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治制度演变述论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27
德国政治制度联邦德国政治制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
⼆战后分为西德与东德;1990年,东德并⼊西德。
⼀、德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1)德意志联邦时期的政治制度843年凡尔登条约,形成了独⽴国家;11世纪末开始使⽤德意志这个名称。
1618--1648年的三⼗年战争,德国的分裂割据更加严重;1815年组成松散的联合体;1849年《法兰克福宪法》宣称德意志实⾏君主⽴宪的联邦制的政治制度,但未实现。
(2)德意志第⼆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俾斯麦通过1864年丹麦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三次王朝战争,统⼀了德意志,史称“第⼆帝国”。
1871年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了君主⽴宪制的政体。
实际上是⼀个军事专制的国家。
(3)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919--1933年间的德国。
1919年通过《德意志联邦法》,第⼀任总统艾伯特。
明确主权在民的原则,开创了德国共和政体的历史。
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宪法,理论上确⽴了议会民主制政体。
(4)第三帝国的独裁统治⼜称纳粹德国。
指1933--1945年间的德国。
意识形态是国家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变体)。
希特勒解散国会,实⾏独裁统治,并取缔了纳粹党外的所有政党。
(5)《基本法》的制定及其特点1945年,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三帝国告终。
1948年,美英法三国将占领区合并为西占区,并于1949年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简称《基本法》),成⽴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苏联也成⽴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1990年两德统⼀,《基本法》经过修改后,于1994年⽣效。
特点:突出了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明确禁⽌对外侵略和对内实⾏法西斯独裁统治;为防⽌党国合⼀、法西斯⼀党独裁的再度出现,就政党的法律地位作出规定;设⽴联邦宪法法院,保证宪法实施;限制本国国家主权,将国家部分权⼒移给有关国际组织,并承认国际法的效⼒优于国内法;修正传统的议会内阁制,限制议会倒阁的权⼒,实⾏“建设性不信任案”制度。
论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评价【摘要】三权分立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旨在通过权力的分割和制衡来保障政府的稳定和民主。
本文从三权分立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在古代和近代的实践、在不同国家的具体实践以及优缺点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在对三权分立制度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并提出了对其未来发展的建议。
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发展值得我们深思,它在维护政府权力合法性和公民权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希望三权分立制度能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不断进步,为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民主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三权分立制度、历史发展、评价、起源、古代、近代、演变、国家实践、优缺点分析、重要性、建议、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三权分立制度的概念三权分立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三个部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相互制约、互相平衡的制度安排。
这一制度体现了政权的分立、权力的制衡和政治权利的保障,是现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权分立制度的核心理念是避免权力过于集中,防止滥用权力,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三权分立制度的产生背景可以追溯至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如蒙田的《法国人论》、洛克的《论政府》等著作中都提到了权力分立的理念。
在这些思想的启发下,三权分立制度逐渐成为现代民主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通过将国家政权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独立部门,并设置相应的制衡机制,可以有效确保政府的行为受到监督和约束,避免出现专制统治和权力滥用的情况。
在当今世界各国,三权分立制度已经成为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体系中。
这一制度不仅有助于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还能有效防止政府滥用权力、腐败腐化,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权分立制度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民主政治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
1.2 三权分立制度的重要性三权分立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有效地制约政府权力,保障民众的权利不受侵犯,确保政府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德国政治制度意志联邦共和国以“三权分立”的议会内阁制为政权组织形式,以联邦制为国家结构形式,实行多党制。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军事占领和管制。
根据波茨坦协定,德国“暂不设立”中央政府,但“应尽速恢复地方自治”。
1947年1月~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先后合并,统称西部占领区。
1948年9月在美、英、法三国支持下,西占区各州议会代表组成协商会议,着手起草宪法。
1949年5月8日,协商会议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5月23日,《基本法》公布生效,正式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同年8月,根据《基本法》举行联邦议院大选。
同年9月20日,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同年10月7日,苏占区也正式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联邦德国成立初期,美、英、法三国仍根据1949年4月颁布的“占领法规”以及所成立的“盟国高级专员公署”继续实行控制。
事实上,公署是居于联邦政府之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当时,联邦政府不能设置国防部和外交部,也不能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
1955年美、英、法与联邦德国签订的《巴黎协定》生效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终于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1990年10月3日,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所属全部5个州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实现统一。
联邦德国采取“三权分立”的议会内阁制。
设立联邦议会、联邦政府和联邦司法机关,分别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制衡。
根据魏玛共和国二元行政体制的教训,《基本法》设联邦总统为虚位元首。
总统由各政党提名,经联邦议院全体议员与同等人数的各州议会代表组成的联邦大会不经讨论选举产生;任期5年,连选可连任1次。
总统不是联邦政府的成员,不拥有实际行政权力。
其职责主要是:签署并公布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通过的由联邦总理和有关部长副署的法律、法令;根据联邦议院的决定任免联邦总理,根据联邦总理的提名任免联邦各部部长;主持国家礼仪性活动等。
联邦德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2023年10月《西方政治制度》全国自考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日本“五五体制”中长期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的政党是______。
A.社会党B.自民党C.共产党D.公明党2、古罗马从氏族社会向国家的过渡发生在______。
A.王政时代B.共和国时代C.罗马帝国时代D.东罗马帝国时代3、德国多党竞争的政党制度形成于A.德意志帝国时期B.魏玛共和国时期C.第三帝国时期D.联邦德国时期4、由选民直接投票来选举总统的国家是A.法国B.美国C.德国D.意大利5、在英国、美国、法国等大多数西方国家,目前选民的最低年龄为()。
A.16岁B.18岁C.20岁D.21岁6、1958年以来法国“多党两极”的格局下,左翼政党的中心是______。
A.社会党B.共产党C.保卫共和联盟D.国民阵线7、下列关于德国法院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联邦法院和州法院不是同一个系统B.州法院不是联邦法院的下属法院C.州法院同时执行联邦法律和州的法律D.各州法院只执行州的法律8、在罗马帝国,行政的最高统治者是______。
A.执政官B.省长C.财务官D.总督9、下列西方国家,在组织政府时实行“不相容原则”的是______。
A.法国B.英国C.加拿大D.澳大利亚10、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最早出现在______。
A.英国B.法国C.德国D.瑞典11、在1982年正式赋予大区以一级行政区域地位的国家是______。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12、在中世纪的佛罗伦萨共和国,最高行政机关是()。
A.长老会议B.100人会C.小议会D.大议会13、党内派系林立且都以政策研究会作为正式派别组织的是()。
A.英国工党B.法国共产党C.美国共和党D.日本自民党14、美国联邦政府的下列独立机构中,属于政府公司的是A.联邦储备委员会B.联邦贸易委员会C.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D.美国邮政总局15、克里斯梯尼改革后,公民大会的执行机关是()。
A.400人议事会B.陪审法庭C.500人议事会D.十将军委员会16、德国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其产生方式是A.联邦议会议员选举产生B.各州议会议员选举产生C.选举人团选举产生D.联邦大会选举产生17、在法国“三级会议”中,属于第二等级的是______。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课标要求: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单元综述:本单元主要介绍在与封建制度的长期斗争中,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不断成长壮大。
为在政治上取得支配地位,西欧的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先后建立。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的制定,也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本单元三课分别介绍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共和制与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几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概括总结了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就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来说,英国由于最早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不仅对于英国政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而且对于其他西方国家确立现代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本单元需要掌握的核心问题是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本质:即“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学法指导:学习本单元内容,应注意把握以下问题:1、把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特点和意义、影响,认识到代议制政治的进步性。
2、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意义、影响,认识美国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把握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意义,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4、分析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局限性和意义、影响,认识德意志帝国的特点。
5、要注意充分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到民主政治和各国宪法,都属于政治上层建筑方面的内容,应充分结合各国具体的国情,把握其形成、确立的原因、条件及特点。
6、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建设是当今的时政热点问题,应结合国际、国内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剖析,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学会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论德国议会制度及其特点摘要:德国议会制度是欧洲议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议会制度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各有其特点和相关要求,呈现了不同于其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体制特点,通过了解德国议会制度能够从中探讨出欧洲议会制度的变迁和特点,以便于更好的为我国的议会制度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德国议会联邦议院联邦参议院议会特点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其联邦议会实行两院制,而德国联邦议会的组成及其职权的分布是怎么样的,将通过以下叙述进行论证。
一、德国联邦议会两院的组成。
(1)联邦议院:联邦议院是德国的最高立法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其议员由普遍、直接、自由、平等和秘密选举产生,而根据联邦基本法的规定,联邦议院议员拥有完全的自主权,不受任何委任和指令的约束,只服从自己的良心,或者说“只凭良心行事”。
联邦议院每届任期为4年,其立法期限于第1次会议后4年或至议院解散时终止。
在议院任期的最后3个月内或解散后60天内举行新的选举。
”联邦议院会议的闭会和开会由联邦议院自己决定,但议长得提前召集。
凡是经三分之一议员要求,或联邦总统或总理提出要求,议长则必须提前召集会议。
遵循着“普遍、直接、自由、平等和秘密”的基本原则,联邦议院采取多数当选制与比例选举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举。
联邦议院的设立,为德国政治补充入新鲜血液,使平民也能真正参与到国家政治的讨论中来,起到立法和监督的作用。
(2)联邦参议院:联邦参议院由各州政府成员组成,成员由各州政府任命和罢免。
而根据德国联邦基本法的规定,各该政府的其他成员可以替代议员,每州至少应有3票;拥有200万以上居民的州应有4票,拥有600万以上居民的州应有5票,拥有700万以上居民的州应有6票,每州可按其应得票数选派代表作为议员。
各州的票只能统一投出,并且只能由出席的议员或议员的代替人投出”。
而联邦参议院议员的任期与联邦议院议员的任期不相同,前者不是像后者那样统一规定为任期4年,而是由选派他们的各州政府随时都可以撤换他们。
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程标准】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雅典政治制度、斯巴达政治制度、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英国政治制度、美国政治制度、法国政治制度难点:中古西欧封建制度、英美法政治制度的异同点【问题导学】1.古希腊政治制度发展的背景、特点是什么?2.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何特色?它的权力机构有哪些?产生方式和职能地位是什么?罗马帝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有何特点?3.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有什么共同特点?4.中古前期西欧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有何特征?5.中古后期法国政治制度是什么?确立的背景、标志、影响是什么?中古时期英国政治制度是什么?确立过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6.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方式和代表是什么?7.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基础和过程怎样?美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标志、内容是什么?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标志、内容是什么?8.怎样评价西方政治政治体制?【历史概念】1.政治制度横向涉及行政、司法及立法在国家机构尤其是中央的国家机构之间的权限划分,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纵向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即国家结构。
2.共和制(共和政体)共和制的基本含义是,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
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而且是作为君主政体的对立面而存在的。
3. 寡头政体寡头政体,来自古希腊语oligos和arche两个词的合成,意思是“少数人的统治”,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
在希腊语中,贵族政治意味着最优秀的人的统治,少数贵族为了全体公民的利益而管理国家。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政体。
后来,贵族因为不受限制的权力逐渐堕落,判断贵族的标准由美德变为财富,政权也被少数富人垄断,因此,寡头政治意味着少数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管理国家,与僭主制、民主制一样,它也应该受到批评。
罗马共和国因为政权被少数富人垄断,穷人无力出任官职也不可能当选,所以寡头政治色彩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