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耐久性-邓文中
- 格式:pdf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89
【推荐】道路桥梁专业书籍汇总有需要这些书的网友可以去这个网站下载!!~桥梁专业书籍集PDF(不断更新中)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条文应用算例2 桥梁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专业用)3 大跨度桥梁结构计算理论4 桥梁风工程5 组合结构桥梁6 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李国豪石洞)7 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贺拴海谢仁物)8 现代悬索桥9 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10 缆索支承桥梁:概念与设计_[丹麦]吉姆辛--金增洪译11 悬索桥手册12 高等桥梁结构理论13 斜拉桥理论与设计14 桥梁转体施工15 桥梁专业辞典16 斜拉桥手册17 桥梁工程检测手册18 桥梁结构空间分析设计方法与应用-戴公连李建连19 公路旧桥加固技术与实例20 桥梁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21 桥梁结构轻型化与造型艺术22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及应用丛书之一_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_范立础23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及应用丛书之二_桥梁减隔震设计_范立础24 大跨悬索桥的设计与施工25 桥梁工程概论26 桥梁工程(桥梁工程专业用)(第二版)_范立础27 桥梁通用构造及简支梁桥28 桥梁简化分析29 桥梁计算示例集混凝土简支梁(板)桥30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与结构评定31 钢管混凝土拱桥实例集(一)32 桥梁与结构理论研究_李国豪33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建设第四册-斜拉桥34 造桥三十六年_邓文中35桥梁方案比选36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第二版)道路专业书籍集PDF(不断更新中)1 高等级公路控制测量2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新技术3 公路挡土墙设计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5 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6 真空排水预压法加固软土技术7 道路立体交叉规划与设计8 高速公路9 现代道路交通测试技术:原理与应用10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11 高速公路立交工程12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工艺13 高速公路路面设计与施工14 公路排水设计手册15 公路设计指南16 公路养护工程17 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总汇18 沥青路面道路质量评估及养护指南19 沥青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20 路基工程现场施工技术21 路基路面工程—邓学钧22 复合式路面设计原理与施工技术23 改性沥青与SMA路面24 高等级公路施工技术与管理25 振动压路机与振动压实技术26 公路工程施工常见地质病害处治技术27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设计方法28 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手册。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研究-2019桥梁建设和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造桥梁,跨越障碍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与梦想。
近年来,我国的桥梁工程无论在建设规模还是科技水平上,均已跻身世界前列,随着桥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几十公里长的跨海、海峡大桥,高速铁路桥与轻轨运输高架桥等宏伟工程也已逐渐开始建设。
与此同时,随着桥梁工程领域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桥梁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等不断涌现,新技术应用水平和研究水平达到了新的广度和深度。
然而,未来的桥梁工程将面临更加恶劣的建设条件,如大风、强震、深水、恶劣气候条件等(如川藏铁路);更多的功能需求,如公铁合建、全天候通车、高速铁路等;更加巨大的工程,如琼州海峡、台湾海峡等的挑战。
同时也给桥梁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2019年已经过去,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桥梁建设仍然继续往年强劲的势头,飞速发展,为了在2020年中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非常有必要对过去一年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和展望,为此笔者仅就混凝土桥及新材料这一研究方向对过去一年的部分主要研究进行总结和探讨,以为广大混凝土桥及新材料方向的同行在新的一年开展工作提供些许参考和思路,并期待与广大同行共同促进混凝土桥及其新材料方向的进一步发展。
混凝土桥梁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其主体研究已经趋于成熟。
从时间尺度上看,长期以来混凝土桥梁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桥梁建设期。
在大规模建设基本完成后,混凝土桥梁进入运营与养护阶段。
2019年初,专家在“我国海洋桥梁工程技术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我国桥梁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应高度重视环境作用及其组合、结构耐久性、抗疲劳和全寿命设计等理论研究,以此解决现有结构关键技术瓶颈。
因此,在混凝土桥研究领域,着重研究其运营性能,特别是服役期复杂运营环境下的使用性能(主要是耐久性)、全寿命周期理念下混凝土桥的寿命预测理论、服役期抵抗极端灾害(地震、洪水和台风等)的能力等方面的研究理应备受关注,成为混凝土桥领域2019年的主要研究点。
桥梁结构的疲劳与耐久性评估随着城市的发展,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交通运输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桥梁结构的疲劳和耐久性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桥梁结构的疲劳原因和耐久性评估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来看桥梁结构的疲劳原因。
桥梁作为承载车辆和行人通行的重要结构,其受力情况非常复杂。
在交通流量大、频繁的情况下,桥梁结构往往会面临较大的载荷。
长期以来,交通工程师通过经验和测量数据来估计桥梁的荷载水平,但这种方法有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由于荷载的不确定性,桥梁结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疲劳,甚至可能发生疲劳破裂。
其次,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评估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桥梁的设计寿命通常是以年限来计算的,但实际上,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车辆碰撞、地震、自然环境的变化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桥梁结构受损甚至失效。
为了确保桥梁的长期使用安全和可靠,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耐久性评估。
针对桥梁结构的疲劳和耐久性问题,工程师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障桥梁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桥梁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桥梁的使用环境和负荷情况,合理设置桥梁的载荷标准,确保桥梁能够承受实际荷载的作用。
其次,在桥梁的维护中,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和修复可能存在的损伤和缺陷。
例如,对于混凝土结构,可以采取防水和防腐措施,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另外,应加强对桥梁的疲劳监测和评估,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数学模型来分析桥梁的疲劳情况,进而制定出合理的维护计划。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兴的材料和技术也为解决桥梁疲劳和耐久性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例如,使用高强度钢材和复合材料可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使用智能传感器和数据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疲劳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此外,还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分析桥梁的运行数据,预测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摘要:结构耐久性不足产生的病害往往直接表现为建筑材料物理和力学性能的退化,例如混凝土出现开裂、保护层剥落、钢筋(包括各种预应力钢筋)锈蚀、钢构件锈蚀等。
由于认识到材料耐久性对于结构耐久性的重大影响,人们从一开始就对其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取得了不少关于材料耐久性退化机理和过程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也开展了有关耐久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桥梁工程;耐久性;力学性能;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强度;刚度;稳定性1引言目前我国桥梁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是混凝土和各类钢筋,其次是型钢、钢板等钢材。
材料耐久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混凝土和钢筋进行的;而钢材的耐久性主要涉及其外部防护问题,防护材料种类繁多,不同防护材料的耐久性能差异很大,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重点有较大区别。
由于混凝土结构在整个桥梁结构中应用最广,耐久性问题也较为突出,本文将主要讨论和研究混凝土桥梁结构基于材料性能退化的耐久性设计方法问题。
2环境指数评定法该法首先由日本土木工程师协会混凝土委员会于1987年提出,并已列入日本《混凝土结构物耐久性设计准则(试行)》稿中。
该法对于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探讨,是要求构件各部位的耐久指数tp 大于或等于环境指数sp,即tp≥sp (1)这里环境指数sp是根据结构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和结构物不需维修年限所定义的指数;而耐久指数tp是根据结构物的施工条件、使用材料及设计详图等内容,在设计阶段所计算的指数。
从式(1)可以看出,这虽然是一个新的概念,却与安全性问题探讨时的思路相似,二者的比较如表1所示。
与安全性问题探讨时相似,对构件各部位的耐久性进行验算,意味着对耐久性可能较低的所有断面各部分进行验算。
如果全部验算部位在耐久性方面都合格,那么就可以认为此结构物为耐久结构物。
该《准则》中,对于耐久性问题的探讨是在结构物的设计阶段根据事先设定的材料及施工条件进行的。
第23卷第2期2010年3月中国公路学报China Journal of Hig hw ay and T ransportVol.23 N o.2M ar.2010文章编号:1001 7372(201002 0030 06收稿日期:2009 05 27基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项目(2005DFA70810;交通部科技项目(2003319H 01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538070作者简介:干伟忠(1963 ,男,浙江舟山人,宁波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E mail:gan@nb 。
杭州湾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原位监测预警系统干伟忠1,2,RAU PACH M 3,金伟良1,吕忠达4(1.浙江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7; 2.宁波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016; 3.亚琛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北莱茵威斯特法伦亚琛52062;4.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浙江宁波 315327摘要:为了确保杭州湾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达到百年设计使用寿命,评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状况的动态发展,通过对预埋式钢筋腐蚀无损监测传感系统的国际合作研究,确定了基于电化学原理和辅助光纤技术的耐久性监测技术思路,制定了该工程耐久性动态预报监测平台的构架技术方案,捕获了结构各部位腐蚀预警的个性化判据,优化了全桥测点的布置,集成、改良并安装了控制关键部位的全套系统(共计48套监测单元。
工程实测结果表明:测试数据稳定,并且与实验室研究数据吻合。
关键词: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电化学原理;耐久性;预警系统;无损监测中图分类号:U 446.2 文献标志码:AIn situ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Durability ofConcrete Structure of Hangzhou Bay Sea crossing BridgeGAN Wei zhong 1,2,RAUPA CH M 3,JIN Wei liang 1,LU Zho ng da 4(1.Institute of Str uctural Eng ineering ,Zhejiang U niver sity,Hang zhou 310027,Zhejiang ,China; 2.Institute ofConcrete Structure Durability ,N ingbo U niv ersit y of T echnolog y,N ing bo 315016,Zhejiang ,China;3.Inst itute of Civil Engineer ing ,Aachen U niv ersity of T echnolo g y,A achen 52062,N or th Rhine W est phalia,Germany; 4.Const ruct ion Headquart er s of H ang zho u Bay Bridg e,N ingbo 315327,Zhejiang,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attain a hundred year long designed service life fo r the concrete structure of H angzho u Bay Sea crossing Bridge and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tate for durability,thro ug h international coo peratio n research on embedded no n destructive perm anent monito ring of the corr osion risk of steel bar,the technical thought of durability m onito ring based on electro chemical principles and assistant optical fiber techno logy w as deter mined.The relev ant technical solution fo r the m onitoring platform of dynam ic prediction fo r the structure dur ability was g iv en.The characteristic criteria for corro sion ear ly w arning of ev ery part o f the structure was set.The arrangements of m easuring po sition of the bridg e w er e optim ized.The w hole system (co nsisting of 48sensors of co ntro lling main parts w as integrated,improv ed and installed.Pr actical test r esults sho w that test data are co nstant and ag ree w ell w ith data g ot by labor atorial resear ch.Key words:bridge engineering;co ncrete structure;electrochem ical principle;dur ability;early warning system;non destructiv e permanent m onitor ing0引言杭州湾跨海大桥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主体结构除航道桥钢箱梁及部分钢管桩外,其余均为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用量近2.5M m3。
桥梁的耐久性问题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作者:————————————————————————————————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或争论焦点)桥梁的耐久性问题应该说此问题是近20年来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我国桥梁结构要略晚于建筑结构领域对此问题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对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视始于上世纪70 年代末.清华大学陈肇元院士曾撰文指出:“建筑物的耐久性是建筑物及其构件在给定的期限内并在各种作用下维持其功能的能力,而建筑物及其构件的使用寿命则是在其建造完工或生产制成以后,仅在一般的维护条件下,其所有性能均能满足原定要求的期限.”英国学者也提出:“耐久性预测不可能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建筑物的预测寿命只能是个估计。
”国内外专家近年来十分关注桥梁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是否满足预定的功能要求作为桥梁可靠性评价的重要指标。
如美国的北卡罗来那和明尼苏达等州,将桥梁剩余寿命作为评价桥梁的重要因素。
研究成果表明,耐久性的研究和评价对桥梁结构寿命的延长和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体说来,桥梁耐久性是对未来的预测.国际标准ISO2394:1998《结构可靠性总原则》中明确:“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尽量减小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失效概率,保证其可靠度……。
结构与结构构件的耐久性是指其在工作寿命期内,在适当的维护条件下在其所处环境中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并提出要注意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如结构预期用途、要求的性能、环境条件、材料性能、结构体系、构件形状、结构细部构造、工艺质量和控制水平、专门的防护措施以及在设计工作寿命期的维护等。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技术方面在技术方面,只是凭经验修桥,曾使19世纪80~90年代的许多铁路桥发生重大事故;从这时起,正在发展中的结构力学理论得到了重视,而在它的静力分析理论完全确立并广泛普及之后,桥梁因强度不足而造成的事故明显大为减少。
桥梁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操纵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最为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安全性和耐久性。
相较于其他的建筑工程,桥梁的安全性更加重要,其出现问题可能造成的损失是无法预估的。
耐久性也是桥梁工程中较为重要的要素,保障桥梁的耐久性除了能够充分利用桥梁资源,节省成本之外,也是对安全性的最好保障。
不过,当前桥梁施工过程中安全性和耐久性都还存有着一些问题,需要施工单位特别注意。
1桥梁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重要性首先,有利于降低事故发生率。
桥梁出现问题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要在桥梁工程施工阶段做好安全性和耐久性工作,就会减少事故的发生。
其次,做好这两项工作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即使桥梁的施工由施工单位具体负责,但这也是政府的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市民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的问题,所以做好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工作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再次,桥梁是确保经济进展的基础,也是城市运转的重要载体,因为桥梁质量问题导致交通不畅对于经济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2桥梁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标准操纵当前的桥梁工程建设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我们从两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质量治理的问题。
直至今日,施工单位仍然是重工期、重成本、轻治理的。
施工单位对于各项治理都很粗糙,没有用科学的治理体系去保障施工活动的各个环节顺利实行。
治理体系没有形成,质量操纵上就会存有问题,使其质量无法保障。
当前工程项目中利润很大,某些不法承包商就会铤而走险,罔顾质量和安全实行桥梁的施工。
如果有强有力的质量治理体系对其实行监督,质量操纵工作就会更加即时有效。
另一方面是桥梁施工标准不合理。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有各项细致的标准规定,这对建筑工程的建筑是有指引和制约作用的。
但是对于桥梁来说,因为其特别性,很多建筑标准不能够直接使用,单独的适合桥梁的标准又处在缺失的状态,导致桥梁的质量无法保证。
对于桥梁工程来说,要想增强其安全性和耐久性,就理应在内部操纵和外部操纵两个大的框架下实行:首先,是要增强各种外部的质量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