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24
第1篇一、事故背景某轮胎厂成立于1990年,位于我国某省的一个工业园区。
该厂占地面积约100亩,拥有员工500余人,是当地较大的轮胎生产企业。
然而,在2018年,这家轮胎厂突然宣布倒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经过调查,发现该厂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最终倒闭。
二、事故原因分析1. 产品质量问题(1)原材料采购问题:在调查中发现,该厂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存在虚假招标、暗箱操作等问题,导致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劣质原材料被用于生产轮胎,严重影响了轮胎的质量。
(2)生产工艺问题:在生产过程中,该厂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生产工艺落后,导致轮胎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一些轮胎在高速行驶时会出现鼓包、漏气等现象。
2. 管理问题(1)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该厂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存在严重问题,部分关键岗位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同时,员工福利待遇较差,员工流失严重。
(2)财务管理混乱:该厂财务管理混乱,账目不清,导致资金链断裂。
此外,企业内部存在大量浪费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财务困境。
3. 市场竞争压力随着我国轮胎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然而,该厂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产品竞争力较弱。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该厂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
4. 政策因素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力度。
该厂在环保、安全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多次受到政府部门处罚。
在政策压力下,该厂经营成本不断上升,最终难以承受。
三、事故案例分析1. 原材料采购问题案例:某批次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采购员与供应商串通,将劣质原材料以优质原材料的价格出售给企业。
这些劣质原材料被用于生产轮胎,导致部分轮胎出现鼓包、漏气等问题。
分析:该案例反映出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
企业应加强采购管理,确保原材料质量,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问题。
2. 生产工艺问题案例:某批次轮胎在高速行驶时出现鼓包、漏气现象,经调查发现,这是由于生产工艺落后、质量控制不严格导致的。
德国鲁尔工业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典08城市规划0841502014 杨青青为了应对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导致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北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鲁尔区的经济转型和产业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改造传统工业,加大开放力度,吸引新兴产业投资,充实区域产业结构。
○1对传统的老矿区进行清理整顿:关、停、并、转那些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的煤矿企业,集中到盈利多和机械化水平高的大型企业中去,更新设备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对其他大型企业采取了稳定改造的政策,以避免社会动荡。
○2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工业迁入鲁尔区,优化发展这些新兴工业加入的有利条件:劳力充足,交通便利,及巨大的消费市场。
鲁尔区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扶持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科研和开发的支持力度。
政府制定了鼓励向中小科技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计划以及联合研究和创新网络计划,促进和加强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
中小企业凭借自身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安置鲁尔区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失业人员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80%的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被称为德国经济的“脊梁”。
2、完善交通运输网,推动区域综合开发鲁尔区煤管协会在1968-1973年进行了交通规划中提出,有计划地对现有的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发展区内快车线。
依照规划修建了鲁尔区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德、科隆-伍佩尔塔尔-多特蒙德两条高速公路。
区内架起了高架铁道,为解决了铁路公路交叉引起的矛盾,发挥了很高的效能。
鲁尔区在水运优势的基础上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组成统一的运输系统,把全区彼此分隔的工业区和城市紧密地衔接起来,对全区的综合开发起了极其重要的先行作用。
3、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1加强科研界与经济界的合作。
上海工业创意产业园案例分析文/沈芳(技术研发部)09年的春天,我去上海参观创意产业园,这些创意产业园多为上海的老厂房改建而成,这让我想到一位哲人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传说和歌曲已经沉默,它依旧诉说……”。
都市人的性情意绪和生活足音在这里凝结、沉淀,老厂房中所流传的情感又感染着当今人们的思想、趣味、观念;我在工业创意产业园区感受到了老厂房的新姿态,它们娓娓向世人述说几十年来不平常的历程。
案例一:上海建国路8号桥建筑地点:上海市卢湾区建国中路8号建筑面积:一期12000多平方米,二期8400平方米入驻企业数:40余户产业导向:创意类、艺术类及时尚类开发商:上海华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香港时尚生活策划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建筑设计:日本HMA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建国路“8号桥”一期(1~8号楼)前身是上汽集团所属上海汽车制动器厂,于2007年12月27日正式改建落成,其中80%的面积为办公楼,用于出租;20%为餐饮、咖啡吧等配套服务设施。
“8号桥”二期(9号楼)前身是国营金属加工工厂,座落在一期的对面,横跨建国路,为避免工业园的人流对建国路的车流带来影响,一期、二期用横跨在马路上的“桥”联系起来。
改建后的建筑命名为“8号桥”有着特别的意义:形象上,每一座办公楼都有天桥相连,每座桥的造型均不同,极富工业感(图01、02);内涵上,它是连接国内外各创意咨询服务团队的沟通之桥。
此地渐渐成为上海设计界最具品牌价值和最时尚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众多创意类、艺术类以及时尚类的企业,比如英国著名设计师事务所ALSOP、法国F-emotion公关公司、日本HMA建筑设计、香港风尚国际有限公司等等。
老工厂的层高有5米,与新建的传统办公空间相比,经过改造的厂房用做办公的空间自由度更大,有着别样的魅力。
此外,将那些厚重的砖墙从旧房子上拆下来重新组合,并进行一番艺术处理,以凹凸相间的砌造方式凸显了墙面的纹理(图03:9号楼立面局部),保留了原厂房里林立的管道、班驳的地面(图04:典型的厂房空间),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
2023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火灾事故概述2023年某某地区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事故,该事件发生在当地的一个工业园区。
火灾发生时为周五下午,此时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员工大多已下班,园区大门也已关闭,没有造成人员拥挤情况。
然而,由于此次火灾的突发性和规模较大,火灾发生后很快波及到了园区内多家企业的厂房和办公楼,造成了庞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根据相关报道和调查结果显示,此次火灾事故起因可能是由一个企业厂房内的原料库存发生了爆炸引发的。
这个企业是一家生产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其原料库房内储存了大量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一旦发生了爆炸便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火灾。
而在火灾发生后,由于园区内没有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人员,火势很快蔓延开来,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据初步统计,此次火灾事故共造成了约50人死亡,200人受伤,数十栋建筑物被焚毁,数百家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火灾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组织了大规模的灭火和救援行动,但由于初期的火势较大,导致了灭火工作的进展十分缓慢。
直到次日早晨,才基本控制住了火势,但火灾已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二、火灾事故原因分析此次火灾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致:1.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据调查显示,此次火灾事故发生的企业并未能够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原料库房内的化学品存放不规范,且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防护和应急演练的工作也不到位。
这使得当火灾突发时,企业内部未能够有效地组织员工疏散和自救,导致了人员伤亡的增加。
2.园区消防设施不足:调查还显示,此次火灾发生的园区并未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人员,使得一旦火灾发生,无法迅速控制火势的蔓延。
园区内的消防水源也不足,导致了灭火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困难。
3.应急预案执行不力:在火灾发生后,园区相关单位和政府部门未能够迅速做出有效的应对和应急处置,导致了火灾蔓延的速度加快。
以上所示,是导致此次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这些原因也反映了当地相关部门在火灾安全管理和预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层出不穷。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
本报告将以一起典型的环保法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我国环保法律的适用、执行及效果,以期为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律体系提供参考。
二、案件概述案例名称:XX工业园区污染环境案案由:环境污染当事人:原告:XX市环境保护局被告:XX工业园区案情简介:XX工业园区位于XX市XX区,主要从事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
近年来,该园区部分企业违法排放污染物,导致周边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XX市环境保护局在接到群众举报后,对园区内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多家企业存在违法排污行为。
经调查取证,XX市环境保护局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XX工业园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法律适用本案涉及的主要法律有: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机构、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水污染防治机构、水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大气污染防治机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基本原则、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机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四、案例分析1. 违法排污行为的认定:本案中,被告XX工业园区内的多家企业违法排放污染物,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法院依法认定被告的行为构成违法排污。
2. 环境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被告XX工业园区因违法排污行为导致周边环境受到污染,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涂布车间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某某公司位于工业园区内,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加工。
公司的涂布车间是生产车间中的关键部门,主要进行汽车零部件的表面涂装工作。
涂布车间内设有多台喷涂设备和烘干设备,是一个封闭的作业区域。
某日上午,突然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导致涂布车间内存放的涂料和溶剂发生燃烧,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撤离了受影响的员工,并进行了事故处置和调查。
二、案发原因分析1. 设备故障在事故调查中发现,涂布车间内的一台喷漆设备在事发前出现了故障,涂料喷头和喷嘴连接处发生了泄漏。
由于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一故障,导致涂布车间内的涂料和溶剂泄漏到了地面,形成了易燃的混合物。
2. 作业人员操作失误事故调查还发现,事发当时的作业人员在发现涂料泄漏后,并未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泄漏物的清理和处理,而是继续进行工作。
这种操作失误导致了混合物的积聚和蒸发,使得火灾的发生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3. 节能措施不足涂布车间内的烘干设备和通风设备虽然有一定的节能措施,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着能源利用不合理和设备维护不到位等问题。
这使得涂布车间内的温度和湿度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增加了火灾的隐患。
4. 管理不力涂布车间的管理层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不够到位。
事故发生后,调查发现涂布车间内许多员工对于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并不了解,这使得事故的扩大和损失的加重更加难以避免。
三、事故应急处置1. 人员伤亡在火灾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了涂布车间附近的员工进行了紧急撤离,同时向消防部门求援并派遣了公司内部的安全人员进行现场处置。
在火灾扑灭后,共有4名员工受伤,其中1人伤情较重,经送院治疗后获救,另外3人轻伤。
2. 财产损失火灾事故造成了涂布车间内的喷涂设备、烘干设备、涂料和溶剂等财产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造成了近百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此外,公司还要承担人员伤亡造成的医疗费用和赔偿责任,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数百万元。
2019年第12期总第225期江西电力·2019JIANGXI ELECTRIC POWER0引言电力负荷预测是配电网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规划方案的质量。
工业园电力负荷预测应以园区现状实际用电负荷及负荷增长率为起点,本文根据城市和园区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1-2],展开对工业园区各个时期的负荷空间分布预测,做到负荷预测结果既立足现实又与未来园区发展相一致。
1负荷预测思路在时间上负荷预测分为近期、中远期负荷预测。
近期负荷预测主要采用报装法、自然增长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测[3],我们需要进行短期负荷预测结果并且研究对应中期过渡电网;远期负荷预测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数法进行负荷预测[4],远期负荷预测值对应远期目标网架。
在空间上将负荷预测分为街区负荷、供电中区负荷两个层面,街区对应中低压电网规划,主要确定配变数量和容量、分支线数量和路径;供电中区对应中压电网规划,主要确定开关站布点、馈线数量、路径和配电网结构。
工业区的负荷预测原则和步骤如下:第一步:采用单位建筑密度法预测各街区的远期负荷;第二步:根据远期负荷预测结果将规划区划分若干独立供电中区;第三步:收集各供电中区现状负荷及用户报装意向,采取自然增长率和负荷报装法计算近期负荷。
2中远期负荷预测2.1街区负荷研究街区是空间负荷预测最基本的实施单位,是城市街道围成的区域。
一个街区一般只具有一种土地利用属性,如居住、商业、工业或商住等。
通过街区负荷预测,细化负荷预测的空间分布,并为配电站设置和线路路径、线路型号选择提供依据。
2.1.1街区划分根据肇庆市江谷精细化工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把园区划分为8个规划单元,并被细分为74块土地。
列出地块的性质、地块净面积、占地面积、建筑密度等的管理指标。
在控规地块划分的基础上,对园区进行街区划分。
街区划分规则如上所述,一般一个街区只包含一个地块,园区共划分为34个街区进行负荷预测。
安全环保事故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安全环保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必须深入剖析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本文将结合一些典型的安全环保事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案例一:2019年江苏无锡化工园区爆炸事故2019年3月21日,江苏无锡化工园区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事故,导致至少78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引发了广泛关注。
经初步调查,事故起因是由于工业园区管理不善,诸多安全隐患未得到及时整改,导致了化工厂堆放的化学原料产生了化学反应,引发了爆炸。
消防设施不完善、事故后及时救援不到位也是导致此次事故严重后果的原因之一。
分析:此次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安全意识薄弱。
工业园区内诸多化工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管理混乱,安全隐患屡屡被忽视。
消防救援能力不足,导致了事故后无法迅速控制火势、进行救援,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对策:对于此类事故,应当加强安全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机制,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善,并且加强消防救援队伍的建设,提高应急响应能力,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二:2018年北京大风刮倒施工脚手架事故2018年5月,北京市遭遇大风袭击,一处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的脚手架被大风吹倒,导致了多名工人受伤。
据初步调查,脚手架设计不符合规范,结构不牢固,承受不住大风的袭击,导致了此次事故。
分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工地脚手架设计不合理、结构不牢固。
脚手架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搭设设施,而脚手架的设计、搭设、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规范,才能确保工人的安全。
不合理的设计、结构不牢固等问题会导致脚手架发生倒塌事故。
对策:对于此类事故,应当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管,完善相关规范标准,加强对脚手架的设计、搭设、使用等环节的监督,确保脚手架的稳固和安全。
建筑施工现场应当及时清除风险隐患,确保工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