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发动机再制造技术

(完整版)发动机再制造技术

(完整版)发动机再制造技术
(完整版)发动机再制造技术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

一、前言

发动机再制造业在欧美有着50年的历史,已不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有着系统完善的再加工工艺流程。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步扩大,发动机再制造业逐渐开始起步。节约和环保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报废的汽车如果不进行再制造将会造成材料的

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据统计全球每年就有2600多辆汽车报费,数量何其大,浪费和污染也就非常严重。数据研究证明:一辆汽车上可回收利用材料就占90%,主要有钢铁、有色金属等。对回收的资源加工成再制造成产品与新成品比较,成本只是新成品的50%,节能60%,节材70%。利润相当可观。所以再制造业有着深厚的市场潜力。

随着我国汽车消费市场逐渐增大,汽车报废量也在逐渐增多,有资料表明我国汽车报废

量约200万辆,再制造零部件企业产业价值7亿元左右,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在再制造业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概念、价值、生产制造工艺过程、新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的应用、市场展望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发动机再制造技术概念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也称发动机专业修复技术,是将废旧的汽车发动机进行修复,使其尽量接近新机器性能水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废旧汽车发动机被完全拆卸、清洗、检验、再制造加工、重新组装和试验以保证其使用的质量.旧机所有的核心部件将根据原厂商的技术标准进行检验,通过再加工使其恢复到原来的技术要求,从而使整个再制造汽车发动机的装配公差恢复到原机水平。

欧盟于2000年发布了对全部成员国实施的关于报废汽车循环再利用的法规。它率先明确规定在2002年7月1日(含)以后生产的任何新车必须免费从最终所有者回收。到2007年1月1,这项规定将对所有报废车实施。这项指令细化了循环再利用的具体零部件和材料,并且规定一辆报废汽车循环再利用的比例要占整车重量的85%(2015年起为95%)。

我国汽车工业起步晚、基础差,汽车回收技术还相当落后、回收行业目前还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况。长期以来,国内报废汽车回收再制造行业分布散、管理松、成分杂、技术水平低、技师也无法保证。对于汽车最重要的部件——发动机而言,目前的回收再制造还是传统的、低水平、小规模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的检测条件,没有必要的专用设备,没有规范的行业管理,没有回收再制造的标准可依,而且很难完全保证可靠的配件供应。

三、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价值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精髓就在于对原有发动机的有效利用,这正符合了循环经济的思想。应用这项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售后服务层次,增强产品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主要用于汽年维修行业当中,实施此项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总成互换,缩短汽车大修时间,由过去的几天时间缩短为现在的几个小时。同时,实施这种再制造技术后,发动机的工作效益都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减少机动车的排放污染。而且,因为再制造后的发动机总成价格远低于新机的价格,这在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遏制了非法拼装车的蔓延。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不仅仅只属于售后服务范畴,而事实上,在发动机的生产环节。再制造技术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在发动机制造厂,应用再制造技术对在线次品进行次加工后的产品作为维修备件纳入售后服务系统,是对主生产线的重要补充。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汽车工业带来巨大的成本节约,同时也是有利于环境资源再利用的“绿色工程”。

四、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生产工艺过程

发动机再制造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对故障发动机的回收、拆卸、清洗、检测、再制造、装配、整机测试、包装、销售.发动机产品回收再利用研究。下面逐一简要的介绍。

(1)回收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旧发动机从客户手中进行回收,再就是对旧发动机性能进行检测评估。

(2)拆卸、清洗、分类

拆卸就是将旧机全部拆卸到部件或零件。清洗就是用不同的洗涤方式清洗零件上灰尘油污和锈蚀等。依据零件的损坏功能可将零件分为四类.一是完好件,即可直接再利用的部件。旧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工艺过程机拆卸判定可直接利用再利用零部件。如:进气管总成、前后排气支管、油箱底壳等。第二是可再制造件。通过再制造加工恢复或升级的零件。如:缸体总成、连杆总成、曲轴总成、缸盖总成等,这是再制造的核心。第三是不可再利用件,如:主轴瓦、气缸等。第四是易损件,是指那些目前无法通过再利用、再制造和再循环回收其资源的零件。

(3)再制造加工

再制造加工是指利用表面工程或者先进的加工工艺或常规热处理方法对可再制造工件进行性能、尺寸等进行恢复,使其恢复到原有的尺寸要求,使其性能上优于原先发动机的性能。

(4)装配

装配是指将再制造合格的零件与新的配件,按照新产品的工艺流程重新装配发动机.可根据条件升级发动机的性能。

(5)整机测试

测试的标准很严格,必须按照质监标准进行测试,且不允许抽样,需逐一检测,每一项都达标才行。

(6)喷漆和包装

对发动机外表喷漆和包装入库.

五、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新技术

发动机再制造的高新技术包括:1)高效环保的清洗技术:高温分解、超声波清洗、振动喷砂先进清洗剂;2)废旧零部件无损检测及寿命评估:经电磁探伤,涡流检测、磨损检测对旧零件的状态进行识别并做出剩余寿命的评估;3)纳米表面工程技术:电刷镀(轴类)、高速电弧喷鎏(箱类)、微脉冲冷焊(局部微损)、粘接(结合面);4)先进再制造加工技术:激光鳖敷激光研磨;5)再制造后的质检。

“十二五”规划中新战略资源的重点之一是新材料的应用,主要包括以纳米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应用。我国近来在表面工程技术方面有了很大进展,这为发动机再制造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的应用,我国再制造业必定上一个新的台阶。

六、柔性制造系统在发动机再制造中的应用

当前,车型的市场寿命周期越来越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成为各大汽车厂商的追求目标。与此相适应,发动机的生产制造模式也必须适应多品种、不同批量的市场需求。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加快,促使许多发动机企业先后引进了以加工中心为主体的柔性生产线——柔性制造系统(FMS)。它能够根据制造任务和生产环境变化迅速进行调整,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需求。

发动机根据汽车制造业多品种、柔性化生产的需求而建造的一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柔性工厂。该工厂在产品设计时就采用同步工程并充分预留后期产品的共用性,以便根据市场及产品需求,在生产线上共线生产多个品种。

柔性制造系统

一般柔性制造系统由以下组成部分:2台以上数控加工设备或加工中心及相应的辅助设备;自动装卸的运储系统;套计算机控制系统。

发动机箱体类零件的主要加工部分均是由数十台全柔性加工中心组成,几个加工中心组成一个工岛——柔性制造单元(FMC)。各个柔性制造单元之间均通过自动辊道或机械手连接起来,其中还包括所必需的清洗、压装、试漏、珩磨、在线测量、线外测量设备以及切削液集中处理装置等。辅助设备一般采用通过式辊道输送上料,并通过型号识别,选择相应的工位及试漏、拧紧程序。在柔性制造单元内,由全自动机械手进行上下料,整线设有数个机械手。在生产线的自动辊道上,设置有产品型号自动识别装置,机械手、辊道及加工中心通过Profibus总线连接起来,由一套西门子数控系统自动控制各部分的一致性。同时,控制计算机还能根据各机床的加工情况,选择最优的上下料顺序,并根据设定的范围,将需要抽检的工件自动放入检测站。

1、柔性制造单元

每个FMC中都由几道工序组成,每道工序分别由多台相同型号的加工中心组成。每个FMC前面是上料辊道,后面是下料辊道及检测站。各个FMC之间也是相应的辊道,可以起到工件暂存作用。

加工中心是FMC最核心的部分,FMC中的加工中心采用大容量刀库的自动换刀系统,可以满足多品种生产所需的快速换刀及刀具存储需求。系统具有刀具寿命管理、激光刀具折断检测和ARTIS扭矩监控等丰富的刀具监控管理功能,使得设备的自动化及可靠性得到有效充分的保证。

每个FMC中都由几道工序组成,每道工序分别由多台相同型号的加工中心组成。每个

FMC前面是上料辊道,后面是下料辊道及检测站。各个FMC之间也是相应的辊道,可以起到工件暂存作用。

2、柔性加工案例

根据市场需求,奇瑞公司2006年开发了新的铸铁发动机,为缩短投产周期,公司决定在原有铸铝缸体线上进行共线生产。通过产品的对比分析,我们对机械手的夹爪、夹具的定位销及夹爪进行了调整和更换,同时,增加相应的刀具,修改加工程序和机械手的输送控制程序,扩展工件型号装置。控制方面,我们在机床操作界面上对加工类型的选择进行了扩展,在机械手系统上增加了钥匙开关选择加工类型。在生产换型中,切换机床上的NC 程序选择1.6L、1.8L或者2.0L的产品程序,并在机械手上选择相应的铸铁或铸铝工件,控制系统会自动控制型号识别装置放行相应的工件,机械手自动调用上下料程序,并自动调整上下料位置,机床则根据程序进行加工。整个单元的一致性由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进行协调控制。由于生产线采用的是3个相对独立的柔性制造单元,因此,可以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换型,即当第二、第三加工单元还在加工铝缸体时,第一加工单元已经进行了铸铁缸体的生产。

奇瑞公司的72系列发动机是装载在QQ系列车型上的一款自主研发的发动机,2005年,随着QQ的热销,为补充72系列发动机产能,我们在发动机厂的481缸盖线上抽出部分加工中心来加工72系列产品。由于两个产品差异较大,因此我们采用了更换夹具的方式,将372的夹具安装在481加工中心的托盘上,把372设备原有的数控加工程序直接拷贝过来,即可快速投入生产。

除了能共线生产同类型的产品,还可利用自制组合夹具在箱体类个别工序能力富余的设备上进行进气管的加工。组装夹具和程序编制同时进行,只用了2天时间,就完成了进气管设备的调试。生产结束后,拆下组合夹具,重新装上缸盖的夹具,设备又立即恢复了正常的加工。

利用加工中心的柔性特点,对于已经定型的产品来说,多个品种在一条线上生产优势更为明显。奇瑞公司新建的一条缸盖线可共线加工数个品种,包含汽油机和柴油机。由于这些产品都已基本定型,因此夹具和上料系统可以进行通用设计,刀具的设计也充分考虑多品种共用,以便节约成本并减少换刀时间。由于输送辊道及上料装置上设置了型号识别,夹具上也进行了防错设计,机床已经具备了混流生产能力。

3、FMS应用的注意事项

FMS的使用对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及生产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使用经验,以

下几点应引起注意:

1. 根据产品系列特点,决定是否选择及选择何种程度的柔性制造系统。当生产纲领比较大(超过30万),后续系列产品较少且产品比较稳定时,不太合适选择柔性系统。

2. 根据产品工艺特点,确定加工单元的分布,并选择合适的物流运输储备方式。

3. 生产线产品差别较大时,为减少夹具更换时间,应尽量采用备用托盘,更换时夹具和托盘一起更换,减少安装及调整时间。

4. 在生产线规划阶段,要明确后期加工产品的范围及材料,确定机床加工行程范围、功率扭矩等的选型。

5. 由于生产线产品较多,产品的型号识别及防错非常重要,产品设计及工艺规划时应考虑充分,否则会导致撞刀甚至损坏机床。

6. 柔性生产换型,主要是夹具和刀具及程序的更换。夹具主要考虑夹具的轮廓尺寸,机床和夹具液压油路的接口及控制;当批量小、品种较多时,可以考虑采用通用的组合夹具。刀具主要考虑刀柄接口形式,机床最大装刀直径及长度,合适的刀库容量。设备上应采用刀具寿命监控、备用刀具自动选择、刀具破损检测及刀具扭矩监控等装置。

7. 针对发动机制造来说,柔性系统除了加工,还要考虑其他辅助设备,如试漏、清洗等,可以采用随行夹具或多工位方式,通过型号识别,自动选择加工工位,实现柔性化。

七、我国发动机再制造产的市场展望

国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据统计,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000万辆,今后每年报废的汽车都将在200万辆以上,按照这个趋势测算,到2010年若我国报废车辆的30%用于再制造,则年均销售额可创360亿元,回收附加值490亿元,解决就业18万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30万吨。在如今这个倡导节约和环保的时代,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前景巨大。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其再制造价值显得尤为凸显。虽然在我国发动机再制造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应用时问不长,还不成熟,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必须注意合理地引导与控制,尽最使它规范化、合理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它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1)国家政策法规是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健康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有力保障。在2006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环保总局新发布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明确提出:2010年起,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总代理商要负责回收处理其销售的汽车产品及其包装物品,也

可委托相关机构、企业负责回收处理。在我国销售的汽车产品在设计生产时,需充分考虑产品报废后的可拆和易拆解性。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鼓励合格的拆卸零部件重新进入流通,作为维修部件装车使用,并且,《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还提出了具体的目标:2010年起,所有国产及进口的M2类和M3类、N2类和N3类车辆的可回收利用率要达到85%左右,其中材料的再利用率不低于80%;所有国产及进口的M1类、N1类车辆的可网收利用率要达到80%。汽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自然是回收再利用的重点[3]。由此可见,国家是非常重视汽车旧件的回收利用的。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有了国家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持,就有了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2)消化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是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外发动机再制造技术比我国早发展了几十年,从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加工设备、到供销和售后服务,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积累了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且已形成足够的规模。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发展得好的发动再制造企业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以促进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我们国家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也是走的“引进吸收”这条途径么?这说明消化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的确是个切实可行而又高效的办法。

(3)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应用与长远发展的关键目前,虽然我国在政策上支持与鼓励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发展,但在我国建立完善的发动机再制造市场体系尚需一段时间,因为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包括法律和法规的完善、制造商责任制的建立、行业准人标准的制定与颁布、再制造发动机技术标准的制定与颁布、严格和完备的废旧发动机回收体系的构建等等。其实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问题。因为质量保障体系建好后,再制造发动机的质量才有可靠保证,它才有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短时间内难以完善,我认为可以先采取试点、再进行经验总结推广的办法,例如可以在我国两家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应用得较早的企业(上海大众公司和济南复强公司)进行试点,对他们的质量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和对他们的再制造发动机产品进行监测,得出对发动机再制造企业的基本要求、再制造发动机技术标准和工艺流程等关键数据,从而为国家制定相关的法规提供依据。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1. 总论 (3) 1.1 项目概况 (3) 1.2 主要研究结论 (4) 2. 项目实施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6) 2.1 项目实施的背景 (6) 2.2 经济和社会效益 (7) 3. 市场分析 (8) 3.1 旧件来源 (8) 3.2 市场去向 (8) 4. 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 (9) 4.1 产品方案 (9) 4.2 工艺技术方案 (10) 4.3 产品技术要求 (10) 5. 主要建设内容 (11) 5.1 主要建设项目 (11) 5.2 建筑工程方案 (11) 5.3 主要设备选择 (11) 6.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14) 6.1 生产制度 (14) 6.2 劳动定员 (14) 7.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5) 7.1 工程费用 (15) 7.2 建设投资 (15) 7.3 流动资金估算 (15) 7.4 融资方案与利息估算 (16) 7.5 总投资与投资计划 (16) 8. 财务评价 (17) 8.1 财务效益估算 (17)

8.2 盈利能力分析 (17) 8.3 盈亏平衡分析 (17) 8.4 财务评价结论 (18) 附表: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资产负债表

1.总论 项目名称: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化项目 建设单位: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1.1 项目概况 再制造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与欧美国家的再制造在原型 产品制造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不同,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产业基于自主创新的寿命 评估技术、表面工程技术和自动化表面技术。 2010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确定启动汽车零部件再 制造产品商标,旨在加强对再制造产品监督力度,进一步推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产业健康发展。2010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联合科技部、财政部、环保部等 11 个部委颁发《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深化汽车零 部件再制造试点。以推进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为重点, 加大资金投入,消除制度瓶颈,完善回收体系,规范流通市场,努力做大做强。” 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按照法律要求和国务院统一部署,组织编制《全国循环 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节能环保 产业规划》。这些规划均把再制造产业化作为重要内容,将进一步明确“十二五” 时期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有序 和快速发展。 公司目前已获得了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朝柴”)、萍 乡市科尔发动机有限公司、江苏瑞能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生产销售的所有 型号的汽车柴油发动机再制造的授权。其中,朝柴于 1978 年开发出中国第一台 高速直喷式车用柴油机,该柴油机型号为 6102Q 型。 朝柴经过二十多年开发研制,目前产品有 4100、4102、4105、6102、6105、 6110、QD32、4D 八大系列柴油机产品,包括自然吸气、增压、增压中冷,近 200 个变型品种。“CY”牌柴油机具有体积小、功率大、噪声低、起动性能好、 可靠性高等特点,尤其在环保、节能方面更具有独特的优势,被誉为中国轻型车 用柴油机第一品牌。目前,朝柴具有年产各型柴油机 21 万台的能力,与江淮汽 车公司等 100 多家汽车制造企业配套,产品社会保有量超过 200 万台,同时单 机或随车出口到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按年废旧回收发动机占市场保有量的 10%

汽车发动机基本知识

精心整理汽车是指由独立的动力装置驱动,有4个或4个以上的车轮,可以单独行驶并完成运载任务的非轨道无架线的车辆。 汽车的总体构造: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和车身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发动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利用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所产生的热能使气体膨胀以推动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并通过传动系驱动汽车行驶。作用是将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热能,再通过受热气体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现代汽车一般采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根据其不同的工作特征和结构可分为:点燃式与压燃式发动机,四(行)冲程和二(行)冲程发动机,汽油机、柴油机和新型燃料发动机,化油器和喷射式发动机,单缸和多缸发动机,风冷和水冷发动机,增压式和非增压式发动机,气门顶置式和侧置式发动机。(蓝色加粗为现代常用。) 发动机基本术语 上止点:活塞顶部在气缸内的最高位置,即活塞距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 下止点:活塞顶部在气缸内的最低位置,即活塞距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 活塞行程S:指气缸上、下止点间的距离。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间的距离称为一个活塞行程行程,单位为mm。 曲柄半径R:曲轴连杆轴颈中心的距离。活塞移动一个行程,曲轴转过半圈(180度),即S=2R。 气缸的工作容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让出空间所对的容积。(即上下止点间的气缸容积) 发动机工作容积:多缸发动机各缸的工作容积之和,也称发动机的排量。 燃烧室容积:指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部以上的空间。 气缸总容积:指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部以上的空间。

压缩比:指气缸总容积和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四行程发动机曲轴转两圈,活塞在气缸内依次往复运动经历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进气行程: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顶部空间增大,气缸内压力降低到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和汽油经混合形成的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管道、进气门被吸入气缸。 压缩行程:进气结束,进、排气门都关闭。曲轴带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活塞顶部的可燃混合气被压缩。作功行程:当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时,进、排气门都处于关闭状态,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混合气迅速燃烧使气体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推动活塞下止点运动,经过连杆使曲轴旋转作功,并对外输出功。 排气行程:曲轴带动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在活塞和废气自身的压力作用下,废气经排气门排出气缸,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结束。 四行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进气行程:汽油机在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是可燃混合气,而柴油发动机吸入的是纯空气

康明斯再制造发动机型号及配套

品牌康明斯Cummins 型号6CT8.3 产地美国 气缸数 6 个 气门数12 个 排放标准欧1 最大功率及转速221 kw/r/min 适用车系东风 适用车型康明斯 本公司授权代理销售康明斯,道依茨,奔驰,曼MAN,北方奔驰,斯堪尼亚,沃尔沃,斯泰尔发动机配件,发动机滤清器和部分发动机总成。并经销二手康明斯发动机,二手依维柯发动机,二手斯太尔发动机,二手曼MAN发动机,二手桑塔纳,二手斯太尔发动机,二手尼桑发动机,二手五十铃发动机,二手三菱发动机,二手日野发动机,二手捷达发动机,二手4G63发动机,二手大柴发动机,二手锡柴发动机,二手玉柴发动机,二手奔驰发动机,二手道依茨发动机,二手变速箱总成,及翻新康明斯发动机总成。 销售旧发动机品牌种类: 旧康明斯发动机4BT,6BT,6CT,NT855,L10,M11,K19 旧道依茨发动机413,513,912,913,1013,1015。 旧奔驰发动机OM366,OM441,OM442,OM402 旧曼MAN发动机D2866,D0826旧依维 柯发动机8140.23 旧斯太尔发动机WD615 旧尼桑发动机PD6 PE6 RD8 RD10 RE8 RF8 LD28 SD20 SD25 SD22 SD23 ED33 VG30 FD46 FD6 FE6 UD43 UD63 Z20/9T SR20 NI20 U13 U12 VQ20 TD6 ED33 LD28 TD42 旧五十铃发动机4JA1 4JB1 4JG1 4JG2 C190 C200 C221 C240 4BC2 4BD1 4BE1 6BA1 6BB1 6BC1 6BD1 6BG1 4HF1 6HF1 6HE1 DH100 E120PB 6QA1 6RB1 10PB1 10PA1 10PC1 10PD1 DA120 DA220 DA640 6SD1 6SA1 6HH1 6WA1 旧三菱发动机4D30 4D31 4G54 4G63 4G64 4G18 4G20 4DR5 6DR5 4DQ5 6D14 6D15 6D16 6D22 6D31 6D34 6DS7 4D56 6C20 4D31 6DB1 8DC20 8DC40 8DC60 8DC81 8DC82 8DC91 8DC92 6D20 SK09 SK400 6DC2 6DC4 6DC6 6DC8 6D31 4D33 4D34 FE114 4DR7 FB308 S4S 旧日野发动机EB100 EB200 EB300 EC100 ED100 EF100 EK100 EP100 EL100 EM100 EF550 EF750 EH700 W04D W07E W06D EH750 EH500 H07C H06C EG100 J08C DK10 DS50 DS70 K13C K13D ER200 旧捷达发动机ATK,BJG 旧4G63发动机 旧大柴发动机 旧桑塔纳发动机JV 旧锡柴发动机 旧玉柴发动机 旧东风变速箱

基于汽车发动机飞轮的设计与制造

目录 一摘要 (3) 二正文 (3) 1 绪论 (3) 1.1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3) 1.2飞轮的发展史 (4) 2飞轮工作的原理及 (5) 2.1飞轮的组成和材料的 (5) 2.3飞轮原理及在发动机中的作用 (5) 2.3飞轮的结构、功能及应力分析 (7) 3飞轮的动态优化设计 (11) 3.1 飞轮的动态优化设计的意义 (11) 3.2 模型简化与方案选择 (12) 3.3飞轮的动态有限元分析 (13) 3.4飞轮的动态优化 (15) 4飞轮浇铸工艺的设计 (18) 4.1 无冒口铸造方案的确定 (18) 4.2 无冒口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8) 5、飞轮的加工工艺及流程 (19) 5.1飞轮主要加工技术要求分析 (19) 5.2工艺方案分析 (21) 5.3飞轮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 (21) 6结论 (23) 7结束语 (23) 三参考文献 (25)

基于汽车发动机飞轮的设计与制造学号:09131050701265 姓名:王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摘要目的通过对汽车发动机飞轮的设计模拟的计算了飞轮的飞轮的质量和设计的合理性,使飞轮性能和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对飞轮浇铸工艺的设计和加工技术要求、工艺方案的分析,有利于提高飞轮的产品质量、工作性能,节约了制造和加工的成本,为企业赢得了时间和效益。方法利用相关理论知识和参数化建模,利用ANSYS软件进行动态有限元分析得出相应优化结果。结合工作生产实际,明确了飞轮浇铸工艺和加工工艺。结果在参数化建模、动态有限元分析和制定浇铸及加工工艺中制定多种不同的方案,在优化设计中,通过数据对比,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结论基于有限元法的参数化建模可以快速动态的修改模型动态得到各种分析结果。 关键词:发动机飞轮,有限元分析,参数化建模,无冒口铸造,机械加工飞轮是汽车发动机中有重要作用但结构相对简单的零件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发动机飞轮的发展史,工作原理,应力分析,动态优化设计,浇铸工艺的设计,机械加工流程等。为了保证飞轮又足够的转动惯量、刚度和强度,并使飞轮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质量尽可能小,这里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某飞轮进行参数化建模,动态的分析了飞轮的应力场与位移场。实践证明,利用数化建模可以大大地提高效率,并且可以在设计阶段的合理范围内任意取值进行分析,有利于缩短设计周期,降低制造成本。从工作生产实际出发,研究了飞轮的无冒口铸造工艺及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分析了飞轮在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完成加工工序设计。 1 绪论 1.1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发动机后端带齿圈的金属圆盘称为飞轮。飞轮用铸钢制成,具有一定的重量(汽车工程称为质量),用螺栓固定在曲轴后端面上,其齿圈镶嵌在飞轮外圆。

汽车各部分部件的作用

汽车各主要部份的作用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一.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由2大机构5大系组成:①曲柄连杆机构②配气机构③燃料供给系统④冷却系统⑤润滑系统⑥点火系统⑦起动系统。 1、冷却系统: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组成。汽车发动机采用两种冷却方式,即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一般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却。 2、润滑系统:发动机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机油表、感压塞及油尺等组成。 3.燃料系:汽油机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等组成。 二.汽车的底盘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1、传动系统: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 离合器: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接合或暂时地分离,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档等操作。 变速器:由变速器壳、变速器盖、第一轴、第二轴、中间轴、倒档轴、齿轮、轴承、操纵机构等机件构成,用于汽车变速、变输出扭矩。/ z& K1 w w$ L 2.行驶系统: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组成。行驶系的功用是:

A、接受传动系的动力,通过驱动轮与路面的作用产生牵引力,使汽车正常行驶; 1B、承受汽车的总重量和地面的反力; C、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衰减汽车行驶中的振动,保持行驶的平顺性; D、与转向系配合,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3.转向系统:汽车上用来改变或恢复其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 A、转向操纵机构主要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 B、转向器将转向盘的转动变为转向摇臂的摆动或齿条轴的直线往复运动,并对转向操纵力进行放大的机构。转向器一般固定在汽车车架或车身上,转向操纵力通过转向器后一般还会改变传动方向。 C、转向传动机构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给车轮(转向节),并使左右车轮按一定关系进行偏转的机构。 4.制动系统: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统称为制动系统。其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制动系分类: A、按制动系统的作用 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用以使行驶中的汽车降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行车制动系统;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统则称为驻车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应急制动系统;在行车过程中,辅助行车制动系统降低车速或保持车速稳定,但不

汽车再制造大部件拆解污染分析及对策

汽车再制造大部件拆解污染分析及对策 摘要:本文以汽车发动机为例就汽车再制造工程中大部件拆解的污染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分析了拆解过程中的污染源,阐述了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的工艺流程,选择了清洗方案,设计了发动机整机清洗流程,以此对清洗机的形式、结构、工作参数进行选择。经实践证明,该方案有效解决了发动机拆解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可推广到内部有残留润滑油的箱型设备再制造拆解工序中。 关键词:再制造拆解污染清洗技术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首要环节就是对报废的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大部件进行拆解。拆解后的零件经清洗、测量、探伤、筛选后作为毛坯转入再制造下道工序。由于发动机、变速箱内残留的润滑油在常温下粘度较高,附着力强,通过放油口排油自流不净,在拆解过程中不易收集,对操作者、工具、器具、工作场地造成污染。并且残留的润滑油往往已经变质,气味难闻,重金属超标,对操作者的健康和环境污染危害严重。更重要的,不同于传统的汽车零部件大修,再制造的重要特点就是规模化,因此大批量的拆解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大部件对工作环境的污染成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必须解决的难题。 下面以汽车发动机为例就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中大部件拆解的污染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1、发动机再制造拆解中的污染分析及对策 报废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工艺流程中,首先对发动机进行全面的拆解,直接淘汰发动机中的活塞总成、主轴瓦、油封、橡胶管、气缸垫等易损零件。一般这些零件因磨损、老化等原因不可再制造或者没有再制造价值,装配时直接用新品替换。剩下的零件全部进行清洗,对清洗后的零件进行严格的检测判断,将可再利用的完好零件直接用于再制造装配。这类零件主要包括:进气管总成、前后排气岐管、油底壳、正时齿轮室等,其比例达到80%以上。对失效零部件进行再制造加工,这类零件主要包括:缸体总成、连杆总成、曲轴总成、喷油泵总成、缸盖总成等,一般这类零件可再制造率达80%以上。 但在大批量的汽车发动机拆解过程中,残留的润滑油等污染物会造成工作场地的严重污染。经过分析,污染源主要有:发动机外部因润滑油的泄露和尘土的附着形成的厚重油泥(尤其是工程车辆的发动机);发动机内部由于润滑油常温条件下附着造成零部件粘附的黑色残留润滑油;发动机零部件的锈蚀等。 针对上面的情况只有首先对待拆解发动机进行整机清洗,将发动机内外清洗后再进行拆解,才能有效杜绝发动机拆解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待拆解发动机进行整机清洗是本文对再制造中发动机拆解污染治理的主要对策。发动机再制造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工艺流程 2、清洗方案的选择 发动机拆解前的整机清洗与拆解后的零件清洗目的是不同。零件清洗主要是为再制造下道工序——零件检验做准备,为了保证检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清洗后零件的清洁度要求很高。而整机清洗主要是为了消除发动机拆解过程中的污染源,因此清洁度相对要求不高。 常用大型机械零部件清洗方法有:浸渍清洗、喷淋清洗、超声波清洗、喷气清洗、刷洗、流液清洗等。根据发动机整机清洗的目的、污染源、发动机的特点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 一、前言 发动机再制造业在欧美有着50年的历史,已不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有着系统完善的再加工工艺流程。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步扩大,发动机再制造业逐渐开始起步。节约和环保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报废的汽车如果不进行再制造将会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据统计全球每年就有2600多辆汽车报费,数量何其大,浪费和污染也就非常严重。数据研究证明:一辆汽车上可回收利用材料就占90%,主要有钢铁、有色金属等。对回收的资源加工成再制造成产品与新成品比较,成本只是新成品的50%,节能60%,节材70%。利润相当可观。所以再制造业有着深厚的市场潜力。 随着我国汽车消费市场逐渐增大,汽车报废量也在逐渐增多,有资料表明我国汽车报废量约200万辆,再制造零部件企业产业价值7亿元左右,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在再制造业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概念、价值、生产制造工艺过程、新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的应用、市场展望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发动机再制造技术概念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也称发动机专业修复技术,是将废旧的汽车发动机进行修复,使其尽量接近新机器性能水平的过程.在此过程

中废旧汽车发动机被完全拆卸、清洗、检验、再制造加工、重新组装和试验以保证其使用的质量.旧机所有的核心部件将根据原厂商的技术标准进行检验,通过再加工使其恢复到原来的技术要求,从而使整个再制造汽车发动机的装配公差恢复到原机水平。 欧盟于2000年发布了对全部成员国实施的关于报废汽车循环再利用的法规。它率先明确规定在2002年7月1日(含)以后生产的任何新车必须免费从最终所有者回收。到2007年1月1,这项规定将对所有报废车实施。这项指令细化了循环再利用的具体零部件和材料,并且规定一辆报废汽车循环再利用的比例要占整车重量的85%(2015年起为95%)。 我国汽车工业起步晚、基础差,汽车回收技术还相当落后、回收行业目前还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况。长期以来,国内报废汽车回收再制造行业分布散、管理松、成分杂、技术水平低、技师也无法保证。对于汽车最重要的部件——发动机而言,目前的回收再制造还是传统的、低水平、小规模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的检测条件,没有必要的专用设备,没有规范的行业管理,没有回收再制造的标准可依,而且很难完全保证可靠的配件供应。 三、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应用价值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精髓就在于对原有发动机的有效利用,这正符合了循环经济的思想。应用这项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2017年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企业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2017年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企业三年 发展战略规划 一、公司发展目标与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 (2) 1、发展战略 (2) 2、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3) (1)进一步提高研发能力 (3) (2)进一步促进工艺变革及关键工序能力突破,提升生产环节自动化水平,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成本竞争力 (4) (3)进一步拓展销售网络,逐步实现高端客户和国际客户的覆盖 (4) (4)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4) (5)稳步扩充人力资源 (5) (6)进一步丰富融资渠道,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资本支持 (5) 二、实施发展目标和规划的基本假设条件和面临的主要困难 (5) 1、拟定发展目标和规划所依据的假设条件 (5) 2、实施发展目标和规划所面临的困难 (6) (1)资金压力 (6) (2)管理压力 (6) (3)人才压力 (6) 3、为确保实现规划拟采用的方法和途径 (7)

一、公司发展目标与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 1、发展战略 公司以“追求完美、创造卓越、成就最佳”为理念,持续提升核心技术,优化工艺满足产品和客户需求。未来,公司将紧抓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紧跟全球汽车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继续以曲轴扭转减振器、连杆总成和凸轮轴总成三大核心技术产品为基础,在国内汽油机发动机、国内柴油机发动机、国际市场三大板块不断拓宽汽车精密零部件产品系列,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发展成为集铸造、锻造、机加工、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开放型企业,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成为行业内世界级的制造商和供应商。 未来,公司长远规划如下: (1)公司将继续巩固现有三大成熟产品(曲轴扭转减振器、连杆总成、凸轮轴总成)市场,并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型号,确保成为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 (2)对装备、技术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公司精细化、精密化及自动化水平,关键加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并进一步巩固公司市场地位。 (3)拓展销售网络,积极开拓国内高端市场及国际市场,使其成为公司收入和利润的新增长点。

复强发动机再制造技术案例

复强发动机再制造技术案例 0引言 产品的再制造性评估有两种方式,一是对已经使用和报废的产品再制造前对其进行再制造合理性评估;二是在设计新产品时对其进行再制造性评估,利用评估结果改进设计,增加再制造性。废旧机电产品的再制造性是决定其能否进行再制造的前提,是再制造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首要问题。废旧产品再制造性可定义为:废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及时间内,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环境因素后,通过再制造,恢复或提高原产品功能和性能的能力。随着再制造技术的发展旧产品的再制造性也会随着变化。产品能否再制造以及再制造的效果如何,不仅关系到再制造生产的继续进行,也对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提供了一个基本保证。对产品可再制造性的评价是再制造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可再制造性决定了对产品实施再制造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文中主要是通过一些评价指标的量化来最终达到一个合适废旧产品再制造性的定量指标,从数量上客观反映废旧产品是否适合再制造。 1再制造性评价 随着中国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与推进,人们对再制造越来越认可,再制造在环境等方面的贡献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在指标评价体系方面相对欠缺,目前对废旧的毛坯进行再制造性的评价主要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三个系统层面进行考虑。 1.1技术可行性( R) 1 技术可行性要求废旧产品进行再制造加工技术及工艺上可行,可以通过原产品恢复或者升级恢复达到或者提高原产品性能的目的。再制造加工过程主要包括拆卸、清洗、分类检测、修复和升级、再制造零部件检测、装配、整体检测,所以对再制造技术方面的可行性评价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图1发动机再制造的工艺流程图 1.1.1拆解合格率( R) 11 目前废旧产品的拆解还是以手工和半机械化拆解为主,废旧产品本身经过了长时间的服役,导致的锈蚀等因素导致了其不能完全无损的拆解或者不能完全分解。拆解合格率就是可再制造件在拆解过程中未经破坏的比例,即: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整体技术日新月异,而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显得更受关注。如今介绍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时: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双顶置凸轮轴技术,缸内直喷技术,VCM汽缸管理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等都已经运用的相当广泛;在用料上也是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全铝发动机目前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汽车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于是新能源技术,包括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生物燃料技术也已经有普及的趋向,但回顾一下发动机的历史或许更能理解这一百多年来汽车技术所发生的巨大变革。 十佳发动机VQ35 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我国的汽车教材也能看出端倪: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汽车教材难以跟上步伐!如今大部分汽车教材还是以东风汽车的发动机来作为范例,而东风发动机还是带化油器的老式发动机,与如今全电子化的发动机简直就隔了几个世纪。 回到汽车的起步阶段,那时的汽车被马车嘲笑,污染严重,但起步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汽油机之前的摸索阶段

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了蒸气机,此后人们开始设想把蒸汽机装到车子上载人。法国的居纽(N.J.Cugnot)是第一个将蒸汽机装到车子上的人。1770年,居纽制作了一辆三轮蒸汽机车。这辆车全长7.23米,时速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蒸汽机汽车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N.J.Cugnot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受里诺研制煤气发动机的启发,对煤气发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后经过改进,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了他制作的样品。由于该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奥托提出了内燃机的四冲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人奥姆勒和卡尔·本茨根据奥托发动机的原理,各自研制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汽油发动机,为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根据定压热功循环原理,研制出压燃式柴油机,并取得了制造这种发动机的专利权。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的信息化处理特点及解决方法研究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的信息化处理特点及解决方法研究 摘要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是将废旧的汽车发动机进行修复,使其尽量接近新机器性能水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废旧汽车发动机被完全拆卸、清洗、检验、再制造加工、重新组装和试验以保证其使用的质量。旧机所有的核心部件将根据原厂商的技术标准进行检验,通过再加工使其恢复到原来的技术要求,从而使整个再制造汽车发动机的装配公差恢复到原机水平。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行业发展,如何设计适合发动机再制造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成了发动机再制造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信息化处理特点;解决方法 1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生产工艺过程 发动机再制造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对故障发动机的回收、拆卸、清洗、检测、再制造、装配、整机测试、包装、销售。发动机产品回收再利用研究。 2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信息化处理方法 2.1 逆向物流与销售物流的集成 销售物流是产品从成品出厂到消费者或批发商、零售商,产生销售收入,收回资金的过程。普通企业逆向物流与销售物流在时间和业务处理上是分离的,汽车发动机再制造行业销售过程和旧机的回收过程往往是同时发生,在销售成品的同时返回旧机。 信息系统在处理该情况时,要求录入销售订单的同时系统自动触发或手工建立、关联相应的采购订单。此时销售客户和供应商是同一家单位。业务员需在采购单上录入采购旧机的品种、数量、单价和日期等信息。旧机的不同状况决定了其采购价格,实际上决定了新旧机交换的标准。新机在销售预留和发货环节,能对旧机的采购入库、检验结果,如:品种、数量和质量情况等物流信息进行追踪和控制。采购流程和销售流程结束后会对同一家单位产生应收和应付账款,系统需作相应的冲抵处理。关联的销售单和采购单避免了手工状态下简单的以旧换新的模式。采用信息解决方案,用一种业务模式应对旧机出现的各种情况,销售时只需要按旧机的实际状况调整采购价格,销售成品的价格体系不随旧机发生变化,系统对同一客户、供应商应收应付自动处理,使新机价格的制定和执行标准化和透明化,对旧机的质量、价格透明化,操作更灵活,便于回收和销售过程相互追踪和监控[1]。 2.2 零件状态的多样性及编码方法 (1)零件状态的多样性

小轿车发动机缸体制造工艺(精)

小轿车发动机缸体制造工艺 - 1 - 小轿车发动机缸体制造工艺 缸体是汽车发动机乃至汽车中的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它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汽车整体的质量,因此发动机缸体的制造加工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1缸体的简单介绍: 发动机缸体是发动机的基础零件和骨架,同时又是发动机总装配时的基础零件。缸体的作用是支承和保证活塞、连杆、曲轴等运动部件工作时的准确位置;保证发动机的换气、冷却和润滑;提供各种辅助系统、部件及发动机的安装。 汽车发动机的缸体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称为缸体——曲轴箱。缸体上部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在缸体内部铸有许多加强筋,冷却水套和润滑油道等。根据缸体与油底壳安装平面的位置不同,通常把缸体分为以下三种形式。(1) 一般式缸体:其特点是油底壳安装平面和曲轴旋转中心在同一高度。这种缸体的优点是机体高度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便于加工,曲轴拆装方便;但其缺点是刚度和强度较差(2) 龙门式缸体:其特点是油底壳安装平面低于曲轴的旋转中心。它的优点是强度和刚度较好,能承受较大的机械负荷;但其缺点是工艺性较差,结构笨重,加工较困难。 (3) 隧道式缸体:这种形式的缸体曲轴的主轴承孔为整体式,采用滚动轴承,主轴承孔较大,曲轴从缸体后部装入。其优点是结构紧凑、刚度和强度好,但其缺点是加工精度要求高,工艺性较差,曲轴拆装不方便。为了能够使缸体内表面在高温下正常工作,必须对缸体和缸盖进行适当地冷却。冷却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水冷,另一种是风冷。水冷发动机的缸体周围和缸盖中都加工有冷却水套,并且缸体和缸盖冷却水套相通,冷却水在水套内不断循环,带走部分热量,对缸体和缸盖起冷却作用。现代汽车上基本都采用水冷多缸发动机,对于多缸发动机,气缸的排列形式决定了发动机外型尺寸和结构特点,对发动机机体的刚度和强度也有影响,并关系到汽车的总体布置。按照气缸的排列方式不同,缸体还可以分成单列式、V型和对置式三种。 第 - 1 - 页共 7 页 小轿车发动机缸体制造工艺 - 2 - 2缸体的工作条件: 缸体通常工作在高温、高载荷、磨损剧烈的条件下,承受较大的压力,受力复杂,同时工作在汽油的沉浸下,工作环境潮湿。 3缸体的使用性能要求: 缸体的工作条件决定了缸体必须具有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高耐磨性以及良好的散热性,同时要有很好的密封性、防漏性、减振性等。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 The car engine remanufacturing 摘要: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的再制造的意义和在资源的重复利用,产品性能提升方面的优势,并且节省机械运行维护费用,发动机的再制造解决了资源越来越少的困境,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再制造发动机一般可直接装到待修车上使用,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待修车的使用性能,适应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使用要求。通过国内外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发展比较,分析了我国汽车再制造面临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得出我国的发动机再制造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前景。在抓住影响发动机寿命的主要零件,同时对发动机附属配件进行强化处理,并兼顾延长寿命后可能出现的其它情况的思路上,利用再制造方式和表面工程技术,发挥多种再制造修复技术的协同效应,提高汽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挺高材料的使用率,降低资源的消耗。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auto engine remanufacturing and the resource reuse, product performance advantages, and save the mechanical operation maintenance, the engine remanufacturing solved the plight of fewer and fewer resource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remanufacturing engine generally can be used directly to stay on the repair, can recover in a short time to repair the use of performance, to adapt to the fast pace of modern society. By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 re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zes the automotive remanufacturing fac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ngine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also has the very big development space and prospect. In the grasp of the main parts affecting the service life of engine, at the same time to strengthen the engine accessory parts, and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situation after prolong life possible on the idea of using the way of remanufacturing and surfa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lay a number of the coordination effect of re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o repair,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automobile engines, high material utilization rate, reducing th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心得体会:大三的下半年有幸师从郝建军郝老师门下,跟从郝老师学习汽车维修技术这一门汽车方面高深的学科,在课堂上好老师幽默的讲课风格把本来非常枯燥的维修课程演绎成风趣的维修知识讲授,在课堂上我认识了解到了汽车维修在汽车方面的重要性,知道了什么是再制造技术,认识到了在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再制造技术未来的远大发展前景。在课堂上我不光学到了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郝老师也给我们延伸到了课堂之外的知识,作为正在打基础的我们现在应该关注那些证件,关注哪些拥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方向,教授我们怎么立身于再制造产业,发展在制造产业,节约能源,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自己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部件作用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部件作用 汽车, 原理, 发动机 发动机,又称为引擎,是一种能够把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更有用的能的机器,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把电能转化为机器能的称谓电动机)有时它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比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 基本理论 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 有两点需注意: 1.内燃机也有其他种类,比如柴油机,燃气轮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2.同样也有外燃机。在早期的火车和轮船上用的蒸汽机就是典型的外燃机。燃料(煤、木头、油)在发动机外部燃烧产生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发动机内部来产生动力。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高不少,也比相同动力的外燃机小很多。所以,现代汽 车不用蒸汽机。 相比之下,内燃机比外燃机的效率高,比燃气轮机的价格便宜,比电动汽车容易添加燃料。这些优点使得大部分现代汽车都使用往复式的内燃机。 结构 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 一. 气缸体 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称为气缸体——曲轴箱,也可称为气缸体。气缸体一般用灰铸铁铸成,气缸体上部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在气缸体内部铸有许多加强筋,冷却 水套和润滑油道等。 气缸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根据气缸体与油底壳安装平面的位置不同,通常 把气缸体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内燃机制造工艺

内燃机工艺 1.生产过程:由原材料到成品之间各个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的总和,包括生产工艺、加工计划和管理工作等,应作为一个“系统”来科学全面安排。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及其材料物理性能而最终成为零件及将零部件装配成内燃机的部分生产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包括: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机加、热处理、表面处理及装配工艺过程等。工艺规程:既定生产条件下,最合适的,并用文件形式确定下来的工艺过程。工序:工件在一台机床或工作地上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部分。划分工序的依据4个因素:工人、工作地、工件、连续作业。划分目的:不可能在一台机床上全部加工。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转速及进给量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完成的工序工作的一部分。切削3要素:转速、进给量、切削深度,工步中切削深度可以变化。划分目的:严格工艺程序、严密组织工艺装备,详细计算工时、利于组织流水线。走刀:加工余量大,需要同一把刀具及同一切削用量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切削,每次走刀为一工步。工艺规程:按工艺过程的各项内容编写成的指导生产的重要文件,也是组织和管理生产的基本依据。安装与工位:工件在加工前,先要把工件放准,工序中必不可少辅助过程,包括定位与夹紧两个过程。 工位:工件不动而工作台移动,以减少多次安装产生的误差和时间损失。原则:安装次数应尽量少,工位用于区分复杂工序的不同工作位置。生产类型:单件:新品研制,技术要求高,通用机床。大量生产:产量大,使用流水线,技术要求低,专用机床与夹具。成批生产:品种多,产量不大,技术要求较低,采用成组技术+通用柔性机床+通用夹具。大批量定制:定制生产,每批数量较大,生产特点类似大量生产,生产管理要求高。工件安装:直接找正安装;画线找正安装;专用夹具安装。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由其作用不同可以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度量基准装配基准。 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用未加工过的毛培面作为第一道工序的定位基准面) 原则:保证各加工面有足够的余量并提供后续工序精基准,选择与加工面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的不加工表面,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选择零件的重要表面为粗基准,保证加工余量均匀,表面组织性能一致,只能用作一次定位,避免重复使用,表面尽量平整,逛街利于定位夹紧。精基准的选择:(用已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面)保证加工精度,装夹准确,可靠,家具简单,遵照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互为基准原则。 2.精度与误差的关系:误差小,精度高;误差不可避免,精度能够达到;提高精度的途径——减少误差。确定精度要求原则: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最经济的公差值。获取加工精度的加工方法(机加):试切法;调整法(对刀):夹具保证定位;定尺寸刀具法:如钻头、拉刀等;自动控制法:数控机床。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a单因素分析法,研究某一确定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一般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同时作用,通过分析计算或实验测试,得出加工误差与该因素的相互关系。b统计分析法:在生产现场中,对一批工件进行测试,将其结果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一般先用统计分忻法找出误差主要形式初步推断产生误差的原因,然后运用单因素法进行分析,试验,找出影响加工精度原因。加工原理误差:精确的理论方法不会产生误差。产生原因:近似的加工方法、近似的刀具、近似的传动方式等。特点:在一定加工方式下(即刀具和机床运动方式不变),加工原理误差大小不变,每个工件均会出现。工件安装误差。误差分类:a夹紧误差:工件、夹具的弹性变形;b定位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位置误差、基准制造误差;误差对精度的影响:尺寸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加剧其他的误差生成。机床误差:主轴的径向跳动或窜动、角向摆动;导轨的扭曲和磨损。夹具误差:制造误差与磨损;安装误

再制造工程技术

再制造工程技术 摘要:再制造不但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技术性能和附加值,还可以为产品的设计、改造和维修提供信息,最终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完成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关键词:汽车再制造工程;激光再制造。 再制造基本概念 再制造是一种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它针对的是损坏或将报废的零部件在性能失效分析、寿命评估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采用一系列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使再制造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新品。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主要是通过运用先进的清洗、修复和表面处理等技术,使废旧零部件达到与新产品相同的性能。这意味着,如果能“继承”老产品附加值的70%,磨损补偿仅需本体材料1-2%,“再制造”的零部件质量和性能就能达到或超过原型新品,总体成本不超过新品50%。如此迅速的废物利用,将节能60%、节材70%以上,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再制造不但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技术性能和附加值,还可以为产品的设计、改造和维修提供信息,最终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完成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而更为关键的是,有关专家指出,“再制造”零部件的生产成本相当低,其使用价值和新品相当,但价格只有新品的一半以下。如果大面积投入市场,将有效解决汽车维修成本过高的难题,为车主减负。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已经首批通过14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并规定目前只针对废旧汽车“五大总成”零部件进行“再制造”。《再制造产业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5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部门31日联合发文宣布,我国将以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为重点,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范围扩大到传动轴、机油泵、水泵等部件;同时,推动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大型废旧轮胎翻新。 再制造是一个物理过程,比如,用旧了的发动机,经过一番修复、改造后,最后装成的仍然是一台发动机,而不是别的什么的。由此看来再制造不同于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再制造也具有化学过程的特征。虽然旧的发动机经再制造后仍是发动机,但是它的原材料或构件已经脱胎换骨而且再制造的产品不是“二手货”,而是一种全新的产品,所以再制造也不等于一般的原材料循环利用。 再制造的本质是修复,但它不是简单的维修。再制造的内核是采用制造业的模式搞维修,是一种高科技含量的修复术,而且是一种产业化的修复,因而再制造是维修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对传统维修概念的一种提升和改写。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 发动机再制造技术也称发动机专业修复技术,它主要以旧发动机或不能使用的发动机为原材料通过一系列几乎完全与新机相同的加工工艺使发动机的零部件恢复尺寸和精度后,重新组装成完整的发动机的特殊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发动机完全拆解、清洗,按照制造原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