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下)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试卷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50 KB
- 文档页数:9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七年级(初一)数学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说明:考试可以使用计算器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所形成∠1,∠2,∠3和∠4中,一定相等的角有( ) A 、0对 B 、1对 C 、2对 D 、4对2、下列图形中,由∠1=∠2,能推导出AB ∥CD 成立的是( )3、下列四个实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数是( ) A 、-20 B 、15 C 、319 D 、-3624、在算式(–0.3)□(–0.3)的□中填上运算符号,使其结果最大,这个运算符号( ) A 、加号 B 、减号 C 、乘号 D 、除号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m ,m –2)不可能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若点A (m+2,3)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B (–4,n+5), 则( )A 、m=–7,n=-4B 、m=-4,n=-4C 、m=-4,n=-1D 、m=-5,n=37、已知⎩⎨⎧a+b=45a+2b=8,则2a+b 等于( )A 、1B 、2C 、3D 、48、方程20x+15y=316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无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8空,满分16分) 9、图“E”中同旁内角有 对;10、设9–11与9+11的小数部分分别为x ,y ,则x+y= ;11、有如下一组点的坐标(1,1)、(3,-2)、(5,4)、(7,–8),(9,16)、(11,-32)……根据这组规律,第7个点的坐标为 ;第8个点的坐标是 ;12、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x+3y=4–a x –y=3a 的解是⎩⎨⎧x=my=n ;当m=n 是,a= ,当m 、n 互为相相反数时,a= ;13、如果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为6,那么这个两位数共有 个,它们分别是 ;三、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2小题,满分8分)14、求0.01的平方根(填空) 15、计算:5–25)× 5解:∵( )²=0.01∴0.01的平方根是 ,即±0.01= ,四、解下列方程组(每小题5分,共2小题,满分10分)16、⎩⎨⎧3x –5y=24x 2–y 3=117、⎩⎨⎧3(x –1)=y+55(y –1)=3(x+5)五、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3小题,满分18分)18、(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高校共有5个一样规模的大餐厅3个一样规模的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3个大餐厅、2个小餐厅,可供330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2100名学生就餐.(1)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2)若8个餐厅同时开放,能否供全校5300名学生就餐?请说明理由19、如图①,是由5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十”字形,把图②中的4个浅色直角三角形对应剪拼到4个深色直角三角形的位置从而得到图③,试求: (1)如图②中1个浅色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2)图③中大正方形的边长20、已知(-4,-1)、(-2,0)、(-1,4)、(0,-5)、(0,0)、(0,1)、(1,4)、(2,2)、(3,0)、 (4,1)、(4,3)、(6,4)将这12个点按要求进行不同的分类(1)在坐标轴上的点有: ; 不在坐标轴上的点有: ; (2)横纵坐标的积等于4的有 ; 横纵坐标的积不等于4的有 ; 六、(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1、设α为无理数,n 为整数,我们定义:当|n –α|<|n+1–α|时,称α靠近n ;当|n –α|>|n+1–α|时,称α靠近n+1 例如:因为|1–2|<|2–2|,|1–3|>|2–3|,∴2靠近1,3靠近2 利用计算器探究:(1)在5、6、7、8中哪些靠近2?哪些靠近3?(2)在10、11、12、13、14、15中哪些靠近3?哪些靠近4?(3)在17、18、19、20、21、22、23、24中哪些靠近4?哪些靠近5? (4)猜想:在n²+1、n²+2、n²+3、……(n+1)²–1共有多少个无理数?其中多少个靠近n ?(友情提示:(n+1)²–1=n²+2n)22、如图,我们把杜甫《绝句》整齐排列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东”、“窗”、和“柳”的坐标依次为 、 和 ;(2)将第1行与第3行对调,再将第4列与第6列对调,“里”由开始的坐标 依次变换到: 和 ;(3)“门”开始的坐标是(1,1)使它的坐标到(3,2)应该哪两行对调,同时哪两列对调?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横坐标、纵坐标均为整数点成为格点,若一个多边形的顶点都在格点,则成为格点多边形,记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S ,其内部的格点数记为n ,边界的格点数记为l ,例如图中的△ABC 是格点三角形,其对应的S=1,n=0,l=4 (1)写出图中格点四边形DEFG 对应的S,n ,l ;(2)奥地利数学家皮克发现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S=n+al+b ,其中a 、b 为常数 ①利用图中条件求a 、b 的值②若某个格点多边形对应的n=20,l=15,求s 的字 ③在图中画出面积等于5的格点正方形PQRS图③图②图①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初一)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C2. B 3.A 4.D 5.B 6. C 7. D 8.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空,每小空2分,共16分) 9.3 10.1 11.(13,64),(15,-128) 12. 0,-2 13. 6,15、24、33、42、51、60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4.解:∵( ±0.1 )2=0.01, …………………………………………2分∴0.01的平方根是 ±0.1 ,即= ±0.1 . …………………………………………4分15.解:原式=5-2=3 …………………………………………4分 四、解下列方程组(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6.解:方程组整理得:3524326x y x y -=⎧⎨-=⎩,②﹣①得:3y = -18,即y = -6, ………………………2分将y = -6代入①得:x = -2, 则方程组的解为2;6.x y =-⎧⎨=-⎩. ………………………5分17.解:方程组整理得:383520.x y x y -=⎧⎨-=-⎩,,①﹣②得:4y =28,即y = 7, ………………………2分将y = 7代入①得:x = 5, 则方程组的解为5;7.x y =⎧⎨=⎩. ………………………5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8.解:(1)设1个大餐厅可供x 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y 名学生就餐,根据题意,得323300;22100.x y x y +=⎧⎨+=⎩ 解之得900;300.x y =⎧⎨=⎩答:1个大餐厅可供900名学生就餐,1个小餐厅可供300名学生就餐.…5分(2)因为9005300354005300⨯+⨯=>,所以如果同时开放8个餐厅,能够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 ……………6分 19.解:(1)图②中1个浅色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111=224⨯⨯; …………………2分 (2)=5=5大正方形的面积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 …………………4分…………………6分20.解:(1)在坐标轴上的点有:(-2,0)、(0,-5),(0,0),(0,1),(3,0), …………1分不在坐标轴上的点有:(-4,-1)、(-1,4)、(1,4),(2,2),(4,1),(4,3),(6,4);…………2分 (2)横、纵坐标的积等于4的有:(-4,-1)、(1,4),(2,2),(4,1), …………4分横、纵坐标的积不等于4的有:(-2,0)、(-1,4)、(0,-5),(0,0),(0,1),(3,0),(4,3),(6,4).…………6分六、(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1.解:(1靠近23; ……………………………………2分(234; ……………4分 (34,5;………………………6分 (4)猜测:共有2n 个无理数,其中n 个靠近n . ………………………8分22.解:(1)“东”(3,1)、“窗”(1,2)和“柳”(7,4); ………………3分(2)将第1行与第3行对调,“里”从(6,1)变成(6,3),(4,3);…6分 (3)将第1行与第2行对调,再将第1列与第3列对调. …………………8分23.解:(1)观察图形,可得S =3,n =1,l =6; …………………………………2分(2)①根据格点三角形ABC 及格点四边形DEFG 中的S 、n 、l 的值可得,41;16 3.a b a b +=⎧⎨++=⎩ 解得:1;21.a b ⎧=⎪⎨⎪=-⎩∴112S n l =+- , ……………………………………………………5分 ②将n =20,l =15代入可得12015126.52S =+⨯-=. ………………7分 ③如图 ……………………8分说明:其它正确图形均给满分.。
D BECA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请把每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表格中,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 A .2cm 、2cm 、4cm B .8cm 、6cm 、3cm C .2cm 、6cm 、3cmD .11cm 、4cm 、6cm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 2²a 3=a 6B .y 3÷y 3=yC .3m+3n=6mnD .(x 3) 2=x 6 3.下列各多项式中,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 ( ▲ )A .a 2-b 2 +2abB .a 2+b 2 +abC .4a 2+12a +9D .25n 2+15n+9 4.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 的条件是( ▲ ) A .∠B +∠BCD =180° B .∠1=∠2 C .∠3=∠4 D .∠B =∠55.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 A .)3)(3(b a b a +--- B .))(3(b a b a -+ C .)3)(3(b a b a --+ D .)3)(3(b a b a -+-6.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44°,这个多边形是( ▲ )A .八边形B .十四边形C .十边形D .十二边形7.从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去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如图,然后将剩余部分剪开拼成一个矩形,上述操作所能验证的等式是 ( ▲ ) A .a 2-b 2=(a+b)(a -b) B .(a -b) 2=a 2-2ab+b 2 C .(a+b) 2=a 2+2ab+b 2 D . a 2+ab=a(a+b)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 A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都是线段 B .任意凸多边的外角和都是360°C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9.如图,若∠DBC =∠D ,BD 平分∠ABC ,∠ABC =50°,则∠BCD 的大小为( ▲ )A .100°B .130°C .50°D .150°10.在下列条件中①∠A +∠B =∠C ②∠A :∠B :∠C =1:2:3③∠A =21∠B =13∠C ④∠A =∠B =2∠C ⑤∠A =∠B =12∠C中能确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第4题图第9题图第7题图二、填空(请把每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横线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11.若0.0000502=5.02³10n ,则n =___▲__. 12.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6,则其周长为__▲__. 13.如果x 2+mx -n =(x+3)(x -2),则m +n 的值为__▲____. 14.若a +b =5,ab =6,则a 2+b 2=____▲___.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和是1260°,那么这个 多边形的边数n =___▲___.16.若4x 2+mx +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数m 的值是___▲___. 17.如图,则∠A+∠B+∠C+∠D+∠E=___▲_____°.18.计算:1011004)25.0(⨯-=____▲_____.比较大小:333__▲___224. 19.分解因式:=--62x x ▲ .已知a m =2,a n =3,则a m +2n =__▲___. 20.已知13)(2=+b a ,1=ab ,则=-33b a _____▲_____.三、解答题(请写出必要的演算或推理过程, 请把每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 的位置上,8题共60分.) 21.计算:(共15分)(1) 0131(2009)()(2)2--++-; (2) a 3²a 3+(-3a 3)2+a 7÷a(3)⎪⎭⎫⎝⎛+-⋅22212b a b a ; (4) 2)1()1)(1(---+a a a ;(5)()()3232a b a b +--+ ;22.因式分解:(共12分)(1)x xy x 2422+-; (2)3244y y y -+-; (3)1822-x ; (4)(x +3y)2-9(x -y)2;23.(4分)如图,已知△ABC(1)画出△ABC 的中线AD ;(2)在图中分别画出△ABD 的高BE ,△ACD 的高CF ; (3)图中BE ,CF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24.(4分)先化简,再求值:))(3(2))(()2(2b a b a b a b a b a ----++-,其中21=a ,b =-3. 25、(8分)(1)如图,∠1=∠B,∠A=35°,求∠2的度数.第17题图E F21DC B AED CBAC图1A OD B321EC图2A GOD B(2)如图,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BC,交AB 于点E ,∠A=45°,∠BDC=60°. 求∠ABD 、∠C 、∠BED 的度数.26.(本题5分)如图,已知∠1=∠2,∠B =∠D .AD 与BC 平行吗?为什么?27.(本题6分)阅读下列材料:“a 2≥0”这个结论在数学中非常有用,有时我们需要将代数式配成完全平方式.例如:x 2+4x +5=x 2+4x +4+1=(x +2)2+1,∵(x +2)2≥0,∴(x +2)2+1≥1,∴x 2+4x +5≥1.试利用“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填空:x 2-4x +5=(x )2+ ;(2)已知x 2-4x +y 2+2y +5=0,求x +y 的值; (3)比较代数式:x 2-1与2x -3的大小. 28.(本题6分)(1)如图1,试证明∠A+∠D=∠C+∠B ; 用第一题的结论解决直接下列问题:(2)如图2,CG 为∠ACB 的平分线,GD 为∠ADB 的平分线,AC 、BD 交于点O . ①若∠1=20°,∠2=26°,∠COD=100°则3∠= ,∠G= ; ②试说明∠A+∠B=2∠G .初一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把每题的答案填在下表中,每题2分,共20分)题号1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DCBACADB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5 12. 15 13. 7 14. 1315. 7 16. ±12 17. 180° 18. 4﹥ 19.(x -3)(x+2) 18 20. ±36 三、解答题:(共06分)21.(每小题3分,共15分)计算:(分步给分)(1) -5 (2)611a (3)3232b a b a +- (4)2a -2 (5)44922-+-b b a 2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每题3分,共12分)(分步给分)(1))12(2+-y x x (2)2)2(--y y (3)2(x +3)(x -3) (4))3(8x y x - 23.(4分)(1)画图 1分 (2)画图 2分 (3)平行 1分 24.(4分)原式=234b ab -……3分(分步给分) =-33 … 1分25.(4分) ∵∠1=∠B ∴DC ∥BA 2分 ∠2=145° 2分(4分) ∠ABD=15°1分、∠C=105°2分、∠BED =150° 1分 26.(5分) DC ∥B A 1分 证明略 4分(分步给分)27.(6分)(1)-2 1分 1 1分 (2)1 2分 (分步给分)(3)12-x ﹥2x-3 2分(分步给分)28.(6分)⑴证明略 2分 ⑵∠3=74°1分 ∠G=86°⑶证明略 2分。
某某省某某市江宁区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化简(a2)3的结果为()A.a5B.a6C.a8D.a9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4=a7B.2a3•a4=2a7C.(2a4)3=8a7D.a8÷a2=a43.如图,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3=∠4 B.∠D=∠DCE C.∠1=∠2 D.∠B=∠24.若□×2xy=16x3y2,则□内应填的单项式是()A.4x2y B.8x3y2 C.4x2y2 D.8x2y5.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的外角,且∠1=∠2=∠3=∠4=70°,则∠AED的度数是()A.80° B.100°C.108°D.110°6.如图,有a、b、c三户家用电路接入电表,相邻电路的电线等距排列,则三户所用电线()A.a户最长B.b户最长C.c户最长D.三户一样长7.若一间教室的面积为80~120m2,104m2相当于n间教室的面积,则n最接近()A.10 B.100 C.1000 D.100008.若多项式a2+ka+9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的值为()A.6 B.3 C.±6D.±39.多项式2a2b3+6ab2的公因式是.10.“神威1号”巨型计算机速度达每秒384000000000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每秒运算次.11.计算(﹣2)6÷(﹣2)2=.12.当a﹣b=3时,代数式a2﹣2ab+b2=.13.如图,在边长为80cm的正方形的一个角剪去一个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则剩下纸片的面积为cm2.14.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点M、N分别在AB、AE的边上.∠1+∠2=100°,则∠B+∠C+∠D+∠E=.15.若a m=2,a n=3,则a m﹣n的值为.16.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分别为1和4,则第三边a可取.(填一个满足条件的数)17.如图,D为△ABC的BC边上的任意一点,E为AD的中点,△BEC的面积为5,则△ABC的面积为.18.如图,在△ABC中,沿DE折叠,点A落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的点为A1,若∠A=30°,∠BDA1=80°,则∠CEA1的度数为.三.解答题(8题.共64分)19.计算(1)()﹣2÷(﹣)0+(﹣2)3;(2)(﹣a2b)2•2ab;(3)(2a﹣3b)2﹣4a(a﹣3b).20.先化简再计算:(3﹣2x)(3+2x)+4(﹣2﹣x)2,其中x=﹣0.25.21.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2x2﹣8y2;(2)2x3y﹣4x2y2+2xy3;(3)x2(m﹣n)+y2(n﹣m).22.幂得乘方公式为:(a m)n=.(m、n是正整数),请写出这一公式的推理过程.23.已知a+b=3,ab=﹣10.求:(1)a2+b2的值;(2)(a﹣b)2的值.24.如图,已知FG⊥AB,CD⊥AB,垂足分别为G、D,∠1=∠2,求证:∠CED+∠ACB=180°.请你将小明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FG⊥AB,CD⊥AB,垂足分别为G、D(已知)∴∠FGB=∠CDB=90°(),∴GF∥CD ().∵GF∥CD(已证)∴∠2=∠BCD ()又∵∠1=∠2(已知),∴∠1=∠BCD (),∴,()∴∠CED+∠ACB=180°.25.我们知道简便计算的好处,事实上,简便计算在好多地方都存在,观察下列等式:152=1×2×100+25=225,252=2×3×100+25=625,352=3×4×100+25=1225,…(1)根据上述格式反应出的规律填空:952=,(2)设这类等式左边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请用一个含a的代数式表示其结果,(3)这种简便计算也可以推广应用:①个位数字是5的三位数的平方,请写出1952的简便计算过程及结果,②十位数字相同,且个位数字之和是10的两个两位数想成的算式,请写出89×81的简便计算过程和结果.26.如图,四边形ABCD的内角∠BAD、∠CDA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ABC、∠B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F.(1)若∠F=80,则∠ABC+∠BCD=;∠E=;(2)探索∠E与∠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给四边形ABCD添加一个条件,使得∠E=∠F所添加的条件为.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江宁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化简(a2)3的结果为()A.a5B.a6C.a8D.a9【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利用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n=a mn(m,n是正整数),求出即可.【解答】解:(a2)3=a6.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3+a4=a7B.2a3•a4=2a7C.(2a4)3=8a7D.a8÷a2=a4【考点】单项式乘单项式;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分别求出每个式子的值,再判断即可.【解答】解:A、a3和a4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B、2a3•a4=2a7,故本选项正确;C、(2a4)3=8a12,故本选项错误;D、a8÷a2=a6,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法则,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3.如图,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3=∠4B.∠D=∠DCE C.∠1=∠2D.∠B=∠2【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分析出∠1=∠2可判定AB∥CD.【解答】解:A、∠3=∠4可判定BD∥A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D=∠DCE可判定BD∥AC,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1=∠2可判定AB∥CD,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B=∠2不能判定直线平行,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若□×2xy=16x3y2,则□内应填的单项式是()A.4x2y B.8x3y2 C.4x2y2 D.8x2y【考点】单项式乘单项式.【分析】利用单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进而求出即可.【解答】解:∵□×2xy=16x3y2,∴□=16x3y2÷2xy=8x2y.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的乘除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5.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的外角,且∠1=∠2=∠3=∠4=70°,则∠AED的度数是()A.80° B.100°C.108°D.11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即可求得与∠AED相邻的外角,从而求解【解答】解:根据多边形外角和定理得到:∠1+∠2+∠3+∠4+∠5=360°,∴∠5=360﹣4×70=80°,∴∠AED=180﹣∠5=180﹣80=10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6.如图,有a、b、c三户家用电路接入电表,相邻电路的电线等距排列,则三户所用电线()A.a户最长B.b户最长C.c户最长D.三户一样长【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专题】探究型.【分析】可理解为将最左边一组电线向右平移所得,由平移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c三户家用电路接入电表,相邻电路的电线等距排列,∴将a向右平移即可得到b、c,∵图形的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三户一样长.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熟知图形平移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若一间教室的面积为80~120m2,104m2相当于n间教室的面积,则n最接近()A.10 B.100 C.1000 D.10000【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利用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化简求出即可.【解答】解:∵104÷100=100,∴104m2相当于n间教室的面积,则n最接近10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以及有理数除法,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8.若多项式a2+ka+9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的值为()A.6 B.3 C.±6D.±3【考点】完全平方式.【分析】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即可确定k的值.【解答】解:∵a2+ka+9=a2+ka+32,∴ka=±2×a×3,解得k=±6.故选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根据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难点,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对解题非常重要.9.多项式2a2b3+6ab2的公因式是2ab2.【考点】公因式.【分析】根据确定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可概括为三“定”:①定系数,即确定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②定字母,即确定各项的相同字母因式(或相同多项式因式);③定指数,即各项相同字母因式(或相同多项式因式)的指数的最低次幂找出公因式即可.【解答】解:多项式2a2b3+6ab2的公因式是2ab2.故答案为:2ab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找公因式,关键是掌握找公因式的方法.10.“神威1号”巨型计算机速度达每秒384000000000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每秒运算 3.84×1011次.【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384000000000有12位,所以可以确定n=12﹣1=11.【解答】解:384 000 000 000=3.84×1011.故答案为:3.84×1011.【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与n值是关键.11.计算(﹣2)6÷(﹣2)2= 16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可得答案.【解答】解:(﹣2)6÷(﹣2)2=(﹣2)6﹣2=(﹣2)4=16,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12.当a﹣b=3时,代数式a2﹣2ab+b2= 9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解答.【解答】解:a2﹣2ab+b2=(a﹣b)2=32=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完全平方公式.13.如图,在边长为80cm的正方形的一个角剪去一个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则剩下纸片的面积为6000 cm2.【考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求出剩下纸片的面积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802﹣202=(80+20)×(80﹣20)=6000(cm2).故答案为:600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4.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点M、N分别在AB、AE的边上.∠1+∠2=100°,则∠B+∠C+∠D+∠E= 46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先求出∠BMN+∠ENM=360°﹣(∠1+∠2)=360°﹣100°=260°,再用六边形内角和减去∠BMN+∠ENM的和即可.【解答】解:∠BMN+∠ENM=360°﹣(∠1+∠2)=360°﹣100°=260°,六边形BCDENM的内角和为:(6﹣2)•180°=720°,∠B+∠C+∠D+∠E=720°﹣260°=460°.故答案为:4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角的定义、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5.若a m=2,a n=3,则a m﹣n的值为.【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可得答案.【解答】解:a m﹣n=a m÷a n=2÷3=,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16.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分别为1和4,则第三边a可取 4 .(填一个满足条件的数)【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4﹣1<第三边<4+1,再解可得第三边的X围,然后再确定答案.【解答】解:设第三边长为x,由题意得:4﹣1<x<4+1,解得:3<x<5,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第三边的X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17.如图,D为△ABC的BC边上的任意一点,E为AD的中点,△BEC的面积为5,则△ABC的面积为10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分析】由于△BCE和△ABC等底,且高的关系为1:2,所以△ABC的面积是△BEC的面积的2倍.【解答】解:过点A和点E作AF⊥BC,EG⊥BC,如图,,∵AF⊥BC,EG⊥BC,E为AD的中点,∴AF=2EG,∵△BCE和△ABC等底,∴△ABC的面积是△BEC的面积的2倍,即为10,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形面积,关键是根据△BCE和△ABC等底,且高的关系为1:2来分析.18.如图,在△ABC中,沿DE折叠,点A落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的点为A1,若∠A=30°,∠BDA1=80°,则∠CEA1的度数为2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由∠BDA1=80°,可知邻补角的度数,根据折叠的性质知∠ADE=∠A1DE,又∠A=30°,运用三角形的外角和求出∠DEC=80°,再根据邻补角定义和折叠的性质知∠AED=∠A1ED=100°,从而∠CEA1=∠A1ED﹣∠DEC=20°.【解答】解:∵∠BDA1=80°,∴∠ADA1=100°,根据折叠的性质知∠ADE=∠A1DE=,∠ADA1=50°,又∵∠A=30°,∴∠DEC=80°,∴∠AED=∠A1ED=100°,∴∠CEA1=∠A1ED﹣∠DEC=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及角的和差,熟悉折叠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三.解答题(8题.共64分)19.计算(1)()﹣2÷(﹣)0+(﹣2)3;(2)(﹣a2b)2•2ab;(3)(2a﹣3b)2﹣4a(a﹣3b).【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分析】(1)先算负整数指数幂、0指数幂与乘方,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2)先算积的乘方,再利用单项式的乘法计算;(3)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整式的乘法计算方法计算合并即可.【解答】解:(1)原式=9÷1+(﹣8)=9﹣8=1;(2)原式=a4b2•2ab=2a5b3;(3)原式=4a2﹣12ab+9b2﹣4a2+12ab=9b2.【点评】此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先化简再计算:(3﹣2x)(3+2x)+4(﹣2﹣x)2,其中x=﹣0.25.【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分析】先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3﹣2x)(3+2x)+4(﹣2﹣x)2=9﹣4x2+16+16x+4x2=25+16x,当x=﹣0.25时,原式=25+16×(﹣0.25)=21.【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的应用,能运用整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难度适中.21.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2x2﹣8y2;(2)2x3y﹣4x2y2+2xy3;(3)x2(m﹣n)+y2(n﹣m).【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专题】计算题.【分析】(1)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2)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3)原式变形后,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2(x2﹣4y2)=2(x+2y)(x﹣2y);(2)原式=2xy(x2﹣2xy+y2)=2xy(x﹣y)2;(3)原式=(m﹣n)(x2﹣y2)=(m﹣n)(x+y)(x﹣y).【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2.幂得乘方公式为:(a m)n= a mn.(m、n是正整数),请写出这一公式的推理过程.【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首先判断出(a m)n=a mn(m,n是正整数),然后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写出这一公式的推理过程即可.【解答】解:幂得乘方公式为:(a m)n=a mn,∵(a m)n=a m•a m•a m…a m,==a mn,∴(a m)n=a mn成立.故答案为:a mn.【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a m)n=a mn(m,n是正整数);②(ab)n=a n b n(n是正整数).(2)此题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底数必须相同;②按照运算性质,只有相乘时才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3.已知a+b=3,ab=﹣10.求:(1)a2+b2的值;(2)(a﹣b)2的值.【考点】完全平方公式.【分析】(1)将a+b=3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把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所求式子的值;(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将a+b与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1)将a+b=3两边平方得:(a+b)2=a2+b2+2ab=9,把ab=﹣10代入得:a2+b2=29;(2)(a﹣b)2=(a+b)2﹣4ab=29+20=49.【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4.如图,已知FG⊥AB,CD⊥AB,垂足分别为G、D,∠1=∠2,求证:∠CED+∠ACB=180°.请你将小明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FG⊥AB,CD⊥AB,垂足分别为G、D(已知)∴∠FGB=∠CDB=90°(垂直的定义),∴GF∥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GF∥CD(已证)∴∠2=∠BC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1=∠2(已知),∴∠1=∠BCD (等量代换),∴DE∥BC,(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ED+∠AC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由FG⊥AB,CD⊥AB,得到∠FGB=∠CDB=9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得到∠2=∠BCD 由等量代换得到∠1=∠BCD,证出DE∥BC,从而证得结论.【解答】证明:∵FG⊥AB,CD⊥AB,垂足分别为G、D(已知)∴∠FGB=∠CDB=90°(垂直的定义),∴GF∥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GF∥CD(已证)∴∠2=∠BC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1=∠2(已知),∴∠1=∠BCD (等量代换),∴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ED+∠AC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答案为: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正确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证明.25.我们知道简便计算的好处,事实上,简便计算在好多地方都存在,观察下列等式:152=1×2×100+25=225,252=2×3×100+25=625,352=3×4×100+25=1225,…(1)根据上述格式反应出的规律填空:952= 9025 ,(2)设这类等式左边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请用一个含a的代数式表示其结果100a(a+1)+25 ,(3)这种简便计算也可以推广应用:①个位数字是5的三位数的平方,请写出1952的简便计算过程及结果,②十位数字相同,且个位数字之和是10的两个两位数想成的算式,请写出89×81的简便计算过程和结果.【考点】平方差公式;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完全平方公式.【分析】(1)根据152=1×2×100+25=225,252=2×3×100+25=625,352=3×4×100+25=1225,…,可得952=9×10×100+25,据此解答即可.(2)根据152=1×2×100+25=225,252=2×3×100+25=625,352=3×4×100+25=1225,…,可得(a5)2=a×(a+1)×100+25,据此解答即可.(3)①1952=前两位数字×(前两位数字+1)×100+25,据此解答即可.②根据89×81=(80+9)×(80+1),求出89×81的结果是多少即可.【解答】解:(1)∵152=1×2×100+25=225,252=2×3×100+25=625,352=3×4×100+25=1225,…,∴952=9×10×100+25=9025.(2)∵152=1×2×100+25=225,252=2×3×100+25=625,352=3×4×100+25=1225,…,∴(a5)2=a×(a+1)×100+25=100a(a+1)+25.(3)①1952=19×20×100+25=38025.②89×81=(80+9)×(80+1)=80×80+80×(9+1)+9×1=6400+800+9=7209故答案为:9025、100a(a+1)+25.【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要熟练掌握,应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②右边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③公式中的a和b可以是具体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④对形如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相乘的算式,都可以运用这个公式计算,且会比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简便.(2)此题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底数必须相同;②按照运算性质,只有相乘时才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3)此题还考查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a m)n=a mn(m,n是正整数);②(ab)n=a n b n(n是正整数).(4)此题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要熟练掌握.26.如图,四边形ABCD的内角∠BAD、∠CDA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ABC、∠B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F.(1)若∠F=80,则∠ABC+∠BCD=200°;∠E=100°;(2)探索∠E与∠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给四边形ABCD添加一个条件,使得∠E=∠F所添加的条件为AB∥CD.【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1)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FBC+∠BCF=180°﹣∠F=100°,再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BC=2∠FBC,∠BCD=2∠BCF,那么∠ABC+∠BCD=2∠FBC+2∠BCF=2(∠FBC+∠BCF)=200°;由四边形ABCD的内角和为360°,得出∠BAD+∠CDA=360°﹣(∠ABC+∠BCD)=160°.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DAE=∠BAD,∠ADE=∠CDA,那么∠DAE+∠ADE=∠BAD+∠CDA=(∠BAD+∠CDA)=80°,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E=180°﹣(∠DAE+∠ADE)=100°;(2)由四边形ABCD的内角和为360°得到∠BAD+∠CDA+∠ABC+∠BCD=360°,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DAE+∠ADE+∠FBC+∠BCF=180°,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DAE+∠ADE+∠E=180°,∠FBC+∠BCF+∠F=180°,那么∠DAE+∠ADE+∠E+∠FBC+∠BCF+∠F=360°,于是∠E+∠F=360°﹣(∠DAE+∠ADE+∠FBC+∠BCF)=180°;(3)由(2)可知∠E+∠F=180°,如果∠E=∠F,那么可以求出∠E=∠F=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AE+∠ADE=90°,再利用角平分线定义得到∠BAD+∠CDA=180°,于是AB∥CD.【解答】解:(1)∵∠F=80,∴∠FBC+∠BCF=180°﹣∠F=100°.∵∠ABC、∠B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F,∴∠ABC=2∠FBC,∠BCD=2∠BCF,∴∠ABC+∠BCD=2∠FBC+2∠BCF=2(∠FBC+∠BCF)=200°;∵四边形ABCD的内角和为360°,∴∠BAD+∠CDA=360°﹣(∠ABC+∠BCD)=160°.∵四边形ABCD的内角∠BAD、∠CDA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DA E=∠BAD,∠ADE=∠CDA,∴∠DAE+∠ADE=∠BAD+∠CDA=(∠BAD+∠CDA)=80°,∴∠E=180°﹣(∠DAE+∠ADE)=100°;(2)∠E+∠F=180°.理由如下:∵∠BAD+∠CDA+∠ABC+∠BCD=360°,word∵四边形ABCD的内角∠BAD、∠CDA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ABC、∠B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F,∴∠DAE+∠ADE+∠FBC+∠BCF=180°,∵∠DAE+∠ADE+∠E=180°,∠FBC+∠BCF+∠F=180°,∴∠DAE+∠ADE+∠E+∠FBC+∠BCF+∠F=360°,∴∠E+∠F=360°﹣(∠DAE+∠ADE+∠FBC+∠BCF)=180°;(3)AB∥CD.故答案为200°;100°;AB∥C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定义,平行线的判定,等式的性质,利用数形结合,理清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1 / 21。
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中国园林网4月22日消息: 为建设生态滨海,2013年天津滨海新区将完成城市绿化面积共8 210 000m 2.将821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 )482110⨯ (B )582.110⨯ (C )68.2110⨯ (D )70.82110⨯ 2.下列各组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 ,2cm ,3cm B.1cm ,1cm ,2cm C.1cm ,2cm ,2cm ; D.1cm ,3cm ,5cm ; 3.下列乘法中,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的是( )A 、(x+a)(x-a)B 、(b+m)(m-b)C 、(-x-b)(x-b)D 、(a+b)(-a-b) 4. 如图,已知AE=CF ,∠AFD=∠CEB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 ≌△CBE 的是( )A .∠A=∠C B .AD=CB C .BE=DF D .AD ∥BC5、在△ABC 中,∠ABC 与∠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O ,则∠BOC 一定( )A、大于90° B、等于90° C、小于90° D、小于或等于90° 6、将正方形图1作如下操作:第1次:分别连接各边中点如图2,得到5个正方形;第2次:将图2左上角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再分割如图3,得到9个正方形…,以此类推,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2013个正方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 )A . 502B . 503C . 504D . 5057、下面是一名学生所做的4道练习题:①(-3)0=1;②a 3+a 3=a 6;③44144m m -=; ④(xy 2) 3=x 3y 6,他做对的个数是( )A .0B .1C . 2D .3AO8、如图,在△ABC 中,∠C=90°,∠B=30°,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D 是∠BAC 的平分线;②∠ADC=60°;③点D 在AB 的中垂线上;A . 1B . 2C . 3D . 49、如图,下图是汽车行驶速度(千米/时) 和时间(分)的关系图,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1)汽车行驶时间为40分钟;(2)AB 表示汽车匀速行驶;(3)第40分钟时,汽车停下来了(4)在第30分钟时,汽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如图,一只蚂蚁以均匀的速度沿台阶12345A A A A A →→→→爬行,那么蚂蚁爬行的高度..h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大致是(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 12、将 “定理”的英文单词theorem 中的7个字母分别写在7张相同的卡片上,字面朝下随意放在桌子上,任取一张,那么取到字母e 的概率为___________.13、计算: -22+20-|-3|×(-3)-1 =;14、 =⨯-200220035)2.0( 。
初一数学期中试卷带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已知32m =8n ,则m 、n 满足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4m=n B .5m=3n C .3m=5n D .m=4n2.为了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要加密传输,发送方将明文加密传输给接收方,接收方收到密文后解密还原为明文,已知某种加密规则为:明文a 、b 对应的密文为a-2b 、2a+b, 例如1、2对应的密文为-3 、4 ,当接收方收到的密文是1、12时,那么解密得到明文是( ) A -1、1 B 5、2 C 2、5 D 1、13.方程的解是 A . B .C .D .4.(2014•盐都区一模)现规定正整数n 的“N 运算”是: ①当n 为奇数时,N=3n+1;②当n 为偶数时,N=n××…(其中N 为奇数).如:数3经过1次“N 运算”的结果是10,经过2次“N 运算”的结果为5,经过3次“N 运算”的结果为16,经过4次“N运算”的结果为1,则数7经过2014次的“N 运算”得到的结果是( ) A .1 B .4 C .5 D .165.(2014秋•长汀县期末)一件夹克衫先按成本提高50%标价,再以8折(标价的80%)出售,结果获利28元,若设这件夹克衫的成本是x 元,根据题意,可得到的方程是( )A .(1+50%)x×80%=x ﹣28B .(1+50%)x×80%=x+28C .(1+50%x )×80%=x ﹣28D .(1+50%x )×80%=x+28 6.下列图形: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为()A.1 B.2 C.3 D.47.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x+=x+1B.﹣5﹣3=﹣8C.x+3D.x﹣1=﹣y8.如图,△ABC沿着由点B到点E的方向,平移到△DEF,已知BC=5.EC=3,那么平移的距离为()A.2 B.3 C.5 D.79.如图,三个半径都为2的圆两两外离,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πB.2πC.3πD.4π10.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2a-a=2 B.-a2b+2a2b=a2b C.3a2+2a2=5a4 D.2a+b=2ab二、判断题11.如果方程(x+6)="2" 与方程 a(x+3)=a﹣x 的解相同,求 a 的值.12.如果,求的值.13.计算下列各式:(1)()(-18) (2)14.(1)阅读并填空:如图①,BD、CD分别是△ABC的内角∠ABC、∠ACB的平分线.试说明∠D=90°+∠A的理由.解:因为BD平分∠ABC(已知),所以∠1=(角平分线定义).同理:∠2=.因为∠A+∠ABC+∠ACB=180°,∠1+∠2+∠D=180°,(),所以∠D =(等式性质).即:∠D=90°+∠A.(2)探究,请直接写出结果,并任选一种情况说明理由:(i)如图②,BD、CD分别是△ABC的两个外角∠EBC、∠FCB的平分线.试探究∠D与∠A之间的等量关系.答:∠D与∠A之间的等量关系是.(ii)如图③,BD、CD分别是△ABC的一个内角∠ABC和一个外角∠ACE的平分线.试探究∠D与∠A之间的等量关系.答:∠D与∠A之间的等量关系是.15.计算:(1)12-(-18)+(-7)-15 (2)(1﹣﹣)×(﹣1)三、填空题16.小明的运动衣上的号码在镜子中的字样为“108”,那么他的运动衣上的实际号码是17.薄薄的硬币在桌面上转动时,看上去象球,这说明了____ _____________.18.如图,正方形ABCD中,AB=1,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分别以AP、PC为对角线作正方形,则两个小正方形的周长的和是_________.19.用代数式表示“m与n和的平方”:____________.20.(2015秋•深圳期末)如果节约20元记作+20元,那么浪费10元记作元.四、计算题21.计算题:(1)﹣(﹣18)+12﹣15+(﹣17)(2)(3)(4)22.计算(8分)五、解答题23.有20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超过或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1)20筐白菜中,最重的一筐比最轻的一筐重______千克;(2)与标准重量比较,20筐白菜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3)若白菜每千克售价元,则出售这20筐白菜可卖多少元?24.如图,EF∥AD,∠1=∠2,∠BAC=80°.求∠AGD的度数.参考答案1 .B【解析】∵32m=8n,∴(25)m=(23)n,∴25m=23n,∴5m=3n.故选:B.2 .B【解析】试题分析:∵明文a,b对应的密文为a-2b,2a+b,∴当接收方收到的密文是1,12时,得出:,解得:.故选B.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3 .C【解析】,解得x=-2,故选C 4 .A【解析】试题分析:按照①②运算一次一次的输入,得出它们的结果,从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解:n=7第一次:3×7+1=22第二次:22×=11第三次:3×11+1=34第四次:34×=17第五次:17×3+1=52第六次:52××=13第七次:13×3+1=40第八次:40×××=5第九次:5×3+1=16第十次:16×=1第十一次:1×3+1=4第十二次:4×=1…从第11次开始,4、1两个数字以此不断循环出现.(2014﹣10)÷2=1002数7经过2014次的“N运算”得到的结果是1.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关键是通过运算找出规律,利用循环规律解决问题.5 .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售价的两种表示方法解答,关系式为:标价×80%=进价+28,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解:标价为:x(1+50%),八折出售的价格为:(1+50%)x×80%;∴可列方程为:(1+50%)x×80%=x+28,故选B.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6 .B 【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一图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二图是中心对称图形;三图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四图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所以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为2.故选B.7 .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回答即可.解:A.x+=x+1是一元一次方程,故A正确;B.不含未知数,不是方程,故B错误;C.x+3不是等式,不是方程,故C错误;D.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D错误.故选:A.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8 .A【解析】试题分析:观察图象,发现平移前后,B、E对应,C、F对应,根据平移的性质,易得平移的距离=BE=5﹣3=2,进而可得答案.解:根据平移的性质,易得平移的距离=BE=5﹣3=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本题关键要找到平移的对应点.9 .B【解析】因为∠B+∠C+∠A=180°,阴影部分面积为半圆面积,即S阴影=π×22=2π.解:S阴影=π×22=2π.故选B.10 .B【解析】解:A、,故本选项错误;B、,正确;C、,故本选项错误;D、和不是同类项,无法合并,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11 .【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方程,求得的解再代入可求a的值.试题解析:由①得:x="-2," 代②式得a=12 .25【解析】试题分析:先对变形成5x+3y的形式,再将代入计算即可;试题解析:∵,∴∴5x╳125y=5x╳(53)y=5x╳53y=5x+3y=52=25。
新人教版2014-201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启用前*绝密新人教版2014-2015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日期:2015.5.3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9的算术平方根是A。
±3 B。
±9 C。
3 D。
-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5)所在的象限是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或垂直 B。
相交或垂直 C。
平行或相交 D。
不能确定4.如图所示,四幅汽车标志设计中,能通过平移得到的是奥迪。
本田。
大众。
铃木5.如图,梯子的各条横档互相平行,若∠1=80,则∠2的度数是BD)3A。
80 B。
100 C。
120 D。
1506.如图,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能判断AB∥CD的是A。
∠3=∠4 B。
∠1=∠2 C。
∠D=∠DCED D。
∠D+∠ACD=180°7.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P到y轴的距离为5,且点P到x 轴的距离为3,则这样的点P的个数是A。
1 B。
2 C。
3 D。
48.在实数-2,0.7,34,π,16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
1 B。
2 C。
3 D。
49.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如果∠1=27°,那么∠2的度数为A。
53° B。
55° C。
57° D。
60°10.如图,直线l1 ∥ l2,∠A=125°,∠B=85°,则∠1+∠2=A。
30° B。
35° C。
36° D。
40°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在直角坐标系中,写出一个在纵轴的负半轴上点的坐标。
12.若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_______。
2014-2015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6题,每题2分,满分12分)1.下列各数中:0、﹣、、、π、0.3737737773…(它的位数无限且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依次加1个),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A.=±9 B.﹣=6 C.(+)2=5 D.16=43.如图,要使AD∥BC,那么可以选择下列条件中的()A.∠1=∠4 B.∠2=∠3 C.∠1+∠B=180°D.∠B=∠D4.点P为互相垂直的直线a、b外一点,过点P分别画直线c、d,使c∥a、d⊥a,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c∥b B.c∥d C.b⊥c D.b⊥d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B.联结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C.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6.如图,在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A.﹣2 B.2﹣C.﹣1 D.1﹣二、填空题(共14题,每题2分,满分28分)7.16的平方根是.8.如果a4=81,那么a=.9.比较大小:﹣2﹣3(填“<”或“=”或“>”)10.计算:8=.11.计算:(+2)2013•(﹣2)2013=.12.根据浦东新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浦东新区常住人口为5 044 430人,数字5 044 430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保留3个有效数字).13.在数轴上,如果点A、点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2,那么A、B两点的距离AB=.14.写出图中∠B的一个同位角.15.如图,直线c与a、b都相交,a∥b,如果∠2=110°,那么∠1=.16.如图,若∠BOC=44°,BO⊥DE,垂足为O,则∠AOD=度.17.如图,△ABC中,CD⊥AC,CE⊥AB,垂足分别是C、E,那么点C到线段AB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18.如图,直线a∥b,点A、B位于直线a上,点C、D位于直线b上,且AB:CD=2:3,如果△ABC 的面积为6,那么△BCD的面积为.19.如图,将两个大小一致的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拼成一个大正方形ABCD,若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则大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厘米.20.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为40°,则另一角为.三、计算题(共5题,21、22每题5分,23、24、25每题6分,满分28分)21.计算:﹣++.22.计算:×()﹣1÷.23.计算:×(﹣)2×÷.24.计算:3﹣27+()﹣2﹣(+2)0.25.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计算:2×÷.四、解答题(共4题,26、27、28每题6分,29题8分,满分26分)2)在图中画出表示点P到直线a距离的线段PM;(2)过点P画出直线b的平行线c,与直线a交于点N;(3)如果直线a与b的夹角为40°,那么∠MPN=°.27.如图,已知AB∥CD,∠1=(4x﹣25)°,∠2=(85﹣x)°,求∠1的度数.28.已知:如图,∠A=∠D,∠B=∠C,那么∠1与∠2互补吗?为什么?2)如图(a),如果∠B+∠E+∠D=360°,那么AB、CD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解:过点E作EF∥AB,如图(b),则∠ABE+∠BEF=180°()因为∠ABD+∠BED+∠EDC=360°(已知)所以∠FED+∠EDC=°()所以()所以AB∥CD时,∠1,∠2,∠3,∠4满足.五、综合题(满分6分)30.皓皓同学在学习了“平方根”这节课后知道了“负数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平方根”,她对这句话产生了兴趣,她想知道负数在其他范围内是否有平方根,所以她上网查找了以下一些资料.数的概念是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学习了实数以后,像x2=﹣1这样的方程还是没有实数解的,因为没有一个实数的平方等于﹣1,即负数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平方根,所以为了了解形如x2=﹣1这类方程的解,就要引入一个新的数i.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记为i2=﹣1,这个数i叫做虚数单位.在这种情况下,i可以与实数b相乘再同实数a相加从而得到形如“a+bi”(a、b为实数)的数,人们把这种数叫作复数,a叫这个复数的实部,b叫做这个复数的虚部.它的加、减、乘法运算与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类似.比如:(1)(2+i)+(4﹣3i)=6﹣2i(2)(i)2=﹣3(3)(5+i)(5﹣i)=52﹣i2=25﹣(﹣1)=26这样数的范围就由实数扩充到了复数,在这种规定下,负数在复数范围内就有平方根.比如:±i就是﹣1的平方根.根据上面的材料解答以下问题:(1)计算:①(2+i)﹣(3﹣2i)=②i3=③(3+i)2=(2)在负数范围内﹣9的平方根是(3)在复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4﹣4=.2014-2015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6题,每题2分,满分12分)1.下列各数中:0、﹣、、、π、0.3737737773…(它的位数无限且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依次加1个),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无理数.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无理数有:﹣,π,0.3737737773…(它的位数无限且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依次加1个),共3个.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2.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A.=±9 B.﹣=6 C.(+)2=5 D.16=4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数指数幂.分析:A、表示81的算术平方根;B、先算﹣6的平方,然后再求的值;C、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D、=.解答:解:A、,故A错误;B、﹣==﹣6,故B错误;C、=2+2+3=5+2,故C错误;D、==4,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掌握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和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要使AD∥BC,那么可以选择下列条件中的()A.∠1=∠4 B.∠2=∠3 C.∠1+∠B=180°D.∠B=∠D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做出选择.解答:解:A、欲证AD∥BC,那可以选择: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1和∠4是内错角,且∠1=∠4,∵要使AD∥BC,那么可以选择∠1=∠4.故本选项正确;B、∵∠2=∠3,可以证明AB∥CD,而不能证明AD∥BC,故本选项错误;C、∵∠1和∠B不是同旁内角,故本选项错误;D、∵∠B和∠D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所以不能证明AB∥CD;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4.点P为互相垂直的直线a、b外一点,过点P分别画直线c、d,使c∥a、d⊥a,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c∥b B.c∥d C.b⊥c D.b⊥d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垂线.分析: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后即可得到正确结论.解答:解:根据题意作出如下图形:根据图形知:b⊥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及垂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作出图形,也可以一步步的推导.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B.联结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C.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分别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垂直的判定分析得出即可.解答:解:A、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错误;B、联结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错误;C、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错误;D、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6.如图,在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A.﹣2 B.2﹣C.﹣1 D.1﹣考点:实数与数轴.分析:首先根据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点B可以求出线段AB的长度,然后根据点B和点C关于点A对称,求出AC的长度,最后可以计算出点C的坐标.解答:解:∵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点B,∴AB=﹣1,∵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点C,∴CA=AB,∴点C的坐标为:1﹣(﹣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实数与数轴,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就让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知道两点间的距离,求较小的数,就用较大的数减去两点间的距离.二、填空题(共14题,每题2分,满分28分)7.16的平方根是±4.考点: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8.如果a4=81,那么a=3或﹣3.考点:有理数的乘方.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开方运算计算即可.解答:解:∵a4=81,∴(a2)2=81,∴a2=9,∴a=3或﹣3.故答案为:3或﹣3.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的逆运算,解题时注意不用漏解.9.比较大小:﹣2>﹣3(填“<”或“=”或“>”)考点:实数大小比较.分析:根据负数比较大小的法则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2|=2≈2.828<|﹣3|=3,所以:﹣2>﹣3,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大小比较,熟知负数比较大小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计算:8=.考点:分数指数幂.分析:首先把8化成23,然后根据幂的乘方的计算方法,求出算式8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8=(23)==.故答案为:.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指数幂问题,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8化成23.(2)此题还考查了幂的乘方,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a m)n=a mn(m,n是正整数).11.计算:(+2)2013•(﹣2)2013=﹣1.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首先逆用积的乘方公式将原式变形为[()()]2013,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出()(\sqrt{3}.﹣2)的值,最后再计算乘方即可解答:解:原式=[()()]2013=(﹣1)2013=﹣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计算,逆用积的乘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2.根据浦东新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浦东新区常住人口为5 044 430人,数字5 044 430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5.04×106(保留3个有效数字).考点: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分析:较大的数保留有效数字需要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用科学记数法保留有效数字,要在标准形式a×10n中a的部分保留,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数起,需要保留几位就数几位,然后根据四舍五入的原理进行取舍.解答:解:数据5 044 430用科学记数法(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表示为:5.04×106,故答案为:5.04×106.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效数字的确定方法.13.在数轴上,如果点A、点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2,那么A、B两点的距离AB=3.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实数的运算.分析:求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数轴上表示两个点所对应的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即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即可.解答:解:∵点A、点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2,∴A、B两点的距离AB=2﹣(﹣),=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能根据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方法,列出式子是本题的关键.14.写出图中∠B的一个同位角∠ECD或∠ACD.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进行分析可得答案.解答:解:∠B的同位角是∠ECD,∠ACD,故答案为:∠ECD或∠AC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线八角,关键是掌握同位角的边构成“F“形.15.如图,直线c与a、b都相交,a∥b,如果∠2=110°,那么∠1=7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的度数,再由补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2=110°,∴∠3=∠2=110°,∴∠1=1820°﹣∠3=180°﹣110°=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6.如图,若∠BOC=44°,BO⊥DE,垂足为O,则∠AOD=46度.考点:垂线.分析:本题需先根据已知条件和所给的图形,列出所要求的式子,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BOC=44°,BO⊥DE,∴∠AOD=180°﹣44°﹣90°=46°.故答案为:4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在解题时要根据已知有条件,再结合图形列出式子是本题的关键.17.如图,△ABC中,CD⊥AC,CE⊥AB,垂足分别是C、E,那么点C到线段AB的距离是线段CE的长度.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找出点C到AB的垂线段即可.解答:解:如图,∵CE⊥AB,垂足是E,∴点C到线段AB的距离是线段CE的长度.故答案为:CE.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18.如图,直线a∥b,点A、B位于直线a上,点C、D位于直线b上,且AB:CD=2:3,如果△ABC 的面积为6,那么△BCD的面积为9.考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三角形的面积.分析:根据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知△BCD和△ABC的面积比等于CD:AB,从而进行计算.解答:解:∵a∥b,∴△BCD的面积:△ABC的面积=CD:AB=3:2,∴△BCD的面积=6×=9.故答案为:9.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间的距离以及三角形的面积比的一种方法,即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它们的底的比.19.如图,将两个大小一致的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拼成一个大正方形ABCD,若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则大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厘米.考点:正方形的性质.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易得大正方形的面积,求得大正方形面积的算术平方根即为所求的边长.解答:解:∵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厘米,故答案为.点评:考查有关正方形的计算;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20.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为40°,则另一角为40°或14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可得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又由其中一个角为40°,则可求得另一角的度数.解答:解:∵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一个角为40°,∴另一角为:40°或140°.故答案为:40°或14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若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三、计算题(共5题,21、22每题5分,23、24、25每题6分,满分28分)21.计算:﹣++.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析:直接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原式=(﹣++)=(4﹣1)=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熟知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方法为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计算:×()﹣1÷.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先算负指数幂,再从左向右的顺序运算即可.解答:解:×()﹣1÷=×÷,=3÷,=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的法则.23.计算:×(﹣)2×÷.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先开方及乘方,再从左向右运算即可.解答:解:×(﹣)2×÷=(﹣1)×3×÷,=(9﹣3),=9﹣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的法则.24.计算:3﹣27+()﹣2﹣(+2)0.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分析:利用分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及负整数指数幂的法则结合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求解即可.解答:解:3﹣27+()﹣2﹣(+2)0=﹣3+3﹣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分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及负整数指数幂的法则.25.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计算:2×÷.考点:分数指数幂.分析:首先分别求出2、、的值各是多少,然后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方法,求出算式2×÷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2×÷=2×=23=8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指数幂问题,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2的值是多少.(2)此题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四、解答题(共4题,26、27、28每题6分,29题8分,满分26分)2)在图中画出表示点P到直线a距离的线段PM;(2)过点P画出直线b的平行线c,与直线a交于点N;(3)如果直线a与b的夹角为40°,那么∠MPN=50°.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分析:(1)以点P为圆心,以大于点P到a的距离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与直线a相交于两点,再分别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它们之间距离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一点,过这一点与点P 作直线,与a相交于点M,PM就是所要求作的垂线段;(2)以点P为顶点,画一条直线为一边,作∠P等于这条直线与直线b所成的夹角,则∠P的另一边所在的直线就是所要求作的直线c;(3)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MNP=∠4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出∠MPN的度数.解答:解:(1)如图1所示,PM就是所要求作的点P到直线a距离的垂线段;(2)如图2所示,直线c就是所要求作的直线b的平行线;(3)如图3,∵直线a与b的夹角为40°,∴∠PNM=40°,∴∠MPN=90°﹣40°=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是小综合题,难度不大,只要细心便不难求解27.如图,已知AB∥CD,∠1=(4x﹣25)°,∠2=(85﹣x)°,求∠1的度数.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3的度数,再根据∠1=∠3可知∠1+∠2=180°,把,∠1=(4x﹣25)°,∠2=(85﹣x)°代入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CD,∴∠2+∠3=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3(对顶角相等)∴∠1+∠2=180°,即(4x﹣25)+(85﹣x)=180,解得x=40.∴∠1=4x﹣25°=13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8.已知:如图,∠A=∠D,∠B=∠C,那么∠1与∠2互补吗?为什么?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首先根据内错角相等得两条直线平行,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内错角相等,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得∠AFC=∠D,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两条直线平行,从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明结论.解答:解:∠1与∠2互补.理由如下:∵∠C=∠B,∴AB∥DC,∴∠A=∠AFC,∵∠A=∠D,∴∠AFC=∠D;∴AF∥ED,∴∠1+∠2=180°.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注意综合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2)如图(a),如果∠B+∠E+∠D=360°,那么AB、CD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解:过点E作EF∥AB,如图(b),则∠ABE+∠BE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因为∠ABD+∠BED+∠EDC=360°(已知)所以∠FED+∠EDC=180°(等式的性质)所以EF∥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AB∥CD时,∠1,∠2,∠3,∠4满足∠1+∠3=∠2+∠4.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过点E作EF∥AB,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ABE+∠BEF=180°,∠ABD+∠BED+∠EDC=360°可得出∠FED+∠EDC=180°,故可得出FE∥CD,由此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E作EF∥AB,如图(b),则∠ABE+∠BE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因为∠ABD+∠BED+∠EDC=360°(已知),所以∠FED+∠EDC=180°(等式的性质),所以EF∥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所以AB∥CD时,∠1,∠2,∠3,∠4满足∠1+∠3=∠2+∠4.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80,等式的性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3=∠2+∠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五、综合题(满分6分)30.皓皓同学在学习了“平方根”这节课后知道了“负数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平方根”,她对这句话产生了兴趣,她想知道负数在其他范围内是否有平方根,所以她上网查找了以下一些资料.数的概念是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学习了实数以后,像x2=﹣1这样的方程还是没有实数解的,因为没有一个实数的平方等于﹣1,即负数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平方根,所以为了了解形如x2=﹣1这类方程的解,就要引入一个新的数i.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记为i2=﹣1,这个数i叫做虚数单位.在这种情况下,i可以与实数b相乘再同实数a相加从而得到形如“a+bi”(a、b为实数)的数,人们把这种数叫作复数,a叫这个复数的实部,b叫做这个复数的虚部.它的加、减、乘法运算与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类似.比如:(1)(2+i)+(4﹣3i)=6﹣2i(2)(i)2=﹣3(3)(5+i)(5﹣i)=52﹣i2=25﹣(﹣1)=26这样数的范围就由实数扩充到了复数,在这种规定下,负数在复数范围内就有平方根.比如:±i就是﹣1的平方根.根据上面的材料解答以下问题:(1)计算:①(2+i)﹣(3﹣2i)=﹣1+3i②i3=﹣i③(3+i)2=8+6i(2)在负数范围内﹣9的平方根是±3i(3)在复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4﹣4=(x+)(x﹣)(x+i)(x﹣i).考点:实数的运算;因式分解的应用.专题:阅读型.分析:(1)①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计算即可;②根据积的乘方进行运算,③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计算;(2)根据平方根的概念计算;(3)根据因式分解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①(2+i)﹣(3﹣2i)=2+i﹣3+2i=﹣1+3i,②i3=i2•i=﹣i,③(3+i)2=9+6i+i2=8+6i;(2)±=±3i;(3)x4﹣4=(x2+2)(x2﹣2)=(x+i)(x﹣i)(x﹣)(x+).故答案为:(1)①﹣1+3i②﹣i③8+6i;(2)±3i;(3)(x+i)(x﹣i)(x﹣)(x+).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和因式分解的应用,理解新定义、正确运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四川省仁寿联谊学校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分 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有下列各数22,—(43-),3)6(-, -8- ,5)2(--,—(-7) ,24-,+6,-4,-π,23-,这几个数中,负数( )个. A .3. B.4 C.5 。
D.62、钓鱼岛历来的中国的固有土地,2012年10月,日本政府非法所为“国有化”的购岛行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
中国民众自主抵制日货导致日本政直接经济损失达3.45亿元,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345×109B 、3.45×108C 、3.45×109D 、345×10103、下列各题中,错误的是( )A. x 的5倍与y 的和的一半,用代数式表示为25yx + B.代数式5(x+y)的意义是5与(x+y)的积 C .代数式.,22的平方和的意义是y x y x + D.比x 的2倍多3的数,用代数式表示为2x+34、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如图则a 、-a 、b 、-b 大小关系是( )A .-b >a >-a >bB .a >-a >b >-bC .b >a >-b >-aD .-b <a <-a <b5.、下列说法:①如果两个数的积为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②如果两个数和为0,则至少有一个数为0;③绝对值是本身的有理数只有1;④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0,1。
⑤零有相反数。
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6、如果2a +与(b -1)2互为相反数, 那么代数式2011()a b +的值是()A 、1B 、-1C 、±1D 、20087、在数轴上与点-2的距离为4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A 、-6 B 、2 C 、±3 D 、-6或28、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135元,其中一个盈利25%,另一个亏本25%,在这次买卖中,a O b这家商店( )A 、不赔不赚B 、赚了9元C 、赚了18元D 、赔了18元9、若|a|=+a ,则a 是 ( )A 、非正数B 、正数C 、负数D 、非负数10、a 是二位数,b 是三位数,如果把a 置于b 的左边,那么所成的三位数可表示为( ) A 、1000a +10b B 、1000a +b C 、ab D 、1000ab11.六个好朋友见面互相握手致意,每两个人握一次手,握手的次数一共是( ) A .20 B .30 C .15 D .3612.把棱长为的正方体摆成如图所示的形状,从上向下数,第一层1个,到第二层有3个,……按这种规律摆放,到第五层的正方体个数是( )A .10B .12C .15D .2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6|= ,a 的相反数是 ,-3的倒数是14、比较大小:-32 (-3)2,-33 (-3)3,- -15、某学校8年级共有18个班,每班均有X 个男同学,Y 个女同学,则该校8年级学生共有 人 任写一个比-1大的负数为 。
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3的相反数是( )A.3B.13C.13-D.3- 2.比较﹣3,1,﹣2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3<﹣2<1B .﹣2<﹣3<1C .1<﹣2<﹣3D .1<﹣3<﹣23.哈市某天的最高气温为28℃,最低气温为21℃,则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 )A .5℃B .6℃C .7℃D .8℃4.如果a+b <0,a >b ,ab <0,则( )A .a <0,b >0B .|a|<|b|C .|a|>|b|D .a <0,b <05.太阳的温度很高,其表面温度大概有6000℃,而太阳中心的温度达到了192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将19200000表示为( )A .1.92×106B .1.92×107C .1.92×108D .1.92×109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0=0B .22×32=26C .(32)3=35D .2-2=1/47.某粮食公司2013年生产大米总量为a 万吨,比2012年大米生产总量增加了10%,那么2012年大米生产总量为A.%)101(+a 万吨B.%)101(+a 万吨 C.%)101(-a 万吨 D.%)101(-a 万吨 8.果的单价为a 元/千克,香蕉的单价为b 元/千克,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共需( )A.(a+b )元B.(3a+2b )元C.(2a+3b )元D.5(a+b )元9.化简ab ab 45+-的结果是( )A.-1B.aC.bD.ab - 10.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星星”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有4个“星星”,第2个图形一共有7个“星星”,第3个图形一共有10个“星星”,……,则第7个图形中“星星”的个数为 ( )A .19B .20C .22D .23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若向东走5米记作+5米,则向西走5米应记作_________米.12.计算:1-= ,-22 = ,()23-= . 13.计算:π-3=14.一组数:1,-2,3,-4,5,-6,…99,-100,这100个数的和等于 .15.计算:133⎛⎫-⨯= ⎪⎝⎭ . 16.计算:(12)2-(3-π)0= 17.化简:2(a +1)-a =________.18.下列式子按一定规律排列:357a a a a ,,,,2468⋅⋅⋅ ,则第2014个式子是 . 三、计算题(每题4分,共40分)19.计算:试卷第2页,总2页(1).(2).(3).(4).(5).)14()2()61()3121(2-⨯-+-÷- (6) .22+(-1)4+(5-2)0-|-3|;化简(7).)3()52(b a b a +-- (8).2222735xy y x xy y x --+(9).先化简,再求值:)2(2)3(22222b a ab b a ab b a ---+-,其中a =1,2-=b .(10).先化简,再求值:(4ab 3-8a 2b 2)÷4ab +(2a +b )(2a -b ),其中a =2,b =1.四、解答题(共6分)24.出租车司机小李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如下:+15,-3,+14,-11,+10,-12,+4,-15,+16,-18.(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距下午出车地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若每千米耗油4升,这天下午共耗油多少升?答案第1页,总1页 参考答案1.A .2.A .3.C【答案】B5.B.6.D7.B.8.C9.D10.C.11.-512.1,14,9,-2. 13.3-π14.-5015.1-.16.1.17.a +218.4027a 4028. 19.(1)-2.5;(2);(3)-15;(4)1.20.-17.21.422.b a 6--23.2262xy y x -24.(1)0,(2)472。
北京市西城区2014—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数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4的平方根是( ).A .16±B .2±C .2-D .2 2. 已知b a <,下列不等式中,变形正确的是( ). A .33->-b a B .33ba > C .b a 33->- D .1313->-b a 3.如图,为了估计一池塘岸边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小丽同学在池塘一侧选取了一点P ,测得P A =5m ,PB =4m ,那么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 .6m B .7m C .8m D .9m 4.在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426()x x = B. 326x x x ⋅= C. 2242x x x += D. 624x x x ÷= 5.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AB ∥CD ,∠1=110°,则∠2等于( ).A .65°B .70°C .75°D .80°6.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7 B .8 C .9 D .10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线段AB 平移得到线段MN ,若点A (-1,3)的对应点为M (2,5),则点B (-3,-1)的对应点N 的坐标是( ). A .(1,0) B .(0,1) C .(-6,0) D .(0,-6)8.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B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D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9.右图是表示某地区 2010~2014年生产总值(简称GDP ,单位:亿元)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12年该地区的GDP 未达到5500亿元 B .2014年该地区的GDP 比2012年翻一番C .2012~2014年该地区每年GDP 增长率相同D .2012~2014年该地区的GDP 逐年增长10.周末,小明与小文相约一起到游乐园去游玩,下图是他俩在微信中的一段对话:根据上面两人的对话纪录,小文能从M 超市走到游乐园门口的路线是( ). A .向北直走700米,再向西直走300米 B .向北直走300米,再向西直走700米 C .向北直走500米,再向西直走200米 D .向南直走500米,再向西直走200米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第11~14题,每小题3分,第15~18题,每小题2分)11. 不等式组315247x x x -≥⎧⎨+<+⎩,的解集是 ___.12.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在电线杆的两侧拉有两根钢线用来固定电线杆(如图所示),这样做的数学原理是_ _ _.13表示在数轴上,在这四个无理数中,被墨迹(如图所示)覆盖住的无理数是 .14.如图,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条边上,若∠1=50°,则∠2的度数为 .15.平移变换不仅与几何图形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一些特殊结构的汉字中,也有平移变换的现象,如:“日”,“朋”,“森”等,请你开动脑筋,再写出两个具有平移变换现象的汉字 .16.已知两点A (m ,5),B (-3,n ),AB ∥y 轴,则m 的值是 ,n 的取值范围是 .17.已知2()16x y +=,2xy =,则2()x y -=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B ,C ,D 四点的坐标分别是A (-2,3), B (4,3),C (0,1),D (1,2),动点P 从点A 出发,在线段AB 上以每秒1个单 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 运动,到达点B 时停止运动.射线PC ,PD 与x 轴分别 交于点M ,点N ,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秒,若以点C ,D ,M ,N 为顶点能围成一个四边形,则t 的取值范围是 .191.解:20.解不等式211143x 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解:21.先化简,再求值:2()()()(23)a b a b a b a a b +-+---,其中a =12-,b =1.解:22.如图,在△ABC 中,∠A =∠C ,∠ABC =70º,EF ∥BD ,∠1=∠2,求∠ADG 的度数.解:23.某学校在暑假期间安排了“心怀感恩•孝敬父母”的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在假期中多帮父母干家务.开学以后,校学生会的老师们在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就暑假期间 “平均每天帮助父母干家务所用时长”进行了调查,以下是根据相关数据绘制的统计图 的一部分(每段时长均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在本次随机抽取的样本中,调查的学生人数是 人; (2)补全扇形统计图,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如果该校共有学生3000人,请你估计“平均每天帮助父母干家务的时长不少于 30分钟”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并给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解:(3)10~20分钟20~30分钟分钟 平均每天帮助父母干家务所用时长分布统计图平均每天帮助父母干家务所用时长学生人数统计图时间/分钟频数24.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0,1),B(2,0),C(2,3) .(1)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画出△ABC,△ABC的面积为;(2)点P在x轴上,且△ABP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求点P的坐标.解:(2)25.为了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促进水资源节约,某地实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收费标准如下表:居民用水阶梯水价表单位:元/立方米(1)小明家5月份用水量为14立方米,在这个月,小明家需缴纳的水费为元;(2)小明家6月份缴纳水费110元,在这个月,小明家缴纳第二阶梯水价的用水量为立方米;(3)随着夏天的到来,用水量将会有所增加,为了节省开支,小明家计划7月份的水费不超过180元,在这个月,小明家最多能用水多少立方米?解:(3)26.在乘法公式的学习中,我们采用了构造几何图形的方法研究问题,借助直观、形象的几何模型,加深对乘法公式的认识和理解,从中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感悟几何与代数内在的统一性.根据课堂学习的经验,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①,边长为(k+3)的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边长为k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可剪拼成一个长方形(不重叠无缝隙),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用含k的式子表示);(2)有3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4张边长分别为a,b (a <b) 的长方形纸片,5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纸片,现从其中取出若干张纸片(每种纸片至少取一张),拼成一个正方形(不重叠无缝隙),则所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长可以为;A.a+b B.2a+b C.3a+b D.a+2b(3)一个大正方形和4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按图②,图③两种方式摆放,求图③中,大正方形中未被4个小正方形覆盖部分的面积(用含m,n的式子表示).解:(3)五、解答题(本题6分)2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AD=∠BCD.(1)求证AB∥CD;(2)连接AC,作∠DAC的平分线交CD于点E,过点C作CF⊥AE交AE的延长线于点F,交AD的延长线于点H.请画出完整的图形,并证明∠BAC+∠ADC =2∠H.证明:(1)(2)。
2014-2015学年度(下)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试卷
命题:贾婷审题:
说明:本试卷共三道大题6页,满分120分,90分钟完成。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4a-2a=2
B. a6÷a3=a2
C. (-a3b) 2=a6b2
D. (a-b) 2=a2-b2
2. 下列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0.000 0025的颗粒物,将0.000 0025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 2.5×10-7
B. 2.5×10-6
C. 25×10-7
D. 0.25×10-5
4.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2a+b)(2a-b)
B. (2a+b)(b-2a)
C. (2a+b)(-2a-b)
D. (2a-b) (-2a-b)
5.如图,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条边上,∠2=70°,那么∠1的度数是()
A. 70°
B. 30°
C. 20°
D. 15°
6.夏天到了,某小区准备开放游泳池,物业管理处安排一名清洁工对一个无水游泳池进行清洗。
该工人先打开一个进水管,蓄了少量水后关闭进水管并立即进行清洗,一段时间后,再同时打开两个出水管将池内的水放完,随后将两个出水管关闭,并同时打开两个进水管将水池蓄满。
已知每个进水管的进水速度与每个出水管的出水速度相同。
从工人最先打开一个进水管开始,所用的时间x ,游泳池内的蓄水量为y ,则下列能够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像是 ( )
7.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8,则该三角形第三边可能是 ( )
A. 3
B. 8
C. 10
D. 3或8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位角相等
B. 内错角相等
C. 同旁内角相等
D. 对顶角相等
9..如图,已知AC‖BD,∠CAE=30°,∠DBE=45°,则∠AEB等于()
A. 30°
B. 45°
C. 60°
D. 75°
10.请你计算:(1-x)(1+x);(1-x)(1+x+x2);…;猜想(1-x)(1+x+x2+…+x n)的结果是()
A.1-x n+1
B. 1+x n+1
C. 1-x n
D. 1+x n
二、填空题。
(每空3分,共27分)
11.已知|a-2|+(b+0.5)2=0,求a11b11= ;
12.如图,△ABC中,AD是边BC的中线,
S△ABD=24,则S△ACD= ;
13.如果代数式x2+kx+49是完全平方式,则k=
;
1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3cm,4cm,5cm,则斜边上的高h=
15.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y (℃)随着所处深度x (km )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个地点y 与x 之间的关系可以近似地用关系式y=35x+20来表示。
当x 的值是5时,y= ; 16.一个角的余角等于40°,那么它的补角等于 ;
17.若a 2+a+1=4,则(2-a )(3+a)= ; 18.a m =2,a n =3,a 2m-3n = ;
19.如图,当 时,CE ‖AB 成立。
(只需要写出一个条件即可) 三、解答题。
(共计63分) 20.如图,已知线段AB ,∠α, ∠β,分别过A , B 作∠CAB=∠α, ∠CBA=∠β.(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2分)
21.计算(10分)
-32×(2014-2015)0÷3-2÷(-27)
22.先化简,再求值。
(12分)
(2x+y)2 -(2x-y)(x+y) -2(x-2y)(x+2y),其中x=1,y=﹣2
23.如图,EF‖BC,AC平分∠BAF,∠B=80°.求∠C的度数。
(14分)
24.小明某天上午9时骑自行车离开家,15时回家,他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每空1分,第5小题6分,共计15分)
(1)图像表示变量和的关系;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2)10时,他距离家km,13时他距离家km。
(3)他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时,距离km。
(4)11时到12时他行驶了km。
(5)他由离家最远的地方返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014-2015学年度(下)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数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 -1
12. 24
13. ±14
14. 2.4
15. 195
16. 130°
17. 3
18. 4/27
19. ∠2=∠4或∠3=∠B(答对一个即可)
三、解答题
20.略
21. 解:原式=-9×1÷(1/9)÷(-27)---------------------------------5分
=-81÷(-27)--------------------------------------------------3分
=3------------------------------------------------------------------2分
22 解:原式=(4x2+4xy+y2)-(2x2+2xy-xy-y2)-2(x2-4y2)------4分
=4x2+4xy+y2-2x2-xy+y2-2x2+8y2---------------------2分
=3xy+10y2-----------------------------2分
把x=1,y=-2分别代入上式得:
3×1×(-2)+10×(-2)2------------------------------2分
=-6+40
=34---------------------------------2分
23 解:∵EF‖BC(已知)
∴∠BAF+∠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80°(已知)
∴∠BAF=100°
∵AC平分∠BAF(已知)
∴∠CAF=1/2∠BAF=50°(角平分线定义)
∵EF‖BC(已知)
∴∠C=∠CAF=5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4.(1)距离;时间;时间;距离
(2)10;30
(3)12,30
(4)15
(5)解:(30-15)÷(15-13)=7km/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