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中的黄金—茶褐素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5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2002AE320001)作者简介:代丽凤,女,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硕士。
通信作者:官兴丽(1986—),女,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硕士。
E mail:guanxingli1986@126.com收稿日期:2022 10 13 改回日期:2023 03 09犇犗犐:10.13652/犼.狊狆犼狓.1003.5788.2022.80911[文章编号]1003 5788(2023)06 0227 07茶褐素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Researchprogresson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andbiologicalactivityoftheabrownin代丽凤1,2犇犃犐犔犻 犳犲狀犵1,2 蒋洁琳2,3犑犐犃犖犌犑犻犲 犾犻狀2,3 官兴丽1,2犌犝犃犖犡犻狀犵犾犻1,2 邹小林1,2犣犗犝犡犻犪狅 犾犻狀1,2符宗林1,2犉犝犣狅狀犵犾犻狀1,2 罗 赛1,2犔犝犗犛犪犻1,2 杨 智1,2犢犃犖犌犣犺犻1,2(1.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17;2.云南省普洱茶发酵工程研究中心,云南昆明 650217;3.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勐海 666200)(1.犢狌狀狀犪狀犜犃犈犜犈犃犕犻犮狉狅犫犻犪犾犜犲犮犺狀狅犾狅犵狔犆狅.,犔狋犱.,犓狌狀犿犻狀犵,犢狌狀狀犪狀650217,犆犺犻狀犪;2.犉犲狉犿犲狀狋犪狋犻狅狀犈狀犵犻狀犲犲狉犻狀犵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犆犲狀狋犲狉犳狅狉犢狌狀狀犪狀犘狌 犲狉犺犜犲犪,犓狌狀犿犻狀犵,犢狌狀狀犪狀650217,犆犺犻狀犪;3.犕犲狀犵犺犪犻犜犲犪犐狀犱狌狊狋狉狔犆狅.,犔狋犱.,犕犲狀犵犺犪犻,犢狌狀狀犪狀666200,犆犺犻狀犪)摘要:茶褐素是一类水溶性非透析性高聚合的褐色物质,主要组分为多酚类、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与发酵茶的色泽、功能活性密切相关。
T 8传媒甘健提供
濮仁制造白雄介绍茶褐素使用说明
普洱茶中的黄金茶褐素~浓缩了的普洱茶:普洱茶天然提取物,具有综合调理人体代谢平衡的功能,抑降血糖、血脂、尿酸、血压等代谢异常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
每次一袋(一克),每天三次,用五百毫升开水冲饮,如效果不明显每天可增加一袋;患者最好在饮用前后一个月作身体检查,以对比观察饮用后的效果;II型糖尿病患者在不改变饮食和在日常用药量不变的情况下,同时服用茶褐素,待血糖下降后减少用药量,直至停用降糖药物;维持量为一次一袋,一天一至二次,根据血糖的变化调整用量;患者可长期饮用茶褐素来抑制血糖升高,并能有效改善并发症,目前尚未发现副作用.
低血糖患者慎用;如过量出现低血糖现象请冲饮一杯浓糖水可缓解!。
贮藏加工普洱茶主要种植生产于云南,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茶。
普洱茶选取的原料主要以晒青毛茶为主,一般成品为散装茶和紧压饼型茶[1]。
普洱茶的自然发酵过程所需时间较长,现代茶厂主要利用固态发酵的工艺方法进行生产制备[2]。
普洱茶色泽红亮,滋味醇厚回甘,汤色内敛浓红[3]。
具有降血糖、抗衰老、抗过敏、降血脂、防癌等效果[4]。
普洱茶成品可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类型,两者的区分主要是加工工艺的不同。
生茶主要利用自然发酵的方法,将原料长时间存放。
熟茶是经过人工发酵,经过“渥堆”过程制作而成[5]。
熟茶的制备过程,主要经过“渥堆”发酵工艺,发酵过程能够决定普洱茶的品质。
发酵过程会存在大量微生物。
根据目前的研究,微生物主要有黑曲霉、酵母、根霉等[6],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含量会有所变化,其中最多的是黑曲霉,大约占总含量的80%左右。
黑曲霉能够把多酚类物质转化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的茶色素,在普洱茶品质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7]。
普洱茶的茶汤色主要由茶色素决定[8]。
茶色素主要由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构成。
有研究表明,茶红素和茶黄素在发酵过程中含量会有所下降,并且相对含量没有茶褐素高[9]。
茶褐素作为普洱茶中的一种重要物质,研究其与普洱茶品质的关系就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10]。
利用自动化恒温恒湿发酵方法比采用恒温非湿的方法,普洱茶发酵后品质的稳定性要强。
而目前利用黑曲霉发酵对普洱茶茶汤色品质的定量分析报道较少。
本文主要研究采用恒温恒湿的发酵环境,对原材料接种黑曲霉,测出不同发酵过程中茶褐素的含量。
对不同发酵过程中的感官评价进行打分,研究茶褐素含量与品质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发酵工艺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接种黑曲霉发酵的普洱茶翻堆样,晒青毛茶,由云南普洱市思茅和益茶叶有限公司代购。
2016年生产困鹿山生茶熟茶各一饼(357g/饼)、2017年板山青(生茶)、2015年和润(熟茶);发酵用黑曲霉(上海沪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了茶黄素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而且无毒副作用。
这份研究报告已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JAMA上发表。
被誉为茶叶中“软黄金”的茶黄素有降血脂的独特功能,茶黄素不但能与肠道中的胆固醇结合减少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还能抑制人体自身胆固醇的合成。
由于茶黄素在茶叶中含量极低,提取成本异常昂贵,将其广泛应用于生产上并制成有调节血脂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需利用专利生物技术,同时克服天然产物在功效和安全性评价、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制剂技术、临床应用等多方面发展滞后缺点,使生产科学化、规范化,才能保证茶黄素的产量和品质。
茶黄素(Theaflavin)是存在于黄茶、红茶中的一种金黄色色素,是茶叶发酵的产物。
在生物化学上,茶黄素是一类多酚羟基具茶骈酚酮结构的物质。
茶黄素是第一次从茶叶中找到具有确切药理作用的化合物。
经过临床试验,验证了茶黄素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而且无毒副作用。
这份研究报告已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JAMA上发表。
被誉为茶叶中“软黄金”的茶黄素有降血脂的独特功能,茶黄素不但能与肠道中的胆固醇结合减少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还能抑制人体自身胆固醇的合成。
由于茶黄素在茶叶中含量极低,提取成本异常昂贵,将其广泛应用于生产上并制成有调节血脂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需利用专利生物技术,同时克服天然产物在功效和安全性评价、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制剂技术、临床应用等多方面发展滞后缺点,使生产科学化、规范化,才能保证茶黄素的产量和品质。
茶黄素的结构除此结构的化合物外,还有另外三个结构与之相近的化合物,分别为: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FBG)茶黄素的功效了茶黄素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而且无毒副作用。
这份研究报告已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JAMA上发表。
茶黄素被誉为茶叶中“软黄金”的茶黄素有降血脂的独特功能,茶黄素不但能与肠道中的胆固醇结合减少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还能抑制人体自身胆固醇的合成。
要区分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区别我们先来看一下普洱生茶和熟茶不同的加工工艺。
一、加工工艺不同1、普洱茶生茶的加工工艺(1)采摘鲜叶:茶是采摘茶树新鲜的嫩芽作原料,经过一连串的制作过程而制成的。
按采茶的季节可分为春茶、夏茶又称雨水茶、秋茶又称谷花茶。
春茶、秋茶茶质最优,夏茶最次。
采青:茶只能采摘嫩的部分,按等级可分为,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和一芽三叶的,老叶是无法用的。
(2)鲜叶摊凉(走水)萎凋:茶青采下来后,首先要放在空气中,让它消失一部分的水份,这个过程称为萎凋,为了下个工序的杀青作准备。
萎凋分为在室外进行的为室外萎凋;在室内进行的为室内萎凋。
萎凋的过程:水份的消失必须透过叶脉有秩序的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
每部分的细胞都必须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发酵作用。
(3)铁窝杀青之生火铁锅杀青前把锅盖清洗干净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这个过程叫杀青。
手工杀青:炒青:就是下锅炒,也叫滚筒式,这种做法炒的茶比较香。
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
除了炒青外,另外一种做法是蒸青,即用蒸气把茶青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
杀青一般分为炒青和蒸青。
(4)揉捻之摊凉杀青过后,先将茶叶摊凉,接着下来是揉捻。
手工揉捻:揉捻的功用: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同时更利于溶解于热水中。
揉捻包括:手揉捻、机揉捻、布揉捻。
揉捻的次数越多,茶性就会变的越低沉。
揉捻分轻揉捻、中揉捻和重揉捻。
(5)晒青最后把鲜叶均匀摊放在竹笳篱或晒青埕上,利用太阳光的照射热能和吹风萎凋,蒸发鲜叶的大部分水份。
此工序是晒青茶的主要名称来源。
晒青(成品、毛茶、生散茶)晒青一般为一次完成,但少数含水量多、肥壮、叶色浓绿、青草味重的鲜叶,也可采用两次轻晒青,先轻晒后,经凉青20-30分钟,叶内水份重新分布均匀,再行二次晒青,这样失水率高,萎凋均匀。
普洱茶在抗衰老中的作用作者:何强伍尚敏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6年第02期[摘要]人体的衰老是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促成的复杂现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寿命,因此预防和延缓衰老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普洱茶是我国云南特有的一种茶叶,属于实质无毒级别,安全性很高。
其内含物丰富,多项研究证明普洱茶内诸多茶多酚、茶氨酸、茶色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可有效增强人的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防晒,增强人体免疫力,并具有降脂、减肥、抗癌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效应,对人体有极大的保健作用。
本文总结普洱茶的功效,并对其在抗衰老和保健中的应用前景做一展望。
[关键词]普洱茶;抗衰老;保健;光老化;茶多酚[中图分类号]R339.3+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6)02-0101-03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现有的多种用于改善或延缓衰老的保健品,其成分或含激素或含抗生素等,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安全、高效的无毒害的天然产物来保护和延缓老化显得尤为必要。
普洱茶膏中含有茶多酚、茶氨酸、茶色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多种效应,对抗衰老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现就普洱茶的抗衰老保健作用作一综述及展望。
1 人体的老化老化即为衰老,是指生物发育成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内环境稳定性下降,组织器官发生退行性变化,机能逐渐减退并趋向死亡的不可逆现象。
衰老的自由基(fleeradical,FA)学说现已得到公认,体内的自由基与脂质的过氧化相联系。
补充抗氧化剂,清除FA,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自由基产生,可有效地减缓机体细胞的衰老。
2 普洱茶的主要成分及其安全性2.1 普洱茶的特性普洱茶属于云南省特有茶叫,因加工方式不同,普洱茶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
不经人工发酵通过自然陈放发酵的茶叶为普洱生茶,而经过人工发酵即渥堆发酵方式加工而成的则为普洱熟茶。
普洱茶在渥堆发酵和长时间储存过程中发生酶促及非酶促氧化、转化、降解、缩合等反应,形成普洱茶独特的化学成分和滋味及良好的保健功效。
学术专业人文茶趣202021 年 第 01 期茶叶是山茶科植物的芽叶,是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传统饮品。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历史久远,还远渡重洋,传播到世界各地。
茶叶中富含多种活性物质,茶叶不仅能给人们带来自然赋予的香味,让人们感受多丰富多样的口感,或入口香醇,沁人心脾,或入口微涩,回味悠长,清心醒脑,还能够调养人体健康,延年益寿。
1 茶叶中的活性成分茶叶中含有钙、锌、钾、铁等20多种人体必需元素,茶叶中的微量元素与有机化合物结合,有利于人体的吸收。
茶叶中富含茶多酚、生物碱、茶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共同构成了茶叶独特的风味口感,还赋予了茶叶饮品特有的生物学功能。
了解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构成及其功效,对于充分发挥茶叶的价值具有积极的意义。
1.1 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为重要的活性成分,是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儿茶素类、黄酮类等多类化合物,由30多种酚类物质组成,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以上。
茶多酚是茶叶保健功能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种生物学作用。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供氢能力,是理想的抗氧化剂,我国早在1991年便将茶多酚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列入国家食品标准,可以用于肉制品加工、焙烤油炸食品制作、饮料配制和鲜鱼冷冻等生产领域。
茶多酚可以提高人体白血球和淋巴细胞数量和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
茶多酚对大肠杆菌、金黄色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抑制作用,可以起到消炎抗菌功效,可以用于食品保鲜、食品保色和日用品、化妆品的添加剂。
茶多酚在医学领域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可以抑制动脉血管中的粥样硬化,降血脂肥胖,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防治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牙周炎等多种疾病有积极功效。
此外,茶多酚可以吸收放射性物质,阻断致癌物质的代谢途径,并对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1.2 生物碱茶叶中的生物碱主要是咖啡碱,具有强心、利尿、解毒等功效。
普洱茶之家: 普洱茶生茶与熟茶的区别一、普洱茶生茶和熟茶制作工艺的区别云南普洱茶工艺包括了自然发酵工艺和人工渥堆后发酵工艺两种1. 普洱生茶制作工艺鲜叶→摊晾→杀青→揉捻→晒干→称重→压制→晾干→包装①鲜叶采摘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夹住新梢的芽尖或一二片嫩叶,小心用力掐下来,一般4斤鲜叶制一斤干茶。
普洱茶之家: ②摊晾:酯型儿茶素转换为非酯型儿茶素,降低苦涩味;低沸点化合物挥发,氧化生成部分香气物质;鲜叶内蛋白质水解,产生更多的游离氨基酸,增加鲜爽度;部分大分子脂溶性糖水解为可溶性糖。
③杀青普洱茶之家: 大叶种茶含水量高,杀青时需要闷抖结合,让叶片失水均匀。
高温快速钝化酶的活性,但不能杀得太过,保留一定的活性酶,以便后期转化。
④揉捻普洱茶之家: 破坏细胞组织,让茶汁及果胶等内含物质快速渗出。
依据老嫩程度,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
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
掌握揉捻时间和力度,形成良好外形,整理条索。
⑤晒青普洱茶之家: 揉捻好的茶叶在日光下晒干,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中的活性物质和有机质。
晒青毛茶具有较大的表面细胞空隙,利于发酵时散发热量。
晾晒时间不能过短、过长。
晒干后的散茶成为普洱晒青毛茶,前5个过程称为普洱茶的原料初制,普洱的生茶和熟茶就在这里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我们先看生茶的历程:⑥称重普洱茶之家: 按照普洱紧压茶的规格和形状称取相应毛茶分量。
标准饼茶的重量是357克,7饼扎为一筒,正好5公斤,所以称之为“七子饼”。
⑦压制普洱茶之家: 根据成品的要求把晒青的茶叶称足重量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
传统以石磨压制,现标准工厂有专门的机器用以压制成形⑧晾干普洱茶之家: 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根据不同的原料等级和制作工艺一般普洱茶要求含水量在13%以下。
⑨包装普洱茶之家: 用食品白棉纸包装茶饼,饼茶每七饼用笋壳扎为一筒。
到这里,普洱生茶就算完成制作了,接下来的后发酵就要交给时间,让茶在漫漫的时光中随着你一起改变,一起从生涩变得醇和。
茶色素十大功效与作用茶色素又称茶褐素,是存在于茶叶中的一种天然色素,在茶叶的发酵过程中形成。
茶色素可以为茶叶赋予独特的颜色和香气,同时也具有许多健康功效和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茶色素的十大功效与作用。
第一,抗氧化作用。
茶色素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氧化损伤,预防衰老和各种疾病的发生。
第二,增强免疫力。
茶色素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和炎症反应的发生。
第三,预防心血管疾病。
茶色素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患病风险。
第四,保护消化系统。
茶色素可以增加胃肠道的黏膜屏障功能,预防消化道溃疡和炎症的发生,促进消化液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第五,抗菌作用。
茶色素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感染和炎症的风险。
第六,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
茶色素可以抑制血糖和血脂的合成,降低血糖、血脂和胆固醇的水平,预防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的发生。
第七,保护肝脏。
茶色素可以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提高肝脏解毒功能,预防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肝脏疾病的发生。
第八,抑制肿瘤生长。
茶色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降低癌症的发生和复发的风险。
第九,促进血液循环。
茶色素可以促进血管的扩张,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栓和动脉硬化的发生。
第十,提高大脑功能。
茶色素可以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增强大脑神经细胞的活力,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总结起来,茶色素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消化系统、抗菌作用、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保护肝脏、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血液循环和提高大脑功能等十大功效和作用,可以对我们的健康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地多喝茶,尤其是富含茶色素的茶叶,如普洱茶、红茶等,以享受这些健康功效带来的好处。
普洱茶中的黄金—茶褐素
茶褐素在治疗Ⅱ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文/白雄
“此去茶山八百里,虎狼挡道人烟稀”。
茶者开始对八百里外的茶山感到十分神秘和兴趣,但还谈不上对茶叶的科学研究。
茶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老百姓也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从历史上看人类对茶叶的认识首先是从药用开始的,这在二千多年前布朗族史诗中曾有明确的记录。
茶叶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活血化淤、健胃消食等作用,特别是在以牛羊肉为主食的少数民族地区用作“去油腻、解牛羊毒”,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品;据《本草拾遗》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后来逐渐演化为食品及饮品,正是中医论证中的“食药同源”范畴。
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茶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文人墨客们的眼中常以一种文化现象而出现,正如知堂老人所云:“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这可能是在茶
文化发展史上最高境界的见解,当然对于茶文化来说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正走入了人们的休闲娱乐,医疗保健行业,这是不争的事实。
特别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从原始的感性认识进入了理性认识阶段,也就是茶叶科学研究。
诸多研究表明,茶叶中已分离鉴定出500余种物质成分,内含生物碱、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芬香类等物质,其中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可提炼成淡黄色粉末,苦涩,有吸湿性,是茶汤中的滋味所在。
茶多酚一般在茶叶中平均占干重20-30%,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有的超过40%;茶多酚并不是单物质,而是一种茶叶中的天然复合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四类酚性物,即儿茶素、黄铜及黄铜醇、花白素及花青素、酚酸类及缩酚酸类。
茶多酚征对人体主要作用为清心提神、软化血管、降脂、抗氧化、抗菌、抗癌突变等。
近年常用来添加至化妆品中起抗皮肤氧化衰老作用,也添加至食品中作天然防腐剂。
以上研究成果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共识。
但由于近年来“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不断升级,品饮普洱茶也作为一种时尚,引起了众多专家对普洱茶功效的深入研究。
普洱茶在我国六大茶类中被列为黑茶,它是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后发酵工艺加工而成的散茶或紧压茶,属双发酵茶,即酶促氧化和微生物转化,这是在所有茶类中唯一的一种双发酵茶,由于它的特殊性,功效显著,才使它在其他茶类中
脱颖而出。
但对普洱茶的研究上不能等同于其他茶类,要广泛得多,复杂得多,如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大量散失,但在降“三高”方面且大大优于发酵前,这就需要新的方法和途径去探索普洱茶发酵后新的物质结构及功能机理。
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普洱茶降血糖的报道,这表明普洱茶中肯定有可以治疗糖尿病的物质,研究人员发现普洱茶在经人工渥堆发酵或长期的存储过程中茶褐素会大量地增加,使茶汤变得红浓透亮。
茶褐素是普洱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是研究的重点。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市场及茶友们所追求的目标,虽然普洱茶的年代寿命尚无定论,但普洱茶的“陈”已成为事实。
从普洱茶陈化后的物质结构看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普洱茶在长期储存中茶多酚大量减少,从而使茶汤变得苦涩味降低,改变了原来的物质配比;二是由于普洱茶的许多物质发生了氧化聚合反应后又生成了一些新的物质,如茶褐素、茶多糖重组等,使得茶汤红浓透亮、醇厚滑爽、回甘绵长;三是芳香类物质的转化而变得陈香。
显而易见,茶多酚几乎殆尽,而茶褐素的生成与增加是普洱陈茶的主要价值。
茶褐素原本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属多酚类物质,主要由茶黄素和茶红素氧化聚合而成,在普洱茶原茶中含量较低,约0.3%左右,通过现代物理工程技术浓缩提取的茶褐素可达到95%以上,由于在提取过程中釆用了超滤技术,普洱茶中的大分子物质全部被除掉,如农残、细菌、矿物等;属纯物理提取,没有任何添加
剂,所以茶褐素作为目前新开发出来的一种普洱茶精品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三高”患者的关注。
现在我们再来谈谈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多发病,已成为了人类生命的第三大杀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饮食结构在改变,加上日渐加重的环境污染及生存压力等因素,糖尿病的发生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达9240万例,居全球之首,印度居第二位为5080万例,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超过2亿,我国又是糖尿病的高发区,所以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世界各国政府都极为重视。
糖尿病一般常见的分为两大类:I型和Ⅱ型,I型糖尿病是先天的属胰岛素依赖型,发生率较低,不到10%;而Ⅱ型糖尿病发生率在90%以上,主要由后天不健康饮食结构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特别是营养过剩及肥胖者人群中发生率最高,它是由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不足而造成的,从而引起体内糖类物质及其它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因而出现血糖升高及耐糖量降低,最后导致心脏、肾、脑等多器官病变,临床常表现为血糖、血脂、血压、尿酸等升高及“三多一少”。
其胰岛素信号在传导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断作用,而胰岛素的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活性的增强起到了重要的失调功能。
所以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是治疗糖尿病最热门的研究靶标。
目前用于临床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大多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药品,单纯降糖效果虽好,但它所产生的毒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有的还会引起并发症的加重,而糖尿病人的死亡又往往在于并发
症上。
因此急需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靶标药物。
研究人员将茶褐素与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点对点的靶标实验中,对其活性抑制率可达95%以上,而且从长期的观察上看并未发现毒副反应,宜长期服用,是最为理想的靶标药物;同时,茶褐素在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脂减肥、降解尿酸等方面效果明显,可治疗Ⅱ型糖尿病中的并发症,所以茶褐素在治疗Ⅱ型糖尿病中则可达到多靶同治的理想效果,并在临床实验中得到证实。
这项技术的发明无疑是对人类作出了一大贡献,更是广大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当然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还需更多传播者们的艰辛努力。
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褐色食物并不陌生,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茄子、葡萄等,人们常用来作保健食品,可见色素对人体所发挥的作用。
2010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