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doc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16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有色金属行业是指以非铁金属为主要材料的金属行业,包括铜、铝、镍、锌、锡等。
有色金属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建筑、电子等领域。
本报告将重点分析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二、行业发展现状1. 产量增长稳定:我国有色金属产量近年来持续增加,其中以铜和铝产量最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有色金属总产量达到XX万吨,同比增长X%。
2. 产能过剩: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导致市场供需关系紧张。
尤其是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小型有色金属企业,技术水平、生产能力都较弱,导致竞争力低下。
3. 技术升级: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加快了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提升了行业整体水平。
4. 环境保护压力增大:有色金属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环保力度,对有色金属行业进行了限产和整顿,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设施建设水平。
三、市场前景分析1. 国内市场需求稳定增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保持较高增长率。
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崛起,对铝、镍等有色金属的需求增加明显。
2. 出口市场前景广阔:我国有色金属企业在技术、质量和成本方面具备竞争优势,且在国际贸易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出口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3. 产能优化升级:有色金属行业将加大对低端产能的淘汰力度,优化产能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向高端产品转型,提高利润空间。
4. 环保标准提高:环保压力将会不断增大,有色金属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环保水平,以适应未来的市场竞争。
四、风险和挑战1. 原材料价格波动:有色金属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矿石开采,随着矿石价格的波动,企业的成本也会相应波动,对经营造成一定风险。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是中国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主要涵盖了有色金属矿产开采、冶炼、加工、贸易等多个环节。
本次研究报告将对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发展现状1.产值规模: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近年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2024年全行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占GDP的比重逐年提升。
2.出口情况:中国有色金属产品出口量大幅增加,出口额逐年稳步上升。
主要出口产品包括铜、铝、锌等,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
3.技术创新: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4.环保压力:由于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和废水,环保压力不断增加。
政府对行业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加大了环保投入。
二、面临的挑战1.原材料供应: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依赖于国内外原材料供应,尤其是铜矿石和铝土矿的供应。
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供应不稳定将直接影响行业的生产成本和竞争力。
2.市场竞争: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激烈的问题。
市场价格波动大,行业盈利能力不稳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3.环保压力: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有色金属企业面临着更高的环保要求。
环保投入增加将增加企业的成本,并可能导致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对中小型企业构成了较大的压力。
三、未来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注重研发新的冶炼方式、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应用研究,提升核心竞争力。
2.产业升级:有色金属企业将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通过推动产业链延伸,不断拓宽产品应用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环保发展: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将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发展。
加强废气、废水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行业的环境保护水平。
4.国际合作: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产业研究与分析报告一、概述有色金属是指除了铁合金以外的金属,包括铜、铝、镍、锌、锡、铅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有色金属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产业规模、产业链、市场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产业规模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规模庞大,年产量居世界前列。
据统计,2024年中国有色金属的总产量达到X万吨,同比增长X%。
其中,铜、铝、镍、锌、锡、铅的产量分别为X吨、X吨、X吨、X吨、X吨、X吨。
有色金属企业数量众多,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如江西、湖南、四川等。
有色金属产业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之一三、产业链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产业链非常完整,从矿产资源的开采到金属制品的生产都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产业链包括矿产开采、冶炼加工、金属制品制造等环节。
矿产开采是有色金属产业的第一步,中国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其中,铜、铝、锌等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冶炼加工环节是将矿石经过冶炼和精炼等工序转化为金属,并进行再加工和制造。
金属制品制造环节包括铜管、铝型材、锌合金、锡合金等。
四、市场需求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市场需求日趋旺盛。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有色金属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有色金属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增长。
另外,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出口也占据了世界市场的一定份额,对外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五、发展趋势1.绿色环保: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有色金属行业将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保投入是有色金属企业的主要任务。
2.创新科技:随着科技的发展,有色金属行业将借助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应用先进的冶炼技术、高效的生产工艺和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产业协同:有色金属行业各环节的产业协同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形成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模式。
有色金属研究报告有色金属研究报告一、引言有色金属是指除了铁、钢以外的各种金属,包括铜、铝、镁、锌等。
有色金属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汽车等各个领域。
本报告旨在研究有色金属的生产和应用情况,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二、有色金属的生产情况1. 铜铜是最常见的有色金属之一,用途广泛。
目前,全球铜产量约为2200万吨,其中中国占据约30%的份额。
中国的铜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铜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矿石开采、选矿以及冶炼。
近年来,中国的铜冶炼技术不断提高,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铜冶炼国家。
2. 铝铝是轻质、导热性好的有色金属,广泛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
全球铝产量约为5000万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
铝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铝土矿的冶炼和氧化铝的提取。
中国的铝土矿资源非常丰富,可以满足国内需求并有一定的出口量。
3. 镁镁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行业。
全球镁产量约为100万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镁生产国。
中国的镁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等。
镁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镁矿的开采、选矿以及冶炼。
4. 锌锌是一种防腐金属,广泛用于建筑、冶金等行业。
全球锌产量约为1400万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锌生产国。
中国的锌生产主要集中在陕西、云南等地区。
锌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锌矿的开采、选矿以及冶炼。
三、有色金属的应用情况1. 电子有色金属在电子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铜是电子元件的重要材料,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路板等。
铝、镁等轻质金属则常用于制造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外壳。
2. 航空航天有色金属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也非常广泛。
铝合金是飞机制造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它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有助于减轻飞机的重量。
镁合金也常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如用于制造飞机的零部件。
3. 汽车有色金属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铝合金是汽车制造中常用的材料,它可以减轻车重、提高燃油效率。
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产业概述有色金属产业是指矿山开采、冶炼、加工各种有色金属的产业。
有色金属是指除铁和钢之外的金属,包括铜、铝、铅、锌、镍、锡、钨、钼等。
这些金属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抗腐蚀等特性,是现代产业的重要原材料。
二、行业分析1.市场份额根据商务部数据,2019年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销售收入约为9.94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6.2%。
其中铜、铝、铅、锌等占据市场份额比较大的有色金属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77万亿元、2.7万亿元、1906亿元、1216亿元。
2.主要问题有色金属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采矿技术落后,有色金属储量有限。
目前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储量总量较大,但金属品位较低,部分储量难以开发。
解决方法:引进国外先进的开采技术,提高开采效率。
(2)高能耗、高污染,对环境造成影响。
矿山开采和冶炼属于重污染行业,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
解决方法:加强环保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
(3)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不稳定。
有色金属产业收到市场需求、供给、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市场价格难以预测,波动较大。
解决方法:建立先进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市场预警与调控。
3.发展前景有色金属产业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战略性产业。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加强,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将持续稳定发展,市场需求也将稳步增长。
三、案例分析以铜产业为例,对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做出分析。
1.行业背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和最大的铜精炼生产国。
我国铜生产量逐年增加,自然形成了产业链,以及从上游的原矿加工、生产、中游的铜精炼加工、下游的电线电缆、车用线束、水管、发动机等成品生产。
2.现状分析铜产业过去几年一直面临着环保、火灾等风险,整体发展情况不够稳定。
受疫情影响导致产量下降,但随着环保趋严,环保投入加大,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整合,打击不法企业,使得铜产业整体上趋向健康。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1. 概述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是指以铜、铝、铅、锌、镍、锡、钨、银、金等金属为主要原料,经过冶炼、加工、制造等环节生产的各种有色金属及其制品的产业。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和经济快速增长,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2. 行业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
截至2020年,中国有色金属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超过50%,其中铜产量占比最大。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年产值也在稳步增长,规模居于全球前列。
3. 市场需求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内外市场对有色金属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交通、电力、电子、冶金、航空航天等行业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大幅增长。
此外,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也为有色金属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4. 主要产业及企业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涵盖了多个金属的冶炼、加工、制造等环节。
主要的有色金属企业包括中国铝业集团、中铝国际、中国南方航空、中国五矿、金川集团等。
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5. 行业发展趋势未来,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热点,有色金属行业需要加大资源节约和环保治理力度。
其次,技术创新是有色金属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最后,国际竞争激烈,中国有色金属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品牌竞争力。
6.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积极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大对有色金属产业的扶持力度。
例如,推动优化产能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保监管,推动绿色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等。
7. 可持续发展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
在资源有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有色金属企业要加强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一、行业概述: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是指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为基础,生产、加工和销售有色金属及其制品的综合性行业。
主要包括铜、铝、铅、锌、镍、锡、钨、钼等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相关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等环节。
二、发展现状:1. 产业规模: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占据全球有色金属产业的重要地位。
2. 产业结构:在有色金属行业中,铜、铝、铅和锌是四大主要产品,分别占有色金属总产量的主要份额。
3. 技术创新: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在传统冶炼技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三、发展趋势:1. 深耕细作: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力度,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从粗放型发展到集约型发展的转变。
2. 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行绿色矿山建设和清洁冶炼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型生产。
3. 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扩大出口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4. 投资机会:有色金属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仍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
四、问题与挑战:1. 能源紧张:有色金属冶炼消耗大量能源,面临能源供应压力。
2. 环境污染: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国际竞争:全球有色金属行业竞争激烈,中国在技术、品质和市场开拓方面需与国际接轨。
五、政策支持:1. 淘汰落后产能:政府出台政策,推动有色金属行业进行产能过剩的淘汰和整合。
2. 创新扶持:政府鼓励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3. 环保治理:政府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行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和限制性措施。
六、投资建议:1. 关注龙头企业:重点关注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占有率。
2. 关注新兴领域:关注有色金属新兴领域的投资机会,如节能环保技术和高端产品。
3. 了解政策环境:及时了解政府相关政策,把握投资机会和风险。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在有色金属行业这块儿,真是个奇妙的地方啊,简直就像个宝藏!大家都知道,有色金属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明星”,闪闪发光,没啥好说的,铜、铝、锌,还有那些听上去高大上的稀土金属,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咱们常说的“金属之王”可不是白叫的,铝就是其中之一,轻便又耐腐蚀,简直是航空航天界的“隐形战斗机”。
想想看,咱们的手机、汽车,甚至是家里的锅碗瓢盆,哪儿没有它的身影呢?而且说到铜,嘿,那可是古老而又常青的存在。
谁都知道,铜可是连接一切的桥梁,电线里少不了它,真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
光想想,如果没有铜,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变得像黑白电视一样无趣?别提了,生活里有它就像是喝了一口冰凉的汽水,爽快又解渴。
再说了,咱们的电器能正常工作,背后可是铜的功劳,想想都觉得暖心。
再聊聊锌,这小家伙虽然不那么显眼,但它在镀锌和合金中的重要性可不小。
就像是个默默奉献的小伙伴,虽然不抢风头,但离了它,大家都得瑟瑟发抖。
它的防锈能力可真是个绝活儿,谁不希望自己的车能多开几年不生锈呢?而且你想啊,锌在我们身体里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像个小卫士,帮助我们抵御各种病毒,真的是“保驾护航”啊!说到稀土金属,那可真是个神秘又高大上的领域,仿佛是在讲述一个未来科技的故事。
稀土金属就像是现代科技的“魔法石”,没有它们,咱们的电子产品可得退步好多级。
电动车、风力发电、甚至是咱们的手机,都离不开它们的支持。
这些金属可不是那么好找的,想要挖掘出来,得费一番周折,真是“千辛万苦”。
不过,科技的进步让我们逐渐掌握了开采和利用的诀窍,真是“看似不可能,实则可能”。
有色金属行业的竞争也像打麻将,牌局瞬息万变。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需求在不断增加。
中国、美国、欧洲,各个国家都在争先恐后地抢占市场。
这就像是一场“你追我赶”的比赛,谁都想在这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有些企业像猛狮一样,拼劲十足;有些则像温和的羊,慢慢推进,稳扎稳打。
谁能抓住机会,谁就能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大展拳脚。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产业研究与分析报告一、行业发展历史与现状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色金属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它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资料的重要材料。
建国50多年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兴建了一大批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和加工企业,组建了地质、设计、勘察、施工等建设单位和科研、教育、环保、信息等事业单位以及物资供销和进出口贸易单位,形成了一个布局比较合理、体系比较完整的行业。
2006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整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有色金属产品产量继续增长,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攀升。
10种有色金属总产量实现1917万吨,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位。
全国有色金属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达到13475亿元、1631亿元、1100亿元,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650亿美元。
年黄金产量240.08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2007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其中有色金属矿山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显著,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比上年增长54%,占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2%。
有色金属合金制造及压延加工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较快增幅,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比上年增长33%,占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6%。
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6%。
国内有色金属行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资源分散,同时又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紧密的行业之一。
在目前有色金属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有色企业势必要加大矿山资源投入力度。
参股或者控股海外矿山、企业,能弥补中国有色矿产资源的不足,转变中国企业在原料波动中的不利局面。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研究报告湘财证券研究发展中心第一部分行业分析1 有色金属行业概述1.1 前言有色金属包括64个品种(不包括合金),有色金属材料按密度、价格、储量、分布等情况分为:轻有色金属:密度小于4.5/m3,如铝、钙、镁等及其合金。
重有色金属:密度大于4.5/m3,如铜、镍、铅、锌、锡、锑等。
贵有色金属:金、银和铂族元素及其合金。
半金属材料:硅、硒、砷和硼等。
稀有金属材料:稀有轻金属材料:钛、铍、锂、铷和铯等及其合金。
稀有高熔点金属材料:钨、钼、钽、铌、锆和钒等及其合金。
稀有分散金属材料:鎵、铟、铊和锗等。
稀有放射性金属材料:镭、锕系元素等。
在所有有色金属材料中,其中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是铜、铝、铅、锌、锡、镍、镁、锑、汞、钛等十大品种,他们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汽车、冶金、包装、国防和高科技等重要部门,有色金属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实力不断壮大。
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的产量从1983年的133万吨猛增到1999年的680万吨,增长了几倍多,跃居世界第二位,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国有色金属供不应求的局面,使我国进入了有色金属生产大国的行列,成为国际有色金属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国家。
表(1-1)历年有色金属产量随着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的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开设和发展,以及期权等各种新的衍生工具的出现,有色金属对许多人来讲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实物商品概念,而是投资和投机的对象,其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已成为投资者和投机者注目的焦点。
衍生交易品种的出现,活跃了有色金属的交易,为企业提供了套期保值的工具,出现了新的价格机制。
在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有色金属交易市场是LME,它对全球的有色金属交易提供价格指导。
在国内,最重要的有色金属交易所是上海金属交易所,它是全球三大有色金属交易所之一。
目前,国内的有色金属市场已基本与国际接轨,国际市场上有色金属的价格波动对国内有色金属价格的波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内有色金属期现货的价格已基本与国际期现货的有色金属价格同步波动。
另外,国内外有色金属现货市场上产生的价格基本上与其在LME 和SHME交割月份的价格相同。
国际有色金属市场在94、95年二年中经历了大牛市,95年国际铜价格最高达到3030美元/吨,国内铜价也达到32140元/吨。
但1996年在LME发生“住友事件”后,国际有色金属市场元气大伤,有色金属价格开始一路下滑,市场进入了熊市。
在97年上半年,有色金属的价格虽有回升,但在下半年各种有色金属的价格纷纷转入下降之势。
而且由于东南亚金融风暴大的影响,人们对98年有色金属市场不看好,为了避免损失而在年末开始大量恐慌性抛售,导致多数有色金属价格急剧下跌。
仅锌的价格由于市场短缺和投机商的“轧空”行为而出现大幅上扬。
进入98年后,有色金属的价格也基本保持跌势,铜、铝、锌在LME的价格最低曾分别达到每吨1600美元、1300美元和950美元以下,国内铜、铝、的最低价曾分别达到每吨15000元、13000元和9000元以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有色金属价格基本上都保持在低位运行。
进入99年,由于全球经济的复苏,有色金属价格开始止跌回稳,且呈现上升趋势,大部分有色金属的价格以最高价报收。
进入2000年,有色金属价格继续上涨,到8月份,价格开始出现小幅度回调。
1.2 主要有色金属简介有色金属由于其良好的物理特性,而成为国防工业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电子、汽车、冶金、包装等方面。
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
由于铜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因此它们在各种工业设备制造中被广泛地应用,其应用领域广泛涉及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电力工业和建筑工业等。
在电力工业中,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被大量用来制造导线、电缆等。
在汽车工业中,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而主要用来制造水箱、加热器、输油管等,平均每辆车用铜60公斤。
此外,在电子工业中,线路板的制造也消耗大量的铜。
铝及其合金由于密度小、耐腐蚀,有一定强度、成型性好,容易进行表面处理,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容器和包装业、交通运输业、电子电气业、机械制造业、航空航天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其用两之多,范围之广,仅次于钢。
锌主要被用于制造合金材料和电镀、压延,其主要的使用者是化工领域以及电气工业。
锌与其它成熟金属一样,其制品受到微型化和代用品的影响。
目前,锌主要被用于钢板的电镀,这方面的应用占其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二。
镀锌钢材主要用于建筑业、汽车和自动化工业,美国未来五年建筑用镀锌钢架用锌将由目前的3万吨上升到35万吨。
稀土金属共有17个元素,其应用衍生作用和发展前景巨大,是许多高科技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工业味精”之称。
稀土产品在高技术领域里应用很广。
其中,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镍氢电池材料、汽车尾气净化等对稀土需求较大,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计算机驱动器、微电机、显像管、显示器、汽车、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行业。
在美国,1995年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稀土消费量达1.1万吨(以氧化物计算),占美国稀土消费总量的44%。
此外,稀土在激光材料、磁光信息存储材料、磁致伸缩材料超导材料等高科技行业也是必不可少的。
1.3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现状我国的有色金属行业原由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进行管理。
该公司还受政府委托对有色金属行业实行归口管理,负责全国有色工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
98年上半年,国务院宣布解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组建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
在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组建之前,有色金属工业局行使现有管理职能,将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
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企业按金属分类设立了三大企业集团:中国铝业集团、中国铜锌铅集团、中国稀土稀有金属集团,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于1999年8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
到1995年底,我国县以上有色金属企事业单位达11000个,职工人数220万。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已形成十种有色金属冶炼综合能力608万吨,其中,铜117万吨、铝217万吨、铅76万吨、锌142万吨;形成铜加工能力253万吨、铝加工能力343万吨。
199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65亿元。
1996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23万吨,其中,铜112万吨、铝190万吨、铅71万吨、锌118万吨,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位于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
1998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94万吨,铜111万吨、铝238万吨、铅71万吨、锌146万吨。
目前,我国铜、铝、铅、锌、锡、镍等产品中已有18个品牌在LME注册,钨、钼、锡、锑等保持着出口优势。
我国已经形成从采矿、冶炼到加工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
其中,原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直管企业135户,共有资产1259亿元,负债83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
1999年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近几年来经济效益最好成绩的一年。
有色金属行业以组建三大企业集团公司为重点,以全面完成脱困为目标,在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和驾轻就熟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扭亏为盈和脱困目标,全行业提前一年走出了困境。
1999年,全国铜、铝、铅、锌的等10中常用有色金属总产量680.34万吨,同比增长10.37%;铜、铅、锌等6种精矿产量同比增长9.96%;氧化铝同比增长15.44%;铜、铝两种加工材同比分别增长2.52%和17.22%。
在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增长的同时,销售量也同步增长,产销率达99.46%,同比增长0.9%。
全行业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792.24亿元,同比增长12.36%;实现利税104.89亿元,同比增长85.19%;在上年亏损12.15亿元基础上扭亏为盈,实现利润总额23.13亿元;出口创汇32.54亿元,同比增长6.67%。
有色金属产量、实现利税和出口创汇总额均创历史新高,利润总额增长是历史上较快的一年。
表(1-2)有色金属行业近几年利润指标(单位:亿元)1999年,企业的改制和股票上市工作有较大进展。
兰州铝业、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和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3家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有研硅股、山东铝业、云南锡业和东方钽业4只股票上市共募集资金24.4亿元。
有色中金公司与岭南铅锌集团公司,金海股份公司与株洲硬质合金厂和自贡硬质合金厂等企业资产重组扩股增资4.9亿元。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金海股份公司通过转让股权改制上市,不仅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经营制剂的转换。
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领导下,1999年4有色金属矿山关闭工作正式启动。
到1999年年底,辽宁省境内7户资源枯竭矿山全部闭坑,企业已消号,职工得到妥善安置。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要求,国家有色局分三批向国家经贸委共推荐36户国有大中型有色金属企业安排债转股,转股金额289亿元。
目前已有6家企业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签定了债转股框架协议,协议转股金额为73.76亿元。
有色金属企业列入国家财政债券支持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前三批36项,预计总投资108亿元,共争取贴息和投资补贴10亿元。
1999年有色金属重点企业列入考核的38项技术经济指标,有23项不同程度地好于1998年。
此外,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国家计委批复立项的6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已取得了可惜的成果,其中“年产100吨多晶硅工业试验项目”通过鉴定;“锌铟冶炼项目”已投产。
在技术改造、科技攻关上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2000年一季度,全行业的生产经营形势比较好。
一是产量和销售量同步增长。
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152.02万吨,同比增长15.29%。
其中铜27.38万吨,同比增长22.05%;铝59.37%,万吨,同比增长9.01%;铅19.21万吨,同比增长21.44%;锌40.04万吨,同比增长11.26%,铜、铝两种加工材同比分别增长18.43%和11.79%。
10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的同时,销售量也同步增长,产销率达到96.10%,同比增长0.6%。
二是经济效益继续回升。
全行业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过于企业一季度实现利税8.04亿元(1999年同期利税9.45亿元,亏损鹅5.95亿元)。
据海关提供的资料,今年前两个月出口创汇5.91亿美元,同比增长65.75%。
1.4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色金属行业的问题涉及面广,主要表现在资本、人员、技术装备、产品品种、资源等方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有色金属原料对进口依赖程度大我国有色金属产量在世界上位居第二,排在美国之后,但我们的资源结构不合理,铜、铝原料30-40%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