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缺氧指标与早期肾损伤相关性研究王小清;李清珺;郝海荣;刘子瑜;问苏荣;程亮;胡文;俞伟男【摘要】背景既往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密切相关,且在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中OSAHS的患病率明显升高.然而目前关于OSAHS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缺氧指标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94例.通过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通过实验室检查收集患者血生化、尿液等指标,通过为患者配戴便携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获取呼吸睡眠相关指标,并进行超声肝脏脂肪含量(LFC)测定.根据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将患者分为有DN组(ACR>30 mg/g,n=34)、无DN组(ACR≤30 mg/g,n=60).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等,采用相关分析探讨ACR与OSAHS参数指标及其他临床资料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ACR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男性比例、高血压史、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肝脏脂肪含量(LFC)、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饱和度指数(ODI)、平均血氧饱和度(MPO2)、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CT<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饮酒史、体质指数(BMI)、腰围(W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素氮(BUN)、尿酸(UA)、ACR、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R与eGFR、AHI、ODI、LSaO2、MPO2、LFC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SBP、DBP、WC、FPG、HbA1C、TC、TG、HDL-C、LDL-C、UA、CT<90%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AHI、ODI、LSaO2、MPO2、LFC为AC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CR与AHI、ODI、LFC呈正相关,与eGFR、LSaO2、MPO2呈负相关.AHI、ODI为ACR的独立危险因素,LSaO2、MPO2为其保护性因素.改善OSAHS缺氧指标以及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对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9(022)004【总页数】6页(P422-426,432)【关键词】肥胖症;糖尿病,2型;肾损伤;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低通气综合征【作者】王小清;李清珺;郝海荣;刘子瑜;问苏荣;程亮;胡文;俞伟男【作者单位】223002江苏省淮安市,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内分泌科;223002江苏省淮安市,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内分泌科;223002江苏省淮安市,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内分泌科;223002江苏省淮安市,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内分泌科;223002江苏省淮安市,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内分泌科;223002江苏省淮安市,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内分泌科;223002江苏省淮安市,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内分泌科;223002江苏省淮安市,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R692.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 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上气道反复塌陷或阻塞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其主要特征为夜间反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觉醒和睡眠结构紊乱,可引起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1]。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性炎症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李雪松;赵立峰;刘英;刘冠英;江霞【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22(62)12【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性炎症综合征(MIS)的危险因素。
方法110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MIS分为观察组(57例,合并MIS)和对照组(53例,未合并MIS),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 合并MIS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
结果两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C反应蛋白(CRP)、总胆红素(TB)水平比较,P均<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高BMI、腰臀比及血清TG、TB、CRP水平是T2DM合并MIS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结论T;DM合并MIS 的危险因素是高BMI、腰臀比及血清TG、TB、CRP水平。
【总页数】4页(P10-13)【作者】李雪松;赵立峰;刘英;刘冠英;江霞【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内分泌科;天津市南开区体育中心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R589【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对心电图异常影响分析2.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与糖脂代谢、炎症因子及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3.体力活动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性炎症综合征血清SFRP-5、白细胞介素-1、超敏C反应蛋白炎症因子的相关性4.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性炎症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研究5.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数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的研究周焰;王亚娟;张菱【期刊名称】《医药论坛杂志》【年(卷),期】2007(28)2【摘要】目的探讨合并自主神经病变非肥胖糖尿病患者睡眠呼吸紊乱(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的特点及发生机制。
方法对22例男性非肥胖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8例正常人的PS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14例合并自主神经病变(DAN+),8例无自主神经病变(DAN-)。
结果4例DAN+患者AI≥5,5例DAN+患者AHI≥10,DAN-及对照组无一例出现SDB。
DAN+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生于快速动眼期的阻塞性呼吸紊乱。
10例DAN+患者在快速动眼期MLSaO2<90%。
结论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OSA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OSA的发生机制可能是支配上气道反射的自主神经病变所致。
【总页数】2页(P44-45)【关键词】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睡眠呼吸紊乱【作者】周焰;王亚娟;张菱【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 [J], 张洁;张丽娜;郭立新2.II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试验研究 [J], 陈端霞;张广明;张越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与睡眠呼吸暂停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J], 张红霞;原杰;杨敏;柳洁4.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 [J], 陈敏;方小正;汪玲5.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呼吸紊乱及微血管病变的影响 [J], 刘凯坤; 袁慧娟; 王丹钰; 袁倩; 史晓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1年5月第23卷第5期MMJC,May2021,Vol23,No.5・41•DOI:10.3969/j.issn.1672-9463.2021.05.010二甲双肌联合贝那鲁肽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常红叶徐晓静杨爱霞朴金龙陈小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常见合并症,前者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打鼾、睡眠呼吸不畅或暂停为主[1];后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血糖异常升高为主叫临床相关研究显示[3],OSAS和T2DM相互影响,合并发病时,OSAS 会参与到T2DM的发展过程中,可加重患者血脂代谢障碍,因此控制OSAS病情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T2DM病情。
贝那鲁肽注射液是我国自主研发的GLP-1药物,也是全球第一个全人源氨基酸序列的GLP-1药物,具有降糖、消炎、护心、降低体质量和保护胰岛P细胞等作用,目前我国对该药物的相关报道较少。
基于此,为进一步探讨贝那鲁肽注射液临床价值,本研究将其应用到OSAS合并T2DM 降糖治疗中,分析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控制效果、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0SAS合并T2DM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
单一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42-67岁,平均(53.67±4.92)岁;T2DM病程2~13年,平均(6.97±1.68)年。
联合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2-68岁,平均(53.71±5.02)岁;T2DM病程2~14年,平均(7.01±1.73)年。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OSAS、T2DM诊断标准者;②T2DM病程超过6个月者;③近期使用降糖药物不超过2种者;④对研究知情同意,且用药依从性高者;⑤对研究用药无不耐受、过敏者。
工作单位:310003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劳银萍:女,本科,护师收稿日期:2012-05-04※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劳银萍袁静云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 )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OSAHS 患者68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心理支持、家庭支持、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措施。
2组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和抑郁量表(HAMD )分别在入院初和出院时进行评分,然后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分值。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出院时HAMA 、HAMD 评定总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OSAHS 患者通过全面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从而降低心理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2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焦虑;抑郁;心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11(2012)11-106-02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常伴有多种代谢紊乱并存和并发症,可伴发其他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 )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紊乱性疾病;两者都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常见病。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OSAHS 是糖尿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它可加重胰岛素抵抗而引起血糖波动[1]。
West 等[2]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中OSAHS 的患病率可达23%,尤其是自主神经病变者,可引起睡眠呼吸紊乱,且以阻塞型为主。
当2型糖尿病和OSAHS 两者并存时,大大增加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已有研究发现OSAHS 患者中,糖尿病导致的死亡率仅次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心力衰竭[3]。
由于2型糖尿病合并OSAHS 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长期处于负性情绪状态时,会进一步影响病情的控制,所以心理干预措施作为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日趋被关注。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糖友如何远离猝死?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有研究表明:高血糖对心脏的损害就相当于患者得过一次心梗,那么如何让糖友远离猝死呢?出乎意料的猝死“猝死”是指突然发生、出乎意料的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但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定为1小时。
猝死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从发病到死亡时间短促;二是猝死常常发生在貌似健康的人身上;三是猝死通常不可预测。
猝死在死亡中约占15%~30%,因此不容忽视。
猝死分两大类:“非心源性猝死”和“心源性猝死”。
“非心源性猝死”不足20%,主要见于脑出血、肺栓塞、重度哮喘、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剧烈运动、药物因素等;临床发生的大多数(超过80%)猝死属于“心源性猝死”,常见于急性心梗、恶性心律失常、重度心衰、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各种心肌病等。
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平常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控制不力,加之某些诱因(如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暴饮暴食等)的促发所致。
糖尿病患者猝死的常见原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高血糖对心脏的损害就相当于患者得过一次心梗,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梗的风险,跟心梗患者再次复发的风险差不多。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猝死的风险远远高于普通患者。
如前所述,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心血管风险,容易发生猝死固然有疾病自身的内在原因,但也与某些诱因有关。
如果临床上能够注意并避免这些诱因,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猝死的发生。
这些诱因包括:(1)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低血糖发生时,患者一般会出现心悸、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手足颤抖、神志改变等症状,但是老年人低血糖症状往往不典型甚至没有自觉症状(即“无症状性低血糖”),识别起来相对困难,而如果低血糖发生在夜间,就更难被察觉。
低血糖发作可诱发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速、室颤)甚至心脏骤停,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夜间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一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个案护理》一、疾病概述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 毫米汞柱,舒张压≥90 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两种疾病相互影响,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 环境因素: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等。
- 自身免疫因素:在某些类型的糖尿病中,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 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血糖升高。
2. 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 精神和环境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以及不良的环境因素如噪声等,可引起血压升高。
-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压容易升高。
- 生活方式因素:高盐饮食、过量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可导致血压升高。
- 其他因素: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也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3.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共同的遗传背景: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易感性,导致两种疾病同时发生。
-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不仅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也可引起血压升高。
胰岛素抵抗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钠水潴留等,从而使血压升高。
- 高血糖的影响: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血管狭窄,血压升高。
同时,高血糖还可引起肾脏损害,使肾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利拉鲁肽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分析评估利拉鲁肽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9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FBG、HOMA-IR、MBI 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经积极治疗,观察组患者,AHI为(23.8±10.3)次/h、LSpO为(90.6±15.8)%;对照组患者,AHI为(53.4±15.9)次/h、LSpO为(79.2±14.9)%。
观察组患者AHI、LSpO两项通气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④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瘦素、NF-α、IL-6、脂联素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利拉鲁肽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通气功能,进而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关键词] 利拉鲁肽;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1(a)-0025-032型糖尿病又称之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在35~40岁之后发病居多,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比重超过90%。
长期临床工作发现,2型糖尿病中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几率颇高,并且该类患者大多数为肥胖型[1]。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22.013乌梅枣仁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血糖水平、睡眠质量及效果的影响吴用雄,刘黄宁,吴沫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药剂科,福建宁德352100[摘要]目的讨论乌梅枣仁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血糖水平、睡眠质量及效果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分为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41例。
对照组予以阿卡波糖片+乌梅枣仁汤治疗,研究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乌梅枣仁汤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血糖水平、睡眠质量。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5)。
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乌梅枣仁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利于促使中医证候、睡眠质量及血糖水平改善。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睡眠障碍;乌梅枣仁汤[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11(b)-0013-05Effects of Wumeizaore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on Blood Glucose Level, Sleep Quality and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Sleep DisorderWU Yongxiong, LIU Huangning, WU MolingDepartment of Pharmacy, Ningd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ingde, Fujian Province, 352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Wumeizaore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on blood glucose level, sleep quality and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sleep disorder. Methods A to⁃tal of 82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bined with sleep disorder admitted to Ningd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41 cases) and the study group (41 cas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treatmen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arbose tablet + Wumei⁃zaoren decoc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 + Wumeizao⁃ren decoct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TCM syndrome score, blood sugar level and sleep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5.12%,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0.49%),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100, P<0.05).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the score of TCM syndrom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1).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1).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the sleep quality [作者简介]吴用雄(1989-),男,本科,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为中药学。
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
老年人中2型糖尿病较常见,但是同时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较少见。
本文中就1例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84岁,口干、多尿伴睡眠时憋气3个月入院。
查体:血压15/10 kPa,心肺(-),肝脾无肿大,空腹血糖9 mmol/L,餐后2 h血糖16 mmol/L,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凝四项,血尿常规均正常。
夜间睡眠呼吸监测,通过多导睡眠图(PSG)确诊患者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每天三餐前给予诺和灵R,控制好血糖的同时,睡眠时予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呼吸机型号:怡和嘉业RESmart630,治疗压力根据症状和血氧饱和度进行调节。
1个月后,患者复查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正常,白天嗜睡、头痛、认知功能减退明显改善,睡眠时憋气感消失。
2 讨论
近期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病率较普通人明显升高。
也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1]。
2型糖尿病诱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机制可能为2型糖尿病常伴肥胖、颈围增大、肥胖,而这些是造成咽腔狭窄的主要因素,过多的脂肪在上呼吸道后壁使上呼吸道变窄;2型糖尿病患者多发生微血管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使上呼吸道肌肉运动不协调,肌肉松弛;2型糖尿病患者多发生脑动脉硬化及脑梗死,损害呼吸中枢等。
多数学者认为,肥胖是睡眠呼吸综合征的共同危险因素[2],肥胖可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受体数量下降,对受体的亲和力也下降,以期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尿病。
同时肥胖引起下颌及眼周脂肪沉积,使上呼吸道狭窄塌陷及胸腹壁脂肪增多,引起肺容量下降,共同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
CAPA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血糖降低的机制可能为[3-4]:①长期低氧血症经CPAP治疗改善使得儿茶酚胺的分泌减少,而儿茶酚胺可引起糖原分解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②长期缺氧的纠正,使得慢性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性减低,使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减少,从而改善糖代谢紊乱;③低氧状态的改善可使肝脏对血中抗胰岛素的激素的灭活以及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均提高;④因纠正了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使酸中毒造成的无氧酵解减少,丙酮酸可氧化充分在肝脏转化成糖,使血糖降低;⑤纠正了低氧血症使机体出现的多种激素的分泌异常,尤其是性激素如高泌乳素血症,从而增强了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了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⑥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的纠正,使胰岛素及其受体的亲和力增加,使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增加,血糖降低。
因此,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应尽早、合理地使用CPAP治疗。
如果CPAP治疗效果不好,必要时行腭扁桃体、鼻息肉等手术治疗。
另外,已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筛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尤其是合并有明显夜间呼吸暂停、打鼾和白天疲倦者。
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 仅仅是初步的探讨。
故CPAP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的疗效尚有待更多、更大样本量的循证医学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王红梅,王林,刘吉祥.短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13):597-599.
[2]张文艳,孙白云,贾红.阻塞性睡眠呼吸咋听患者能量代谢的特点[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0):1662-1663.
[3]刘阳云,孙正良,李正贤,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06,34(5):539-540.
[4]Kelly E,Cullen G,McGurk C.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Thorax,2007,62(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