧义的词语,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在逻辑思维方面,要求思维严谨,不能有逻辑上的漏洞。 非文学翻译,则因文本的功能及价值,不允许翻译人员做任何变动,否则会因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导致商业或其他领域文化活动出现差错。所以翻译人员在保障原文完整的情况下,更应保持思维严谨、逻辑正确,不允许存在误差。 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文学翻译重要的是美,是艺术,要通过语言文字体现出美,体现出高超的艺术。 它的首要目的就是对艺术的一种传播,其他信息的传达都是附属的。由于文学翻译的目的是抒发作者的情感,所以从事文学翻译的翻译人员,要在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来作品的情感、风格和意境,还要更加深入地表达出原作品的社会意义、附带的意义,力求让译文读者与

原文读者达到同样的艺术感受。 文学翻译所接触的文献都是经典作品,并对翻译人员的文学素养、文学创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文学创作能力,更要有丰富的外文阅读及书写能力。 文学翻译对翻译思维严谨程度以及逻辑的正确程度要求都不高。文学翻译能够通过文学文本的核心思想、主题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添加自己的理解及想法,并能够通过词语的运用,表达对某个特殊文学人物的喜爱或厌恶,而在部分内容烦琐,对中心思想与主题无关的文字,作者可进行选择性的删减,以保障作品叙事的紧凑性及可读性。 共同: 无论是从事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的翻译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这是翻译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非文学翻译教材的新突破-李长栓著作《非文学翻译》述评

非文学翻译教材的新突破:李长栓著作《非文学翻译》述评1.引言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7年1月23日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高级翻译人才职业化教育由此开始。职业化的翻译教育也因此需要专门化的教材。李长栓的专著《非文学翻译》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之一。作为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方向必修课教材,本书全书分三篇,共十二章,系统阐述了非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与职业发展、翻译理念与工具、以及译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就非文学翻译来说,《非文学翻译》教材有许多新的突破。 2.《非文学翻译》满足了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学的新要求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目标、师资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四点上都与传统的翻译方向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 不同。 首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为满足翻译实践积累所需要的百科知识。 第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高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应用型导向,也要求承担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口译或 笔译实践经验,并了解翻译教学的原则。 第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的翻译教学有别于外语教学中的

教学翻译。翻译训练不是作为一种检测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手段,而是建立在学生双语交际能力基础之上的职业技能训练,专门训练学生借助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和百科知识对源语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并用另一种语言将理解的信息表达出来。 最后,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专业化的翻译教学需要的是双语交际环境、特定的交际对象和交际主题,还要考虑到翻译用人单位的需求等,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中文基础和至少通晓一门外语,同时还要具备广博的其他学科知识和实际翻译操作技能。因此,该教材体系应根据职业翻译人才的知识结构“双语知识、百科知识、翻译技能知识”三个部分来设计。《非文学翻译》就是根据这些要求编写的。因此,《非文学翻译》是一部翻译职业化教育高要求的实用教材。 3.《非文学翻译》系统阐述了非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 李长栓在本书中阐述非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与职业发展,宏观把握,指导性强。作者指出“非文学翻译也可以笼统地称为文件翻译、实用型翻译或应用型翻译。文学和非文学的最大区别在于,文学是虚构的,虽然可能有事实基础;非文学是事实性的,或者作者自认为是事实,虽然其中也经常包含虚构的成分,如用于说理的举例。”作者从当今职业翻译的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非文学翻标准:职业翻译活动是指以翻译作为谋生手段的人所从事的翻译活动。其标准可以概括为“准确理解,通顺表达”两条总原则。“准确理解”是指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要做到深入、透彻,理解原文的每一个细节。

非文学翻译参考书目(蔡平)

非文学翻译阅读书目 1.李长栓,非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吉尔,D(法国),刘和平等译,笔译训练指南,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8 3.Samuelsson-Brown, Geoffrey,A Practical Guide for Translators(fourth revised edi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Austermuhl, Frank,Electronic Tools for Translator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5.Chestman, Andrew & Emma Wagner, Can Theory Help Translators?----A Dialogue Between the Ivory Tower and the Wordface,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6.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Asensio, R. M. Translating Official Documents (公文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2008 https://www.doczj.com/doc/9a6843183.html,nder, C. E. Literary Translation: A Practical Guide (文学翻译实用指南).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9.倜西、董乐山等,英汉翻译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方梦之,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1.黄忠廉,变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12.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13.金圣华,桥畔谈译——翻译散论八十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14.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15.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16.思果,翻译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17.周兆祥,翻译与人生,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18.朱宪超,韩子满,译员基础教程:如何组建翻译公司,北京: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2006

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

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 一、引言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是翻译领域中两个主要的部分,它们之间既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本文只讨论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在开始讨论之前,我们首先介绍两个基本概念,即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是一种语言工具,它通过语言文字来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社会和感情的一些认知,希望用文字来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用文字向人们传达艺术的美感。相较于文学文本来说,非文学文本则是一种正式的文本形式,包括法律、医学、新闻、科技等多种类型。简单来说,文本中除了文学文本之外,其他的都可以称作非文学文本。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会对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特点进行简单概括。 二、文学翻译概述 (一)文学文本概述 文学文本,可以理解为文学艺术形式,通过文学体裁进行划分,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杂文、通讯等诸多体裁。根据创作年限及地域,又可划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以及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多种。文学文本是作家通过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并结合自身的思想体系而创作出来的意识作品。因此,文学文本具有特定的独特性、思考性、艺术性及价值性等多种属性。通过不同年代作家的文学作品的考究,能够有效理解并知晓创作背景的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等。特别在小说题材中,作家通过对现有的社会环境进行思考,批判当时的社会状态,能够有效地提升当时社会群众的思想觉悟[1]。(二)文学翻译概念及特点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不仅要翻译出文章原本的意思,还

要考虑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处的历史环境、国家的语言习惯等因素,再结合我国的语言习惯将文章还原出来,并且要让读者感受不到译文中语义生硬的转换。” [2]也就是说,文学翻译要求翻译者从根本上理解文学文本,认识文学文本,并在熟知文学文本的前提下,对创作者生平、生活背景、社会形态、国家属性以及当时的社会矛盾形态进行有效的理解,才能有效理解文学文本中出现的特殊语句、象征性语句以及生词的含义。并通过译文注释的方式,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非文学翻译概述 (一)非文学文本概述 非文学文本的创作者是从事专业领域工作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广告人等等,因此非文学文本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与价值性,例如医学科研论文、广告策划方案等,是各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将劳动成果付诸于纸面,并使之得到发表或宣传,或进行实质性的研究工作[3]。所以非文学文本在创作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缜密性,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也更为客观、具体。与文学文本不同,文学文本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虚构的手段创作人物、地点及事件,但非文学文本要求作者必须如实描写客观事物,不能存在任何虚构的成分。 (二)非文学翻译概念及特点 通过上文中对文学翻译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戏剧、散文、小说等都属于文学翻译,那么,常见的非文学翻译有哪些呢?由于非文学文本的客观实在性,所以非文学翻译涉及到的范围有政治、经济、商业等。我们可以将非文学翻译定义成一种在不同语言中传达真实消息的行为。接下来我们将非文学翻译的特点进行总结,有如下三点: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评述

《非文学翻译》评述 ——翻译中电子工具使用漫谈 [摘要]:自2007年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以来,更侧重实践的非文学翻译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互联网时代,层出不穷的网络资源和电子翻译工具对译员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首先概括了李长栓所著《非文学翻译》一书第四章有关电子工具的内容,接下来主要谈论了笔者自己在使用电子翻译工具中的一些心得,最后谈论了目前在电子翻译工具使用中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主要电子翻译工具的探讨,希望能引起广大译员的深入思考,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关键字]:非文学翻译;电子工具;问题 一、《非文学翻译》第四章内容概述 《非文学翻译》是李长栓教授编著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系列教材之一,在本书第四章“以电子工具提高翻译质量和速度”中,李长栓开篇首先列举了电子工具的几大特点:检索方便、内容无限、更新及时、便于摘录,接下来他谈到了电子工具对于翻译的意义:1、提高翻译质量,电子工具不仅可以无所不包的各行各业的术语和知识可以帮助译者理解原材料,从而为准确翻译打下基础;2、电子工具可以帮助译者查找译入语的相关文本,使得译者熟悉相关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从而提高翻译产出质量;3、电子工具也有助于提高翻译的速度。紧接着作者向读者介绍了翻译中常用的网站和电子词典,网站方面重点介绍了谷歌和维基百科,桌面电子词典则主要向读者推荐了巴比伦、灵格斯两款桌面词典,在介绍过程当中,作者不但分析了各个

相关网站和电子词典的使用方法和特点,还演示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并以截图的方式呈现出来,显得十分清晰,大大提高了文章内容的阅读性,使读者很容易模仿操作。章节最后,作者讨论了网络资源和电子词典的多种用途:1、帮助译者理解陌生的概念和单词。2、帮助译者审查汉英或英汉词典中提供的译法是否正确或符合特定上下文的需要。3、帮助译者确定英语单词的用法,并预言网络资源将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便于使用,今后世界图书馆的资料都能实现电子化,供公众查阅。 二、笔者使用电子翻译工具心得 作为电子翻译工具的用户,笔者也接触和使用了一些电子词典及机器翻译产品,电子词典功能要求相对简单,对于单纯查询生词含义的要求而言,基本能满足,而多数机器翻译产品所宣称的80%的翻译正确率,主要是针对比较简单的句子而言的。对于极简单的句子,翻译正确率可以达到90%,甚至100%。因为机器通常按既定规则对译,主语对主语,宾语对宾语,定语对定语,简单句子语法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而对于较长的句子,机器翻译难以准确分析句子结构,从而造成翻译错误,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而对于成语,由于不能意译,机器翻译的出错更多,造成不少笑话。据说,美国的翻译系统曾经把英语的成语“the spirit is willing,but the flesh is weak”(心有余而力不足)翻译成俄语,却变成“the vodka is good,but the steak is lousy”(伏特加很好,而肉却令人恶心),遭人诟病。尽管机器翻译只能帮助人们了解文本的大意,无法让用户获得逐字逐句的准确译文,但其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