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1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_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食品科学与工程根据国家科技局的学科分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化工等基础学科属同等地位。
它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医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衔接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之间的重要桥梁。
随着世界人口膨胀带来的粮食危机不断加剧,以及食品领域大工业化的到来和人们对食品营养与卫生关注的加深。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食品行业内的技术工程领域,营养健康领域,安全检测领域,监督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与作用。
为社会培养集营养师、质检师、工程师、研发员于一体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制:四年(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充实的文化底蕴、较强的社会责任心、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良好的个性心理,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和生产技能,能从事食品生产技术和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及能承担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能力1.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2.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3.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4.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食品科学与工程好不好就业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比较好就业,但是看是从哪方面来说,也有很多学习这个专业的人,没有找到相关的工作,一些本科毕业学生,还是能够找到类似的工作,但是真正是对口很少,如果能够找到对口的工作,也是不错的。
一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8年通过中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江苏高校品牌专业。
教研室共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
现 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人,江 苏省“33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优秀骨干教 师3人。
近5年来,教研室共承担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和 市厅级项目2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 件;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 I 与曰收录30余篇;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等省部级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和三等10余项,获徐州市科技 进步等市厅级奖项8余项;出版教材及专著4部,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重点教材1部。
W M m生物工程教研室生物工程教研室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 好、梯队结构合理、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师 资队伍。
教研室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 4人、副教授10人、讲师1人,从学历结 构来看有博士 11人、硕士 2人、在读博士 2人;拥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 象3人,江苏省“33”工程培养对象3人,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 对象3人。
近5年来,教研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 丨与E 丨收录30余篇,申请发明专 利82件,授权32件,荣获中国轻工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轻工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三 等奖,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共20余项。
食品质量与安全教研室食品质量与安全教研室现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拥有博士 学位的教师占比57。
/。
教研室主要承担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工程 专业25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已承担完成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6项, 市厅级项目9项,发表科研和教改论文5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3部。
徐仲丨工程杳淀食品(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省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于2009年被 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2010年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 专项资金建设立项,2011年通过省教育厅验 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件
校政发〔2021〕62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关于教研室设置及教研室主任任免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各部门:
为增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研教改、增强教学治理工作中的作用,依照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关于印发《教研室建设与治理规定》的通知(校政发〔2021〕48号)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务处《关于做好教研室设置等相关工作的通知》(院教通〔2021〕71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形,现确信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等66个教研室,并录用蒋乐蓉等63位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龙少华等3位教师担任教研室副主任(具体情形见附件)。
此前由学校行政下文设置的教研室及教研室主任一概免去。
请各单位高度重视教研室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工
作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尽力工作。
附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研室设置及教研室主任名单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021年12月5日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办公室2021年12月5日印发
附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研室设置及教研室主任名单
说明:教研室主任在以后的职位竞聘中等同于具有正科级工作经历,教研室副主任在以后的职位竞聘中等同于具有副科级工作经历。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英文)名称:FoodScienceandEngineering一、学科概况“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以农产品(包括林产、畜产、水产等)中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可食性原料及其制品(简称为“食品原材料”)和食品为对象,研究其在加工、贮存、保鲜、运输、流通、配送中的营养、卫生、品质和深度开发利用等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学科。
任何生物生息、繁衍都离不开食物,人类的文明也可以说起源于食品获取和加工技术的进步。
我国远古时代就有“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以及“釜所以煮,甑所以炊(蒸)”(《孟子集注》)的记载,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1400年前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以及公元652年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食治》、《养老食疗》等都说明古人在食品加工技术和养生方面的不懈努力。
世界上第一个用热空气人工干燥食品的例子是1795年在法国,1810年法国尼古拉·阿培尔发明了食品罐头的商业化灭菌技术。
但就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形成而言,却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产生与农业、医学和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食品科学系最早可追溯到1893年,原先这个部门是一个乳牛场,后更名为食品系,并增设乳品相关专业。
随着医学、化学和生物学的进步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得食品科学与工程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出现于大学中,并在二十世纪中后叶逐步形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
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起源可追溯到1902年,当时的中央大学创办了农产与制造学科,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952年在我国部分院校中相继成立了食品工业系,1984年开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各种食品都是立足于食品原材料,食品产业实际上就是这些食品原材料生产产业的延伸和继续,也是提高这些原材料的食用品质和利用效率,使之大幅增值的重要手段,因此,食品产业一直是实现国家农、林、牧、副、渔等行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开课单位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二、课程代码与课程名称课程代码:050113015 课程名称:食品安全学三、开课对象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四、课程性质专业主干必修总学时48学时;3学分。
理论48学时。
五、教学任务与目标《食品安全学》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必修课。
1.了解食品安全知识,让学生来解释所涉及的各种食品的检查,以确定其是否适宜供人食用的成分;2.理解GMP、SSOP、IS22000等管理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理解食品安全检测的概念,理解色谱法、生物芯片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聚合酶链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3.掌握掌握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有机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植物性、动物性有毒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包装材料纸、金属、塑料、印油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概念,熟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测技术、管理方法和法律法规。
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知识基础和能力。
七、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本章重点讲授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
教学内容:(1)食品安全性的概述:食品安全的历史观;食品安全现代内涵;人类对食品安全性认识的过程;化学物质的毒性与饮食风险;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2)世界和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3)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物;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的控制;食品污染的控制;(4)食品安全性检测方法:传统培养检测方法;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2、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回答法、图示法、习题法。
教学手段:传统讲解、多媒体。
第二章化学成分源食品安全问题6学时1、教学内容本章重点讲授农药、兽药残留,教学内容:(1)违禁非食品物质添加剂:违禁非食品物质添加剂的危害;违禁非食用物质添加剂的毒性作用;违禁非食品物质添加剂的评价;几种典型非食用物质添加剂:吊白块;苏丹红;三聚氰胺;工业用甲醛;(2)农药残留:农药残留的来源;农药残留的危害;农药残留限量;(3)兽药残留:兽药残留来源;兽药残留危害;兽药残留限量;(4)有毒元素:铅;镉;汞;砷;铬;铝;(5)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国际POPs公约中的3类12种毒物及其来源;持久性有机污染的危害性;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产和使用现状;国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状况;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对策;(6)食品包装物中的安全性问题:食品包装材料的定义;食品包装的重要性及功能性;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发展对策;(7)食品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来源与危害;食品中的主要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目录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评估报告 (1)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本情况 (1)二、致力制度建设,狠抓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三、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促使专业建设出现新的飞跃 (5)附件1 关于设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论证报告 (8)附件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长期建设规划 (11)附件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规划相关的具体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4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5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0年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6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4培养方案 (14)附件7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0培养方案 (20)附件8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报告 (27)附件9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简介 (29)附件10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1 近三年师资队伍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分析 (33)附件12 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概况 (36)附件13 加大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培养创新型人才 (37)附件14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5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发展规划. (39)附件16 精品课程建设一览表 (41)附件17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总体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8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学质量标准及监控体系 . (42)附件19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保证教学质量的措施及执行情况 (46)附件20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生产实习管理规定 (48)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评估报告新科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04年设立以来,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把专业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本着“实干创新、务求高效”的思想,专业建设工作有计划、按步骤、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将专业建设工作报告如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本情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成立于2004年,属于工科门类。
食品工程原理教案教案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食品工程原理系(院、部):食品教研室授课班级:2010食品科学与工程主讲教师:XXX职称:XXX使用教材:《食品工程原理》XXX主编,XXX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研究,学生初步掌握食品工程的基本原理,了解典型设备的构造、性能与操作,熟悉其计算方法、研究方法,并进行基本实验技能和设教和计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观点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流体基本理论、传热理论、蒸发浓缩理论教学难点:流体基本理论和传热理论、冷冻干燥理论授课时间:2011.09.08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次:1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引论教学目的:1.了解食品工程原理研究的内容;2.熟悉单元操作的定义;3.掌握三传理论。
教学重点及难点:三传理论教学内容:一、单元操作1.食品工业: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加工成生活资料的工业。
2.单元操作的应用及特点:a.若干个单元操作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工艺过程。
b.均为物理性操作,只改变物料的状态或其物理性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
c.同一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饱含多个相同的单元操作。
d.单元操作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其基本原理相同,进行该操作的设备也可以通用。
二、单元操作与食品加工:以乳制品生产工艺为例讲解单元操作与食品加工之间的关系。
三、三传理论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基本教材:《食品工程原理》XXX主编,XXX参考资料:《食品工程原理》XXX主编,XXX本教案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并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清晰易懂。
同时,规范了格式,使教案更加整洁。
2)列出物料衡算式,根据输入量等于输出量或输入量减去输出量等于累积量的原理,列出方程式。
3)解方程,求出未知量。
二、能量衡算1.概述依据能量守恒定律,进入与离开某一化工过程的能量之和等于该过程中累积的能量,即输入能量-输出能量=累积能量对于连续操作的过程,若各物理量不随时间改变,即处于稳定操作状态时,过程中不应有能量的积累,则能量衡算关系为输入能量=输出能量用能量衡算式可由过程的已知量求出未知量。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开课单位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二、课程代码与课程名称课程代码:050113015 课程名称:食品安全学三、开课对象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四、课程性质专业主干必修总学时48学时;3学分。
理论48学时。
五、教学任务与目标《食品安全学》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必修课。
1.了解食品安全知识,让学生来解释所涉及的各种食品的检查,以确定其是否适宜供人食用的成分;2.理解GMP、SSOP、IS22000等管理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理解食品安全检测的概念,理解色谱法、生物芯片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聚合酶链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3.掌握掌握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有机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植物性、动物性有毒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包装材料纸、金属、塑料、印油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掌握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概念,熟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测技术、管理方法和法律法规。
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知识基础和能力。
七、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本章重点讲授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
教学内容:(1)食品安全性的概述:食品安全的历史观;食品安全现代内涵;人类对食品安全性认识的过程;化学物质的毒性与饮食风险;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2)世界和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3)环境污染物与食品安全: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物;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的控制;食品污染的控制;(4)食品安全性检测方法:传统培养检测方法;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2、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回答法、图示法、习题法。
教学手段:传统讲解、多媒体。
第二章化学成分源食品安全问题6学时1、教学内容本章重点讲授农药、兽药残留,教学内容:(1)违禁非食品物质添加剂:违禁非食品物质添加剂的危害;违禁非食用物质添加剂的毒性作用;违禁非食品物质添加剂的评价;几种典型非食用物质添加剂:吊白块;苏丹红;三聚氰胺;工业用甲醛;(2)农药残留:农药残留的来源;农药残留的危害;农药残留限量;(3)兽药残留:兽药残留来源;兽药残留危害;兽药残留限量;(4)有毒元素:铅;镉;汞;砷;铬;铝;(5)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国际POPs公约中的3类12种毒物及其来源;持久性有机污染的危害性;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产和使用现状;国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状况;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对策;(6)食品包装物中的安全性问题:食品包装材料的定义;食品包装的重要性及功能性;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发展对策;(7)食品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来源与危害;食品中的主要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任务指导书一、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阶段的三大实习之一。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巩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
到相关工厂进行实习,通过在工厂车间的参观学习和跟班实习,使学生了解工厂的生产环境,了解生产概况,获得感性知识;将理论联系实际,印证、巩固和加深所学基本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加深对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解,树立奋斗精神;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人们的优秀品质和团队精神,树立劳动观念,集体观念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工作的竞争能力。
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研究、生产实践,打下一定基础。
二、生产实习的要求、主要内容及任务(一)实习要求生产实习要在实习指导老师和工厂技术人员指导下,采用分组顶岗实习、专题报告等形式进行。
学生必须根据实习内容和基本要求进行实习操作并收集资料,坚持撰写实习日记,每阶段结束时写出实习总结,提出个人看法和建议,在全部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
(二)主要内容及任务1.湖南湘西吉首老爹科技有限公司(1)公司基本情况(2)不同猕猴桃产品生产工艺过程A. 猕猴桃果脯生产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及相关设备等B. 猕猴桃果汁生产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及相关设备等C. 猕猴桃饼干生产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及相关设备等D. 猕猴桃籽油提取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及相关设备等(3)工厂、车间平面布置情况2.湖南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1)酒厂基本情况(2)产品生产工艺过程A. 制曲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及相关设备等B. 发酵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及相关设备等C. 窖藏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及相关设备等D. 包装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及相关设备等(3)工厂、车间平面布置情况3.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1)研究院基本情况(2)食品安全实操(3)研究院平面布置情况三、实习安排(一)实习分组毕业实习按集中实习的形式进行。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3.学时/学分:34/2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生物工程教研室5.先修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6.面向对象:生物工程专业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食品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组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和作用对食品色、香、味、质构、营养和保藏稳定性的影响。
为学生在从事食品加工、保藏和开发新产品时提供了一个较宽广的理论基础,它也为学生在了解食品加工和保藏方面的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和新的研究方法时提供一个基础。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了解食品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2. 了解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技术发展中的学科地位及应用价值、发展现状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1.食品化学的性质和范畴2.食品中主要的化学变化概述3.食品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功能概述4.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食品成分的功能。
2.难点:食品成分的理化性质。
(四)思考题1.食品成分一般具有哪些理化性质?第二章水分(4学时)(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掌握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2.理解水与冰的结构及在食品中的性质;3.理解水与离子、离子基团、具有氢键键合能力的中性基团和非极性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学具体内容1.水和冰的物理常数2.水和冰的结构3.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4.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5.水分活度及吸附等温曲线6.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食品中水的性质、水分活度、食品水分与食品化学变化的关系。
470113 食品加工与安全(农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是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业、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方面相联系的专业学位。
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从事生产、开发、质量安全控制、分析检验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很好地掌握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及发展动向,掌握解决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的能力,及备独立担负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培养方式:具有坚实的食品科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能作出具有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熟练掌握运用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教学、科研或高等技术管理工作。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
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延长1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2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
提前或延期毕业的研究生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四、研究方向1、食品加工。
2、食品生物技术。
3、农产品贮藏与保鲜。
4、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五、课程设置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一览表六、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个系统训练,也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对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指导,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倡组成指导小组,既要发挥导师的专长和主导作用,同时又要注意发挥指导小组和教研室其他人员的作用。
来自工厂企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主要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及应用价值。
其论文工作以学校导师为主进行指导,同时可根据需要和可能从选送单位聘请1-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协助指导教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第十四次教学经验交流暨教学优秀表彰大会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彰名单(所有奖项和获奖者排名不分先后)一、教学工作先进单位(9个)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旅游学院商学院二、服务教学先进单位(5个)后勤集团图书馆学生工作部实验室建设与资产管理处教务处三、质量工程组织奖(3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四、优秀教研室、实验室(23个)力学教研室大学英语教研室木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市场营销教研室汉语言教研室生态学教研室自动化教研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室饭店管理教研室物流工程教研室物理教研室环境科学教研室金融学教研室美术基础教研室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力学实验中心大学物理实验室生物技术与工程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中心林业技术实验室现代物流实验中心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验室五、优秀课程奖(12个)大学体育大学物理大学英语木材学市场营销学电路分析基础机械制图材料力学供应链管理树木学食品原料学基础英语六、专业建设优秀奖(7个)市场营销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园林专业林产化工专业林学专业物流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七、优秀教材奖(12个)一等奖:《环境法学》《桥梁工程》《植物群体遗传学》二等奖:《Web数据库编程与应用》《林业生物技术》《森林旅游学》三等奖:《会计学原理与实务模拟实验教程》《机械设计基础》《供应链管理》《非木材植物人造板》《营销策划学》《管理技能开发》八、校级教学成果奖(12个)一等奖:1、林科教相结合,林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完成人:章怀云吴晓芙曹福祥文仕知向春阶2、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全面推进基础力学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立体化建设完成人:罗迎社唐小弟陈自力贺国京3、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完成人:邓德胜祝海波何志祥尹少华方威二等奖:1、普通高等学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完成人:庞燕王忠伟李义华李翔晟刘雯雯2、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完成人:汤小红曹福祥向春阶邓联健柳伟3、提高英语习得者交际能力的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完成人:张沉香邓天文王小宁三等奖:1、森林工程学科专业改造与提升研究完成人:王忠伟庞燕汤小红肖玉桃刘雯雯2、森林培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法改革系列研究完成人:李志辉张日清王承南杨模华何方3、跨校区大学生英语演讲选手培训经验总结——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实践完成人:肖旭华邓联健王琼张广酃翟红4、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完成人:胡希军戴向东陈友存沈守云肖瑞龙5、高校图书馆隐性文化建设的研究完成人:崔红娟章怀云孙凤英刘振西曹志希6、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完成人:戴向东李克忠曾献陈杰张秋梅九、教学名师奖(3人)吴义强钟永德谭晓风十、优秀教师一等奖(24人)王慧英车生兵邓集钢甘瑁琴邝祝芳刘破浪朱月娥朱玉林阳永恒吴章文张卉李闽杨光辉汪斌庞燕罗攀柱段祝庚项文化唐丽唐小弟陶涛黄亮谢洁飞戴向东十一、优秀教师二等奖(33人)于杰文东新王森王名学王润琪邓莉文刘亦刘俊月刘晓艳孙吉康何敏张清张亚连张响三张锡滨旷春桃李义志李志奇杨仕若陈永华陈永红周慧英欧阳勤罗卫华段志强钟芸香夏岚徐卓农晏密英晏毓晨盛忠志彭桂芬雷军十二、优秀实验教师奖(6人)文瑞芝邓凌峰邓瑞基张永忠杨清遗董旭杰十三、优秀青年教师奖(15人)马芳王传立王浩波刘红刘瑛张楠张党权李双艳邹雨真陈飞罗洁宿燕曾超珍熊丽娟谭丹十四、教学优秀奖(27人)占鸣春卢艳红刘发林朱凡张仲凤张继娟李水芳李新功肖建武陈楠周灿周健周禧玲罗俊美郑贵军柳建安徐邦俊崔敏曹兰田曹时军黄跃如黄慧华彭姣飞曾敏蒋兰香谢忠球谢禄山十五、教学管理优秀奖(25人)王蓉王碧王解军邓天文刘雯雯向春阶朱罗敬汤小红张红张阳春张晓蕾李应洪李翔晟陈自勇武燕萍钟海雁徐刚标黄宁廷蒋米卡谢丽谢冽韩健熊奇志蔡珍贵戴秀珍十六、服务教学优秀奖(51人)丁科马恕风毛纺成王仲王玉萍王劲松邓和平龙成良伍谦全彩英刘洋刘艳刘志娟刘金伟刘新民吕伟军朱婧纯汤满意严永林何志祥吴敬东张江张玫张银全李健李波涛李容贵李雄光陈名虎陈春艳陈贵云周雯周静周预分欧阳娜娜段小平洪梅夏书夏松林徐庆军栗彬袁红梅高跃军屠益萍黄海军龚铮午靖磊廖乐平管贵秋虢臻戴瑜2008-2009年度获市级以上奖励名单一、200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田大伦二、2009年全国优秀教师吴义强三、2009年湖南省先进工作者田大伦四、2009年湖南省优秀教师王忠伟五、2008年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林科教相结合,林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完成人:章怀云吴晓芙曹福祥文仕知向春阶2.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全面推进基础力学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立体化建设完成人:罗迎社唐小弟陈自力贺国京3.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完成人:邓德胜祝海波何志祥尹少华方威三等奖1.普通高等学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完成人:庞燕王忠伟李义华陈德良符瑛2.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完成人:汤小红曹福祥向春阶邓联健柳伟3.提高英语习得者交际能力的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完成人:张沉香邓天文王小宁六、湖南省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优秀考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务处七、2008年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优秀考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务处八、霍英东教育会青年教师奖三等奖方威九、湖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李道志十、湖南省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冯革非黄礼云十一、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先进工作者彭金波十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先进工作者彭金波十三、湖南省第二届高等学校专职军事教师授课比赛一等奖龙双喜十四、湖南省第三届高等学校专职军事教师授课比赛二等奖龙双喜十五、2008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评选活动刘红(二等奖)陈石明(二等奖)白雪霜(三等奖)十六、湖南省高等学校第八届“中南杯”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陈敏(三等奖)十七、湖南省高等学校第九届“中南杯”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陈敏(二等奖)庞燕(三等奖)唐小弟(三等奖)十八、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含省级)以上竞赛奖1.湖南省第14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本科一组团体二等奖指导老师:肖旭华王琼2.湖南省第14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个人二等奖2项指导老师:肖旭华王琼3.湖南省第15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本科一组团体三等奖指导老师:肖旭华王琼4.湖南省第15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个人二等奖指导老师:肖旭华王琼5.湖南省第15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个人三等奖2项指导教师:肖旭华王琼6.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一等奖指导老师:庞燕7.第三届湖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指导老师:杨蹈宇马庆勇8.第三届湖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指导老师:柳建安陈飞9.第三届湖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指导老师:谢洁飞丁敬平10.第四届湖南省力学竞赛综合组一等奖指导老师:王荣海苏淑兰11.第四届湖南省力学竞赛材料力学组二等奖指导老师:王荣海12.第四届湖南省力学竞赛材料力学组三等奖2项指导老师:王荣海13.第四届湖南省力学竞赛理论力学组二等奖2项指导老师:苏淑兰14.第四届湖南省力学竞赛理论力学组三等奖4项指导老师:苏淑兰15.第五届湖南省力学竞赛综合组三等奖2项指导老师:丁科黄伟王荣海陈胜铭16.第五届湖南省力学竞赛理论力学组三等奖3项指导老师:丁科黄伟王荣海陈胜铭17.第五届湖南省力学竞赛材料力学组二等奖指导老师:丁科黄伟王荣海陈胜铭18.第五届湖南省力学竞赛材料力学组三等奖2项指导老师:丁科黄伟王荣海陈胜铭19.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2项指导老师:刘勉声黄政龙石龙陈芳芳李淑花唐玲20.湖南省第四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团体第四名指导老师:谭骏珊,邝祝芳、杨卫民21.湖南省第四届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获三等奖2项指导老师:邝祝芳22.湖南省第四届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获三等奖指导老师:杨卫民23.湖南省第五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团体第四名指导老师:余绍军,邝祝芳、杨卫民24.湖南省第五届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获二等奖2项指导老师:邝祝芳25.湖南省第五届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获三等奖指导老师:杨卫民26.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南省一等奖指导老师:张永忠朱俊杰任嘉27.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南省二等奖指导老师:赵伟志周凯李颖28.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南省三等奖指导老师:鄢永明马振燕周国雄29.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南省三等奖指导老师:王湘中姚晔杨菊秋30.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南分赛区一等奖1项指导老师:肖锋刚31.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南分赛区二等奖1项指导老师:邓敏32.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南分赛区三等奖1项指导老师:曹阳33.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南分赛区三等奖1项指导老师:曹阳肖德荣质量工程项目获奖一、国家级特色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二、国家级精品课程木材学大学英语三、湖南省精品课程材料力学电路分析基础供应链管理食品原料学基础英语四、湖南省特色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环境科学土地资源管理林产化学加工旅游管理市场营销林学园林五、湖南省实践教学中心林业生物质资源加工工程实验中心林业技术实验中心力学实验中心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六、湖南省教学团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林学专业教学团队七、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电子商务概论电工与电子技术(上下)林业系统工程基础八、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湖南亚华乳业有限公司攸县林科所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物流实习教学基地张家界奥威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教学基地长沙华天大酒店实习教学基地九、湖南省优秀教研室大学英语二教研室生态学教研室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力学教研室十、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罗迎社十一、2008年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张锡滨熊玲君王浩波十二、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马芳陈飞彭湘莲2008-2009年度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会、协会获奖1.2008年湖南省第五届日语竞赛演讲比赛特等奖一项指导教师:张静懿夏丽蓉2.2008年湖南省第五届日语竞赛演讲比赛四年级组一等奖一项指导教师:张静懿夏丽蓉3.2008年湖南省第五届日语竞赛演讲比赛三年级组三等奖一项指导教师:张静懿夏丽蓉4.2008年湖南省第五届日语竞赛演讲比赛二年级组优胜奖一项指导教师:张静懿夏丽蓉5.2008年湖南省第五届日语竞赛作文比赛四年级组一等奖一项指导教师:蒋丽华任霞6.2008年湖南省第五届日语竞赛作文比赛二年级组二等奖一项指导教师:蒋丽华任霞7.2009年湖南省高校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专业类二等奖指导老师:王松然柏超陈宏斌8.2009年湖南省高校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专业类三等奖3项指导老师:王松然柏超陈宏斌9.2009年湖南省第二届大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指导老师:李水盛忠志王新军10.2009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哈尔滨赛区竞赛银牌指导老师:邝祝芳11.2009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宁波赛区竞赛铜牌指导老师:邝祝芳12.2009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上海赛区竞赛铜牌指导老师:邝祝芳13.2009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华中南区竞赛获铜牌指导老师:邝祝芳14.第六届“挑战杯”瓮福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1项指导老师:胡景初戴向东刘文金祝海波贺一姣王才喜王天翼15.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指导老师:周慧宾尹少华左旦平16.第三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指导老师:王才喜王天翼17.第三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4项指导老师:王才喜王天翼沈学杰王才喜王天翼周凯18.第八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6项指导老师:周先雁喻勋林周国英文仕知周慧滨尹少华19.第八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5项指导老师:谭晓风郑哲文徐剑莹钟永德罗明春邓德胜。
踏实工作,积极进取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的邱松山。
很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在这里发言,请首先允许我代表青年教师向关心和帮助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位领导、同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感谢领导、同事们一直以来对我们的真诚帮助,也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谢谢大家!时光飞逝,不经意间到校工作已近三年了。
回顾这三年的教学之路,真是有滋有味。
三年来我秉承着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态度,加上领导对我的支持和信任,再加上同事们对我的帮助,我学到了不少,成长了许多。
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努力地追求着我的目标,尽量让自己的工作不留遗憾。
“万事开头难”,在工作的初期,我确实感到了一定的困难。
那时候,对于毫无工作经验的我,为如何上好一节课我思考过,琢磨过,也为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焦虑过。
记得第一次踏上讲台时,面对讲台下几十双眼睛,我内心不由的一阵阵的紧张,汗水顺着后背自然就了流下来,好在我平时的积累加上充分的备课,完整地把知识传授给了大家。
作为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教师,我知道自己的经验不足,所以我想通过勤奋来弥补。
在我的指导教师周如金教授的指导下,三年来我一直坚持学习,认真阅读各种有关的参考资料,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不断把新的知识和专业动态揉进教材中,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采用“设疑释疑、启发互动”的教学方式,在讲授过程中融入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每学期还听老教师的课近20节,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
此外,积极参加化学学院及学校组织的教学观摩课、党员示范课等进行观摩学习,还积极参加学院及学校组织的本科教学竞赛,并取得了学校第十届本科教学竞赛二等奖的成绩,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此外,课余不断探索合适的的教学方法、考核模式,并将心得体会整理成文并发表在相关的教改刊物上了,目前已发表了6篇教研论文。
40713451《学科概论》1、英文课名:An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2、学时:16学时3、学分:1学分4、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5、选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食品专业工程概论》,校内教材,2004年9月印刷7、课程内容提要:本课程是食品工程总体概述。
介绍食品工程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初步了解食品主要行业生产总体状况,掌握食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40723411《食品生物化学》1、英文课名: Food Biochemistry2、学时:803、学分:54、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5、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6、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生物化学简明教程》,聂剑初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三版(2)参考书沈同主编《生物化学》(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0;郑集、陈钧辉编著《普通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课程内容提要:蛋白质化学、核酸的化学、糖类的结构与功能、脂类和生物膜、酶、维生素与辅酶、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的代谢、氨基酸代谢、核甘酸代谢、核酸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
40723311《食品工程原理》1、英文课名:The Principle of Food Engineering2、学时:80学时3、学分: 5.5学分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学》。
5、选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食品工程原理》,冯马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2)主要参考书:杨同舟主编《食品工程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6月;有关《食品工程原理》教材。
7、课程内容提要:介绍食品工业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设计计算方法和设备选型方法,以及生产过程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40723421《食品化学》1、英文课名:Food Chemistry2、学时:40学时3、学分:2.5学分4、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5、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食品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食品化学基础知识》,中国食品出版社7、课程内容提要:讲授食品化学的定义、作用、研究方法以及发展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围绕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以及各自对人体健康所具有的生理功能和其营养价值,从化学的角度来研究食品。
40723431《微生物学》1、英文课名:Microbiology2、学时:70学时3、学分:4.5 学分4、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5、选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主要参考书:《微生物学》,沈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微生物学》,路福平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微生物学》(影印版),Lansing M. Prescott,John P. Harley,Donald A. Klein,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课程内容提要:本课程以现代生物学观点比较系统而详细地阐述了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营养、生理代谢、遗传变异、育种、生态及食品制造与微生物利用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40724541《食品工艺学》1、英文课名:Food Technology2、学时:80学时3、学分:5学分4、先修课程: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5、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999年11月第2版7、课程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包括乳制品工艺学及饮料工艺学、焙烤工艺学三个部分。
它的主要任务是阐述原料的性质、各产品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分析。
40724112《食品工厂设计基础》1、英文课名: Basis of Food Factory Design2、学时:30学时3、学分:2学分4、先修课程:工程制图、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5、选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6级本科生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食品工厂设计基础》,杨芙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2)主要参考书:《食品工厂设计基础》,无锡轻工业学院、轻工业部上海轻工业设计院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5;《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吴思方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8;《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张国农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7;《GMP与现代食品工厂设计》,曾庆孝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海医药设计院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7。
7、课程内容提要:本课程教学重点包括基本建设程序和工厂设计组成、厂址选择及总平面设计、食品工厂工艺设计;难点为食品工厂工艺设计,因为工厂工艺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厂生产和技术的合理性,又是其他非工艺设计所需资料的依据,因此工艺设计在整个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举一些设计工作生动的实例,并采用实际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说明书及施工图进行讲授的手段,使同学对工厂设计工作有更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0724451《食品机械与设备》1、英文课名:Food Machinery and Equipment2、学时:40学时3、学分:2.5学分4、先修课程:工程制图、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5、选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食品机械与设备》,马海乐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
(2)主要参考书:《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陈彬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崔建云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5。
《食品加工技术装备》,张裕中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2。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无锡轻工业学院、天津轻工业学院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12。
7、课程内容提要: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主要运用所学过的有关基本理论和工艺原理、工艺要求等知识,向学生讲述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参数的选择、应用实例以及自动控制的应用等内容。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食品机械设备选型及工艺设备设计能力,并掌握一般零部件和易损件的设计方法。
重点讲授玉米深加工、乳制品、焙烤、饮料机械与设备,使同学对这类设备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作到了如指掌,融会贯通。
40724381《食品分析》1、英文课名:Food Analyze2、学时:40学时3、学分:2.5学分4、先修课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化学5、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食品分析》,无锡轻工大学,天津轻工业学院合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检验理论部分》,中国标准出版社;《食品卫生检验技术》,壬叔醇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7、课程内容提要:运用物理、化学、生化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技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等)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和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进而评定食品的品质。
40724441《食品保藏原理》1、英文课名:The Principle of Food Presezvation2、学时:20学时3、学分:1.5学分4、先修课程: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工程原理5、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食品工艺学导论》,张长伟,曾名勇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7、课程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研究食品生产、贮运和分配过程中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控制的途径,以及如何提高食品保藏质量,以便于输送、贮藏和使用。
40724091《食品营养与卫生学》1、英文课名:Food Nutrition and Hygiene2、学时:30学时3、学分:2学分4、先修课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5、选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食品营养与卫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7、课程内容提要:食品营养与卫生是研究食物中各种成分与人类健康关系的一门应用学科,包含营养学与卫生学两大部分内容。
营养学主要研究人体所需营养素的营养功能,人体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营养素和人体健康的关系,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与平衡膳食设计;卫生学主要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及防御措施,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以及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等内容。
40724132《食品包装技术》1、英文课名:Technology of Food Packing2、学时:30学时3、学分:2学分4、先修课程: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保藏原理5、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食品包装与材料》,章建浩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主要参考书:《包装材料学》,董志武等编,吉林大学出版社7、课程内容提要:了解国内外食品包装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食品本身的特性及其所需要的保护条件。
研究和掌握包装材料的包装性能和适用范围及其条件、掌握相关的包装技术方法,以及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进行包装操作的能力和方法。
40724462 《农产品加工》1、英文课名: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2、学时:303、学分:24、先修课程: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分析5、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农产品加工工艺学》,刘心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第一版;《粮食食品加工技术》,李庆龙,中国食品出版社,1987;《植物油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张振旺、刘景顺,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玉米淀粉和高果糖浆》,王宜庆,中国食品出版社,1987。
7、课程内容提要:本课程讲述农产品加工工艺学的主要内容、稻谷的加工、面粉生产及面粉制品、淀粉生产及淀粉制糖、植物油制取、精炼及加工、大豆蛋白质的提取及其在食品加工上的利用、酿酒及其调味品的酿造、农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
40724472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1、英文课名:Food Safe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2、学时:303、学分:24、先修课程: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分析5、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百姓生活与食品安全》,何士明,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零售企业食品安全信息管理》,赵林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食品安全必读法律法规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