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梗阻导管的临床应用和医疗护理讲义

肠梗阻导管的临床应用和医疗护理讲义

肠梗阻患者护理病例(建议收藏)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病案分析 患者:王小吉,女,67岁,因“腹胀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4天”入院。患者于2年前行胃部分切除术,术后一年内偶有腹痛,近一年疼痛次数增多,口服一些顺气药好转。4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腹痛,时轻时重,在当地卫生院治疗不见好转,肛门未排气排便,无恶心及腹胀。入院时查体: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略膨隆,未见明显肠型及胃蠕动波,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脐周及上腹部压痛,无腹肌紧张,叩诊呈鼓音,未叩及移动性浊音,听诊:脐周闻及高调肠鸣音,腹部平片提示:上腹部有液平面,提示肠梗阻,X线征象.腹部B超提示:腹内有少量积液,声像图,肝胆脾胰双肾目前未见异常声像图.血常规提示:血白细胞WBC:17。5*10/9/L。病程中患者精神尚可,饮食,睡眠欠佳,小便正常,大便未解,门诊以“肠梗阻"收入院.入院后禁饮食,抗生素治疗,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目前患者未排便排气,仍有腹痛。 一肠梗阻等原因: 1)肠管外受压引起:1.粘连与粘连带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多见于小儿;腹部手术或腹内炎症产生的粘连是成人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但少数病例可无腹部手术及炎症史2。嵌顿疝3.肠扭转所致4。肠外肿瘤块压迫...。..文档交流(2)肠管本身的原因如:1.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形2.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狭窄3。肠套叠在成人较少见,多因息肉或

其他肠管病变引起。..。..文档交流 (3)肠腔内原因如:成团蛔虫异物或粪块等引起肠梗阻。巨大胆石通过胆囊或胆总管进入肠腔,产生胆石性肠梗阻。引起该患者肠梗阻的原因可能有:(1)粘连与粘连带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而造成梗阻,(2)肠外肿瘤或包块压迫。。..。。。文档交流 二治疗原则: (1)纠正脱水电解质丢失和酸碱平衡失调。 (2)禁饮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3)控制感染和毒血症 (4)解除梗阻恢复肠道功能 (5)中医,中药应用:中药汤剂100ml胃管注入,注入后夹管30分钟,每天2次,维生素B1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文档交流(6)油类应用:可用石蜡油,生豆油或菜油30~50ml分次口服或由胃肠减压管注入; (7)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 三护理诊断: (1)舒适的改变腹胀、腹痛、恶心: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 行有关; (2)焦虑:与疾病、疼痛有关; (3)体液不足:与肠内或体腔积液,禁食,胃肠减压等因素 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肠坏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水电解质及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第九章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一、肠梗阻 部分或全部的肠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tion),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90%的肠梗阻发生于小肠,特别是最狭窄的回肠部,而结肠梗阻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肠梗阻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常可危及病人生命;据统计,美国小肠梗阻的死亡率为10%,结肠梗阻死亡率为30%。肠梗阻若不能在24小时诊断和及时处理,死亡率还将增加;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相当高。 【病因】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小肠梗阻的原因可能是炎症、肿瘤、粘连、疝气、肠扭转、肠套叠、食团堵塞及外部压力导致的肠腔狭窄,麻痹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及低血钾等也可引起小肠梗阻,另外严重感染可引起肠梗阻。80%的大肠梗阻是由肿瘤引起的,其部分发生在乙状结肠,其他还包括憩室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往的外科手术病史等。 按照肠梗阻发生的原因,可将之分为机械性、神经原性和血管原性肠梗阻。 1.机械性肠梗阻 (1)粘连:是大肠和小肠梗阻最常见原因,因外科手术或不明原因引起的粘连,尤其是外科手术遗留的异物刺激,都将使纤维和疤痕组织形成束带,对肠腔形成外部压力,或使肠管与其他组织粘连,引起肠道变形、成角,甚至成为肠道扭转的轴心,造成肠道梗阻。在粘连的疾病基础上,饮食不当、剧烈运动或突然的体位改变可诱发肠梗阻。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占各类梗阻的20~40%;多处粘连增加了肠梗阻的可能性。 (2)肠扭转和肠套叠:肠扭转是一段肠管沿肠系膜长轴旋转而形成闭袢性肠梗阻,常以肿瘤或憩室炎症的肠段扭转为多见,最多发生于小肠,其次为乙状结肠。小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常因饱餐后立即剧烈运动而发病;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男性老年人,常有便秘习惯。肠扭转因血管受压,可在短期发生肠绞窄和坏死,死亡率高达15~40%。肠套叠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近端肠管蠕动、压缩进入远端肠管,常见于婴幼儿及大肠肿瘤病人等。 (3)肿瘤:大肠机械性肠梗阻80%是由肿瘤引起,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由于肿瘤生长较为缓慢,大肠肠腔较宽,因此多由粪块阻塞在梗阻部位而诱发或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接负压求的护理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肠梗阻导管相比较于于传统的胃管具有很明显的优势,短的胃管只针对高位梗阻可获得一定的减压效果,对低位梗阻效果甚微;对保守性治疗进行到什么程度合适、手术时机的判断也有一定困难;中转为手术的患者,术后又存在再发粘连的问题于临床为这些问题的解决。经鼻肠梗阻导管能够插入梗阻部位的直接上部进行吸引减压,能将肠道中潴留的内容物吸引并排除,从而解决梗阻症状。同时还能进行X线造影,判断梗阻的部位和程度、原因;能够配合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使手术更加简单、易行,减少术后并发症;能够作为小肠内支架导管进行小肠排列,从而解决反复发作、粘连极重的肠梗阻。 正确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经鼻插入导管治疗肠梗阻的原理、目的、手术方法和术后恢复时的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2.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肠梗阻导管会出现舌咽部和喉部不适等症状,这时,要向患者及患者家属做好安全处理工作,不让其强行牵拉导管;对于患者上下床过程中对于导管和引流器的放置,也要让其注意不可动作幅度大、运动过猛。 3.此外,要及时做好肠梗阻导管记录,详细记下导管在患者体内的深度以及患者的体温、腹部等相关生命体征,同时要妥善安置患者的体位姿势,以免压制导管或者造成导管脱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每天要对患者的导管进行调整固定以外,还要及时倾倒处理引流液,以免引流液过多导致导管脱出,并对每次倾倒的引流液的性状、流量和颜色进行详细记录。当引流液较少或没有引流液时,可用注射针筒向导管缓慢注射生理盐水,对其进行消毒和疏导,以防导管堵塞。 4.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仔细观察、询问患者的病况,避免因出血、穿孔以及穿孔所致的腹腔感染等导管并发症的出现。一旦发现患者有一样情况出现,要及时汇报主治医生进行相关治疗和处理。 5.做好口腔护理,由于置管手术会对患者的鼻、喉部造成一定的刺激和损伤,加之咽喉部的感觉神经末梢十分丰富,所以在术后患者会多少有些不同程度的喉部肿痛和不适。所以要进行每天两次的口腔护理,并指导患者每日要用温水漱口,必要时可以对置管的一侧鼻腔内滴2-3滴液体石蜡油,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固定导管的位置,防治患者出现因导管牵拉过紧而出现的鼻腔粘膜损伤。 6.注意患者的饮食及营养需求,患者在术后一定的时期内应予以禁食,同时要注意抗感染方面的治疗;恢复期间,为了纠正患者体内的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可采

急性小肠梗阻患者应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的护理

2010年8月护理学报August,2010第17卷第8A期Journal of Nursing(China)Vol.17No.8A ※外科护理 急性小肠梗阻患者应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的护理 俞益君,张玉惠,梅慧飞,王惠,鲍君芬 (浙江省舟山医院普外科,浙江舟山316000) [摘要]总结30例急性小肠梗阻患者应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措施。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是一种治疗急性小肠梗阻的新型医疗用品,因此在使用初期应进行全员培训;导管置入后定时评估,建立导管巡视记录卡;掌握送管方法,送管过程中重点观察引流量,当导管送入困难、引流量少、冲洗阻力大时,应及时X线透视确定导管体内位置;导管引流采用持续或间歇低压吸引,避免将肠黏膜吸附到导管侧孔上;重视导管安全护理,加强患者导管安全防护知识宣教,以降低导管使用风险,减少或避免导管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小肠梗阻,急性;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969(2010)08A-0051-02 急性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不但引起肠管本身解剖和功能上的改变,而且可导致全身性生理功能紊乱,死亡率较高,约为5%~10%[1]。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主要措施之一,普通鼻胃管因其长度限制,仅能吸引胃内积存的胃液及气体,减压效果不是很理想。手术治疗一直以来都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因粘连造成肠梗阻再发[2],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问题。而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可以插入梗阻小肠近端肠管内,对因通行障碍积聚的胃液和肠液进行直接吸引,能有效降低梗阻近端肠管内压力,减轻水肿,有利于肠管的血运恢复,从而达到排除梗阻的目的,使很多患者免于手术,提高了肠梗阻非手术治愈率,同时也避免了因手术造成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升。现将我科对30例小肠梗阻患者应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8年12月—2010年3月收治小肠梗阻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1~78岁,平均46.6岁。22例有腹腔手术史,8例无腹腔手术史。9例患者入院后经普通胃管胃肠减压治疗2~7d,改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后症状缓解;其余21例患者经X线或CT检查提示肠梗阻,入院即予置入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 1.2治疗方法 1.2.1材料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采用日本CREATE MEDIC公司生产的三腔两囊(前气囊、后气囊)肠梗阻导管,整条导管长度为300cm。该导管的重要构造—— —前端导向头(前导子),起到重锤作用,使导管通过幽门变得容易,前导子由几个小钢球连接构成,具柔软性,即使遇到肠弯曲和皱襞也容易通过。前导子的后方设置前端侧孔,可对前端气囊前梗阻近端内容物进行吸引排除;前端气囊后方管身上设置了多个吸引侧孔,可吸引气囊后的肠内容物,膨胀后气囊可对小肠行选择性造影。 1.2.2操作及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在病房先由医生按插胃管方法将肠梗阻导管头端约60cm经鼻插入胃腔,然后本组18例由专职医生在胃镜室经口置入胃镜进入胃腔,患者取左侧卧位,在胃镜引导下将导管头段从胃幽门导入十二指肠降段;12例在X线透视下利用导丝引导将导管头段置入十二指肠水平段,患者右侧卧位以利于导管通过幽门。置管完成后予前端气囊注灭菌蒸馏水10~15ml。将患者送回病房后接低负压吸引减压,护士随后每60min将导管送入10cm,12h后腹部摄片观察头端位置是否到达梗阻位置,如到达即可停止,最终体内管道有200~280cm,送管时间一般24h内完成。 1.3结果本组患者21例保守治疗成功,其中14例患者在置管引流5d内肠梗阻缓解,7例患者在置管引流1周后肠梗阻缓解,11d内均痊愈拔管。9例患者肠功能不能恢复予手术治疗,利用该导管术中行肠腔内减压并作为小肠肠排列支撑管,术后行肠腔内减压,痊愈拔管,最长置管35d。 2护理 2.1全员培训肠梗阻导管是日本最先研制的产品,并于上世纪80年代在临床广泛使用,国内一些医院于2004年底才开始使用,目前护理方面的文献报道较少。因此在使用初期对全体护士进行导管构造、使用原理及护理知识的培训尤其重要。在使 [收稿日期]2010-01-23 [作者简介]俞益君(1976-),女,浙江舟山人,本科学历,主管护 师,护士长。 51

肠梗阻治疗中肠梗阻导管的临床应用研究

肠梗阻治疗中肠梗阻导管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6-09-27T10:43:42.74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1期作者:陈健民[导读] 肠梗阻导管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非肠梗阻导管治疗,值得在肠梗阻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疗效和治疗特点,以进一步提高肠梗阻患者的康复率。方法:选择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肠梗阻治疗的100例肠梗阻患者,采取随机分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大组,每组肠梗阻患者各50例,实验组采取肠梗阻导管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非肠梗阻导管治疗方案,医护人员要及时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肠梗阻患者接受肠梗阻手术治疗以及术后身体的康复情况。结果:相比较之下,肠梗阻导管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非肠梗阻导管治疗,值得在肠梗阻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肠梗阻导管;肠梗阻治疗;临床应用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主要是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发病时多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排便障碍、停止排气、胃肠气胀等症状。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主要措施。近年来,肠梗阻导管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日益受到重视,可以提高肠梗阻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因保守治疗无效而中转手术的概率。但肠梗阻导管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治疗效果也存在争议。本文将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10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肠梗阻导管临床治疗方案和非肠梗阻导管治疗方案,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分析,探讨肠梗阻导管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肠梗阻治疗的10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中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龄分布在22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44士11)岁;对照组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在27岁-81岁间,平均年龄(47士8)岁,两组肠梗阻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无明显差异,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我院接受肠梗阻治疗的100例肠梗阻患者,采取随机分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取肠梗阻导管治疗方法,管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胃肠减压选用经鼻插入肠梗阻导管,外接负压吸引盒,肠梗阻导管在内镜引导下放置。将肠梗阻导管插至胃内,在内镜直视下,利用异物钳等引导肠梗阻导管通过幽门,并确认肠梗阻导管的前端气囊达到十二指肠降部;向导管前气囊内注入无菌水 15 ~20 m L,导管随着肠管自身蠕动向远端行进,每日用0.9% 氯化钠注射溶液冲洗导管,保证肠梗阻导管通畅。保守治疗 36 h,行 X 线检查,如患者导管远端未进入结肠,则认为系完全性肠梗阻,转手术治疗;X 线证实导管远端进入结肠,如患者肠梗阻症状缓解,则予进食;如患者肠梗阻症状未缓解,则认为系不全性肠梗阻,继续保守治疗 72 h 后,再次评估,如患梗阻无缓解,则转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非肠梗阻导管治疗法,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肠梗阻患者的康复情况。对照组采用的就是传统的治疗方法,禁食水,然后采取常规的肠胃减压的方法,以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实验组采用的是内镜下肠梗阻导管介人治疗法。具体方法为患者首先取右侧卧位,口中含利多卡因胶浆。然后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吸引胃内容物。 1.3诊判标准 肠梗阻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有三种:痊愈、显效和无效二痊愈是指腹痛、恶心、呕吐、排便障碍、停止排气、胃肠气胀等症状均消失,患者身体恢复正常,经过彩超等检查后,无肠梗阻现象;显效是指腹痛、恶心、呕吐、排便障碍、停止排气、胃肠气胀等症状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痛苦减轻,经过彩超检查后,者产梗阻现象明显减轻;无效是指接受产梗阻治疗后,患者的产梗阻现象无明显变化,经过彩超检查后,患者肠梗阻情况未减轻。 1.4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和x检验,P<0.05对比有差异,表明此次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经治疗全部患者能够改善肠梗阻症状,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实验组肠梗阻导管治疗的患者在腹痛、腹胀的缓解率,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胃肠减压量,中转手术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非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对照组,P < 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疗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问卷调查可知,实验组的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的评价比对照组要高得多,数据有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任何原因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并有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时,统称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生率占肠梗阻的 40% ~60%,患者多有腹腔手术、创伤或感染等病史。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可先行保守治疗,绞窄性肠梗阻及完全性肠梗阻应施行手术治疗。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基础措施之一,其目的是减少胃肠道积存的气体、液体、减轻肠管扩张,有利于肠壁血液循环的恢复,减轻肠壁水肿。传统的胃肠减压方法胃管难以通过幽门,仅仅抽吸胃内容物,不能引流小肠内气体、液体,延长了保守治疗的时间。肠梗阻导管可利用其前端水囊重力作用及肠管蠕动进入肠管低位,减压范围广,从而持续有效地对肠管减压,改善肠管血运,缓解肠壁充血、水肿。据报道,肠梗阻导管置入其引流量明显大于胃管的胃肠减压引流量。 本研究发现,导管组保守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肠梗阻症状缓解时间、患者在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优于胃管,对于提高保守治疗成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的体会是,对于完全性小肠梗阻患者,肠梗阻导管不能逆转其病理过程,仍需积极手术治疗;对于中转手术治疗的患者,肠梗阻导管的应用仍有积极意义,术前可经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选择性造影,从而明确梗阻的部位、狭窄程度、推测病因,为手术寻找病变部位提供参考。另外肠梗阻导管术中可以作为小肠导管支架,进行小肠重排,避免肠管扭曲,避免再次复发。

第十一章急性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第十一章急性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为常见急腹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1.按梗阻的原因可分为: ()机械性肠梗阻:在临床上最常见,由于机械因素造成肠腔狭窄或闭塞1致使肠内容物不能通过。主要原因有:肠腔堵塞:如结石、粪块、寄生虫、异①物等堵塞所致。肠管外受压:如肠粘连、肠扭转、嵌顿性疝或受肿瘤压迫。③②肠壁病变:如肠肿瘤、肠套叠、先天性肠道闭锁等。 ()动力性肠梗阻:无器质性肠腔狭窄,主要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所2引起肠壁肌层功能紊乱,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挛而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又可分为:麻痹性肠梗阻:亦称无动力性肠麻痹。常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低钾①血症及某些腹部手术后。痉挛性肠梗阻:比较少见,可继发于尿毒症、重金属②中毒和肠功能紊乱。 ()血运性肠梗阻:肠管无机械性阻塞,由于肠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致肠3功能受损、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见于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较少见。 2.按肠壁血供有无障碍可分为:(1)单纯性肠梗阻:仅有肠腔阻塞而无肠壁血供障碍。(2)绞窄性肠梗阻:肠梗阻时同时伴有肠壁血供障碍。 【病理生理】 肠梗阻病理生理的改变严重程度视梗阻部位的高低、梗阻时间的长短、以及肠壁有无血液供应障碍而不同。.

1. 肠管的局部变化 梗阻以上部位肠蠕动增强,以克服肠内容通过障碍。梗阻以上的肠腔因积液积气而扩张、膨胀,梗阻部位愈低,时间愈长,肠膨胀愈明显;梗阻以下的肠管则瘪陷、空虚或仅存少量粪便。肠管膨胀,肠壁变薄,肠腔内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使肠壁血运障碍,最初为静脉回流受阻,肠壁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瘀血,肠壁充血、水肿、增厚、呈暗红色。由于组织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肠壁上有出血点,并有血性渗出液渗入肠腔和腹腔;继而出现动脉血运受阻,血栓形成,肠壁失去活力,肠管成紫黑色。肠管最终缺血坏死而破溃、穿孔。 2. 全身变化 ()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梗阻时肠膨胀可引起反射性呕吐;梗阻以上1肠腔中积留大量液体,这些液体封闭在肠腔内不能进入血液,等于体液的丢失;此外,过度的肠膨胀影响静脉回流,导致肠壁水肿和血浆外渗。体液的丢失伴随着电解质的丢失,胆汁、胰液及肠液均为碱性;而组织灌注不良,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尿量减少,易引起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感染和毒血症:梗阻以上的肠腔内细菌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以及肠壁2血运障碍导致其通透性增加,易引起腹腔感染,并经腹膜吸收引起全身性感染或中毒。严重的腹膜炎和毒血症是导致肠梗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肠腔内大量积气、积液引起腹内压升高,膈肌3上抬,影响肺的通气或换气功能;体液丧失、血液浓缩、细菌繁殖释放毒素等可导致微循环障碍,严重者可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了解病人的年龄,有无饮食不洁、驱蛔不当、饱餐后剧烈活动、便秘等诱因,以往有无腹部手术、损伤或腹膜炎病史。 (二)身体状况 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是肠梗阻的典型症状但在各类肠梗阻中 轻重并不致 1.症状: ()腹痛: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病人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是由梗阻部位以1上的肠管强烈蠕动所引起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的绞痛提示绞窄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时表现为持续性胀痛,无绞痛。. (2)呕吐:梗阻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因梗阻部位高低而不同高位小肠梗阻呕吐早、频繁,吐出物为胆汁样物。低位小肠梗阻呕吐迟而少,可吐出粪臭样物结肠梗阻时,早期可无呕吐,以腹胀为主。绞窄性肠梗阻时呕吐物呈咖啡样或血性。 ()腹胀: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小肠梗阻由于频繁呕吐多无明显3腹胀;低位小肠梗阻及麻痹性梗阻常有显著的全腹膨胀。绞窄性肠梗阻常呈不对称的局部膨胀。 (4)停止排便排气:见于急性完全性肠梗阻。但梗阻初期、高位梗阻、不全性梗阻可有肛门排便排气。血性便或果酱样见于绞窄性肠梗阻。 (5)全身症状:单纯性肠梗阻患者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严重者可有脱水、低血钾等症状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早期即有虚脱很快出现休克伴有腹腔 感染者腹痛持续并扩散至全腹同时有畏寒发热白细胞增多等感染和毒血症表现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一类特选)

肠梗阻病人护理 概念: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即顺利通过肠道,称肠梗阻。诊断困难,发展快、病情重,常需急症处置。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胆道疾病,占第三位。病情严重的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仍达10%左右。 1 分类 按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分类: 1)机械性:最常见。 ①肠壁病变:,如先天性肠道闭锁、狭窄、肿瘤、套叠、炎症等。 ②肠管受压、如粘连带、肠管扭转、嵌顿疝、肿瘤压迫等。 ③肠腔堵塞,如蛔虫团、粪块、胆石、异物等。 2)动力性:由于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导致肠壁肌肉运动紊乱,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 麻痹性肠梗阻多见,常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腹膜后血肿或感染。 痉挛性如急性肠炎、慢性铅中毒。 3)血运性:肠系膜血管发生血栓或栓塞,引起肠管血运障碍,致肠麻痹,失去蠕动,肠内容物不能运行。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等疾病增多,已不少见。 按有无血运障碍分类 1.单纯性肠梗阻:仅有内容物通过受阻,而肠管并无血运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可因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栓塞或受压而使相应肠段发生急性缺血;或单纯性梗阻时因肠管高度膨胀,肠管小血管受压,而导致肠壁发生血运障碍。 按梗阻部位:高位肠梗阻、低位肠梗阻。按梗阻程度:完全性与不完全性肠梗阻。 按发病缓急:急性与慢性肠梗阻。 2 病理生理: 三方面:肠膨胀、积气积液和肠坏死;体液丧失和电解质紊乱;感染和毒素吸收 ①肠管局部变化 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 梗阻以上肠管蠕动频率和强度增加,梗阻以上肠管膨胀、肠腔积气积液 梗阻肠壁充血水肿、血运障碍,梗阻以下肠管瘪陷,膨胀和瘪陷交界处为梗阻所在 急性完全性肠梗阻:肠腔压力↑→静脉回流受阻→肠壁水肿、增厚、呈暗红色→动脉血运受阻→肠管变成紫黑色→坏死、穿孔 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梗阻以上肠腔扩张、肠壁代偿性肥厚腹壁视诊常可见扩大的肠型和肠蠕动坡。 ②全身改变: (一)肠腔膨胀、积气积液 (二)体液丧失、水电解质紊乱,进而酸碱失衡。 (三)感染和毒素吸收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痛、吐、胀、闭。 1 腹痛: 机械性肠梗阻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绞痛,这是由于要克服梗阻,肠管蠕动加剧所引起的,腹痛发作时可伴有肠鸣。如果腹痛的间歇期不断缩短,甚至成为持续性腹痛,可能是绞窄性肠梗

肠梗阻导管置入护理配合

肠梗阻导管置入护理配合 一、术前准备 (一)器械准备 1、常规胃镜检查物品准备。 2、肠梗阻导管套件(含导管及导丝)、异物钳。 3、药品:盐酸利多卡因凝胶。 (二)患者准备 (1)向患者做必要的解释、心理安慰等工作:向患者说明检查及治疗的目的和大致过程,交代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焦虑和恐惧心理,取得合作。 (2)询问病史,了解病情,掌握适应症。 (3)查看镜前四项的检查结果,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检查结果。 (4)患者检查前10-15分钟,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 (5)签署胃镜检查知情同意书及放置肠梗阻导管知情同意书。 二、护理配合 (一)配合胃镜检查 帮助患者取左侧卧位,配合医生完成检查过程。由检查医生先行胃镜检查,查看患者食管、胃及十二指肠情况,确认可行置管后,方可遵医嘱拆开肠梗阻导管。整个检查过程护士须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嘱患者唾液自然外流,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一般情况差的患者需吸氧及心电监测。恶心、呕吐剧烈的患者,给予必要的安慰,嘱其用鼻吸气、嘴呼气调整呼吸。 (二)肠梗阻导管的准备 1、将肠梗阻导管内腔注满灭菌蒸馏水(由吸引口到前端侧孔)(可再次注入

少量石蜡油)。 2、检查前囊(F):将前囊注满15ml灭菌蒸馏水(最大量30ml),检测前囊 是否有破损,检测未见异常后,将15ml灭菌蒸馏水全部抽出。 3、亲水导丝护套内腔注满灭菌蒸馏水。 4、导丝从尾部插至肠梗阻导管前端,导丝前端不可从导管的前端或侧孔探 出,旋紧螺旋封头,相对固定导丝。 (三)术中配合 1、将肠梗阻导管前端部分涂抹适量利多卡因凝胶,由护士甲经鼻腔插入食管内。在内镜直视观察下,缓慢将肠梗阻导管送入胃内;由护士乙用异物钳夹住前端随着医生操作胃镜将肠梗阻导管送入(异物钳夹取肠梗阻导管的力量要适中,过紧容易损伤肠梗阻导管,过松容易脱落);护士甲随医生进镜速度,将导管经患者鼻腔速度适中地送入十二指肠降部,(注意送入速度要适中,不宜过快,过快容易在胃内盘曲);决定留置位置后,护士乙先不要松开异物钳,由检查医生边退镜,边送入异物钳,待胃镜退入胃内后,松开异物钳,确认异物钳松开后,以半闭状态退出,(不宜开至最大,以免将肠梗阻导管带出,也不宜完全闭合,以免损伤粘膜)。 2、向前F囊内注入15ml灭菌蒸馏水。 3、拔出导丝。 4、拔出导丝后,继续将肠梗阻导管向胃内送入,使其在胃内呈松弛状态。 确认肠梗阻导管的侧孔部分确实进入肠管内。 5、前囊会由于蠕动运动被送至梗阻部位。在此期间进行减压和吸引。 6、附加:后气囊的使用方法:使用后气囊空间进行选择性小肠造影。肠梗阻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第九章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一、肠梗阻 部分或全部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 (intestinal obstrution ),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90%勺肠梗阻发生于小 肠,特别是最狭窄的回肠部,而结肠梗阻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肠梗阻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常可危及病人生命;据统计,美国小肠梗阻的死亡率为10%结 肠梗阻死亡率为30%肠梗阻若不能在24小时内诊断和及时处理,死亡率还将增加;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相当高。 【病因】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小肠梗阻的原因可能是炎症、肿瘤、粘连、疝气、肠扭转、肠套叠、食团堵塞及外部压力导致的肠腔狭窄,麻痹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及低血钾等也可引起小肠梗阻,另外严重感染可引起肠梗阻。80%勺大肠梗阻是由肿瘤引起的,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乙状结肠,其他还包括憩室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往的外科手术病史等。 按照肠梗阻发生的原因,可将之分为机械性、神经原性和血管原性肠梗阻。 1?机械性肠梗阻 (1)粘连:是大肠和小肠梗阻最常见原因,因外科手术或不明原因引起的 粘连,尤其是外科手术遗留的异物刺激,都将使纤维和疤痕组织形成束带,对肠腔形成外部压力,或使肠管与其他组织粘连,引起肠道变形、成角,甚至成为肠道扭转的轴心,造

成肠道梗阻。在粘连的疾病基础上,饮食不当、剧烈运动或突然的体位改变可诱发肠梗阻。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占各类梗阻的20?40% 多处粘连增加了肠梗阻的可能性。 (2)肠扭转和肠套叠:肠扭转是一段肠管沿肠系膜长轴旋转而形成闭袢性肠梗阻,常以肿瘤或憩室炎症的肠段扭转为多见,最多发生于小肠,其次为乙状结肠。小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常因饱餐后立即剧烈运动而发病;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男性老年人,常有便秘习惯。肠扭转因血管受压,可在短期内发生肠绞窄和坏死,死亡率高达15?40%肠套叠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近端肠管蠕动、压缩进入远端肠管,常见于婴幼儿及大肠肿瘤病人等。 (3)肿瘤:大肠机械性肠梗阻80%是由肿瘤引起,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 由于肿瘤生长较为缓慢,大肠肠腔较宽,因此多由粪块阻塞在梗阻部位而诱发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护理评估】 1.健康史病人的年龄,有无感染,饮食不当、过劳等诱因,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及外伤史、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憩室、肿瘤等病史。 2.身体状况评估局部和全身各种体征出现的时间及动态变化的过程。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一)组织灌注量异常与肠梗阻致体液丧失有关 (二)疼痛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肠道障碍有关 (三)舒适的改变腹胀、呕吐,与肠梗阻致肠腔积液积气有关。 (四)体液不足与呕吐、禁食、肠腔积液、胃肠减压有关 (五)电解质酸碱失衡与肠腔积液,大量丢失胃肠道液体有关 (六)潜在并发症肠坏死、腹腔感染、休克有关 (七)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呕吐有关。 【护理目标】 (一)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二)减轻疼痛 (三)缓解腹胀、呕吐不适 (四)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五)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发症 (六)摄入足够的营养 【护理措施】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解除梗阻和矫正因梗阻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具体的治疗方法应根据肠梗阻的类型、部位和病人的全身情况而定。 (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饮食肠梗阻病人应禁食,如梗阻缓解,病人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消失后可进流质饮食,忌易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 2.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连接负压,持续实行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的压力,改善

肠壁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和全身情况。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如发现有血性液,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 3.缓解疼痛在确定无肠绞窄或肠麻痹后,可应用阿托品类抗胆碱药物,以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使病人腹痛得以缓解。但不可随意应用吗啡类止痛剂,以免影响观察病情。 4.呕吐的护理呕吐时应坐起或头侧向一边,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观察记录呕吐物的颜色、性状和量。呕吐后给予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5.记录出入液量准确记录输入的液体量,同时记录胃肠引流管的引流量、呕吐及排泄的量、尿量,并估计出汗及呼吸的排出量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6.缓解腹胀除行胃肠减压外,热敷或按摩腹部,针灸双侧足三里穴;如无绞窄性肠梗阻,也可从胃管注入石蜡油,每次20~30ml,可促进肠蠕动。 7.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基本溶液为葡萄糖、等渗盐水、重者尚须输给全浆或全血。输液所需的种类和量根据呕吐情况、胃肠减压量、缺水体征、尿量、并结合血清钠、钾、虑和血气分析结果而定。 8.防治感染和毒血症应用抗生素可以防治细菌感染,减少毒素产生。 9.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严密观察腹痛、腹胀、呕吐及腹部体征情况,若病人症状与体征不见好转或反而有加重,应考虑有肠绞窄的可能。 绞窄性肠梗阻可能发生严重的后果,必须及时发现,尽早处理。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为:(1)腹痛发作急骤,起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剧烈疼痛,肠鸣音可不亢进,呕吐出现早、剧烈而频繁;(2)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3)有明显腹膜刺激征,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4)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5)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6)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而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7)腹部X线,符合绞窄性肠梗阻的特点。此类病人病情危重,多处于休克状态,一旦发生需紧急做好术前准备,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 (二)术后护理

肠梗阻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 护理评估 患者侯孝梅,女,42岁,因“下腹痛3天”入院。腹痛,腹胀,未排气、排便。查体:腹部稍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下腹部压痛,未触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亢进。腹部CT检查示肠梗阻。 患者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既往无结核病史,肝炎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糖尿病史,无烟酒嗜好,无家族遗传史。 患者于2011-08-24在全麻下行“盆腔附件切除、阑尾切除、腹腔冲洗引流术”,术后神志清楚,刀口敷料清洁干燥,胃肠减压,且引流通畅,生命体征平稳。

护理计划单 姓名:侯孝梅科别:普外病区:九床号:09139 住院号:0563468 日期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措施评价签名 2011-08-22 1.舒适的 改变:腹 胀、呕吐 与肠梗阻 有关。目标:病人腹胀、呕吐症状缓解。 措施:1.遵医嘱给予病人禁食,胃 肠减压,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和性 质。 2.病人呕吐时,坐起或头偏 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清洁口 腔。 3.遵医嘱补液,密切观察腹 胀、呕吐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 知医生处理。 4.遵医嘱予天晴日安100ml 静滴。 08-23 病人腹胀、 呕吐的症状 有所缓解。 ** ** 2.疼痛与肠蠕动增强或肠壁缺血有关。目标:病人自诉腹痛程度缓解。 措施:1.遵医嘱给予禁食,胃肠减 压。 2.腹部按摩:嘱病人适当顺 时针轻柔按摩腹部。 3.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08-24 病人自诉腹 痛未缓解。 ** 3.体温升高与肠腔内细菌繁殖有关。目标:病人体温能维持在正常范围。 措施:1.遵医嘱应用抗菌药。 2.遵医嘱给予阿沙吉尔0.5g 加入NS100ml静滴。 08-23 病人体温降 至正常。 ** 4.焦虑与恐惧与担心手术及疾病愈后有关。目标:病人焦虑与恐惧情绪缓解。 措施:1.护士与病人沟通,鼓励其 说出内心感受,消除其焦虑。 2.取得家人的理解与配合, 给以病人心理支持。 08-23 病人的焦虑 与恐惧情绪 有所缓解。 ** ** 08-24 5.潜在并 发症:出血目标:护士及时发现出血并通知医 生处理。 措施:1.遵医嘱予心电监护,每半 小时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 2.遵医嘱予禁食,胃肠减压。 3.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管 道脱落、受压、扭曲、堵塞等,每 日更换引流袋。观察引流液的量、 色及性质。 4.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 如敷料湿透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08-30 病人未出现 出血。 ** **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常规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常规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障碍,称为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一、临床表现 常见临床表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 排气。 二、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禁食禁饮、胃肠 减压、解痉止痛、矫正体液失调、防止 感染和中毒。 三、护理问题 1. 体液不足与频繁呕吐、肠腔内大量积液 与胃肠减压有关 2. 疼痛与肠蠕动增强或肠壁缺血有关 3. 体温升高与肠腔内细菌繁殖有关

4. 潜在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腹腔感染、肠 瘘、肠粘连等 四护理措施 1. 维持体液平衡 (1)合理输液并记录出入量 (2)营养支持: 2. 有效缓解疼痛 (1)禁食、胃肠减压: (2)腹部按摩 (3)应用解痉剂:腹痛病人在明确诊断后遵医嘱适当予解痉剂治疗,如阿托品肌肉注射。 3. 维持体温正常遵医嘱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并观察病人在用药过程中的反应。 4.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吸入性肺炎 1)预防:病人呕吐时,应协助其坐起或将头偏向一侧,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卫生,并记录呕吐物的量及颜色、性状。 2)病情监测:观察病人是否发生呛咳、有无咳嗽、

咳痰、胸痛及寒战、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3)护理:若发生吸入性肺炎,除遵医嘱及时予以抗菌药物外,还应协助病人翻身、叩背、予雾化吸入,指导病人有效呼吸、咳嗽咳痰等。 五.健康教育 1.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 2.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忌暴饮暴食,忌食生硬及刺激性食物,避免腹部受凉和餐后激烈运动。 3. 出院后有腹痛、腹胀、呕吐等不适时应及时复诊。

肠梗阻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肠梗阻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术后护理问题 1、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与梗阻后血运障碍,术前、术中体液丢失,胃肠减压有关 3、焦虑或恐惧:与对疾病缺乏认识有关 4、导管滑脱的风险:与管道固定方法不当及活动时未注意妥善固定引流管导致管道牵拉有关。 5、潜在并发症的风险:出血、腹腔感染、肠粘连、肠瘘.、肠坏死等。 二、术后护理措施 1、疼痛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在咳嗽、深呼吸时用手按压伤口以减轻疼痛感。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来回移动所引起的疼痛。疼痛加重时遵医嘱给予患者使用止痛药。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遵医嘱给予静脉内输入足够的液体及纠正酸碱失衡的药物,必要时从中心静脉内输入高营养液体,以补充足够的氮和热量,以促进康复。 3、焦虑或恐惧 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疏导,讲解成功案例,以增强其信心。

4、导管滑脱的风险 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妥善固定各个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打折、扭曲或滑脱,造成引流管效能降低,注意观察并记录各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5、排便异常 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可适当多饮水,多吃新鲜蔬果,下床适当运动以促进肠蠕动,休息时可在床上环形按摩腹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等缓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 6、潜在并发症的风险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切口有无渗液、渗血,如有渗出及时通知医生换药,及时观察并记录各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根据病情协助患者术后24小时开始早期活动(床上做起、下地活动),以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其中肠瘘一般发生在术后的3-5天,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腹痛腹胀,白细胞计数升高,切口疼痛周围红肿,继而出现脓性渗出液,引流液为肠内容物或有粪臭味,以此确定为肠瘘。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