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P和ERG在临床中的应用2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介绍视觉电生理是应用电生理仪器,测定视网膜被光照射或图像刺激时,在视觉系统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眼电图(EOG)、视网膜电图(ERG)及视觉诱发电位(VEP)三大部分。
视网膜电图可分为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和局部视网膜电图(LERG)。
FERG又有暗视ERG、明视ERG、闪烁ERG、OPS等。
视觉诱发电位(VEP)又可分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
一、检查前准备:1、心理准备:检查前向患者热情、耐心地解释检查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求,以取得受检者的信任,消除受检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2、眼部准备:除VEP外,ERG、OPS检查需散瞳,检查前30分钟用托吡卡胺充分扩瞳,至少20分钟,其目的主要是使视网膜视杆细胞达到最大反应期,以利全视网膜受到光照刺激。
3、皮肤准备:放置皮肤电极前需用清洁剂(75%乙醇)清洁电极区域皮肤的汗液、油脂、污物及皮肤碎屑等(患者做检查前最好先洗头),保证皮肤清洁,干燥、无污物,以免皮肤不洁致其皮肤电阻过大,影响检测结果。
二、检查要求:1、体位要求:通常受检者检测时取端坐位,下颌自然放于支架上,支架高度以受检者舒适为宜,以保持受检者头颈部肌肉松弛。
2、固视要求:行VEP、ERG、OPs检查时,嘱受检者保持眼球注视刺激球内固视点若视力太差,无法看清固视点,可令其眼睁大,直视前方保持固视状态。
屈光不正者检测前配戴矫正镜片,但需注意受检时避免镜片偏斜,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如流泪、频繁瞬目、视疲劳、注意力难于集中者,对检查结果均有影响。
三、临床应用及临床意义VEP(视诱发电位):主要检查视神经传导功能,主要反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至视觉中枢的传导功能。
引起视诱发电位异常的主要病症:视神经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中毒性视神经病变、视路占位性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老年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等病例。
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操作技术视觉电生理检查是通过视觉系统的生物电活动检测视觉功能,是一种无创性、客观性、视功能检查方法,包括眼电图(EOG),视网膜电图(ERG)以及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法。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成像,经光电转换后以神经冲动的生物电形式经由视路传导到视皮层,形成视觉。
视觉电生理检查适用于检测不合作的幼儿、智力低下患者及诈盲者的视功能;可分层定位从视网膜至视皮层的病变;在屈光间质混浊时亦可了解眼底有无严重病变;选用不同的刺激与记录条件,还可反映出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的局部病变,对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功能状况进行检测。
(一)眼电图法眼电图(EOG)是测定随着明适应和暗适应状态改变或药物诱导而使眼球静息电位发生改变的规律性变化,主要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的功能,也用于测定眼球位置及眼球运动的变化,及黄斑部营养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药物中毒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诊断、用于眼球运动障碍的检查。
1基本技术(1)使用带有局部光源的全视野球,水平注视点夹角为30o o(2)电极使用非极性物质,如氯化银或金盘皮肤电极。
电极电阻V1OkQ。
(3)光源为白色,光的亮度用光度计(Photometer)在眼球所在位置的平面测量。
(4)使用交流电放大器时,高频截止为IOHz或更高(但要低于50HZ或60Hz),低频截止(1owfrequencycutoff)为0.IHz或更低。
(5)放大器应和被检者隔开。
(6)记录信号时,监视器显示原始波形,以此判断信号的稳定和伪迹等。
2.检查前准备(1)可以散大被检者瞳孔或保持自然瞳孔。
(2)电极置于被检者每只眼内外眦部的皮肤,接地电极置于其前额正中或其他不带电的位置。
(3)向被检者说明检查过程,嘱其跟随两个固视点的光的交替变换而往返扫视。
(4)变换频率在0.2〜O.5Hz(每1~2.5s变换1次),不能坚持的少数被检者可将扫视放慢到每分钟1次,每分钟测定1次电位的谷和峰。
vep用法-回复标题:VEP的用途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引言VEP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它被广泛用于生物信息学、遗传学和医学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VEP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它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VEP的定义和原理Variation Effect Predictor(VEP)是一种用于分析基因组变异对基因和蛋白质功能的影响的工具。
它可以将基因组序列与现有的注释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预测变异对基因型、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VEP的原理是基于基因组学领域中的参考基因组和注释数据库。
当我们对一个个体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后,VEP可以将得到的变异信息与已知的基因组注释进行比对,从而预测变异对基因和蛋白质功能的影响。
VEP的应用1. 基因型与表型关联研究:VEP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型与表型关联研究中。
通过与注释数据库比对,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查找基因组中的变异,进而预测变异对表型的影响。
这对于解析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个体间的表型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2. 基因编辑研究: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可以对特定基因进行修饰以研究其功能。
在基因编辑研究中,VEP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鉴定编辑后基因的功能变化,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基因功能和疾病发生的机制。
3. 家族基因型分析:VEP还被广泛应用于家族遗传病的研究中。
通过对家族成员基因组的测序和VEP的分析,研究人员可以鉴定家族成员中存在的变异,并预测这些变异对表型的影响。
这对于家族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癌症研究:VEP在癌症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肿瘤样本和正常样本的基因组序列,研究人员可以鉴定与癌症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变异,并利用VEP预测这些变异对肿瘤的驱动作用。
这有助于理解癌症的发生机制,并为个体的治疗选择提供指导。
VEP的优势和挑战VEP的优势之一是其基于大量的注释数据库,可以提供全面的功能预测结果。
此外,VEP还具有快速、高效的分析速度,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处理。
视觉电生理的临床应用由于眼睛受光或图形的刺激,会产生微小的电位、电流等电活动,这就是视觉电生理。
正常人与眼病患者的电活动有所差别,因此可以通过视觉电生理的检查来诊断某些眼病。
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眼电图(EOG)、视网膜电图(ERG)及视觉诱发电位(VEP)三大部分。
一、眼电图(EOG)主要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光感受器复合体的功能。
临床应用:1、先天性静止型夜盲 EOG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Arden比降低2、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类眼底病的视觉EOG时间-振幅曲线甚平,暗相电位和光相电位差别很少。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的病程中,只有在眼底出血水肿、眼底出现严重的病变或发生广泛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Arden比才发生降低。
Arden比的大小和血糖水平有关。
二、视网膜电图(ERG)主要反映视网膜感光细胞到双极细胞及无长突细胞的功能。
图象ERG 反映神经节细胞的活动,故可用于黄斑病变、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青光眼、球后视神经炎、多发性硬化症和视神经外伤的诊断。
在这些疾病中,图象ERG的异常主要表现在P50振幅的异常,峰时的变化较少。
三、视觉诱发电位(VEP)主要反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至视觉中枢的传导功能。
VEP的临床应用(一)视神经病变1、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在VEP中表现为某些成分峰时的明显延时和振幅降低,疾病缓解时VEP改善。
2、球后视神经炎在急性发作期峰时延迟,振幅降低,在极期VEP可暂时消失,在好转期振幅可逐渐上升,并可恢复到正常值。
3、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开始只影响图像的VEP振幅,以后可使潜伏期延迟。
4、中毒性视神经炎乙胺丁醇、乙醇中毒者都表现异常的图象视觉诱发电位。
5、视神经挫伤或断裂视网膜电图表现正常,但是闪光VEP的振幅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甚至波形完全消失。
(二)青光眼青光眼在未损及视神经前闪光VEP是“正常”的。
由于青光眼视野的最早损害是位于周边部,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图象VEP是正常的,当损及中央视野时图象VEP的振幅才开始降低。
ERG的临床应用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绝大多数病例波形降低或无波形。
95% 5%
继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病变轻时ERG可能正常,严重时无波形。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早期ERG正常,随病变进展,暗适应渐下降,ERG的b波下降或消失。
白点壮视网膜变性:暗视ERG的a 波和b波降低,延长暗适应时间(约3小时)ERG正常。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1、非缺血型中央静脉阻塞ERG的最大混合反应的b 波幅值通常降低,时值随病情发
展而有不同的延长,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熄灭型ERG。
2、缺血型的中央静脉阻塞,a、b波幅值更低,OPS波幅降低,并可出现无波。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1、当阻塞发生在主干时:早期a波加深,随后幅值降低,若阻塞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其ERG的幅值可严重降低,甚至出现无波;OPS幅值降低的程度与病程长短有一定关系,
病变时间较长的,视网膜组织功能的严重损害没有恢复,OPS为无波改变;病变时间短时
间内症状很快缓解,OPS可随着视网膜血循环的恢复而逐渐恢复正常。
2、当阻塞发生在某一分枝上时:ERG仍可正常或轻度改变,在抢救中如ERG短期内
好转,预后良好,反之预后效果不佳。
OPS幅值下降不明显,部分病例的OPS还
可正常。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1、视网膜病变初期:OPS波减少和幅值降低,有可能超正常现象。
2、单纯型视网膜病变:OPS幅值下降或显著降低,有时也可出现无波,ERG的a,b波
无影响。
3、增殖型视网膜病变:OPS严重降低,甚至出现无波,ERG的a,b波尚存,或仍可正常。
4、OPS测定异常者一般预后较差。
另外OPS各振幅的时值也随着幅值的变化而延长,
表示视网膜存在着血循环障碍及功能的降低。
OPS幅值的改变与眼底出血及渗出的
数量关系不大,而与病变对视网膜组织功能损害的程度有一定关系。
视网膜动脉硬化:ERG的a波增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时,b波幅值可降低,在不出现高度循环障碍时,OPS改变不明显;视网膜供血轻度受损时,b波高于正常,较广泛
的严重的损害时b波下降。
屈光闪质混浊:
1、预估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术前ERG幅值正常,则可预计术后视力较好,
但弱视等原因例外;术前ERG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甚至出现无波改变,可预
计术后视力恢复的可能性小。
2、玻璃体混浊,玻璃体积血等病变中,记录到的是正常ERG,则说明视网膜的功能
正常,或视网膜的损伤比较局限;若记录的ERG幅值和时值都有改变,则可估计视
网膜、脉络膜组织已受到广泛的损害。
视网膜脱离:ERG的a,b波降低,程度与脱离面积有关(b波还与脱离时间成正比,越久振幅越小)。
OPS振幅降低或消失,峰时间延迟。
老年黄斑变性:当病变较广泛时,可出现异常的明视和暗视ERGa、b波。
少年型遗传性黄斑变性:当病变仅属黄斑部时,ERG可正常,当病变弥散,累及中央至周边部视网膜,则ERG为异常。
图形ERG基本趋于熄灭。
金属沉着症:b波振幅变小(说明金属粒子已经侵入视网膜的颗粒层),潜伏期或峰时值也延长。
VEP的临床应用
黄斑部病变:P100波幅值下降,潜伏期延迟;严重者P2波或降低缺失,其它峰存在。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一般情况下,从糖尿病发生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需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用VEP检测这个阶段的药物疗效和视觉系统功能状态,主要表现为P100峰潜时延长。
视网膜色素变性:P100波随患者中心视力的降低而改变。
脉络膜黑色素瘤:VEP的改变与病变范围和部位有关,如病变范围局限,但又靠近后极部,VEP出现明显异常,当病变范围相当广泛、视力极低时,VEP可呈明显异常或熄灭状态。
视网膜脱离:VEP的改变常随病变范围和视力损害程度而异。
如脱离范围很局限,尚有较好的视力者,常可记录到较完整的P100波,但幅值常有下降;若视力很低,用闪光刺激,大多数患眼可记录到一个幅值降低、峰潜时后延的FVEP的P1波。
有极微弱和无光感的患眼常不能记录到P波。
色盲:P100幅值下降,潜伏期延迟。
视乳头炎和缺血性视乳头病变:P100幅值下降,潜伏期延迟,用红/黑方格更为敏感。
球后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萎缩:P100潜伏期延迟,急性期P100幅值下降。
严重者无P100。
多发性硬化症:在VEP上主要特征为P100潜伏期延迟。
皮质盲:多数患者P-VEP不能引出,F-VEP存在。
视神经挫伤:一般情况下,视神经挫伤依程度不同,在P-VEP上可呈现P100幅值下降,峰潜时延长或P100消失。
F-VEP测定,凡一光感以上视力者可引出一个幅值下降,峰时延长的P1波。
垂体瘤和颅咽管瘤:特征为P100幅值明显下降,峰潜亦可延长。
通常以幅值下降更为明显。
弱视:大多数情况下P100潜伏期延迟,幅值降低。
药物中毒监测:眼科中常见的乙胺丁醇中毒而视力减退,如视力损害严重,PVEP 的P100波可消失。
轻度受损者P100波幅值下降,潜伏期延迟。
青光眼类疾病:
轻期眼压高P100宽度加宽,潜伏期无明显异常。
中期出现视野缺损P100宽度明显加宽,出现双峰波。
重期大片视野缺损P100宽度明显加宽,双峰明显,潜伏期延迟。
其它方面:如视力检查,屈光检查,医学签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