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调丝网印刷龟纹的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
- 格式:pptx
- 大小:73.24 KB
- 文档页数:10
丝网印刷常见故障及对策一、糊版糊版(堵版),指丝印图文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印到材料上的现象。
丝印糊版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1.材料原因材料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印刷中产生掉粉、掉毛现象,会导致糊版。
2.车间温度、湿度及油墨性质原因丝印车间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溶剂就很快挥发掉,油墨粘度变高,堵住网孔,停机时间过长,也会糊版,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
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
3.丝网印版的原因网版在使用前要干净并干燥。
如果制好版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粘附尘土,印刷时如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4.印刷压力的原因压力过大刮板与网版和材料不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油,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5.丝网印版与材料间隙不当的原因网版与材料间隙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网版不能脱离材料,网版抬起时,印版底粘附油墨,这样也容易糊版和粘版。
6.油墨的原因油墨颗粒较大时,容易出现堵住网孔的现象。
因此要过滤油墨。
油墨干燥过快,容易糊版。
特别是在使用挥发干燥型油墨时更为突出. 用氧化干燥型油墨,糊版现象出现得不是很多,如果过量使用干燥剂,也会发生糊版,油墨溶剂蒸发,使油墨粘度增高,而发生封网现象。
如果面积比较大,网版油墨消耗少,就容易造成糊版,(是经常换用新油墨)。
油墨的流动性差,会使用油墨在没有通过丝网时便产生糊版,(降低油墨粘度提高油墨的流动性来解决)。
发生糊版故障后,针对油墨的性质,用适当的溶剂擦洗。
擦洗的要领是从印刷面开始,由中间向外围轻轻擦拭。
擦拭后检查印版,如有缺损应及时修补,修补后可重新开始印刷。
应注意的是,版膜每擦一次,就变薄一些.二、油墨在材料上固着不牢1.材料印刷前应对随印材料进行印前处理的检查。
当材料表面附着油脂类、粘接剂、尘埃物等物质时,会造成油墨与材料粘接不良。
2材料在印刷时为提高与油墨的粘着性,必须进行表面处理,须除尘后才印刷.三、锯齿丝印出现锯齿(包括残缺或断线)。
阶调丝印龟纹产生原因和消除方法印刷界在半色调复制中,如何消除龟纹的研究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因为它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很大。
在彩色阰调网版印刷中又受到了丝网的干扰,使龟纹的产生更加复杂化。
在网印工艺中处理不当,容易出现两种龟纹:套印龟纹和丝网龟纹。
在彩色复制中,前人告知两个强色之间的夹角一定要大于22度半,小于22度半,就会出现龟纹。
一、龟纹的产生在多色网目调复制中,由于技术处理不当,会出现两种龟纹:套印龟纹和丝网龟纹。
1、套印龟纹:龟纹的产生是两个以上空间周期相差较小的图纹重叠时,相互干涉的结果。
其大小与两个图文的空间周期差及交角有关。
周期差越大产生的龟纹越小,反之则大。
半调印刷品是由有规律的网点排列组成的,这是出现龟纹的第一个原因。
不仅限于网网点,就是规则排列的图案如果两个以上重叠也会发生相互干扰,而时常出现一种另外的不甚清楚的图案。
两组平行线发生互相干扰,本应产生第三组平行线。
但如果是一组正交线和另一组正交线重合,又会怎样呢?因为互相干扰而产生的图形即龟纹,仍然是一组正交线。
同样一组规则的,有一定间隔的正交排列的网点和另外一组网点重合后,产生的规则正交图形就是龟纹。
龟纹的产生。
间隔Pl和间隔P2的两组平行线以θ角度互相重合时,产生的图形就是图中所画的虚线。
这种干涉图形即龟纹的间隔用P表示,它的方向用α(和间隔Pl的平行线相交的角度)表示。
则P和α就是通过几何学计算,求出。
即(±是由P1cosθ比P2小或大决定)或者用单位距离的线数代替平行线的间隔。
两组平行线的线数分别用n1、n2表示。
龟纹的线数用N表示,则间隔和线数之间是互为倒数关系。
(1)和(2)或(1’)和(2’),是发生龟纹的基本公式。
这些公式是关于平行线组产生龟纹的要求,但也适用于网点印刷品的情况。
网点印刷品的龟纹,尤其是多色网点印刷品,还有一个相同间隔(线数)排列的网点重合问题。
这时如果P1=P2(n1=n2=n),则(1)式、(2)式或(1’)式(2’)式可以简化成:龟纹的间隔(线数)或角度,就能很简单的计算出来。
详解阶调丝网印刷的龟纹丝网印刷和平印、铅印一样,采用网点来再现原稿的阶调。
Y、M、C、K 各色版网点印时相互干涉,会出现各种的干涉花纹、花纹随网点角度差的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在45°夹角内会出现全部的花纹样式,且在90°范围内重复。
正常的花纹均匀密致,看起来舒适,具有正常的阶阶调再现性能。
不正常的花纹,网点按特定的规律堆聚、疏散、纹样粗大,色彩深浅不匀,看起来不舒服,破坏了网点再现色彩的性能,是印刷的大忌。
不正常的花纹,我们称之为龟纹。
网点龟纹是两色以上网点印时排列不均所引起的密度分布不匀所致。
这种不匀的分布介于网点完全重和完全并列之间,如图三。
显然,重网点的密度小于并列网点的密度。
如果密度差太大且交替地成规律出现,就出现了龟纹。
实践中为了避免龟纹的出现,胶印、凸印四色印刷的各色版之间的夹角要大于22.5°,一般黄、品、青、黑的网点角度分别安排为90°、15°、75°、45°,这样只有黄版和其它色版的夹角小于22.5°,但黄色较浅,形成龟纹不是很明显。
由于丝印的丝网编织结构也是和网点一样呈规律排列,这样就有丝网与菲林之间产生龟纹的可能性。
加之丝印的印刷控制方面较胶印的可变因素更多些,因此阶调丝网印刷的龟纹控制也就更具复杂性。
本文将就阶调丝印产生龟纹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控制龟纹的方法。
一.原稿本身的龟纹在拍摄某些呈规律变化的物体的原稿时,会导致原稿本身就存在龟纹,例如织物图案,柳条家具、篱笆、百叶窗等。
另外印刷的原稿扫描后也会有龟纹。
针对原稿龟纹,首先要心中清楚经丝网印刷后,其产生的龟纹会更明显。
要先同客户讲清楚,尽量想办法替换原稿,或者在印刷分色处理时对这些地方进行适当的模糊;而针对印刷品原稿,则一定要在扫描时做去网处理,把龟纹全部去掉,当然这是要以牺牲原稿的清晰度为代价的。
二.菲林本身的龟纹由于采用电子分色机或者桌面印前系统的照排机进行激光加网时,网点边缘是不光滑的,网点越细,其边绿粗糙度越高,这样在图像的高光区域产生龟纹的机率就愈大。
解决丝印龟裂问题
目前,光盘印刷80%都要求采用四色加网印刷,并且要求不产生龟纹,这对光盘网印提出了新的课题。
半色调四色光盘网印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克服龟纹问题。
对光盘这种聚碳酸酯作为承印材料的四色加网印刷,如果其网点角度、丝网角度和绷网角度的配比不好,往往会形成龟纹。
对此,日本村上株式会社技术开发部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他们认为制作光盘选择原稿的质量一定要好,分色制作阳图片可采用桌面排版系统,通过网点发生器装置自由选择网点尺寸、网点形状和大小,加网的网屏线数可采用80~133线,加网的网屏线数与丝网目数的比例应为1∶3.5,加网屏线数为100线即可选择350目的丝网。
不仅如此,还要考虑到丝网的角度与网点的角度必须得当,匹配合理才能解决龟纹的问题。
印刷杜绝色偏和龟纹我们都知道,彩色制版过程中,应根据原稿色彩(调)的主次来确定网线角度。
由于45角对于人的视线有一种特殊敏感性,因此都把原稿的主色调印版,做成45角,其他颜色角度依次定为15、75、90。
而在印刷还原过程中,网点与网点之间在不同角度下交叉,构成各种花纹,其中以十字形花纹呈色效果为最好,僧帽形花纹次之。
四色制版组纹时,只有强色黑、蓝、红能组成花纹,黄色是弱色,不起组纹作用,只起到色彩变化的作用。
因此,在制版中确定四色网线角度时,应该把黑、蓝、红三个强色的网线角度差,做成间隔30,其结果既有利于呈色效果,又可以防止各色网线相差15,引起龟纹故障的出现。
即使是制版中我们选择了上述所说的各色网线角度,但在四色胶机安排印刷时,若色序安排不恰当,相邻两个色组的印版网线角度仍可能相差15,仍有发生色偏和龟纹等弊病的可能,也是达不到更好的印刷还原原稿的效果。
例如:风景画原稿往往偏重于蓝色,按照把原稿的主色调印版做为45的原则,这里我们把蓝色的网线角度定为45,依次红版为75、黑版为15、黄版为90。
而在四色胶印机的印刷色序按先黑,后蓝、红、黄的顺序来排列,则相邻的红版和黄版则相差15,特别是网点在75以上的低调区,只要纸张在传输和压印过程中稍有错位,就容易发生错网,引起色偏和龟纹斑等弊病。
根据原稿色彩(调)的主次确定网线角度的理论,以及日常生产作业中时常出现的问题,要想在多色胶印机上更好的解决色偏和龟纹问题,解决的方法是:首先,应从工艺设计源头上把关。
企业及生产车间的工艺技术人员,在接受原稿后,首要的问题是应根据原稿的主色调,确定焉45网线色版;然后再分别确定其它色版的网线角度和四色胶印机的印刷色序。
例如:对于主色调偏蓝、偏绿的风景画原稿,蓝版网线定为45,黑版网线定为15,红版网线定为75,黄版网线定为90,把色序定为先黑,然后依次为红、蓝、黄。
我们认为,印刷过程中,相邻两色组网线角度相差至少30,按照上述各色网线排列的顺序,黑红相差60,红蓝相差30,蓝黄相差45,这种印刷排序就能有效地防止色偏和龟纹弊病的产生。
网纹辊堵塞和龟纹现象的知识解答网纹辊出现堵塞的原因是什么印刷中,当印品质量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时,其根本原因往往不在于油墨本身的性能,也不在于网纹辊的加工精度,而是由于网纹辊上的网穴被干固的油墨堵塞所致。
网穴底端的干墨,尤其是水性油墨,干燥后较难溶解于新墨(除非溶解时间很长),就会堵塞网穴。
油墨堵塞网穴是柔印中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用10倍或20倍放大镜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网穴堵塞情况(如果想用更好的仪器,可以了解了解网纹辊光学检测仪)。
网穴堵塞将减少网纹辊的有效传墨量。
引起网穴堵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更换印件时网纹辊清洗不彻底;2.长时间停机没有清洗网纹辊;3.油墨干燥速度过快。
所以当印品质量不稳定的时候,要注意到网纹辊是否堵塞了,还要注意油墨刮刀是否出现了问题。
而且需要运用质量较好的油墨可以保证印品质量,而运用较好的网纹辊和刮墨刀,可以有效减少油墨的损耗,印刷机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各个零部件之间都是相互合作和磨合的,需要我们慎重对待。
如何避免网纹辊引起的龟纹现象对于柔印版来说,如果网纹辊和柔印版的网线角度及网线数选择不当,会出现龟纹,俗称第二类龟纹。
为减轻第二类龟纹,应根据实际采取以下措施:①若网纹辊的网线角度为45度,不仅BK版应避免45度的加网角度,其他色版也应如此。
②如果网纹辊的网线角度不采用45度,则柔印版可以选用45度的加网角度。
这时将网纹辊的网墙宽度控制在10----12um,可明显减少龟纹现象。
如果网穴表面磨损后网墙宽度超过20um,则会产生明显的龟纹现象。
③要合理控制网纹辊线数与印版线数的比值。
表4-3为美国柔印协会推荐的网纹辊线数与印版加网线数的合理比值:即随着印版加网线数的增加;网纹辊线数与印版加网线数之些值应相应增大。
网纹辊如果出现龟纹,将会直接影响印品的生产效果。
合理的控制网纹辊线数与印版线数的比值很重要。
影响网纹辊的生产因素有很多,广州爱堡温馨提示:广大印刷厂家需要注意保护网纹辊的使用寿命和日常保养。
工艺与技术
53.37%
图1 两种类似的线条图形重叠
时产生的龟纹
图2 由图1重叠的彩色图形
8.44%
图3 两个相同图形以5°角重
合产生的龟纹
算机程序发生的,类似Autotype的龟纹网孔计算器,表明计算机理论预测与人眼睛看到的之间能实现很好的匹配。
同一组合的彩色图像的龟纹效应更加明显,见图2。
青和品红是两个原色,在两个颜色相互重叠处,蓝色线条看上去很清楚,在青和品红的线条落在彼此之间的地方,会看到青色和品红色的条纹。
要创造一种龟纹效应,你需要使一些规则的
工艺与技术。
做网模版时怎样减弱网版上的龟纹(下)3.半色调调幅网点印刷的网模版制作技巧:在调幅加网印刷中,龟纹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而减弱龟纹干扰图面是可以的,应从工艺参数选择,制版操作等上面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控制。
但是彩印中能使彩图上形成龟纹是多方面的,例如,各分色片的加网角度设置是否对,之间是否良好匹配,印刷的参数是否完美,包括胶刮是否平直(现已有专用于网点印刷的金属梳柄胶刮)。
及其刮压力是否均匀,承印物表面状态等等,在这些条件都控制很好的前提下,就单独在制作网模版方面如何控制并减小(少)龟纹呢?以下做个简单的实验:用一块22.5°角度的网点底片,该底片上有18线、25线、33线和40线/cm网点图,而每种线数的网点图又分别有10%、20%、---90%成数的网点块,就是用这块底片覆盖在下列目数的丝网网版上,网版都是0°(90℃)绷网,张力为15N/cm。
3.1结果:网点底片上各加网线(其中包括各成数)与各目数网版都有一个匹配的最佳相对角度,在这个最佳相对角度下所看到龟纹最小,最不明显。
3.1.1120-31Y PW 网版40线/CM 33线/CM 网点底片与丝网的夹角15℃25线/CM 18线/CM3.1.2140-34Y PW 网版40线/CM 网点底片与丝网的夹角,在10%-80%上夹角是80°,此时90%处仍有龟纹33线/CM 网点底片与丝网的夹角,在10%-70%上夹角为90°看不到龟纹,而>;80%处有栏条纹。
25线/CM 网点底片与丝网的夹角10%-90%上夹角为93°看不到龟纹。
18线/CM 对角度设置关系不大,不容易出相互干扰。
3.1.3165-34WPW网版40线/CM 网点底片与丝网的夹角102°时,每个成数上反映的龟纹最小。
33线/CM 网点底片与丝网的夹角102°时,每个成数上反映的龟纹最小。
25线/CM 网点底片与丝网的夹角95°o,10%-30%和60%-70%龟纹不明显,而在40%-50%出现横斜干扰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