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茶褐素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27.26 KB
- 文档页数:4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学技术厅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2002AE320001)作者简介:代丽凤,女,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硕士。
通信作者:官兴丽(1986—),女,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硕士。
E mail:guanxingli1986@126.com收稿日期:2022 10 13 改回日期:2023 03 09犇犗犐:10.13652/犼.狊狆犼狓.1003.5788.2022.80911[文章编号]1003 5788(2023)06 0227 07茶褐素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Researchprogresson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andbiologicalactivityoftheabrownin代丽凤1,2犇犃犐犔犻 犳犲狀犵1,2 蒋洁琳2,3犑犐犃犖犌犑犻犲 犾犻狀2,3 官兴丽1,2犌犝犃犖犡犻狀犵犾犻1,2 邹小林1,2犣犗犝犡犻犪狅 犾犻狀1,2符宗林1,2犉犝犣狅狀犵犾犻狀1,2 罗 赛1,2犔犝犗犛犪犻1,2 杨 智1,2犢犃犖犌犣犺犻1,2(1.云南大益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17;2.云南省普洱茶发酵工程研究中心,云南昆明 650217;3.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勐海 666200)(1.犢狌狀狀犪狀犜犃犈犜犈犃犕犻犮狉狅犫犻犪犾犜犲犮犺狀狅犾狅犵狔犆狅.,犔狋犱.,犓狌狀犿犻狀犵,犢狌狀狀犪狀650217,犆犺犻狀犪;2.犉犲狉犿犲狀狋犪狋犻狅狀犈狀犵犻狀犲犲狉犻狀犵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犆犲狀狋犲狉犳狅狉犢狌狀狀犪狀犘狌 犲狉犺犜犲犪,犓狌狀犿犻狀犵,犢狌狀狀犪狀650217,犆犺犻狀犪;3.犕犲狀犵犺犪犻犜犲犪犐狀犱狌狊狋狉狔犆狅.,犔狋犱.,犕犲狀犵犺犪犻,犢狌狀狀犪狀666200,犆犺犻狀犪)摘要:茶褐素是一类水溶性非透析性高聚合的褐色物质,主要组分为多酚类、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与发酵茶的色泽、功能活性密切相关。
他汀类化合物普洱茶科学新发现云南普洱茶的独特品质和悠久历史,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洱茶是以云南普洱地区所产的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或人工后发酵)形成的符合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的散茶和紧压茶的总称。
普洱茶的降血脂功效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
早在清朝年间就曾有过对普洱茶降血脂功效的记载,清·方以智稿,其子中通、中履等编《物理小识》云:“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消食化痰,清胃生津。
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
普洱茶味苦性温。
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利肠通泄。
”清·吴大勋《镇南闻见录》云:“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1]。
”历史的茶效记载,往往是凭感官、感受和经验而得,多数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而时至今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新的分析手段的应用,茶叶理化成分的科学研究正向前发展,既知其然,也必知其所以然。
普洱茶的类别和茶性不同,广泛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特别关注。
到目前为止,许多学者对于普洱茶降血脂的功效非常关注并且开展了广泛的探讨,特别是北京利康绿色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对普洱熟茶的降血脂功效在生理效应及病理干预和药理药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日本学者·Tomita等用中国云南生产的普洱茶和日本绿喂饲茶叶提取物6~8周后,血浆胆固醇脂类明显降低,而且连续喂饲普洱茶可以促进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分解。
王旭华等对云南沱茶降低血清血脂进行动物试验,沱茶煎剂(40%)每鼠2ml灌胃,结果发现20~40h后血清血脂(胆固醇、磷脂质和甘油三酯)开始明显降低。
法国的一家医院临床实验证明,饮用云南普洱茶对脂肪代谢作用明显,血脂的含量可下降13%(一个月中每日喝三碗),云南普洱沱茶还能加速降低血液中酒精含量[3]。
巴黎圣安东尼医学系临床教学主任爱米乐·卡罗比医师实验证明,普洱茶对脂肪的代谢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凡饮用云南普洱茶的40%以上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年龄在40~50岁的病例效果更显著;对降低人体所含脂类化合物效果好的占34%,效果中等的占33%,对降低人体所含甘油三脂、胆固醇、血尿酸等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有30%的人降低了胆固醇。
茶褐素国标测定实验报告
茶褐素国标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国家标准方法,测定茶褐素的含量,并掌握茶褐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和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茶褐素是一种天然色素,主要存在于茶叶、咖啡、可可等食品中。
本实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即GB/T 5009.12-2017《食品中茶褐素的测定》。
该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褐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取适量茶叶样品,研磨成粉末状,过筛备用。
2.提取:取1g茶叶粉末,加入50ml 95%乙醇,超声提取30min,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备用。
3.分离:将上清液经过硅胶柱层析分离,用乙醚-乙酸乙酯(5:1)混合溶液洗脱,收集茶褐素所在的洗脱液。
4.测定:将洗脱液置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其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茶褐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
本实验测定得到茶褐素的含量为0.23mg/g。
实验结论:
本实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成功测定了茶褐素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茶叶等食品中茶褐素的测定。
参考文献:
GB/T 5009.12-2017《食品中茶褐素的测定》。
贮藏加工普洱茶主要种植生产于云南,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茶。
普洱茶选取的原料主要以晒青毛茶为主,一般成品为散装茶和紧压饼型茶[1]。
普洱茶的自然发酵过程所需时间较长,现代茶厂主要利用固态发酵的工艺方法进行生产制备[2]。
普洱茶色泽红亮,滋味醇厚回甘,汤色内敛浓红[3]。
具有降血糖、抗衰老、抗过敏、降血脂、防癌等效果[4]。
普洱茶成品可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类型,两者的区分主要是加工工艺的不同。
生茶主要利用自然发酵的方法,将原料长时间存放。
熟茶是经过人工发酵,经过“渥堆”过程制作而成[5]。
熟茶的制备过程,主要经过“渥堆”发酵工艺,发酵过程能够决定普洱茶的品质。
发酵过程会存在大量微生物。
根据目前的研究,微生物主要有黑曲霉、酵母、根霉等[6],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含量会有所变化,其中最多的是黑曲霉,大约占总含量的80%左右。
黑曲霉能够把多酚类物质转化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的茶色素,在普洱茶品质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7]。
普洱茶的茶汤色主要由茶色素决定[8]。
茶色素主要由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构成。
有研究表明,茶红素和茶黄素在发酵过程中含量会有所下降,并且相对含量没有茶褐素高[9]。
茶褐素作为普洱茶中的一种重要物质,研究其与普洱茶品质的关系就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10]。
利用自动化恒温恒湿发酵方法比采用恒温非湿的方法,普洱茶发酵后品质的稳定性要强。
而目前利用黑曲霉发酵对普洱茶茶汤色品质的定量分析报道较少。
本文主要研究采用恒温恒湿的发酵环境,对原材料接种黑曲霉,测出不同发酵过程中茶褐素的含量。
对不同发酵过程中的感官评价进行打分,研究茶褐素含量与品质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发酵工艺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接种黑曲霉发酵的普洱茶翻堆样,晒青毛茶,由云南普洱市思茅和益茶叶有限公司代购。
2016年生产困鹿山生茶熟茶各一饼(357g/饼)、2017年板山青(生茶)、2015年和润(熟茶);发酵用黑曲霉(上海沪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学术专业人文茶趣202021 年 第 01 期茶叶是山茶科植物的芽叶,是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传统饮品。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历史久远,还远渡重洋,传播到世界各地。
茶叶中富含多种活性物质,茶叶不仅能给人们带来自然赋予的香味,让人们感受多丰富多样的口感,或入口香醇,沁人心脾,或入口微涩,回味悠长,清心醒脑,还能够调养人体健康,延年益寿。
1 茶叶中的活性成分茶叶中含有钙、锌、钾、铁等20多种人体必需元素,茶叶中的微量元素与有机化合物结合,有利于人体的吸收。
茶叶中富含茶多酚、生物碱、茶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共同构成了茶叶独特的风味口感,还赋予了茶叶饮品特有的生物学功能。
了解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构成及其功效,对于充分发挥茶叶的价值具有积极的意义。
1.1 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为重要的活性成分,是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儿茶素类、黄酮类等多类化合物,由30多种酚类物质组成,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以上。
茶多酚是茶叶保健功能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衰老、降血脂等多种生物学作用。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供氢能力,是理想的抗氧化剂,我国早在1991年便将茶多酚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列入国家食品标准,可以用于肉制品加工、焙烤油炸食品制作、饮料配制和鲜鱼冷冻等生产领域。
茶多酚可以提高人体白血球和淋巴细胞数量和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
茶多酚对大肠杆菌、金黄色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抑制作用,可以起到消炎抗菌功效,可以用于食品保鲜、食品保色和日用品、化妆品的添加剂。
茶多酚在医学领域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可以抑制动脉血管中的粥样硬化,降血脂肥胖,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防治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牙周炎等多种疾病有积极功效。
此外,茶多酚可以吸收放射性物质,阻断致癌物质的代谢途径,并对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1.2 生物碱茶叶中的生物碱主要是咖啡碱,具有强心、利尿、解毒等功效。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茶褐素液态发酵提取制备方法及茶褐素减肥固体饮料。
背景技术::肥胖是一种慢性的,复杂的疾病,其特征是由于高能量食物摄入量增加和运动减少导致脂肪过度的积累肥胖症,又称肥胖病,是一种社会性慢性疾病,目前其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急剧增加。
目前,多种方法和策略已经被用于治疗肥胖症,其中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做出健康的饮食选择和增加运动),减肥手术和药物治疗。
健康饮食和增加运动有益于预防和治疗肥胖症。
但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自律和坚持,普通人可能很难做到这点。
减肥手术,能够帮助病态肥胖患者显著的减轻体重,同时改善肥胖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
然而,减肥外科手术比较昂贵,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鉴于生活方式的干预和减肥手术的局限性,药物治疗方法仍然是治疗肥胖的重要选择。
肥胖给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危害,而目前在临床前研究或临床试验中正在研究的fda批准的药减肥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有:抑制食欲和卡路里摄入,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吸收。
前临床上被fda批准的减肥药种类不多,而且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具有一定依赖性。
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急剧增加,肥胖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已不容忽视,而目前市场上减肥药种类较少,并且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因此,寻找安全、有效、无毒的抗肥胖药物是迫切需要的。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与健身经济迅速崛起,卡路里、低糖、减肥等关键词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与此同时,在疫情影响之下,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也让人们对自身的营养摄入与饮食结构有了更高要求。
所以,以营养为基础调整饮食习惯,尊重食物与身体指标和平相处,达到健康管理是每日饮食的重要趋势。
茶褐素是锈褐色且具有酚类性质的结构复杂高聚物,主要存在于渥堆发酵的黑茶和普洱茶等熟茶中。
近年来,对其研究发现茶褐素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炎和抗肿瘤为主的生物活性,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寻找高效生产茶褐素的方式并全面了解其生物活性成为研究热点。
茶褐素的功效与作用茶褐素,又称为茶多酚,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茶叶中的天然化合物。
它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包括儿茶素、儿茶酸、花青素等多种成分。
茶褐素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茶褐素的功效与作用。
一、抗氧化作用茶褐素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侵害。
自由基是一种带有未配对电子的离子或分子,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茶褐素能够中和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的程度,减轻细胞对自由基的损伤。
研究发现,茶褐素对防止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
二、抗菌作用茶褐素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特别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茶褐素在肠道中具有抑制有害菌滋生的作用,维护肠道健康。
此外,茶褐素还能够净化口腔,预防龋齿和口腔炎症的发生。
三、降脂作用茶褐素对脂肪的氧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降低血脂、抑制脂肪的积累,对防治高血脂症有一定的效果。
茶褐素还可以通过抑制肠道对脂肪的吸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起到降脂的作用。
这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抗辐射作用茶褐素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
辐射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茶褐素可以抑制辐射对细胞的损伤,减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研究表明,常饮茶的人在受到辐射时表现出较强的抗辐射能力,这主要得益于茶褐素的作用。
五、降血压作用茶褐素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的合成,从而放松血管,降低血压。
茶褐素还能够调节心脏的收缩节律,增加心脏的泵血功能,提高心脏的供血能力。
研究发现,长期饮用茶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较低,这与茶褐素的降压作用有关。
六、提神醒脑作用茶褐素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中枢兴奋剂,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警觉性和注意力。
适量的咖啡因摄入有助于改善认知能力、增强工作效率。
不过,过量摄入咖啡因会导致神经紧张、失眠等问题,所以应适量饮用茶,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茶褐素的功能主治茶褐素的定义茶褐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茶叶中的化合物,属于一类多酚类化合物。
它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茶叶的主要色素。
茶褐素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形成,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茶褐素的来源茶褐素是茶叶中的主要色素,其含量与茶叶的品种、生长环境以及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茶褐素主要存在于发酵后的红茶、黑茶等茶类中,也存在于一些熟普洱茶以及部分乌龙茶中。
茶褐素的功能茶褐素在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抗氧化作用:茶褐素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可以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衰老过程,预防和改善一些与氧化损伤相关的疾病。
2.抗菌作用:茶褐素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可以抑制一些病原菌的生长。
特别是在口腔卫生方面,茶褐素可以抑制口腔内细菌的滋生,减少口臭和蛀牙的发生。
3.抗炎作用:茶褐素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反应,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此外,茶褐素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4.降血脂作用:茶褐素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它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等途径发挥降血脂作用。
5.辅助减肥作用:茶褐素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增加脂肪的氧化,帮助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
适量摄入茶褐素可以辅助减肥,改善体形。
6.促进消化作用:适量摄入茶褐素可以增加胃液和消化酶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消化不良等问题。
7.提神醒脑作用:茶褐素含有咖啡碱和茶碱等成分,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以提神醒脑,增加注意力和警觉性。
茶褐素的主治由于茶褐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功能,因此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茶褐素的一些主治:1.心血管疾病:茶褐素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2.肥胖症:茶褐素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和代谢,辅助减肥。
适量饮用富含茶褐素的茶饮料可以帮助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减轻肥胖症状。
普洱茶保健功效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普洱茶化学成分以及在抗肿瘤、减肥、降血脂、抗氧化、降血糖、抗疲劳、抗病毒、杀菌消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研究证实,普洱茶中的茶褐素在降脂减肥,杀菌方面具有独特功效,饮用普洱茶不会造成钙流失。
最新研究表明,普洱茶能显著抑制艾滋病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活性,对这两种病毒有潜在药物功效。
【关键词】普洱茶;保健;茶褐素;减肥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5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49-03research progress of health care efficacy of pu-erh tea xue zhi-qiang,li ya-li,bei ming,zhou hong-jie【abstract】 it was reviewed tha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u-erh tea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antitumor,reduce weight,antiatheroscloresis,antioxidation,antidiabetics,antifatigue,antivirus,the antibacteria and antiphlogosis.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theabrownin in pu-erh tea has distinctive function in reduce bloodlipid,reduce weight and antibacterial.it has already been confirmed that pu-erh tea drinking would not cause the loss of calcium.the lates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pu-erh tea can significantly suppress the activity of hiv and hepatitis bvirus,these show us that pu-erh tea has apparent health care function and the potential drug efficacy for virus.【key words】 pu-erh tea;health care,theabrownin;reduce weight普洱茶是云南特色茶,按照形成和转化途径分为传统普洱茶和现代普洱茶[1]。
普洱茶及茶粉中茶褐素含量测定的研究普洱茶是一种经过发酵的茶类,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在中国茶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茶褐素是茶叶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保健功能。
因此,研究普洱茶及茶粉中茶褐素含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茶褐素是茶叶经过发酵、氧化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茶红素、茶黄素和茶氧素等。
茶褐素的含量与茶叶的品种、生长环境、采摘时间、加工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为了准确测定普洱茶及茶粉中茶褐素的含量,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测定普洱茶及茶粉中茶褐素含量通常采用色谱法或分光光度法。
色谱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等。
HPLC法通常采用反相色谱柱,以阳离子交换柱或糖化柱进行前处理,根据茶褐素在柱上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GC法通常将茶褐素提取后,通过气相色谱分离,再通过质谱法进行定量分析。
分光光度法则是利用茶褐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与其浓度呈正比的原理进行测定。
在测定茶褐素含量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制备和提取方法的选择。
样品的制备可以采用研磨、粉碎等方法将茶叶或茶粉颗粒化,以利于茶褐素的提取。
茶褐素的提取方法可以采用水提法、酒精提法、有机溶剂提法等。
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可以提高茶褐素的提取率和提取效果。
提取后的茶褐素可以通过旋蒸、冷冻干燥等方法进行浓缩和干燥,以便于后续的测定工作。
然而,茶褐素的测定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茶褐素在茶叶和茶粉中的含量较低,需要采用敏感度高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其次,茶叶和茶粉中还存在一些干扰成分,如儿茶素等,对茶褐素的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去除这些干扰成分。
最后,茶叶和茶粉的生长环境和采摘工艺等因素对茶褐素的含量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以减小数据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