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霞祠----岱顶的标志性建筑,泰山最大的高山 古建筑群,供奉泰山最著名女神的庙宇。宋大
中祥符年间创建,金碧辉煌,香火鼎盛。
经石峪摩崖石刻: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石刻,是佛 教文化的瑰宝。经文刻于面坡石屏上,自南而北竖行刻《金刚 般若波罗密经》44行,共刻经2799字,现尚存1067个。字径 50厘米左右,以隶书为主,被世人誉为“大字鼻祖”,为历代
泰山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泰山南麓的 大汶口文化、泰山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表明 泰山地区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泰山古建筑
•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它的 价值不仅在于建筑与会画、雕刻、山石、林木融 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例证,保存了一个 巨大的封禅祭祀序列和一幅记载历史的立体画卷, 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顺应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 特有的艺术形象去协调和加强自然美,去表现和 深化自然环境。由于它们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 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使峻极于天的泰山 深入到几亿炎黄子孙的心坎中,并名扬全世界, 成为全为类的珍贵遗产。
帝王一定是受命于天,且国泰民安才有资格封禅泰山。绵
延几千年的泰山封禅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山川崇拜,而是包
含着对泰山神灵的极端崇拜和有着宏大政治背景的文化奇 观。据记载,秦代以前有72位帝王在泰山进行封禅活动, 沿至秦汉,封禅遂成为帝王的旷世大典,至唐宋时代,封禅 仪礼臻于完备。
古文化遗址
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城南25千米处的大汶河畔, 1959年开始发掘,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址内 涵丰富,有墓葬、房屋等遗存。出土文物有造型美 观的背壶、钵形鼎、镂空豆、高柄杯、彩陶豆以及 磨制精细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凿、骨器等,大 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 1982年,大汶口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