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术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17.79 KB
- 文档页数:3
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
研究组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开窗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一年内肝囊肿复发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开窗术,于临床推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开窗引流;肝囊肿;临床肝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多数症状较轻微,临床症状不明显,对于囊肿小而无任何症状者,不需进行治疗,而囊肿较大且伴有压迫症状者需给予治疗,一般采用穿刺抽液、囊肿开窗、囊肿引流、囊肿切除等手术方法[1-2]。
本院探讨了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
参照组男21例,女25例,中位年龄(53.4±7.7)岁,平均囊肿直径(10.2±2.7)cm;观察组男20例,女26例,中位年龄(54.6±7.3)岁,平均囊肿直径(9.8±2.5)cm。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行术前常规检查,术前禁食12h,禁水6h,术前一天和术晨各灌肠一次。
手术采用低仰卧位,行全身麻醉。
研究组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在患者脐下缘作弧形切口,长度1~2cm,充入CO2气体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在12~15mmHg之间。
探入腹腔镜观察患者腹腔情况,用套管针穿刺患者囊肿最薄弱部位,抽出囊液,根据患者囊肿大小作适当切口,置入适当型号引流管作引流处理,剪开囊壁,无水酒精清洗囊腔。
肝囊肿患者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体会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在肝囊肿患者护理中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的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8例,以入院先后顺序为准则,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
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行辅助性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
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综合性护理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过程中可发挥加快康复速度、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囊肿患者;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护理措施;效果在肝囊肿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是时代发展所驱,是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的有效途径。
但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有必要给予护理措施,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因此,我院对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效果进行探究,现进行汇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的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8例,以入院先后顺序为准则,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情况为:男25人,女19人,年龄在33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岁;对照组患者情况为:男21人,女23人,年龄在35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8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太大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行辅助线护理。
即:根据患者术中情况给予护理。
但在实施各种护理操作时,需遵循无菌原则。
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
即: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其他护理。
在术前护理中,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并开展健康宣教活动,使其了解相关知识,主动配合治疗;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需准备好抢救器材,以防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
在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护理。
即:关注患者的术后情况,为其提供低量吸氧;鼓励下床活动,讲述进食情况;根据患者情况予以镇痛药物;引流管情况。
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后复发原因的探讨
蒋国祯;裘华森;朱友根;朱建敬
【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5(005)008
【摘要】目的探讨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后复发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6月~2003年8月54例肝囊肿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52例随访1~6年,5例复发,复发率9.6%(5/52).3例由于囊肿位置特殊开窗过小,1例由于多发囊肿之间的透明隔未予切开,1例系多囊肝术后复发. 结论适应证选择不当、囊肿开窗过小、遗漏多发囊肿以及黏膜处理不当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
【总页数】2页(P647-648)
【作者】蒋国祯;裘华森;朱友根;朱建敬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金华,321000;浙江省金华市广福医院,金华 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金华,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金华,3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3
【相关文献】
1.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和囊肿穿刺引流联合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张卓;曹子龙;胡建立;申铉三
2.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后复发原因探讨 [J], 杨能红;王学汉;胡康;王海斌
3.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对策 [J], 周明银;陈涛;王永光;王道岭
4.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后复发原因探讨 [J], 崔宏伟;王耀东;严茂林
5.对比观察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和囊肿穿刺引流结合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的效果 [J], 刘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对策目的探讨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后复发的原因,并探讨降低其复发率的策略。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67例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65例随访1~5年,6例复发,复发率为9.23%(6/65)。
4例由于囊肿位置特殊(Ⅶ、Ⅷ段)开窗过小致复发;1例由于囊壁处理不当复发;1例由于多房性囊肿之间的透明隔未予切开而遗留小囊肿致复发。
结论适应证选择不当、囊肿开窗过小、囊壁周围粘连闭合、遗漏小囊肿以及囊壁处理不当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
严格掌握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术手术适应证,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auses of recurrence of hepatic cysts after laparoscopic fenestration and to reduce their recurrence rat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67 cases clinical dates of laparoscopic fenestration of hepatic cys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Sixty five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rom 1 to 5 years, and found 6 cases of recurrence, their recurrence rate was 9.23%(6/65). 4 cases fenestration were made too small because of unusual positions(Ⅶ, Ⅷabove)and recurred; improper management of the cyst wall caused 1 case recurrence; the recurrence of 1 cases multilocular hepatic cyst because its pellucidum septums were not cut absolutely and left small cysts. Conclusion Improper selection of patients, too small fenestration of cyst, adhesion between the residual cyst wall and the surrounding tissue, omissing small cysts and improper management of the cyst wall are main reasons for the the recurrence. Controlling the indications of laparoscopic fenestration of simple hepatic cyst strictly and choosing appropriate treatments are the key of decreasing the recurrence rate.[Key words] Simple hepatic cyst; Fenestration; Laparoscopic; Recurrence单纯性肝囊肿的治疗并不要求囊肿完全切除,故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成为治疗肝囊肿有效的、可选择的治疗手段。
腹部术后腹腔引流液分析及其临床意义引流是腹部手术术后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通过引流管将术后腹腔内的液体、血液和渗出物引出,帮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腹腔引流液的分析可以提供有关病情、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等的重要信息,对于指导临床判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术后腹腔引流液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外观和性状:外观上,正常引流液应为淡黄色,透明或微浑浊的液体,无异味,无气泡。
异常情况下,引流液颜色可能为血红色、棕色、黄绿色等,呈现浓稠、水样或血块等变化,提示可能存在出血、感染或组织坏死等情况。
2.神经传导物:神经传导物是指引流液中的电解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成分。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蛋白质、白蛋白、钾、钠等。
异常情况下,引流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白蛋白含量降低,提示可能存在炎症反应、渗出物增多或肠漏等情况。
3.炎症标记物:炎症标记物是指引流液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炎症因子等。
术后腹腔引流液中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
同时,引流液中的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也可以作为炎症反应的指标。
4.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通过对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以及感染菌株的敏感性。
对于临床中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术后腹腔引流液的分析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指导临床决策:通过对引流液的分析,可以了解术后腹腔的情况,判断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例如,腹腔引流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白细胞计数升高和细菌培养阳性等都可能提示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2.提早发现并发症:术后腹腔引流液的分析可以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肠漏等,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指导抗生素的应用: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明确感染的细菌菌株和其敏感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滥用。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94例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8-11-23T16:51:33.2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8期作者:王存生庞天骄周树理张晋岗[导读]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疗效。
方法:对94例肝囊肿行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观察效果王存生庞天骄周树理张晋岗(武警山西总队医院山西太原 030006)【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疗效。
方法:对94例肝囊肿行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观察效果。
结果:94例肝囊肿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无中转开腹。
结论:腹腔镜下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020-02肝囊肿是普外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是一种肝脏的良性疾病,总体可分为非寄生虫性和寄生虫性囊肿以及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
当囊肿较小、数量较少时,偶发食欲不振、嗳气、恶心等不适;若囊肿较大时,会出现上腹部无痛性肿块、腹围增加、肝区胀痛、消瘦等症状,一般而言肝囊肿的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容易被忽略,故前来就诊的大多数患者均为体检时发现。
肝囊肿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是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肝内的迷走胆管和淋巴管发生异常或因炎性上皮增生阻塞局部淋巴管进而导致管腔内分泌物排泄障碍形成肝囊肿。
200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94例,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94例患者中,男58例,女36例,年龄为26~79岁,平均年龄为41岁;单发性囊肿18例,多发性囊肿76例;位于肝左叶21例,肝右叶35例,左右叶均有38例;囊肿直径为0.8~28.6cm,平均9.8cm,10cm以上47例,合并胆囊结石87例。
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头高30°,在脐部下缘将Veress气腹针刺入腹腔,充入CO2建立气腹,腹压达13~15mmHg (1.720kPa),在脐下缘作10mm小切口,将10mm腹腔镜穿刺器戳入腹腔作为观察孔,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情况,在腹腔镜直视下,于剑突下偏右侧做10mm切口置入10mm腹腔镜穿刺作为主操作孔,根据腹腔镜探查囊肿的位置和数目情况选择在左肋缘下锁中线或右肋缘下锁中线置入5mm穿刺器作为第二操作孔。
肝囊肿术后应注意什么
肝囊肿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调节
手术后的饮食需要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大量烟酒、油腻等不良习惯。
饮食应以高纤维、低脂肪、低热量、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主。
如果有术后肠胃不适,请尽早告知医生和护士。
2.避免重体力活动
肝囊肿手术后需要休息和恢复,不要进行过大的体力劳动,避免竭尽全力,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术后需要多休息,适当运动,避免卧床过久。
3.药物治疗
术后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手术并不能彻底消除囊肿,随时可能再次发作。
因此,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服用相关药物,例如抗生素,以预防囊肿感染并促进愈合。
4.定期复查
术后定期复查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检测出囊肿复发、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
其次,术后复查也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囊肿手术的效果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5.保持良好心态
肝囊肿手术后,患者需要面对很多生活和身体上的变化,可能会产生压抑、恐慌等不良情绪。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可以多和家人和朋友交流,寻求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总之,肝囊肿手术后需要逐步恢复,依照医嘱进行饮食调整、疼痛控制、药物治疗等,并定期复查。
同时,建立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身体变化和生活上的困难,对于恢复健康尤其重要。
肝囊肿实施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临床分析目的:分析肝囊肿实施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效果。
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肝囊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使用开腹开窗引流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实施开腹开窗引流术相比,对肝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身体的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open window drainage of hepatic cyst.Method:86 patients with hepatic cysts admitted by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May 2017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tomy open window drainag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open window pared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recovery time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all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operation of open ventral drainage,the operation of laparoscopic open window drainage for patients with hepatic cyst can reduce the blood volume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body.[Key words] Liver cyst;Laparoscope;Open window drainage肝囊腫是一种良性肝脏病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通过手术切除囊肿是治疗肝囊肿的主要方法。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肝囊肿术后护理措施:一、术后观察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2. 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渗液、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3. 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如感染、胆漏、腹腔出血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二、疼痛管理1. 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
2. 鼓励患者采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3. 教会患者使用冷敷、热敷等方法缓解疼痛。
三、饮食护理1. 术后6小时内禁食,以减轻胃部负担。
2. 术后6小时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
3.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4. 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四、活动与休息1. 术后24小时内,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2. 术后24小时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如散步、慢跑等。
3. 避免提重物、弯腰等可能导致腹压增高的动作。
五、心理护理1.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2. 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及时解答疑问。
3. 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六、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按时更换敷料,注意个人卫生。
2. 预防胆漏:术后密切观察患者腹部情况,如有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3. 预防腹腔出血: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处理。
4. 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血栓形成。
七、康复指导1. 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2. 注意饮食: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
3.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4.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避免接触烟草、酒精等有害物质。
高海拔地区腔镜下首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后护理体会一例摘要患者女 56岁,患者入院前2年,无意中在体检时作腹部B超检查,发现“肝脏囊性肿物”,无明显不适感,未予重视,自己不时进行B超复查,经比较肿物逐渐增大,1周前,疑为进食不当后,上腹出现隐胀感,无恶心、呕吐,无嗳气反酸,无他处牵涉放射不适,能忍耐,未进行诊治,于2014年1月14日14时55分入院,首测T:36.5℃,P:90次/分,R:19次/分,BP:145/96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神清神萎,皮肤温,温度适中,弹性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皮肤黏膜无黄染,心肺无明确阳性体征。
腹无膨隆,无胃肠型及蠕动波。
腹壁浅静脉无曲张及显露。
下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肝区无叩痛,肠鸣活跃,未闻及高调肠鸣及气过水声,移动性浊音(-),腰大肌实验(-),双肾区无叩痛,肛门外生殖器未见疹块及糜烂。
辅助检查:1.腹部B超:肝脏脂肪沉积、多囊肝、胆囊壁毛燥增厚,胆囊壁息肉样变,左侧甲状腺低回声结节;2.腹部CT:肝脏多发囊性占位、右肾小结石可能;3.心脏彩色多普勒: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左室顺应性降低;4.胸部DR及心电图未发现异常;5.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6.6%,淋巴细胞百分比57.3%,纤维蛋白原1.842g/L;6.生化检查:总胆固醇9.12mmol/L,甘油三酯2.4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34mmol/L。
入院诊断:1.多发行肝囊肿;2.胆囊息肉。
二、术前讨论病员因发现肝脏肿物2年,伴右上腹隐胀1周来院,入院查:T:37.4℃,P:78次/分,R:20次/分,BP:121/88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神清神萎,查体合作。
皮肤温、温度适中,弹性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皮肤黏膜无黄染,结膜红润,睑无浮肿,副鼻窦区无叩痛,口中无异味,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压痛,胸廓无畸形,肋间隙无增宽及缩窄,心肺无明确阳性体征。
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术后分析
作者:陈萃, 郑军
作者单位:443003,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刊名: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
年,卷(期):2013,36(11)
1.Qiu JG;Wu H;Jiang H Laparescopic fenestration vs open fenes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patic cysts:a meta-analysis[期刊论文]-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1(28)
2.Ker J The liver and right atrium-hepatic cyst as a cause of arrhythmis 2010
3.Macutkiewicz C;Plastow R;Chrispijn M Complications arising in simple and polycystic liver cysts 2012(12)
4.Gall TM;Oniscu GC;Madhavan K Surgical management and longterm follow-up of non-parasitic hepatic cysts 2009(03)
iadis L;Giannakopoulos T;Boutsikos G Spontaneous rupture of a large non-parasitic liver cyst:a case report 2010
6.陈家阳;陈敬洪;林汉升腹腔镜治疗肝囊肿临床疗效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当代医药 2011(02)
7.周明银;陈涛;王永光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当代医药 2012(07)
8.程亮非寄生虫肝囊肿27例治疗体会[期刊论文]-中国医药 2007(0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ysjxzz20131101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