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夺标教案:专题05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 格式:doc
- 大小:1001.50 KB
- 文档页数:29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定义及过程。
2.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2.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相互关系。
2. 实验材料:绿叶、呼吸作用实验装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回顾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互动:提问学生,检查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理解。
4. 实验: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 总结: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 作业:布置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转换的理解。
3. 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知识。
2.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碳循环、氧循环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等。
3. 引导学生关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食物来源、能量供应等。
九、教学资源:1. 课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相互关系。
一、考纲要求二、考题规律光合作用是植物体最基本的新陈代谢,是生物界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来源,在高中生物中占重要地位。
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本部分知识考点主要有:叶绿体的结构;色素的提取;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物质能量变化;与呼吸作用结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判断推理的能力。
三、考向预测近几年,光合作用考题在高考新课标卷中普遍存在,从总体趋势上看,将持续注重考查实验推理能力,以实验数据图表等形式考查学生的分析说明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等,也不排除对基本结构和基本过程的考查。
既强调对基本生物学事实的认知,也不忽略对能力的要求。
知识导图——揭示知识间的联系考点剖析——突破重点难点一、色素:脂溶性,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色素分子可以吸收、传递、转换光能。
1. 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因扩散速度不同而分离开。
2. 方法步骤(注意事项):(1)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2)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细线中的色素被层析液溶解。
二、光合作用过程物质变化:H2O → [H] + O2;ADP + Pi + 光能→ ATP;CO2 + C5 → C3 ;C3 + [H] + A TP → C6H12O6 + H2O能量变化:光能→A TP中活泼的化学能;A TP中活泼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1.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H]、A 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2. 没有光反应提供的物质和能量,暗反应无法进行。
光反应和暗反应是光合作用全过程。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
2. 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定义。
2. 探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定义。
2.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重要性。
作业:1. 学生自行查找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资料,了解它们的具体过程。
第二章: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教学内容:1. 详细介绍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步骤。
2. 展示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教学活动:1. 通过动画或实验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2. 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作业:1. 学生绘制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第三章:细胞呼吸的过程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
2. 掌握细胞呼吸的反应方程式。
教学内容:1. 详细介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步骤。
2. 展示细胞呼吸的反应方程式。
教学活动:1. 通过动画或实验演示细胞呼吸的过程。
2. 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细胞呼吸的反应方程式。
作业:1. 学生绘制细胞呼吸的过程图解,加深对细胞呼吸的理解。
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互作用。
教学内容:1. 探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
2. 介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互作用。
1. 通过实验或动画展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互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
作业:第五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对生物圈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探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介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对生物圈的影响。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概念、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图像、化学反应方程式。
2. 实验材料:绿叶、呼吸作用实验装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叶,引导学生思考绿叶是如何进行能量转换的。
2. 光合作用的讲解: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解释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3. 细胞呼吸的讲解:介绍细胞呼吸的概念、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解释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4.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讲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强调光合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细胞呼吸利用这些物质释放能量。
5. 实验演示:进行呼吸作用实验,展示细胞呼吸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概念、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其关系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呼吸作用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分享成果: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七、案例分析1. 案例介绍:提供一些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案例。
2. 分析讨论: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讨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对这些领域的意义。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概念、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其关系。
2. 强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九、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完成一些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验,观察和记录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现象。
专题5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1.细胞呼吸(Ⅱ)。
2.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3.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4.实验:(1)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重点、难点剖析】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1.完善下面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图解2.总结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中[H]和ATP的来源和去向3.分析确定呼吸速率、真正(实际)光合速率与净(表观)光合速率的关系(如下图)(1)真正(实际)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具体表达①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测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耗氧量。
②光合作用实际CO2消耗量=实测的CO2消耗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
③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归纳总结】三种速率的表示方式注意文字表述是历届考生的易错点!(3)下列为叶肉细胞在不同条件下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判断各自所处的条件,并在上面曲线图中找到图①②③④所对应的点或线段。
①表示只进行细胞呼吸无光合作用,对应上面曲线图上A点。
②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或净光合速率<0),对应曲线图上AB段(不包括B点)。
③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或净光合速率=0),对应曲线图上B点。
④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或净光合速率>0),对应曲线图B点以后。
二、影响生物界两大基础代谢的因素1.解读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相关曲线(1)光照强度(如图甲)①原理:影响光反应阶段ATP、[H]的产生。
②分析外因:温度、CO2的供应量内因:色素含量、酶的数量和活性、C5的含量(2)CO2浓度(如图乙)①原理:影响暗反应阶段C3的生成。
②分析外因:温度、光照强度内因:酶的数量和活性、色素含量、C5的含量(3)温度(如图丙)①原理: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光合作用。
②分析:P点对应的温度为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复习教案5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题型复习(2)一、命题导向: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高考卷中的题型多种多样,大多数是知识综合理解加实际应用类型。
二、教学重点:试题利用实验数据、图表、曲线等形式创设新情境,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影响因素、相关实验及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命题点可能以人类科技成果作为情境,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的综合能力,考查考生分析、推理、评价及实验探究能力。
四、课时安排:2五、教学过程:【归纳总结】题型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坐标图的理解生物坐标曲线图题分为单一曲线图题和复合曲线图题,此类题能全面考查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一、识图与析图一是识图。
关键是三看:一看变量(x、y轴)表示的意义,找出两者之间的大致关系;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起点、拐点、顶点、终点、交叉点)表示的意义;三看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对有些曲线还要明白切线斜率的含义。
二是析图。
分析图中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趋势:如果同一坐标系中有多条曲线,解题时要明确每条曲线的含义、变化及其原因,以及与此曲线代表的生命现像相关的因素有哪些等。
二、生物坐标图的绘制常用的方法是描点法。
首先确定几个关键点,再围绕点绘曲线。
具体步骤为:①为每组数据选取合适的轴,通常以x轴表示条件(自变量),以y轴表示实验结果(因变量);②选取适合而易于使用的标度,充分利用图纸;③清晰标注两坐标的含义并注明单位;④标出各点;⑤以能穿过最多点的直线或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⑥标注图像的标题。
1.单一曲线图题【例6】如图为某植物在一定CO2浓度下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曲线。
根据曲线分析,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图中C点对应的温度表示该植物在此条件下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B.图中CD段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C.在C点对应的温度下,如果增加环境中CO2浓度,C点可能会上移D.在BC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除了温度之外还有光照强度【答案】D 解析:在BC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除了温度之外还有光照强度、矿质元素的供应、水、二氧化碳浓度等。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教学设计一、考纲要求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是仍然存在着知识的遗漏和比较严重的遗忘现象,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如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总体认识,还只是停留与单个知识的拼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
审题能力较弱,答题不够规范,答题速度偏慢等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说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形成物质能量观;分析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2、理性思维理解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关系;3、科学探究探究自然环境及密闭容器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变化;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关注科学家的经典实验;4、社会责任注重环境保护,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四、教学过程必备知识·自测诊断考点1.完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图解(1)物质转变过程:物质名称:a:叶绿素,b:O2,c:ATP,d:ADP,e:NADPH([H]),f:C5,g:CO2,h:C3。
(2)相应元素转移过程:(3)能量转换过程:2.外界条件变化时,C5、C3、[H]、ATP等物质的量的变化模式图(1)光照强度变化:(2)CO2浓度变化:1.判断有关细胞呼吸叙述的正误(1)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过程不能生成ATP(2019·全国卷Ⅱ,T2C)(×)(2)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2018·全国卷Ⅱ,T5A)(√)(3)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ATP水解提供能量(2019·天津高考,T2D改编)(×)(4)高等植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2018·海南高考,T4C改编)(×)(5)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2017·海南高考,T7B)(×)2.判断有关光合作用叙述的正误(6)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只发生在生物膜上(2018·海南高考,T4A改编)(√)(7)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都会升高(√)(8)暗反应中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9)若用含有18O的水浇灌番茄,则番茄周围空气中含有18O的物质有H182O、18O2、C18O2(√)(10)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1.肌细胞内的肌质体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细胞呼吸产生的[H]和光反应产生的[H]是同一物质吗?其成分是蛋白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1 mol葡萄糖有氧呼吸能释放2 870 kJ的能量,而1 mol 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只释放196.65 kJ的能量,其中只有61.08 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人教版高中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重要性。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动态过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2. 准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
3. 准备相关问题讨论的主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叶片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思考。
2. 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过程: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及意义。
3. 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过程:介绍细胞呼吸的定义、过程及意义。
4.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相互关系。
5.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农业、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6. 小组讨论:围绕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应用,展开小组讨论。
7.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疑问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0. 教学评价:通过作业、测验等途径,评估学生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综合运用能力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运用。
2. 活动内容:a.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选取不同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观察与记录。
b. 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呼吸的存在。
3. 活动步骤: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
b. 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叶片颜色、形状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高中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及过程。
(2)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相互关系。
(3)能够运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及产物。
(2)利用图表、模型等工具,直观地展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动态过程。
(3)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现象,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及过程。
(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整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资料。
(2)设计教学活动及实验方案。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内容。
(2)完成预习作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联系。
2. 知识讲解:(1)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产物。
(2)讲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产物。
(3)阐述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课堂互动:(1)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及过程。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环保、能源等领域。
2. 实验操作:安排一次实验课,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现象,如绿叶在光下的光合作用、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等。
2018高考生物夺标系列专题05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一、考纲解读(一)呼吸作用(二)光合作用热点题型一明确光合作用的场所与原理,解答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问题【例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解读】本题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及功能,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及相关产物是正确解题的基础。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上,水光解在特殊的叶绿素a的作用下实现,因此,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产物包括O2、ATP和NADPH;暗反应是酶促反应,包括CO2的固定和淀粉等有机物的合成,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b5E2RGbCAP【答案】 D【例2】根据下面的光合作用图解判断,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B.⑤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C.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CH2O)D.②不仅用于还原C3化合物,还可用于矿质离子吸收等热点题型攻略【知识储备】1.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物质与能量转化C52C3H态变化【方法技巧】对光合作用中[H]、ATP、C3和C5含量变化的判断,可以光合作用过程图解为线索,围绕影响光合作用的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展开。
p1EanqFDPw热点题型二分类对比,解答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问题【例1】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丁组能量转化率与丙组相同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例2】下图中,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DXDiTa9E3d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乙图中的A点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乙图中的CD段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热点题型攻略【知识储备】1.有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6H2O +6O26CO2+12H2O +能量注意:⑴反应式中前后的水不可消去;⑵不能用等号,要用箭头;⑶反应式后面的能量不能写成ATP ;⑷条件是酶不可省去。
RTCrpUDGiT 2.无氧呼吸反应式:⑴在动物细胞、马铃薯块茎和玉M 胚乳中:C6H12O6C3H6O3<乳酸)+少量能量⑵在酵母菌或植物的根中:C6H12O6C2H5OH +CO2+少量能量【例1】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1、5过程都能为绿色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C.1、3和4过程产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D.某植物细胞内1过程产生的O2若参与到5过程中需穿越4层磷脂分子【例2】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例3】图甲表示利用溶液培养法栽培某植物的简图,图乙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分析回答问题:5PCzVD7HxA⑴若用放射性32P标记培养液中的KH2PO4,则一段时间后,在叶肉细胞中能够检测到放射性的结构或物质有__。
jLBHrnAILgA.核糖核酸B.脂肪C.ATPD.高尔基体E.辅酶ⅡF.核糖⑵若该装置不通气,则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叶片发黄<此时培养液中不缺Mg2+)。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
正常通气状况下,当植物缺乏Mg2+时,图乙中曲线b点位置应__<填“左称”、“右移”或“不变”)。
xHAQX74J0X⑶在曲线b点,该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_。
⑷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乙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的30℃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a 点__,b点__,d点__<填“上移”、“下移”、“左移”、“右移”或“不动”)。
LDAYtRyKfE热点题型攻略【知识储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区别和联系<绿色植物)注意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准确获取图文信息,尤其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图解,光照强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影响曲线中的补偿点、饱和点、细胞呼吸作用点的含义。
Zzz6ZB2Ltk热点题型四把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解答有关计算题【例1】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
据图所作的推测中,正确的是dvzfvkwMI1A.该叶片在20℃、10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约是8.25mgB.该叶片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少C.该叶片在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3mgD.通过实验可知,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均成正比【例2】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下表,表中负值为CO2释放量、正值为CO2吸收量。
请据表回答:rqyn14ZNXI⑵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度是___CO2mg/100cm2叶·小时。
⑶在光照强度为___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叶片光合生成量和呼吸消耗量相等。
⑷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cm2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有___mg将转化为淀粉<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EmxvxOtOco⑸据图分析,在0~8千勒克司范围内,光合作用速度受___因素影响;超过8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速度受___因素影响。
SixE2yXPq5【例3】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问题:材料一图甲表示在最适光合温度下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⑴在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司时,光照半小时该植物经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数量为___<用CO2消耗量表示)。
6ewMyirQFL⑵光照强度由1千勒克司增强至3千勒克司时,叶绿体内C3的含量___。
若将CO2提高到1%,则A点的位置将___,C点将___。
kavU42VRUs 材料二森林中,阳光可能会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在地上投下“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
图乙显示了在“光斑”照耀前后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
y6v3ALoS89⑶“光斑”照耀开始时,CO2吸收速率和O2的释放速率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__。
此时限制光合作用产物<糖类)合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M2ub6vSTnP⑷当“光斑”移开时,O2的释放速率立刻恢复原水平的原因是_________;而CO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_________。
0YujCfmUCw热点题型攻略【知识储备】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常用光合速率衡量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光合速率则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CO2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或干物质的积累量。
由于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可能进行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吸收CO2,而呼吸作用放出CO2。
eUts8ZQVRd⑴在暗处: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而没有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速率为零,此时测得的CO2的吸收量或O2的释放量或干物质的积累量均为负值,为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
sQsAEJkW5T⑵在光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此时测得的数值为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代数和,即净光合作用强度。
若用CO2消耗量或O2释放量为指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总光合作用强度与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GMsIasNXkA①植物释放O2量<净光合作用强度或表观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产生O2的量<光合作用总量或实际光合强度)-呼吸耗O2量TIrRGchYzg②光合作用总量<消耗CO2量)=呼吸释放CO2量-植物吸收CO2量【易错指导】解题时,容易混淆“释放O2量”与“产生O2量”、“固定CO2量”与“吸收CO2量”、“总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表观光合作用”与“实际光合作用”导致出错。
7EqZcWLZNX热点题型五理解曲线关键点,准确解答光合作用曲线题【例1】下图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光合量)之间的关系,对这一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A点时,光合量与呼吸量相等B.在过B点后,再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量不再提高C.在 B点时,总的光合量为7mg/m2·hD.在A点时,总的光合量为0【例2】下图表示棉花在夏季晴朗无云的一天中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
请回答:⑴棉花一天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刻是__。
⑵在12:00左右出现光合作用强度“低谷”,此时叶片气孔处于关闭状态的数量增多。
请比较图中B、C两个点对应的时刻,__时刻叶肉细胞之间的CO2浓度相对较高,__时刻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5<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大。
lzq7IGf02E⑶研究发现,在其他环境因子相对稳定时,植物根系部位土壤相对缺水是导致气孔关闭的主要因素。
请据此推测图中C、D两个点对应的时刻中,__时刻根系部位土壤溶液的浓度较高。
zvpgeqJ1hk⑷根据上图,若要增加温室作物的产量,我们可采取何种措施?<回答两点)【例3】甲、乙、丙三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据图回答:⑴强光下上述三种植物固定CO2能力最强的植物是__。
⑵乙植物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是__<a、b、c、d)。
⑶当光照强度从a到b时,__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的最快。
热点题型攻略【知识储备】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⑴明标,即关注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因素。
⑵找点,即找出曲线中的起点、止点、顶点、交点和转折点等关键点。
如光照强度或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曲线中,在光照强度或CO2浓度为0时,曲线在纵坐标上的点表示细胞呼吸所释放的CO2量或消耗的O2量。
NrpoJac3v1⑶理解曲线含义,即找出曲线形状及上升、下降或波动等变化趁势,并找出其变化的原因。
如夏天一天中的光合作用中,往往会出现“M”型变化,其“午休”效应出现的关键是缺水导致气孔关闭使得CO2供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