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白云岩油气勘探开发进展

中国白云岩油气勘探开发进展

中国白云岩油气勘探开发进展
中国白云岩油气勘探开发进展

中国白云岩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前景

姓名:赵炜

学号:1501210270

摘要:中国发育海相、海陆过渡相碳酸盐岩,都具备白云岩性油气形成与富集条件,白云岩油气资源丰富。中国在白云岩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白云岩油气勘探开发实践,分析了中国白云岩油气资源前景,指出中国白云岩油气资源丰富。目前已在中国多处发现了白云岩油气资源,发展前景良好。随着白云岩油气地质评价与开发理论创新及相关关键技术突破,未来中国白云岩油气资源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白云岩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中国;储层;沉积相;物性

1、白云岩成因

“白云岩”自1791年法国博物学家DeodtdeDolomieu首次描述以来,就成为地质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而白云岩的成因问题一直百家争鸣,其牵涉的主要问题有:①白云岩究竟是原生沉淀还是次生交代?@Mg抖来源;③流体的运移机制;④交代形成阶段。关于白云岩成因的问题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复

杂而进展缓慢n]。前人研究总结提出的白云岩化模式有十多种,分别有:蒸发模式(萨布哈模式)、渗透回流模式、海平面下降蒸发水位降低模式、开放环境混合水模式、封闭环境混合水模式、库龙模式、埋藏模式、Kohout对流模式、浓缩正常海水模式和浅埋藏白云岩化模式等。

根据Mg。来源和流体动力学机制,目前较成熟的次生白云石化成因模式主要有蒸发模式(萨布哈模式)、渗透回流模式、混合水模式、海水模式、埋藏模式以及热液成因模式。

最近白云石动力学障碍这一微观机制出发,探究了其成因。结果表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所起的调节作用是白云石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另外,有机大分子如多糖、羧甲基纤维素、羧基等也能以与硫酸盐还原菌类似的方式促进白云石

的形成,这为研究白云石的成因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1)微生物在白云石沉淀时所起的调节作用对白云石形成至关重要,但白云石成核的最初阶段及成核的微观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2)硫酸盐还原菌代谢产物、多糖、羧甲基纤维素、羧基等有机物可以降低镁离子脱水的能量,使镁离子游离出来,从而促进白云石的沉淀。

2、中国白云岩油气勘探开发历程

碳酸盐岩中赋存的油气资源已接近储量的50%,产量更高达60%以上,其中又有一半是在白云岩中;根据国际碳酸盐岩数据库统计,白云岩与灰岩油气田数目相当,白云岩油气田102个,灰岩124个;

碳酸盐岩是良好的油气储层,近年来我国更发现了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大型白云岩储层油田。碳酸盐岩作为地球上分布最广范的沉积岩之一,其含量占地史时期所有沉积岩总量的2O%~25。碳酸盐岩是良好的油气储层,近年来我国更发现了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大型白云岩储层油田。

目前在我国发现的3个海相大油气田中,与白云岩储层有关的就有2个。一个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靖边气田,储层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白云岩,探明地质储量为3377.3×108m3;另一个是四川盆地的普光气田,储层为上二叠统长兴组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生物礁及鲕滩白云岩,探明地质储量为2510.7×108m3。另外,我国四川盆地的威远气田,其储层为时代最老的震旦系灯影组孔洞缝型白云岩,探明储量为408.6×108m3,显示了白云岩储层独特的油气勘探潜力。

与国外白云岩油气勘探相比,我国的白云岩油气勘探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产量和油气田规模远远小于国外,对于白云岩油气勘探开发规律的认识不够制约了我们对白云岩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

3、中国白云岩油气形成储层沉积特征

全球白云岩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构造背景以缝合带边缘的前陆盆地为主,其产层主要分布在古生代和中生代,在萨布哈潮坪环境下,更容易发现白云岩气田,而在前缘斜坡和深水盆地环境下,以白云岩油田为主,高能碳酸盐砂和生物建造环境下以凝析气田为主。通过对这些油气田白云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分

析及孔、渗数据的研究,揭示白云岩优质储层主要受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裂缝化作用控制,沉积环境控制了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发生,而构造背景则与裂缝的发育相关;其盖层受白云石化环境的控制,主要以海相页岩和蒸发岩为主。

大面积白云岩分布主要与局限环境有关,潮湿气候白云岩主要分布于HST 上部及SMW,干旱炎热气候白云岩主要分布于TST,白云岩成因多样、储集体形状各异,与白云石化主要机制有关,大面积白云岩与卤水回流渗透、热对流及构造驱动流有关,形成温度50-80℃、深度0.5-2km,属海水-浅埋藏白云石化产物;

在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岩相古地理特征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10-11]。龙门山断裂一线以西为深水盆地相,以东为台地边缘滩发育区,向东水体变深,由台地边缘逐渐过渡为开阔台地相(图5)。栖霞晚期,川西北部台缘滩体分布于通口—天井山—矿山梁—车家坝一带,储层主要发育在栖霞组中上部,是中二叠世一次重要的成滩期,且台缘滩相岩石大多经白云石化作用改造,具有良好的储集条件。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也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以开阔台地相沉积为主。沉积时,受盆地拉张背景影响,局部地区发育热次盆微相,受热流体作用影响形成热水白云岩,经多次重结晶作用,形成晶粒白云岩。

4、中国白云岩储集层物性分析

储层主要包括孔隙型白云岩、岩溶缝洞和裂缝3种类型。有油气前景的白云岩储层主要为三类:与蒸发台地相关的准同生3白云岩储层白云岩,埋藏成岩作用白云岩和生物成因白云岩。台内颗粒滩主要有两类:即白云石化颗粒滩和裂缝性颗粒滩储层。中国的碳酸盐岩分布广,达300krn2,除已发现油气的四大盆地外,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南方和羌塘地区古特提斯域碳酸盐岩沉积区将取得大的突破。

白云岩是一种优质的层状碳酸盐岩储层。白云岩是一种沉积与成岩综合作用的碳酸盐岩,其形成受控于多种地质因素,如原始沉积环境、埋藏后成岩环境。在中国陆上海相地层中,形成具有经济规模油气田的白云岩储层主要有三种,即蒸发台地白云岩、埋藏白云岩和生物成因白云岩。中国含油气白云岩主要分布在三大盆地: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石炭系黄龙组、三叠系飞仙关组、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和下奥陶统蓬莱坝组;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

4.1蒸发台地白云岩

蒸发台地上,海水浓缩形成富含镁离子的卤水;在这种背景下,有两种白云岩发育:一是与蒸发岩同沉积共生的准同生白云岩,其次是埋藏后地层中的卤水进一步与灰岩反应,形成埋藏白云岩。准同生白云岩在中国三大盆地都有分布,如四川盆地三叠系嘉陵江组沉积期,上扬子地台的四川地区此时为克拉通内部的蒸发台地背景,形成了大面积的台内滩和白云岩,是一种典型的与蒸发岩相关的准同生白云岩。此外,这类白云岩还有川东石炭系黄龙组,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下丘里塔格组。蒸发台地卤水下渗对台地边缘的滩坝相颗粒灰岩白云石化形成优质的白云岩储层,典型例子是四

川东北部开江一梁平海槽飞仙关组鲕粒白云岩,其形成机制如图8所示,台地边缘鲕粒滩灰岩经台地内咸化泻湖卤水下渗白云石化,形成了优质的储集体。在海槽周缘,已发现四川最大的天然气富集区,相继发现了铁山坡、渡口河、罗家寨、普光等大型气田,总储量规模已达5000亿m。,成为四川第一大天然气区。其储层主要在飞二、飞三段。白云石晶间孔和各类溶孔为主要孔隙类型,孔隙度在4~

15,渗透率可达数百毫达西,是优质碳酸盐岩储层。鲕滩白云岩的成因是复合成因ll,即由准同生到埋藏白云石化的叠合过程。储集体主要是白云石化的鲕滩;台地边缘的鲕滩在向海槽前积的过程中形成了厚度大、多层叠置的台缘鲕粒滩白云岩储层。在近泻湖一侧(内侧)的鲕滩,白云石化强度适中,储层发育好,海槽斜坡一侧白云石化强度变弱,储层变差。台内蒸发白云岩由于过渡白云石化,白云石晶粒细小,岩性致密,为非储层。储层厚度与白云石化强度和鲕滩厚度相关;在台缘带,鲕滩最厚,向泻湖方向变薄。有利储集相带往往分布在台地边缘邻近泻湖一侧,即白云石化强度适中的区带。

4.2埋藏成岩作用白云岩

埋藏成岩作用能够使灰岩转变成白云岩,在白云石交代方解石的过程中,白云石晶粒变粗大,灰岩的原始组构遭到破坏,等分子量的交代作用可增加孔隙度16;使得大晶粒的白云石晶问孔发育,并常伴有小溶洞形成,可成为良好的储层。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蓬莱坝组的白云岩厚,分布面积达20多万km,具有可观的勘探价值。埋藏成岩作用白云岩有两种类型:一是在原含镁较高的碳酸盐岩中因温度的增加,由地层水提供镁离子,方解石晶粒调整形成白云石;其二是盆地热水活动带来的远源镁离子,使灰岩、灰质白云岩进一步白云石化形成以异形白云石为代表的白云岩。这种热水白云岩又有两种代表,一种以交代形式出现,形成非常粗大的晶粒白云岩,另一种在孔隙或溶洞中沉淀成为溶洞的白色晶体衬里,或将溶洞充填满成为大斑晶。热水白云岩是优良的白云岩储层,在深埋藏环境下能够形成优质的储层,如古城4井,6300m井深和塔深1井8000m井深处,仍然发现了富含溶孔、溶洞的很好的埋藏白云岩储层。这预示着塔里木盆地深层白云岩具有优质储层,勘探前景十分可观。埋藏白云岩储层一般沿层面分布和透镜状分布两种形式,即热水活动的通道是热水白云岩形成的必要条件。

4.3生物成因白云岩

最近几年国外学者,特别是上届国际沉积学会发育,成岩变形构造缝洞和构造裂缝也发育。中国海相白云岩储层的三种主要分布类型在储集性质方面有明显差异,与蒸发台地相关的准同生白云岩和生物成因白云岩,晶粒往往小,较致密,晚期埋藏形成的白云岩,晶粒粗,晶间孔更为发育。但在规模上,准同生期白云岩分布面积大,成层性好,在勘探开发上更易于识别和预测;埋藏白云岩不确定因素

多,需要做大量地质研究工作,寻找分布规律。其次,强烈的后期成岩作用,可明显改造各类白云岩的储集性能;在岩溶作用、埋藏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下,白云岩比灰岩更敏感,更易于发育优质储层。如威远灯影组、川东黄龙组、陕中马家沟组白云岩储层都是典型的复合成因优质白云岩储层。

构造(背斜)圈闭及直接盖层是白云岩储层成藏重要条件,白云岩在碳酸盐岩储层中均质性高,不利于非均质侧向封堵成岩圈闭的形成。

受震旦纪末期桐湾运动影响,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因遭受大气降水岩溶作用而发育了丰富的溶蚀孔隙。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埋藏成岩演化过程,深层灯影组白云岩中仍见有丰富的储集空间未被成岩矿物充填而保存下来。通过对钻井及野外剖面进行系统岩石矿物学研究发现,储集空间保存段是灯影组上部的沥青显示段;而没有沥青的下部白云岩中的孔隙空间多被白云石等成岩矿物所充填。对林1井研究发现,下部沥青未充填段成岩充填作用在埋藏过程中持续进行。油气充注改变了白云岩储层中的成岩流体环境并抑制了成岩矿物的形成;在后期埋藏过程,油逐渐转变成沥青覆盖在空隙缝洞周围,也抑制了成岩矿物的沉淀形成;因而在现今沥青存在的深层白云岩储层中仍有丰富的孔隙空间保存下来。

近年来,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多口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栖霞组白云岩孔隙型储层段钻获高产工业气流,中二叠统成为该盆地现阶段最现实的接替层系之一。为明确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分析了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的沉积背景和有利储层类型。结果表明:沉积环境主要为开阔台地浅水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沉积时,古地貌西高东低,中西部生屑滩相储层较东部更为发育;地壳拉张使得中二叠统具备热水沉积、热液改造的良好条件;对勘探有利的3种储层类型为栖霞组滩相白云岩孔隙型储层、茅口组热水白云岩孔隙型储层和茅口组岩溶储层,其中白云岩孔隙型储层是中二叠统最有前景的勘探目标。结论认为:①川西北部—川中地区中二叠统灰质烃源岩生烃强度大,具有形成大中型气田的物质基础;②川西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较厚,是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的最有利

地区;③上述3种储层类型均发育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川中地区,其3套储层纵向上叠置,勘探潜力大;④剑阁—南充—丰都地区位于热次盆区带,其茅口组热水白云岩储层发育且叠加茅口组岩溶储层,天然气勘探前景好。

2014年,重点风险探井双探1井在川西北部地区的中二叠统白云岩储层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实现了该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突破,不仅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且对于超深层海相地层的油气勘探也颇具指导作用四川盆地中二叠统为连续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储层主要包括孔隙型白云岩、岩溶缝洞和裂缝3种类型,天然气资源量十分可观,勘探潜力巨大。最后,划分了该盆地中二叠统的勘探有利区带,并指出最有利的勘探区带集中在该盆地中西部,其中川西北部地区烃源条件最为优越、白云岩储层发育、构造成排成带分布,是最有利的勘探区。

5、白云岩油气田主力盖层分析

白云岩油气田成藏,其盖层与其白云石化环境密不可分,盖层大体分为海相页岩为主的深水环境以及蒸发岩、硬石膏为主的澙湖环境两类,此外还有一些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和泥灰岩等,页岩和致密碳酸盐岩作为盖层的比例最大,达到52.56%,而代表蒸发环境的蒸发岩和硬石膏及石盐作为盖层比例为27.01%。

6结论

(1)白云岩油气田主要分布在陆上,集中分布在北美洲、亚洲和欧洲,其地理位置分布不均衡;而且不同板块构造背景影响着白云岩油气田的分布,挤压型的盆地及断裂更容易形成大型白云第5期马锋等:世界白云岩油气田勘探综述1019岩油气田,而裂谷型盆地或者被动边缘构造背景下,则不易形成白云岩油气田。

(2)统计规律表明:低能的潮坪澙湖沉积和前缘斜坡深水盆地的碎屑流及浊流环境是最易形成白云岩油气藏,这与白云石化作用发生和后期形成盖层的条件密切相关;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如果发生白云石化作用,不一定就会提高礁滩复合体的储层质量,必须有后期溶蚀作用的参与,才会发育礁滩复合体白云石化优质储层;萨布哈潮坪环境下,更容易发现白云岩气田,而在前缘斜坡和深水盆地环境下,以白云岩油田为主,高能碳酸盐砂和生物建造环境下以凝析气田为主。

(3)白云岩型油气田主要产自中生代的白垩纪和古生代的二叠纪,其中大型白云岩油气田主要产自白垩纪地层,下古生代的晚奥陶世和元古宙的新元古代沉积的古老地层具有良好的白云岩型油气田勘探潜力。

(4)物性分析表明:白云岩储集层储集空间多样,其孔隙类型主要受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裂缝作用的控制,白云石作用和溶蚀作用为油气提供主

(5)川西北部—川中地区中二叠统灰质烃源岩生烃强度大,具有形成大中型气田的物质基础;川西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较厚,是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的最有利地区;上述3种储层类型均发育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川中地区,其3套储层纵向上叠置,勘探潜力大;剑阁—南充—丰都地区位于热次盆区带,其茅口组热水白云岩储层发育且叠加茅口组岩溶储层,天然气勘探前景好。

要的油气储集空间,裂缝作用起到沟通孔洞的改造作用;白云岩储层主要以Ⅰ类和Ⅱ类为主,其储集空间结构类型以裂缝—孔隙型为主,其次为裂缝型,储集空间类型以晶间孔、铸膜孔和粒间孔为主,其次为溶蚀孔/洞和裂缝孔隙,单一的孔隙型结构的白云岩储层较少;白云岩优质储层在白云石化基础上,还要有裂缝化和溶蚀作用的贡献,才能广泛发育。白云岩盖层主要为深水环境海相页岩和澙湖环境的蒸发岩、硬石膏。

参考文献:

[1].李智勇等.2015.白云岩形成机理综述.内蒙古石油化工,4:23-28

[2].卓鱼周.2015.白云石(岩)有机成因研究现状及进展,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34(3)

[3].罗平.2008.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基本特征,地学前缘,15(1)

[4].卫平生.2006.再论生物礁与大油气田的关系,石油学报,27(2)

[5].惠伟.2014.深层碳酸盐岩气层产能预测,国外测井技术,204(6)

[6].马锋.2011.世界白云岩油气田勘探综述,沉积学报,29(5)

[7].张宁宁.2014.全球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中国石油勘探,19(6)

[8].王宁.2012.全球深层油气分布特征及聚集规律,天然气地球科学,23(3)

[9].伊海生.2014.羌塘盆地南部地区布曲组砂糖状白云岩埋藏成因的

新证据,岩石学报,30(3)

[10].张杰.2014.不同埋藏深度交代白云石晶体结构及其对白云岩储层研究的意义,中国石油勘探,19(3)

[11].王恕一.2010.川东北普光气田鲕粒白云岩储层粒内溶孔的成因,沉积学报,28(1)

[12].刘殊.2015.川西坳陷古坳拉槽的地质意义及礁滩相天然气藏勘探潜力,地质勘探,35(7)

[13].蒋小琼.2014.四川盆地普光气田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成因探讨,石油实验地质,36(3)

[14].杨光.2015.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储层特征与勘探方向,地质勘探,35(7)

[15].沈平.2015.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新突破的意义及

有利勘探方向,5(7)

[16].赵文智.2012.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白云岩储层类型与分布特征,岩石学报,28(3)

[17].郑和荣.2007.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油气勘探前景,岩石学报,28(2)

[18].杨海军.2015.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内幕白云岩勘探认识与勘探方向,天然气地球科学,26(7)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二OO八年六月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授予第三章罚则 第四章附则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奖励对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共同设立科学技术奖,其名称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该奖属社会力量设奖。 第三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包括: (一)技术发明奖 (二)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 第四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的奖励基金由支持和关心中国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有色金属行业国内外企事业单位、个人所捐赠及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向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等筹集。也可由其它渠道筹集。 第五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 第六条维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的严肃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七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共同负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决定设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其机构设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第八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联合设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组,依照本办法,负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第二章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授予第九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机构的组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 第十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 第十一条申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的项目需由行业内有关单位推荐。推荐时,应当填写统一格式的推荐书,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材料。 第十二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组作出认定科学技术成果的结论,并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奖励委员会提出获奖项目和人选及等级的建议。 第十三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单位和个人。所称重大发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二)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三)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第十四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下列单位和个人:

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 一、国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发展的现状 1、国外油气勘探理论进展: “合油气系统”概念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系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M G Dow在1972年在AAPG年会上首次提出后,后来经Perrodon(1984),Demason(1984),Meissner(1984),Ulmishek(1986)及Magoon(1987、1988、1989)等人补充、修改而完善,认为:“含油气系统强调特殊烃源岩与形成石油聚集之间的成因关系,盆地研究强调构造凹陷及所包含的沉积岩,而不考虑与油藏的关系,对含油气区带和远景圈闭的研究强调应用现有的可行的技术或方法探测出现今存在的圈闭”。含油气系统一词代表了所有形态的烃类(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而系统则代表了所有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和上覆岩层)以及所有成藏作用(圈闭的形成、石油的生成一运移一聚集)。 “层序地层学”概念早在1948年Sloss,Krumbein及Dapples等就提出了。后经Vail(1977,1988),Payton(1977),Posarnentier(1988),Galloway(1989),Sagree(1988),Wagoner(1988)等人进一步完善,层序地层学理论进入到系统化与综合化阶段,形成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Vail and Posamentier,1988)和成因层序地层学新学派(Galloway,1989)。以最大水进面(海泛面或湖泛面)泥岩作为层序边界,强调在海平面或湖平面从下降到上升所完成的进积—退积—加积作用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成因地层单元,层序内部具有向上变粗再变细的演化序列;1994年,Cross等提出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根据基准面旋回原理和可容空间变化原理,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研究相对应的沉积相演化序列,预测有利储集砂体的产出位置和发育情况。2002年AAPG年会对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进行总结,主要为:①提出运动学层序和体系域、地球半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深海盆地千米级规模的海平面变化、深海页岩层序识别和陆架边缘崩塌基准面及崩塌层序等新理论,提出气候变化是高频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验证了米兰柯维奇旋回中40×104a离心率周期造成海平面变化的理论;②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成岩作用与层序地层学关系研究方面以及层序地层学在含油气系统、团闭预测、储集层和油气藏精细描述、烃源岩预

炼油工艺技术总结

炼油工艺技术总结 中华二建集团有限公司王贵良 一、中国炼油工业技术的新发展 据美国《油气杂志》世界炼油特别报告统计,2005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达 3.1亿吨,超过俄罗斯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炼油大国,位于世界第 二。但是,中国石油产品质量还相对较低,技术相对落后。因此,汽车排气污染较重。中国预测到2010年自产原油达到和超过2.8亿吨,但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现在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原油(从战略角度考虑),进口原油80%来自沙特、伊朗、伊拉克、阿联酋和科威科等国家,这些中东国家原油大多含硫比较 高(约95%以上,含硫原油来自上述国家),加工成本相对较高。 以2004年为例,可以进行比较看出: 中石化全年加工原油13295万吨,其中汽油2358万吨,柴油5089万吨,煤油636万吨。 中石油全年加工原油11077.5万吨,其中汽油2386.6万吨,柴油4363.4 万吨,煤油306万吨。 中石化每吨原油提炼汽油0.177吨,柴油0.383吨,成品油率60.8%。 中石油每吨原油提炼汽油0.215吨,柴油0.394吨,成品油率63.7%。 国际水平,每吨原油提炼汽油0.29吨,柴油0.49吨,成品油率80%以上. 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在炼油工艺存在巨大差距,仅从收率上看20%^上的巨大差距。 从质量上看,我国汽柴油质量正面临着世界清洁燃料标准的严峻挑战。目前,国家规划实施严格燃料规范,欧U标准已在2005年7月1日执行。2010 年在全国施行欧U标准,奥运北京率先施行欧W标准,环境大为改观。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就必须走炼油高新技术之路。 (一)走深加工(渣油催化技术)技术 渣油催化裂化中国目前加工能力约9300万吨,其中包括1800万吨常压渣油(AR,1300万吨减压渣油,渣油的催化裂化(RFCC已成为重油转化的重要装置,但产品质量和技术受到环境保护的严重挑战,必须开发FC 即将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环保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环保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发表时间:2018-12-25T11:01:33.0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王世兴 [导读] 摘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2 摘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加强技术工艺改造,采取清洁生产工艺,降低能耗指标,从源头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大力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对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有色金属;环保;可持续发展;对策 引言 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开发利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压延及锻造为主的基础产业,产品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各个领域。我国是有色金属消费大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和第二大铝消费国。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将日益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硕果累累,但仍面临着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等问题。因此分析有色金属行业的环境形势,对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特点 1.1我国矿产资源储备不足 有色金属工业需要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作为企业发展的原材料。因为有色金属具有不可再生性,我国在三十年来对矿产资源不断扩大需求,新增的探明储量也逐渐下降,这就导致了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储备量不断下降。很多过去的老牌矿采企业因为缺乏矿物原理,导致企业难以运行。 1.2 矿石品位低和“三废”产生量大 我国矿石品味较低,且容易产生废弃。我国铜矿、铅锌矿、钼矿及金矿等的平均品味太低。我国有色金属矿存在较多的伴生元素,对其进行冶炼较为困难,其复杂的工艺以及长时间的生产期,导致在冶炼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三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1.3 能耗高、污染重、水耗大 有色金属工业是一个高能耗行业。现在国内原料60%-70%的矿量由坑内采出。采1t有色金属同时要挖出几百吨、上千吨的废石,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矿石的品位逐年下降,能耗逐年升高。加上生产工艺复杂,致使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成本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有色金属生产的主要污染物是采、选、冶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物,在冶炼过程中排出的二氧化硫、氟化氢及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地处西北地区的有色金属企业,因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2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主要环保问题 在当代,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已成为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电子工业、航空航天、核能利用等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例如,飞机、导弹、火箭、卫星、核潜艇以及原子能、电视、通讯、雷达、计算机等所需的部件,大部分是有色金属制成的。此外,合金钢的生产也离不开镍、钴、钨、钼、钒、铌等有色金属。很多国家都竞相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增加有色金属的战略储备。由于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选矿工艺流程不统一,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也较复杂。加上与其他采掘业相比,企业对有色金属矿的投资额度比环保投资、废水处理投资高很多,因而企业在环保方面往往做得不够。从固体废弃物来看,在有色金属加工过程中,采矿、选矿、冶炼都会排出大量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炉渣、冶炼渣、脱硫石膏等。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有色金属工业规模越来越大,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呈增长态势。但是,在传统工业模式下,我国冶金工业中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还不到 8%。大部分固体废弃物,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就排入自然界,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有色金属行业对水的污染也非常严重。相对其他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来说,有色金属行业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更多有害元素和重金属。在有色金属企业排放的废水中,铬、镉、铅、汞、砷等污染物含量很多,对人体毒性很大。有色金属污染造成的疾病具有长期性、隐蔽性、不可逆性的特点。首先,有色金属进入人体后,不易排泄,并逐渐蓄积起来,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多方面危害。其次,绝大多数有色金属在水中以无机物离子的形式存在,无色无味,通常情况下很难检测到,具有隐蔽性强、难以察觉的特点。再次,有色金属污染引起的病变绝大多数具有不可逆性,难以医治,会造成患者终身损害。 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改进有色金属行业“三废”污染治理的技术工艺 近十年来,有色金属工业虽然开发和引进了一批新技术、新设备,但这仅限于少数重点企业,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仍比较低;加之产业政策在有些地方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早已被现代生产淘汰的工艺和设备使用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提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淘汰落后的工艺和技术,提高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加强回收尾矿中的有用矿物和综合利用,研究发展井下充填技术,大力开展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提高废水的净化处理效果和水重复利用率。 3.2 执行产业政策、发挥规模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和集体小企业发展极快,在市场需求和地方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使得小企业无序盲目发展,这些小企业的特点是技术老化、设备陈旧、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劳动生产率低。这些小企业的分散、不规范,不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违背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战略方针,应逐步加以限制和淘汰,以使原料集中,发挥大厂的规模效益。第三,对产品结构进行改善,保证生产出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我国虽然生产的有色金属产量较多,但是其中有较大比例的初级产品,缺乏高附加值产品,主要是品种技术含量低,难以满足国内的实际需要。因此,我国的高端有色金属产品主要靠进口。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复合材料、超薄铜板等类型材料有着较广阔的市场,因此,我国的科研和生产部门应该立足于市场,保证产品的适销对路,而已经开发的产品,要提高规模,注意质量。 3.3 重视矿山的发展,扩大资源的利用 我国有色冶炼能力超过矿山能力,原料供不应求,导致冶炼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效益下降。为了保证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发展,应重视矿山的建设。有色矿山原料基础薄弱,不少矿山是上世纪中叶建设起来的,近年来由于资源枯竭、缺乏发展后劲,尤其是我国的大型铜矿少、品位低、开采条件差,限制了铜工业的发展,供求矛盾大。为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在加强地质工作的同时,对尚未开发且已具备开发条件的铜矿,应给予开发扶持。对原料资源较好具备扩产的有色老矿山应加速技改,创造条件扩产。同时应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对氧化矿和低品位矿石提取工艺的工业化研究,逐步走向工业化生产。此外,我国尚有一部分矿藏资源属复杂难选多金属矿,有害杂

中国现代史简介

中国现代史概况(1949——现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1956)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开国大典 2、巩固政权的斗争: (1)解放祖国大陆(1951西藏和平解放)(2)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 (3)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4)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 (5)“三反”“五反”运动(1951) 3、恢复国民经济 (1)经济形势严峻的原因:长期战争的影响;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搜括 (2)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 (3)结果:1952的年底,国家财经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三大改造的完成(3)一五计划及其完成(4)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5、统一战线的发展(1)初步建立:1949(2)发展:1956 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三大改造的完成(3)一五计划及其完成(4)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5、统一战线的发展 (1)初步建立:1949(2)发展:1956(3)发展到新阶段:改革开放后,1982年提出 6、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1、十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1957的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共开展了整风运动,这是中共在政治领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倾斗争

中国大炼油化工厂实力大比拼有图有真相

中国20大炼油化工厂实力大比拼有图有真相! “大炼油、大乙烯、大芳烃、大码头、大仓储” 38万吨/年、PTA 34万吨/年、聚酯20万吨/年;原油储存能力27万立方米,拥有与主要生产装置相配套的装机容量40万千瓦、供水10万吨/日等公用工程系统。主要产品有清洁汽油、煤油、轻柴油、液化气、石油焦、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石油苯、聚酯、涤纶短纤等石油炼制、化工、化纤三大类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知名度,其中涤纶短纤维、3#喷气燃料为国优产品;“天仙牌”涤纶短纤维、“津港牌”轻柴油、“津港牌”车用汽油、“津港牌”3#喷气燃料、“大港”牌工业用纯苯被评为“天津市名牌产品”“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经过50余年的成长,茂名石化已经发展成为原油年加工能力达到1350万吨的大型炼化企业。茂名石化旗下产品种类多、质量高,并计划在“十二五”“十五”期间炼油炼化的改造,金陵石化原油综合加工能力达1350万吨,已成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特大型石油炼化企业。金陵石化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及石化产品的加工生产和销售,拥有炼油、水煤浆、热电、烷基苯等40余套大型生产装置,原油加工手段齐全,生产技术力量雄厚,是中国石化旗下的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之一,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洗涤剂原料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苯酐生产基地。金陵石化拥有“红叶”、“加佳”、“枫叶”“十二五”“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自1958年投产以来,实现利税200多亿元,历来以出产品、出技术、出经验、出人才、出效益而着称,分别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和石化工

业的“摇篮”。兰州石化公司集炼油、化工和化肥生产为一体,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石化企业。公司拥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和7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并具备相配套的二次加工能力,能生产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催化剂、合成橡胶等400余种石化产品,是我国“摇篮”,是集“油化纤塑洗蜡”“独一无二”、“数一数二”“百项重大经典工程”“十一五”期间石化产业发展的标志性项目,2006年5月开工建设,2008年6月建成投产。青岛炼化采用中国石化自有知识产权的领先工艺技术,拥有17套工艺生产装置和相应的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占地面积265公顷,具有规模经济、技术先进、环保领先、效益显着等鲜明特征。青岛炼化可年加工进口原油1000万吨,生产汽煤柴成品油700多万吨,成品油质量全部达到欧Ⅲ标准,部分达到欧Ⅳ“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项目,是中国石油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中国石油调整炼油化工业务布局的重要战略性工程。广西石化用33个月建成并投产一座千万吨炼厂;联合开工管理团队模式(ICMT),有效融合开工队、开工专家、保镖、保运、供货商技术服务人员等各方面的力量,发挥中国石油的整体优势,解决了新建炼厂首次开工人力资源不足问题,实现一次开厂成功。广西石化年加工能力1000万吨,总加工方案采用全加氢型工艺流程,加工的原油全部从海外进口。主要产品有柴汽油、航煤、聚丙烯、硫磺等,油品质量全部达到欧Ⅲ标准,部分达到欧ⅣⅢ标准,部分达到欧Ⅳ标准,产品主要销往海南省、华南、西南及香港、澳门等地区,并直接辐射东南亚市场。公司从2006年9月开始,汽油、柴油、航空煤油、车用液化气、硫磺、MTBE等产品出口销往东南亚、香港、

2015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通过项目11讲解

2015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通过项目 一等奖(53项)(排序不分先后) 1、2015001 陕西秦岭地区与小岩体有关的铜钼多金属矿成矿背景与找矿预测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院、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三总队、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二总队 王瑞廷、代军治、张西社、张云峰、鱼康平、任涛、王磊、李剑斌、袁海潮、王鹏、郭延辉 2、2015002 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构造岩相学填图新技术研发、示范应用与找矿预测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色地科矿产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昆明理工大学方维萱、杜玉龙、李建旭、李天成、郭玉乾、杨新雨、王国泰、王磊、罗丽智、王同荣、曾保成、张巨伟、刘文剑、鲁佳、张守林、聂天 3、2015003 埃塞俄比亚北部施瑞地区VMS型铜锌金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研究中色金地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王京彬、朱思才、甘凤伟、秦秀峰、刘海鹏、熊靓辉、高珍权、张汉成、杨自安、余飞燕、尤泽峰、景亮兵 4、2015004 缓角度绳索取心钻探钻具及工艺研究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杨有林、杨俊德、张周平、彭环云、赵兴福、穆玉生、曹函、汪洋、高启波、史金鑫、王凯、雒焕祯、齐正广、尹茂红、孙育龙、田贵云 5、2015005 露井复合开采滑坡风险辨识及其雷达监测系统的研发北方工业大学、中钢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北京中科创新园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孙世国、连民杰、赵东寅、喻忠军、申其鸿、冯少杰、宋志飞、孙晓鲲、纪颖波、沈志莉、姜亭亭、王杰、罗运华、韦寒波、姜德民、徐开明 6、2015006 复杂难采顶底柱残矿体安全高效开关键技术研究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属股份限公司凡口铅锌矿、中南大学、宏大矿业有限公司 姚曙、史秀志、蔡文、罗周全、骆建辉、陈坤锐、古德生、黄沛生、田志刚、曹胜祥、颜克俊、阮喜清、佘建煌、邱贤阳、谭军、杨桂远

中英文对照-中国历史简介

中国历史简介 Brief History of China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一词所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In ancient China, the National Unity sometimes, and sometimes separatist,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he word in different times different, generally refers to a unified national strategy, the split means more when the Central Plains. With the territory of the emperor rule changes, the Chinese word, including its coverage varies accordingly. "China" in the name of King Wu of Zhou period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greed to "central country." Passed in 3000, the Duke of the Yangcheng (today Henan Dengfeng) with Tugui measure the shadow of the sun, measured Next day noontime, Bachimen's table in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are not the shadow of the sun, we think this is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so that goes to China. 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

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与前景展望

一、中国油气矿产资源的状况 1.油气资源自然状况 (1)油气资源总量比较丰富 在1993年全国二次油气资源评价基础上,2000年以来,三大油公司先后对各自探区部分盆地重新进行了油气资源评价研究,根据阶段成果的汇总,目前我国石油资源量约为10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47万亿立方米。通过对不同类型盆地油气勘查,新增储量规律和各种方法的分析,测算出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50亿~160亿吨,天然气可采资源为10万~14万立方米。按照国际上(油气富集程度)通常的分类标准,我国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属于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2)油气资源地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大盆地 根据石油可采资源量的分析,陆上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噶尔和鄂尔多斯五大盆地,共有石油可采资源114.4亿吨,占陆上总资源量的87.3%。海上石油资源分布在渤海为9.2亿吨,占海域的48.7%。而天然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陆上中西部和海域的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东海、莺歌海六大盆地,共有天然气可采资源为8.8万立方米,占中国天然气总资源的62.8%,为今后发现大中型油气指出了勘查的主攻方向。 2.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现状 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已在25个省、市、自治区和近海海域,开展了油气资源勘查工作,共放置石油天然气探矿权区块1000余个,勘查面积320多万平方千米。采矿权660多个区块,开采面积近7万平方千米。在23个含油气盆地中累计发现了580多个油田,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5亿吨,180多个气田,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2.5万亿方,建成了大庆、胜利等25个油气生产基地。2003年全国原油产量为1.7亿吨,已连续10年列世界第五位。天然气年产量341亿立方米,列世界第十八位。 总的看来,我国油气勘查开发程度也不均,石油高于天然气,东部高于西部,陆上高于海上;勘探难度增大,发现大油气田的几率减小;勘查对象的地表地下条件越来越复杂,已开发的主力油气田都已进入了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稳产难度大。 3.后备石油可采储量不足,供给矛盾突出 二、中国油气矿产资源勘查前景展望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doc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 湘财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第一部分行业分析 1 有色金属行业概述 1.1 前言 有色金属包括64个品种(不包括合金),有色金属材料按密度、价格、储量、分布等情况分为:轻有色金属:密度小于4.5/m3,如铝、钙、镁等及其合金。重有色金属:密度大于4.5/m3,如铜、镍、铅、锌、锡、锑等。贵有色金属:金、银和铂族元素及其合金。半金属材料:硅、硒、砷和硼等。稀有金属材料:稀有轻金属材料:钛、铍、锂、铷和铯等及其合金。稀有高熔点金属材料:钨、钼、钽、铌、锆和钒等及其合金。稀有分散金属材料:鎵、铟、铊和锗等。稀有放射性金属材料:镭、锕系元素等。 在所有有色金属材料中,其中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是铜、铝、铅、锌、锡、镍、镁、锑、汞、钛等十大品种,他们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汽车、冶金、包装、国防和高科技等重要部门,有色金属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实力不断壮大。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的产量从1983年的133万吨猛增到1999年的680万吨,增长了几倍多,跃居世界第二位,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国有色金属供不应求的局面,使我国进入了有色金属生产大国的行列,成为国际有色金属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国家。 表(1-1)历年有色金属产量 随着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的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开设和发展,以及期权等各种新的衍生工具的出现,有色金属对许多人来讲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实物商品概念,而是投资和投机的对象,其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已成为投资者和投机者注目的焦点。衍生交易品种的出现,活跃了有色金属的交易,为企业提供了套期保值的工具,出现了新的价格机制。在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有色金属交易市场是LME,它对全球的有色金属交易提供价格指导。在国内,最重要的有色金属交易所是上海金属交易所,它是全球三大有色金属交易所之一。 目前,国内的有色金属市场已基本与国际接轨,国际市场上有色金属的价格波动对国内有色金属价格的波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内有色金属期现货的价格已基本与国际期现货的有色金属价格同步波动。另外,国内外有色金属现货市场上产生的价格基本上与其在LME 和SHME交割月份的价格相同。 国际有色金属市场在94、95年二年中经历了大牛市,95年国际铜价格最高达到3030美元/吨,国内铜价也达到32140元/吨。但1996年在LME发生“住友事件”后,国际有色金属市场元气大伤,有色金属价格开始一路下滑,市场进入了熊市。在97年上半年,有色金属的价格虽有回升,但在下半年各种有色金属的价格纷纷转入下降之势。而且由于东南亚金融风暴大的影响,人们对98年有色金属市场不看好,为了避免损失而在年末开始大量恐慌性抛售,导致多数有色金属价格急剧下跌。仅锌的价格由于市场短缺和投机商的“轧空”行为而出现大幅上扬。进入98年后,有色金属的价格也基本保持跌势,铜、铝、锌在LME的价格最低曾分别达到每吨1600美元、1300美元和950美元以下,国内铜、铝、的最低价曾分别达到每吨15000元、13000元和9000元以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有色金属价格基本上都保持在低位运行。进入99年,由于全球经济的复苏,有色金属价格开始止跌回稳,且呈现上升趋势,大部分有色金属的价格以最高价报收。进入2000年,有色金属价格继续上涨,到8月份,价格开始出现小幅度回调。 1.2 主要有色金属简介 有色金属由于其良好的物理特性,而成为国防工业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汽车、冶金、包装等方面。 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由于铜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因此它们在各种工业设备制造中被广泛地应用,其应用领域广泛涉及汽车工业、电子工业、

中国炼油企业排名

《中国经济周刊》研究部根据权威机构最新公布的各大炼油企业原油加工能力等相关数据,研究并排定了2010年中国十大炼油企业,榜单依次为:大连石化、镇海石化、天津石化、上海石化、茂名石化、金陵石化、广州石化、福建石化、惠州石化、高桥石化。其中,中石化独占8席,中石油、中海油各占1席;整体炼油能力为全国的三成。 No.1 大连石化(隶属中国石油) 2010年炼油能力2050万吨 2004年,大连石化原油加工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首个千万吨级炼油厂。2010年,大连石化炼油能力达到205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相比2005年的1050万吨增长近一倍。 大连石化处于辽宁省大连市,海陆运输方便,是中国重要的原油加工及转运基地。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强管理,升级炼化生产装置,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型炼化企业。 No.2 镇海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2000万吨 镇海炼化成立于1975年,整体实力一直处于中国炼化行业的领先地位,是中国大陆首家进入世界级大炼厂行列的炼油企业,多年保持2000万吨以上的炼油能力。 近年来,镇海炼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带动了周边金融、商贸、物流等产业的集聚和辐射,为地方环保事业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No.3 天津石化(隶属中国石化) 2010年炼油能力1550万吨 2010年,天津石化原油年加工能力1550万吨,相比2005年的550万吨提高了近两倍。天津石化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东临渤海油田,南靠大港油田,并与天津市区和塘沽新港有铁路、公路相通,与大港油田和天津港南疆石化码头有输油管线相连,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运输方便。

【免费下载】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通过项目

2014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通过项目 一等奖(55项)(排序不分先后) 1、2014001 云南昭通毛坪铅锌矿床深部及外围隐伏矿找矿预测及增储研究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云南驰宏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 韩润生、王峰、周高明、李文尧、吴鹏、陈进、罗大峰、胡煜昭、陈青、李炼然、王学焜、徐超、任涛、王道会、龚小龙、钟华 2、2014002 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地质找矿勘查与应用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 张东红、刘国平、王春来、吴水林、肖波、朱海宾、张晋军、胡朋、杨清平、张璨、杨春、孙成杰、赵兴国、房洪峰、景佳、贾鹏 3、2014003 新疆哈图金矿成矿规律研究及深部找矿突破西部黄金克拉玛依哈图金矿有限责任公司郭海棠、肖飞、徐存元、张凤军、朱永峰、林彩香、王勇、刘波、安芳、夏芳、丁国强、俄地里斯·吾亚孜、努尔买买提·热西提、史田龙、张伟 4、2014004 广域电磁法及其应用(发明)中南大学、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何继善、蒋奇云、李帝铨、戴世坤、李季、李芳书 5、2014005 地下铝土矿综合机械化掘进工艺与关键技术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辽宁通用煤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余德辉、郭耀德、邵国君、王同明、刘立新、周庆华、刘元兵、吴连成、蒋洪军、吴定洪、吴延平、罗磊、李启月、高洪岩、董成勇、赵兰坤 6、2014006 巴鲁巴铜矿复杂难采矿体开采技术研究中色卢安夏铜业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骆新耿、王贻明、李占炎、吴爱祥、王晶军、姚高辉、韩斌、胡凯建、周应华、王洪江、高成宇、尹升华、万志军、刘晓辉、梁权宇、黄明清  7、2014007 黄帝泉保护区低价值矿床胶结充填强化开采技术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矾山磷矿有限公司 宋嘉栋、吕书平、欧任泽、翟琢、柳小胜、李文华、林卫星、刘海生、宋兴、杨继锋、甯瑜琳、张玲飞、詹进、常伟、王长军、赵海

21世纪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前景

21世纪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前景 田在艺.张庆春史卜庆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一、我国油气资源现状 伴随着新中国50多年的辉煌历程,我们正以欣喜的心情迈向21世纪美好的未来。50多年来,我国油气工业发展迅速,油田发现,振奋人心,油气产量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原油产量12万t(其中天然油7万t,人造油5万t),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在53个盆地中发现了油气显示,其中在36个盆地中找到工业油气流,包括531个油田和185个气田①。1964年原油产量就达到848万t,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1978年上升到1.04亿t,年产量世界排名由1949年的第29位上升到第8位;1997年产原油1.6亿t,产量名次稳定在世界第5位,成为重要的产油大国之一。 我国沉积盆地广阔,适宜于进符油气勘探的盆地500多个,沉积岩面积约670万km2(图1),其中陆上面520万km',近海大陆架面积150万km,。在这些盆地中,既有发育在古生代稳定地台上的海相沉积盆地(面积约250万km0,又有中新生代陆相断-坳陷沉积盆地,二者常形成叠合-复合沉积盆地。从已发现的油气储量来看,靳生界的石油占石油总储量的44.3%,中生界占44.7%,古生界占8%,前古生界占3%。新生界的天然气占天然气总储量的33.7%,中生界占20.3%,古生异占41.6%,前古生界占4.4%。由此可知,中新生界共占油、气储量的89%和54%,其产层以白墨系和第三系为主,三叠系、侏罗系次之。因此,中新生代陆相地层的生油和储油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油气地质的一大特色。

根据1994年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石油总资源量940亿t,天然气总资源量38万亿m3。到2000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2.89亿t;累计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25557亿m3(不包括煤层甲烷气)①。在此基础上,按照资源序列评价出石油的有效可采资源量为130~160亿t,天然气有效可采资源量为10万亿m'(国外评价我国可采石油资源量中值为109亿t,可采天然气资源量为6.4万亿m')。根据以上可采资源量的评价结果,进一步评价出我国国内在2000年、2010年、2020年和2050年石油年产量分别为1.6亿t、1.7亿t、1.8亿t和1.0亿t;天然气年产量分别为300亿m3、700亿m3、900亿m3和1000亿m3。根据评价分析,除己采出38亿t,尚余3/4-2/3待开采,油气潜力十分巨大,说明中国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大国,预计21世纪油气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仍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油气资源勘探研究进展 我国油气工业的发展是与石油地质理沦的发展分不开的。我国石油地质工作者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理论的同时,不断总结和发展符合中国特点的石油地质理论,并有效地指导了油气勘探实践。20世纪50-60年代,"陆相盆地生油理论"和"陆相盆地成油理论"指导了克拉玛依油田和大庆油田的发现。60-70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评审管理办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文件中色协产字 [2006]018号 关于印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评审管理办法》将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什么意见、建议和要求,请及时与有色金属工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联系。 中国金属工业协会二 00 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印发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评审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联系人:王化林 联系电话:( 010 ) 63982094 附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评审管理办法 抄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建设部 抄送:中国铝业公司 附件: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评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落实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加强有色金属工业工程建设领域的质量管理,鼓励科技创新,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奖属部级工程质量奖,评审对象为有色金属行业内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大、中型新建和技改工程项目。获奖工程应是质量好,工艺先进,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的工程项目。 第三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奖每年评审一次,由工程项目的创建单位自愿申报,经有关工程质量监督站推荐后通过初审、复审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评审委员会评定产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向获奖工程的有关创建单位颁发奖牌或优质工程证书。 第四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评审管理办法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制定。评审工作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评审委员会实施,具体工作由设在有色金属工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的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 第二章评审范围 第五条凡有色金属行业企、事业单位按规定程序批准立项报建的大、中型新建工程和技改工程均可申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工程。主要包括: 一、工业建设项目: 1 、新建、技改大、中型工程项目; 2 、投资在 4000 万元以上,具有重要功能并直接发挥关健性作用的工程; 3 、科技含量高,施工工艺新颖,投资在 3000 万元以上,对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具有良好影响的工程。 二、其他工程 1 、建筑面积在 50000 平方米以上,总体质量好的住宅小区,且设施配套,小区内道路、绿化完成; 2 、建筑面积在 10000 平方米以上的单体高层住宅; 3 、建筑面积在 10000 平方米以上或投资在 4000 万元以上的公共建筑工程; 第六条以下工程不列入评审范围: 一、境外企业承包并进行施工管理的工程; 二、竣工后被隐蔽难以检查的工程; 三、保密工程; 四、由于设计、施工等原因而存在质量隐患的工程;

中国历史概况

远古时期与奴隶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476年)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 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 早的原始人类。距今近60万 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 能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 知道了用火。距今一万年前后 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中国 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 余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遗址, 发现了人工栽培的稻谷和粟 粒及农耕工具。 最古老的王朝夏朝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和 山西南部一带,其势力和影响 已达到黄河南北,并开始进入奴隶社会。继夏而兴起的商、西周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度。之后是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 商朝陶罐 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的直径51厘米的彩陶圆底鱼纹盆

大约在5000年前,中国人已知道了冶炼铜的技术。3000多年前的商代,开始使用铁器;在制陶方面,有了白陶和彩陶;丝织生产也相当发达,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提花丝织技术。到了春秋时期,制钢技术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空前活跃,涌现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孟子和军事学家孙武等人物。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和他的 帝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结束了长达 250多年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秦始皇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建立了郡县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国家框架在以后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们延用着。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组织30多万人在中国北部修建了绵延5000公里的长城,并生前就开始修筑庞大的坟墓。1974年发现的、守护秦始皇陵的秦兵马俑震惊了世界。8000个如真人大小的陶俑、陶马和战车 栩栩如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和“丝 绸之路”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强大的汉王 朝。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极大发展,人口达到5000万。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公元前140—前87年)是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他使中央政权实际控制的地方从中原扩展到了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他派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从长安(今陕西西安)经新疆、中亚直抵地中海东岸的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中国绚丽的丝织品经此

有色金属工业_发展历程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十分落后,产量不超过1.5万吨,品种不超过10种。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接管和改造了一批旧中国留下来的有色金属企业,先后在东北、中南、西南行政区建立了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在破旧不堪的老企业基础上,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1952年产量达到了7.4 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4.5倍。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有色金属工业进行了大规模建设,156项全国重点建设工程中,有色金属工业占了13项。到1957年,我国有色金属产量达到了21.45万吨,出口创汇7.39亿美元。至此,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初具规模。在60年代初的三年调整时期,有色金属工业再次进行了规模布局,为建成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打下了基础。到1965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了调整任务,产量达到46万吨。一步步坚实的步伐,奠定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基础。到1978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跃升到了100万吨。改革开放后,有色金属工业得到大发展。1981年开始组建有色局,几经反复,终于在1983年4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总公司成立之后,有色金属工业蓬勃发展起来,从1978年到1988年的 10年间,有色金属产量由100万吨,突破到200万吨。我国有色金属产量已由1950年在世界上排不上名次,而一跃上升到世界第六位,已探明的钨、锡、锑、钛、锌、钽、铌、稀土、铝、镍、汞、钼等有色金属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这个时期,企业开始面向国内市场,并逐步接触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

得到空前的发展。改革10年来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50多亿美元,出口的有色金属产品达到150余种。从1989年起,有色金属国内外市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由连续40年的卖方市场开始进入买方市场。面对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以及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进一步融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促进企业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使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以后的几年中,尤其是“八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95年,10种主要有色金属产量完成425万吨。其中,总公司直属企业完成235.1万吨;有色金属产量已基本满足市场需要。“八五”期间有色金属产品全面进入市场。有色金属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品种已由过去的23种减至3种,指令性平价产品的比重已经降到总产量的1%以下。在上海、深圳交易所建立以后,国内有色金属市场已经融通,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市场已成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目前,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已仅次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 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有色金属产量快速增长。1949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仅有1.33万吨,2008年达到2519万吨,1950年~2008年,年均增长13.6%。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一。 6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产品销售(主营业务)收入1950年仅有26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