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详细解说
- 格式:ppt
- 大小:5.77 MB
- 文档页数:61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1、一个合格的零件,其尺寸是由尺寸公差来保证的,除此以外,零件表面的形状和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准确程度、在机器中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准确程度,也要有技术要求保证,这就是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2、形状公差:表示零件的实际形状对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例如:某一圆柱尺寸是由尺寸公差来保证的,即Ф12h6 。
但如果对圆柱有形状要求,就要标注形状公差的代号,如: 0.02,这个符号表示:圆柱的表面在垂直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为公差值0.02mm的两个同心圆之间。
3、位置公差:表示零件的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
4、形位公差—直线度1:在给定的平面内,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5、形位公差—直线度2:在给定的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的距离为公差t的两平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公差带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 t2 的四棱柱。
6、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7、圆度: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为公差值t 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8、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为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之间的区域。
9、线轮廓度:10、平行度:在给定的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t ,且平行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1、垂直度1:在给定的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t 且垂直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垂直度2 :在任意方向上,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垂直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13 、倾斜度:在给定的方向上,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t ,且与基准平面成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4、同轴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15、对称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相对于基准中心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6、位置度:17、圆跳动:。
形状和位置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基本概念零件经加工后,不仅会存在尺寸的误差,而且会产生几何形状及相互位置的误差。
如下图所示的圆柱体,即使在尺寸合格时,也有可能出现一端大、另一端小或中间细两端粗等情况,其截面也有可能不圆,这属于形状方面的误差;再如下图所示的阶梯轴、加工后可能出现各轴段不同轴线的情况,这属于位置方面的误差。
所以,形状公差是指实际形状对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
位置公差是指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
两者简称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各项目的名称和符号形位公差代号1.代号的组成形位公差代号见下图,它由如下内容组成:2.代号的画法公差框格用细实线绘制,并根据需要分为两格或多格,框格中的数字和字母的高度应与图样中尺寸数字的高度相同,指引线和基准符号连线用细实线绘制,基准符号用加粗(2b)的短画表示,框格长度可按需要确定,见下图。
形位公差的标注(1)代号中的指引线前头与被测要素的连接方法当被测要素为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见右图b;当被测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前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见右图c。
(2)对于位置公差还需要用基准符号及连线表明被测要素的基准要素,此时基准符号与基准要素连接的方法:当基准要素为素线及表面时,基准符号应靠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基准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应与该尺寸线对齐,见上图b。
当基准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可以直接靠近公共轴线或中心线标注,见上图c。
(3)当基准符号不便直接与框格相连时,则采用基准代号标注,其标注方法与采用基准符号时基本相同,只是此时公差框格应为三格或多格,以填写基准代号的字母,见下图。
(4)当位置公差的两要素,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允许互换时,即为任选基准时,就不再画基准符号,两边都用箭头表示,见下图。
形状位置公差
名词解释: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夹具-刀具系统存在几何误差,以及加工中出现受力变形、热变
形、振动和磨损等影响,使被加工零件的几何要素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
这些误差包括尺寸偏差、
形状误差(包括宏观几何误差、波度和表面粗糙度)及位置误差。
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夹具-刀具系统存在几何误差,以及加工
中出现受力变形、热变形、振动和磨损等影响,使被加工零件的几何要素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
这些误差包括尺寸偏差、形状误差(包括宏观几何误差、波度和表面粗糙度)及位置误差。
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
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
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
斜度3项。
∙定位公差
∙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3项。
∙跳动公差
跳动公差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而给定的公差项目。
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
零件的形位公差共14项,其中形状公差6个,位置公差8个,列于下表。
形状和位置公差2009-09-14 08:47:23来源:阿里巴巴博客作者:成子中【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注意:标注斜向圆跳动,指引线的箭头方向一般垂直于被测要素,与圆度公差标注有区别!2)全跳动全跳动——是指整个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变动量。
测量时被测要素连续回转且指示计作直线移动。
(1)径向全跳动径向全跳动是被测圆柱面的圆柱度误差和相对基准的同轴度误差的综合反映(不是简单相加,是矢量叠加),所以,径向全跳动可综合控制同轴度和圆柱度误差。
(2)端面全跳动注: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与该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是相同的,因而两者控制位置误差的效果也是相同的,但检测方法更方便!另外,端面全跳动还是该端面(整个端面)的形状误差(f形状)及其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f位置)的综合反映。
跳动公差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的作用。
因此,采用跳动公差时,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能够满足功能要求,一般不再标注相应的位置公差和形状公差,若不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则可进一步给出相应的位置公差和形状公差,但其数值应小于跳动公差值。
第二节 锥度与锥角(自学)第三节 圆锥公差《圆锥公差》国家标准(GB/T11334—2005),适用于锥度从1: 3至1: 500、圆锥长度从6至630 mm 的光滑圆锥工件(即对锥齿轮、锥螺纹等不适用)。
一、 有关圆锥公差的术语及定义(自学)二、 圆锥公差项目、公差值和给定方法1. 圆锥公差项目和公差值 注:用课件列表见表7-1(见课件)和下图(见课件)对圆锥公差国标GB/T11334—20052. 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对于一个具体的圆锥工件,并不都需要给定表7-1中的四项公差,而是根据工件的不同要求来给公差项目。
GB/T11334—2005中规定了两种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方法一 给出圆锥的理论正确圆锥角α(或锥度C )和圆锥直径公差T D ,由T D 确定两个极限圆锥,所给出的圆锥直径公差具有综合性。
形位公差一,形状和位置公差零件要素是指零件上的特征部分,即为点,线,面。
这些要素是实际存在的。
也可以是由实际要素取得的轴线或者中心平面。
(1)零件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我们称为形状公差。
(2)关联实际要素(指对其他要素有方向或位置功能关系的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称为位置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我们简称为形位公差。
二,要素的分类(1)理想要素:是指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它们不存在任何误差(2)实际要素:是指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通常用测得的要素来代替,它们一般存在着误差(3)组成要素:是指零件外形上可触及的点,线,面各要素(4)导出要素:是指由轮廓要素导出的不可触及的中心对称部分,如球心,轴心线,对称面等。
(5)被测要素是指在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是检测的对象。
(6)基准要素是指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者位置的参考要素,我们简称基准。
(它是一个理想要素)(7)单一要素是指给出了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它没有基准。
(8)关联要素是指给出了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它与基准有关。
三,几何公差特征项目及符号四,误差如何产生的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它的几何要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形状误差对零件的使用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如在车削圆柱面表面时,刀具的运动轨迹若与公交的旋转轴不平行,会使得完工零件表面产生圆柱度误差,从而影响圆柱结合要素的配合均匀性;铣轴上的键槽时,若铣刀杆轴线的运动轨迹相对于零件的轴线有倾斜,则会使得键的安装困难和安装后的受力状况恶化;加工螺纹时,轴承盖上各螺钉孔加工位置不准确,从而使轴承盖上往机座上安装时无法顺利装配等。
因此,对零件的形状和位置精度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定适当的几何公差是十分重要的。
五,几何公差带几何公差带是用来限制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
只要被测要素完全落在给定的公差带内,就表示该要素的形状和位置符合要求几何公差带的形状由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和给定的公差特征所决定,常见的几何公差带的形状由下图所示的几种。
形位公差及其检测方法一、概念:1.1定义: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位公差: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总称。
它控制着零件的实际要素在形状、位置及方向上的变化。
形位公差带:用以限制实际要素形状或位置变动的区域。
由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四个要素所确定。
公差原则: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
包括独立原则与相关要求。
独立原则:图样上给出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相关要求: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公差要求。
具体可分为包容要求(E )、最大实体要求(M )、最小实体要求(L )和可逆要求(R )。
1.2形位公差的项目及符号:1.3形位公差带的形式:分 类直线度平面度圆 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垂直度平行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全跳动分 类项 目符 号项 目符 号名 称符 号形状 公 差位置 公 差定向定位跳动其 它 符 号基准符号及代号基准目标最大实体状态包容原则延伸公差带理论正确尺寸不准凹下不准凸起只许按小端方向减小E P 形位公差符号及其它相关符号ttt球两平行直线两等距曲线两同心圆一个圆一个球一个圆柱一个四棱柱两同轴圆柱两平行平面两等距曲面tt1t2ttt形位公差带的形式二、形状误差与形状公差:项目公差带定义示 例说 明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在给定平面内圆柱表面上的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0.02的两平行线之间0.02在给定方向上、当给定一个方向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示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的两平行平面内0.02、当给定两 个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公差带为截面边长t1*t2的四棱柱内的区域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垂直方向距离为0.01的四棱柱内0.010.023、在任意方向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 的圆柱面的区域d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2的圆柱面内直 线 度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1圆度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心圆之间项目示 例公差带定义说 明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 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该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上77R2R 10 在平行于正投影面的任一截面上,实际轮廓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2,且圆心在理想轮廓线上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面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 的球的两个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球心应位于理想轮廓之上实际轮廓面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球的两包络面之间,诸球的直径为公差值0.02,且球心在理想轮廓面上。
形状位置公差
名词解释: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夹具-刀具系统存在几何误差,以及加工中出现受力变形、热变
形、振动和磨损等影响,使被加工零件的几何要素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
这些误差包括尺寸偏差、
形状误差(包括宏观几何误差、波度和表面粗糙度)及位置误差。
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夹具-刀具系统存在几何误差,以及加工
中出现受力变形、热变形、振动和磨损等影响,使被加工零件的几何要素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
这些误差包括尺寸偏差、形状误差(包括宏观几何误差、波度和表面粗糙度)及位置误差。
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达。
形状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形状、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
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
斜度3项。
∙定位公差
∙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3项。
∙跳动公差
跳动公差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而给定的公差项目。
跳动公差可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
零件的形位公差共14项,其中形状公差6个,位置公差8个,列于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