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填平台湾海峡可行性报告

填平台湾海峡可行性报告

作者按:有下列思想者可以不读此文
1.台湾完全可以和平统一者;
2.用核武统一者;
3.台湾当局永远不敢台独者;
4.为收复台湾不惜一切者。
任何反对此文者,可否支持将该资金投入到国防建设中去
敬吿:此文甚长,阅读者可下载之.


当前中国统一的方式有两种:和平谈判与武力解决。根据政治现实和中国大陆不愿用武的良好意愿,和平统一陷入僵局并向危险的地步越走越远,我们完全丧失主动权,只等对岸开出天价或台独后开打。两种情况均不符合我们的根本利益,对台独当局而言名义的统一也不符合其根本利益,武力摊牌的危险性越来越近。我们可以在台湾不独立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完全统一。从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国民党统治五十年来看,台湾同胞对大陆的认同感不会很强,在民进党的恶毒挑拨下,小部分人可能排斥大陆。尽管台湾经济严重衰退,陈水扁施政支持率大幅下降,但短期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较小,武力解决的可能性大增。在未来不改变台湾社会制度的前提下,武力解决的政治民众意义不大。当然以13亿人民的绝对意志,无论以任何方式也要统一。有没有一种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又有明确日期,着眼于台湾人民的第三种方式。这就是填平台湾海峡,建造“两岸交流和平区”,扩大两岸人民直接交流的方法。这是渐进式的最可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方法。也是一种我们独立承受巨大代价的方法。但它是一种对我国对世界发展都有好处的方法。该工程的最大特点:长远性(一劳永逸),经济性(围海造地收益大),现实性(台湾问题具有紧迫性)。最大缺点:工程量大,造价大。你肯定会说这可行吗?甚至说,这样的话国家会破产吗?我认为这是最好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法,这不仅可行也不会造成国家破产。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仔细分析研究一下:

一、填海方法的政治经济历史意义
二、填海工程造价
三、填海工程筹资原则、方案
四、与历史上大工程比较
五、台湾与国际对此的反应
六、实施机构设置
七、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一、填海方法的政治经济历史意义

台湾问题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 产 党和中国政府已将其列入新世纪三大任务之一。从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外交资源近90%为台湾所占用,与中国建交的前提就是‘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与台湾当局争夺外交空间,南美小国鼓噪台湾加入联合国,各大国争相对中国大打“台湾牌”,美国对台军售,......,不一而足,由于台湾问题,中国对一些世界热点问题不能发表应有的道义支持,更不用说实际支持,台湾问题已

成为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最大障碍。不仅如此,台湾问题已成为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的最大工具。

台湾问题也事关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台湾的战略地位为中国东南沿海的战略屏障,台湾失,则东南危。台湾独立则直接引发藏、疆、蒙等分裂势力的连锁反应,内部矛盾则转化为民族矛盾,中国内陆将再无宁静。

回顾台湾问题的历史,从荷兰殖民主义者、日本军国主义者霸占台湾,美国朝鲜战争其间入侵台湾,口头发表“台湾地位未定论”,无不与台湾孤悬海外有关,当前台独分子搞台独所依仗的也是台湾海峡天险。中国大陆无法解放台湾的最大原因也是台湾海峡。破除台湾海峡,凭借解放军陆军的实力,武力统一易如反掌。反过来说,以台湾海峡的现状,在美国武力卫台之下,强力解放台湾,必然血流成河,台湾一片废墟,大陆损失惨重,二十年改革成果化为乌有。美国阻止中国崛起的目的已经达到。中国付出的代价无法估量。再反过来说,如果不愿踏踏实实为统一做些实事,只指望大陆军事实力超过台湾,使台湾不敢走向独立,那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事实上台独分子所依赖的力量外为美日反华势力,内为台湾人民长期隔离大陆所产生的疏远感,和国民党政府长期宣传反 共教育在人们思维定势。我们武力对付的只能是台独分子和美日反华武力卫台分子,对社会大众应该加强教育、团结,从经济、文化、思想感情等方面增加他们的中华民族凝聚力。

为什么二十多年的和平统一没有成效,因为我们对台独所依赖的内外两因素没有实施影响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两决定因素中,内因具有决定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掌握对内因施加影响的有效的手段(如支持统一的政党、团体、媒体、军事力量等,显然我们做的还很不够)。当然支持统一的力量决不会占优势,台独分子借上台的优势地位必然千方百计地打压。

部分填平台湾海峡的政治意义在于:一,彻底打破台独当局制造的政治围城,逼其三通,减少其政治筹码,我们再也不必为收复台湾而作出无原则的让步,因为这是我们的内政,关系到我们的国体和政体,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也只能有一支军队,否则就不能算一个统一的国家。二,若能打通台海陆道,则一劳永逸的解决台湾与大陆联系问题,具有特别强制性的意义,只要看好陆道,就不怕它叛乱,也不怕它被敌国操纵,再也不会被敌国拿去,轻松打破第一岛链。第三,隔断台湾海峡,彻底永远解决外国借口国际水道干涉中国内政问题。以后,所有的外国商船和战舰都必须走台湾外海。中国东南沿海安全

地带一下子向东南伸展500公里左右(统一台湾以后)。第四,增大美国对台军售落入大陆手中的潜在危险,从开始修建起,将极大制约对台军售,如再将其与中美众多单项贸易挂钩,中国将变被动为主动.第五,打通的台海陆道,使主张统一的台湾人民有了心理依靠和大后方,即使发生核生化战争,台湾人民能够撤到大陆,留下的台独死硬分子将面临毁灭性打击,大陆对台独的武力威胁才有了实质意义.第六,最至关重要的是,如果大陆最大限度地让台湾保留自己的军队后,如何制约他的行动,预防发动叛乱,任何时候平叛都需要绝对力量的陆军和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台海陆道就是最好的客观条件。

部分填平台湾海峡的经济意义在于增加国土面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和正在做,如荷兰、日本都在沿海大量围海造田,日本甚至在还未露出海面的小岛和将要沉没的小岛上进行人造岛,以《国际海洋法》为根据,人为地制造方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种经济是长远利益,但也有现实意义。如土地开发、交通运输、港口仓储、海水养殖等。

它的历史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份,就凭它为中国统一所做的贡献,它将超过历史上任何工程。如果中国能和平统一,不用于战争,历史意义会更大。军事意义也很大,它保证了大陆的绝对胜利。


二,填海工程造价

填海工程可分为标准版,微型版,微型军事版三大种,其间还可以搞过渡性规模的版本.标准版下面重点论述,微型版为台海造岛计划(最浅处约十米,成本将更低),微型军事版为大造高脚屋计划,战术军事价值极大.

预先申明:本人对工程预算不太懂,本部分又是能否立项的关键,本部分只起抛砖引玉,精确计算须经工程师进行。原则必须是降低成本。

1、工程设计
该工程为一条竖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的长堤,堤长130公里,等腰梯形上边长1000米(1公里),下边长1080。83米,高70米(高出平均水深10米)

2、工程土方量:G=(1000+1080.83)*70/2*130000=9467776500=94.677765亿方

3、工程总预算

成本/方 总成本核算(亿) 每年成本(5年) 每年成本(6年 )
10元 946。677765 189。335553亿 157。7796275
20元 1893。355530 378。671106亿 315。5592550
30元 2840。355530 568。006659亿 473。3388825
40元 3786。711060 757。342212亿 631。1118510
50元 4733。388825 946。677765亿 788。8813750
(以收购土石方的方式,国家要求30个省提供填料,抛石现场使用工程兵施工,以上提供5年工期、6年工期两个方案)


四、填海造路的设想

台湾海峡本来就是大陆架,既不深(平均水深约60米),又不宽(与大陆最近的连接约

180公里),填海造路完全可行。我们暂称这条路为金龙大道。

(一)金龙大道基本参数
总长度180公里;路面宽度1公里;海底路基宽1.3公里;路基平均高度140米(本参数可能不准确),高出海平面约3米;道路工程总石方量约为250亿立方米。具体建筑地点见下图:
图二:台湾海峡金龙大道示意图
图三:金龙大道路面示意图(高速公路、铁路、轻铁)

(二)工程概算
1、路基工程总预算1万亿元。
2、路面工程(含高速公路)5百亿元。
3、铁路路轨铺设工程8百亿元。

(三)商业计划

1、商业用地收入:道路两侧可各划出400米作商业用地出售(以每平方1万元计): 180×0.8×1×1000=1万4千亿元
2、铁路运输附加税:年收入以每吨10元计算;每年可创造约数十亿元收入;
3、人员过道费:以每人100元、每年2千万人流计算,每年可创造20亿元收入;
4、高速公路车辆过道费:20万辆×500元×365天=100亿元;
5、轻铁经营税:每年约10亿元;
6、磁悬浮列车经营税:约50亿元;
7、人员货物运输码头收费:年收入约20亿元。
8、可创造就业人数:约50万。
9、对GDP贡献:GDP增益因子估算为1.01,(大陆GDP+台湾GDP×0.01=5000亿元/年。)


五、实施计划

1、前期工程准备:约5年。
2、工程第一阶段:需时约20年,完成30%的路基工作和10%的商业计划项目。
3、工程第二阶段:需时约10年,完成其余60%的路基工作和20%的商业计划项目。
4、工程第三阶段:需时约8年,完成全部工程。


六、本方案的思考

工程使用专用铁路,并有坡度,载上石方下坡以节省能耗。车箱亦带有风帆,可顺风而行。总之,采用最低成本运输石方最重要。例如运河船运方式、水流冲积方式、定向爆破方式等等。

本方案为一种投资形式的综合统一方案,基本是立足于一定要实现统一的构想。战争方案是一种资源消耗极大的方案,除了战略战术、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外,现代战争也是科技势力、经济实力的比拼,是战争双方高价值资源的比拼,这些资源消耗后无法再生利用创造新效益,因此在中长期内对我们的综合国力是严峻的考验。而填海造路则是一种国力消耗缓慢而且有后续商业补偿的方案,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这条通道上可以鼓励国内外投资办交通、搞地产、建商贸,可以通过修建医院、学校、港口、码头,不断对这条黄金通道进行拓宽加固。因此填海造路比战争更合算。而且金龙大道还可以为战争方案的最后提供手段,

也是统一后两岸交流沟通的最佳需要。

填海造路是实现两岸统一的一件大事。即使完成统一时,该路还没有完工,我们也不能放弃,因为这是切底解决台湾问题的上上之策。即使现在不填海,统一之后也绝对要填海。这样在填平的道路上留下几处通口桥解决海运和生态需要,保证南北海运航道的畅通,其经济、政治、军事意义十分重要。到时候,从大陆驱车不到两个小时即到台湾,两岸交往之频繁,不分你我,两岸人民实现充分交流,这才是保持台湾长久团结统一的最关键需要。


七、填海造路的意义:

1、打通台海陆上通道,解决台湾与大陆分离的风险,以较少的代价实现两岸统一,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造福。只要具有了陆上通道,就不怕它叛乱,也不怕它被敌国操纵,再也不会被敌国拿去;
2、打通台海陆上通道,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台湾与大陆联系问题,有效加快和平统一祖国的进程,彻底打破台独当局制造的政治围城,逼其实施"三通",减少其政治筹码,改变大陆目前的被动局面,再也不必为收复台湾而不断作出让步;

3、具有特别强制性的意义,两岸一天比一天靠近!对台独的威摄力度是最巨的大。

4、作为一项庞大、长期的社会公共工程,该项目能增加大量增加就业机会,极大地缓解大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5、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该工程可以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也可以优惠的投资回报政策吸引社会企业、财团或社会闲散资金进行投入,这部分资金投入经济运行就能起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省去跨海地铁项目巨额投资,地上铁路收益率要高得多。节省了远长期项目投资,变相减小填海投资。

6、隔断台湾海峡,彻底永远解决外国借口国际水道干涉中国内政问题。以后,所有的外国商船和战舰都必须走台湾外海。中国东南沿海安全地带一下子向东南伸展500公里左右(统一台湾以后)。

7、打通的台海陆道,使主张统一的台湾人民有了心理依靠,台大陆对台独的武力威胁才有了实质意义。

8、最至关重要的是,如果大陆最大限度地让台湾保留自己的军队后,如何制约他的行动,预防发动叛乱,任何时候平叛都需要绝对力量的陆军和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台海陆道就是最好的客观条件。

9、是它是一种渐进式的打破第一岛链对中国的包围方式,短期内实现由量变到质变,对美不正面交锋,美也无可奈何。否则,美对华包围与遏制至少15年,如无台海战争,即使中

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万亿美元,也不能强力改变现状。

当我们将大陆每向前推进一米,即使部署武器,离台湾就近一米,台湾的反应就少一米,到时候,台湾的许多高科技武器作用将大大减小。这是台湾、日本、美国最担心的,这样将使他们策底陷入绝望,而我们移山(愚公移山)填海造福人民,他们也难于干涉,绝不敢明目张胆的来破坏(当然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我们还要常年有一定数量的军舰、潜艇在台湾海峡两端及内部进行监视,不能让哪怕万分之一的破坏活动得逞),只能干着急。

不管是文统还是武统,我们填平海峡的计划都必须实施,而且应该夜以继日,尽快完成(当然起码也是二十年三十年的事,正因为工程大、时间长任务重,才不能拖拖拉拉,哪怕我们需要一百年才能完成,我们也要完成,因为填平海峡的财力,肯定花费不小(向全国募捐不是难事、必要时发行国债,彩票。但比起搞军备竞赛、武力统一的费用,而且将大大拉动内需,将来在上面的经济效益,比起军备竞赛、武力统一那样拼消耗不知好多少倍。中国目前的劳动力充裕。比修跨海大桥、军备竞赛有效得多。

上述这种志愿的政治捐款本没想到回报,如果还有利息反还,个人负担数额也不大,它比彩票经济更火爆。而且,它是一项正义性事业性投资,它必将永垂青史,万古流芳。展望未来,台湾统一后,甚至两岸三通后(加入WTO后三通不可避免),修建台海地铁必然提上两岸议事日程,该工程可与英法海底地铁相比较,工程量与工程预算之大可以想象。


八、与历史上大工程比较

历史上所有的大工程都与国家安全有关,在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问题,各国历代都是不单纯计算经济成本的。秦汉长城的修筑,耗费多少物力,死了多少人力,持续到明末,用了多少世纪。隋代京航大运河,为了征高丽和贯通南北交通,又死了多少人,花费多少金银。欧洲马其诺防线,工程量大不大,照样几年完工。如果大而言之,各国的国防都是大工程,哪个国家敢不干。当中国面临核讹诈时,毛泽东发出了"一万年也要搞原子弹"的强烈号召,中国勒紧裤腰带搞出了原子弹。冷战结束后,美国面临安全威胁,对利比亚、伊拉克、苏丹、阿富汗等大打出手。十年后,当它看出它的霸权地位真正威胁是"多极化"中、俄、欧、印、伊几大国时,它才疯狂地祭出了NMD和TMD,一石数鸟,使自己绝对安全,拖垮社会主义中国。NMD投资大约1000-4000亿$,若加上太空天基反导系统,大概需要10000亿美元。NMD的全球负面影响非常大,短期得不偿失,但它为什么一意

孤行,得到多数国民支持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安全的因素。

与以上相比,我们的填海工程还算得了什么。可以形象地说,我们大陆已经开始搞"填陆工程"了,几千公里的京九铁路已经完工,新的巨型工程又拉开序幕: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进藏铁路。为什么要搞这些工程,最根本上的考虑就是国家安全战略考虑:实现一体化的资源共享。


九、本方案的法理分析

本方案的特点是,虽然工程浩大,实施时间长,但是可以说是每天前进一米,两岸的分隔距离就短一米。与其他方案相比,本方案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法理方面有特别的意义。目前海峡两岸默认的两岸分界是台海中线,这是一条心理默认的分界线。当填海造路工程不断推进,海峡中线将不断向台湾方向推移(最后使之趋向于0)。从法理上说,这完全是在我国领土上进行的填海工程,任何国际势力都没有干扰破坏的合法理由,更加无权干涉。因为任何对该工程的破坏都可以看作是对中国领土的直接侵略。

而随着两岸中线向台湾方面延伸,大陆每向前推进一米,离台湾就近一米,台湾的主动权就少一分,这其实是台湾、日本、美国最为担心的。我们的移山填海造福人民,他们也不易来干涉,更不敢明目张胆的来破坏(我们还要有足够的防备,不能让哪怕万分之一的破坏活动得逞)。


十、台独当局以武力阻止的对应办法

打通台海陆上通道,台独当局最可能采取的是武力阻止,这是该工程的最大困难和考验。但有13亿人民的意志和决心,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止我们的统一步伐。战争的风险是存在的,但我们是否反击,反击的方式、强度、范围,是否因此通过武力统一解决台湾问题,主动权力在我方。在台湾打响了第一枪,且打死的是施工平民,武力解放台湾,铲除台独势力有了最好的出兵理由;不用武力更显示了我和平统一祖国的诚意。阻止与反阻止的武装冲突离台湾很近但离大陆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冲突对台湾经济环境的冲击必然是巨大的,对台湾民众形成的心理压力也是巨大的;反而对大陆甚至于福建经济和民心的影响则相对轻得多,造成直接经济破坏也能承受得起。即使不能施工,我们也可以在前沿进行军事驻扎,形成军事对峙,台独政策不变,台湾经济在多重压力下更难取得发展,其久必乱;岛内支持统一的力量将占上风,开始谈判实现和平统一大业,再继续做完填海工程,使两岸连为一体,实现民族大融合大团结。


十一、该工程的历史意义
填海造路、打通台海陆上通道的历史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份,就凭

它为中国统一所做的贡献,它将超过历史上任何工程,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工程完成后以其宏大的规模和气势,必能成为世界瞩目的人造奇观,在吸引各方游客参观游览方面也能创造积极的效益。如果中国能和平统一,该工程不用于战争,其历史意义会更大。


两岸统一的最后期限定在2045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