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白鹿原》人物形象浅析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白鹿原》女性形象分析
《白鹿原》是中国当代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是一部真实再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历史宏大史诗。
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们在封建社会中的命运和内心世界的变化。
本文将对《白鹿原》中几个重要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是草儿,她是白嘉轩的岳母,也是白嘉轩一生中最重要的女性。
草儿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宽容的胸怀。
她出身于贫苦的独立农村家庭,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一个地位崇高的富有的女人。
她是一个懂得生活的智慧和人情世故的女性,她对待丈夫和家人总是宽容和理解。
她所表现出的坚强和智慧,使得她在家族中成为一个教养子女的表率。
另外一个重要的女性形象是小妮子,她是白嘉轩的姑娘,也是一个代表了封建社会下农村女性的悲惨命运的形象。
小妮子是一个善良无辜的女孩,她因为长相漂亮而引起了许多男人的纷争。
她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被迫嫁给了没有感情的人,并在婚后受到了丈夫的虐待和欺骗。
最终,她不堪忍受这种生活而选择自杀。
小妮子的形象展示了封建农村女性的悲剧和无助,她们在没有人权和自由的社会中,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白鹿原人物分析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浓郁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长篇小说,书中通过描写在白鹿原上生活的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纠纷,为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全文以人物的命运为主线,塑造一个又一个性格各异、追求不同,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白嘉轩是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个人物,也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
初读白嘉轩时,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滑稽的人,干了很多我认为很傻的事,但越读下去,越发现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身为白氏族长,他一生都挺着腰杆做人,勤勤恳恳的一辈子受人尊敬爱戴,却也因腰杆过直被黑娃叫人打折,他是一个身上浸润着浓厚封建文化的族长,也是一个对生活有着特殊见解坚毅朴实的乡绅,一个有着散发勃勃生命力的血性男儿。
白嘉轩一生经历无数起伏,但仍然保留着中国传统农民具有的善良、朴实的优良品质。
他与家中的长工有着一种情似兄弟的羁绊,把鹿三尊称为三哥,帮他娶老婆,供养他的儿子上学,在自身遭受灾难之苦时没有解雇鹿三来减小负担,白嘉轩与鹿三之间有的是诚挚的感情而不是世俗的主仆辈分。
他会出钱出粮来救济周寡妇,为原上的村民修祠堂、办学堂,这些无不显示出他的仁爱与正直。
在白鹿原遭受灾荒、动荡时,他所表现出来的冷静、淡泊更是让人钦佩。
然而就是这么精明能干的族长也有凡人的劣根性,他也有自私狡猾的一面。
为了改变自家的运气,不惜用计将长有根部似白鹿草的鹿子霖家的坡地换成自己的,为了家族的发展,在深知鸦片的祸害痛恨鸦片的前提下,第一个在原上种植鸦片。
小说中的白嘉轩有血有肉,他有点小恶,但在面临真正的灾难,在维护传统方面表现出来的敢作敢为,坚贞不屈值得我们为他鼓掌。
与白嘉轩形成强烈的是鹿氏家长鹿子霖。
奸诈、阴毒、淫乱都可以成为他的代名词。
一方面他与白嘉轩一起修祠堂办学校,为维护白鹿原上的安详,正直出钱出力,一方面又对儿子的婚姻加以强迫,待最后甚至奸污自己的儿媳。
为了与白嘉轩作对,在诱奸田小娥后利用田小娥把白孝文弄的身败名裂,由原本人人尊重的接班族长一步一步堕落到毒瘾缠身的乞丐。
《白鹿原》人物浅析《白鹿原》中白嘉轩的人物浅析自我看过《白鹿原》后就喜欢上白嘉轩这个人物了。
个人认为白嘉轩是《白鹿原》中着墨最多,塑造得最成功、最丰厚、最有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造就的人格典型。
他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说白嘉轩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丝毫也不为过。
在他的身上包容了传统文化正面和负面的价值内涵,也暗示了民族文化历史进程中的悲剧感。
在此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浅析他的人物形象。
一.他是善良仁义之人。
这首先表现在白嘉轩和长工鹿三的关系上。
鹿三虽是白嘉轩的长工,却与白嘉轩有着深厚的友谊,他真诚的称长工鹿三为三哥,他从不克扣、拖延给鹿三的工钱及粮物。
两人之间有的是诚挚的感情,而无世俗的主仆辈分。
其次,白嘉轩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进学堂的同时,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也给鹿三的儿子——黑娃置备了学习用具,并亲手把他送进学堂。
小娥事件后,鹿三精神恍惚,孝武孝义开始轻视他,白嘉轩绝对不允许他们这样,要他们一如继往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戴他。
仅对待鹿三这一件事就可以说明,白嘉轩是白鹿原上“头一个仁义宽厚之人”。
除此而外,白嘉轩还做了许多仁义之事。
在白鹿村,鹿子霖是暗中同他较量的对手。
鹿子霖拆他家的房,指使小娥引诱孝文堕落,使他无比难堪,但白嘉轩在得知鹿子霖被逮后,他没有幸灾乐祸,反而当即做出搭救鹿子霖的举措。
黑娃当上土匪后,派人收拾白家,打断了对于白嘉轩具有象征意义的挺直的腰板。
黒娃被抓后,白嘉轩毅然去探望他,为他奔走求情,儿子阻止时,他还说:“谁笑我是谁水浅。
”白嘉轩凭着自己的笃定信念,宽宥仇家。
…这心肠这肚量这德行?跟白鹿原一样宽广深厚,永存不死。
”白嘉轩做人的品格集中体现在“仁”“善”上,他是爱人的仁者。
他所做的善行都是发自内心的,他的人格充满了魅力。
二.他是儒家思想的实践者。
《白鹿原》中有两个重要人物——朱先生和白嘉轩都是坚持儒家思想的。
如果说朱先生是白鹿原中儒家思想的精神领袖,那么白嘉轩主要是这种思想的实践者。
《白鹿原》人物分析《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通过讲述白鹿原上百年的变迁与人物的命运,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矛盾和困境。
本文将对《白鹿原》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进行分析,以揭示他们的性格、命运和作用。
首先,杨六娘是《白鹿原》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她是白鹿村第一代杨家的女儿,聪明机智,勇敢果敢。
她嫁给了二弟,却因为家族的恩怨而饱受痛苦。
她在家庭和命运的纠葛中展现出坚韧不拔的个性,最终成为了杨家的支柱。
她的形象代表了中国传统农村妇女的坚强和无私,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束缚和无奈。
其次,六爷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
他是白鹿村的首任村长,有着高风亮节的操守和坚定的信仰。
他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保护村庄的利益,但最终却因为家族和政治的纠葛而陷入困境。
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国传统农村领导者的责任与困境,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第三个人物是元光。
他是杨家第二代的核心人物,也是全书的叙述者。
他在书中扮演了一个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角色,通过回忆和讲述,将白鹿原的故事展现给读者。
他通过对自己家族的回忆和反思,探讨了白鹿村的命运和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
他的形象代表了传统乡村的智者,同时也通过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反思。
最后,白嘉轩是《白鹿原》中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的人物。
他是白鹿村的首富,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成为了一个富有和成功的人物。
他在面对命运的选择时,选择了个人的利益和欲望,最终导致了家族破裂和自身的失败。
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商人和势利小人,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在面临选择时的迷茫。
综上所述,《白鹿原》中的几个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代表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人性特征。
通过对他们的分析和描绘,陈忠实成功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使读者对农村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该小说因此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白鹿原》的人物塑造探究《白鹿原》是中国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对白鹿原这个地方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家族世代沉浮的故事。
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极其丰满,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
本文将对《白鹿原》中的人物塑造进行探究。
首先,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是光头儿。
光头儿是白鹿原的主人公,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磨难。
光头儿的性格坚毅而又倔强,他对家族和土地有着深深的情感。
在白鹿原这个封闭的环境中,光头儿的命运受到了家族的束缚和社会的压力。
他的坚定和顽强使他成为一个值得敬佩的人物。
其次,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草地。
草地是光头儿的妻子,她是一个聪明、善良而又坚强的女人。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草地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和勇气。
她对光头儿的支持和理解使他能够坚持下去,同时她也在家庭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草地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困境中的坚韧和自强。
此外,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人物形象。
比如,光头儿的兄弟光宗,他是一个狡猾而又无情的人物。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背叛兄弟,展现了人性的丑陋面。
还有光头儿的儿子光明,他是一个善良而又懦弱的人物。
他对家族的期望和社会的压力让他陷入了痛苦的境地。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小说更加丰满和生动。
在《白鹿原》中,陈忠实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展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他通过对人物的情感描写和行为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
同时,他也通过人物的对比和冲突展现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小说更加真实和有力。
综上所述,《白鹿原》中的人物塑造是小说的一大亮点。
光头儿、草地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小说更加丰满和生动,同时也展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陈忠实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家族的沉浮和命运的交织。
《白鹿原》因其深刻的人物塑造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白鹿原》女性角色研究《白鹿原》是中国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之一,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背景,讲述了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白鹿原人民的繁荣和逐渐覆亡的历程。
小说的女性角色塑造丰富多样,她们面对家庭、社会、爱情等方面的冲突,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也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呼声。
一、“弱者”:隶属于权力和男性的比较弱势地位小说塑造的女性角色中,有许多是依附于男性的相对弱势地位。
常常被描述为受制于家庭和社会压力,甚至个人自由和尊严都受到了威胁。
比如,金凤婆婆在家庭中被视为“累赘”,当她的男人去世后,就岌岌可危;巴图夫人在家里也要被长辈或者丈夫压抑,无法自由表达。
这些女性的命运往往受到权力结构的影响。
二、“反叛者”:强调女性自我意识的独立在小说中,也有些女性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意识,有过强烈的反叛心理。
比如,担任维权者的苏娘、不顾家庭劝阻选择离家的福娘、认为自己应该自由选择爱情的杨二嫂等。
这些女性表现出了独立精神,她们的行为与言语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封建社会的规范,希望称为人类和家庭的平等成员。
三、“牺牲者”:受到家庭和社会压力的牺牲同时,小说也描绘了许多女性在个人利益和做出牺牲之间进行抉择的场景。
她们被塑造成了伟大的母亲、贤妻良母、乡村好妇女。
比如,花妈、岳父娘、王氏,她们在家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婚姻、生育、家务让家庭得以繁盛。
这样的女性角色展现出极高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但她们的牺牲也受到了社会的制约和利益的剥夺。
四、“反抗者”:追求生命和自由的反抗除了以上三类角色,小说也塑造了一些能够不断反抗、追求生命和自由的女性角色,其中代表人物是开小巧。
她追求自由的心态强烈,致力于为家庭发声,为自己争取喘息的空间。
她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看待事情并不遵循传统思维,而是根据自身体验和经历去思考。
开小巧的强烈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向着封建秩序发起了挑战。
综上所述,女性角色在《白鹿原》中形象丰富多样,有弱者也有强者,有牺牲者也有反叛者。
小说《白鹿原》人物形象浅析《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该小说通过对陈家庄白鹿原上的人物命运和家族恩怨的描绘,展现了中国近百年的社会变迁和家族悲欢离合。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深受读者喜爱,其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命运。
以下将对《白鹿原》中的部分人物形象进行浅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陈清扬——坚韧不拔的女性形象陈清扬是《白鹿原》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白鹿原上的女主人公,也是陈家的家主。
陈清扬从小就展现出了坚韧不拔和勇敢无畏的性格,她在草原上长大,学会了骑马射箭,也懂得了如何在男人的世界中生存和立足。
陈清扬在家族内部一直扮演着坚强的角色,她经历了无数的家族变故和亲人的离去,但她始终坚守着家族的尊严和传统,成为了家族内外的精神支柱。
陈清扬的坚韧和勇敢并不仅限于家族内部,她在与外部势力的斗争中,也展现出了出色的智慧和胆识。
她在面对贺文田、乌兰布通等强大的敌人时,总是能够冷静应对,并且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取得了不少胜利。
陈清扬的形象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无论在家族内部还是在外部社会,她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对抗力。
陈清扬的形象也给人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她虽然表面上姿态坚强,但内心却始终有着难以启齿的痛苦和孤独。
她在面对家族变故和亲人离去时,往往是一个人默默地承受,不愿让外人看到她的软弱和无助。
陈清扬的形象让人无比敬佩,她的命运也让人深感痛心,她代表了那个年代,那个社会中坚韧不拔的女性形象。
陈浩——暴力与温情并存的男性形象陈浩是《白鹿原》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是陈清扬的儿子,也是陈家的继承人。
陈浩在小说中展现出了暴力与温情并存的复杂形象,他既是一个具有野心和勇气的男人,也是一个有着温情和爱心的好丈夫、好父亲。
陈浩在家族内部展现出了强大的野心和雄心,他一直渴望能够成为陈家的继承人,主持陈家的大局。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惜用尽手段,包括动用暴力和诡计。
陈浩有着斗争精神和胜利欲望,他在面对家族内部的诸多困难和敌对势力时,总是能够勇往直前,不畏艰险,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小说《白鹿原》人物形象浅析《白鹿原》是中国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背景,讲述了丰富的民族风情和家族恩怨,展现了百年来中国北方农民的悲欢离合。
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深受读者喜爱的人物形象,下面就对其中几个主要人物进行浅析。
一、白嘉轩白鹿村的村长白嘉轩是《白鹿原》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是一个勤劳、公正且有智慧的领袖人物。
在小说开篇,他就因为坚持正义,救了一个被欺凌的汉奸妇女,而和严家三个少爷结下了仇恨。
整个小说中,白嘉轩一直在为白鹿村的繁荣发展而努力。
他对子女的教育比较开明,尤其是对待白桦、白凤(串珠)两个孩子,白嘉轩更是百般呵护。
他对于白桦和串珠两个孩子的爱护和关怀,足以看出他的父爱之深。
爱子心切,对待子孙非常的慷慨,对他的子女是毫无保留的,一直都是过度溺爱。
但白嘉轩也有着他的缺点。
他过分溺爱白桦,让他自私妄为。
这种好心肠,善良多情的性格,却让儿子胆大包天,做事肆无忌惮。
最终导致了白桦犯下了杀了杨铁心的罪行。
而且,白嘉轩过分慈父的态度,也使得他在事件发生后一直对白桦抱有幻想,以为白桦是无辜的。
白嘉轩的形象是一个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人物形象,这种丰满的人物刻画,使白嘉轩成为了《白鹿原》一部中较为饱满、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
二、杨铁心杨铁心是《白鹿原》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
他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和高尚品德的人。
在小说中,杨铁心初次登场时就是一个豪爽、豁达的少年,善良伟大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在小说中,杨铁心在白鹿村结识了白桦和串珠,彼此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在白桦犯下罪行后,杨铁心不顾自身安危,以身犯险,为其洗脱罪名。
他的行为无疑是表现了他的仁义,以及对朋友的忠诚。
除了对待朋友,杨铁心在感情上也是极为坚定的。
他对杨立春尽管一直有着爱慕之情,但却始终未忘自己的妻子和儿女。
即使在杨立春娶了二娘后,他也没有对杨立春怀有怨恨之情。
相反,他默默祝福杨立春和他们的子孙后代。
这种不计回报的爱情,更显得杨铁心的人品高尚。
陈忠实《白鹿原》中的人物形象及心理结构研究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一部有关中国农村的长篇小说,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深入人心,他们的心理结构难以揣摩,充满着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这篇文章将会着重研究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探讨他们的形象和心理结构。
一、巨石与巨石爷巨石和巨石爷是小说中最为神秘的人物,他们的身世与来历都无从得知,只知道他们住在白鹿原的最高处,巨石是巨石爷的儿子。
巨石是一个孤儿,父亲很少管他,母亲早逝,他只能在荒山里自生自灭。
巨石又非常聪明,他独学《孙子兵法》和《吕氏春秋》,设计了一种“埋伏营地”的兵法,抵抗曹家的长期侵略。
虽然是一个智慧超群的人,巨石也有自己的弱点:孤独和脆弱。
他被家人和曹家的侵略折磨,也无法拥有爱情,这样的孤独让他不堪重负。
巨石在白鹿原上慢慢变得孤僻且疯癫,最终被自己的“埋伏营地”所困死。
巨石爷则是巨石向往的人物,他是一个智者,很少说话,但他的每一句话都有深意。
他对巨石的爱让巨石闹疯之后还可以好好活下去,他也担当起了曹家群雄的盟主,容忍并心存感激白鹿原上一切的存在。
巨石爷的宽容和毅力,让他成为这个小说中最为神秘和令人钦佩的人物。
二、六嫂六嫂是一个极具性格争议的角色,她是曹家的老大太太,心机深沉,表面上看似温柔,实则用尽手段达成自己的利益。
她的第一个丈夫怀得是曹家家主长子的孩子,所以她得以成为曹家家主的妻子。
然而,她并没有因此得到幸福,她为了保存自己的权利,居然害死了自己的小儿子。
但即使如此,她母爱的一面仍然存在,她为了曹家危难时,曾假扮成凤霞村的娘子,走进群众中与巨石一起保护凤霞村。
她虽然凶狠,但也有着柔情,所以她形象极为复杂,让人爱恨交加。
三、赵县赵县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汉族乡村老头,他是白鹿原干饭厅的厨子,喜欢做饭、喝酒、赛鸟。
从他的行为来看他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人,但他也有着自己的隐秘故事。
他本有一个女儿,为了救她在曹家的小儿子时跟六嫂发生了一些事情,这也是他最后疯狂报复曹家的原因。
小说《白鹿原》人物形象浅析
作者:侯佳琳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09期
摘要:小说《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先生通过描写意欲贴合上祥瑞之福的白鹿原白鹿村里白氏和鹿氏之间的典型人物,为读者展现了发生在古老又神秘的白鹿原上的爱恨纠葛。
该著人物塑造具有:个人范例突出,个性对比鲜明、人物关系微妙这三类总体特征。
人物形象在表达信仰、自由和传承上都非常真实感人。
本文意进一步解读书中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内格。
关键词:白鹿原;人物特征;品质
在小说《白鹿原》中,时代背景是骨架:从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以时间和空间的经纬串联起这场白鹿原上的呐喊。
人物是灵魂,该部作品的人物没有完美的善恶和绝对的是非,个个都像是刚出锅的糖炒栗子热烈又烫手、饱满又醇香,作者对各具特色的人物的精彩展现并联动表达出的深刻寓意也正是这部小说的成功所在。
因此《白鹿原》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很值得进一步汇总分析。
一、该著人物形象总体特征
(一)个人范例突出
《白鹿原》中的角色极具个性和鲜明特征跳跃在读者的心间。
不仅有白鹿原上最好的长工鹿三,白鹿原上最好的教书先生等典范,有完全的正面人物即不必赘加赞美的正义典型女斗士白家独女白灵。
还有中庸感的族长:因智取白鹿精灵宝地的动机和策略则使完美好人打了个对折。
但这位粗糙农民的自食其力和一切以祖宗宗法为由的庄严感使其地位不容替代。
以及放在其对立面的典型非“好人”鹿子霖,从他跟白嘉轩换地的明争暗斗开始,他就被挂上了“偷鸡不成反食一把米”的标签:背地觊觎白家田,阿谀献媚为保官,色胆包天败伦理,张扬跋扈白鹿原。
反面角色留不住的“米”的因果报应便成了其命运的理所应当。
可见作者毫无拖沓地用文字将各具特色且鲜活丰满的人物多角度立体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二)个性对比鲜明
该著通过展现个人内部反差转变以及和他人因个性选择出道路之间的鲜明对比,激起读者对于人物命运跌宕起伏的感叹。
人物之间强烈的明暗对比也能够引导读者较准确把握陈忠实先生对于人物设定的用意。
个人内部来看,如白孝文从威严的一族之长沦为被野狗追赶的乞丐后出任国民党派的官员,最后一搏竟成新中国的好县长。
再如黑娃从做事冲动的悍匪转变为关中儒学大家朱先生最得意的关门弟子。
这类强烈的形象转变不得不引发读者对于人性本身的深思。
个体间成鲜明对比的形象也非常容易搭配:鹿子霖揶揄白嘉轩“只知道鼓捣他那个祠堂”,白嘉轩又对鹿子霖做官成瘾嗤之以鼻;鹿兆鹏、白灵等人为了劳苦大众对于革命事业不畏万难
的一往无前,而白孝文、陈舍娃为一己私利对革命人士两面三刀背信弃义;封建传统家长包办婚姻对家庭模式的禁锢和控制,新生年轻一代试探“不主流”的做法对于封建制度的挑战与打破……任何故事情节中都不可能只有正直完美的好人形象,正是这些对比衬托出美好品质的光辉使得故事情节更生动有趣。
(三)人物关系微妙
人的社会属性使得各角色由情节推动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多维度关系,除了基础简单常见的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等这类表象上的社会关系,人物之间因果关系内部的关联是推动故事发展的真正动力。
改变黑娃命运的是鹿兆鹏,从儿时兆鹏发冰糖水晶饼时就便暗喻了他将和兆鹏结成深厚的兄弟情。
不单是从未舔过的甜,更多的是黑娃从兆鹏那里听到“恋爱自由”“苏维埃”“共产党”这些新鲜的洋词并忠诚地为这些词语保驾护航,因此致死时记忆最深处那场“风搅雪”仍能唤起他心中的万缕甜。
陈忠实先生还为鹿兆海这个人物有幸的灵魂注入了不幸命运的安排:白灵和鹿兆鹏假夫妻成真,鹿兆鹏委托鹿兆海护送嫂子出城,兆海看到这嫂子竟是心头的白灵,不禁令人对人物关系的微妙拍案叫绝。
最后同白嘉轩相争算计了一辈子的鹿子霖,疯了挖出地里的羊奶奶捧给对白嘉轩说“给你吃,咱俩好。
”
该著中人物之间并不是单纯的对抗和纠纷,每位角色丰富饱满的内部个性在微妙的人物关系中得以凸显从而最终表达作品主题,值得细细品味。
二、《白鹿原》中人物所表现的品质
(一)虔诚又不灭的信仰
1.点燃希望的共产主义信仰
按照时间的线索鹿兆鹏应该是白鹿原上第一位且感染力极强的共产主义革命者,他最小的成就是感染了鹿兆谦同志和白灵同志。
和鹿兆鹏并肩作战、同床共枕的妻子白灵爱的就是他的信仰。
鹿兆鹏等人作为一面前进的旗帜代表着拾起“民族独立”、“穷人幸福”的火把点燃了白鹿原上的军粮库,同样也点燃了陕北大地上人们心中的星星之火的共产主义。
因此在时代限定区间里该著通过讲述各位革命青年的成长史,也侧面展现了由坚定的精神信念支撑着的我党发展壮大的艰辛征程。
2.飘零但炽热的爱情信仰
白鹿原上传统的婚嫁习俗使得女人好似都是男性的附属品,一生麻木地为使家族的香火得以延续这项工作而屠杀了爱情本身。
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不能绝对地评其愚昧,只能说是时代铸就了一场场无力的悲哀。
但任何时代都不缺乏几对无法相守却仍饱含真情的爱意,其中为爱人宣誓的鹿家二子鹿兆海的爱情信仰是对身后原上丧妻再续、三妻四妾风气的精准狙击。
他永远就那么几句“我非你不娶”、“你若嫁人我便不再娶妻”,说完了就决然离开跳入战场。
信仰分歧、兄弟夺妻、爱人变心,三者任何一件都让常人难以接受,却都无法扭转他的忠于爱情又深明大义的灵魂。
(二)家道及气节的传承
1.求知向仁
白鹿原中的家家户户以求学为荣以无知为耻的传承使得这片古老的土地人才辈出。
就连“负面角色”鹿子霖仍遵循祖训为了不吃没文化的亏重视子女教育。
但仅“智”上的提升无法达到处事标准,白鹿原上最好的教书者朱先生不仅借着先人古训的智慧去解世间纷乱的僵局,还强调邻里和睦、清查鸦片、救济赈灾,国恨家仇面前与八位老先生准备投笔从戎,在智的通透上加了仁义凛然的无畏,作为精神向导将求知向仁义的品性在白鹿原上传承。
2.民族精魂
层层白骨在西安城外堆叠,无畏的少年们把尸骨抬握在手把家国深藏于怀,目光坚定地望着山河大地飘零久,将热血纯粹的家国情怀披挂在柔软肉身之外用生命抵抗着贼人入侵疆土。
鹿兆海战死沙场,白灵被活埋,黑娃被枪决……这些人的命运是个革命时代的一种惊叹号。
但一个英雄被活埋,这股精魂分散四射注入人间的角落与光同尘,千万个英雄又像原上的麦浪波涛涌起连绵不绝。
该著中英雄儿女的牺牲恰体现了中华儿女无畏流血只为家国的烈义壮举,也当真无愧于朱先生提写的“砥柱人间是此峰”。
(三)跳脱中求索的自由
白鹿原上的活力涌动源于走出了固有的生活圈去各自拥抱各自生风。
白灵、兆海、兆鹏和黑娃等青年一代不把原上封建传统思想放在眼里。
黑娃的“黑”和白鹿原的“白”在视觉上仿佛是绝对的对立,而两代人思想观念上更是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
黑娃看不惯上通神灵、下理民愿雄赳赳气昂昂的宗法礼节集大成者太直太硬的腰板,次次挑战权威跳脱束缚并试探打破其会给他带来怎样的惩戒,又在错误的经验中慢慢扶正车马给自己探出了一条正途。
这实为固守的壁垒和挣扎的自由间一场必然的相较,而充满精力和经历的年轻人必能吹响自由的号角。
三、结语
陈忠实先生通过描写风水宝地白鹿原这个小小的农庄里搅动风云的各位人物的成长史,将一场场爱恨情仇撕裂上演在读者眼前。
不同角色的波折命运也充分反证出白鹿的祥瑞未能保住原上的乡党荣华富贵,也未能保住任何人长生永顺,但是白鹿同各位鲜明个性人物的美好品质将永远扎根在这片不断翻新的黄土地上。
在秦腔浑厚昂首呐喊中,白鹿原上麦田在四季轮回中割了又种年年再来,而白鹿原上祖祖辈辈传承的仁义道德不会因为时间的冲洗而失去原有的光彩。
白鹿原上的这段秘史在1949年后戛然而止,但是通过感悟《白鹿原》中经典的人物形象,我们仍可猜想在这片古老土地上延续的幕幕精彩。
参考文献:
[1]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2]洪治纲.民族精魂的现代思考——重读《白鹿原》[J].南方文坛,2007(02).
[3]徐刚.后革命的“史诗”:《白鹿原》论[J].当代作家评论,2017(01).
[4]王春.细节成就精彩——试析细节描写在人物形象塑造中的作用[J].语文学刊,2013(16).
[5]尤龙.极端的教育因袭的负重——白嘉轩家长文学形象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