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17周周测试题 新人教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2.51 KB
- 文档页数:5
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6分)字词积累。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票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qiáo cuì的脸现出yāng qiú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①qiáo cuì( ) ②yāng qiú( )③絮.叨( )④仿膳.( )(3)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修改。
(2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2.(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发展繁荣不懈奋斗。
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④从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到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是强烈爱国情怀的体现。
《回忆我的母亲》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踱.步(duó)勉强.(qiáng)随声附和.(hé)B.迁徙.(xǐ)投奔.(bèn)宽厚仁慈.(cí)C.惩.罚(chéng)周济.(jǐ)任劳任怨.(yuè)D.溺.死(nì)衙.门(yǎ)不辍.劳作(chuò)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记述了与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在日本先学医而后弃医从文的过程。
D.《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朱德,他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3. 下列句子标点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B.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C.我家是佃农。
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D.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4. 下列填入横线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每年,老舍先生要把市文联的同仁约到家里聚两次。
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他的生日——我记得是腊月二十三。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我记得那次有一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
这道菜我从未吃过,以后也再没有吃过。
①酒菜丰盛,而有特点②酒是“敞开供应”,汾酒、竹叶青、伏特加,愿意喝什么喝什么,能喝多少喝多少③菜是老舍先生亲自掂配的,老舍先生有意叫大家尝尝地道的北京风味④有一次,他很郑重地拿出瓶葡萄酒,说是毛主席送来的,让大家都喝一点A.②①④③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是否幸福,取决于他是否懂得用豁达去包裹世界,是否有创造幸福的力量。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 难度系数:0.70。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综合。
(2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美景贮蓄着无穷的力量,能给人无尽的美的享受。
美景可以是朗润的春山、绿茵茵的小草;可以是温晴的济南的冬天,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暖和安适地睡着,让人看着便觉得有了着落;可以是热烈而又粗guǎng的夏雨,可以是使人静mì、使人怀想的秋雨。
文人墨客对美景的选择取决于内心,欣赏美景而心生感慨,于是写下至美篇章,经久传唱。
(1)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贮蓄( ) ②着落( )(2)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③(粗guǎng)( ) ④(静mì)(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拟修辞的是()(2分)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花儿羞答答地垂下头来。
C.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小明竖起耳朵听。
D.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3.小语同学对敬辞与谦辞特别感兴趣,学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他模仿文中友人的口吻对陈太丘说了以下这段话。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24分)1.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4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
春天,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hóu 咙。
夏雨一来,就更是另一番风情。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dānɡ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一年到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 ①与轻风流水应和.(A.hé B.hè)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
( )②把一年到头贮蓄.(A.xù B.chù)的绿色全拿出来。
( )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 ①hóu ___咙 ②铃___dānɡ2.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5)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_____________,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春》)(7)按时温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就像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8)“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轮复习试题(十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二、综合性学习2.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完成问题。
刚跨入中学大门,一切都是新的,你们也肯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结交了新朋友。
当然也会有新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以“交友”为主题完成下列任务。
(1)了解朋友称谓。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有所不同。
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朋友关系把它们和相应的称谓连线。
布衣之交彼此情投意合的朋友忘年之交指普通百姓相交君子之交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莫逆之交看上去很平淡,重在道义的朋友(2)交友利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上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先明确你的态度,然后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与名人为友。
请从名著《朝花夕拾》中挑选一个交朋友,仿照示例,写出理由,不超过50字。
示例:阿长,鲁迅儿时的保姆。
尽管她喜欢切切察察,还有点迷信,但她真诚善良、吃苦耐劳,给鲁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各题。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诗的前两句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同样是写秋景,本诗中“晴空一鹤”的意象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有何不同?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第一单元周末检测卷一、积累运用。
(共50分)1.给下列拼音写汉字。
(共16分)zhuó()落宽 chǎng ( ) 狭zhǎi ( ) yōu()谷房shè( ) yùn( )酿卖nòng( ) 肥 shuò()Liáo( )亮黄yùn( ) hōng( )托 Zhù()蓄Lìn()啬 Lì()临静mì()干zàO()2.为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8分)(1)一年之计在于春 A.计算 B.主意、计谋 C.打算 D.策罐()(2)呼朋引伴 A.指引 B.牵引 C.引申 D.招引()(3)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 B.……的样子 C.这样 D.对()(4)朗润 A.光线充足、明亮 B.声音清晰、响亮 C.朗读 D.稀确()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雨的四季》选自《散文》,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D.《天净沙秋思》仅28字就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之情。
4.古诗文默写:(10分)(1)、水何澹澹,。
(2)、,洪波涌起。
(3)、,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4)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阔,。
(5)、,江春入旧年。
(6)、,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7)、夕阳西下,。
5.按原文填空。
(8分)(1)《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
(4分)(2)《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2分)(3)《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2分)6. 仿写句子(6分)有人说“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
最新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高邈.(miǎo)酝酿.(niànɡ)竦峙.(zhì)水藻.(zǎo)B.锥.形(zhuī) 薄.雪(bó) 烘.托(hōnɡ) 唱和.(hè)C.吝啬.(sè)嘹.亮(liáo) 禅.心(chán) 莅.临(wèi)D.抚.摸(fū) 花苞.(bāo) 淅.沥(xī) 屋檐.(yán)点拨:B项中“薄”应读báo;C项中“莅”应读lì;D项中“抚”应读fǔ2.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分)(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轻—清)(2)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
(带—戴)(3)总是美丽而使人爱念的雨啊!(念—恋)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D )(2分)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再次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通过学习学校颁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的一封信》,使我们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C.七年级(5)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
D.任何人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动摇不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动物笑谈同步测试题(含答案)第17课、动物笑谈积累与运用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哺乳(pǔ) 温驯(xùn) 怪诞(yán)B.嗔怪(zhēn) 禁锢(ɡù) 匍匐(pú)C.逗笑(dòu) 孵卵(fū) 虐待(nüè)D.姿势(zhī) 蹒跚(shān) 咒骂(zhù)2.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他大学一毕业,就当上了教授的住手。
()(2)听到主人的命令,狗乖乖地趴了下来,一副温训的样子。
()(3)四川安岳是我国著名的宁檬生产地,有宁檬之乡的美称。
()(4)落日的余辉照在村庄上,给村庄增添了些许神秘的氛围。
()3.下列对《动物笑谈》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介绍了在观察水鸭和鹦鹉等动物行为时引发的搞笑故事,表现了作者对观察动物行为的专业和投入,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由此引发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考:任何艺术化的表现形式,都不能描述生命的真实与感动。
B.《动物笑谈》一文,文章开头的“逗笑"一词是全文的“文眼”,全文在介绍动物时紧扣“逗笑"展开。
C.“动物笑谈”的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作者只是在搞恶作剧,追求喜剧效果,科学价值不高。
D.文章语言诙谐风趣,有时还带有调侃的意味。
从幽默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了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B.由于一至五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
第五周第四单元12~15课——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周周练(含答案)第五周第四单元12~15课——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周周练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狭隘(yì)解放(jiě)微不足道(wēi)B.医疗(liáo)极端(duān)拈轻怕重(zhān)C.鄙薄(báo)纯粹(cuì)漠不关心(mò)D.冀南(jì)派遣(qiǎn)冷冷清清(qīng)2.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设问)B.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夸张)C.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排比)3.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
开始,我以为是一棵枯树。
B.他一直在种树。
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C.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D.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她慷慨地给我们提供许许多多的资源。
B.在被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破坏之后,这里由曾经的绿洲变为了一片不毛之地。
C.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这棵千年老树终于轰然坍塌了。
D.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
5.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克服疫情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绩。
修改:“成绩"改成“成就”。
B.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
修改:句尾加上“力量"。
C.同学们积极参加以“爱党、知党、颂党”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读书活动。
十七周周测一、(共30分,每小题3分)1、下面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遐想(xiá)甲胄(wâi)罪孽(niâ)萦绕(yín)B、凶悍(hàn)蓦地(mî)阴霾(mái)磐石(pán)C、婆娑(shā)奇崛(qū)蔑簟(diàn)山坞(wū)D、黯淡(àn)玷污(zhàn)洗濯(zhúo)畸形(jī)2、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脊梁(jí)寂寥(liáo)玷污(diàn)B、睿智(ruì)醇美(chún)踮脚(diǎ)C、猝然(cù)绞缢(yì)逾越(yú)D、执著(zhù)跻进(jī)洗濯(zhuï)3、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禄禄终生不懈憧憬B、面面相觑功勋悲恸C、茫然若失蕴藏晨曦D、无与伦比畸形诅咒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稀薄雕琢不计其数B、顷刻萌发视而不见C、欺侮簌簌周而复始D、过滤纬度消声匿迹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中,最恰当的一项是()古代不朽之神,美国伟大而又正直的之父,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让受人的英雄在这大地苍穹中,作为你荣耀的见证。
A、圣洁祈祷注目B、圣洁祈求瞩目C、光洁祈祷注目D、光洁祈求瞩目6、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明月,当狂风()巨浪,当台风()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A、掠过横越扑过B、拂过横越扑过C、拂过扑过横越D、掠过扑过横越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这次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使我深切地认识到:源于十三亿中国人的绵绵不绝的爱能战胜一切困难。
B.有无扎实的知识基础,是进一步搞好学习的前提。
C.自6月1日起,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限塑令”,同时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规格的塑料购物袋。
D.老师采纳并征求了同学们关于如何进一步办好文学社的意见。
8、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贫者语(告诉)于富者曰吾数年(多年)来欲买舟而下B、吾欲之(到)南海越明年,贫者自(从)南海还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子何恃(凭借、倚仗)而往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越(过了)明年9、下列有关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渔船周围的混乱嘈杂比起来,这里的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
B.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C.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可望不可即:不能远远的看见而只能接近。
D. 正是这种扑朔迷离的朦胧美使人陶醉在美妙的艺术胜境中,浮想联翩浑然忘我。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在于留意自己的想法。
B、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境界。
C、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D、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
二、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共24分,每题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3、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锡《秋词》)4、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及林间自在啼。
(欧阳修《画眉鸟》)5、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6、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9、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10、水是眼波横,。
(王观《卜算子》)11、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12、细雨鱼儿出,。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三、阅读(20分)跪着给女儿唱歌①“快,前面发现了一名幸存者。
”她刚把水杯递到干裂的嘴边,忽然有人大叫一声。
生命就是命令,她立即放下水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和队友们迅速赶过去。
②“是个小女孩,大概四五岁。
”冲在前面的队友矫健地匍匐在地,边往里面看边说:“她的左腿被倒塌的石块压住,动弹不得。
“③外边的人都焦急地竖起耳朵,里面隐隐传来小女孩悲伤的哭泣声。
队长仔细地观察周围形势,他无奈地摇摇头:“周围阻挡的水泥横梁和石块太厚重,人力根本搬不动,必须等待大型救灾机械装备来增援。
“可是救灾机械装备要等到明天才能运过来,”一个队友说,“我们刚刚接到通知,在下午的余震中,道路又发生局部塌方,现在正在抢修,机械装备最早也要等到明天早晨。
”“我担心孩子支撑不了那么久,”匍匐在地的队友说,“她那么小,被困了那么久,情况非常危险。
”④“让我来。
”忽然,人群的后面有人喊。
人们这才注意到她,她哽咽地说“她是我女儿,让我来吧。
”⑤大家都自觉地给她让出一条路,匍匐在地的队友也退出来。
她缓缓地跪下去,艰难地往狭小的废墟缝中钻,“孩子,我是妈妈。
”⑥“妈妈。
”听到她的声音,小女孩哭得更凄惨了。
⑦“孩子,妈妈在这儿,别怕。
”她温柔地说,“来,把手伸给我。
”⑧一只脏兮兮的小手从水泥缝中伸出来,她一把紧紧地握住。
“孩子,别哭,妈妈在这儿,妈妈就在你身边。
妈妈相信你是最坚强的,你再忍耐一下,我们马上就把你救出来。
”⑨果然,小女孩停止哭泣,喃喃地说:“妈妈,你不要离开我,我不哭。
可我就是怕,妈妈,你能给我唱歌听吗?”⑩“妈妈给你唱。
”她用力地咬咬嘴唇,抑制住快要溢出的泪水。
几个小时过去了,她就一直跪在碎石遍布的废墟上,上半身倾进废墟中,没有换一个姿势,不停地唱歌。
⑪天渐渐黑了,还飘起小雨,她仍然跪在那里,一首一首地唱歌。
慢慢地,里面的孩子也跟着她一起哼起来。
其间,有队友过来叫她吃饭,她摇摇头:“女儿都没吃,我吃不下。
”也有队友给她送来雨衣,她挥挥手:“女儿都淋着雨,我怕什么?”还有队友过来想代替她继续守候,她同样拒绝了:“女儿需要妈妈,我要给她唱歌,这样她才不会害怕,不会睡着。
女儿一睡着,就再也不会醒了。
”⑫寂静的夜空中,一直回荡着她那动听的歌声。
⑬终于,第二天一早,救灾机械赶到现场。
两个小时后,小女孩成功地获得营救。
看着小女孩微弱的呼吸,医生不可思议地感叹道:“这真是一个奇迹!”此时,距发现小女孩已经过去15个小时,而她,因为长时间跪在地上唱歌,劳累过度,在看见小女孩被抬上救护车的一刹那,昏了过去。
⑭在场的群众都被她的执着感动了,钦佩地说:“小女孩很幸福,她有一个全世界最伟大的妈妈。
”⑮“不,你们错了。
”队长回过头,泪眼婆娑地说:“她不是小女孩的妈妈,她的女儿在地震那天就遇难了。
到今天为止,这已是她营救出的第八个女儿。
”作者:王世虎《特别关注》2008年第9期13、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4分)14、通读全文,如何理解第⑩段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15、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不是小女孩的母亲”?(4分)16、如何理解第⑬段画浪线的句子“这真是一个奇迹!的含义?(4分)17、如何看待文中这位母亲?(4分)四、文言文阅读(8分)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其始折旋疾徐.()(2)乃四顾.胆落()1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___________(2)椎鼓径进…… ____________20.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五、根据要求完成第18-20题。
(8分)创新能力关乎国家的综合国力,创新能力也是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级开展了一次“我看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21、你准备对“创新能力”进行一项调查,请你拟定一个调查问题。
22、专利是创新的产物,创新能力可以在专利上得到体现。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写出结论性的话。
材料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11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数报告》称2010年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专利申请国,美国仍然排在第一位。
不过专家们认为,中国要想在创新上领先,要做的事还很多,尤其是专利质量有待提高。
材料二: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的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专利申请大幅增长,专利申请总量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2%,发明专利申请年受理量稳居世界第三。
自主的发明专利,尤其是核心发明专利的数量偏少,还是我国科技竞争力的软肋。
23、你准备邀请学校的方老师为同学们做一次“如何培养创新能力”的讲座,你这样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