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下)。
- 格式:ppt
- 大小:129.50 KB
- 文档页数:20
副本-第三章本量利分析练习题(答案)第三章练习题一、单选1、(A)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假设,是本—量—利分析的出发点。
A、相关范围假设B、模型线性假设C、产销平衡假设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2、在各种盈亏临界图中,(B)更符合变动成本法的思路。
A、传统式B、贡献毛益式C利量式D、单位式3、在单位盈亏临界图中,产品销售单价线与(A)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A单位成本线B单位固定成本线C单位变动成本线D利润线4、已知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A 企业计划年度销售量为1000件,销售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20元,固定成本总额20000元,则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列是(A)A、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B、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C、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D、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5、在利量式盈亏临界图中,若横轴代表销售额,则利润线的斜率代表(C)A、单位边际贡献B、变动成本率C、边际贡献率D、单位变动成本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产品单位售价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A)件。
A、400B、222C、143D、5007、下列各式中,其计算结果不等于变动成本率的是(B)A 、1-边际贡献率B、1-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C、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D、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8、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盈亏临界点的是(B)A、提高单价B、增加销售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9某单位某产品的单价为4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20000元,目标净利润为268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则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量为(A)。
第三章量本利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本量利分析的基础,也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出发点。
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B.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C.产销平衡假设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2.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3.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
A.税金成本B.材料成本C.人工成本D.变动成本4.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 )。
A.销售单价B.单位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D.产销量5.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
A.单位售价B.总成本C.销售收入D.变动成本6.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
A.保本量B.贡献边际C.保本作业率D.保本额7.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安全边际( )。
A.不会随之变动B.不一定随之变动C.将随之发生同方向变动D.将随之发生反方向变动8.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45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的产品为( )。
A.2000件B.1333件C.800件D.1280件9.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固定成本总额60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 )。
A.200件B.300件C.120件D.400件10.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是36元,固定成本总额4 000元,产品单位销售价格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 .400件B.222件C.143件D.500件11.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只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保本点的措施是()。
A.提高单价B.增加产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降低固定成本12.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其保本量为20万件,单价2元,贡献边际率为40%,其固定成本为()。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不是本量利关系基本公式的是( A )。
A.利润=单位贡献毛益×销售量-变动成本B.利润=单价×销售量-(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C.利润=销售收入×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D.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2.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B )。
A.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lB.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1C.变动成本率+贡献毛益率=lD.贡献毛益率×安全边际率=销售利润率3.某企业生产产品A,单位变动成本10元,年产销量均为5 000件,年固定成本10 000元,单位售价15元,则总的贡献毛益为( C )。
A.5 000 B.15 000 C.25 000 D.115 000 4.某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单位售价8元,单位变动成本5元,年固定成本为30 0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为( D )元。
注意:销售额与销售量的区别A.10 000 B.30 000 C.50 000 D.80 0005.其他条件不变,单价提高,则盈亏临界点( C )。
A.提高 B.不变 C.下降 D.A、B、C都有可能6. 在各种盈亏临界图中,( B )更符合变动成本法的思路。
A. 传统式B. 贡献毛益式C. 利量式D.单位式7.某产品的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固定成本为20 000元,目标净利润为13 400元,所得税率为33%,则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量为( A )。
【13400/(1-33%)+20000】/5A.8 000件 B.6 680件 C.8 0000件 D.66 800件8.正常盈利情况下,对利润最敏感的因素是( C )。
A.单位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单价 D.销售量二、多项选择题1.其他因素不变时,会引起企业利润上升的有( ABCD )。
A.单价上升 B.销量增加C.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D.固定成本下降2.下列因素上升时,会导致盈亏临界点上升的因素为( BC )。
章节作业(一)考核内容第一章管理睬计概论其次章成本习性与变动成本法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是在管理睬计初级阶段产生的。
【答案】BA.变动成本法 B.经济增加值C.本量利分析 D.预算限制【。
2.管理睬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答案】DA.成本限制 B.经营预料 C.预算管理 D.成本核算3.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答案】CA.财务管理 B.预算会计 C.管理睬计 D.成本会计4.管理睬计的会计主体不包括()。
【答案】CA.责任人 B.个别产品C.总经理 D.个别部门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管理睬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分内容()。
A.会计主体不同 B.核算依据不同C.法律效力不同 D.最终目标不同【答案】D6.管理成本是对企业为了特别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类成本概念的总称。
管理成本的内容不包括()。
A.决策成本 B.预料成本 C.限制成本 D.责任成本【答案】B7.通过成本性态的分析,把企业全部成本最终分为()A.变动成本和销售成本 B.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C.固定成本和生产成本 D.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答案】B8.租赁费属于()。
A.酌量性固定成本 B.约束性固定成本C.技术性变动成本 D.酌量性变动成本【【答案】A9.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
A.半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混合成本【讲评】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延期变动成本,在确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保持固定不变,一旦突破这个业务量限度,其超过部分的成本就相当于变动成本。
【答案】C10.历史资料分析法是依据企业若干期成本与业务量的相关历史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完成成本习性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不包括()。
A.干脆分析法 B.凹凸点法C.散布图法 D.回来直线法【讲评】历史资料分析法是依据企业若干期成本与业务量的相关历史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完成成本习性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第三章作业本量利分析参考答案第三章本-量-利分析⼀、单项选择题1.不是本量利关系基本公式的是( A )。
A.利润=单位贡献⽑益×销售量-变动成本B.利润=单价×销售量-(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C.利润=销售收⼊×贡献⽑益率-固定成本D.利润=销售收⼊-固定成本-变动成本2.下列等式不成⽴的是( B )。
A.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lB.安全边际率+贡献⽑益率=1C.变动成本率+贡献⽑益率=lD.贡献⽑益率×安全边际率=销售利润率3.某企业⽣产产品A,单位变动成本10元,年产销量均为5 000件,年固定成本10 000元,单位售价15元,则总的贡献⽑益为( C )。
A.5 000 B.15 000 C.25 000 D.115 000 4.某企业只⽣产销售⼀种产品,该产品单位售价8元,单位变动成本5元,年固定成本为30 0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为( D )元。
注意:销售额与销售量的区别A.10 000 B.30 000 C.50 000 D.80 0005.其他条件不变,单价提⾼,则盈亏临界点( C )。
A.提⾼ B.不变 C.下降 D.A、B、C都有可能6. 在各种盈亏临界图中,( B )更符合变动成本法的思路。
A. 传统式B. 贡献⽑益式C. 利量式D.单位式7.某产品的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固定成本为20 000元,⽬标净利润为13 400元,所得税率为33%,则实现⽬标净利润的销售量为( A )。
【13400/(1-33%)+20000】/5A.8 000件 B.6 680件 C.8 0000件 D.66 800件8.正常盈利情况下,对利润最敏感的因素是( C )。
A.单位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单价 D.销售量⼆、多项选择题1.其他因素不变时,会引起企业利润上升的有( ABCD )。
A.单价上升 B.销量增加C.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D.固定成本下降2.下列因素上升时,会导致盈亏临界点上升的因素为( BC )。
一、本量利概述本量利关系是指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本量利分析就是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所进行的分析。
本量利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短期内产品销售量、销售价格、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以及产品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
(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1) 销售价格固定假设售价为常数,其前提条件是产品处于成熟期,售价比较稳定。
(2) 成本是线性的假设总成本函数是一元线性方程。
•(3) 产销平衡• 假设在制造企业,存货水平保持不变,则产量等于销量,可以实现产销平衡。
•(4) 销售组合固定• 销售组合是企业销售的各种产品所组成的比例关系。
销售组合固定是假定在一个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各种产品的销售量占全部产品销售量的比重不变。
(二)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假设销售价格为p,销售量为x ,固定成本总额为a ,单位变动成本为b,利润为P ,则公式可以表述为:P = px-bx - a = (p - b)x - a注意:上述公式中的利润在我国指营业利润,在西方国家指“息税前利润”,即未扣减所得税和利息之前的利润。
(三)边际贡献及相关指标的计算1.边际贡献的概念边际贡献,也称贡献毛益或创利额,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边际贡献的绝对数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单位概念,称为单位边际贡献(用CM表示),它是指产品的销售价格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反映的是每一个单位产品的创利能力,也就是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可提供的创利额。
边际贡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总额概念,称为边际贡献总额(用TCM表示),一般就简称边际贡献,它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减去变动成本总额后的余额。
边际贡献也常用相对数,即边际贡献率来表现。
边际贡献率是指边际贡献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边际贡献占销售价格的百分比。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练习题习题一要求1:计算该产品的损益平衡点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解:损益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600 000 / (160-100) =10 000(只)损益平衡点销售额=10 000×160=1 600 000(元)要求2:假定单位售价降低至150元,单位变动成本减少至70元,计算新的损益平衡点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解:损益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600 000 / (150-70) =7 500(只)损益平衡点销售额=7 500×150=1 125 000(元)习题二要求1:如果目标利润200 000元,单位产品售价应定在多少?解:单位产品目标售价=[(200 000+1 000 000 ) /10 000]+200=320(元)要求2:如果单位售价350元,目标利润600 000元,在不扩大产销条件下应采取什么措施?解:为实现目标利润,在不扩大产销条件下可采取的措施有:(1)降低固定成本目标固定成本= (350-200)×10 000-600 000=900 000(元)(2)降低单位变动成本目标单位变动成本=350-(600 000+1 000 000)/10 000=190(元)要求3:如果售价400元,预计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则需要销售多少只B产品才能获利800 000元?解:目标销售量=(800 000+1 000 000)/(400-200)=9 000(只)习题三要求1:计算下一年度的预期利润。
解:下一年度的预期利润=125 000-100 000-10 000=15 000(元)要求2:在下列情况下,分别计算获利水平:(1)贡献毛益增加10%;(2)贡献毛益减少10%;(3)销售量增加10%。
解:(1)原贡献毛益总额=125 000-100 000=25 000(元)贡献毛益增加10%时的获利水平=25 000×(1+10%)-10 000=17 500(元)(2)贡献毛益减少10%时的获利水平=25 000×(1-10%)-10 000=12 500(元)(3)因为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所以当销售量增加10%时,贡献毛益也增加10%。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计算边际贡献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
A.单位售价B.总成本C.销售收入D.变动成本2.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
A.保本量 B.边际贡献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3.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安全边际( )。
A.不会随之变动 B.不一定随之变动C.将随之发生同方向变动 D.将随之发生反方向变动4.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45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的产品为( )。
A.2000件B.1333件C.800件D.1280件5.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固定成本总额60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 )。
A.200件B.300件C.120件D.400件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是36元,固定成本总额4 000元,产品单位销售价格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400件 B. 222件C.143件 D. 500件7.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只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保本点的措施是()。
A.提高单价 B.增加产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降低固定成本8.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其保本量为20万件,单价2元,贡献边际率为40%,其固定成本为()。
A .50万元 B. 100万元C. 8万元 D. 16万元9.已知某企业本年目标利润为2 000万元,产品单价为600元,变动成本率为30%,固定成本总额为600万元,则企业的保利量为 ( )。
A.61 905 B.14 286C.50 000 D.54 00010.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保利点产生影响的是( )。
A.成本B.单价C.销售量D.目标利润11.已知企业某产品的单价为2 000元,目标销售量为3 5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100 000元,目标利润为600 000元,则企业应将单位变动成本的水平控制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