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台湾海峡大桥-林元培

01台湾海峡大桥-林元培

从平潭海峡大桥通车事件中浅谈平潭发展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从平潭海峡大桥通车事件中浅谈平潭发展新闻背景 福建平潭海峡大桥通车结束轮渡进出海岛历史 来源: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福建平潭11月30日电(记者刘旸)福建平潭海峡大桥11 月30日开始通 车,标志着大 陆距离台湾最 近的平潭县将 结束通过轮渡 进出的历史。 据介绍, 新建成的平潭海峡大桥全长4976米,其中跨海峡大桥桥梁长3510米。桥面和接线公路宽度同为17米,通航等级为5000吨级海轮。大桥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双向四车道。11月19日,福建省交通质量安全监督局已经完成大桥的主要部件检测,主要的标线检测也已经完成。平潭海峡大桥建成,使平潭与大陆连为一体,岛内港口的腹地扩大到大陆沿岸,使平潭成为闽江口经济圈又一进出口货物的集结、加工、仓储转运基地。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平潭岛是中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是台湾海峡和闽江口的“海上走廊”,其东面与台湾新竹仅距68海里,被称为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县。但过去不够稳定的两岸关系影响了平潭县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尤其是交通瓶颈制约十分明显。平潭海峡大桥建成通车将给岛上近40万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居民今后进出岛再也不用单纯依靠轮渡了。 平潭地理位置特殊、海岛资源丰富、旅游风光迷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据统计,目前年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为9000万元。大桥通车后,预计年游客接待量至少会上升到100万人次。 通桥不仅解决了平潭的交通问题,更能极大地促进平潭的经济发展。分析人士认为,大桥通车之后,以前走出去的平潭人和外流的民间资本将有可能回归,而拥有丰富旅游、海洋资源的平潭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将得到极大增强。通桥对改善平潭岛的投资环境,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放开发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平潭海峡大桥的建设对于解决福建省内其他岛屿与陆地的交通问题,也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目前福建省内海岛的对外交通大多不方便,平潭海峡大桥建设的经验或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借鉴。 作者:刘旸(来源:新华社)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2009-05-14 字体显示:大中小 国发〔2009〕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部署,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该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意义,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重大意义。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二)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

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为全局做出更大贡献。 (三)战略定位。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使之成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通道。 ——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积极对接台湾制造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 ——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跨海大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跨海大桥工程施工安全 管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跨海大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桥梁建设事业飞速发展,桥梁建设的地域逐步向近海拓展,海上特大型桥梁工程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海上大桥施工工程量大,涉及施工建设单位多,海上施工面临着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多变、点多线长、人员分散、设备较多、交通不便和人员活动范围有限等诸多不利因素。笔者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项目为背景,介绍了工程项目在海上施工时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杭州湾跨海大桥起于杭州湾北侧海盐县境内的何家头,经乍浦港以西约6公里的郑家埭入海,跨越杭州湾北航道和南航道,经南岸滩涂上跨十塘海堤后,经九塘、八塘到达桥的止点,是同江—三亚沿海大通道跨越杭州湾的最便捷的通道。 减小海上风险的措施 杭州湾跨海大桥位于杭州湾中部,各种灾害性天气多,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龙卷风、雾和雷暴。对施工影响的的水文条件主要有:潮汐、风浪和冲刷。为增加有效工作时间和最大限度减小海上施工风险,施工单位针对上述不利条件应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正常施工。 1、防台风措施 浙江是每年台风的高发之地,在这里施工,为确保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施工部门制定了专门的方案,统一了指导思想和组织机构:

全体职工团结一心,确保项目部在大桥施工中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项目部成立防台领导小组,负责每年的防台工作。 当台风警报发出之后,台风到来之前,为防止台风造成损失,施工方采取如下措施: (1)专人收听气象预报,与当地防台部门和气象部门联系,随时掌握台风的动态信息。 (2)生产、生活、办公用的临时房子分别加固。 (3)生产船舶拖到安全港湾避台风。 (4)机械设备转移到安全区,确实需留下的,必须在现场采取防护措施以确保其安全。 (5)物资材料转到安全区,不能转走的就地进行防护以确保其不受损失。 (6)职工及协作单位人员有计划地转到安全区。 (7)职工撤离施工现场后,对生产、生活及办公院等,派足值班人员,配好对讲机等通讯器材,确保项目部各种财产不得丢失和损坏。 (8)当台风警戒解除之后,项目部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生产秩序。 (9)桩基、承台和钢箱梁吊装施工原则尽量避开台风期(7、8、9月)。为适应和克服杭州湾恶劣的水流风浪条件,施工单位对水上施工船舶的数量、吨位、锚缆增加、锚具和锚机进行改造和增加。

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

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都殷切盼望着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 台湾与中国大陆自1949年分离以来,已有半个世纪。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自当初的敌对,封锁,接触,合作到现在社会上间接式的接触与直接式接触,使我们看到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这不仅是中国政府的努力,也是台湾本土支持台湾回归祖国及世界爱好和平之人民的支持所向。作为中国人,我们当然感到无比骄傲和欣慰。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大陆与台湾的关系现在的状态只是表面上的友谊接触,许多台独分子以及国际反华势力联手与中国政府及世界爱好和平之人民作对。我们不能忽视这一股恶势力。对此,再新的历史条件下,大陆与台湾关系的解决对台湾和中国大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明确的是这期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 为了实现两岸人民正常往来和国家统一,中国政府在提出和平统一主张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 政治方面,调整有关政策措施,化解敌对情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

军事方面,主动缓和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并把福建沿海一线前沿阵地、观察所开辟为经济开发区和旅游点。 经济方面,敞开门户,促进交流,欢迎台商来大陆投资和从事贸易活动,并为之提供优惠条件的法律保障。其他如人員往來、郵電交通以及科技、文化、體育、學術、新聞等方面,中國政府亦持積極態度,採取了相應措施,鼓勵發展兩岸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還成立了得到政府授權的民間團體“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同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及有關民間團體建立聯系,維護兩岸人 民的合法權益,推動兩岸關系的發展。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长期以来,我们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但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局势发生了重大、复杂的变化,“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给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台湾当局不断在台湾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进行“台湾正名”、“去中国化”等“渐进式台独”活动,蓄意挑起两岸对立,竭力破坏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但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和措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华人的的理解和支持。广大

跨海公铁两用大桥连续刚构专项施工测量方案

新建XX铁路标二分部 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连续刚构专项施工测量实施方案报审表工程项目名称:新建施工合同段:编号:

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连续刚构专项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目录 一、概述 (1) 1.1工程概述 (1) 1.2工程地质与周边环境概述 (1) 二、测量技术依据 (1) 2.1执行主要技术标准 (1) 三、施工测量的目的及原理 (2) 3.1施工测量的目的 (2) 3.2施工测量的原理 (2) 四、施工测量作业方案 (3) 4.1连续刚构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 (3) 4.2测点布置及观测方法 (3) 4.2.1测量控制点 (3) 4.2.2梁体测点布置与埋设 (4) 4.2.3 测量方法与控制过程 (4) 4.3数据整理、分析 (6) 4.4施工测量注意事项 (6) 五、线形测量控制方案 (7) 5.1监测控制的原理与方法 (7) 5.1.1监控原则 (7) 5.1.2线形(变形)控制 (7)

5.2施工控制主要工作内容 (8) 5.2.1理论计算 (8) 5.2.2主梁挠度监测 (8) 5.2.3预告主梁下阶段立模标高 (9) 5.2.4 重大设计修改 (10) 5.3施工控制的工作程序 (10) 5.4施工控制精度和原则 (11) 5.5监控注意事项 (11) 六、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12) 七、测量组织管理 (13) 7.1测量人员 (13) 7.2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复核制 (13) 7.3安全、质量措施 (13) 附件1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连续刚构立模标高通知单 (14) 附件2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连续刚构标高测量单 (15)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科技创新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科技创新 一、工程特点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桥址处风大、浪高、水深、流急、潮汐明显,岛屿、暗礁多,覆盖层浅薄、岩面倾斜、裸露,自然条件恶劣,地质复杂,岩石强度高;台风影响频繁,全年6级以上大风天数超过300天,七级风以上年平均天数238天,100年重现期浪高达9.69m,施工水深达45m,设计流速达3.09m/s,最大潮差7.09m,岩石强度达213MPa;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具有工程量浩大、结构类型多;施工难度大、施工条件恶劣、施工有效作业时间短、设计技术含量高、施工工期紧、施工科技水平高等显著特点,建造难度和风险大。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公铁两用跨海海峡大桥,也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建造难度最大的海峡大桥。 二、科技创新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为我国首座跨海峡公铁路两用大桥,在世界上首次在桥梁基础中采用4.5m超大直径钻孔桩基础,钢桁梁斜拉桥两节间全焊接钢桁梁结构、88m跨整孔全焊接钢桁组合梁结构均为国内第一次采用,为攻克复杂海域海峡大桥建设技术难关,在集团公司统一组织协调下,指导大桥技术攻关和方案研究。为攻克大桥建设诸多方面的难关,自2013年大桥开工以来,项目部以大桥建设为依托,开展了“跨复杂海域公铁两用大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开展了诸多科技研发,勇于探索攻关,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海峡环境桥梁深水基础建造技术;常遇大风环境下高塔施工技术;钢桁梁整体全焊建造技术;海峡桥梁安全运营保障技术。使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成为体现中国“智造”的世界级桥梁,具体科技创新成果如下: 复杂海域长栈桥设计及施工技术 针对桥址处恶劣海况、复杂地质环境,也是我局第一次在恶劣海况下实施长栈桥施工,缺少技术标准,施工难度大,项目通过将栈桥深化设计与施工相结合,采用了新型基础结构形式抵抗超常规栈桥10倍左右的水平力、采用具有伸缩调节功能的整体桁片式联接系快速安装技术、采用跨越能力大的新型大桥Ⅰ号桁梁减少栈桥支墩数量、对钢桩入岩判断标准建立成套深度分析方法、采取小导管架

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

海西高速公路规划重新修编 更新时间:[2009-06-08] 字体:大中小 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先后经省长办公会、省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修编后的海西区高速公路网规划规划总里程规模从原来的约5300公里增加到约6100公里,规划方案为“三纵、八横、三环、三十三联”,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0 km/100km2,位于沿海省份目前规划指标的前列;人均高速公路密度1.5公里/万人,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综合高速公路密度为2.7 km/(万人·100 km2)1/2,超过发达国家和沿海省份平均水平,满足并适当超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总体布局方案 1、三纵(延伸两翼、对接两洲)第一纵:国高“沈(阳)海(口)线”福鼎(分水关)至诏安(分水关)段,是沿海对接两洲、连接港澳的交通大动脉。线路起于福鼎分水关(闽浙界),途经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和沿海主要县区,终于诏安分水关(闽粤界)。全长649公里,已建成通车,其中,福泉厦漳路段269公里正在拓宽。 第二纵:“沈海复线”福鼎(沙埕)至诏安(霞葛)段,是海西沿海区域内陆县市间的交通大动脉。线路起于福鼎沙埕(闽浙界),途经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和沿海山区县市,终于诏安霞葛(闽粤界)。全长690公里。 第三纵:国高“长(春)深(圳)线”松溪至武平段,是山区对接两洲的便捷通道。线路起于松溪旧县(闽浙界),途经南平松溪县、政和县、建瓯市、南平市区、三明沙县、三明市区、永安市、龙岩连城县、上杭县、武平县,终于武平岩前(闽粤界)。全长475公里,已建成南平至三明段74公里, 建瓯至南平53公里、三明至永安51公里、永安至武平195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运行机制

本文由yhr610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10 年第 6 期 ( 总第 165 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jian N ormal U niversity ( P 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 6, 2010 General, N o 165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与运行机制 朱鹏颐 (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 海峡西岸经济区跨越多个行政单元, 在建设 过程中, 协同 发展应成为 核心理念, 以 求经济 一 体化。为使区域内各地域单元 ( 子区域) 资源整合和系 统化运作, 必 须实施资源 共享型、优 势互补 型、关 联互动型和联网辐射型等协同发展的模式。并要建立联动机制、协调机制和市场机制。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发展模式; 运行机制; 海峡西岸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285 ( 2010) 06- 0008- 04 一、协同发展应成为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核心 理念 20 世纪 70 年代赫尔 曼 哈 肯 ( Harmann Haken) 创建的协同学是研究开放系统通过内部 的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有序结构的机理和 规律 的学 科 [ 1] 区若干意见?[ 4] ( 以下简 称 ! 意见?) 明 确其战 略定位: # 海西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 域;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我国重要 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强调努力将海峡西岸 ? 经济区建设成为 # 和谐区域?、 # 可持续发展地 区?。福建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 繁荣的海峡西岸经 济区的发展思路 [ 5] 。其 理论 核心 是 自组 织理 论 [ 2] 。 这种自组织能力赋予一个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转 变机制和驱动力, 从而使分散甚至相互抵触的成 分转变成有序的整体合力并形成整体功能。而这 种整体功能所具有某种全新的性质在子系统层次 中是不具备的 [ 3] 。实现上 述宏伟目标, 就必须树立协同发展的核心理念, 特别要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创新上求突破, 以新 的发展模式, 协调各地区利益关系, 使区域内各 地域单元 ( 子区 域) 和经济组 分之间协 同和共 生, 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 促进区域全 面发展。 二、海西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模式探析 协同发展 的核心理念只 有落实在发 展模式 上, 才能产生实效, 才能确保海峡西岸经济区建 设目标的实现。本文总结出四种协同发展模式。 ( 一) 资源共享型协同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基于资源共享的目的, 应整合相关 资源, 发挥其综合优势, 提高效益。特别是海峡 西岸拥有优势 的港口与岸线 资源, 从 温州、福 州、厦门 至汕头拥 有大陆海 岸线 4100 多 公里, 深水港 资源居全国首 位, 海岸线长 列全国第二 位, 有大小 自然港 湾 125 个, 国家 主枢 纽港 4 个。现在我国沿海港口岸线大都已被开发利用, 。在经济全球 化的背景 下, 各 地区很难依靠单个地区独立地构建经济的优势, 而必须更多地依赖多个区域在协同过程中, 通过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多种途径, 进行双向的整 合, 形成综合整体效应, 才会有效降低区域之间 的交易成本, 实现区域分工与均衡发展, 从而提 升整体竞争力。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 岸以福建为主体, 涵盖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 西部分地区, 依托沿海中心城市及其城市群形成 对外开放的经济区。本区北

【桥梁方案】某跨海公铁两用大桥连续刚构专项施工测量方案(包括线形监控)

XXXX公铁两用大桥 连续刚构专项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目录 一、概述 (1) 1.1工程概述 (1) 1.2工程地质与周边环境概述 (1) 二、测量技术依据 (1) 2.1执行主要技术标准 (1) 三、施工测量的目的及原理 (2) 3.1施工测量的目的 (2) 3.2施工测量的原理 (2) 四、施工测量作业方案 (3) 4.1连续刚构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 (3) 4.2测点布置及观测方法 (4) 4.2.1测量控制点 (4) 4.2.2梁体测点布置与埋设 (4) 4.2.3 测量方法与控制过程 (5) 4.3数据整理、分析 (6) 4.4施工测量注意事项 (7) 五、线形测量控制方案 (7) 5.1监测控制的原理与方法 (7) 5.1.1监控原则 (7) 5.1.2线形(变形)控制 (8)

5.2施工控制主要工作内容 (8) 5.2.1理论计算 (8) 5.2.2主梁挠度监测 (9) 5.2.3预告主梁下阶段立模标高 (10) 5.2.4 重大设计修改 (11) 5.3施工控制的工作程序 (11) 5.4施工控制精度和原则 (12) 5.5监控注意事项 (12) 六、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12) 七、测量组织管理 (13) 7.1测量人员 (13) 7.2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复核制 (13) 7.3安全、质量措施 (14) 附件1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连续刚构立模标高通知单 (14) 附件2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连续刚构标高测量单 (16)

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连续刚构专项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一、概述 1.1工程概述 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位于北口,起自大练乡,止于,长度为5.287km。铁路梁为节段拼装预制箱梁位于下层,公路梁按两幅设置,位于上层,形成倒“品”字结构,其中铁路、公路主桥均采用92m+2×168m+9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铁路引桥采用64m及40m简支箱梁,技术标准为I级双线铁路,设计时速200km. 1.2工程地质与周边环境概述 线路位部沿海地带。地形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较大。 平潭海峡呈近南北向狭长状,南北向两头宽中间窄。海峡中小岛屿、礁石分布众多,高程10~45m。水下地形地貌为近岸水下岸坡、冲刷沟槽、水下平台三大部分。 二、测量技术依据 2.1执行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4)《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5)《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GB50111-2006); 6)《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

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精)

《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为全文:国发〔2009〕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部署,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该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意义,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重大意义。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二)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为全局做出更大贡献。 (三)战略定位。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

跨海大桥码头施工组织设计

第1章编制依据 1.1本工程招标文件 1.2 本工程施工图 1.3 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1.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7《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1.8《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1.9《港口工程技术规范》 1.10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1.11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1.12交通部《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 1.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1.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第2章概述 2.1编制说明 营口滨海新区望海珍珠湾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包括:跨海大桥、道路、防波堤、码头、陆域回填等工程。 2.2工程概况 2.2.1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鲅鱼圈北部,原望海松春水产基地,西南侧与鞍钢厂区隔沙河相望,西北侧为渤海海域。 2.2.2现场自然条件 2.2.2.1气象 本工程的水文、气象参考鲅鱼圈港区的相关资料。

2.2.2.2根据位于韭菜砣子的鲅鱼圈海洋站1994~2003年的资料统计: 1)气温: 年平均最高气温 14.1℃ 年平均最低气温 7.4℃ 年平均气温 10.6℃ 年极端最高气温 34.7℃(出现在2002年8月3日) 年极端最低气温 -22.5℃(出现在2001年1月13日) 2)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 441.6mm 年最大降水量 769.0mm 年最小降水量 273.3mm 一日最大降水量 145.0mm 3)雾: 该区年平均雾日为7.4天,轻雾平均为1.9天,能见度≤1km的大雾为5.4天。 4)风: 根据鲅鱼圈海洋站2001~2003年资料统计:常风向为S向,频率为22.78%,次常风向为NE向,频率为14.37%,强风向为NE向,该向≥6级风出现频率为2.33%,≥7级风出现频率为0.55%。全年≥6级风出现频率为8.39%,全年≥7级风出现频率为2.11%。见风玫瑰图。 风玫瑰图: (2001年~2003年)

日本桥梁介绍

日本的城市大跨径桥梁介绍 在考察中,我们对日本在城市大跨径桥梁建设中的成就和创新理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桥梁结构主要采用悬索桥和斜张桥,下面分别介绍东京彩虹大桥、明石海湾大桥、港大桥下津井濑户大桥、因岛大桥、多多罗大桥和生口大桥的相关情况。 1 日本东京彩虹大桥 图1系东京著名的彩虹大桥。人们来到东京第一个观赏的地标式建筑应是彩虹桥。这是一座连接东京台场和芝浦的全长918 m的悬索结构桥,是日本首都东京一条横越东京湾北部,连接港区芝浦及台场的大桥。东京彩虹大桥的结构为三跨二铰加劲桁梁式悬索桥,其正名称为“首都高速道路11号台场线东京港联络桥”,于1987年动工,1993年8月26日建成通车。 图1 东京著名的彩虹大桥 彩虹大桥全长798 m,主桥跨径为570 m。桥梁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首都高速道路11号台场线,下层的中央部分为新交通临海线(东京临海新交通临海线)的路轨,两侧为一般道路,包括国道357号行车道及行人道。单车及50cc以下的机车禁止使用彩虹大桥,桥上设有人行道,游人可伴着徐徐的海风漫步在彩虹桥上,饱览东京的景色。 如今东京彩虹桥优美的白色桥体结构,早已成为东京临海的重要景观。在桥梁工程筹建之时设计者就充分考虑了景观要求,并将夜景照明作为其桥梁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大桥的照明分4个部分,主要是主塔悬索大梁和抛锚处。这些部分的照明优美协调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同时又不失各自的特点。景观照明随季节日期和时间作相应变化,并创造出丰富的景观效果。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充分考虑了节能,其主塔日光下的光色随季节发生变化(夏季白色,冬季暖白),其感官在心理上可产生非视觉上的效果。两座支撑大桥的桥塔使用白色设计,令彩虹大桥与周围的景色相协调和共融。在悬索桥面的缆索上设置有红、白、绿3 色光源,并采用日间收集来的太阳能作为能源,在晚上来点缀彩虹大桥。彩虹大桥的景色已成为日本近年一个新兴的观光胜地,其下层外侧的行人道,让行人可徒步过桥。

聚焦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聚焦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山东省宁阳县教科研中心刘立栋(271400) 【背景材料】5月4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关 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 见》。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 邻近港澳,范围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浙江南部、 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 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依托沿海核心区福州、厦门、 泉州、温州、汕头五大中心城市及其以五大中心城 市为中心所形成的经济圈。构筑地域分工明确、市场体系统一、经济联系紧密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不同于行政区划的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它面对台湾,毗邻台湾海峡,地处海峡西岸,是一个肩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历史使命的特殊地域经济综合体,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命题分析】从地理的视角应关注的考点有: 1.福建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分析:(自然: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海岸曲折,良港众多;季风显著,台风频繁;水系发达,水力丰富。人文:城镇、人口多沿河流、沿海分布。原因:水陆交通便利、生活、生产水源充足、河谷盆地,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 2.福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⑴绝大部分地区年雨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⑵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⑶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山脉走向、海岸线大体平行⑷山地多于平原⑸内地多于沿海。 3.福建省区域差异及区域开发方向:1人多地少,耕地不足2滨海平原有利发展高效优

质种植业;3山地宜开展综合利用,发展立体农业4山区开发水能资源5沿海有利发展海洋事业(运输、渔业)。 4.分析闽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闽江流域的开发与生态问题、山区的水土流失、沿海的赤潮。流域开发(以水口电站为例,了解水电站建设的利弊,运用相应材料说明水电站在航运、灌溉、发电等方面的作用);赤潮(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带来的危害: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海洋旅游业);水土流失(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治理措施: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小流域综合治理。) 5.分析福建省的地理区位优势:东南沿海承“长”接“珠”,贯西通海的“十字路口”。福建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参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协作,有利于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和经贸合作。福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运、航空为主干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完善,促进了福建与周围广大地区在资源、市场开发上有效合作,宁德与南平、漳州与龙岩分别主动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协作圈,承接两大经济区的产业转移,形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海峡西岸、多层次、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随着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及台湾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福建作为海峡两岸合作和交流的通道功能将进一步增强,福建“十字路口”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6.简述台湾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互补性;大陆市场对台开放和

跨海大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115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跨海大桥工程施工安全管 理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跨海大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桥梁建设事业飞速发展,桥梁建设的地域逐步向近海拓展,海上特大型桥梁工程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海上大桥施工工程量大,涉及施工建设单位多,海上施工面临着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多变、点多线长、人员分散、设备较多、交通不便和人员活动范围有限等诸多不利因素。笔者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项目为背景,介绍了工程项目在海上施工时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杭州湾跨海大桥起于杭州湾北侧海盐县境内的何家头,经乍浦港以西约6公里的郑家埭入海,跨越杭州湾北航道和南航道,经南岸滩涂上跨十塘海堤

后,经九塘、八塘到达桥的止点,是同江—三亚沿海大通道跨越杭州湾的最便捷的通道。 减小海上风险的措施 杭州湾跨海大桥位于杭州湾中部,各种灾害性天气多,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龙卷风、雾和雷暴。对施工影响的的水文条件主要有:潮汐、风浪和冲刷。为增加有效工作时间和最大限度减小海上施工风险,施工单位针对上述不利条件应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正常施工。 1、防台风措施 浙江是每年台风的高发之地,在这里施工,为确保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施工部门制定了专门的方案,统一了指导思想和组织机构:全体职工团结一心,确保项目部在大桥施工中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项目部成立防台领导小组,负责每年的防台工作。

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

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 摘要:大陆与台湾间的贸易关系是两岸交往最基本的关系,贸易历史由来已久。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两岸同胞“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强烈愿望,始终是推动两岸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构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机制,应遵循“双向互惠、共同繁荣、先易后难、逐步深化”的原则,采取务实、弹性的思维,构建民间层次和官方层次互动的机制。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呼之欲出,无论对台湾还是对大陆,此协议的签署都将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为两岸服务业带来更多的合作双赢的机会。 关键词:历史两岸经贸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大陆与台湾间的贸易关系是两岸交往最基本的关系,此种关系的产生和拓展,促进了两地经济的发展。1682年以前是大陆台湾贸易不稳定发展阶段。两岸贸易一开始即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同时表现出坚韧性,两岸以转口贸易为主,台湾是大陆对外贸易的转接地。贸易以走私的方式进行,台湾岛上的官商控制了两岸贸易,发展极不稳定,起伏的幅度较大。 从清政府收复台湾至清嘉庆末年,即1683年至1820年,两岸贸易进入不断发展阶段。国家统一,两岸融为一体的政治形势,为两岸间各项交往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随着大陆人民大批移居台湾,经济交流的增加,两岸间的贸易持续发展。在这一阶段,除了清政府统一管理台湾的最初十几年和1850年以后“蔡牵事件”的影响,两岸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从道光朝至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即1821年至1894年,两岸贸易全面发展,进入兴盛时期。两岸贸易逐渐形成的商业贸易习俗具有浓厚的闽南地方特征,由两地商人的活动朝多元状况发展。 由于日本殖民统治当局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逐渐改变了台湾与祖国大陆传统的贸易关系。两岸贸易日据初期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其后随着国际形势和日本侵华战争的变化呈波浪式发展。08年参加海峡两岸经济发展论坛蒋正华,在《谱写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新篇章》中提到,多年来,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两岸同胞“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强烈愿望,始终是推动两岸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两岸经济合作不断密切,两岸民众对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更加强烈。特别是台湾民众在经历了8年陈水扁当局操弄“独统”议题、恶化两岸关系、制造族群矛盾、撕裂台湾社会种种乱象之后,摒弃了“台独”执政者,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新形势。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两岸经济合作呈自发性、单向性的基本特征。在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采取限制性政策的背景下,台商在市场和利益的引导下来大陆投资,而大陆则通过《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等一系列单方面制定的法规来引导保护台商投资。两岸官方一直无法通过直接接触与协调而建立起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随着两岸经贸的往来密切,台商投资大陆的模式正从早期中小企业单独投资为主,逐步转向以一家或数家大企业投资带动形成上下游集聚区的产业链模式;台商投资的领域从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移,并从为跨国公司加工转为加工与开拓大陆内销市场并重。大企业出现的长期化、内向化的特点,使得两岸建立经贸合作机制成为迫切的客观要求。

世界十大悬索桥

世界十大悬索桥 1.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主跨1991米,1998年建成

明石海峡大桥,位于日本本州与四国之间,主跨1991米,全长3910米,为三 跨二铰双层加劲桁梁式吊桥,钢桥283米,高出333米桥宽35.5米,双向六车道,加劲梁14米,抗震强度按1/150的频率,承受8.5级强烈地震设计,为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悬索桥。 2. 丹麦大伯尔特桥,主跨1624米,1996年建成 大伯尔特桥,也叫斯托伯尔特桥、大带桥,它将丹麦第一大城市首都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和第三大城市欧登塞所在的菲英岛连接在一起。两岛海面距离18公里。以1988年价格计算,大贝尔特桥实际耗资337亿丹麦克朗,约合48亿美元,是欧洲当时预算最高的桥梁工程。大贝尔特桥分为东、西两段,中间以斯普奥人工岛作为中间站。西桥从菲英岛到斯普奥岛,跨度6.6公里。 3. 中国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主跨1490米, 2005年建成 润扬大桥西距南京二桥约60公里,东距江阴大桥约110公里。工程全长35.66公里,由北接线、北汊桥、世业洲互通高架桥、南汊桥、南接线及延伸段等部分组成,主桥(包括北汊桥、世业洲互通高架桥和南汊桥)长7.21公里,北引桥及北接线高架桥长1.74公里,北接线长10.27公里,南接线及延伸段长16.44公里。其中南汊主桥采用单孔双铰钢箱梁悬索桥,主跨径1490米,为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桥下最大通航净宽700米、最大通航净高50米,可通行5万吨级巴拿马货轮。北汊桥采用176+406+176米的三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长758米,桥下最大通航净宽210米、最大通航净高18米。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桥面平均宽31.5米(行车道宽30米),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桥梁设计荷载等级汽车-超20级,挂车-120。大桥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 4. 英国亨伯尔桥,主跨1410米,1981年建成 英国亨伯尔桥(又译恒贝尔桥),主跨1410米(280+1410+530),正交异性板桥面,桥宽28.5米,混凝土桥塔高155.5米,三道横梁支撑,1981年建成。 5. 中国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主跨1385米,1999年建成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江苏省江阴市黄田港以东3200米的西山,主跨1385米(328+1385+295),桥塔高190米,为两根钢筋混凝土空心塔柱与三道横梁组成的门式框架结构,重力式锚碇,主梁采用流线型箱梁断面,钢箱梁全宽36.9米,梁高3米,桥面宽29.5米,双向六车道,两侧各设宽1.8米的风嘴,1999年建成。 6.中国香港青马桥,主跨1377米,1997建成 香港青马大桥,公铁两用桥,主跨1377米(333+1377+300),但300米边跨侧主缆不设吊杆,实际上只有2跨加劲桁。桥塔高131米,在青衣岛侧采用隧道式锚碇,在马湾岛侧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桥区航道工程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非常详细)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桥区航道工程立项投资融资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桥区航道工程项目概论 (1) 一、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桥区航道工程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 1 二、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桥区航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桥区航道工程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 6 七、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桥区航道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桥区航道工程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桥区航道工程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桥区航道工程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6)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 二、厂址选择方案 (17)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 一、建设内容 (20) (一)土建工程 (20)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1)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5)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6)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桥区航道工程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 三、设备的选择 (27) (一)设备配臵原则 (27) (二)设备配臵方案 (28)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 第八章环境保护 (29)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