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徐州)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8
手术知情同意书姓名:*** 住院号:***姓名:*** 性别:男年龄:65岁住院号:***尊敬的患者:您好!根据您目前的病情,您有此手术适应症,医师特向您详细介绍和说明如下内容: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目的、术中拟使用高值医用耗材和仪器、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及替代医疗方案等。
帮助您了解相关知识,作出选择。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术前诊断:[新建L单元]手术指征:肝囊肿体积较小多无临床症状,可随诊观察,无特殊处理,若体积较大或直径大于5cm,临床可予外科处理。
无手术禁忌症。
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替代医疗方案:根据您的病情,目前我院主要有如下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1.经皮经肝穿刺肝囊肿硬化治疗:手术创伤小,但有一定复发率。
2.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对边缘性肝囊肿,去除囊壁部分,并予以破坏囊肿内壁,创伤较小,恢复快,并复发率低。
3.开腹肝囊肿去顶开窗--创伤大,恢复慢,多用于较特殊部位肝囊肿或多发肝囊肿。
手术目的:去除病灶,缓解症状,明确诊断,控制疾病发展或达到根治目的。
手术部位:上腹部拟行手术日期:[手术日期]。
手术一次完成。
患者自身存在高危因素:无。
高值医疗耗材:无。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医生告知我如下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手术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手术知情同意书姓名:*** 住院号:***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医生的对策:1) 麻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休克,危及生命;2) 术中因解剖位置及关系变异变更术式,如中转开腹;3) 术中损伤神经、血管及邻近器官,如:胆总管、小肠、结肠等,致胆瘘、肠瘘等;4) 切口积液、感染、裂开、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瘘管及窦道形成,切口疝;5) 术中、术后伤口渗血、出血,可能需要行二次手术;6) 术后囊肿复发,继续增大;术后肠粘连,粘连性肠梗阻;7) 二氧化碳气腹造成的并发症:气体栓塞、皮下气肿、术后右侧肩背部疼痛等;8) 脑并发症:脑血管意外;9) 呼吸并发症:肺不张、肺感染、胸腔积液、气胸等;10) 心脏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衰、心跳骤停;11) 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脑栓塞、或其他部位栓塞;12) 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3) 术中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14) 其它目前无法预计的风险和并发症。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肝囊肿54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肝囊肿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54例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本组54例患者手术均告成功,且无中转开腹及胆漏、出血、感染发生。
手术时间为30~65min,平均46.3min,术中出血15ml~70ml,平均32.7ml,引流管放置1~5d,平均2.4d,住院3~7d,平均5.1d。
术后6个月b超复查发现,多数患者肝脏形态恢复正常,2例患者复发,随经二次腹腔镜开窗引流术。
结论: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发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肝囊肿; 腹腔镜; 开窗引流术;疗效【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83-01肝囊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根据起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临床上常见的是先天性肝囊肿, 其发病率2.5%~4.25%,多见于老年患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逐渐增大会压迫了周围脏器,损害肝脏功能,对患者健康产生一定的威胁,因此应予以治疗。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在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下肝囊肿手术目前已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成为治疗肝囊肿的首选方法。
我院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54例肝囊肿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4例肝囊肿患者均经术前b超及ct检查明确诊断,并排除寄生虫性肝囊肿、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等其他肝占位性病变。
其中男性32例,女性22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61.4岁。
单发性囊肿12例, 多发性囊肿42例,囊肿直径6~12cm,平均 7.3c m,囊肿位于左叶23例, 位于右叶31例。
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17例,合并肾囊肿8例。
手术知情同意书姓名:*** 住院号:***姓名:*** 性别:男年龄:65岁住院号:***尊敬的患者:您好!根据您目前的病情,您有此手术适应症,医师特向您详细介绍和说明如下内容: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目的、术中拟使用高值医用耗材和仪器、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及替代医疗方案等。
帮助您了解相关知识,作出选择。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术前诊断】[术前诊断]【拟行手术指征及禁忌症】保守治疗无效,病变继续增大,压迫正常肝脏及周围气管导致上腹胀痛不适,应积极手术治疗。
选择穿刺治疗,创伤小,但有复发风险,无手术禁忌症。
【替代医疗方案】根据您的病情,目前我院主要有如下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1.经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开窗引流术:适合于肝脏边缘性囊肿,该术式微创,并术后囊肿复发率低,缺点费用稍高。
2.开腹肝囊肿去顶开窗术--由于自身原因不适宜腹腔镜手术或患者拒绝腹腔镜手术及穿刺治疗者,该手术方式创伤大,恢复慢,较腹腔镜术式不降低复发率。
【建议拟行手术名称】肝囊肿酒精硬化治疗【手术目的】去除病灶,缓解症状。
【手术部位】肝脏【拟行手术日期】[手术日期]【拒绝手术可能发生的后果】延误治疗,失去最佳手术时间,延误治疗。
【患者自身存在高危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值医用耗材】术中可能使用的高值医用耗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费√部分自费√超过千元(详见使用自费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告知同意书)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医生告知我如下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手术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手术知情同意书姓名:*** 住院号:***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指征及手术操作技巧秦建民;谢德红;殷佩浩;张敏;李鹏;孔雷;盖吉钦【期刊名称】《肝胆外科杂志》【年(卷),期】2010(018)001【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囊肿治疗的指征和处理方法.方法腹腔镜治疗36例肝囊肿,肝囊肿开窗引流32例,肝左外叶切除1例,肝Ⅲ段切除1例,肝V段切除2例.20例合并有胆囊结石或息肉者先行胆囊切除,再处理肝囊肿.结果 36例肝囊肿腹腔镜成功治疗,无中转开腹.术后肝囊肿原位复发6例,复发率为16.7%.术后发生胆漏2例,无腹腔脓肿、出血发生.结论严格掌握腹腔镜治疗肝囊肿指征,依据囊肿大小、数目、部位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是提高肝囊肿腹腔镜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关键.【总页数】3页(P34-36)【作者】秦建民;谢德红;殷佩浩;张敏;李鹏;孔雷;盖吉钦【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6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6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6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6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相关文献】1.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在单纯性肝囊肿治疗中的应用与操作技巧 [J], 李勇男;吴硕东;田雨;韩金岩;陈永生2.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右肾囊肿及右肝囊肿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杨兴国;贾全安;黄品信;曹君3.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肝囊肿的围手术期护理 [J], 赵兰萍;杜惠兰4.良性前列腺增生/良性前列腺梗阻手术治疗指征的思考——CUA指南对手术治疗指征的推荐恰当吗? [J], 许克新;王焕瑞5.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指征及手术操作技巧分析 [J], 李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囊肿常见的治疗方法肝囊肿属于肝脏良性病变,绝大多数的肝囊肿都是先天性的,即因先天发育的某些异常导致了肝囊肿形成。
肝囊肿既不会影响肝功能,也不会发展为肝癌,所以这种囊肿通常不必理它,只要定期复查即可。
但如果它长得实在太大,让病人感觉不舒服时,可以进行治疗。
肝囊肿常见的治疗方法1.囊肿穿刺抽液术在B型超声监控引导下经皮囊肿穿刺,抽尽囊液。
此法操作简单,可重复穿刺或穿刺后置管。
穿刺前须除外肝包虫囊肿后方可实施。
应严格无菌技术,避免囊内出血及脓肿形成。
2.囊肿摘除术容易剥离的单发性囊肿可采用此种手术,治疗较彻底。
3.囊肿“开窗”术用于囊肿位于肝的浅层且无感染或胆管与囊肿无交通的情况。
切除部分囊肿顶壁(即“开窗”),吸净囊液,使囊腔向腹腔内开放。
若囊肿并发感染或囊内有陈旧性出血时,开窗后清理囊腔,并将部分带蒂大网膜填塞囊腔,腹腔内“烟卷”引流。
若囊液染有胆汁时,清理囊腔,确定无继续漏胆后,按上述方法行大网膜堵塞囊腔。
4.囊肿内引流术用于囊腔内有溢漏胆汁又不易找出胆管开口或囊壁较坚厚及感染严重的囊肿。
5.非典型肝部分切除并用囊肿“开窗”术弥漫性肝囊肿某一叶囊肿密集、压迫致使该叶肝实质明显萎缩,可行非典型部分切除术,而其余肝囊肿并用“开窗”术。
6.囊肿外引流术囊肿感染而又不易耐受其它较复杂手术时,可行暂时性外引流术,但易形成长期不愈的外瘘,往往需二期手术。
专家提示:对于以下四种肝囊肿,则应该及早治疗1.肝囊肿扭转:肝囊肿扭转并不常见,但是当悬垂型肝囊肿发生扭转时,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手术可能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此现象甚为罕见。
2.巨大肝囊肿:少数肝囊肿生长速度较快,当囊肿直径超过10厘米时,医学上称之为巨大肝囊肿。
巨大肝囊肿容易引起压迫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应积极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肝穿刺抽取液体,即在B超引导下,用细针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然后再注入酒精,使囊肿不再长大。
二是肝囊肿“揭顶”手术,即在吸净囊液后,将大部分囊壁或所有游离的囊壁切除,就像将房顶揭掉一样。
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参考目录一、腹腔镜手术
(一)疝腔镜手术
1.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2.腹腔镜股疝修补术
3.腹腔镜脐疝修补术
4.腹腔镜切口疝成型术
(二)肝脏腔镜手术
1.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2.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
3.腹腔镜肝脏楔形切除术
4.腹腔镜肝脏活检术
(三)胆道腔镜手术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
3.腹腔镜胆囊切开取石术
4.腹腔镜下胆囊造瘘术
(四)胰腺腔镜手术
腹腔镜胰腺囊肿外引流术
(五)脾脏腔镜手术
腹腔镜脾囊肿开窗引流术
(三)胆道镜胆管下端嵌顿结石取出术五、其他
(一)腹腔镜大网膜切除术
(二)腹腔镜腹膜透析管置放术
(三)腹腔镜肠系膜囊肿切除术。
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知情同意书姓名:*** 住院号:***姓名:*** 性别:男年龄:65岁住院号:***尊敬的患者:您好!根据您目前的病情,您有此手术适应症,医师特向您详细介绍和说明如下内容: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目的、术中拟使用高值医用耗材和仪器、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及替代医疗方案等。
帮助您了解相关知识,作出选择。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术前诊断:[新建L单元]手术指征:肝囊肿体积较小多无临床症状,可随诊观察,无特殊处理,若体积较大或直径大于5cm,临床可予外科处理。
无手术禁忌症。
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替代医疗方案:根据您的病情,目前我院主要有如下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1.经皮经肝穿刺肝囊肿硬化治疗:手术创伤小,但有一定复发率。
2.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对边缘性肝囊肿,去除囊壁部分,并予以破坏囊肿内壁,创伤较小,恢复快,并复发率低。
3.开腹肝囊肿去顶开窗--创伤大,恢复慢,多用于较特殊部位肝囊肿或多发肝囊肿。
手术目的:去除病灶,缓解症状,明确诊断,控制疾病发展或达到根治目的。
手术部位:上腹部拟行手术日期:[手术日期]。
手术一次完成。
患者自身存在高危因素:无。
高值医疗耗材:无。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医生告知我如下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手术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手术知情同意书姓名:*** 住院号:***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医生的对策:1) 麻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休克,危及生命;2) 术中因解剖位置及关系变异变更术式,如中转开腹;3) 术中损伤神经、血管及邻近器官,如:胆总管、小肠、结肠等,致胆瘘、肠瘘等;4) 切口积液、感染、裂开、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瘘管及窦道形成,切口疝;5) 术中、术后伤口渗血、出血,可能需要行二次手术;6) 术后囊肿复发,继续增大;术后肠粘连,粘连性肠梗阻;7) 二氧化碳气腹造成的并发症:气体栓塞、皮下气肿、术后右侧肩背部疼痛等;8) 脑并发症:脑血管意外;9) 呼吸并发症:肺不张、肺感染、胸腔积液、气胸等;10) 心脏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衰、心跳骤停;11) 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脑栓塞、或其他部位栓塞;12) 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3) 术中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14) 其它目前无法预计的风险和并发症。
常见腹腔镜手术记录一.LA 术术中所见:阑尾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长约8cm , 直径约0.8cm ,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1. 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戳孔选择:第1戳孔于脐旁左侧纵行切开皮肤约1.0cm ,形成气腹15mmHg 后置入10mm 套管,放入腹腔镜,探查见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在腹腔镜直视下在左髂前上棘内侧2cm 处做5mm 戳孔为主操作孔;在耻骨联合上2.0cm 处做5mm 戳孔为副操作孔。
3. 病人取头低足高位左侧倾斜位,用无齿抓钳将回肠推向左中上腹部,充分显露阑尾,可见阑尾表面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术中证实原诊断。
4.用电凝钩凝切部分阑尾系膜,于根部系膜无血管区戳孔,生物夹钳夹后,剪断系膜,距盲肠0.5cm 及1.0cm 处各用生物夹及钛夹钳夹阑尾,在两夹间剪断阑尾,残端粘膜烧灼后碘伏消毒不做包埋,将阑尾减压抽出脓液后移出腹腔。
5沾拭腹腔,见无明显出血点及渗液,拔出Trocar ,缝合各戳孔,术毕。
6. 术中病人麻醉满意,操作顺利,术后标本送病理,安返病室。
二. LC 术手术经过:拔出气腹针,以10mm 套管针(Trocar)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探查腹腔, 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如术中所见。
4、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三个套管针(Trocar)穿刺,右侧二个置抓钳,分别抓住胆囊底及胆囊哈德曼斯袋,剑突下置各种器械操作。
5、术中所见: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胆囊大小约 4cmx8cm ,壁厚约 0.5cm ,充血水肿,腔内张力较高,胆囊三角清晰,胆总管未见增粗,其他正常6、改头高脚底左侧卧位,把胆囊底牵向右上方,显露胆囊三角,钝性解剖胆囊三角,胆囊管近端上1个可吸收夹,其远端近胆囊颈以钛夹夹闭,切断胆囊管。
7、游离胆囊动脉,近端用可吸收夹夹闭,远端钛夹夹闭后切断。
必要时需加查项目费用
是价格
注:医疗机构申报时应明确治疗方案及结算价格。
肝囊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囊肿(ICD-10:K76.811)
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ICD-9-CM-3:50.29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早期无明显症状。
囊肿增大压迫邻近脏器可有食后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右上腹部隐痛不适,偶有压迫胆道致梗阻性黄疸。
囊液感染时可出现寒战、发热、腹痛。
囊肿破裂、囊内出血或带蒂囊肿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
2.体征:右上腹肿块及肝肿大,肿块随呼吸移动,表面光滑,有囊性感,无明显压痛,多发肝囊肿在肝脏表面可触及散发囊性结节。
3.实验室检查:多无特异性表现,合并感染时可有白细胞增高;压迫肝脏及胆管时可出现肝功异常及胆红素升高;肿瘤标志物阴性。
4.影像学检查:B超、CT检查可明确诊断。
根据病情可选择X线、钡餐、MR、放射性核素肝扫描等。
5.多发性肝囊肿应注意肾及其他脏器有无并发囊肿及
先天性畸形。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拟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适合大的出现压迫症状的单纯性肝囊肿。
(四)标准住院日为6-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76.811肝囊肿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3)腹部超声,上腹部CT;
(4)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或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检查项目:消化肿瘤标志物(CEA ﹑CA199)、钡餐、腹部X片、MR、放射性核素肝扫描、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等。
3.有黄疸或肝功异常者先行保肝治疗;合并囊肿感染者,可使用广谱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适当延长术前准备时间)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无感染者术前可不应用抗生素,术中及术后可考虑预防性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
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留取相关标本送培养,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
有手术指征者应进行外科处理,并于手术过程中采集病变部位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一般不需输血。
5.病理学检查:切除囊壁标本术后送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3-5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腹部B超或CT(视情况)。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如有继发感染征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
3.严密观察有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4.术后饮食指导。
(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好,体温正常,无明显腹痛。
2.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可进半流食,可以自由活动,无明显腹部体征。
3.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4.切口愈合良好。
5.腹腔引流管拔除。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术中发现囊肿合并感染、出血、囊液含有胆汁、厚壁及癌变者,则进入肝叶切除、囊肿空肠吻合等相应路径。
3.术后出现并发症(胆漏、出血、感染、积液等)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