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辽宁高考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18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数学(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 则)()(B C A C U U 为(A){5,8} (B){7,9} (C){0,1,3} (D){2,4,6}【答案】B【解析一】因为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所以{}{}9,7,3,1,0,9,7,6,4,2==B C A C U U ,所以)()(B C A C U U 为{7,9}。
故选B【解析二】 集合)()(B C A C U U 为即为在全集U 中去掉集合A 和集合B 中的元素,所剩的元素形成的集合,由此可快速得到答案,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补集运算,属于容易题。
采用解析二能够更快地得到答案。
(2)复数22i i-=+ (A)3455i - (B)3455i + (C) 415i - (D) 315i + 【答案】A 【解析】2(2)(2)34342(2)(2)555i i i i i i i i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属于容易题。
复数的运算要做到细心准确。
(3)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a -b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 a ∥b (B) a ⊥b(C){0,1,3} (D)a +b =a -b【答案】B【解析一】由|a +b |=|a -b |,平方可得a ⋅b =0, 所以a ⊥b ,故选B【解析二】根据向量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可知|a +b |与|a -b |分别为以向量a ,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因为|a +b |=|a -b |,所以该平行四边形为矩形,所以a ⊥b ,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运算、几何意义以及向量的位置关系,属于容易题。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数学 ( 供理科考生使用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0,1,2,3,4,5,6,7,8,9 },集合A={ 0,1,3,5,8 },集合B={ 2,4,5,6,8 },则 (C U A)(C U B) 为(A){5,8}(B){7,9}(C){0,1,3}(D){2,4,6}【答案】B【解析一】因为全集U={ 0,1,2,3,4,5,6,7,8,9},集合A={ 0,1,3,5,8},集合B={2,4,5,6,8 },所以C U A2,4,6,7,9 , C U B0,1,3,7,9 ,所以(C U A)(C U B) 为{7,9}。
故选B【解析二】集合(C U A)(C U B) 为即为在全集U 中去掉集合 A 和集合 B 中的元素,所剩的元素形成的集合,由此可快速得到答案,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补集运算,属于容易题。
采用解析二能够更快地得到答案。
2i(2)复数i 234i 34(C) 143(A)5(B)i i(D) 1i55555【答案】 A【解析】2i(2i )(2i ) 3 4i34i,故选 A2i(2i )(2i )55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属于容易题。
复数的运算要做到细心准确。
(3)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满足 | a+b|=| a b|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 a∥ b(B) a⊥ b(C){0,1,3}(D)a+b=a b【答案】 B【解析一】由 | a+b|=| a b| ,平方可得 a b=0,所以a⊥ b,故选B【解析二】根据向量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可知| a+b| 与 | a b| 分别为以向量 a ,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因为| a+b|=| a b| ,所以该平行四边形为矩形,所以a⊥ b,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运算、几何意义以及向量的位置关系,属于容易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35,55M x x N x x =-<=-<<,则MN =( )A. {}55x x -<< B. {}35x x -<< C. {}55x x-< D. {}35x x -<【测量目标】集合的基本运算.【考查方式】给出两个集合运用集合间的交集运算求解交集表示的范围.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直接利用交集性质求解,或者画出数轴求解. 2.已知复数12i z =-,那么1z=( )A.55+ B.i 55- C.12i 55+ D.12i 55- 【测量目标】复数的基本运算、共轭复数.【考查方式】给出复数的共轭复数的分数形式求其值.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21112i 12i 12i 12i (12i)(12i)1255z --====-++-+. 3.平面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60︒,(2,0)=a ,1=b 则2+=a b( )【测量目标】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考查方式】给出平面向量之间的夹角及一个向量的坐标表示求模.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由已知2222,2444421cos60412︒=+=++=+⨯⨯⨯+=a a b a a b b ,∴2+=a b 4. 已知圆C 与直线0x y -=及40x y --=都相切,圆心在直线0x y +=上,则圆C 的方程为( )A.22(1)(1)2x y ++-= B. 22(1)(1)2x y -++= C.22(1)(1)2x y -+-= D. 22(1)(1)2x y +++=【测量目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考查方式】已知圆与一条已知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圆心所在的直线方程求圆的一般方程.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圆心在0x y +=上,排除C 、D,再结合图象,或者验证A 、B 中圆心到两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2即可.5.从5名男医生、4名女医生中选3名医生组成一个医疗小分队,要求其中男、女医生都有,则不同的组队方案共有 ( ) A.70种 B. 80种 C. 100种 D.140种 【测量目标】排列组合.【考查方式】给出实际问题运用排列组合的性质运算求解答案.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直接法:一男两女,有1254C C =5×6=30种,两男一女,有2154C C =10×4=40种,共计70种.间接法:任意选取39C =84种,其中都是男医生有35C =10种,都是女医生有14C =4种,于是符合条件的有84-10-4=70种. 6.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633S S =,则69SS = ( )A. 2 B. 73C. 83D.3【测量目标】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考查方式】给出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的比的形式求解其值.【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设公比为q ,则3336333(1)132S q S q q S S +==+=⇒=.于是63693112471123S q q S q ++++===++. 7.曲线2xy x =-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2y x -= B.32y x =-+ C. 23y x =- D. 21y x =-+ 【测量目标】函数的导数,切线方程.【考查方式】给出一个曲线的解析式求其在某个定点的切线方程. 【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2222(2)(2)x x y x x ---'==--,当1x =时切线斜率为2k =-. 8.已知函数()cos()f x A x ωϕ=+的图象如图所示,π2()23f =-,则(0)f = ( )第8题图A.23-B.23C.12-D. 12【测量目标】函数sin()y A x ωϕ=+的图像与性质.【考查方式】给出函数sin()y A x ωϕ=+的图像,运用其性质求解未知数. 【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由图象可得最小正周期为2π3于是2π(0)()3f f =,注意到2π3与π2关于7π12对称所以2ππ2()()323f f =-=. 9.已知偶函数()f x 在区间[0,)+∞单调增加,则满足1(21)()3f x f -<的x 取值范围是( )A. 12(,)33B.12,33⎡⎫⎪⎢⎣⎭ C. 12(,)23 D. 12,23⎡⎫⎪⎢⎣⎭【测量目标】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范围.【考查方式】已知函数在某个区间的单调性求未知参数的取值范围. 【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由于()f x 是偶函数,故()()f x f x =∴得1(21)()3f x f -<,再根据()f x 的单调性得1213x -<解得1233x <<. 10.某店一个月的收入和支出总共记录了 N 个数据1a ,2a ,... N a ,其中收入记为正数,支出记为负数.该店用下边的程序框图计算月总收入S 和月净盈利V ,那么在图中空白的判断框和处理框中,应分别填入下列四个选项中的( )第10题图A.0,A V S T >=-B.0,A V S T <=-C.0,A V S T >=+D.0,A V S T <=+【测量目标】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考查方式】已知某个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给出输出结果逆推出原程序框图中的残缺部分.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月总收入为S,因此0A >时归入S ,判断框内填0A >支出T 为负数,因此月盈利V S T =+.11.正六棱锥P -ABCDEF 中,G 为PB 的中点,则三棱锥D -GAC 与三棱锥 P -GAC 体积之比为( )A. 1:1B. 1:2C. 2:1D. 3:2 【测量目标】锥的体积.【考查方式】求解已知几何体中部分几何体的体积之比. 【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由于G 是PB 的中点,故P -GAC 的体积等于B -GAC 的体积. 在底面正六边形ABCDEF 中3tan 303BH AB AB ︒==而3BD AB =故DH =2BH 于是22D GAC B GAC P GAC V V V ---==第11题图12.若1x 满足225xx +=, 2x 满足222log (1)5x x +-=, 12x x +=( )A.52 B.3 C. 72D.4 【测量目标】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性质.【考查方式】给出满足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未知数,运用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性质求解未知数之和.【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由题意225xx += ①222log (1)5x x +-= ②(步骤1)所以112252,log (52)xx x x =-=-即12122log (52)x x =-(步骤2)令1272x t =-,代入上式得22722log (22)22log (1)t t t -=-=+-2522log (1)t t ∴-=-与②式比较得2t x = 于是12272x x =-(步骤3)1272x x ∴+=,故选C.(步骤4) 13.某企业有3个分厂生产同一种电子产品,第一、二、三分厂的产量之比为1:2:1,用分 层抽样方法(每个分厂的产品为一层)从3个分厂生产的电子产品中共取100件作使用寿命 的测试,由所得的测试结果算得从第一、二、三分厂取出的产品的使用寿命的平均值分别为 980h ,1020h ,1032h ,则抽取的100件产品的使用寿命的平均值为_________h. 【测量目标】分层抽样.【考查方式】给出实际问题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求解答案.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1013 【试题解析】9801102021032110134x ⨯+⨯+⨯==.14.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53655,S S -=则4a = . 【测量目标】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考查方式】已知数列的通项与其前n 项和之间的关系求解数列的未知项.【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13【试题解析】∵11(1)2n S na n n d =+-∴5131510,33S a d S a d =+=+. ∴5311114653060(1515)154515(3)15S S a d a d a d a d a -=+-+=+=+=. ∵53655,S S -=故413a =. 15.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尺寸的长度单位为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3m .第15题图【测量目标】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考查方式】给出几何体的三视图,求其体积.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4【试题解析】这是一个三棱锥,高为2,底面三角形一边为4,这边上的高为3, 体积等于16×2×4×3=4.16.已知F 是双曲线221412x y -=的左焦点,(1,4),A P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则PF PA +的最小值为 .【测量目标】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考查方式】给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运用其简单的几何性质求两条线段模的最值. 【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9【试题解析】注意到P 点在双曲线的两只之间,且双曲线右焦点为(4,0)F ', 于是由双曲线性质24PF PF a '-==而5PA PF AF ''+=两式相加得9PF PA+,当且仅当,,A P F '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A,B,C,D 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内,B ,D 为两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测量船于水面A 处测得B 点和D 点的仰角分别为75︒,30︒,于水面C 处测得B 点和D 点的仰角均为60︒,0.1AC = km.试探究图中B ,D 间距离与另外哪两点间距离相等,然后求B ,D 的距离(计算结果精确到0.01km ,2≈1.414, 6≈2.44)第17题图【测量目标】正弦定理的实际应用.【考查方式】运用正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构建三角形求解实际问题. 【难易程度】中等【试题解析】在ABC △中,30,6030DAC ADC DAC ︒︒︒∠=∠=-∠=.(步骤1)所以0.1CD AC == 又180606060BCD ︒︒︒︒∠=--=,(步骤2)故CB 是CAD △底边AD 的中垂线,所以BD BA =,(步骤3)在ABC △中,sin sin AB ACBCA ABC=∠∠即sin 60326sin1520AC AB ︒︒+==(步骤4)因此,3260.33km 20BD +=≈.故B ,D 的距离约为0.33km. (步骤5)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两个正方行ABCD 和DCEF 不在同一平面内,M ,N 分别为AB ,DF 的中点 .(1)若平面ABCD ⊥平面DCEF ,求直线MN 与平面DCEF 所成角的正值弦;(2)用反证法证明:直线ME 与 BN 是两条异面直线.第18题图【测量目标】面面垂直,异面直线之间的关系.【考查方式】给出立体几何体,由已知知识点求解面面垂直与异面直线之间的关系. 【难易程度】较难【试题解析】(1)解法一:取CD 的中点G ,连接MG ,NG .设正方形ABCD ,DCEF 的边长为2,则MG ⊥CD ,MG =2,NG 2=(步骤1)因为平面ABCD ⊥平面DCED ,所以MG ⊥平面DCEF ,可得∠MNG 是MN 与平面DCEF 所成的角. (步骤2)因为MN 6=,所以6sin 3MNG ∠=为MN 与平面DCEF 所成角的正弦值.(步骤3) 解法二:设正方形ABCD ,DCEF 的边长为2,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射线DC ,DF ,DA 为,,x y z 轴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步骤1)则M (1,0,2),N (0,1,0),可得(1,1,2)MN =-(步骤2) 又(0,2,2)DA =为平面DCEF 的法向量,可得6cos(,)3MN DA MN DA MN DA==-· 所以MN 与平面DC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cos ,3MN DA =(步骤3)第18题(1)图(2)假设直线ME 与BN 共面,则AB ⊂平面MBEN ,且平面MBEN 与平面DCEF 交于EN 由已知,两正方形不共面,故AB ⊄平面DCEF .又AB //CD ,所以AB //平面DCEF .而EN 为平面MBEN 与平面DCEF 的交线,所以AB //EN .又AB //CD //EF ,所以EN //EF ,这与ENEF =E 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ME 与BN 不共面,它们是异面直线. 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人向一目射击4次,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13.该目标分为3个不同的部分,第一、二、三部分面积之比为1:3:6.击中目标时,击中任何一部分的概率与其面积成正比.(1)设X 表示目标被击中的次数,求X 的分布列;(2)若目标被击中2次,A 表示事件“第一部分至少被击中1次或第二部分被击中2次”,求()P A【测量目标】数学期望,分布列.【考查方式】运用数学期望的相关知识求解实际问题. 【难易程度】中等【试题解析】(1)依题意X 的分列为X 0 1 2 3 4P1681 3281 2481 881 181(2)设A 1表示事件“第一次击中目标时,击中第i 部分”,1,2i =.B 1表示事件“第二次击中目标时,击中第i 部分”,1,2i =依题意知P (A 1)=P (B 1)=0.1,P (A 2)=P (B 2)=0.3,(步骤1)11111122A A B A B A B A B =,(步骤2)所求的概率为11111122()()()()P A P A B P A B PA B P A B =+++() =11111122()()())()()()P A B P A P B PA PB P A P B +++( =0.10.90.90.10.10.10.30.30.28⨯+⨯+⨯+⨯= . (步骤3)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 过点A 3(1,)2,两个焦点为(1,0),(1,0)-.(1) 求椭圆C 的方程;(2) E,F 是椭圆C 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 的斜率与AF 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EF 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测量目标】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方式】已知椭圆的几个参数求解椭圆的标准方程,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难易程度】较难【试题解析】(1)由题意,c =1,可设椭圆方程为2219114b b+=+,(步骤1)解得23b =,234b =-(舍去)所以椭圆方程为22143x y +=. (步骤2) (2)设直线AE 方程为:3(1)2y k x =-+,代入22143x y +=得 2223(34)4(32)4()1202k x k k x k ++-+--=(步骤3)设(,)E E E x y ,(,)F F F x y ,因为点3(1,)2A 在椭圆上,所以2234()12234F k x k--=+,32E E y kx k =+-(步骤4) 又直线AF 的斜率与AE 的斜率互为相反数,在上式中以k -代k ,可得2234()12234F k x k +-=+32E Ey kx k =-++(步骤5)所以直线EF 的斜率()212F E F E EF F E F E y y k x x k k x x x x --++===--即直线EF 的斜率为定值,其值为12. (步骤6)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1()(1)ln ,12f x x ax a x a =-+->. (1)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 (2)证明:若5a <,则对任意x 1,x 2∈(0,)+∞,x 1≠x 2,有1212()()1f x f x x x ->--.【测量目标】函数的单调性.【考查方式】已知函数解析式求解函数的单调性,已知参数范围求解区间内函数的单调性. 【难易程度】较难【试题解析】(1)()f x 的定义域为(0,)+∞.211()a x ax a f x x a x x--+-'=-+= (1)(1)x x a x-+-=(步骤1)(i )若11a -=即2a =,则2(1)()x f x x-'=故()f x 在(0,)+∞单调增加. (步骤2)(ii)若11a -<,而1a >,故12a <<,则当(1,1)x a ∈-时,()0f x '<;(步骤3) 当(0,1)x a ∈-及(1,)x ∈+∞时,()0f x '>故()f x 在(1,1)a -单调减少,在(0,1),(1,)a -+∞单调增加. (步骤4)(iii)若11a ->,即2a >,同理可得()f x 在(1,1)a -单调减少,在(0,1),(1,)a -+∞单调增加. (步骤5)(2)考虑函数 ()()g x f x x =+21(1)ln 2x ax a x x =-+-+(步骤6)则211()(1)2(1)1(11)a a g x x a x a a x x--'=--+--=---(步骤7) 由于15a <<,故()0g x '>,即()g x 在(4, +∞)单调增加,从而当120x x >>时有12()()0g x g x ->,(步骤8)即1212()()0f x f x x x -+->,故1212()()1f x f x x x ->--,当120x x <<时,有12211221()()()()1f x f x f x f x x x x x --=>---.(步骤9) 22.(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ABC △中,AB =AC , D 是ABC △外接圆劣弧AC 上的点(不与点A ,C 重合),延长BD 至E .(1)求证:AD 的延长线平分∠CDE ;(2)若∠BAC =30︒,ABC △中BC 边上的高为2+3, 求ABC △外接圆的面积.第22题图【测量目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考查方式】给出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运用其简单几何性质求解角与线的关系.【难易程度】中等【试题解析】(1)如图,设F 为AD 延长线上一点∵A ,B ,C ,D 四点共圆,∴∠CDF=∠ABC (步骤1) 又AB =AC ∴∠ABC =∠ACB ,且∠ADB =∠ACB , ∴∠ADB =∠CDF , (步骤2)对顶角∠EDF =∠ADB , 故∠EDF =∠CDF ,即AD 的延长线平分∠CDE . (步骤3)第22题图(2)设O 为外接圆圆心,连接AO 交BC 于H ,则AH ⊥BC .连接OC , OA 由题意∠OAC =∠OCA =15︒, ∠ACB =75︒,∴∠OCH =60︒.(步骤4)设圆半径为r ,则r +23r =2+3,a 得r =2,外接圆的面积为4π.(步骤5)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 为极点,x 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πcos()3ρθ-=1,M,N 分别为C 与x 轴,y 轴的交点.(1)写出C 的直角坐标方程,并求M,N 的极坐标;(2)设MN 的中点为P ,求直线OP 的极坐标方程.【测量目标】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考查方式】建立坐标系求解参数方程.【难易程度】中等【试题解析】(1)由πcos()13ρθ-=得13(cos )12ρθθ+=(步骤1) 从而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13122x y +=即32x +=(步骤2) 0θ=时,2,ρ=所以(2,0)M π2θ=时,3=3ρ所以3π()32N (步骤3) (2)M 点的直角坐标为(2,0)N 点的直角坐标为3(0,3(步骤4) 所以P 点的直角坐标为3,则P 点的极坐标为23π()6所以直线OP 的极坐标方程为π,(,)6θρ=∈-∞+∞(步骤5) 24.(本小题满分10分)设函数()|1|||f x x x a =-+-.(1)若1,a =-解不等式()3f x ; (2)如果x ∀∈R ,()2f x ,求a 的取值范围.【测量目标】不等式.【考查方式】给出函数解析式求解不等式.【难易程度】中等【试题解析】(1)当1a =-时,()11f x x x =-++.由()3f x 得113x x -++(步骤1) ○1当1x -时,不等式化为113x x---即23x -(步骤2)○2当1x >时,联立不等式组1()3x f x >⎧⎨⎩解得其解集为3+2⎛⎫∞ ⎪⎝⎭,,综上得()3f x 的解集为33,,22⎛⎫⎡⎫-∞-+∞ ⎪⎪⎢⎝⎭⎣⎭.(步骤3) (2)若1,()21a f x x ==-,不满足题设条件.○1若1a <,21,,()1,1,2(1),1x a x a f x a a x x a x -++⎧⎪=-<<⎨⎪-+⎩()f x 的最小值为1a -(步骤4) ○2若1,a >21,1,()1,1,2(1),x a x f x a x a x a x a -++⎧⎪=-<<⎨⎪-+⎩()f x 的最小值为1a -(步骤5) 所以()2x f x ∀∈R ,的充要条件是12a -,从而a 的取值范围为][13∞-+∞(-,,).(步骤6)。
2012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2012•辽宁)已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则(∁U A)∩(∁U B)=()A.{5,8} B.{7,9} C.{0,1,3} D.{2,4,6}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已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可先求出两集合A,B的补集,再由交的运算求出(∁U A)∩(∁U B)解答:解:由题义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所以C U A={2,4,6,7,9},C U B={0,1,3,7,9},所以(C U A)∩(C U B)={7,9}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交、并、补集的混合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交、并、补集的计算规则2.(5分)(2012•辽宁)复数=()A.B.C.D.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进行复数的除法运算,分子和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再进行复数的乘法运算,化成最简形式,得到结果.解答:解:===,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除法的运算法则,本题是一个基础题.3.(5分)(2012•辽宁)已知两个非零向量,满足|+|=|﹣|,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B.⊥C.||=|| D.+=﹣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由于||和||表示以 、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再由|+|=|﹣|可得此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故此平行四边形为矩形,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由两个两个向量的加减法的法则,以及其几何意义可得, ||和||表示以 、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再由|+|=|﹣|可得此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故此平行四边形为矩形,故有⊥.故选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向量的加减法的法则,以及其几何意义,属于中档题. 4.(5分)(2012•辽宁)已知命题p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则¬p 是( ) A .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B .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C .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D .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考点: 命题的否定. 专题: 简易逻辑. 分析:由题意,命题p 是一个全称命题,把条件中的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结论的否定作结论即可得到它的否定,由此规则写出其否定,对照选项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解答: 解:命题p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是一个全称命题,其否定是一个特称命题, 故¬p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否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称命题的否定的书写规则,本题易因为没有将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而导致错误,学习时要注意准确把握规律. 5.(5分)(2012•辽宁)一排9个座位坐了3个三口之家.若每家人坐在一起,则不同的坐法种数为( ) A . 3×3! B . 3×(3!)3 C . (3!)4 D . 9!考点: 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 专题: 计算题. 分析:完成任务可分为两步,第一步,三口之家内部排序,第二步,三家排序,由分步计数原理计数公式,将两步结果相乘即可 解答:解:第一步,分别将三口之家“捆绑”起来,共有3!×3!×3!种排法; 第二步,将三个整体排列顺序,共有3!种排法 故不同的作法种数为3!×3!×3!×3!=3!4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步计数原理及其应用,排列数及排列数公式的应用,捆绑法计数的技巧,属基础题6.(5分)(2012•辽宁)在等差数列{a n}中,已知a4+a8=16,则该数列前11项和S11=()A.58 B.88 C.143 D.176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得a1+a11=a4+a8=16,再由S11=运算求得结果.解答:解:∵在等差数列{a n}中,已知a4+a8=16,∴a1+a11=a4+a8=16,∴S11==88,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7.(5分)(2012•辽宁)已知,则tanα=()A.﹣1 B.C.D.1考点: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专题:计算题.分析:由条件可得1﹣2sinαcosα=2,即sin2α=﹣1,故2α=,α=,从而求得tanα的值.解答:解:∵已知,∴1﹣2sinαcosα=2,即sin2α=﹣1,故2α=,α=,tanα=﹣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应用,求得α=,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8.(5分)(2012•辽宁)设变量x,y满足,则2x+3y的最大值为()A.20 B.35 C.45 D.55解答:解:设AC=x,则BC=12﹣x,0<x<12若矩形面积S=x(12﹣x)<32,则x>8或x<4即将线段AB三等分,当C位于首段和尾段时,矩形面积小于32,故该矩形面积小于32cm2的概率为P==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概型概率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将此概率转化为长度之比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基础题11.(5分)(2012•辽宁)设函数f(x)(x∈R)满足f(﹣x)=f(x),f(x)=f(2﹣x),且当x∈[0,1]时,f(x)=x3.又函数g(x)=|xcos(πx)|,则函数h(x)=g(x)﹣f(x)在上的零点个数为()A.5B.6C.7D.8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专题:计算题;压轴题;数形结合.分析:利用函数的奇偶性与函数的解析式,求出x∈[0,],x∈[]时,g(x)的解析式,推出f(0)=g(0),f(1)=g(1),g()=g()=0,画出函数的草图,判断零点的个数即可.解答:解:因为当x∈[0,1]时,f(x)=x3.所以当x∈[1,2]时2﹣x∈[0,1],f(x)=f(2﹣x)=(2﹣x)3,当x∈[0,]时,g(x)=xcos(πx);当x∈[]时,g(x)=﹣xcosπx,注意到函数f(x)、g(x)都是偶函数,且f(0)=g(0),f(1)=g(1)=1,g()=g()=0,作出函数f(x)、g(x)的草图,函数h(x)除了0、1这两个零点之外,分别在区间[﹣,0],[0,],[,1],[1,]上各有一个零点.共有6个零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函数的零点,考查转化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难度较大.12.(5分)(2012•辽宁)若x∈[0,+∞),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A.e x≤1+x+x2B.C.D.考点:导数在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对于A,取x=3,e3>1+3+32,;对于B,令x=1,,计算可得结论;对于C,构造函数,h′(x)=﹣sinx+x,h″(x)=cosx+1≥0,从而可得函数在[0,+∞)上单调增,故成立;对于D,取x=3,.解答:解:对于A,取x=3,e3>1+3+32,所以不等式不恒成立;对于B,x=1时,左边=,右边=0.75,不等式成立;x=时,左边=,右边=,左边大于右边,所以x∈[0,+∞),不等式不恒成立;对于C,构造函数,h′(x)=﹣sinx+x,h″(x)=cosx+1≥0,∴h′(x)在[0,+∞)上单调增∴h′(x)≥h′(0)=0,∴函数在[0,+∞)上单调增,∴h(x)≥0,∴;对于D,取x=3,,所以不等式不恒成立;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大小比较,考查构造函数,考查导数知识的运用,确定函数的单调性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5分)(2012•辽宁)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38.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分析:通过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利用三视图的数据,求出几何体的表面积即可.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底面边长为4和3高为1的长方体,中间挖去半径为1的圆柱,几何体的表面积为:长方体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面积.即S=2×(3×4+1×3+1×4)+2π×1﹣2×12π=38.故答案为:38.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与直观图的关系,几何体的表面积的求法,判断三视图复原几何体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14.(5分)(2012•辽宁)已知等比数列{a n}为递增数列,且a52=a10,2(a n+a n+2)=5a n+1,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2n.考点:数列递推式.专题:计算题.分析:通过,求出等比数列的首项与公比的关系,通过2(an+a n+2)=5a n+1求出公比,推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解答:解:∵,∴,∴a1=q,∴,∵2(a n+a n+2)=5a n+1,∴,∴2(1+q2)=5q,解得q=2或q=(等比数列{a n}为递增数列,舍去)∴.故答案为:2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转化思想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15.(5分)(2012•辽宁)已知P,Q为抛物线x2=2y上两点,点P,Q的横坐标为4,﹣2,过P,Q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两切线交于点A,则点A的纵坐标为﹣4.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通过P,Q的横坐标求出纵坐标,通过二次函数的导数,推出切线方程,求出交点的坐标,即可得到点A的纵坐标.解答:解:因为点P,Q的横坐标分别为4,﹣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P,Q的纵坐标分别为8,2.由x2=2y,则y=,所以y′=x,过点P,Q的抛物线的切线的斜率分别为4,﹣2,所以过点P,Q的抛物线的切线方程分别为y=4x﹣8,y=﹣2x﹣2联立方程组解得x=1,y=﹣4故点A的纵坐标为﹣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求切线方程的方法,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求法,属于中档题.16.(5分)(2012•辽宁)已知正三棱锥P﹣ABC,点P,A,B,C都在半径为的球面上,若PA,PB,PC两两垂直,则球心到截面ABC的距离为.考点:球内接多面体.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先利用正三棱锥的特点,将球的内接三棱锥问题转化为球的内接正方体问题,从而将所求距离转化为正方体中,中心到截面的距离问题,利用等体积法可实现此计算解答:解:∵正三棱锥P﹣ABC,PA,PB,PC两两垂直,∴此正三棱锥的外接球即以PA,PB,PC为三边的正方体的外接圆O,∵圆O的半径为,∴正方体的边长为2,即PA=PB=PC=2球心到截面ABC的距离即正方体中心到截面ABC的距离设P到截面ABC的距离为h,则正三棱锥P﹣ABC的体积V=S△ABC×h=S△PAB×PC=××2×2×2=2△ABC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S△ABC=×∴h==∴正方体中心O到截面ABC的距离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球的内接三棱锥和内接正方体间的关系及其相互转化,棱柱的几何特征,球的几何特征,点到面的距离问题的解决技巧,有一定难度,属中档题三、解答题:解答应写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2012•辽宁)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角A,B,C 成等差数列.(Ⅰ)求cosB的值;(Ⅱ)边a,b,c成等比数列,求sinAsinC的值.考点:数列与三角函数的综合.专题:计算题;综合题.分析:(Ⅰ)在△ABC中,由角A,B,C成等差数列可知B=60°,从而可得cosB的值;(Ⅱ)(解法一),由b2=ac,cosB=,结合正弦定理可求得sinAsinC的值;(解法二),由b2=ac,cosB=,根据余弦定理cosB=可求得a=c,从而可得△ABC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可求得sinAsinC的值.解答:解:(Ⅰ)由2B=A+C,A+B+C=180°,解得B=60°,∴cosB=;…6分(Ⅱ)(解法一)由已知b2=ac,根据正弦定理得sin2B=sinAsinC,又cosB=,∴sinAsinC=1﹣cos2B=…12分(解法二)由已知b2=ac及cosB=,根据余弦定理cosB=解得a=c,∴B=A=C=60°,∴sinAsinC=…12分点评:本题考查数列与三角函数的综合,着重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考查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考查分析转化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8.(12分)(2012•辽宁)如图,直三棱柱ABC﹣A′B′C′,∠BAC=90°,AB=AC=λAA′,点M,N分别为A′B和B′C′的中点.(Ⅰ)证明:MN∥平面A′ACC′;(Ⅱ)若二面角A′﹣MN﹣C为直二面角,求λ的值.考点:用空间向量求平面间的夹角;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二面角有关的立体几何综合题.专题:计算题;证明题;转化思想.分析:(I)法一,连接AB′、AC′,说明三棱柱ABC﹣A′B′C′为直三棱柱,推出MN∥AC′,然后证明MN∥平面A′ACC′;法二,取A′B′的中点P,连接MP、NP,推出MP∥平面A′ACC′,PN∥平面A′ACC′,然后通过平面与平面平行证MN∥平面A′ACC′.(II)以A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直线AB、AC、AA′为x,y,z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AA′=1,推出A,B,C,A′,B′,C′坐标求出M,N,设=(x1,y1,z1)是平面A′MN的法向量,通过,取,设=(x2,y2,z2)是平面MNC的法向量,由,取,利用二面角A'﹣MN﹣C为直二面角,所以,解λ.解答:(I)证明:连接AB′、AC′,由已知∠BAC=90°,AB=AC,三棱柱ABC﹣A′B′C′为直三棱柱,所以M为AB′中点,又因为N为B′C′的中点,所以MN∥AC′,又MN⊄平面A′ACC′,因此MN∥平面A′ACC′;法二:取A′B′的中点P,连接MP、NP,M、N分别为A′B、B′C′的中点,所以MP∥AA′,NP∥A′C′,所以MP∥平面A′ACC′,PN∥平面A′ACC′,又MP∩NP=P,因此平面MPN∥平面A′ACC′,而MN⊂平面MPN,因此MN∥平面A′ACC′.(II)以A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直线AB、AC、AA′为x,y,z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设AA′=1,则AB=AC=λ,于是A(0,0,0),B(λ,0,0),C(0,λ,0),A′(0,0,1),B′(λ,0,1),C′(0,λ,1).所以M(),N(),设=(x1,y1,z1)是平面A′MN的法向量,由,得,可取,设=(x2,y2,z2)是平面MNC的法向量,由,得,可取,因为二面角A'﹣MN﹣C为直二面角,所以,即﹣3+(﹣1)×(﹣1)+λ2=0,解得λ=.点评:本题以三棱柱为载体主要考查空间中的线面平行的判定,借助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平面的法向量的方法,并利用法向量判定平面的垂直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难度适中.第一小题可以通过线线平行来证明线面平行,也可通过面面平行来证明.19.(12分)(2012•辽宁)电视传媒公司为了了解某地区电视观众对某体育节目的收视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观众进行调查,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观众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将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不低于40分钟的观众称为“体育迷”.(Ⅰ)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2×2列联表,并据此资料你是否认为“体育迷”与性别有关?非体育迷体育迷合计男女10 55合计(Ⅱ)将上述调查所得到的频率视为概率.现在从该地区大量电视观众中,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每次抽取1名观众,抽取3次,记被抽取的3名观众中的“体育迷”人数为X,若每次抽取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求X的分布列,期望E(X)和方差D(X)P(K2≥k)0.05 0.01k 3.841 6.635.考点: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分析:(I)根据所给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出数据列出列联表,再代入公式计算得出K2,与3.841比较即可得出结论;(II)由题意,用频率代替概率可得出从观众中抽取到一名“体育迷”的概率是,由于X∽B(3,),从而给出分布列,再由公式计算出期望与方差即可解答:解:(I)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在抽取的100人中,“体育迷”有25人,从而2×2列联表如下:非体育迷体育迷合计男30 15 45女45 10 55合计75 25 100将2×2列联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K2==≈3.03,因为3.03<3.841,所以没有理由认为“体育迷”与性别有关.(II)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抽到“体育迷”的频率是0.25,将频率视为概率,即从观众中抽取到一名“体育迷”的概率是,由题意X∽B(3,),从而分布列为X 0 1 2 3P所以E(X)=np=3×=.D(X)=npq=3××=.点评:本题考查独立性检验的运用及期望与方差的求法,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不大,是高考中的易考题型20.(12分)(2012•辽宁)如图,已知椭圆C0:,动圆C1:.点A1,A2分别为C0的左右顶点,C1与C0相交于A,B,C,D四点.(Ⅰ)求直线AA1与直线A2B交点M的轨迹方程;(Ⅱ)设动圆C2:与C0相交于A′,B′,C′,D′四点,其中b<t2<a,t1≠t2.若矩形ABCD与矩形A′B′C′D′的面积相等,证明:为定值.考点:圆锥曲线的综合.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Ⅰ)设出线A1A的方程、直线A2B的方程,求得交点满足的方程,利用A在椭圆C0上,化简即可得到M轭轨迹方程;(Ⅱ)根据矩形ABCD与矩形A'B'C'D'的面积相等,可得A,A′坐标之间的关系,利用A,A′均在椭圆上,即可证得=a2+b2为定值.解答:(Ⅰ)解:设A(x1,y1),B(x2,y2),∵A1(﹣a,0),A2(a,0),则直线A1A的方程为①直线A2B的方程为y=﹣(x﹣a)②由①×②可得:③∵A(x1,y1)在椭圆C0上,∴∴代入③可得:∴;(Ⅱ)证明:设A′(x3,y3),∵矩形ABCD与矩形A'B'C'D'的面积相等∴4|x1||y1|=4|x3||y3|∴=∵A,A′均在椭圆上,∴=∴=∴∵t1≠t2,∴x1≠x3.∴∵,∴∴=a2+b2为定值.点评:本题考查轨迹方程,考查定值问题的证明,解题的关键是设出直线方程,求出交点的坐标,属于中档题.21.(12分)(2012•辽宁)设f(x)=ln(x+1)++ax+b(a,b∈R,a,b为常数),曲线y=f(x)与直线y=x在(0,0)点相切.(I)求a,b的值;(II)证明:当0<x<2时,f(x)<.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I)由y=f(x)过(0,0),可求b的值,根据曲线y=f(x)与直线在(0,0)点相切,利用导函数,可求a的值;(II)由(I)知f(x)=ln(x+1)+,由均值不等式,可得,构造函数k(x)=ln(x+1)﹣x,可得ln(x+1)<x,从而当x>0时,f(x)<,记h(x)=(x+6)f(x)﹣9x,可证h(x)在(0,2)内单调递减,从而h(x)<0,故问题得证.解答:(I)解:由y=f(x)过(0,0),∴f(0)=0,∴b=﹣1∵曲线y=f(x)与直线在(0,0)点相切.∴y′|x=0=∴a=0;(II)证明:由(I)知f(x)=ln(x+1)+由均值不等式,当x>0时,,∴①令k(x)=ln(x+1)﹣x,则k(0)=0,k′(x)=,∴k(x)<0 ∴ln(x+1)<x,②由①②得,当x>0时,f(x)<记h(x)=(x+6)f(x)﹣9x,则当0<x<2时,h′(x)=f(x)+(x+6)f′(x)﹣9<<=∴h(x)在(0,2)内单调递减,又h(0)=0,∴h(x)<0∴当0<x<2时,f(x)<.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知识的运用,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构造法的运用,考查不等式的证明,正确构造函数是解题的关键.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是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22.(10分)(2012•辽宁)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O和⊙O′相交于A,B两点,过A作两圆的切线分别交两圆于C、D两点,连接DB并延长交⊙O于点E.证明:(Ⅰ)AC•BD=AD•AB;(Ⅱ)AC=AE.考点:综合法与分析法(选修).专题:证明题.分析:(I)利用圆的切线的性质得∠CAB=∠ADB,∠ACB=∠DAB,从而有△ACB∽△DAB,=,由此得到所证.(II)利用圆的切线的性质得∠AED=∠BAD,又∠ADE=∠BDA,可得△EAD∽△ABD,=,AE•BD=AD•AB,再结合(I)的结论AC•BD=AD•AB 可得,AC=AE.解答:证明:(I)∵AC与⊙O'相切于点A,故∠CAB=∠ADB,同理可得∠ACB=∠DAB,∴△ACB∽△DAB,∴=,∴AC•BD=AD•AB.(II)∵AD与⊙O相切于点A,∴∠AED=∠BAD,又∠ADE=∠BDA,∴△EAD∽△ABD,∴=,∴AE•BD=AD•AB.再由(I)的结论AC•BD=AD•AB 可得,AC=A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切线的性质,利用两个三角形相似得到成比列线段,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23.(2012•辽宁)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xOy中,圆C1:x2+y2=4,圆C2:(x﹣2)2+y2=4.(Ⅰ)在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分别写出圆C1,C2的极坐标方程,并求出圆C1,C2的交点坐标(用极坐标表示);(Ⅱ)求圆C1与C2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考点: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直线的参数方程.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I)利用,以及x2+y2=ρ2,直接写出圆C1,C2的极坐标方程,求出圆C1,C2的交点极坐标,然后求出直角坐标(用坐标表示);(II)解法一:求出两个圆的直角坐标,直接写出圆C1与C2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解法二利用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关系求出,然后求出圆C1与C2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解答:解:(I)由,x2+y2=ρ2,可知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2,圆,即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θ,解得:ρ=2,,故圆C1,C2的交点坐标(2,),(2,).(II)解法一:由得圆C1,C2的交点的直角坐标(1,),(1,).故圆C1,C2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为(或圆C1,C2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为)(解法二)将x=1代入得ρcosθ=1从而于是圆C1,C2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为.点评:本题考查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直线的参数方程的求法,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考查计算能力.24.(2012•辽宁)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f(x)=|ax+1|(a∈R),不等式f(x)≤3的解集为{x|﹣2≤x≤1}.(Ⅰ)求a的值;(Ⅱ)若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Ⅰ)先解不等式|ax+1|≤3,再根据不等式f(x)≤3的解集为{x|﹣2≤x≤1},分类讨论,即可得到结论.(Ⅱ)记,从而h(x)=,求得|h(x)|≤1,即可求得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Ⅰ)由|ax+1|≤3得﹣4≤ax≤2∵不等式f(x)≤3的解集为{x|﹣2≤x≤1}.∴当a≤0时,不合题意;当a>0时,,∴a=2;(Ⅱ)记,∴h(x)=∴|h(x)|≤1∵恒成立,∴k≥1.点评: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考查恒成立问题,将绝对值符号化去是关键,属于中档题.。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答案与解析数学(供理科考生使用)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全集{}=0,1,2,3,4,5,6,7,8,9U ,集合{}=0,1,3,5,8A ,集合{}=2,4,5,6,8B ,则()()=UUA B 痧 ( )A .{}5,8B .{}7,9C .{}0,1,3D .{}2,4,6 【测量目标】集合的基本运算.【考查方式】通过列举法给出全集与子集,求两集合的交集.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U UA B痧即为在全集U 中去掉集合A 和集合B 中的元素,所剩的元素形成的集合,由此可快速得到答案,()()(){}==7,9U UU A B A B 痧?.2.复数2i=2i -+ ( ) A .34i 55- B .34+i 55 C .41i 5- D .31+i 5【测量目标】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考查方式】给出复数的除法形式,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22i 2i 34i 34===i 2+i 2+i 2i 555----- 3.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 满足+=-a b a b ,则下面结论正确 ( ) A .a b B .⊥a bC .=a bD .+=-a b a b【测量目标】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查方式】给出两个非零向量满足的关系式,求两向量的线性关系.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a b a b ,可以从几何角度理解,以非零向量a,b 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对角线长分别为,+-a b a b ,若=+-a b a b ,则说明四边形为矩形,所以⊥a b ;也可由已知得22+=-a b a b ,即22222+=+2+=0-∴∴⊥a ab b a ab b ab a b 4. 已知命题()()()()122121:,,0p x x f x f x xx ∀∈--R …,则p ⌝是 ( )A .()()()()122121,,0x x f x f x xx ∃∈--R … B .()()()()122121,,0x x f x f x xx ∀∈--R … C .()()()()122121,,<0x x f x f x xx ∃∈--R D .()()()()122121,,<0x x f x f x xx ∀∈--R【测量目标】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难易程度】容易【考查方式】给出命题形式求其非命题形式. 【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全称命题的否定形式为将“∀”改为“∃”,后面的加以否定,即将“()()()()21210f x f x xx --…”改为“()()()()2121<0f x f x x x --”.5. 一排9个座位坐了3个三口之家.若每家人坐在一起,则不同的坐法种数为 ( ) A .33!⨯ B .()333!⨯ C .()43! D .9!【测量目标】排列组合及其应用.【考查方式】给出排列组合的条件,求不同的方案数量. 【难易程度】中等【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每家3口人坐在一起,捆绑在一起3!,共3个3!,又3家3个整体继续排列有3!种方法,总共有()43!6. 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48+=16a a ,则该数列前11项和11=S ( ) A .58 B .88 C .143 D .176 【测量目标】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前n 项和.【考查方式】给出等差数列中两项的和,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求数列的前几项和.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4866+=2=16=8a a a a ∴,而()11111611+==11=882a a S a 7.已知()sin cos 0,πααα-∈,则tan α= ( ) A .1- B.2-C.2D .1【测量目标】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考查方式】给出sin α与cos α满足的关系,求tan α的值.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方法一:()sin cos 0,πααα-∈,两边平方得1sin 2=2,α-()sin 2=1,20,2π,αα-∈3π3π2=,=,24ααtan =1α∴- 方法二:由于形势比较特殊,可以两边取导数得cos +sin =0,tan =1ααα∴-8. 设变量,x y 满足100+20015x y x y y -⎧⎪⎨⎪⎩…剟剟,则2+3x y 的最大值为 ( )A .20B .35C .45D .55 【测量目标】二元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值.【考查方式】给出不等式组,画出不等式表示的范围,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值. 【难易程度】容易【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如图所示过点()5,15A ,2+3x y 的最大值为55第8题图9.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值是 ( ) A .1- B .23 C .32D .4第9题图【测量目标】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考查方式】考查循环结构的流程图,注意循环条件的设置,最后输出.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当=1i 时,经运算得2==124S --;(步骤1) 当=2i 时,经运算得()22==213S --;(步骤2) 当=3i 时,经运算得23==2223S -;(步骤3) 当=4i 时,经运算得2==4322S -;(步骤4) 当=5i 时,经运算得2==124S --;(步骤5) 从此开始重复,每隔4一循环,所以当=8i 时,经运算得=4S ;接着=9i 满足输出条件,输出=4S10. 在长为12cm 的线段AB 上任取一点C .现作一矩形,邻边长分别等于线段,AC CB 的长,则该矩形面积小于322cm 的概率为 ( ) A .16B .13 C .23D .45【测量目标】几何概型.【考查方式】给出围成长方形的方式,求其面积大于一定值时的概率. 【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如图所示,令=,=AC x CB y ,则()+=12>0,y>0x y x ,矩形面积设为S ,则()==1232S xy x x -….解得0<48<12x x 或剟,该矩形面积小于322cm 的概率为82=123第10题图11. 设函数)(x f ()x ∈R 满足()()()(),=2f x f x f x f x -=-,且当[]0,1x ∈时,()3=f x x .又函数()()=cos πg x x x ,则函数()()()=h x g x f x -在13,22⎡⎤-⎢⎥⎣⎦上的零点个数为 ( ) A .5 B .6 C .7 D .8【测量目标】偶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周期性,函数零点的求解与判断,函数图象的应用. 【考查方式】给出函数式,求复合函数在某区间上的零点数. 【难易程度】较难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f x f x -=所以函数)(x f 为偶函数,所以()()()=2=2f x f x f x --,所以函数)(x f 为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步骤一) 且()()0=0,1=1f f ,而()()=c o s πg x x x 为偶函数, 且()1130====0222g g g g ⎛⎫⎛⎫⎛⎫- ⎪ ⎪ ⎪⎝⎭⎝⎭⎝⎭,在同一坐标系下作出两函数(步骤二)在13,22⎡⎤-⎢⎥⎣⎦上的图象,发现在13,22⎡⎤-⎢⎥⎣⎦内图象共有6个公共点,(步骤三) 则函数()()()=h x g x f x -在13,22⎡⎤-⎢⎥⎣⎦上的零点个数为6.(步骤四)第11题图12. 若[)0,+x ∈∞,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 A .2e 1++xx x …B2111+24x x -…C .21cos 12x x -… D .()21ln 1+8x x x -… 【测量目标】不等式比较大小.【考查方式】给出未知数的范围,判断不等式的正确性. 【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验证A ,当332=3e >2.7=19.68>1+3+3=13x 时,,故排除A ;(步骤一) 验证B ,当1=2x,而111113391+===<=22441648484848-⨯⨯,故排除B ;(步骤二)验证C ,令()()()21=cos 1+,=sin +,=1cos 2g x x x g x x x g x x '''---,显然()>0g x ''恒成立 所以当[)0,+x ∈∞,()()0=0g x g ''…,所以[)0,+x ∈∞,()21=cos 1+2g x x x -为增函数,所以()()0=0g x g …,恒成立,故选C ;(步骤三)验证D ,令()()()()()2311=ln 1++,=1+=8+144+1x x x h x x x x h x x x -'--, 令()<0h x ',解得0<<3x ,所以当0<<3x 时,()()<0=0h x h ,显然不恒成立(步骤四)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第13题图【测量目标】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表面积.【考查方式】给出几何体的三视图,求其表面积.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38【试题解析】由三视图知,此几何体为一个长为4,宽为3,高为1的长方体,中心去除一个半径为1的圆柱,所以表面积为()243+41+31+2π2π=38⨯⨯⨯⨯-14.已知等比数列{}n a 为递增数列,且()2510+2+1=,2+=5n n n a a a a 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a ____________.【测量目标】等比数列的的通项,等比数列的性质.【考查方式】给出等比数列通项之间满足的关系,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2n【试题解析】令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则由()+2+12+=5n nn a a a 得,222+2=5,25+2=0q q q q -,解得1=22q q =或,(步骤一) 又由2510=a a 知,()24911=a qa q ,所以1=a q ,(步骤二)因为{}n a 为递增数列,所以1==2a q ,=2n n a (步骤三)15. 已知,P Q 为抛物线2=2x y 上两点,点,P Q 的横坐标分别为4,2-,过,P Q 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两切线交于点A ,则点A 的纵坐标为 .【测量目标】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考查方式】给出抛物线方程,求抛物线上两点的切线交点的纵坐标.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4- 【试题解析】21=,=2y x y x ',所以以点P 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48y x -,以点Q 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22y x --,联立两方程的=1y=4x ⎧⎨-⎩16. 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点,,,PABC若,,PA PB PC 两两相互垂直,则球心到截面ABC 的距离为 . 【测量目标】正三棱锥的性质.【考查方式】通过球内接正三棱锥的性质,求球心到截面的距离.【参考答案】3【试题解析】如图所示,O 为球心,'O 为截面ABC 所在圆的圆心,令===PA PB PC a ,,,PA PB PC 两两相互垂直,==AB BC CA ,(步骤一)所以'=3CO a ,'=3PO a ,22+=333a ⎛⎛⎫ ⎪ ⎪⎝⎝⎭,解得=2a ,(步骤二)所以PO a ,OO (步骤三)第16题图三、解答题:解答应写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角,,A B C 成等差数列. (1)求cos B 的值;(2)边,,a b c 成等比数列,求sin sin A C 的值【测量目标】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有关角度问题.【考查方式】通过角成等差,求角的余弦值;在给出边成等比数列,求两角正弦的乘积. 【难易程度】容易【试题解析】(1)由已知π12=+,++=π,=,cos =32B AC A B C B B ∴(步骤一) (2)解法一:2=b ac ,由正弦定理得23sin sin =sin =4A CB (步骤二)解法二:2=b ac ,222221++=cos ==222a c b a c acB ac ac--,由此得22+=,a c ac ac -得=a c (步骤二)所以π===3A B C ,3sin sin =4A C (步骤三) 18.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直三棱柱'''ABC A B C -,=90BAC ∠,=='AB AC AA λ,点,M N 分别为'A B 和''B C 的中点(1)证明:''MNAACC 平面 ;(2)若二面角'--A MN C 为直二面角,求λ的值第18题图【测量目标】线面平行的判定,二面角,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考查方式】给出线段的关系,用线线平行推导线面平行,根据二面角为之二面角求未知数. 【难易程度】中等 【试题解析】(1)连结','AB AC ,由已知=90,=BAC AB AC ∠ 三棱柱-'''ABC A B C 为直三棱柱,所以M 为'AB 中点.又因为N 为''B C 中点(步骤一) 所以'MN AC ,又MN ⊄平面''A ACC'AC ⊂平面''A ACC ,因此''MN AACC 平面 (步骤二)(2)以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直线,,'AB AC AA 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O xyz ,如图所示,设'=1,AA 则==AB AC λ,于是()()()()()()0,0,0,,0,0,0,,0,'0,0,1,',0,1,'0,,1A B C A B C λλλλ, 所以1,0,,,,12222M N λλλ⎛⎫⎛⎫⎪ ⎪⎝⎭⎝⎭,(步骤三) 设()111=,,x y z m 是平面'A MN 的法向量,由'=0,=0A M MN ⎧⎪⎨⎪⎩ m m 得11111=0221+=022x z y z λλ⎧-⎪⎪⎨⎪⎪⎩,可取()=1,1,λ-m (步骤四)设()222=,,x y z n 是平面MNC 的法向量,由=0,=0NC MN ⎧⎪⎨⎪⎩ n n 得22222+=0221+=022x y z y z λλλ⎧--⎪⎪⎨⎪⎪⎩,可取()=3,1,λ--n (步骤五) 因为'--A MN C 为直二面角,所以()()2=0,3+11+=0λ--⨯- 即m n,解得λ(步骤六)第18题图19. (本小题满分12分)电视传媒公司为了解某地区电视观众对某类体育节目的收视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观众进行调查.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观众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将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不低于40分钟的观众称为“体育迷“22⨯抽取1名观众,抽取3次,记被抽取的3名观众中的“体育迷“人数为X .若每次抽取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求X 的分布列,期望()E X 和方差()D X附:()21122122121+2++1+2=n n n n n n n n n χ-,第19题图【测量目标】频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考查方式】通过频率分布直方图,完成联表,判断相关性;给出随机抽样的方式求分布列期望与方差.【难易程度】中等 【试题解析】22⨯将列联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221122122121+2++1+210030104515100=== 3.0307525455533n n n n n n n n n χ-⨯⨯-⨯≈⨯⨯⨯(步骤一)因为3.030<3.841,所以没有理由认为“体育迷”与性别有关.(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抽到“体育迷”的频率为0.25,将频率视为概率,即从观众中抽取一名“体育迷”的概率为14.(步骤二) 由题意13,4X B ⎛⎫ ⎪⎝⎭,从而X 的分布列为()==3=44E X np ⨯,()()=1=3=4416D X np p -⨯⨯.(步骤三)20.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椭圆()22022:+=1>b>0,,x y C a a b a b为常数,动圆222111:+=,<<C x y t b t a .点12,A A 分别为0C 的左、右顶点,1C 与0C 相交于,,,A B C D 四点(1)求直线1AA 与直线2A B 交点M 的轨迹方程;(2)设动圆22222:+=C x y t 与0C 相交于',',','A B C D 四点,其中2<<b t a ,12t t ≠.若矩形ABCD 与矩形''''A B C D 的面积相等,证明:2212+t t 为定值第20题图【测量目标】圆锥曲线中的轨迹问题,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考查方式】给出椭圆与动圆的函数表达式,求其上两直线交点的轨迹方程;再根据两动圆形成的矩形面积相等,证明两未知数的平方之和为定值. 【难易程度】较难 【试题解析】(1)设()()1111,,,A x y B x y -,又知()()12,0,,0A a A a -,则 直线1A A 的方程为 ()11=++y y x a x a① 直线2A B 的方程为()11=y y x a x a--- ②(步骤一) 由①②得 ()22221221=y y x a x a--- ③(步骤二) 由点()11,A x y 在椭圆0C 上,故可得221122+=1x y a b ,从而有222112=1x y b a ⎛⎫- ⎪⎝⎭,代入③得()2222=1<,<0x y x a y a b--(步骤三)(2)证明:设()22',A x y ,由矩形ABCD 与矩形''''A B C D 的面积相等,得2222112211224=4,=x y x y x y x y ∴,因为点,'A A 均在椭圆上,所以2222221212221=1x x b x b x a a ⎛⎫⎛⎫-- ⎪ ⎪⎝⎭⎝⎭(步骤四)由12t t ≠,知12x x ≠,所以22212+=x x a .(步骤五)从而22212+=y y b ,因而222212+=+t t a b 为定值(步骤六) 21. (本小题满分12分)设()()()=ln +1+,,,f x x ax b a b a b ∈R 为常数,曲线()=y f x 与直线3=2y x 在()0,0点相切.(1)求,a b 的值;(2)证明:当0<<2x 时,()9<+6xf x x 【测量目标】导数的几何意义,均值不等式,利用导数解决不等式问题.【考查方式】通过曲线与直线相切求函数表达式中未知数;再限定x 的定义域证明不等式. 【难易程度】较难 【试题解析】(1)由()=y f x 的图象过()0,0点,代入得=1b - 由()=y f x 在()0,0处的切线斜率为32,又=0=013'==++12x x y a a x ⎛⎫⎪⎝⎭,得=0a (步骤一)(2)(证法一)由均值不等式,当>0x 时,+1+1=+2xx +12x(步骤二)记()()9=+6xh x f x x -, 则()()()()()22215454+654=<+14+1+6+6+6x h x x x x x x '-- ()()()()32+6216+1=4+1+6x x x x -,(步骤三) 令()()()3=+6216+1g x x x -,则当0<<2x 时,()()2=3+6216<0g x x '-因此()g x 在()0,2内是减函数,又由()0=0g ,得()<0g x ,所以()<0h x '(步骤四) 因此()h x 在()0,2内是减函数,又由()0=0h ,得()<0h x ,于是当0<<2x 时,()9<+6xf x x (步骤五) (证法二)由(1)知()()=ln +1+1f x x ,由均值不等式,当>0x 时,+1+1=+2x x,故+12x(步骤一)令()()=ln +1k x x x -,则()()10=0,'=1=<0+1+1xk k x x x --,故()<0k x ,即()l n +1<x x ,由此得,当>0x 时,()3<2f x x ,记()()()=+69h x x f x x -,(步骤二) 则当0<<2x 时,()()()()()31=++69<++692+1h x f x x f x x x x ⎛''-- ⎝()()()(()()()()()11=3+1++618+1<3+1++63+18+12+12+12x x x x x x x x x x x ⎡⎤⎛⎫⎡⎤-- ⎪⎢⎥⎣⎦⎝⎭⎣⎦()()=718<04+1xx x -(步骤三)因此()h x 在()0,2内是减函数,又由()0=0h ,得()<0h x ,即()9<+6xf x x (步骤四) 22.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O 和'O 相交于A ,B 两点,过A 作两圆的切线分别交两圆于,C D 两点,连结DB 并延长交O 于点E .证明:(1)=AC BD AD AB ; (2)=AC AE第22题图【测量目标】圆的性质的应用. 【考查方式】给出两圆中直线位置关系,证明直线的比例关系. 【难易程度】中等 【试题解析】 证明:(1)由AC 与O 相切于A ,得=CAB ADB ∠∠,同理=ACB DAB ∠∠,(步骤一)所以ACB DAB △∽△.从而=AC ABAD BD,即=AC BD AD AB (步骤二) (2)由AD 与O 相切于A ,得=A E D B A D ∠∠,又=A D E B D A ∠∠,得EA D AB D △∽△(步骤三)从而=AE ADAB BD,即=AE BD AD AB ,(步骤四) 综合(1)的结论,=AC AE (步骤五)23.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221:+=4C x y ,圆()222:2+=4C x y -(1)在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分别写出圆12,C C 的极坐标方程,并求出圆12,C C 的交点坐标(用极坐标表示)(2)求圆1C 与圆2C 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测量目标】极坐标与参数方程.【考查方式】给出直角坐标系下两圆的方程,求极坐标方程,并求出两圆公共弦的参数方程. 【难易程度】容易 【试题解析】圆1C 的极坐标方程为=2ρ,圆2C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ρθ,(步骤一) 解=2=4cos ρρθ⎧⎨⎩得π=2,=3ρθ±,故圆1C 与圆2C 交点的坐标为ππ2,,2,33⎛⎫⎛⎫- ⎪ ⎪⎝⎭⎝⎭(步骤二)注:极坐标系下点的表示不唯一(2)(解法一)由=cos =sin x y ρθρθ⎧⎨⎩,得圆1C 与圆2C 交点的直角坐标为((,1,故圆1C 与圆2C 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为=1=x t y t⎧⎨⎩(或参数方程写成=1=x y y y ⎧⎨⎩(步骤三) (解法二) 将=1x 代入=cos =sin x y ρθρθ⎧⎨⎩,得cos =1ρθ,从而1=cos ρθ(步骤三)于是圆1C 与圆2C 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为=1ππ=tan 33x y θθ⎧-⎨⎩剟(步骤四) 24.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1f x ax a ∈R ,不等式()3f x …的解集为{}21x x -剟(1)求a 的值 (2)若()22x f x f k ⎛⎫-⎪⎝⎭…恒成立,求k 的取值范围 【测量目标】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考查方式】给出不等式的函数表达式及其解集,求函数式中的未知数;给出不等关系求k 的取值范围.【难易程度】中等 【试题解析】(1)由+13ax …得42ax -剟,又()3f x …的解集为{}21x x -剟,所以当0a …时,不合题意当>0a 时,42x a a-剟,得=2a (步骤一) (2)记()()=22x h x f x f ⎛⎫- ⎪⎝⎭,则()1,11=43,1<<211,2x h x x x x ⎧⎪-⎪⎪----⎨⎪⎪--⎪⎩……,所以()1h x …,因此1k …(步骤二)。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数学(供理科考生使用)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0,1,2,3,4,5,6,7,{}8,9U =,集合0,1,3,8{}5,A =,集合2,4,5,8{}6,B =,则()()U U A B =( )A .{5,8}B .{7,9}C .{0,1,3}D .{2,4,6} 2.复数2i2i -=+( )A .34i 55-B .34i 55+C .41i 5-D .31i 5+3.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a -b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a ∥bB .a ⊥bC .|a |=|b |D .a +b =a -b4.已知命题p :12,x x ∀∈R ,2121(()())()0f x f x x x --≥,则p ⌝是( )A .12,x x ∃∈R ,2121(()())()0f x f x x x --≤;B .12,x x ∀∈R ,2121(()())()0f x f x x x --≤;C .12,x x ∃∈R ,2121(()())()0f x f x x x --<;D .12,x x ∀∈R ,2121(()())()0f x f x x x --<;5.一排9个座位坐了3个三口之家.若每家人坐在一起,则不同的坐法种数为 ( ) A .33!⨯B .33(3!)⨯C .4(3!)D .9!6.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4816a a +=,则该数列前11项和11S =( )A .58B .88C .143D .176 7.已知sin cos 2αα-=,(0,π)α∈,则tan α=( )A .1-B .22-C .22D .18.设变量x ,y 满足10,020,015,x y x y y -⎧⎪+⎨⎪⎩则23x y +的最大值为( )A .20B .35C .45D .559.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值是( ) A .1-B .23C .32D .410.在长为12 cm 的线段AB 上任取一点C .现作一矩形,邻边长分别等于线段AC ,CB 的长,则该矩形面积小于322cm 的概率为( ) A .16 B .13 C .23D .4511.设函数()f x ()x ∈R 满足()()f x f x -=,()(2)f x f x =-,且当[0,1]x ∈时,3()f x x =.又函数()|cos(π)|g x x x =,则函数()()()h x g x f x =-在13[,]22-上的零点个数为( ) A .5B .6C .7D .8 12.若[0,)x ∈+∞,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A .2e 1x x x ++≤B .21111241x x x-++≤ C .21cos 12x x -D .21ln(1)8x x x +-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14.已知等比数列{}n a 为递增数列,且2510a a =,212()5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a = .15.已知P ,Q 为抛物线22x y =上两点,点P ,Q 的横坐标分别为4,2-,过P ,Q 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两切线交于点A ,则点A 的纵坐标为 .16.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点P ,A ,B ,C 都在半径为3的球面上,若PA ,PB ,PC 两两相互垂直,则球心到截面ABC 的距离为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角A ,B ,C 成等差数列.(Ⅰ)求cos B 的值;(Ⅱ)边a ,b ,c 成等比数列,求sin sin A C 的值.--------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直三棱柱ABC A B C'''-,90BAC∠=,AB=AC AAλ'=,点M,N分别为A B'和B C''的中点.(Ⅰ)证明:MN∥平面A ACC'';(Ⅱ)若二面角A MN C'--为直二面角,求λ的值.19.(本小题满分12分)电视传媒公司为了解某地区电视观众对某类体育节目的收视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观众进行调查.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观众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将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不低于40分钟的观众称为“体育迷”.(Ⅰ)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据此资料你是否认为“体育迷”与性别有关?非体育迷体育迷合计男女1055合计(Ⅱ)将上述调查所得到的频率视为概率.现在从该地区大量电视观众中,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每次抽取1名观众,抽取3次,记被抽取的3名观众中的“体育迷”人数为X.若每次抽取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求X的分布列,期望()E X和方差()D X.附:22112212211212()n n n n nn n n nχ++++-=,2()P kχ≥0.050.01k 3.841 6.635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椭圆C:22221x ya b+=(0a b>>,a,b为常数),动圆1C:2221x y t+=,1b t a<<.点1A,2A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1C与C相交于A,B,C,D四点.(Ⅰ)求直线1AA与直线2A B交点M的轨迹方程;(Ⅱ)设动圆2C:2222x y t+=与C相交于A',B',C',D'四点,其中2b t a<<,12t t≠.若矩形ABCD与矩形A B C D''''的面积相等,证明:2212t t+为定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ln(1)1f x x x ax b=+++++(a,b∈R,a,b为常数),曲线()y f x=与直线32y x=在(0,0)点相切.(Ⅰ)求a,b的值;(Ⅱ)证明:当02x<<时,9()6xf xx<+.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O和O'相交于A,B两点,过A作两圆的切线分别交两圆于C,D两点,连结DB并延长交O于点E.证明:(Ⅰ)AC BD AD AB=;(Ⅱ)AC AE=.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1C:224x y+=,圆2C:22(2)4x y-+=.(Ⅰ)在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分别写出圆1C,2C的极坐标方程,并求出圆1C,2C的交点坐标(用极坐标表示);(Ⅱ)求圆1C与2C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1|f x ax=+()a∈R,不等式()3f x≤的解集为{|21}x x-.(Ⅰ)求a的值;(Ⅱ)若|()2()|2xf x f k-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数学(供理科考生使用)答案解析第Ⅰ卷【解析】()()UU A B 即为在全集集合,由此可快速得到答案,()()(){}7,9UUUA B A B ==.由题已知全集{}0,1,2,3,4,5,6,7,8,9U =,集合{0,1,3,5,8A =可先求出两集合A ,B 的补集,再由交的运算求出()()U U A B【考点】集合. 【答案】Ba b a b +=-,可以从几何角度理解,以非零向量a ,b 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对角线长分别为a b +,a b -,若a b a b +=-,则说明四边形为矩形,所以a b ⊥;也可由已知得22=a b a b +-,即22222+=+2+a ab b a ab b -,a b ⊥【提示】由于a b +和a b -表示以a ,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再由a b a b +=-可得此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故此平行四边形为矩形,从而得出结论.【考点】向量的线性运算. 4.【答案】C【解析】全称命题的否定形式为将“∀”改“212(()())(f x f x x x --【解析】如图所示过点(5,15)A ,2+3x y 的最大值为5512322⎣⎦【提示】对于A ,取x=3,32e 123>++;对于B ,令1x =,12,计算可得结论;对于C ,构造函数()21=cos 1+2g x x x -,()=sin +g x x x '-,()=1cos g x x ''-,从而可得函数()21=cos 1+g x x x -在[)0,+∞上单调增,故成立;第Ⅱ卷333【提示】(1)在中,由角,,成等差数列可知,从而可得的值;(2)(解法一),由2=b ac ,1cosB =,结合正弦定理可求得sin sin A C 的值; =90,AB 中点.又因为设11=(,,m x y '=0,=0m A M m MN ⎧⎪⎨⎪⎩得可取=(1,1,m -(步骤四)22=(,,n x y z ,由=0,=0nNC n MN ⎧⎪⎨⎪⎩得2=0,可=(3,1,)n λ--因为'A MN -为直二面角,所以=0m n ,即()(3+1--⨯-六)第18题图【提示】(1)法一,连接'AB ,'AC ,说明三棱柱-'''ABC ABC 为直三棱柱,推出'MN AC ∥,然后证明MN ∥平面''AACC法二,取A B ''的中点P ,连接MP 、NP ,推出MP ∥平面A ACC '',PN ∥平面A ACC '',然后通过平面与平面平行,证MN ∥平面''AACC(2)以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直线AB ,AC ,AA '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O xyz ,设1AA '=,推出A ,B ,C ,A ',B ',C '坐标求出M ,N ,设()111=,,m x y z 是'AMN 的法向量,'=0,=0m A M m MN ⎧⎪⎨⎪⎩,取=(1,1,m -设22=(,,n x y z =0,=0n NC n MN ⎧⎪⎨⎪⎩,取=(3,1,)n λ--,利用'A MN -为直二面角,所以=0m n ,解λ【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二面角,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向量.19.【答案】(1)表格见解析,没有理由认为“体育迷”与性别有关.2)3()4E X =913,4B ⎛⎫⎪⎝⎭,从而0276413=3=44np ⨯【提示】(1)根据所给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出数据列出列联表,再代入公式计算得出2χ,与3.841比较即可得出结论.13,4B ⎛⎫⎪⎝⎭,从而给出分布列,再由公式计算出期望与方差即可.【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答案】(2)2212t t +=【提示】(1)设出线1A A 的方程、直线2A B 的方程,求得交点满足的方程,利用A 在椭圆0C 上,化简即可得到M 点的轨迹方程;(2)根据矩形ABCD 与矩形A B C D ''''的面积相等,可得A ,A '坐标之间的关系,利用A ,+1)1<+1+1=x x 254(+6)+1x -时,()=3(g x '【提示】(1)由()y f x =过(0,0),可求b 的值,根据曲线()y f x =与直线2y x =在(0,0)点相切,利用导函数,可求a 的值;与O 相切于=ABBD,即=AC BD AD AB (步骤二)与O 相切于=AED BAD ∠∠,又=ADE BDA ∠∠,即=AE BD AD AB ,(步骤四) )的结论,=AC AE (步骤五)【提示】(1)利用圆的切线的性质得=CAB ADB ∠∠,=ACB DAB ∠∠,从而有ACB DAB △∽△,=AC ABAD BD,由此得到所证. )利用圆的切线的性质得=AED BAD ∠∠=AE BD AD AB ,再结合(=AC BD AD AB 可得,AC 【考点】圆的性质的应用.)π2,3⎛⎫⎪⎝⎭ππθ≤≤【提示】(1)利用=sin y ρθ⎧⎨⎩,以及222x y ρ+=,直接写出圆1C 与圆2C 的极坐标方程,求出圆1C 与圆2C 的交点极坐标,然后求出直角坐标(用坐标表示).(2)解法一:求出两个圆的直角坐标,直接写出圆C 与圆C 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 【提示】(1)先解不等式+13ax ≤,再根据不等式()3f x ≤的解集为21x x -≤≤,分类讨论,即可得到结论.的取值范围.【考点】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2012年高考试题汇编(理) ---概率统计(一)选择题1、(全国卷大纲版)将字母,,,,,a a b b c c 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每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 )(A )12种 (B )18种 (C )24种 (D )36种 2、(全国卷新课标版)将2名教师,4名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乙两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和2名学生组成,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 (A )12种 (B )10种 (C )9种 (D )8种3、(北京卷)设不等式组⎩⎨⎧≤≤≤≤20,20y x 表示平面区域为D ,在区域D 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 (A )4π (B )22π- (C )6π(D )44π-4、(北京卷)从0,2中选一个数字.从1、3、5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A ) 24 (B ) 18 (C ) 12 (D ) 65、(福建卷)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中任取一点P ,则点P 恰好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A )41 (B )51 (C )61 (D )716、(湖北卷)如图,在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OAB 中,分别以OA ,OB 为直径作两个半圆. 在扇形OAB 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A )21π-(B )112π-(C )2π (D )1π7、(辽宁卷)一排9个座位坐了3个三口之家。
若每家人坐在一起,则不同的坐法种数为 (A )!33⨯(B )3)!3(3⨯ (C )4)!3((D )!98、(辽宁卷)在长为12cm 的线段AB 上任取一点C 。
现做一矩形,邻边长分别等于线段AC ,CB 的长,则该矩形面积小于32cm 2的概率为 (A )61 (B )31 (C )32 (D )54 9、(山东卷)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96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为1,2,……,960,分组后在第一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号码为9.抽到的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1,450]的人做问卷A ,编号落入区间[451,750]的人做问卷B ,其余的人做问卷C.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B 的人数为(A )7 (B ) 9 (C )10 (D )15 10、(山东卷)现有16张不同的卡片,其中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卡片各4张,从中任取3张,要求这些卡片不能是同一种颜色,且红色卡片至多1张,不同取法的种数为 (A )232 (B)252 (C)472 (D)48411、(陕西卷)从甲乙两个城市分别随机抽取16台自动售货机,对其销售额进行统计,统计数据用茎叶图表示(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为x 甲,x 乙,中位数分别为m 甲,m 乙,则( )(A ) x x <甲乙,m 甲>m 乙 (B ) x x <甲乙,m 甲<m 乙 (C ) x x >甲乙,m 甲>m 乙 (D ) x x >甲乙,m 甲<m 乙12、(陕西卷)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先赢3局者获胜,决出胜负为止,则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形(各人输赢局次的不同视为不同情形)共有( )(A ) 10种 (B )15种 (C ) 20种 (D ) 30种13、(上海卷)设443211010≤<<<≤x x x x ,5510=x ,随机变量1ξ取值54321x x x x x 、、、、的概率均为2.0,随机变量2ξ取值222221554433221x x x x x x x x x x +++++、、、、的概率也均为2.0,若记21ξξD D 、分别为21ξξ、的方差,则( )(A )21ξξD D > (B )21ξξD D =(C )21ξξD D < (D )1ξD 与2ξD 的大小关系与4321x x x x 、、、的取值有关14、(浙江卷)若从1,2,2,…,9这9个整数中同时取4个不同的数,其和为偶数,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A )60种 (B )63种 (C )65种 (D )66种15、(安徽卷)甲、乙两人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各射靶5次,两人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 )(A )甲的成绩的平均数小于乙的成绩的平均数 (B )甲的成绩的中位数等于乙的成绩的中位数 (C )甲的成绩的方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方差 (D )甲的成绩的极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极差 16、(安徽卷))6位同学在毕业聚会活动中进行纪念品的交换,任意两位同学之间最多交换一次,进行交换的两位同学互赠一份纪念品。
2012年高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卷大纲版(广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标红链接生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新课标版(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云南、宁夏、新疆)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北京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广东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上海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湖北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陕西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湖南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福建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江西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重庆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安徽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山东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江苏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四川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天津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辽宁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浙江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
查
海南地区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难度调查。
2012年辽宁高考理数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篇:辽宁高考理数学试题解析2012年辽宁高考理数学试题难度适中,整体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且注重应用能力的考察。
下面就具体来分析试卷中的各道题型。
一、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偏重于计算题和基础知识的考察,如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等,难度不大。
其中第10题为较为典型的计算题,需要考生掌握函数的运算规律和图像的变换关系。
二、填空题部分填空题部分考察了一些应用能力较强的题目,主要集中在集合运算、概率与统计等方面。
其中第16题考查了乘法原理和排列组合问题,第20题考察了直线方程的综合应用。
三、解答题部分解答题部分的难度较大,考查了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和思维题。
其中第22题考查了向量的叉乘和平面的交点,需要考生综合运用几何知识和向量运算技巧;第25题考查了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期望值,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概率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综合来看,2012年辽宁高考理数学试题难度较为适中,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查相对均衡,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篇:辽宁高考理数学试题详解一、选择题部分1.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可知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4+(n-1)2,将n=101代入可求得a101=202;再根据求和公式Sn=n(a1+an)/2,将a1=4,an=202,n=101代入可求得S101=10203。
2.本题考查幂函数的图像变化规律,根据幂函数的图像变化规律可知,当a>1时,函数图像上移,当0<a<1时,函数图像下移,当a<0时,函数图像关于x轴对称。
故D选项正确。
3.本题考查对数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根据对数函数的定义,当x在(0,1)之间时,log3x<0,当x在(1,∞)之间时,log3x>0,故B选项正确。
4.本题考查函数的复合运算,首先求出f(x)=log3(x+1)-1的定义域为[-1,∞);然后将x=2y+1代入,得到g(y)=f(2y+1)=log3(2y+3)-1;最后求出g(y+1)-g(y)=log32-(y+2),故C选项正确。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数学(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 则)()(B C A C U U 为(A){5,8} (B){7,9} (C){0,1,3} (D){2,4,6}【答案】B【解析一】因为全集U={0,1,2,3,4,5,6,7,8,9},集合A={0,1,3,5,8},集合B={2,4,5,6,8},所以{}{}9,7,3,1,0,9,7,6,4,2==B C A C U U ,所以)()(B C A C U U 为{7,9}。
故选B【解析二】 集合)()(B C A C U U 为即为在全集U 中去掉集合A 和集合B 中的元素,所剩的元素形成的集合,由此可快速得到答案,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补集运算,属于容易题。
采用解析二能够更快地得到答案。
(2)复数22i i-=+ (A)3455i - (B)3455i + (C) 415i - (D) 315i + 【答案】A【解析】2(2)(2)34342(2)(2)555i i i iii i i----===-++-,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属于容易题。
复数的运算要做到细心准确。
(3)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满足|a+b|=|a-b|,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 a∥b(B) a⊥b(C){0,1,3} (D)a+b=a-b【答案】B【解析一】由|a+b|=|a-b|,平方可得a⋅b=0, 所以a⊥b,故选B【解析二】根据向量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可知|a+b|与|a-b|分别为以向量a,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因为|a+b|=|a-b|,所以该平行四边形为矩形,所以a⊥b,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运算、几何意义以及向量的位置关系,属于容易题。
解析一是利用向量的运算来解,解析二是利用了向量运算的几何意义来解。
(4)已知命题p:∀x1,x2∈R,(f(x2)-f(x1))(x2-x1)≥0,则⌝p是(A) ∃x1,x2∈R,(f(x2)-f(x1))(x2-x1)≤0(B) ∀x1,x2∈R,(f(x2)-f(x1))(x2-x1)≤0(C) ∃x1,x2∈R,(f(x2)-f(x1))(x2-x1)<0(D) ∀x1,x2∈R,(f(x2)-f(x1))(x2-x1)<0【答案】C【解析】命题p为全称命题,所以其否定⌝p应是特称命题,又(f(x2)-f(x1))(x2-x1)≥0否定为(f(x2)-f(x1))(x2-x1)<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属于容易题。
(5)一排9个座位坐了3个三口之家,若每家人坐在一起,则不同的坐法种数为(A)3×3!(B) 3×(3!)3 (C)(3!)4(D) 9!【答案】C【解析】此排列可分两步进行,先把三个家庭分别排列,每个家庭有3!种排法,三个家庭共有33!3!3!(3!)⨯⨯=种排法;再把三个家庭进行全排列有3!种排法。
因此不同的坐法种数为4(3!),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步计数原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6)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4+a 8=16,则该数列前11项和S 11=(A)58 (B)88 (C)143 (D)176【答案】B 【解析】在等差数列中,111111481111()16,882a a a a a a s ⨯++=+=∴==,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及其前n 项和公式,同时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解答时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快速又准确。
(7)已知sin cos αα-=,α∈(0,π),则tan α=(A) -1(B) 2-(C) 2 (D) 1 【答案】A【解析一】sin cos )sin()144ππαααα-=-=∴-= 3(0),,tan 14παπαα∈∴=∴=-,,故选A【解析二】2sin cos (sin cos )2,sin 21,ααααα-=∴-=∴=- 33(0,),2(0,2),2,,tan 124ππαπαπααα∈∴∈∴=∴=∴=-,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中的和差公式、倍角公式、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转化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难度适中。
(8)设变量x ,y 满足,15020010⎪⎩⎪⎨⎧≤≤≤+≤≤-y y x y x 则y x 32+的最大值为(A) 20 (B) 35 (C) 45 (D) 55【答案】D【解析】画出可行域,根据图形可知当x=5,y=15时2x +3y 最大,最大值为55,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线性规划问题,难度适中。
该类题通常可以先作图,找到最优解求出最值,也可以直接求出可行域的顶点坐标,代入目标函数进行验证确定出最值。
(9)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的值是(A) -1 (B)23 (C) 32(D) 4 【答案】D【解析】根据程序框图可计算得24,1;1,2;,3;3s i s i s i ===-=== 3,4;4,5,2s i s i ====由此可知S 的值呈周期出现,其周期为4,输出时9i =因此输出的值与1i =时相同,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数列的周期性以及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此类题目需要通过计算确定出周期(如果数值较少也可直接算出结果),再根据周期确定最后的结果。
(10)在长为12cm 的线段AB 上任取一点C.现作一矩形,领边长分别等于线段AC ,CB 的长,则该矩形面积小于32cm 2的概率为 (A) 16 (B) 13 (C) 23 (D) 45【答案】C【解析】设线段AC 的长为x cm ,则线段CB 的长为(12x -)cm,那么矩形的面积为(12)x x -cm 2,由(12)32x x -<,解得48x x <>或。
又012x <<,所以该矩形面积小于32cm 2的概率为23,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模型的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几何概型的计算,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1)设函数f (x )()x R ∈满足f (x -)=f (x ),f (x )=f (2-x ),且当[0,1]x ∈时,f (x )=x 3.又函数g (x )=|x cos ()x π|,则函数h (x )=g (x )-f (x )在13[,]22-上的零点个数为(A)5 (B)6 (C)7 (D)8【答案】B【解析】因为当[0,1]x ∈时,f (x )=x 3. 所以当[1,2]-)[0,1]x x ∈∈时,(2,f (x )=f (2-x )=(2-x )3, 当1[0,]2x ∈时,g (x )=x cos ()x π;当13[,]22x ∈时,g (x )= -x cos ()x π,注意到函数f (x )、 g (x )都是偶函数,且f (0)= g (0), f (1)= g (1),13()()022g g ==,作出函数f (x )、 g (x )的大致图象,函数h (x )除了0、1这两个零点之外,分别在区间1113[,0][][][1]2222-、0,、,1、,上各有一个零点,共有6个零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函数的零点,考查转化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难度较大。
(12)若[0,)x ∈+∞,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A)21x e x x ++ (2111)24x x <-+ (C)21cos 12x x -… (D)21ln(1)8x x x +-… 【答案】C 【解析】设2211()cos (1)cos 122f x x x x x =--=-+,则()()sin ,g x f x x x '==-+ 所以()c g x x '=-+≥,所以当[0x ∈+∞时,()()g x g x f xg '==为增函数,所以≥同理21()(0)0cos (1)02f x f x x =∴--≥,≥,即21cos 12x x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导数公式,以及利用导数,通过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来证明不等式,考查转化思想、推理论证能力、以及运算能力,难度较大。
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
【答案】38【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一个长方体在中间挖去了一个等高的圆柱,其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3、1,圆柱的底面直径为2,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长方体的表面积加圆柱的侧面积再减去圆柱的底面积,即为2(344131)211238ππ⨯+⨯+⨯+⨯⨯-=【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柱体的表面积公式,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解决的关键是根据三视图还原出几何体,确定几何体的形状,然后再根据几何体的形状计算出表面积。
(14)已知等比数列{a n }为递增数列,且251021,2()5n n n a a a a a ++=+=,则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______________。
【答案】2n【解析】2429510111,(),,,n n a a a q a q a q a q =∴=∴=∴=222112()5,2(1)5,2(1)5,2(22nn n n n n n a a a a q a q q q q q a +++=∴+=∴+===∴=解得或舍去),【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转化思想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15)已知P ,Q 为抛物线22x y =上两点,点P ,Q 的横坐标分别为4,-2,过P 、Q 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两切线交于A ,则点A 的纵坐标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