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漫谈--孔劼共19页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19
科技学术论文写作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科技学术论文写作》的内容,具体内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兴起为科技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而便捷的平台。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以"中庸"观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兴起为科技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而便捷的平台。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以"中庸"观科技摘要:"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学说,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思想方法和行事原则,它注重的是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精确契合,以达到"和"的目的;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两者有不同的内涵,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纯"知识;技术则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知识,对整个人类而言,技术既是主体彰显自我的力量的象征,也是自我毁灭的力量,这是技术的二元性决定的;因此,致中和,恰到好处,追求"中道",内外协调,保持平衡,这种思维方式与行事原则在人类追求科学及其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庸;科技;科技伦理一、正确理解"中庸"和科技"中庸"一词被很多人的误解为"平庸、折中、调和、保守、妥协,不求上进",这都是对儒家"中庸"思想的曲解,中庸思想绝不是木讷死板平庸和庸俗的折中主义,更不是无原则和虚伪的善意,它体现着和谐、整合、"中和"的价值取向,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论。
现在人们之所以对中庸之道有误解,是因为中庸之道的某些观念在孔子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被其继承者慢慢曲解,把中庸引上唯心主义的道路。
如汉代的董仲舒把中庸之道同阴阳五行学和天人感应学说结合起来,就把中庸之道带上了神秘主义的道路,而宋代的理学大师们在心性上大做文章,使中庸之道变成唯心主义重要元素,这正是现代很多人对中庸哲学误解的根本原因。
科技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论文文档2篇Writing papers for discussion part of scientific papers编订:JinTai College科技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论文文档2篇前言: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论文常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文章。
本文档根据论文格式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科技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论文文档2、篇章2:简论科技论文写作格式文档篇章1:科技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论文文档讨论部分是中英文科技论文主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其内容不但可以体现出作者博览文献、掌握科技动态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说明作者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学术造诣的深浅。
本文针对环境法学研究影响性因素实证分析基于CSSCI法学基于CSSCI(2019―2019)的我国xxx中学与传播学学科知基于SCILAB与Tcl/Tk构建中学几何教学的方式分析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English Series)Journal of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Science China讨论部分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给出了如何提高该部分写作的几点建议。
1 讨论部分的重要性科技论文无论采用哪种分类方式,其内容均由前置部分和主体部分构成。
讨论是主体部分中的重要组成,其目的是为最终结论提供理论依据,可对全篇论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科技写作漫谈(7):论文摘要的撰写摘要(abstract)是现代科技论文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国家标准GB 6447-86对摘要的定义为: “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 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 简明、确切地记叙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摘要作为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它是知识传播、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媒介, 尤其是目前国际上各主要检索机构的数据库对摘要的依赖性很强, 因此, 好的摘要对于增加期刊和论文的被检索和引用机会、吸引读者、扩大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摘要的类型与基本内容根据内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1) 报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 也常称作信息性摘要或资料性摘要, 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 通常, 这种摘要可以部分地取代阅读全文.(2) 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 也常称为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descriptive abstract)或论点摘要(topic abstract), 一般只用二三句话概括论文的主题, 而不涉及论据和结论, 多用于综述、会议报告等. 该类摘要可用于帮助潜在的读者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3) 报道-指示性摘要(informative-indicative abstract): 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的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 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传统的摘要多为一段式, 在内容上大致包括引言(Introduction),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结果(Results)和讨论(Discussion)等主要方面, 即IMRD结构的写作模式.由于摘要本质上就是一篇高度浓缩的论文, 所以其构成与论文主体的IMRD结构是对应的. 因此, 摘要应包括以下内容梗概:(1) 目的: 研究工作的前提、目的和任务, 所涉及的主题范围.(2) 方法: 所用的理论、条件、材料、手段、装备、程序等.(3) 结果: 观察、实验的结果, 数据, 得到的效果, 性能等.(4) 讨论: 结果的分析、比较、评价、应用, 提出的问题, 今后的课题, 假设, 启发, 建议, 预测等.(5) 其他: 不属于研究、调查的主要目的, 但具有重要的信息价值.一般地说, 报道性摘要中(2)、(3)、(4)相对详细, (1)和(5)相对简略; 指示性摘要则相反.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另一种摘要文体, 即“结构式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 该摘要实质上是报道性摘要的结构化表达, 与传统摘要的差别在于其为便于读者了解论文的内容, 行文中用醒目的字体(黑体、全部大写或斜体等)直接标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标题. 目前生物医学类期刊大多都已采用结构式摘要, 并且不同期刊有关结构式摘要的标题设置也不尽相同.摘要撰写技巧(1) 为确保简洁而充分地表述论文的IMRAD, 可适当强调研究中的创新、重要之处(但不要使用评价性语言); 尽量包括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和重要细节(重要的论证或数据).(2) 使用简短的句子, 用词应为潜在的读者所熟悉. 表达要准确、简洁、清楚; 注意表述的逻辑性, 尽量使用指示性的词语来表达论文的不同部分(层次), 如使用“实验表明…”(We found that…)表示结果; 使用“通过对…的分析,认为…”(Based on…, we suggest that…)表示讨论结果的含义等.(3) 应尽量避免引用文献, 如若无法回避使用引文, 应在引文出现的位置将引文的书目信息标注在方括号内; 如确有需要(如避免多次重复较长的术语)使用非同行熟知的缩写, 应在缩写符号第一次出现时给出其全称;摘要中必须避免使用图表.(4) 为方便检索系统转录, 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表达式、角标和希腊文等特殊符号.(5) 查询拟投稿期刊的作者须知, 以了解其对摘要的字数和形式的要求. 如果是结构式摘要, 应了解其分为几段, 使用何种标识、时态, 是否使用缩写或简写, 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在英文摘要的撰写中不应刻意追求使用第三人称和被动语态, 由于主动语态的表达更为准确, 且更易阅读, 因而目前大多数期刊都提倡使用主动态. 国际知名科技期刊Nature, Cell等尤其如此, 其中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的使用十分普遍.摘编自《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任胜利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07年第5次印刷)论文摘要论文摘要是文章的内容不加诠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力学小论文:pb05000830 孔熙弯曲的时空以洛伦兹变换为核心的相对论,使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仅预言了洛伦兹收缩,而且得出了“同时的相对性”、“运动时钟变慢”、“质能关系”等一系列新颖的结论。
一、狭义相对论两个惯性S 和S ’之间的洛仑兹变换:22222/1/'''/1'c v c vx t t z z y y c v vt x x --===--=(1)S ’系沿x 轴正向相对于S 系以匀速v 运动。
逆变换:22222/1/''''/1''c v c vx t t z z y y c v vt x x --===-+=(2)同时的相对性:222/1'cv dx c v dt dt --=(3) 反过来:222/1''cv dx c v dt dt -+=(4) 由此可看出,在S ’系中同时发生的事件,只要不在同一地点,在S 系中看,这两件事就不同时发生。
运动时钟变慢:22/1/'c v dt dt -=(5) 质能关系:220/1cv m m -=(6)相对论还指出,物质的质量和能量之间存在本质联系: 2mc E =(7)静止质量为o m 的物体具有能量200c m E =(8)由(7)、(8),可以算出运动物体的动能:......8321)1/11(240202220202++=--=-=cv m v m cv c m c m mc T (9)闵可夫斯基把相对论写成四维时空的形式,从而把时空看成一个整体。
如果令,,,,3210z x y x x x ct x ====洛伦兹变换可写为:⎪⎪⎪⎪⎪⎭⎫⎝⎛⎪⎪⎪⎪⎪⎭⎫ ⎝⎛--=⎪⎪⎪⎪⎪⎭⎫ ⎝⎛32103210100001000000''''x x x x x x x x γβγβγγ(10) 式中21/1,/βγβ-==c v (11)相对论中联系不同惯性系的坐标变换式洛伦兹变换,。
学术论文写作漫谈说明这一组短文成文于十多年前,是我读书时写下的读书笔记,当然也融入了我业余从事金融论文写作的心得体会。
文章曾以《学术论文写作漫谈》为总题发表于一家金融理论研究刊物上。
在整理旧稿时偶然翻到,觉得还不算落伍过时,特发于网上,请各位网友指教。
简论学术论文写作在科研中的两大功能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科研工作不断进行、深化和出成果的过程。
因而学术论文的写作也就具有两大功能:一方面,它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描述科研成果的载体。
怎样理解这两方面的功能呢?我们先采看第一个方面。
科学研究(包括人文科学的研究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思维活动。
人们在科研活动中有许多设计和想法需要用文字表达、记录下来,加以反复推敲、琢磨和整理,使之不断完善和缜密。
并在推敲、琢磨过程中发展原先的设想;或者推翻原先的设想,让一个更合理、更正确的设想来替代。
这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中往往表现为一稿、二稿、三稿,以至定稿。
通过这样反复的修改、完善,就可以使研究活动不断深化,得到令人满意的成果。
再看第二个方面。
人们通过研究活动得到的成果,需要借助于学术论文这个工具总结、表达出来,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或者在进一步研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学术论文这个载体,你的“成果”永远只是你头脑里的东西,不可能实际工作中产生影响,因而也不能说你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成功。
应该指出的是,学术论文上述两个功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时存在于论文的写作之中,并不存在逻辑上的先后。
笔者分开论述只是为了行文上的方便。
从以上简要叙述中可以看出,任何科学研究都不可能离开学术论文。
作为一个研究工作者,认真钻研学术论文的写作,将其方法和技巧烂熟于心,对于推动自己的研究工作,促使自己职得更多,更大的研究成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科研选题要有正确的态度进行科学研究,选择一个好的研究课题非常重要。
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是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
因而,我们要重视选题,精心选题,要对选题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议论文写作漫谈第一篇:议论文写作漫谈议论文写作漫谈章丘四中高三语文组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考生作文,发现这样两个突出现象:一是绝大多数考生写的是议论文,二是有很多的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主要表现是:一议论文结构不合体。
如开头不提出论点,中间只写几个论据,而不分析,更不用谈有没有分论点;二甚至在列举论据时,还出现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三议论文论点和议论文论据之间缺乏必要的粘连,思路不合逻辑,即通常所说的有述无论,有据无析。
教学目标1.明确议论文的写作思路2.掌握议论文的开头技巧3.理解援事立理例析方法4.学会清音有余结尾技巧一.构思有路根据写议论文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曰“引论”、“本论”、“结论”)三大块构成。
“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等。
尤其要重视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不同层面角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
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从理论角度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
所谓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各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逐层深入)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
这种结构要求思维缜密,逻辑性强,不利于一般学生操作。
顺便提醒:既然要论证观点正确,就要用多个事例来说明,那么,“论据”部分,就应是两个或三个以上。
2008年湖北省高考语文优秀作文举手投足之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动作可以映出一个人的品质与人格。
举手投足间,尽显个人的内涵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