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耐久性评定
- 格式:xls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6
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桥梁是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耐久性直接关系到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制定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标准是必要的。
二、基本概念1.混凝土桥梁:由混凝土制成的桥梁。
2.耐久性:指材料或构件在长时间的使用和自然环境的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能的能力。
三、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标准1.材料标准混凝土桥梁中使用的混凝土应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标准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强度等级、配合比、掺合料等方面的要求。
2.设计标准混凝土桥梁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桥梁设计规范,包括但不限于荷载标准、抗震要求、温度变形等方面的要求。
3.施工标准混凝土桥梁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浇筑、养护、钢筋加工等方面的要求。
4.维护标准混凝土桥梁的维护应符合国家现行桥梁维护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加固等方面的要求。
5.检测标准混凝土桥梁的检测应符合国家现行桥梁检测规范,包括但不限于非破坏性检测、破坏性检测等方面的要求。
四、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评价指标1.强度混凝土桥梁的强度是评价其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混凝土桥梁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著下降。
2.耐久性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是评价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混凝土桥梁应能够承受自然环境的作用,如风吹雨打、紫外线辐射、化学物质腐蚀等,并能保持其原有性能。
3.渗透性混凝土桥梁的渗透性是评价其防水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混凝土桥梁应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分渗透,从而避免内部钢筋锈蚀和混凝土质量下降等问题。
4.裂缝混凝土桥梁的裂缝是评价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混凝土桥梁应能够有效地控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避免裂缝对桥梁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
五、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检测方法1.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用于评估混凝土桥梁的强度和裂缝情况。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桥梁是连接两地的重要交通工程,其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顺畅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此,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评定是非常重要的。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是指对桥梁结构、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一套标准体系,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桥梁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确保桥梁的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内容和实施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材料的耐久性、施工工艺的合理性等方面。
在评定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时,需要考虑桥梁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抗风性能等因素,通过对桥梁结构的计算分析和现场检测,确定桥梁的结构是否存在裂缝、变形、变形等安全隐患。
评定桥梁材料的耐久性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防腐性等因素,通过对桥梁材料的取样检测和实验室试验,确定材料的使用年限和是否需要更换。
评定桥梁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时,需要考虑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对桥梁的施工记录和施工工艺进行检查,确定施工工艺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其次,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桥梁结构的计算分析、现场检测、材料的取样检测、实验室试验和施工工艺的检查等方法。
在进行桥梁结构的计算分析时,需要采用有限元分析等先进的计算方法,对桥梁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确定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系数。
在进行现场检测时,需要采用无损检测、振动测试等技术手段,对桥梁的结构进行检测,发现桥梁存在的裂缝、变形等安全隐患。
在进行材料的取样检测和实验室试验时,需要采用化学分析、物理试验等方法,对桥梁材料进行检测,确定材料的强度、耐久性等指标。
在进行施工工艺的检查时,需要对施工记录和施工工艺进行检查,发现施工工艺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是确保桥梁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其内容包括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材料的耐久性、施工工艺的合理性等方面,其实施方法包括桥梁结构的计算分析、现场检测、材料的取样检测、实验室试验和施工工艺的检查等方法。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桥梁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筑物,其耐久性评估对于确保交通安全、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标准的分析和总结,提供一份全面、详细、科学、实用的标准,为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提供指导。
二、耐久性评估的基本原则1.综合考虑桥梁的设计、材料、施工和使用环境等因素,确定评估指标和方法。
2.评估指标应包括结构安全、使用寿命、经济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
3.评估方法应科学、可靠、可行,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式进行。
4.评估结果应具有可比性、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5.评估应周期性进行,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评估指标和方法1.结构安全评估指标结构安全是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强度和变形:通过测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参数,以及监测混凝土的应变、变形等参数,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能力。
(2)钢筋锈蚀:通过检测钢筋的锈蚀程度、断面积变化等参数,评估钢筋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3)桥墩基础稳定性:通过检测桥墩基础的沉降、倾斜等参数,评估桥墩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使用寿命评估指标混凝土桥梁的使用寿命是评估其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的抗老化性:通过检测混凝土的抗冻融性、抗渗透性、抗碳化性等参数,评估混凝土的抗老化能力。
(2)钢筋的抗腐蚀性:通过监测钢筋的腐蚀速率、腐蚀深度等参数,评估钢筋的抗腐蚀能力。
(3)桥梁的荷载能力:通过模拟桥梁的荷载情况,评估桥梁的荷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3.经济性评估指标经济性是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成本:通过评估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成本,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成本,评估混凝土桥梁的经济性。
(2)维护成本:通过评估混凝土桥梁的维护成本,包括巡查、保养、维修等方面的成本,评估混凝土桥梁的经济性。
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桥梁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耐久性是保证其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达到一定标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标准体系。
二、设计标准1.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桥梁的强度是其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设计时应根据桥梁所处环境和使用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一般而言,桥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30,对于特殊环境或使用要求较高的桥梁,强度等级应适当提高。
2.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考虑到桥梁所处环境和使用要求,同时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施工性和经济性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配合比。
3. 钢筋钢筋是混凝土桥梁中重要的构件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时应根据桥梁所处环境和使用要求,确定钢筋的规格和数量。
一般而言,钢筋的规格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钢筋的数量应根据桥梁的荷载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
4. 抗裂性混凝土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裂缝,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其抗裂性。
一般而言,应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和钢筋布置方式,以提高桥梁的抗裂性。
5. 防水性混凝土桥梁通常需要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以防止水分渗透导致混凝土的腐蚀和钢筋的锈蚀。
在设计时应考虑到桥梁所处环境和使用要求,采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以提高桥梁的防水性能。
三、施工标准1.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影响混凝土桥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施工时应采用适当的浇筑方式和工艺,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密实度。
同时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避免出现过度流动或过于干燥的情况。
2. 钢筋加工和安装钢筋加工和安装是混凝土桥梁中重要的施工工艺。
在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安装,保证钢筋的规格、数量和布置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应注意控制钢筋的间距和保护层厚度,避免出现钢筋锈蚀和断裂的情况。
3. 防水材料施工防水材料施工是混凝土桥梁中保证防水性能的重要施工工艺。
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评估标准与实践案例分析桥梁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交通工程之一,其耐久性评估标准及实践案例分析对于保障公共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评估标准进行详细探讨,并借助几个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以充分展示我在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和经验。
首先,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评估标准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
因为桥梁通常承受着复杂的荷载和环境作用,同时也往往具有长期使用的特点,必须具备出色的耐久性能。
在评估桥梁结构耐久性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结构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桥梁常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高性能钢材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抗腐蚀性、耐久性等因素。
另外,材料的施工质量也是保证桥梁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例如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工艺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其次是桥梁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桥梁的结构设计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要求,如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等。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减少结构受力集中,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工艺操作也是影响桥梁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必须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和要求,例如焊接、拼缝等工艺。
再次是桥梁的定期检测和维护。
桥梁作为大型的工程结构,往往存在着难以发现的缺陷和潜在的问题。
因此,定期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使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无损检测、红外热像等,可以及早发现结构的问题,采取修复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也是延长桥梁寿命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几个实践案例,可为我们详细阐述耐久性评估标准与实践案例的关系。
首先是港珠澳大桥。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港珠澳大桥不仅承受着巨大的荷载,还需要抵御海水的腐蚀。
为了确保桥梁的耐久性,工程师们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材料和施工技术。
在设计中,他们充分考虑了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因素。
同时,他们还采用了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第二个案例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跨海桥。
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一、概述本文主要从材料的耐久性问题、不同使用环境对桥梁耐久性的影响、桥梁耐久性的设计以及寿命预测等方面,对2020 年国内外学者在相关内容上所取得的进展进行梳理。
二、桥梁耐久性设计在桥梁结构中,不同的混凝土构件所受到的荷载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会导致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差异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陈琳等[2]对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混凝土结构的分层模块化划分方法。
林政园[3]对全寿命周期的桥梁设计流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图 1) ,分析对比了该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的区别,并且以日喀则地区某市政桥梁设计为例,开展了桥梁全寿命周期设计。
王崇交等[4]通过考虑桥梁使用周期内的荷载、环境和灾害作用,结合桥梁与周围环境、经济的相互关系,采用时变可靠度分析方法,建立桥梁结构时变可靠指标,并以成本效益为最优目标提出了基于可靠度的桥梁全寿命设计方法。
殷鹏程[5]以湄洲湾跨海大桥为工程背景,考虑桥梁使用环境中具有的侵蚀性离子和结晶破坏等特点,对该桥梁开展了结构耐久性设计,主要手段是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加以及结构表面的防腐措施的应用。
图1 全寿命周期设计流程示意图[3]秦向杰等[6]对南京长江大桥加固方案进行了比选,为了满足文物保护要求而采用了不同的填料材料来提高结构性能,分别采用了薄层自密实混凝土、轻质泡沫混凝土填料等来提高桥梁结构的承载力以及耐久性能。
黄海新等[7]为实现钢筋混凝土 T 梁桥结构的优化设计,以桥梁设计规范为基础,采用模块化的思想构建了能进一步考虑耐久性和可靠性的优化设计模型,并采用 VB 和MATLAB 平台开发了优化程序。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在桥梁结构的设计和桥梁构件层面提出了更为细化的设计方法,并且桥梁全周期设计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桥梁混凝土材料耐久性问题的研究混凝土桥梁中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问题体现为材料本身的劣化问题,主要包括碱骨料反应、硫酸盐侵蚀和冻融循环等对混凝土的损伤和破坏,典型情况如图 2 所示。
桥梁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桥梁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由于混凝土耐久性差,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裂缝和损伤,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实验操作等方面,提供一份全面的混凝土耐久性检测技术规程,以期为混凝土桥梁的维护和保养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检测项目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检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混凝土基本性能检测混凝土基本性能检测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泌水率、膨胀率等指标,这些指标是判断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标志。
2.混凝土渗透性检测混凝土渗透性检测可以通过测量混凝土表面的渗水量和吸水量等指标来评估混凝土的渗透性能,从而判断混凝土的耐久性。
3.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是通过测量混凝土表面的碳化深度来判断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测量可以采用电化学法、化学分析法和光学显微镜法等方法。
4.混凝土裂缝检测混凝土裂缝检测是通过观察混凝土表面的裂缝情况来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裂缝检测可以采用目视法、手摸法、声波法等方法。
5.混凝土钢筋锈蚀检测混凝土钢筋锈蚀检测是通过观察混凝土表面的钢筋锈蚀情况来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钢筋锈蚀检测可以采用金相显微镜法、电化学法、化学分析法等方法。
三、检测方法1.混凝土基本性能检测方法(1) 抗压强度检测抗压强度检测可以采用标准试件法和现场取样法两种方法。
标准试件法:依照《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的相关要求,制作标准试件(立方体或圆柱体),在规定的养护条件下,测定试件的抗压强度。
现场取样法:在混凝土结构中,随机取样,制作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检测。
(2) 抗拉强度检测抗拉强度检测可以采用拉伸试验法和剪切试验法两种方法。
拉伸试验法:依照《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的相关要求,制作拉伸试件,测定试件的抗拉强度。
桥梁构件状况及耐久性检测评定第一节桥梁结构外观检测结构外观检测主要以人力目测为主,辅以刻度放大镜、钢卷尺测量和锤击检查等手段,对结构物表面损伤、病害等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尽可能采用坐标图形或照相并结合文字描述进行记录。
桥梁结构外观检测的主要内容〈1 〕构件是否完好,有无损坏、开裂、剥落、锈迹,涂装有无老化变色、起皮。
桥面铺装是否平整,有无裂缝、局部坑槽、积水、沉陷、波浪、碎边;混凝土桥面是否有剥离、渗漏,钢筋是否露筋、锈蚀,填缝料是否老化、损坏,桥头有无跳车。
伸缩缝是否堵塞卡死,连接部件有无松动、脱落、局部破坏。
^ 排水设施是否良好,桥面泄水管是否堵塞和破损。
人行道、缘石、栏杆、扶手、防撞护栏和引道护栏(柱)有无撞坏、断裂、松动、错位、缺件、剥落、锈蚀等。
观察桥梁结构有无异常变形,异常的竖向振动、横向摆动等情况。
〈5 、支座是否有明显缺陷,活动支座是否灵活,位移是否正常。
(^)桥位区段河床冲淤变化情况。
基础是否受到冲刷损坏、外露、悬空、下沉,墩台及基础是否受到生物腐蚀。
墩台是否受到船只或漂浮物撞击而受损。
(?)翼墙〈侧墙、耳墙)有充开裂、倾斜、滑移、沉降、风化剥落和异常变形。
锥坡、护坡、调治构造物有无塌陷,铺砌面有无缺损、勾缝脱落、灌木杂草丛生。
桥面系构件的外观检测0〉桥面铺装层纵、横坡是否顺适,有无严重的裂缝(龟裂、纵横裂缝〉、坑槽、波浪、桥头跳车、防水层漏水。
〔2 〉伸缩缝是否有异常变形、破损、脱落、漏水,是否造成明显的跳车。
〈3 〉人行道构件、栏杆、护栏有无撞坏、断裂、错位、缺件、剥落、锈蚀等。
桥面排水是否顺畅,泄水管是否完好、畅通,桥头排水沟功能是否完好,锥坡有无冲蚀、塌陷。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外观检测〈1 〕梁端头、底面是否损坏,箱形梁内是否有积水,通风是否良好。
混凝土有无裂缝、渗水、表面风化、剥落、露筋和钢筋锈蚀,有无碱集料反应引起的整体龟裂现象。
混凝土表面有无严重碳化。
预应力钢束锚固区段混凝土有无开裂,沿预应力筋的混凝土表面有无纵向裂缝。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桥梁是公路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耐久性是桥梁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为了确保混凝土桥梁的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对其耐久性进行检测。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检测的技术规程。
二、检测方法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检测方法包括可视观察法、无损检测法和物理力学性能检测法。
2.1 可视观察法可视观察法是最简单的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检测方法,通过对桥梁表面的痕迹、裂缝、渗漏等进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桥梁的耐久性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1. 对桥梁表面进行全面的观察,记录下任何痕迹、裂缝、渗漏等情况。
2. 根据观察结果,初步判断桥梁的耐久性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
2.2 无损检测法无损检测法是通过对混凝土桥梁进行非破坏性检测,获取桥梁内部结构的信息,从而判断其耐久性情况。
无损检测法包括声波检测、渗透检测和红外热像检测等。
2.2.1 声波检测声波检测是利用超声波在固体材料中传播的特性,通过对桥梁进行超声波检测,获取混凝土内部结构的信息,从而判断桥梁的耐久性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1. 对桥梁进行表面清洗,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2. 在桥梁表面布置超声波传感器,进行超声波检测。
3. 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桥梁的耐久性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
2.2.2 渗透检测渗透检测是通过将特殊的液体渗透到混凝土中,然后通过检测液体在混凝土中的扩散情况,判断混凝土的耐久性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1. 对桥梁表面进行清洗,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2. 在桥梁表面涂上渗透剂,让其渗透到混凝土内部。
3. 等待适当的时间,然后用洗涤剂洗去表面的渗透剂。
4. 涂上显色剂,让其渗入混凝土内部,然后观察颜色变化。
5. 根据观察结果,判断桥梁的耐久性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
2.2.3 红外热像检测红外热像检测是通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红外扫描,获取混凝土内部结构的信息,从而判断桥梁的耐久性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1. 对桥梁表面进行清洗,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1 总则1.0.1 编制本指南的日的主要是为公路混凝十旧桥的材质状况与耐久性检测评定提供相对统—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评定标准。
1.0.2 公路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评定以组成结构的构件耐久性评定值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类构件的重要性系数、损伤程度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后得出结构的耐久性等级。
:1.0.3 本指南适用于一般环境条件下的、公路上常见的、正在使用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和混凝土圬工结构,对于遭受大灾、处于严重污染的水环境以及海水浪溅区等特殊侵蚀介质中的公路混凝土桥梁,除应遵守本指南的规定外,尚应遵照现行的有关规范及标准要求。
1.0.4 本指南的施行必须与国家和交通部颁布的各种现行公路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标准、规程(包括抗震设计规范),材料和施工的质量验收规范,以及材料、构件的试验规范配套使用。
1.0.5 公路混凝土旧桥材质状况与耐久性检测,包括:表观损伤检测、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钢筋锈蚀电位检测、氯离子含量测定、混凝土中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混凝土电阻率现场测试和混凝土内部缺陷与表层损伤检测等内容。
1.0.6 材质状况与耐久性检测,主要是通过对结构或构件的材质状况与耐久性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根据结构或构件所处环境及设计使用年限等条件,综合分析检测结果,给出结构或构件的耐久性恶化系数,从而确定结构或构件的耐久性等级,其检测的一般途径如图1-1—1所示。
1.0.7 在材质状况与耐久性检测前,可通过对被检对象进行一般检查,确定有代表性的结构或构件进行检测评定。
确定的检测项目应具有代表性,若单一项指标不能得出肯定结论时,应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定。
1.0.8 检测应结合环境条件及结构自身特点,对影响其耐久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重点检测,必要时町适当增加其权重。
2 桥梁概况与环境条件的调查2.1 桥梁概况的调查2.1.1 桥梁概况调查包括原始资料的调查和桥梁的实地考察两部分。
原始资料的调查主要是针对桥梁的设计、施工情况(包括施丁丁艺料)及使用、养护、维修、加固与管理情况进行的;桥梁的实地考察主要是初步了解桥梁的技术状况和主要存在问题,并向相关人员调查了解桥用中的特别事件、限重限速原因、交通状况、今后改扩建计划、水文、气候及环境等方面情况。
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说明1、结构耐久性设计依据本项目结构耐久性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 3310-2019)的相关标准、要求进行。
2、结构环境本项目结构所处环境类别按Ⅰ类考虑(一般环境);环境作用等级:I-A 级、I-C 级(下部构件)。
3、结构耐久性设计原则根据《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 3310-2019),本项目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环境类别属Ⅰ类环境。
设计时将桥涵结构分两部分考虑:桥梁上部结构:Ⅰ-A类;其余构件均采用Ⅰ-C类。
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取决于混凝土材料的自身特性和结构的使用环境,与结构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密切相关。
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本项目宜从以下方面解决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耐久性:(1)配制耐久混凝土选用低水化热、含碱量偏低、品质稳定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品质稳定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等矿物掺和料或复合矿物掺和料;选用吸水率低、线胀系数小的骨料,骨料的级配合理、粒形良好、洁净坚实;限制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用量,外加高效减水剂,尽量降低拌和水用量;结构浇筑时,应选择适宜于混凝土养生的环境温度。
(2)裂缝控制措施结构分层浇筑或分段浇筑时,层间应按照施工缝处理,加强混凝土结合;对新老混凝土连接部,应进行有效增强结合力的界面处理,除抹界面剂外还应在混凝土表层进行局部防水处理。
应重视结构表层钢筋网和预应力管道四周定位钢筋的设置。
(3)桥面排水桥面均设置专门的排水系统,减少桥梁结构接触雨水;预制梁及现浇梁外悬臂端部附近均设置滴水槽,避免护栏背面雨水浸湿、污染梁体;桥面铺装层与桥面结构之间设置可靠的防水层。
(4)河道中桥墩桩柱防撞、防磨蚀河道中桥墩在最大冲刷深度至设计洪水位之间设置防磨蚀套筒,减少河流水及砂石对桩柱的冲击、磨蚀,提高结构的安全耐久性。
(5)混凝土施工与养护耐久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重点保证质量并采取专门措施的内容有:结构表层混凝土的密实性、均匀性与良好的养护,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混凝土裂缝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