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的个案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个案分析张纤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能有单侧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少量或大量的痰。
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和感染性,而感染性肺炎有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以弥散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特点,需及早诊断,正确处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病例资料患儿王斌之子,男,母孕40+3周,胎盘脐带apgar评分不详,日龄12天,因咳嗽3-4天,加重2天入院。
患儿4天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咳嗽,每次咳嗽1-2声,有密切接触感冒史,自予口服药物(不详)。
近两天咳嗽加重,每次咳嗽3-4声,予口服感冒药物未见好转,人我科拟诊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收住新生儿监护病房。
二、治疗要点立即给予暖箱、心电监护、吸氧、早期抗感染给予优立新,并给与乙酰半胱氨酸化痰,,气泵吸入缓解气道高反应,雾化后排痰,营养支持等治疗。
三、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急促,患儿咳嗽反射功能不良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3.药物代谢异常与自身免疫系统有关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与严重缺氧、酸中毒有关。
四、护理措施(1)清理呼吸道的护理。
协助患儿更换体位,一般每两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同时为患儿拍背,促使痰液排出改善肺扩张。
叩背方法是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地轻拍背部,拍击频率为100-120次/min。
然后吸痰,吸痰的顺序为插入吸痰管至口腔咽部后放松吸痰管,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净痰液。
新生儿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防因吸痰造成患儿缺氧,负压吸引应小于-300mmhg。
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黏膜水肿,阻塞呼吸道。
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吸痰时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心率、SPO2以及痰的色、质、量,如有问题,及时告知医生,患儿如有不难受,应及时停止。
如果患儿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可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来湿化气道,促进分泌物排出。
(2)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患儿具有呼吸困难,我们给与鼻导管吸氧,氧浓度为21%-40%,不能超过40%,氧流量为3-4l/min,2-3d后氧流量为1-2l/min,吸痰前调高氧流量1-2min,使血氧饱和度达到95%以上。
新生儿肺炎的个案护理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个案分析张纤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能有单侧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少量或大量的痰.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和感染性,而感染性肺炎有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以弥散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特点,需及早诊断,正确处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感谢聆听一、病例资料患儿王斌之子,男,母孕40+3周,胎盘脐带apgar评分不详,日龄12天,因咳嗽3-4天,加重2天入院。
患儿4天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咳嗽,每次咳嗽1-2声,有密切接触感冒史,自予口服药物(不详)。
近两天咳嗽加重,每次咳嗽3-4声,予口服感冒药物未见好转,人我科拟诊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收住新生儿监护病房。
......感谢聆听二、治疗要点立即给予暖箱、心电监护、吸氧、早期抗感染给予优立新,并给与乙酰半胱氨酸化痰,,气泵吸入缓解气道高反应,雾化后排痰,营养支持等治疗。
三、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急促,患儿咳嗽反射功能不良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3ﻫ.药物代谢异常与自身免疫系统有关4。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与严重缺氧、酸中毒有关.四、护理措施(1)清理呼吸道的护理。
协助患儿更换体位,一般每两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同时为患儿拍背,促使痰液排出改善肺扩张。
叩背方法是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地轻拍背部,拍击频率为100-120次/min。
然后吸痰,吸痰的顺序为插入吸痰管至口腔咽部后放松吸痰管,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净痰液。
新生儿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防因吸痰造成患儿缺氧,负压吸引应小于-300mmhg。
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黏膜水肿,阻塞呼吸道。
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吸痰时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心率、SPO2以及痰的色、质、量,如有问题,及时告知医生,患儿如有不难受,应及时停止。
如果患儿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可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来湿化气道,促进分泌物排出.......感谢聆听(2)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患儿具有呼吸困难,我们给与鼻导管吸氧,氧浓度为21%-40%,不能超过40%,氧流量为3-4l/min,2—3d后氧流量为1—2l/min,吸痰前调高氧流量1-2min,使血氧饱和度达到95%以上。
新生儿肺炎护理的具体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本案例涉及一名新生儿患有肺炎的护理过程。
该新生儿名为小明,出生仅一周,因发热、呼吸急促和咳嗽等症状被送入医院。
经
过医生的诊断,小明被确诊为新生儿肺炎。
护理目标
1. 确保小明的呼吸道通畅,维持良好的氧气供应。
2. 控制小明的体温,降低发热症状。
3. 提供适当的抗生素治疗以消除病原体。
4. 监测小明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 维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清洁鼻腔和口腔分泌物,避免堵塞呼
吸道。
使用氧气面罩或插管等方法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2. 控制体温:定期测量小明的体温,并根据需要给予退热药物。
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度穿衣或覆盖过多被单。
3. 抗生素治疗:根据医生的指导,按时给予抗生素,并监测病
原体敏感性情况。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4. 监测病情:定期监测小明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观察痰液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烟雾、灰尘等刺激物对小明的呼吸
道造成伤害。
2. 避免与其他患有传染病的人接触,以免交叉感染。
3. 给予小明充分的营养,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免疫力。
4. 定期带小明复诊,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以上是针对新生儿肺炎护理的具体案例分析,根据患者情况和
护理目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
护理过
程中应及时记录和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护理效果的监测和调整。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朱玲新生儿肺炎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但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重,易并发呼吸衰竭,进一步引起心力衰竭,直接威胁患儿生命安全,是导致小儿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肺炎是指各种不同病原(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及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胎粪或过敏等)引起的肺部炎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罗音。
做好患儿的护理对于提高其疗效、降低病死率有积极意义。
1 生活护理1.1注意患儿的保暖应随外界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随时更换潮湿的衣服,以免发生反复感染。
室温一般保持在20~22℃,相对湿度55%~60%。
急性期与恢复期患儿宜分室居住,避免交叉感染。
1.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病室内人员不要过多,逗留时间不宜过长。
污浊的空气不利于小儿肺炎的康复,要定期开窗通风,使病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流通。
1.3保持呼吸道通畅1.3.1家长要及时为患儿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头应偏向一侧,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空气干燥。
要多给患儿饮水,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
1.3.2重症患儿常因无力将痰咳出而引起呼吸道堵塞,应多拍背,勤翻身,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嘱家长经常将患儿抱起,手握成空心拳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患儿的背部促使痰液引流,必要时可遵医嘱予吸引器吸痰。
患儿应勤翻身,这样既可防止肺部淤血,也可使痰液松动,容易咳出,有利于炎症的吸收。
1.3.3 在痰液过于黏稠不宜咳出时可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有消炎、解痉、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作用。
雾化时注意观察患儿有无突然面色发青、呼吸困难,因痰液涌出而发生的痰堵现象。
雾化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0分钟。
1.3.4 根据缺氧程度给予氧气吸入,可选用口罩、头罩法等。
1.4 体温及饮食维持正常体温,体温过高时予以降温,体温过低时予以保暖。
对于体温不升的早产儿应放在开放式暖箱或闭式暖箱中保暖。
暖箱的温度应根据患儿的体重和日龄调节,使患儿皮肤温度保持在36.5℃左右[1]。
新生儿患病期间进食少,易呛奶,喂奶应由经过培训的护工执行,病人物品应专人专用,每日消毒。
【摘要】肺炎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并常伴有发烧、咳嗽、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若不得到及时治疗,常会危及到儿童的生命,危险性极大。
其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新生儿死亡的10%~20%。
现在,对儿科肺炎的护理主要为常规性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的要求极高,病情及患儿各种体征的均需通过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才能掌握,因此,恰当的护理对提高治疗西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案通过对一个实际案例的护理记录来进行对儿科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各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儿科肺炎护理咳嗽咳痰心力衰竭1、临床资料病情摘要:患者李海星,男,八月,以“咳嗽,流涕10天,气喘8天”为代主诉于2014年9月22号入院,患者10天前受凉后出现间歇性咳嗽,阵发性单声咳,伴流涕,呈清水样。
无寒战,抽搐,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等,遂到当地诊所予以对症处理,效果差,后转至中某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具体用药不详,8天前患儿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气喘,间歇性发作,阵发性加剧。
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就诊,门诊以“重症肺炎”收入我科,发病以来,患儿神志清,精神差,进食差,患儿入院后,立即给与急查血气,急查血标本,对症给予“喜炎平”清热解毒,“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抗炎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特步塔林雾化”止咳镇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小儿定喘口服液”清热化痰。
积极完善相关检查。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2、护理方面:2.1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1)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尽量使患儿安静,以减少氧的消耗。
不同病原体肺炎患儿应分室居住,以防交叉感染;(2)置患儿于有利于肺扩张的体位并经常更换,或抱起患儿,以减少肺部淤血和肺不张;(3)给氧。
凡有低氧血症,有呼吸困难、喘憋、口唇发绀、面色灰白等情况立即给氧,若出现呼吸衰竭,则使用人工呼吸器;(4)正确留取标本,以指导临床用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以消除肺部炎症,促进气体交换;注意观察治疗效果。
关于新生儿肺炎治疗的个案护理研究引言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婴儿感染疾病,对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存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新生儿肺炎的个案护理方法,以期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方法研究对象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新生儿肺炎患者作为个案对象:- 年龄在出生后28天内的新生儿- 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等肺炎症状- 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新生儿肺炎护理干预针对个案对象,进行以下护理干预措施:1. 给予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维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吸痰、清洁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3. 给予液体支持:根据患儿情况,给予适当的液体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4. 保持体温稳定:采取适当措施,保持患儿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5. 监测疗效和并发症:定期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监测疗效和发现并发症。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个案对象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记录,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并发症等内容。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和预后结果。
预期结果通过对新生儿肺炎个案的护理干预研究,预期达到以下结果:1. 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和其他护理干预,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2. 减少并发症发生:通过监测疗效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3. 改善预后结果: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结论新生儿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存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个案护理研究,我们可以探索出针对新生儿肺炎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进一步验证和改进这些护理干预方法。
新生儿肺炎的个案护理新生儿期是婴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周,也是他们生命中最脆弱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免疫系统还不够强大,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其中,新生儿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给婴儿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新生儿肺炎,并提供个案护理,以确保患儿的安全和康复。
新生儿肺炎是指婴儿在出生后的30天内发生的呼吸道感染。
它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常见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或被感染的母亲传给新生儿。
因此,在医院内加强感染控制措施是预防新生儿肺炎的关键。
针对新生儿肺炎的个案护理,首先需对患儿进行细致的评估。
通过观察患儿的病情和症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
在评估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皮肤颜色和体温等指标。
同时,还需密切注意患儿的进食情况和体重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在护理过程中,维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新生儿肺炎患者常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息、咳嗽等症状。
为了帮助患儿呼吸顺畅,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在护理环境中保持恰当的湿度和温度,以缓解患儿的呼吸困难。
其次,定期清理患儿的鼻腔和口腔,以防止黏液阻塞呼吸道。
此外,我们还可以教导家长正确的抱婴姿势,促使患儿身体前倾,有利于呼吸道的畅通。
除了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还需关注患儿的营养和水分摄入。
由于呼吸困难和乏力,患儿可能会影响到其进食量和消化功能。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患儿的情况,调整喂养方式和频率。
对于一些有严重呼吸困难的患儿,可能需要通过管饲来保证其营养需求。
此外,还需密切观察患儿的水分摄入和排尿情况,确保水平的平衡,防止脱水。
与此同时,个案护理还包括对患儿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评估。
新生儿肺炎可能导致患儿情绪低落、活动减少等。
因此,我们需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安抚和温暖,并为其提供适当的刺激,促进其身体和认知发展。
小儿肺炎的个案护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小儿肺炎的个案护理,让妈妈们不再担心宝贝的健康。
小儿肺炎的个案护理小儿肺炎调理措施肺炎的症状以咳嗽为主,也有发热现象。
典型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软等,还常常伴随剧烈的胸痛,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时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专家介绍,肺炎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是按病原分类,可分为典型肺炎和非典型肺炎。
其中,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并没有传染性。
非典型肺炎是指除肺炎链球菌以外的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它与一般肺炎不同,并不具备肺炎的发病特点,婴幼儿最为多发,可占到全部肺炎病例的10%-20%,非典型肺炎具备传染性。
“肺炎分为不同的类型,治疗的时候也应该有所针对,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专家说,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采用抗病毒的药物,细菌感染则是利用抗细菌的药物。
如果病人感染了肺炎,或者出现疑似症状,应尽快去医院诊断治疗。
专家表示,身体没有基础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的年轻人,很多时候肺炎并没有必要住院治疗。
“住院治疗用的药物通常会大量增加,这对人身体肯定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也会大量占用病人时间,所以我们现在都尽量控制非必要的住院治疗。
此外,医疗资源也是有限的,如果病情较轻,比如一般的肺炎在门诊上打针或者吃药,就完全可以康复。
”专家说。
此外,目前也有针对肺炎的疫苗可供接种。
除了治疗,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肺炎的预防。
小儿肺炎的个案护理专家提醒预防肺炎最重要的是要远离传染源,即尽量避开发病人群,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经常给室内通风换气。
小儿肺炎的个案护理小儿肺炎注意事项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
二、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可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
关于新生儿肺炎治疗的个案护理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生儿肺炎的个案护理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以改善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研究背景新生儿肺炎是指在出生后28天内发生的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健全,抵抗力较弱,肺组织发育不完善,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因此,对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治疗至关重要。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通过收集临床资料和进行个案观察,对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治疗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肺炎,抗生素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研究将对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进行比较,评估其疗效和副作用。
2. 呼吸支持治疗:新生儿肺炎常导致呼吸困难,需要进行呼吸支持治疗,如氧疗、机械通气等。
本研究将探讨不同呼吸支持治疗方法的应用情况及效果。
3. 营养支持治疗:新生儿肺炎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本研究将研究不同营养支持方法的应用及其对新生儿肺炎治疗的影响。
4. 护理干预措施:个案护理是新生儿肺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将总结和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情况,评估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新生儿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个案观察和分析。
同时,将对参与护理治疗的医务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其治疗方法和经验。
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的进行,预期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 确定新生儿肺炎的个案护理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
2. 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副作用,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总结和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情况,提高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
结论新生儿肺炎的个案护理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本研究将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法的研究和评估,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护理指导,以改善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临床护理观察典型病例分析一例新生儿肺炎的护理观察患者姓名:之子性别:男年龄:30分钟入院诊断:1、早产儿2、低出生体重儿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高危儿病案观察记录:患儿因“胎龄32周零4天,生后30分钟”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儿”于2020.7.13日23:15分收入院,患儿体温36.0℃,体重2.25千克,呈早产儿貌,呼吸不规则,呻吟,口吐泡沫,三凹征阳性,全身皮肤嫩、覆盖大量胎脂,头面部及四肢皮肤发绀,脐残端局部包扎固定,无渗血,四肢肌张力低,入院后立即给予吸痰,吸出物为白色粘液样物质,给予心电监护示:心率153次/分,呼吸48次/分,血氧饱和度67%,立即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2升/分,血氧饱和度渐升至90%左右,并置暖箱保暖,设箱温33℃,遵医嘱禁饮食,通知家长病重.2020.7.14日00:12分患儿呼吸不规则,口吐泡沫,吸气性三凹征阳性,偶有呻吟,血氧饱和度不稳定,波动于80%-95%之间,遵医嘱停止氧气吸入,患儿二氧化碳分压67.4mmHg↑,酸碱度7.235↓给予CPAP辅助呼吸,持续胃肠减压,心电监护示:心率120-150次/分,呼吸65-75次/分,血氧饱和度90%以上。
9:30分停禁饮食改为口饲早产儿配方乳5毫升喂养。
16:00二氧化碳分压50.2mmHg↑,酸碱度7.322mmHg↓,氧分压32.2mmHg↓,遵医嘱改为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模式,超敏3.62mg/L,存在感染迹象,已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2020.7.15日患儿呼吸规则,心电监护示: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左右,心率120-150次/分,遵医嘱将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模式改为单水平模式,于15:00患儿呼吸规则,无呼吸暂停,遵医嘱停止辅助通气,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2升/分。
2020.7.17日10:54分停氧气吸入。
2020.7.19日患儿全身皮肤黄染经皮测胆红素13.8mg/dl,遵医嘱给予蓝光照射治疗。
小儿肺炎护理个案范文一、个案基本情况。
我家小宝贝,刚满三岁,那可是全家的心头肉。
结果前段时间突然就病了,一检查,是肺炎。
可把我们一家人给急坏了。
二、入院时状况。
1. 症状表现。
小宝贝刚入院的时候,小脸烧得红扑扑的,就像个小火炉,体温都飙到39度了。
小鼻子一抽一抽的,呼吸特别急促,就像个小拉风箱似的,呼哧呼哧的。
还一个劲儿地咳嗽,那小身子随着咳嗽一震一震的,看着可心疼了。
2. 精神状态。
平时活蹦乱跳的小家伙,这时候变得特别没精神。
就像个小懒虫一样,趴在床上,眼睛都没什么神,对他最喜欢的小玩具也提不起兴趣来。
三、护理措施。
# (一)环境护理。
1. 温度和湿度。
我就开始精心打造小宝贝的病房小环境啦。
把温度控制在22 24度左右,就像春天一样温暖舒适。
湿度呢,保持在50% 60%,我还专门买了个小湿度计放在房间里呢。
要是太干了,就用加湿器喷一喷;太湿了,就把窗户开个小缝通通风。
2. 空气流通。
每天都要开窗通风好几次,不过得小心别让风直接吹着小宝贝。
我就像个小管家一样,看着风的走向,让新鲜空气慢慢流进来,把病房里的病菌给赶出去。
1. 体温监测。
那时候我几乎每隔一个小时就给小宝贝量一次体温,就盼着体温能降下来。
每次量体温的时候,小宝贝还特别不配合,小身子扭来扭去的,我就得像哄小祖宗一样哄着他。
2. 降温措施。
# (三)呼吸道护理。
1. 咳嗽和咳痰。
小宝贝咳嗽的时候,我就轻轻拍拍他的背,从下往上,从两边往中间,就像给他的小背做按摩一样。
这样能帮他把痰咳出来。
有时候小宝贝不会咳痰,我就特别着急。
医生就教我用雾化器,雾化的时候,小宝贝觉得这个小机器喷出的雾气很有趣,像在仙境里一样,还能让他的小喉咙舒服点,痰液也容易排出来了。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我还特别注意让小宝贝的小脑袋稍微抬高一点,这样呼吸能顺畅些。
而且我会把小宝贝周围那些可能会堵住他呼吸道的小物件都清理得远远的。
# (四)饮食护理。
1. 营养需求。
肺炎的小宝贝需要很多营养来打败病菌呢。
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个案儿科门诊陈绍妮目录•摘要 (3)•前言 (3)•临床资料..................................................................。
.3 •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 (4)•诊断 (4)•治疗 (5)•护理诊断 (6)•护理目标 (6)•护理措施 (7)•一、摘要通过临床病例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整体护理,了解引起支原体肺炎的常见原因及掌握其临床表现特点,增加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愈率,促进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护理工作更好的发展。
二、前言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旧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是由支原体(mycoplasma,MP)感染引起的、基本病程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
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
MP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它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
三、临床资料现病史:患儿:陈晚秋,女、2岁。
咳嗽20天,高热4天以小儿支原体肺炎于2013年9月23日收住院。
患儿12天前,受凉后发热咳嗽,在私人门诊静脉点滴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热退。
过几天后又发生咳嗽、发热。
后反复治疗4天无效后转我院门诊治疗。
在我院门诊经支原体血检、胸部ⅹ线拍片检查后,诊断为小儿支原体肺炎,收住院。
家族史:母亲无母体疾病;无接触毒物;孕早期无感染;无孕期用药;无妊娠溶血史、习惯性流产史、剖宫产史、死胎史、畸胎史、出血史、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父母均体健,非近亲结婚,无心、肾、高血压等慢性病史,家族无传染病、遗传病史。
父母血型不详。
体格检查:体温39.2℃、脉搏116次、呼吸26次。
全身大汗,精神差,皮肤无缺血点和黄疸,表浅淋巴结不舯大。
咽部轻度充血、扁桃腺Ⅱ度,无脓性分泌物.心率116次/分,律齐、心音有力。
新生儿肺炎的个案护理一、情况分析刘,男性,新生儿,现入院3天,初步诊断为新生儿肺炎,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和呼吸急促。
家族病史中有亲属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婴儿母亲怀孕期间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大。
通过身体检查,发现婴儿呼吸频率加快,喘息、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发现湿啰音。
二、护理目标1.改善婴儿的呼吸困难状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2.控制婴儿的发热情况,维持体温稳定。
3.减轻婴儿的咳嗽症状,促进痰液排出。
4.改善婴儿的全身状况,提高免疫力。
5.贴心关怀,给予家长正确的教育和支持。
三、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1)观察婴儿的呼吸状况,注意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保持环境干燥,定期更换床单、被褥等,防止交叉感染。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污染。
(4)正确翻身,促进痰液排出。
(5)鼓励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提高免疫力。
2.控制体温(1)定期测量体温,记录变化。
(2)合理安排室内温度,保持温暖。
(3)给予适量的温开水喂养,保证身体液体摄入。
(4)根据体温变化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退热治疗。
3.促进痰液排出(1)保持婴儿咳嗽的舒适性,避免剧烈运动和哭闹。
(2)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
(3)给予正规的胸部按摩,帮助痰液排出。
(4)进行物理理疗,如呼吸道引流、气道扩张等。
4.改善全身状况(1)给予足够的营养,保证婴儿的生长发育。
(2)监测体重和身高的变化,及时调整饮食。
(3)提供合适的体位,减轻呼吸负担。
(4)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5.给予家长正确的教育和支持(1)详细了解婴儿的病情和护理措施,并向家长进行科学、正确的宣教。
(2)解答家长的疑虑和困惑,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3)与家庭、社区合作,让婴儿回到家庭环境中恢复。
四、护理效果评估1.婴儿的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呼吸频率和深度正常。
2.体温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发热。
3.婴儿的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痰液排出良好。
4.婴儿的全身状况明显改善,免疫力提高。
新生儿肺炎的个案护理和治疗引言新生儿肺炎是婴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正确的个案护理和治疗对于提高患儿康复的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且有效的策略,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新生儿肺炎的护理和治疗。
护理措施1. 保持良好的卫生:对于新生儿肺炎患者,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应经常洗手,并在处理患儿之前戴上口罩和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 提供适当的营养:新生儿肺炎患者往往食欲不振,医护人员应确保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帮助加强免疫系统和促进康复。
饮食应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同时适度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
3. 提供适当的休息和睡眠:新生儿肺炎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来恢复体力和加强免疫力。
医护人员应提供安静的环境,并确保患儿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4. 定期监测体温和呼吸:新生儿肺炎患者的体温和呼吸情况需要经常监测。
如果体温异常升高或呼吸急促,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给予退热药物或氧气治疗。
治疗方法1. 细菌感染治疗:如果新生儿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医护人员应根据细菌的敏感性进行抗生素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
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或剂量。
2. 病毒感染治疗:针对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肺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医护人员应采取对症治疗,如提供充足的液体和营养支持,维持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并根据病情给予支持性治疗。
3. 呼吸支持治疗:对于呼吸困难的新生儿肺炎患者,可以考虑给予辅助通气治疗。
常用的方法包括鼻导管通气和气管插管等。
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儿的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调整通气参数以保证氧合和通气的有效性。
结论新生儿肺炎的个案护理和治疗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保持良好的卫生、提供适当的营养和休息、定期监测体温和呼吸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针对不同的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或呼吸支持治疗。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个案分析
张纤
肺炎就是指终末气道、肺泡与肺间质的炎症,可能有单侧胸痛,深呼吸与咳嗽时胸痛,有少量或大量的痰。
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与感染性,而感染性肺炎有就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以弥散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特点,需及早诊断,正确处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病例资料
患儿王斌之子,男,母孕40+3周,胎盘脐带apgar评分不详,日龄12天,因咳嗽3-4天,加重2天入院。
患儿4天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咳嗽,每次咳嗽1-2声,有密切接触感冒史,自予口服药物(不详)。
近两天咳嗽加重,每次咳嗽3-4声,予口服感冒药物未见好转,人我科拟诊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收住新生儿监护病房。
二、治疗要点
立即给予暖箱、心电监护、吸氧、早期抗感染给予优立新,并给与乙酰半胱氨酸化痰,,气泵吸入缓解气道高反应,雾化后排痰,营养支持等治疗。
三、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急促,患儿咳嗽反射功能不良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3、药物代谢异常与自身免疫系统有关
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与严重缺氧、酸中毒有关。
四、护理措施
(1)清理呼吸道的护理。
协助患儿更换体位,一般每两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同时为患儿拍背,促使痰液排出改善肺扩张。
叩背方法就是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地轻拍背部,拍击频率为100-120次/min。
然后吸痰,吸痰的顺序为插入吸痰管至口腔咽部后放松吸痰管,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净痰液。
新生儿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防因吸痰造成患儿缺氧,负压吸引应小于-300mmhg。
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黏膜水肿,阻塞呼吸道。
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吸痰时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心率、SPO2以及痰的色、质、量,如有问题,及时告知医生,患儿如有不难受,应及时停止。
如果患儿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可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来湿化气道,促进分泌物排出。
(2)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
患儿具有呼吸困难,我们给与鼻导管吸氧,氧浓度为21%-40%,不能超过40%,氧流量为3-4l/min,2-3d后氧流量为1-2l/min,吸痰前调高氧流量1-2min,使血氧饱与度达到95%以上。
及时调整氧流量,使SPO2维持在88%-93%,以避免高氧血症引起患儿视网膜病变。
用氧过程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用氧效果,观察患儿面色、口唇、肢端的循环情况、SPO2及血气分析,及时调节氧流量。
(3)用药护理
新生儿的肝脏解毒及肾脏的排泄功能较差,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较低,药物的容量分布较大,血脑屏障较差,因此新生儿在用药种类及剂量方面取决于周龄、体重、病情。
患儿诊断为感染性肺炎后,立即使用优立新治疗,抗感染要早期、联合、规律及全程用药。
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况,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过敏、皮疹等现象。
使用优立新局部易出现静脉炎,可通过减缓滴速来预防,
还可以引起肝脏损害,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功能。
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时注意观察患儿有无柯兴综合征诱发或加重感染。
用药前仔细核对医嘱中的药物剂量及用药方法。
患儿使用抗生素的剂量小,药物的剂量较难把握,对我们的要求较高。
患儿住院过程中无药物的不良反应,肝功能正常。
(4)预防心力衰竭与严重缺氧、酸中毒的护理。
新生儿肺炎易引起低氧血症与酸中毒,同时患儿易并发呼吸衰竭,我们应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每一小时监测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氧饱与度一次。
准确记录出入量,达到出入平衡,减轻肺部负荷。
定时监测血氧饱与度与血气,根据血气分析调整氧流量。
患儿如有拒奶、呛咳、面色青紫、呼吸困难,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考虑患儿发生心力衰竭,应立即进行抢救。
新生儿肺炎易并发呼吸衰竭、心衰、酸中毒,因此尿量观察非常重要,应认真记录排尿次数,准确计算每次的尿量,并做好记录。
五、健康宣教
由于患儿住在新生儿监护室,其家长未与患儿见面,对此我们应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及时将患儿病情告知家长。
出院时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告知其母乳喂养的重要 ,教会患儿母亲授乳方法,授乳时一般采用坐卧位,哺乳一侧的脚稍抬高,斜抱婴儿,使婴儿的头肩枕于母亲哺乳侧肘弯,用另一手的食指、中指轻夹乳晕两旁使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及乳头,能自由呼吸。
哺乳结束后,为防止溢乳,应将婴儿竖抱,头部紧靠母亲的肩部,用手掌轻拍背部以帮助吞咽下的气体排出,然后将婴儿保持右侧卧位,以防止呕吐造成窒息,母乳喂养时也要加强体格锻炼,改善小儿呼吸功能。
在寒冷季节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定期检查,按时预防接种。
告知家长婴幼儿晒太阳的重要性,指导家长给婴幼儿补钙。
六、讨论
新生儿肺炎就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其感染性肺炎在产后多见,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的抵抗力较差,没有建立完善的免疫机制,易受外界的影响。
新生儿易患重症肺炎,在护理过程中,病情观察十分重要,基础护理也要一丝不苟,每一项操作都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患儿再次感染。
患儿易哭闹,哭闹时给予安慰,喂养时特别要细心,防止呛咳、窒息,要有爱心与同情心。
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中,给予患儿适与的温度、湿度,合理喂养,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与维持体温正常对患儿康复很重要。
护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护士责任的重大,工作要认真、负责;同时儿科的护理要求善于发现病情变化,尤其就是新生儿,各项身体机能尚不完善,病情变化来得快,要求新生儿监护室的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时具备过硬的技术。
对于病情危重,复杂多变的NICU患儿,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患儿家属的支持、理解,对患儿的治疗及检查息息相关,也对我们顺利完成护理十分重要。
让家长放心,对患儿负责。
在这例护理病例中,正确的给氧可以缓解呼吸困难,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衰的发生;在营养支持下,有效的氧疗就是肺炎监护的重点,所以我们要做好基础护理、呼吸护理及氧疗。
这样不仅能减少患儿的心衰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死亡率。
我们医护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细致的观察能力与熟练的护理技术。
做到眼勤、腿勤,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高清源、张建新、徐新娥内科护理技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8
[2]吕艳梅、江思思新生儿肺透膜病72例呼吸道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
17(31):0061-02
[3]林梅芳、顾莺、夏爱梅极低出生体重儿合并先天性结核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11(46)
[4]刘奉、刘靖、于雁儿科护理技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08
[5]庄华英、朱明瑶护理基础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