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本量利分析 同步练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59.00 KB
- 文档页数:5
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益率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益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A.单位贡献毛益B.贡献毛益率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综合贡献毛益率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A.贡献毛益率B.单位利润C.单位售价D.单位贡献毛益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 6 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4 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 0.5 元,500 销量为件,则其产品贡献毛益为()元A.650B.750C.850D.950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A.销售量上升B.产品单价下降C.固定成本下降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 24 元,保本销售量为 150 件,销售额可达 4800 元,则安全边际率为()A.33.33%B.25%C.50%D.20%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A.贡献毛益B.营业利润C.营业毛利D.期间成本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A.保本量B.贡献毛益C.保本作业率D.保本额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A.两者相等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D.两者之和等于 1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一定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 600件,单位变动成本 6 元,月固定成本 1000元,1640 元,欲实现利润则单价应为()A.16.40B.14.60C.10.60D.10.4015、销售收入为 20 万元,贡献毛益率为 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万元。
第三章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管理会计中本量利分析的目标利润通常是指()。
A.息税前利润B.营业净利润C.利润总额D.净利润2、某产品边际贡献率为40%,单位变动成本36元,则该产品单价为()。
A.50.4元B.90元C.60元D.723、当销售量不变和()时,边际贡献增加。
A.单位变动成本减少B. 单位变动成本增加C.固定成本总额减少D. 固定成本总额增加4、当()时,边际贡献率总是增加。
A.保本量增加B. 保本量减少C. 变动成本率增加D. 变动成本率减少5、下列哪个因素会使保本点发生变化()。
A.销售量增加B.生产量减少C.变动成本总额随产量增加而增加D.由于增加设备而增加固定成本6、某企业保本作业率为60%,安全边际量500件,则该企业实际销售量为()。
A.800件B.833件C.1250件D.1500件7、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则()。
A.会使保本点同方向变动B.会使安全边际同方向变动C.会使利润反方向变动D.会使保利点同方向变动8、当单位变动成本单独变动时,则()。
A.会使保本点同方向变动B.会使安全边际同方向变动C.会使利润同方向变动D.会使保利点反方向变动9、当销售量单独变动时,则()。
A.会使计算的保本点同方向变动B.会使计算的保利点同方向变动C.会使安全边际同方向变动D.全使利润反方向变动10、某产品单位10元,边际贡献率为40%,固定成本800元,目标利润1000元,则保利量为()。
A.300件B.450件C.200件D.133件11、某产品变动成本率70%,固定成本4000元,目标净利润134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则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额为()。
A.8571元B.17800元C.20000元D.26869元12、某产品边际贡献率为50%,保本作业率为70%,则销售利润率为()。
A.35%B.140%C.15%D.40%13、某产品保本销售量为1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边际贡献率为40%,则销售1200件的利润为()。
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B )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益率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益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D )A.单位贡献毛益B.贡献毛益率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综合贡献毛益率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A )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D )A.贡献毛益率B.单位利润C.单位售价D.单位贡献毛益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毛益为(B )元A.650B.750C.850D.950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 B)A.销售量上升B.产品单价下降C.固定成本下降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B )A.33.33%C.50%D.20%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A )A.贡献毛益B.营业利润C.营业毛利D.期间成本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C )A.保本量B.贡献毛益C.保本作业率D.保本额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 B)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B )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D )A.两者相等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D.两者之和等于1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 A)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一定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D )B.14.60C.10.60D.10.4015、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毛益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A )万元。
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B.固定本钱总额÷奉献毛益率C.固定本钱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本钱〕D.固定本钱总额÷综合奉献毛益率E.固定本钱总额÷奉献毛益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本钱总额÷〔〕A.单位奉献毛益B.奉献毛益率C.单价一单位变动本钱D.综合奉献毛益率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A.单位变动本钱越大,总本钱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B.单位变动本钱越大,总本钱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C.单位变动本钱越小,总本钱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D.单位变动本钱越小,总本钱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A.奉献毛益率B.单位利润C.单位售价D.单位奉献毛益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本钱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本钱0.5元,销量为500件,那么其产品奉献毛益为〔〕元A.650B.750C.850D.950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A.销售量上升B.产品单价下降C.固定本钱下降D.产品单位变动本钱下降7、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那么平安边际率为〔〕A.33.33%B.25%C.50%D.20%8、在变动本钱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A.奉献毛益B.营业利润C.营业毛利D.期间本钱9、在以下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平安程度的指标是〔〕A.保本量B.奉献毛益C.保本作业率D.保本额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本钱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那么保本销售量〔〕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本钱的计算根底是〔〕A.完全本钱法B.变动本钱法C.吸收本钱法D.制造本钱法12、保本作业率与平安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A.两者相等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D.两者之和等于1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那么能实现的利润〔〕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一定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方案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本钱6元,月固定本钱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那么单价应为〔〕B.14.6015、销售收入为20万元,奉献毛益率为60%,其变动本钱总额为〔〕万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管理会计(一)》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本量利分析主要内容的是()。
A.盈亏平衡分析B.相关因素变动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分析C.确保目标利润实现的销售预测分析D.财务风险分析2.关于本量利关系基本公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B.利润=销售价格×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C.利润=(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D.利润=销售价格×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3.远大公司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已知甲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21元,销售价格为35元,每个月的固定成本为14000元,本月出售了1500件该产品,则下列指标计算错误的是()。
A.盈亏平衡点销售量为1000个B.边际贡献率为40%C.变动成本率为40%D.本月营业利润为11000元4.盈亏平衡分析的关键是()。
A.确定销售价格B.确定单位边际贡献C.确定销售数量D.确定盈亏临界点5.在确定企业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的基础上计算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的方法是()。
A.综合盈亏平衡法B.加权平均法C.算术平均法D.盈亏平衡法6.某企业生产销售甲产品,已知该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销售价格为15元,每个月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0元,假设下个月预算销售数量为8000个,则下列指标计算错误的是()。
A.安全边际为4000个B.安全边际为60000元C.安全边际率为50%D.下个月的预计营业利润为30000元7.在进行保利分析之前,首先要确定企业(),然后再根据保利分析的基本方法测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A.盈亏临界点销售量B.安全边际C.单位边际贡献D.计划期应达到的目标利润8.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产品,甲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100元,2008年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00元,该公司预计2009年目标利润为300000元,并打算在2009年将甲产品的售价提高,而成本水平保持不变,经市场调查分析,预计最多销售10000个甲产品,则为实现目标利润,销售价格应提高到()。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假设,是本量利分析的出发点。
A成本性态分析及相关范围假设 B模型线性假设C变动成本法假设 D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2.下列关于保本状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贡献毛益等于固定成本 B安全边际为零C贡献毛益为零 D保本作业率为100% 3.已知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
A企业计划年度销售量为1000件,销售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20元,固定成本总额25000元,则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列是()A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B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C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D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4.在各种盈亏临界图中,()更符合变动成本法的思路。
A传统式 B贡献毛益式 C利量式 D单位式5.在单位式盈亏临界图中,产品销售单价线与()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A单位成本线 B单位固定成本线 C单位变动成本线 D利润线6.在利量式盈亏临界图中,若横轴代表销售额,则利润线的斜率代表()。
A单位贡献毛益 B变动成本率C贡献毛益率 D单位变动成本7.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只会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保本点的措施是()。
A提高单价 B增加产销量 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降低固定成本8.某企业安全边际率为28%,则该企业经营安全程度为()。
A危险 B较安全 C安全 D很安全9.下列采用量本利分析法计算利润的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A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 B营业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C营业利润=(实际销售量-保本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 D营业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10.下列公式中错误的是()。
A边际贡献率=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 B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C单位边际贡献=单价×边际贡献率 D制造边际贡献总额=边际贡献总额+变动非生产成本1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 4000元,产品单位售价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件。
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益率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益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A.单位贡献毛益B.贡献毛益率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综合贡献毛益率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A.贡献毛益率B.单位利润C.单位售价D.单位贡献毛益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毛益为()元A.650B.750C.850D.950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A.销售量上升B.产品单价下降C.固定成本下降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A.33.33%B.25%C.50%D.20%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A.贡献毛益B.营业利润C.营业毛利D.期间成本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A.保本量B.贡献毛益C.保本作业率D.保本额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A.两者相等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D.两者之和等于1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一定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A.16.40B.14.60C.10.60D.10.4015、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毛益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万元。
第3章本-量-利分析习题一、名词解释1.本一量一利分析2.盈亏临界点分析3. 贡献毛益4.安全边际5.贡献毛益率6.安全边际率7.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8.敏感性分析9.敏感系数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从本一量一利分析的立场上,由于利润只是收入与支出的一个差量,所以模型线性假设只涉及成本与业务量两个方面,业务量在此可以是生产数量,也可以是销售数量。
( )2.成本按性态划分的基本假设同时也是本一量一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 )3.在传统式盈亏临界图中,可以用横轴表示销售收入量,用纵轴表示成本,纵轴与横轴的金额最好保持一致,此时总成本线的仰角应大于45度。
( )4.在传统式盈亏临界图中,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价格越高,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
( )5.盈亏临界点的贡献毛益刚好等于总成本,超过盈亏临界点的贡献毛益大于总成本,也就是实现了利润。
( )6.利量式盈亏临界图是各种盈亏临界图中最简单的一种,更易于企业的管理人员所接受。
因为它最直接地表达了销售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 )7.利量式盈亏临界图中利润线表示的是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量关系,即贡献毛益.利润线的斜率也就是贡献毛益率。
( )8.产销不平衡是导致变动成本法与完全威本法存在诸多差异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 )9.企业各种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即是企业的营业毛利。
( )10.单一品种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随着贡献毛益率的上升而上升。
( )11.利用利量式盈亏临界图分析多品种的本一量一利关系时,应按各种产品的销售量高低排序。
( )12.销售利润率可以通过贡献毛益率和安全边际率相乘求得。
( )13.贡献毛益式盈亏临界图的特点是将固定成本置于变动成本之上。
( )14.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负号,表明该因素的变动与利润的变动为反方向关系;为正号则表明是同向关系。
( )15.单价的敏感系数肯定大于销售量的敏感系数。
( )16.从单价的敏感系数特征来看,涨价是企业提高盈利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B )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益率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毛益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D )A.单位贡献毛益B.贡献毛益率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综合贡献毛益率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A )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D )A.贡献毛益率B.单位利润C.单位售价D.单位贡献毛益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毛益为(B )元A.650B.750C.850D.950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 B)A.销售量上升B.产品单价下降C.固定成本下降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B )A.33.33%C.50%D.20%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A )A.贡献毛益B.营业利润C.营业毛利D.期间成本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C )A.保本量B.贡献毛益C.保本作业率D.保本额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 B)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B )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D )A.两者相等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D.两者之和等于1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 A)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一定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D )B.14.60C.10.60D.10.4015、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毛益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A )万元。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在单位式盈亏临界图中,产品销售价格线与(A)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A 单位成本线B 单位固定成本C 单位变动成本线D 利润线2.已知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
A企业计划年度销售量为1000件,销售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总额25000元,则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序是( C )。
A 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B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C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D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3.在利量式盈亏临界图中,若横轴代表销售量,则利润线的斜率代表( C )。
A 单位贡献毛益B 变动成本率C 贡献毛益率D 单位变动成本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产品单价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 )件。
A 400B 222C 143D 5005.某产品保本点为1000台,实际销售1500台,每台单位贡献毛益为10元,则实际获利额为( D )。
A 15000B 10000C 25000D 5000二、多项选择题1. 在盈亏临界图中,盈亏临界点的位置取决于(ABD )等因素。
A 固定成本B 单位变动成本C 销售量D 销售单价E 销售额2.下列各等式中成立的有(CD )。
A 变动成本率+安全边际率=1 B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1 C变动成本率+贡献边际率=1D 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E变动成本率+保本作业率=13.经营杠杆系数可以通过以下(ACE )公式计算。
A 利润变动率/业务量变动率B业务量变动率/利润变动率C基期贡献毛益/基期利润D 基期利润/基期贡献毛益E销售量对利润的敏感度4.生产单一品种产品的企业,保本销售额可以通过以下(AB)公式计算。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计算边际贡献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
A.单位售价B.总成本C.销售收入D.变动成本2.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
A.保本量 B.边际贡献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3.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安全边际( )。
A.不会随之变动 B.不一定随之变动C.将随之发生同方向变动 D.将随之发生反方向变动4.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45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的产品为( )。
A.2000件B.1333件C.800件D.1280件5.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固定成本总额60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 )。
A.200件B.300件C.120件D.400件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是36元,固定成本总额4 000元,产品单位销售价格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400件 B. 222件C.143件 D. 500件7.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只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保本点的措施是()。
A.提高单价 B.增加产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降低固定成本8.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其保本量为20万件,单价2元,贡献边际率为40%,其固定成本为()。
A .50万元 B. 100万元C. 8万元 D. 16万元9.已知某企业本年目标利润为2 000万元,产品单价为600元,变动成本率为30%,固定成本总额为600万元,则企业的保利量为 ( )。
A.61 905 B.14 286C.50 000 D.54 00010.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保利点产生影响的是( )。
A.成本B.单价C.销售量D.目标利润11.已知企业某产品的单价为2 000元,目标销售量为3 5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100 000元,目标利润为600 000元,则企业应将单位变动成本的水平控制在( )。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计算边际贡献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
A.单位售价B.总成本C.销售收入D.变动成本2.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
A.保本量B.边际贡献C.保本作业率D.保本额3.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安全边际( )。
A.不会随之变动B.不一定随之变动C.将随之发生同方向变动D.将随之发生反方向变动4.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45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的产品为( )。
A.2000件B.1333件C.800件D.1280件5.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固定成本总额60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 )。
A.200件B.300件C.120件D.400件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是36元,固定成本总额4 000元,产品单位销售价格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400件B.222件C.143件D.500件7.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只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保本点的措施是()。
A.提高单价B.增加产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降低固定成本8.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其保本量为20万件,单价2元,贡献边际率为40%,其固定成本为()。
A .50万元B.100万元C.8万元D.16万元9.已知某企业本年目标利润为2 000万元,产品单价为600元,变动成本率为30%,固定成本总额为600万元,则企业的保利量为( )。
A.61 905 B.14 286C.50 000 D.54 00010.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保利点产生影响的是( )。
A.成本B.单价C.销售量D.目标利润11.已知企业某产品的单价为2 000元,目标销售量为3 5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100 000元,目标利润为600 000元,则企业应将单位变动成本的水平控制在( )。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同步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 成本性态分析假设、相关范围假设、线性模型假设(变动成本线性变动的假设
、销售收入线性变动假设、固定成本不变假设)、产销平衡假设、营业利润假设。
2. (1)单一产品盈亏临界点分析
(2)多品种盈亏临界点分析
多品种生产经营中,盈亏临界点的计算则只能通过销售额来表示,常用的计算方法主要
有加权平均法、联合单位法等,
加权平均法是先计算每一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在此基础上,对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按照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从而计算出综合边际贡献率,最
后得出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边际贡献率=∑(某种产品边际贡献率×该种产品的销售收入比重)
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综合边际贡献率
某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该产品的销售收入比重
某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该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单价
联合单位法的使用必须是在各个品种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产销量比例关系这一前提的
基础上。在掌握各个品种相对稳定的产销量比例关系之后,首先按照各种产品销售量比例组
成一个联合单位,再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销售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最后按照单一产品的方
法确定联合单位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和销售额的一种方法。
联合单位法下的计算公式为:
联合单位盈亏临界点销售额=联合单位盈亏临界点销售量×联合单位单价
3.(1)单一产品保利分析
(2)多品种保利分析
多种产品保利点的计算方法也有加权平均法、联合单位法等。
加权平均法是先计算每一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在此基础上,对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按照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最后计算综合边际贡献率的方
法。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边际贡献率=∑(某种产品边际贡献率×该种产品的销售收入比重)
某产品保利点销售额=综合保利点销售额×该产品的销售收入比重
某产品保利点销售量=该产品保利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单价
4. (1)影响利润的因素主要包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销售量。
(2)各因素的临界值也就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企业盈亏平衡或实现
预定的目标利润,某因素必须达到的数值。在上述因素中,由于销售单价和销售量与利润同
方向变化,因此需要求得的是保本点或保利点的销售单价、销售量的最小允许值;而单位变
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与利润反方向变化,因此,需要求得的是保本点或保利点的单位变动成本
和固定成本的最大允许值。
销售单价的最小允许值
盈亏平衡时(即利润为零):
目标利润不为零时:
销售量的最小允许值
盈亏平衡时(即利润为零):
目标利润不为零时:
单位变动成本的最大允许值
盈亏平衡时(即利润为零):
目标利润不为零时:
固定成本的最大允许值
盈亏平衡时(即利润为零):
目标利润不为零时:
(3)利润对各因素敏感系数的确定
某因素敏感系数= 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因素值变动百分比
二、单选题
1——8 ADBDAAAC
三、多选题
1、ABCD 2、ABE 3、AD 4、AC 5、ACDE 6、AB 7、ABDE 8、CE
四、判断题
√×√××√√√√
五、案例分析
(1)可行性分析:
1. 成本资料:
单位变动成本;
材料: 214元
其中:优质淀粉 100
白砂糖 30
奶粉 56
食用香精 2
包装纸、棍 25
水费 1
生产工人工资 28
变动性制造费用 26
其中;水费 2
电费 15
煤炭费 5
氨 4
单位变动成本合计 268元
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129 000元
其中:生产管理人员工36 000 (21 500 12)
技术人员工资; 24 000(2 00012)
设备租金: 45 000
车间仓库租金: 24 000(2 00012)
其他固定性费用: 12 000
卫生费、税金 12 000
固定成本合计: 141 000元
2.单价:350元 (0351 000)
3.年销售量:
淡季日需求量24 000—26 000支
旺季日需求量48 000—58 500支
日生产能力1 00012=12 000支
所以每天尽最大生产能力仍供不应求,
全年最高销量可达 12 000300=3 600 000支:相当3 600锅
4.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41 000/(350-268)=1 720锅
年销售量3 600保本量1720,而且远远大于保本量。
安全边际=(36001720)/3600=52.2%
安全边际很高,所以常印冰激凌加工厂应该设立,可以圆其“老板梦”。
(2)年获利水平的测算:
预测利润;(单价—单位变功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350一268) ×3 600-141 000=154
200元 年可获利154 200元。
(3)根据上述条件若想年获利180 000元,不能实现。若想实现180 000元利润,应从以下
几方面努力:(1)降低单位变动成本;(2)降低固定成本;(3)扩大销售;(4)提高价格;(5)扩
大规模。
(1)其他条件不变,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350-(141 000+180 000)÷3
600=261元
即,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单位变动成本降到261元,降低7元(268—261),就目前物价
和工资水平看,若降低7;将影响产品质量.会导致市场销量下降、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形象。
该办法不可行。
(2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单价—单化变动成本)×销量-目标利润
= (350—268)× 3 600一180 000=115 200 元
其他条件不变将固定成本降到115 200元,即降低25 800元(141 000—115 200)方可实
现,经与各出租方、税务、防疫机关协商,就目前工资水平调查.表明固定成本不可能降低:
该办法不可行。
(3)扩大销量
从上述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产品供不应求,完全可以扩大销量,但是设备生产能
力不允许。
(4)提高价格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268+(180 000+141000)÷3 600
=357元
其他条件不变,将单价提高到357元,即可实观。就目前同类同质产品的市价均低于357
元,如果提高到357元,将影响产品的销量,所以仍然不可行。
(5)其他条件不变,扩大规模
从案情和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要想实现目标利润180 000元,也可从扩大规模入手。即再租
设备,雇人员,就市场需求量来看是可以的,但是资金情况,设备、车间、仓降等承租情况
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四)问题探讨
如果案例只是从保本量与销售量比较,保本量小于销售量方案即可行;或者贡献毛益与固定
成本比较,贡献毛益大于固定成本即可。这样考虑并不全面。研究一个方案是否可行,首先
要测量保本点销售量(额)与预汁销售量(额)的关系,其次决策者还应分析方案的安全边际
率(额)。一般认为:安全边率10%以下.方案较危险;10—20%的安全边际率,方案值得注
意;20—30%的安全边际率,方案较安全;30—40%的边际率,方案安全;40%以上的安全
边际率,方案很安全。所以决策者决策时应多方面考虑,做出较安全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