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力及黄斑水肿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1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患者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方法观察73例(81眼)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1组37例(4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人工晶体植入术,2组36例(39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分别检查1d和1w视力,术后1d分别统计手术并发症眼数,包括角膜水肿、前房闪辉和黄斑水肿。
结果术后1d视力1组<0.1、0.1~、>0.5的眼数分别为4眼、32眼、6眼,2组分别为6眼、30眼、3眼。
术后1w视力1组<0.1、0.1~、>0.5的眼数分别为2眼、26眼、14眼,2组分别为4眼、23眼、12眼。
术后并发症:分别比较两组发生角膜水肿、前房闪辉程度和黄斑水肿的眼数,术式1组三项并发症的发生少于术式2组。
结论糖尿病者白内障用超声乳化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手术,术后并发症较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少,但其术后效果还与患者糖尿病病变程度与晶体核的分级有关。
[关键词]白内障;糖尿病;超声乳化吸出术[Abstract]0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safety ofphaco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and extracapsular cataractextraction in treatment of diabetes patient combined with cataract.MethodsSeventy-three cases(81 eyes)diabetes patient combined with cataract in our hospitalwere reviewed and the cases diveded into 2 groups.Group 1 was the techniquesincluded phaco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Group 2 was thetechniques of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Follow-up was performed up to 1week after surgery to part statistics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t 1d and 1w,and thecomplications include corneal edema,anterior chamber flare,macular edema at 1wpostoperatively.Results The eyes of visual acuity were<0.1、0.1~0.5、>0.5 respectively at 1 dayafter surgery were 4 eyes,32 eyes,6 eyes in group 1 and 6 eyes,30 eyes,3 eyes in group2.The eyes of visual acuity were<0.1、0.1~0.5、>0.5 respectively at 1 week aftersurgery were 2 eyes,26 eyes,14 eyes in group 1 and 4 eyes,23 eyes,12 eyes in group 2.Compared with the complications of group 1 and group 2 after surgery includingcorneal edema,anterior chamber flare,macularedema.These complications of group1 less than group 2. Conclusion phaco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s a safe andeffective surgery in treatment of diabetes patient combined with cataract.Thecomplications after surgery of it less than that of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Butthe postoperative effect are related to diabetes process extent and the degree of lensnucleus. [Key words]cataract diabetes phacoemulsification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白内障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也随之增加。
9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本院9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病症、危险因素以及治疗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具体病情、治疗经过以及出院后的随访记录等,总结治疗经验。
结果9例患者血糖均降至正常,在此期间白内障发展缓慢或不发展。
同时,9例患者在出院后2年内的随访中,均未出现明显的复发迹象,也未见有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情况出现。
此外,9例患者术后视力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视力较术前基本提高了0.1及以上,眼底的病变情况趋于稳定。
结论对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可在血糖控制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予以治疗,应当给予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充分的重视,不可对其中任意一种疾病忽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白内障;临床Clinical analysis of 9 diabetes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 cases LIU Hong-mei.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Kaiyuan City Central Hospital,Kaiyuan 1123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clinical symptom,risk factor and treatment countermeasure for 9 diabetes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clinical data of 9 diabetes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 patients,including their detailed symptom,treatment progress and follow-up record after discharge,to summarize treatment experience. Results All the 9 cases had declined blood glucose to standard level,with slow development or non-development in cataract during treatment. Follow-up for 2 years after discharge in the 9 cases showed no obvious recurrence,adverse reactions or complications. Moreover,all 9 cases had good rehabilitation of postoperative vision with increasing over 0.1,along with stabilized ocular fundus lesion.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on the basis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is feasible for diabetes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 patients. The patients require sufficient attention,without ignorance on either disease,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Diabetes;Complicated;Cataract;Clinical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老年化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影响正常机体糖代谢,可引起心血管疾病,外周神經病变以及一系列眼部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等[1,2]而糖尿病患者及医务人员往往对早期并发的白内障未引起重视或者忽略,而加重白内障的发展,有的患者白内障发展迅速而延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产生永久失明的严重后果。
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相关因素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相关因素分析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据了大多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白内障手术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手术后黄斑水肿是对术后视力恢复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为了更好地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相关因素,有必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方法:我们回顾性地收集了近五年来在某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共包括了150例患者。
其中,有50例术后出现了黄斑水肿,被定义为研究组,另外100例未出现黄斑水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我们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血糖控制情况、高血压情况、吸烟史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中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3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59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另外,研究组中男性患者占比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在病程方面,研究组的患者病程较长,对照组的患者病程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血糖控制方面,研究组的患者血糖控制较差,以长期高血糖为主,对照组的患者血糖控制相对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对于高血压情况,研究组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较高,对照组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至于吸烟史,研究组的患者中有相当比例有吸烟史,对照组的患者中则很少有吸烟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根据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与年龄无明显关联。
男性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后黄斑水肿,可能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有关。
病程较长、血糖控制较差、合并高血压和有吸烟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黄斑水肿。
长期高血糖和血压控制不良会加速视网膜损伤的进程,从而导致黄斑水肿的发生。
临床经验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的临床资料分析与研究王福海 任洪义 尹雅丽 白 艳青县人民医院眼科 河北省青县 062650【摘 要】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
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白内障合并不同程度眼底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同时进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对合并眼底病变的患者同时给予激光治疗或药物治疗,观察3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视力情况,人工晶状体位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所有手术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术后有28只眼(84.85%)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术后视力提高在两行以上的有21只眼(63.64%),术后视力无改变的3只眼(9.1%)。
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高眼压及炎症反应经治疗后均有缓解,能够在治疗后消失。
结论: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的治疗,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眼底病变;晶状体超声乳化;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统计糖尿病是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其中糖尿病性白内障是较为常见的,在临床上通常将糖尿病性白内障分为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假性糖尿病性白内障两种。
为探讨璃体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1]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的临床疗效,以3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白内障合并不同程度眼底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3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变患者均为二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平均血糖为7.94mmol/L,共33眼,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
患者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为(56.48±4.64)岁;糖尿病病程3~12年;晶状体浑浊情况:2级核15眼,3级核14眼,4级核4眼。
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不同方式治疗的临床观察马诚;刘增业;黑璐宁【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年(卷),期】2023(31)1【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不同方式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后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合并DME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60只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分次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次治疗组先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射术后1周左右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同时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术,观察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前节、中央黄斑厚度(CMT)、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3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术前视力、白内障程度、眼压、CMT等基线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组患者术后BCVA均有不同程度提高;3组患者术前、术后BCVA、CMT随时间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次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BCVA、CMT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分次治疗组相比,BCVA、CMT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治疗组有1例术后眼压升高,给予降眼压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余患者术后眼压均正常。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联合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注射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视力,降低黄斑水肿的程度;联合手术能节约患者手术成本,降低二次手术感染风险,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总页数】4页(P36-39)【作者】马诚;刘增业;黑璐宁【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白内障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2.雷珠单抗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3.雷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4.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5.雷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临床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白内障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影响李涛【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糖尿病(DM)黄斑水肿。
方法收集合并DM的老年白内障患者38例43眼。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20例24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对照组18例19眼,单纯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眼压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薄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白内障术中联合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能有效减轻术后黄斑水肿程度或减少其发生率,因此明显降低了眼压,提高了视力。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betic mellitus edema in treating senile cataract surgery combined with vitreous cavity injection.Methods 43 patients with senile cataract and DM were collected and 38 eyes were col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20 cases (24 eyes), treated with natalizumab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vitreous cavity injection of thunder, control group 18 cases (19 eyes) were treated with phacoemulsification treating,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visual acuity, macular central fovea thickness, intraocular pressure changes.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tinal thickness of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hinn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OP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vitreous cavity injection of glass beads in cataract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egree of postoperative macular edema or reduce its incidence, thus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improve the visual acuity.【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13【总页数】3页(P149-151)【关键词】白内障手术;玻璃体腔;雷珠单抗【作者】李涛【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五官医院眼科,河南焦作 454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6.1黄斑水肿是糖尿病(DM)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力下降的中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约2%左右。
中老年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和视力【摘要】目的阐述中老年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和视力恢复情况。
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和单纯白内障患者各60例,并且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手术,最后分析患者之间的疾病状态。
结果糖尿病眼底疾病患者的黄斑区厚度与视功能指标的恢复状况明显与单纯眼底疾病患者有差异性(P<0.05)。
结论在接受相同的治疗方法过程中,存在糖尿病的患者其疾病恢复情况较比单纯眼底疾病患者较差,且恢复时间较长,因此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避免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
关键词:糖尿病眼底疾病;白内障手术;黄斑水肿;视功能指标老年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是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该疾病将持续恶化,并导致病人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1]。
其中,眼下后段、眼后玻璃体、脉络膜均属于眼底组织,眼底疾病发病率较高。
在疾病发生的前期对患者视觉能力的影响较低,而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失明的风险较高。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该病的主要临床手术方法是超声乳化,术后视力恢复的速度和视觉质量与虹膜、角膜等眼内组织的损伤密切相关。
因此,减少手术对眼部组织的损伤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基于此,本文作者通过选取部分的患者来详细分析中老年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和视力恢复情况,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理论帮助。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和单纯白内障患者各60例,其中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40例,平均年龄为(69.00±5.06)岁,平均病程为(5.22±1.06)年。
参与研究的患者各项基础性资料经比较不存在差别(P>0.05),已将认知方面存在异常的患者排除在研究外,并成功取得上级领导、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认同。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病情况目的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病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山东省青州市眼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13例(122眼)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有无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59例(64眼)、非糖尿病组54(58眼)。
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黄斑水肿的发生情况、视力改善情况及黄斑中央凹区视网膜厚度。
结果术后3个月,糖尿病组22眼发生黄斑水肿,发生率为48.44%;非糖尿病组5眼发生黄斑水肿,发生率为8.62%,糖尿病组黄斑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由同一个治疗组医生完成,手术顺利,术中均未出现后囊破裂及脉络膜上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均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3.1 血糖检测使用三诺血糖仪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明确糖尿病诊断,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
1.3.2 视力测定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所有患者均行全面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 A),BCV A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度的对数视力(LogMAR)用于统计分析;采用国际标准Snellen E字母视力表检查裸眼视力,戴镜者检查戴镜时的视力。
1.3.3 黄斑水肿发生率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可明确黄斑水肿的诊断。
在造影早期由于水肿区的液体遮挡脉络膜的背景荧光,导致水肿范围呈现出一片暗区。
静脉期,因黄斑区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可见部分毛细血管血管壁出现荧光素渗漏,从而使血管变得模糊,随着荧光素渗漏的逐渐增强,黄斑区出现强荧光。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64
88
·临床研究·
合并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力及黄斑水肿分析
杜中伟
(四川省渠县人民医院,四川 渠县 63520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合并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力及黄斑水肿的情况。
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合并糖尿病眼底病患者42例以及同期无糖尿病的眼底病变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和黄斑水肿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中心凹区、内环区、外环区与对照组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渗漏率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视力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合并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行白内障术后,其视网膜厚度增加,黄斑水肿发生率较高。
关键词:糖尿病;眼底病;白内障术;视力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64.069
0 引言
现对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合并糖尿病眼底病患者42例以及同期无糖尿病的眼底病变患者45例进行研究,合并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力及黄斑水肿的情况,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合并糖尿病眼底病患者42例以及同期无糖尿病的眼底病变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无视网膜激光治疗史、黄斑水肿病史、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心、肝、肾器官功能障碍等。
在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4.75±5.23)岁,在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4.69±5.37)岁。
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由同一位医师完成。
术后,患者每天使用波尼松龙以及双氯芬酸钠点患眼3次,持续治疗3天。
1.3 观察指标。
采用optvue OCT成像仪测量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患者的视力情况,并进行裂隙灯和眼底检查。
局限性渗漏:黄斑区出现小范围渗漏,来源于某簇或某个毛细血管、微血管;弥漫性渗漏:黄斑区出现大范围荧光素渗漏,主要来源于脉络膜或视网膜的毛细血管;囊性水肿型渗漏:患眼并发双板弥漫性水肿,或单独发生,眼底黄斑区出现蜂房样、花瓣状荧光素渗漏。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中心凹区(t=7.01、7.82)、内环区(t=4.37、7.68)与对照组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外环区高于对照组(t=4.91),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观察组6例弥漫性渗漏、7例局限性渗漏、12例囊性水肿型渗漏,渗漏率为59.52%,对照组无弥漫性渗漏、局限性渗漏,仅3例囊性水肿型渗漏,渗漏率为6.67%。
观察组患者渗漏率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χ2=27.81,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均低于0.5,治疗后视力≥1.0的患者有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视力≥1.0的患者有24例,对照组患者视力优于观察组,χ2=21.66,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增大患者发生黄斑水肿的可能性[1]。
合并糖尿病眼底病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后,其发生黄斑水肿的机制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视网膜病变程度、糖尿病类型等[2]。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中心凹区、内环区、外环区与对照组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视力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合并糖尿病眼底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后,会增大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影响视力恢复。
合并糖尿病眼底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可能与手术损伤、炎症以及光损伤等有着紧密联系[3]。
白内障手术操作会牵拉黄斑中心凹,使得该区域环境发生改变,且术后炎症会影响视网膜血液循环,紫外线照射会促进自由基的产生而导致介质、前列腺素增多,最终引发黄斑水肿。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渗漏率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通常认为视网膜毛细血管渗漏是引发黄斑囊样水肿的主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会阻止血管内分子外渗,但是该内皮组织结构被破坏后,血管内分子无屏障即会向外渗漏,且在视网膜神经上皮聚集而形成水肿。
糖尿病患者机体血糖水平高,影响了患者视网膜血液循环和血管结构组织,使得发生渗漏的可能性增大。
而黄斑区Henle纤维是放射状排列,病变位于该位置时,液体聚集将形成花瓣状形态,且黄斑处于人眼球视网膜中央位置,负责视觉、色觉视锥细胞,如果发生病变,则会导致且视力下降。
总之,合并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行白内障术后,其视网膜厚度增加,黄斑水肿发生率较高。
参考文献
[1] 蒋玲月,陈朝阳.合并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
肿和视力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2,20(01):109-111.
[2] 李岩,齐朋承,刘佳,等.中老年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
的黄斑水肿和视力[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3(01):1-3.
[3] 邵娜.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
植入术后视力及眼底的对比观察[D].山东大学,2015.
表1 两组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mm)
组别时间中心凹区内环区外环区
观察组治疗前261.38±10.71311.56±10.36275.45±15.27术后1周280.45±12.17320.14±10.76279.31±15.68
术后1个月284.15±12.33333.72±15.48291.71±16.89对照组治疗前260.89±10.54309.37±10.59274.77±15.36术后1周262.13±12.19310.24±10.37275.31±15.20
术后1个月263.15±12.70309.84±13.51274.29±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