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复习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36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教案及反思
主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掌握其过程和原理。
二、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内容讲解:
1. 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原理
2. 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原理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四、实验演示: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演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两者的
过程和原理。
五、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讨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并对比两
者的异同点。
六、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
反思范本:
教案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但在实施过程
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1. 实验演示环节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实际操作,影响了他们对光合作
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
2. 老师在内容讲解环节过于专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与学生互动和讨论的环节,导致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高。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调整教学节奏,合理安排实验演示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际操作,加深他们
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
2. 强化师生互动,增加讨论和交流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设计教案背景和意义分析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实践知识的积累,体验实践经历,倡导研究性和创造性学习,倡导自主及合作性学习。
经过几个学期的新课程学习,学生已开始接受和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此时,安排学生分析讨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学知识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为以后的系统学习和如何把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知识技能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二氧化碳能够使农作物增产。
2.举例说出温度和氧气影响农作物生长和果蔬保鲜。
3.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学会课堂合作学习及评价的方法,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产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1.举例说二氧化碳能使农业增产。
2.举例说出温度和氧气影响农作物生产和果蔬保鲜。
教学难点:1.说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温度、氧化和植物器官含水量影响呼吸作用的原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查阅有关资料。
了解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2)准备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温室中二氧化碳的调控示意图和农民贮藏小麦时的劳动情景图等挂图、图片和几枚新鲜的水果、几粒小麦。
2.学生准备(1)阅读本节课的内容。
联系前面学习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本节课内容作一了解。
(2)调查当前农村生产的实际情况,搜集有关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产实际例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
我们都知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重要的生命活动,同时也为人类提供粮食、蔬菜、油料和瓜果。
【教案设计】课程名称:呼吸作用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授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知识要求:1.掌握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过程。
2.了解植物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重要作用。
3.掌握植物在呼吸作用中产生二氧化碳、吸收氧气的作用。
4.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5.培养学生综合思考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定义及其基本过程。
2.植物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中所产生的气体及其作用。
3.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互相依存的关系以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1.授课法2.情景模拟法3.作业分析法教学手段:1.多媒体投影2.实验演示3.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引言:“先生们、女士们,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关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2.提问:“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会接触到哪些常见植物?它们在养活我们的同时,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吗?”二、正文部分1.植物的呼吸作用通过多媒体投影播放实验演示视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及其产生的气体。
教师还可以借助实验室进行简单的实验,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2.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多媒体投影播放实验演示视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及其产生的气体。
教师还可以借助实验室进行简单的实验,例如:青菜叶片的浸脱实验、草木绿素的提取实验等,并引导学生亲自分析实验数据以及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3.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通过情境模拟演练、图示分析以及案例剖析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1.课堂讨论:以“倡导环保,从我们做起”为主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精彩的讨论和发言,以加深学生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理解。
初中生物光合呼吸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3. 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1. 讲稿、PPT或黑板。
2. 化学试剂:碳酸氢钠、酚酞溶液。
3.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光合作用实验装置。
4. 生物教科书和参考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问答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入光合呼吸的概念,让学生猜测光合呼吸的含义。
2. 讲解光合作用(1)定义:植物通过叶绿体内的叶绿体色素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释放氧气和葡萄糖。
(2)原理:光合作用是生物体通过化学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实验展示光合作用通过实验展示植物叶子在光照下释放氧气的现象,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装置。
4. 讲解呼吸作用(1)定义:植物和动物通过细胞内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和葡萄糖,释放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2)原理: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能量,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5. 总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让学生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掌握两者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6. 练习与检测布置习题或实验让学生练习并检查他们对光合呼吸的理解水平。
7. 拓展可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植物生长和能量循环中的作用,拓展学生的视野。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可以包括习题、实验报告等。
六、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改进做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光合呼吸讲解教案范本,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2019-2020年九年级生物 考点十一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及碳-氧平衡教学案教学目标 1、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实质、意义及在农业上的运用 2、学会探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条件 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实质、意义及在农业上的运用 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归纳]原料:二氧化碳、水 产物: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 条件:光 场所:叶绿体 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 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表示式:二氧化碳 + 水 淀粉 + 氧气 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意义 其他生物基本的食物来源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在农业上的应用:合理密植 细胞水平: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器官水平:种子等器官的大部分成分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反应式: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场所:主要是线粒体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填表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不同之处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叶绿体 光能 探索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储存着能量)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植物体 为植物的生命 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 (储存着能量)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柳树0中学1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案一体化”讲学稿课题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学科生物课型复习主备人王艳丽审核人李汉满课时设置 1 使用时间2010.12.30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2、归纳呼吸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3、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析和解决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1、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2、归纳呼吸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3、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学习过程环节一:知识梳理写关键词是对知识进行有效梳理的好办法,这种办法能让我们抓住知识的主干,便于理解记忆。
下面已经写出了部分关键词,请你将其余的关键词补充完整。
吗?这在下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关于这两个作用,教材中涉及到了一些实验,你能回忆出来吗?(3)这两个作用在生产中有许多应用,你能总结一些常用方法吗?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呼吸作用原理的环节二:当堂小测必做题:(1)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2)、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
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
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3)、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
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教学设计一、考纲要求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是仍然存在着知识的遗漏和比较严重的遗忘现象,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如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总体认识,还只是停留与单个知识的拼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
审题能力较弱,答题不够规范,答题速度偏慢等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说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形成物质能量观;分析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2、理性思维理解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关系;3、科学探究探究自然环境及密闭容器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变化;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关注科学家的经典实验;4、社会责任注重环境保护,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四、教学过程必备知识·自测诊断考点1.完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图解(1)物质转变过程:物质名称:a:叶绿素,b:O2,c:ATP,d:ADP,e:NADPH([H]),f:C5,g:CO2,h:C3。
(2)相应元素转移过程:(3)能量转换过程:2.外界条件变化时,C5、C3、[H]、ATP等物质的量的变化模式图(1)光照强度变化:(2)CO2浓度变化:1.判断有关细胞呼吸叙述的正误(1)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过程不能生成ATP(2019·全国卷Ⅱ,T2C)(×)(2)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2018·全国卷Ⅱ,T5A)(√)(3)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ATP水解提供能量(2019·天津高考,T2D改编)(×)(4)高等植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2018·海南高考,T4C改编)(×)(5)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2017·海南高考,T7B)(×)2.判断有关光合作用叙述的正误(6)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只发生在生物膜上(2018·海南高考,T4A改编)(√)(7)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都会升高(√)(8)暗反应中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9)若用含有18O的水浇灌番茄,则番茄周围空气中含有18O的物质有H182O、18O2、C18O2(√)(10)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1.肌细胞内的肌质体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细胞呼吸产生的[H]和光反应产生的[H]是同一物质吗?其成分是蛋白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1 mol葡萄糖有氧呼吸能释放2 870 kJ的能量,而1 mol 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只释放196.65 kJ的能量,其中只有61.08 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技巧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并能够掌握相关的实际操作技巧。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2. 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原理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4. 实际操作技巧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验器材:水仙叶片、取样管、试管、锥状瓶、蓝色试剂(碘液)、吸管等3. 实验操作指导书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PPT简要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引发学生对这两个生物过程的兴趣。
二、理论学习(15分钟)1. 通过PPT详细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
3. 进行互动问答,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三、实验操作(25分钟)1. 将水仙叶片浸入蓝色碘液中,然后取出并剪掉一小段,放入试管中。
2. 用取样管采集水仙叶片的气体,加在锥状瓶中,观察水仙叶片对气体的反应。
3. 让学生自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
4.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总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
四、讨论和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中的发现。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生存的关键过程。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意义及应用。
2.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准备下节课的课堂互动环节。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的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加深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光合呼吸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公式。
2. 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公式。
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教案、教科书。
2. 绿色植物叶片样本。
3. 实验器材:光合作用实验装置、呼吸作用实验装置。
4. 教学视频或图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2. 学生分享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科书,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公式。
2.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公式。
2.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3. 教师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点评练习题答案,解答学生疑问。
六、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2. 学生布置作业:制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使学生掌握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公式,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初中呼吸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实质。
2. 掌握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和过程。
3. 理解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4. 能够运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实质。
2. 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和过程。
3.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1. 呼吸作用的概念。
2. 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出问题:什么是呼吸?你身边的呼吸现象有哪些?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在细胞内进行的一种氧化代谢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生物体能够获得能量。
2. 讲解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3. 解释呼吸作用的过程:有机物在细胞内被氧化,释放出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三、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10分钟)1. 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叶绿体内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 比较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光合作用是合成过程,呼吸作用是分解过程;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呼吸作用不受光能影响;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 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过程,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提供实例,让学生运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进行分析:- 实例1:为什么人在运动时会喘气?- 实例2:为什么植物在夜间也会进行呼吸作用?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呼吸作用的定义、表达式、过程以及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身边的呼吸现象,并结合呼吸作用的知识进行解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区别和联系、实例分析和课堂小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呼吸作用的定义、表达式、过程以及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C. 叶片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D.白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解析: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照的时候才能进行,所以,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而呼吸作用时刻都在进行着.白天阳光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远不够光合作用利用,植物还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到了夜间,光合作用停止后,植物的呼吸作用才表现出来: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答案:D练习一:1.蚕豆苗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 )A.只有二氧化碳B.氧气和淀粉C.只有氧气D.二氧化碳和淀粉2.把新鲜水草放在鱼缸里,主要目的是()A.清洁鱼缸里的水B.使鱼缸更富生气C.供给鱼新鲜食料D.增加水中氧的含量3.番茄的果实发育长大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A.根的吸收作用B.叶的光合作用C.叶的蒸腾作用D.茎的输导作用4.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这可以说明(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5.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李明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你的方案利用了天竺葵的哪项生理活动?(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3)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比较,则可以证明.(4)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通过其体内的运输的,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于叶片进行所产生的拉力.知识点2:植物的呼吸作用(重点)◎概念: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反应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观察种子呼吸现象的演示实验.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萌发的种子放出热.蜡烛熄灭说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放出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其余主要用于维持各项生理活动.◎影响的因素:氧气的浓度,温度,例题解析:【例2】下列哪些活动所需能量只能来自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 )矿物质的吸收②③细胞的分裂与生长④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解析:该题旨在考查同学们对呼吸作用意义的理解,能量有多种形式,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一般只能来自有机物分解时释放的化学能.水分的散失所需能量除呼吸作用释放的以外,更多来自环境的热能.答案:C练习2:。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一节和第二节的教学内容,这是绿色开花植物的两项重要生理活动,在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部分内容前与细胞的知识,后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等知识都有紧密联系,在绿色开花植物生活方式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绿色开花植物一方面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实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一方面又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植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能量。
通过新授课的教学,虽然学生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其原料、产物、条件、场所等知识有了基本了解,但是,如何深入认识两项重要生理活动的异同、实质和意义,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才能真正掌握。
本节复习课将引导学生在新授课的基础上,对两项重要生理活动的知识进行梳理、比较和概括,牢固建立起有关两项生理活动的知识体系和异同比较,并通过当堂过关练习和训练,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使两项生理活动的相关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真正得到强化和提升。
二、学情分析由于初一学生仍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他们对生命现象和事实很感兴趣。
在新授课的学习中,他们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现象事实等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对生产生活中作物套种、给农作物松土、长途贩运蔬菜发热腐烂等现象的原因也有所知。
但是,要准确应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要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联系进行比较说明,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实质和意义进行总结概括,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
对两项生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准确描述,对于呼吸作用要为光合作用提供动力,也有部分学生存在理解上困难。
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有效复习,才能真正解决,才能实现课程的要求和教学目标。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案1【导入】[图片展示茂密的森林和拥挤的人群]【师】看到第一张图片,同学们有一种怎样的感觉? (很清新,想要置身其中)【师】能看到第二张图片有什么感觉的? (有点感觉闷的慌) 【师】人之所以能够对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感觉,与生物的一个重要活动密切相关? (呼吸)【师】呼吸对人类来讲非常重要,当一个人长时间停止呼吸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会死亡,生物的生命与呼吸息息相关,那么生物是怎样呼吸的呢?这节课我们开始探究这个话题。
【提问】那你是用什么来呼吸的呢? (用鼻子)【师】如果你试着把你的鼻子捏住,怎样做可以让自己稍微舒服一点呢? (用嘴呼气吸气)【师】那人体的呼吸运动是不是就靠这两个器官呢? (不是,还有其他的器官)【师】还有其他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0页图365,呼吸系统结构图。
(学生阅读)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有鼻,咽,喉,气管,肺)【师】[ppt展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图]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又叫做呼吸道。
大家知道肺的作用是什么吗?(肺是用来进行气体交换的,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就是通过肺来完成) 【提问】那呼吸道是用来做什么的?(呼吸道就是肺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师】呼吸道到底有怎样的功能呢?是不是仅仅是气体交换的通道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呼吸道的作用。
[板书:呼吸道的作用] 【师】首先我们从具体的入口鼻子开始鼻子中有什么呢? (鼻毛,这些鼻毛是用来阻挡灰尘的) 【师】很好,他们起到一个清洁空气的作用,鼻子中除了鼻毛以外,还有鼻粘膜能分泌粘液,润湿空气,因为只有溶于水的气体才能被利用,这些粘液还可以粘住一些灰尘和细菌,鼻粘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这样对比一下,同学们觉得用鼻子呼吸好,还是用口腔呼吸好?(用嘴呼吸吸进的气体没有经过鼻腔的润湿和清洁与温暖作用,干干的,凉凉的,还很容易带入病菌,灰尘)【师】很好,因此长跑的时候,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但不要张大嘴巴吸气。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教案人教版教学内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学目标: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过程,掌握相关知识点。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验,示例分析,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植物光合作用和动物呼吸作用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1.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2. 光合作用包括光能的吸收、叶绿素的光合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三个过程。
3.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4.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中的叶绿体基粒中。
三、讲解呼吸作用的过程1. 呼吸作用是动植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2. 呼吸作用包括糖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两个过程。
3. 呼吸作用的方程式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4. 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四、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 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对外界能量的吸收过程,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部能量的释放过程。
2.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两者相互补充,维持生物体自身的稳态。
五、实验操作通过观察水草在强光和弱光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和青蛙呼吸速率的实验,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
六、总结归纳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作用及关系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案例题或选择题,让学生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加深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
八、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过程,以及实验操作等,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生物过程的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教案设计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能够描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能够区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内容:
1. 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呼吸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
1. 讲解结合实例
2. 观察实验和实验报告分析
3. 小组讨论和展示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3. 学生手册和实验报告表格
教学流程:
1. 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和过程,让学生通过PPT课件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让学生观察光合作用在植物体内的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3. 回顾光合作用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答问题。
4. 介绍呼吸作用的定义和过程,让学生通过PPT课件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5. 进行呼吸作用实验,让学生观察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6. 回顾呼吸作用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答问题。
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并针对光合和呼吸的异同点进行详细解答。
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讨论表现学生对光合和呼吸的理解程度,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延伸:可邀请专业讲师或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光合和呼吸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教案引言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两个生命的基本过程,是生命存在和生长的必须条件。
光合作用是生命体对太阳能的利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
而细胞呼吸则是生命体对有机物质的利用,把有机物质分解成CO2和H2O,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两个过程是不可分离的,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第二节: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成有机物能量的过程,它是生命体利用环境太阳光能的方式之一。
此过程发生在绿色植物的叶子中,通过叶绿素吸收阳光,复合成ATP分子和NADPH分子。
这些分子将被用于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有机物质,再进一步被用于整个生命体的营养供给。
在光合作用中,氧气分子也被释放出来。
好像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子有所交换。
这些分子可被进一步用于细胞呼吸。
第三节: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生命体分解有机物质的过程。
它的发生在线粒体的细胞质中,与光合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细胞呼吸过程中,细胞使用出去的有机物质,当ADP转化成ATP时,释放出能量。
这种能量分解使细胞获得能量,以维持细胞活动的正常进行。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而且,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子在两个过程之间自由交换。
这些交换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物理现象,而是一种复杂的物质代谢,用于维持生物表现和能量供给。
第四节: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互作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不仅是相互独立的生命过程,它们还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性。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没有CO2和H2O参与过程,那么细胞呼吸就无法进行。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是由于光合作用提供的有机物质的能量转换而来。
同样的,如果没有细胞呼吸,ATP和NADPH分子在光合作用中就会积累,导致葡萄糖分子缺失。
这就限制了整个光合作用过程的进行,因为光合作用必须消耗能量来转换有机物质。
第五节:结论在现代生命科学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被认为是维系生命需要的两大基本过程。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细胞代谢的基础和核心部分。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复习课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关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复习课。
这部分内容前与细胞的知识,后与生态系统等知识都有紧密联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以前新授课的教学,虽然学生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其原料、产物、条件、场所等知识有了基本了解,但是如何深入认识两项重要生理活动的异同、实质和意义,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才能真正掌握。
本节复习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些经典的实验进行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对两项重要生理活动的知识进行梳理、比较和概括,牢固建立起有关两项生理活动的知识体系和异同比较,并通过课堂典型例题的训练,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使两项生理活动的相关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真正得到强化和提升。
学情分析
由于本次专题复习是八年级上册所学知识,学生还没有进入复习状态,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已经生疏了,加上该知识点的理解贯通原本就比较困难,所以学生快速的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比较困难。
针对以上因素,一方面课前应安排学生提前预习该章节内容,另一方面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尽量结合一些重要的实验情境来突破重难点。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2、阐明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实质。
3、能够尝试着描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初步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本观点。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达成目标:加强知识的巩固,在练习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掌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3、训练重点,夯实基础,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二、出示复习目标:见课件
三、夯实基础强化提高
科学探究一 : 光合作用部分实验
光合作用知识整合:对照课本归纳总结,加强记忆
1、实验一:光合作用的产物:对照课本P32~P34内容,梳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实验目的、过程、实验现象和结论;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2、实验二、光合作用的原料:对照课本P37~P38内容,梳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的实验目的、过程、实验现象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水。
3、实验三、光合作用的场所:对照课本P42~P43 内容,梳理叶片的结构及光合作用的场所
4、概括光合作用的概念、公式。
(小组代表黑板书写)
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6、针对训练:见课件
科学探究二:呼吸作用部分实验
呼吸作用知识整合:对照课本归纳总结
探究实验:种子的呼吸作用
1、说出呼吸现象:对着课本 P47~P48内容,归纳呼吸现象
2、概括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公式(小组代表黑板书写)
3、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4、针对训练:见课件
四、小结:归纳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表格见课件)
五、当堂检测:见课件
1、为使城市居民每天得到新鲜空气,最好的措施是
()
A、多盖高楼
B、加大住房面积
C、多种花草树木,扩大绿化面积
D、搞好环境卫生
2、每颗大白菜重达5公斤,它的增产主要靠吸收()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B、土壤中的无机盐
C、土壤中的有机物
D、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3、甘薯、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的原因是由于()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4、在过度密植茎叶严重遮阴的情况下,会造成减产,主要原因是()
①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②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③有机物的积累大于有机物的消耗
④有机物的消耗大于有机物的积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六、学以致用:
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要素由此同学们给罗恒升农作物增产的建议是?(3分钟小组合作)
七:谈收获:编织知识网
八、布置作业:2015-2016年度期末试卷34题
九、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内容的复习,从学生上课时的反应来看学生已掌握知识并有了系统性。
上完课后我认真的反思了我的这节课,我自己认为我自身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现总结如下:
优点
抓住复习课的特点,能针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效果。
1.知识的归纳整理。
将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2知识的迁移训练。
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础知识识记并强化。
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
基础知识识记并强化。
缺点
1.在讲课的过程中,有一些内容的处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例如在复习光合作用实验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说教师补充。
2.学生参与不够。
改进措施
1.努力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2.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教学能力。
3.课堂中进一步发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