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公差图表(位置公差和形状公差)
- 格式:doc
- 大小:357.00 KB
- 文档页数:3
形位公差的符号和图示大全形位公差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公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公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公差,统称为形位公差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形位公差术语根据GB/T1182-2008 已改为新术语几何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中国于1980年颁布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其中包括检测规定;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下列图表有利于金粉更直观的了解其概念;测量方法形状误差指零件上的点、线、面等几何要素在加工时可能产生的几何形状上的误差;如:加工一根圆柱时,轴的各断面直径可能大小不同、或轴的断面可能不圆、或轴线可能不直、或平面可能翘曲不平等;位置误差指零件上的结构要素在加工时可能产生的相对位置上的误差;如:阶梯轴的各回转轴线可能有偏移等;目前有一种高效测量各种形位误差的测量方法,就是可以直接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各种指示,如百分表等,数据采集仪会自动读取测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无需人工测量跟数据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机械测量效率;测量仪器:偏摆仪、百分表或其他指示表、数据采集仪测量原理:数据采集仪可从百分表中实时读取数据,并进行形位误差的计算与分析,各种形位误差计算公式嵌入数据采集仪软件中,不需要人工计算,提高测量的准确率;。
符号直线度公差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在表示公差带的数值前,如果有φ符号,则该公差带为直径t 的圆柱中之区域。
平面度公差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公差带是夹在间隔t 的2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圆度公差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
对象的平面内公差带为相隔t 的2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圆柱度公差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公差带为相隔t 的2个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线的轮廓度公差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公差带是指在理论上将中心放到正确的轮廓线上,以t 作直径划圆时,两条包围线之间相夹的区域。
公差的种类公差带的定义面的轮廓度公差形状公差(通常其框格有两个,分别注明形状公差的符号和数值)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公差带是指在理论上将中心放到正确的轮廓线上,以t 作直径划球时,两条包围线之间相夹的区域。
平行度公差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基准符号是用一粗短划线和带圆圈的字母标注,字母方向始终是正位,基准是中心要素时,粗短划线的引出线必须和有关尺寸线对齐.公差带是平行于基准平面,夹在相隔t 的2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垂直度公差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在表示公差带的数值前带有φ符号时,则该公差带则为垂直于基准平面的直径t 的圆柱内的区域。
机械加工公差表及公差的标注一、自由公差表4.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K4.1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1996)(mm)2)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数值(GB/T1031-1995)(μm)第1系列0.012, 0.025, 0.050, 0.10, 0.20, 0.40, 0.80, 1.60, 3.2, 6.3, 12.5, 25, 50, 100第2系列0.008, 0.010, 0.016, 0.020, 0.032, 0.040, 0.063, 0.080, 0.125, 0.160, 0.25, 0.32, 0.50, 0.63, 1.0, 1.25, 2.0, 2.5, 4.0, 5.0, 8.0, 10.0, 16.0, 20, 32, 40, 63, 80注:尽量选择第1系列3)轮廓最大高度Rz的数值(GB/T1031-1995)(μm)第1系列0.025, 0.050, 0.100, 0.20, 0.40, 0.80, 1.60, 3.2, 6.3, 12.5, 25, 50, 100,200,400,800,1600,第2系列0.032, 0.040, 0.063, 0.080, 0.125, 0.160, 0.25, 0.32, 0.50, 0.63, 1.0, 1.25, 2.0, 2.5, 4.0, 5.0, 8.0, 10.0, 16.0, 20, 32, 40, 63, 80,125,160,250,320,500,630二、形位公差标注:三、公差标注详解: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形状和位置公差3.2.1 基本概念形状和位置公差(Geometrical tolerancing)研究的对象是机械零件的几何要素(简称要素)。
几何要素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统称,如图3-2所示零件的球面、圆锥面、端面、圆柱面、轴心线、球心、圆锥顶点、圆台面和圆锥面的表面轮廓线等。
可以按不同角度对几何要素分类:1. 按存在状态分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
理想要素是指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
例如,零件图纸上的几何要素没有任何误差,都是理想要素。
实际要素是指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
测量时,由测得的要素来代替。
2. 按所处的地位分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
被测要素是指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
被测要素是检测的对象。
零件加工完以后,需要对被测要素进行测量,以确定其加工误差是否在图样上给定的公差值之内,并确定其合格性。
在图3-1(a)圆柱面及其轴线均是被测要素。
中,对基准要素是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
理想的基准要素简称基准。
图3-1(a)的公共轴线是基准要素。
中,两3. 按功能关系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单一要素是指仅对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单一要素的特点是其本身只有形状公差要求。
检测零件时,评定该要素是否合格与其他要素没有关系,同时,评定其他要素是否合格与该要素也没有关系。
在图3-1(a)中圆柱表面就是单一要素。
关联要素是对其他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
凡是具有位置公差要求,或者作为基准要素使用的要素都是关联要素。
检测零件时,评定该要素是否合格要以作为该要素位置公差要求的基准要素为参考,或者评定其他要素是否合格要用到该要素。
图3-1(a)中,轴线、两的公共轴线均是关联要素。
4. 按结构特征分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轮廓要素是指构成零件外形的点、线、面。
如图3-2中的球面、圆锥面、端平面、圆柱面、表面素线、圆锥顶点等。
中心要素是指轮廓要素的对称中心所表示的点、线、平面等。
如图3-2中的球心、轴线等均是中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