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习题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410.50 KB
- 文档页数:25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炔烃:定义、通式二烯烃:定义、通式烯炔:定义、通式第一节炔烃一、结构以乙炔为例根据已知事实,杂化轨道理论认为,每个处于激发态的C原子发生的是SP 杂化。
对-C≡C-必须认识到:①4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②C≡C是由1个σ键和2个π键组成的。
③C≡C及C-H键都比乙烯的短:原因: C C 间成键电子多,使两个核更靠近;SP杂化轨道比SP2轨道短。
④C≡C中的π键牢固,π电子云的流动性乙烯的小。
原因:C≡C较短,P轨道重迭较多,核对π电子的束缚力较大。
二、命名1.炔烃的系统命名法与烯烃的系统命名法相似,只须把烯字改为炔字即可。
2.炔烃的衍生物命名法以乙炔为母体,把其它炔烃看成是乙炔的H被取代后生成的衍生物。
3.烯炔的系统命名法在炔烃的系统命名法的基础上补充二点:①选择既含C≡C又含C=C的最长C链作主链(母体),称为烯炔,要分别标示C≡C和C=C的位次。
②编号使二个重键的位次符合最低(编码)系列原则,若C≡C和C=C的位置相当,应把最小位次给予C=C双键。
3-甲基-3-戊烯-1-炔 1-戊烯-4-炔三、物理性质(自习)物质状态:C2-C4(g)C5以上(l)更高级者(s)如1-十八碳炔m.p 22.5°Cb.p: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比相应的烯烃高10-20°C,比相应的烷烃略高。
比重:比相应的烯烃大。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烯烃都大些。
四、化学性质炔烃的化学性质与烯烃相似,也能发生加成、氧化、聚合等反应,但二者毕竟不完全相同,因此炔烃还有某些特有的性质。
1.加成反应⑴催化加氢如果使用的催化剂是Pt或Pd,反应难停留在第一步,主要产物是烷烃。
若使用经过降活处理的催化剂如林德拉催化剂(Lindlar cat.),可使炔烃只发生部分氢化,主要产物是顺式烯烃。
关于Lindlar cat.的成份问题:一种说法是P d-BaSO4 / 喹啉(题库);另一种说法是Pd(Pb)-CaCO3(教材与其它文献)。
第四章习题答案2 命名下列化合物(1)2,2,6,6-四甲基-3-庚炔;(2) 4-甲基-2-庚烯-5炔;(3) 1-己烯-3,5-二炔;(4) (Z)-5-异丙基-5-壬烯-1-炔;(5)(2E,4Z)-3-叔丁基-2,4-己二烯3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1-戊烯-4-炔。
(2) ;(E)-3-戊烯-1-炔;(Z;)-3-戊烯-1-炔。
(3) ;2,2,5,5-四甲基-3-己炔。
(4) ;2,5-二甲基-3-庚炔。
,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1);2-甲基-5-乙基-3-庚炔;(2);(Z)-3,4-二甲基-4-己烯-1-炔;(3);(2E,4E)-2,4-己二烯;(4);2,2,5-三甲基-3-己炔。
5 下列化合物是否存在顺反异构体,如存在则写出其构造式。
(1)存在,;(2)、(3)无顺反异构体;(4)存在,。
8 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1);(2) ; (3) ;(4);(5);(6);;H2/Lindlar Pd。
(7)9 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
(1)将三种化合物中加入Br2,不变色的是1-甲基-丁烷;再将剩下的化合物通入银氨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3-甲基-1-丁炔,无现象的是3-甲基-1-丁烯。
(2)将两种化合物通入银氨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1-戊炔,现象的是2-戊炔。
11 加入银氨溶液得到沉淀,说明为端炔。
12 CH3CH=CHCH=CHCH3CH3CHBrCHBrCHBrCHBrCH313 不饱和度为2,可能为炔烃或二烯烃,加入银氨溶液无沉淀,说明不是端炔,再根据加1分子氢气所得产物,可推断化合物结构式为14 从乙炔出发,合成下列化合物。
15 指出下列化合物可由哪些原料通过双烯合成制得:(1)2;(2) ;(3);(4) 2.16 以丙炔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6) CH3CH2CH2COO-,CO2(7) CH3CH2CH2COOH,HCOOH20 将下列碳正离子按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成序(1)3>2>1;(2) 1>3>2;(3) 2>1>3。
第一章绪论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共价键(用短线表示),并推出它们的方向。
lCH⑴氯仿CHCl 3⑵硫化氢H 2S3H⑶甲胺CH 3NH 2⑷甲硼烷BH 3注:甲硼烷(BH 3)不能以游离态存在,通常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BH 3中B 以sp2杂化方式成键.l⑸二氯甲烷CH 2Cl 2⑹乙烷C 2H 6根据诱导效应规定:烷烃分子中的C–C 和C –H 键不具有极性.2、以知σ键是分子之间的轴向电子分布,具有圆柱状对称,π键是p 轨道的边缘交盖,π键与σ键的对称性有何不同?σ键具有对称轴,π键电子云分布在σ键平面的上下,π键具有对称面,就是σ键平面。
3、丙烷CH C H 3CH C H 2CHC H 3的分子按碳的四面体分布,试画出个原子的分布示意。
4、只有一种结合方式:2个氢、1个碳、1个氧(H 2CO C O ),试把分子的电子式画出来。
5、丙烯CH 3CH =CH 2中的碳,哪个是sp 3杂化,哪个是sp 2杂H OH 化?33226、试写试写出丁二烯分子中的键型:CH 2 = CH __ CH = CH 2σ-σ- σ- π-π- 7、试写出丙炔CH 3C≡CH中碳的杂化方式。
你能想象出sp 杂化的方式吗?332根据杂化后形成的杂化轨道有着最佳的空间取向,彼此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远离,可想像2个sp 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应互为1800,sp 杂化的碳原子应为直线型构型。
8、二氧化碳的偶极矩为零,这是为什麽?如果CO 2遇水后形成HCO 3-或H 2CO 3,这时它们的偶极矩还能保持为零吗?碳酸分子为什麽是酸性的?化合物分子的偶极矩是分子中所有键偶极矩的矢量和,二氧化碳分O = C = O 子中两个碳氧键的偶极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二氧化碳分子的偶极矩为零。
C -O O O -C HO O O H-2H+-O H 碳酸和碳酸氢根的偶极矩不为零。
碳酸根中的氧电负性比较大,具有容纳负电荷的能力。
换言之:碳酸失去H +后形成的共轭碱碳酸根负离子比较稳定,所以碳酸分子显示酸性。
炔烃和二烯烃习题一、命名下列化合物(构型明确者应标明构型)。
3.4.5. 6.7. 8.9. 10.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4-甲基-2-戊炔2. 3-甲基-3-戊烯-1-炔(CH 3)2CHCHCH(CH 3)2C CH CH 3C CCH 2CH 3H 3CCH 2C C C CHCH 3CH=CCH 2C CH CH 3CH 3CH=CHCHCH 2CH 32CH 3CH 2C=C H CH 2CH 3H 3C H 3CC=CHC=C(CH 3)2CHHCH 3H3. 4,4-二甲基-2-己炔4. 乙烯基乙炔5. 乙炔钠6. 苯乙炔7. 丙二烯 8. 二异丙基乙炔9. 异戊二烯 10. 1,3-丁二烯。
1.2.CH3C HCH3C CCH2CH O23.4.5.7. 8.CH3CH2CCH3CH=CH C=CHCH3CH3C CH10.()四、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乙烷乙烯乙炔2. 丁烷1-丁炔2-丁炔3. 1,3-戊二烯1,4-戊二烯1-戊炔五、以乙炔或丙炔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1. 1,2-二溴丙烷2. 2-溴丙烷3. 正丙醇4. CH3CH=CHOCH2CH35.戊醛6. 异丙醇六、结构推导题。
1.一个化合物C5H8,能使高锰酸钾水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硫酸汞的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一个含氧的化合物。
请写出该化合物所有可能的结构式,并命名。
(请写出推导过程)40.5,而且此烃在硝酸银的氨溶液中生成银化物,推断该烃的结构式。
(请写出推导过程)3.化合物A与B,相对分子质量均为54,含碳88.8%,含氢11.1%,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A与Ag(NH3)2N03溶液产生沉淀,A经KMnO4热溶液氧化得CO2和CH3CH2COOH;;B不与银氨溶液反应,用热KMnO4溶液氧化得到CO2和HOOCCOOH。
写出A与B的构造式及有关反应的反应式。
华东理工有机化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 绪论1标记标明偶极矩方向。
(醇醚O 以sp 3 杂化)H-BrCH 2Cl 2CH 3OHCH 3OCH 3(1)(2)(3)(4)(5)(6)CH 3CH 3ClCl CCClCl CH 3CH 3CC解答:H-Br无CHHClClH(1)(2)(3)(4)(5)(6)O CH 3CH 3O CH 3Cl Cl CH 3CH 3CC2. 根据S 与O 的电负性差别,H 2O 与H 2S 相比,哪个有较强的偶极-偶极作用力或氢键?答案:电负性 O > S , H 2O 与H 2S 相比,H 2O 有较强的偶极作用及氢键。
3. 预测下列各对物质的酸性相对强弱。
(1) H 3O +和N +H 4 (2) H 3O +和H 2O (3) N +H 4和NH 3 (4) H 2S 和HS - (5) H 2O 和OH -解答:(1) H 3O +> N +H 4 (2) H 3O +>H 2O (3) N +H 4>NH 3 (4) H 2S>HS - (5) H 2O >OH -4.把下列各组物质按碱性强弱排列成序。
F -, OH -, NH 2-, CH 3-HF, H 2O, NH 3F -, Cl -, Br -, I -(1)(2)(3)解答:HF< H 2O< NH 3F -< OH -< NH 2-< CH 3-F ->Cl -> Br -> I -(1)(2)(3)5.下列物种哪些是亲电试剂?哪些是亲核试剂?H +, Cl +, H 2O, CN -, RCH 2-, RNH 3+, NO 2+, R CO +,OH -, NH 2-, NH 3, RO -解答:亲电试剂 H +, Cl +, RNH 3+,NO 2+, R ―C=O +亲核试剂 H 2O, CN -, RCH 2-,OH -, NH 2-, NH 3, RO -第二章烷烃1.用中文系统命名法命名或写出结构式。
第四章二烯烃和共轭体系思考题习题4.1 下列化合物有无顺反异构体?若有,写出其构型式并命名。
(P119)(1) 1,3-戊二烯解:有2个顺反异构体!(Z)- 1,3-戊二烯 (E)- 1,3-戊二烯(2) 2,4,6-辛三烯解:有6个顺反异构体!(Z,Z,Z)- 2,4,6-辛三烯(Z,Z,E)- 2,4,6-辛三烯(E,Z,E)- 2,4,6-辛三烯(E,E,E)- 2,4,6-辛三烯(E,E,Z)- 2,4,6-辛三烯 (Z,E,Z)- 2,4,6-辛三烯习题4.2 下列各组化合物或碳正离子或自由基哪个较稳定?为什么?(P126)(1) 3-甲基-2,5-庚二烯和 5-甲基-2,4-庚二烯√(2)(3)(4) (5)(6)习题4.3 解释下列事实:(P126)(1)(2)(3)习题4.4 什么是极限结构?什么是共振杂化体?一个化合物可以写出的极限结构式增多标志着什么?(P130)解:极限结构——对真实结构有贡献,但不能完全代表真实结构的经典结构式;共振杂化体——由若干个极限结构式表示的该化合物的真实结构。
一个化合物可以写出的极限结构式增多标志着该化合物稳定性增加。
习题4.5 写出下列化合物或离子可能的极限结构式,并指出哪个贡献最大。
(P130)(1)(2)(3)习题4.6 指出下列各对化合物或离子是否互为极限结构。
(P130)(1) (原子核有位移,不符合共振条件)(2) (原子核有位移,不符合共振条件)(3) (原子核有位移,不符合共振条件)(4)(原子核无位移,只是电子发生转移,符合共振条件)习题4.7 完成下列反应式,并说明理由。
(P132)(1)(低温下,动力学产物为主要产物,即以1,2-加成为主。
)(2)(较高温度下,以1,4-加成为主,形成更加稳定的热力学产物。
)(3)(较高温度下,形成更加稳定的热力学产物。
而1,6-加成的产物共轭程度更高,更加稳定。
)习题4.8 试判断下列反应的结果,并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