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U)烯烃分离基础理论知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35
第05课烯烃1.认识烯烃的结构、通式和主要性质。
一、烯烃的结构与性质1.烯烃及其结构(1)烯烃: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
(2)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
(3)分类①单烯烃: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①多烯烃:分子中含有两个及以上碳碳双键①二烯烃:分子中含有二个碳碳双键。
二烯烃又可分为累积二烯烃、孤立二烯烃和共轭二烯烃;累积二烯烃的结构特点是双键连在一起;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是单、双键交替排列;孤立二烯烃的结构特点是在二个双键之间相隔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单键(4)通式:烯烃只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时,其通式一般表示为C n H2n(n≥2)(5)乙烯的分子结构: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4个碳氢单键,相邻的2个键的夹角接近120°,乙烯分子中的6个原子共平面,即与双键(包括碳碳双键、碳氧双键、碳硫双键等)相连的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
2.物理性质(1)状态:一般情况下,2~4个碳原子烯烃(烃)为气态,5~16个碳原子为液态,16个碳原子以上为固态。
(2)溶解性:烯烃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增多,熔沸点升高;分子式相同的烯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4)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增大,但比水的小。
3.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决定了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1)氧化反应①+3n O 点燃丙烯燃烧的反应方程式:2CH 3CH===CH 2+9O 2−−→−点燃6CO 2+6H 2O①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KMnO 4溶液氧化产物的确定规律,可用于烯烃结构的测定:3)氧化,氧化产物的确定规律,可用于烯烃结构的测定;HCHO、卤化氢、氰化氢(HCN)等在适宜的条件①与溴水加成:CH 2==CH CH 3+Br 2CH 2BrCHBr CH 3 (1,2—二溴丙烷)①与H 2加成:CH 2==CH CH 3+H 2∆−−→−催化剂CH 3CH 2CH 3 (丙烷) ①与HCl 加成:CH 2==CH CH 3+HCl ∆−−→−催化剂CH 3CHClCH 3(主要)或CH 3CH 2CH 2Cl (次要) 【名师拓展】马氏规则:凡是不对称结构的烯烃和酸(HX)加成时,酸的负基(X —)主要加到含氢原子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称为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也就是马氏规则 (氢加氢多,卤加氢少)。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烯烃分离过程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烯烃生产过程中,从混合烃中分离出烯烃的操作。
三、操作前的准备1. 检查设备、管道、阀门等是否完好,确认无泄漏、损坏等情况。
2. 检查仪表、传感器等是否正常,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3. 检查冷却水、压缩空气等辅助系统是否正常。
4. 确认操作人员已熟悉本规程及相关安全知识。
四、操作步骤1. 打开混合烃进料阀门,调整进料流量,确保进料稳定。
2. 根据混合烃中烯烃含量,调整分离塔进料温度和压力,控制分离效果。
3. 启动冷却水循环泵,确保冷却水流量稳定,控制分离塔温度。
4. 根据分离塔压力,调整压缩机出口压力,保证分离塔压力稳定。
5. 检查分离塔底部产品收集罐,确保收集罐液位正常。
6. 检查分离塔顶部烯烃收集罐,确保收集罐液位正常。
7. 定期检查分离塔塔内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8. 定期检查设备、管道、阀门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仪表、传感器等数据,确保分离效果。
2.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管道、阀门等是否存在泄漏、损坏等情况。
3.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4. 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操作。
5. 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现场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六、操作后的维护1. 操作结束后,关闭所有进料阀门,确保设备安全。
2. 关闭冷却水循环泵,确保设备冷却。
3. 清理操作现场,确保设备、管道、阀门等无残留物。
4. 定期对设备、管道、阀门等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记录操作数据,为后续生产提供参考。
七、附则1. 本规程由生产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规程如与本单位其他规定有抵触,以本规程为准。
第2篇一、前言烯烃分离是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艺,其目的是从混合物中提取纯净的烯烃,如乙烯、丙烯等。
第三节乙烯烯烃【知识讲解】一、乙烯的分子结构(与乙烷比较)乙烯乙烷分子式C2H4C2H6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2=CH2CH3CH3C原子间键C=C(双键)C-C(单键)键角120°109°28'键长 1.33×10-10m 1.54×10-10m键能615KJ/mol(一个键易断)348KJ/mol 分子内各原子相对位置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不在一个平面加成反应不能能取代反应能较难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试剂:乙醇(酒精)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2、反应原理3、气体发生装置:的装置(与制Cl2相似)4、集气方法:排水集气法5、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①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和脱水② 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液体剧烈跳动(防止煮沸)。
③ 反应温度应控制在170℃,若温度过低(140℃)将发生副反应,而生成乙醚;若温度过高,则乙醇易被浓H2SO4氧化。
为了控制温度,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在液面下。
以准确测定反应液体的温度。
④ 反应后液体易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这是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生成C和CO2,且硫酸被还原成SO2所致。
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若要净化乙烯,可将其通过NaOH溶液除去SO2、CO2。
三、乙烯的性质通常情况下,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与空气相近,难溶于水。
乙烯化学性较活泼,易发生如下反应:1、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
① 与卤素加成:CH2=CH2+Br2→CH2Br-CH2Br(使溴水褪色,可用于检验乙烯或除去乙烯)② 与氢气加成:③ 与卤化氢HX加成:(可用于制氯乙烷)④ 与水加成:(可用于工业上制酒精)2、氧化反应① 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② 可与强氧化剂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用于检验乙烯)3、加聚反应:(可用于制聚乙烯塑料)加聚反应是指不饱和单体通过加成反应互相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