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大道对比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2.40 MB
- 文档页数:30
裕龙大道设计说明
(1)、中央隔离带
该绿化带宽度为8.5米,选择种植高低错落的乔木滇朴与大青树以及龙柏、桂花等搭配种植。
此方案注重色彩对比,灌木带选择色彩明快、耐修剪的植物,运用大色块流畅形的线条,体现出城市景观大道的整齐简洁、大方优美的景观特点,衬托出城市的热烈气氛,并通过这种图案式的设计,形成开阔大方、整齐简洁而又不失生动活泼的风格。
曲线式灌木带以红花继木、红叶石楠、金边黄杨等色彩对比较强的灌木相互搭配。
高中低植物形成层次丰富的立面景观,在满足防眩光的功能要求下,形成中央绿化带自然生态的绿化效果。
(2)分隔带
在与中央隔离带形成统一风格的前提下在宽度仅为3米的绿化带中,上层植物以常绿乔木为主,下层以流畅连续的曲线式花灌木串连于乔木之间以增加层次体现植物的生态屏障作用,分隔带更讲究图案的设计,曲线形与几何形相结合,使道路绿地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近远期均有理想的绿化效果,
(3)人行道
行道树为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搭配种植,常绿乔木选择小叶榕和广玉兰其树冠宽阔、叶色青翠、树姿雄伟,能抗风,抗大气污染并有吸收灰尘和噪音的功能,落叶乔木选择复叶栾树适合生长在当地环根据树种生态习性层次错落、疏密有致,形成大体量、多层次自然和谐的植物群落结构。
标志性景观大道的绿化设计——以榆林市榆林大道绿化设计为例摘要:文章以榆林市榆林大道为例,探索了以乡土树种为主,大尺度、大色块的种植植物,并注入文化内涵,形成大绿量,大生态的绿色廊道景观。
为标志性景观大道的绿化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景观大道;乡土树种;大尺度;地域特色;生态廊道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网状和线状形式将整个城市绿地连成一个整体。
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
本文以榆林大道(城区段)的绿化设计为例,综合考虑了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城市景观、城市文化以及消灾功能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完成了榆林大道的设计。
使标志性景观大道的绿化成为体现地域文化的重要场所。
一、项目概况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
为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榆林大道是榆林市区连接南北的主干道。
是机场、高速、空港新区、芹河新区通往城区的重要交通要道。
榆林大道(城区段)南起沙河桥,北接榆乌路。
全长10.5km,绿化面积73万㎡。
规划标准段道路红线宽度100米,为两板五带式设计。
其中中间分车绿带宽10米,机动车道宽19米,人行道宽6米,行道树绿带宽2米,路侧绿带宽20米。
绿化总投资1.5亿元。
基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绿化规模,设计伊始就提出建设“生态大道、文化大道、休闲大道”的理念,以“大气、壮美、开阔”作为设计的总要求。
二、现状分析沙河桥---迎宾大道段:全长5km,道路红线100米,中间分车绿带宽10米,行道树绿带宽2米,规划中的路侧绿带由于道路两边多为建筑区,居住小区,沿街商铺,火车站,学校,火车道等原因大部分不可实施。
周围环境较为复杂,与之连接的道路较多,车流人流量较大。
可实施段为大道西侧(人民路---迎宾大道)段,长1.6km。
迎宾大道---榆乌路段:全长5.5km,中间分车绿带宽10米,行道树绿带宽2米,路西的路侧绿带延伸至铁路沿线,绿带宽度70-135米不等。
现代园林道路分析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园林道路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份现代园林道路分析报告中,我们将探讨园林道路的定义、重要性及其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1. 定义园林道路园林道路是指城市规划过程中,为满足居民居住、活动、交通等需求而规划和建设的道路系统。
与普通道路相比,园林道路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以提供更美观、健康和环保的交通环境。
2. 园林道路的重要性2.1 美化城市环境:园林道路通过植被、景观设计和艺术装饰等手段,为市民创造宜人的行车和步行环境。
这不仅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还能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2.2 改善空气质量:园林道路的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通过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和花草,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3 促进健康活动:园林道路提供了良好的步行和骑行环境,鼓励市民参与户外运动。
这有助于改善市民的身体健康,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3. 园林道路存在的问题3.1 缺乏规划:许多城市在建设园林道路时缺乏全面的规划,导致道路系统不连贯,绿化效果不佳。
此外,部分园林道路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也存在问题。
3.2 维护不到位: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源的不足,许多城市无法及时进行园林道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
这导致一些绿化设施损坏、植被枯萎,影响了道路的美观度和使用效果。
3.3 车辆与行人冲突:由于一些园林道路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忽略了车辆和行人之间的冲突问题,导致交通安全隐患增加。
这需要在规划和设计阶段注重交通组织和安全性。
4. 改进和发展建议4.1 制定综合性规划:各城市应制定综合性的园林道路规划,统筹考虑道路系统、绿化设施和景观设计等,以确保园林道路系统的连贯性和绿化效果的良好。
4.2 加强维护和管理:各城市应加大对园林道路的维护与管理力度,及时修复绿化设施和道路破损,并加强植被的养护,保持道路的美观和可持续发展。
4.3 强化交通安全意识:在园林道路的规划和设计中,要注重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合理设置过街设施和交通标识,以减少交通事故和冲突。
《道路景观分析[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
道路景观分析1.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道路绿化的意识。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
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
2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1)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2)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
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
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
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3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2.1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主要考虑艺术效果和功能效果2.1.1乔木的选择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道路景观细节分析报告模板1. 研究背景和目的道路景观细节是道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促进城市的绿化,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与之相适应的道路景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美国洛杉矶市某条主干道道路景观细节的分析,总结道路景观细节的设计和建设规范,为今后其他城市的道路美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总体设计原则道路景观细节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与城市风貌、城市设计风格相统一2.与周边绿化环境相协调、相融合3.安全可靠,避免对交通造成影响4.保持可持续发展,维护景观的美观和可持续性3. 景观细节分析3.1 道路绿化1.植物选择:根据路段的不同特点,选择了不同的绿化植物,包括花卉、树木等。
其中,带阴凉、氧气、美化效果的苏铁等树种是非常适合道路绿化的。
2.绿化布局:道路两侧各配有绿化带,为路边的行人和车辆提供了更好的视觉效果。
通过绿化带的设置,不仅起到了美化城市,提高城市生态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隔离道路噪音、净化空气等作用。
3.2 道路地面1.道路材料:道路经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散发出独具匠心的自然风情。
道路地面使用了灰色石砖铺装,与周边绿植相衬,更加突出绿化环境。
2.道路排水:为了避免长时间雨天造成积水,道路地面的坡度被设计成斜坡状态,这样能让雨水更好地流向排水口,保证道路畅通。
3.3 道路装饰道路装饰是道路景观细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道路装饰能很好地提升道路的整体气息。
在道路景观细节设计中,主要的装饰设计有以下几点:1.色彩搭配:路面花岗石砖和路边的绿化搭配起来,让绿意和自然紧密结合,形成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
2.道路标志:在道路的相应位置设置合理的标志,使行人和车辆能够在方向和行程距离上得到提示。
3.道路雕塑:在道路中心,某些角落,使用一些雕塑,将整个道路的美化效果突显出来。
4. 管理维护道路景观细节设计和建设需要长久地保持良好的状态,而管理维护工作就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以下几条是道路景观细节管理维护的重要措施:1.保养绿化:包括定期修剪草坪,清理枯叶,定期施肥和浇水等等。
城市新区景观大道功能分析我国传统城市景观大道主要以承担过境功能的交通干道为主,道路较宽,沿线植被绿化丰富,为车辆出行提供高效舒适行驶环境。
但景观大道主要位于城市外围区域,对城市中心居民服务较少,且道路两侧人行过街不便。
为推进绿色发展,提升城市人文、生态与生活品质,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城市,交通作为城市大动脉,承担着城市出行与景观风貌展示功能。
如何将交通与城市交往有效结合,即保证交通效率又能服务沿线出行,将景观大道打造成城市中心靓丽名片,构建具有休憩购物观光功能的城市通廊,需要重新思考景观大道功能定位。
一、传统国内城市景观大道经验总结1.城市景观大道定义城市景观大道是指,既保证交通效率又兼顾城市景观功能,是整合了交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具有城市特色风貌、人文风采、环境景观展示作用的城市综合性主干道,如图1所示。
景观大道的设计要求为:宽阔且经过美化的道路(包含机动车道与人行步道),较高的通行能力,城市路网结构的重要组成,充分考虑植物造景与绿化,对生态环境友好。
2.存在的问题(1)交通功能强、生活功能弱。
我国各城市目前建设的景观大道大多具有很强的干道属性,如城市快速路、机场联络线、主干道等。
其特点为:车道数多(路幅宽)、车速快、与次支路网衔接较少,交通功能强。
但穿越性通道(车行道、步道)较少,景观大道两侧交往不足,缺少慢行交通,生活气息难以形成。
(2)展示功能强、交往功能弱。
国内的景观大道通常是各城市重要的标志性道路,侧重于形象展示。
特点是自成一格,独立性较强,与周边区域有较为明显的边界,是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载体。
但与城市的融合不足,与周边各功能联系较弱,难以吸引市民置身其中,未提供能让市民“慢下来、停下来”进行交往的空间。
(3)生态功能强、人文气息弱。
目前建设的景观大道通常具有丰富的绿化植被,重视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特点是给车辆驾驶者及乘坐者提供了较好的观感,对噪音和扬尘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对城市特色体现不够,未能充分展示城市历史底蕴、人文、开放、现代化的独有特色。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环境分析——以苏州园区现代大道为例摘要:近年,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各城市对道路景观的建设越来越重视,道路景观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苏州现代大道景观极其周围建筑,从道路景观设计概念出发,分析景观大道设计原因,了解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线性公园一、苏州现代大道的概况苏州现代大道全长约1 2公里,是苏州工业园区重要的交通道路,也是连接贯通苏州古城区与沪宁高速的重要景观交通道路,沿线穿过苏州工业园区的住宅区、商贸区、工业区及高速公路连接段等不同道路性质的变化。
道路总宽100多米。
包括中央隔离带,标准隔离带,及两侧30米左右的线性公园,景观资源极为丰富。
苏州现代大道是伴随着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而规划设计的道路,建设之初,道路周边除一部分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尚未被开发,因此,周边用地性质的不确定性是景观设计分析的一项重要依据,这也是苏州现代大道与其他交通干道不同的景观特色。
它是与周边用地的不同性质的变化相适应的景观设计,针对不同区域内不同人群所对应的功能,在景观设计上用到了不同的景观构图,因此形成了许多不同空间变化的道路线性公园,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且观景空间具有韵律感与节奏感。
二、道路景观对城市空间的作用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它不仅担负着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而且具有游憩功能,是邻里交往、进行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
而城市道路景观是体现城市形象的窗口,是城市生活和文化的载体。
城市道路景观是组织城市景观的重要手段,是连接城市各个景观要素的关键。
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在较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人们的视觉层次感,减少视觉疲劳,满足现代生活中人们多元化需求。
因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它应成为体现城市生态环境、历史文脉的给空间环境,并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及经济效益。
三、城市道路景观现状分析(1)功能单一,“有道无街”。
长兴滨湖景观大道的园林景观设计简析作者:陈峰来源:《绿色科技》2010年第03期摘要:现代中国园林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城市规划、现代公园、风景区的建设中得到不断的续承与创新,其中浙江长兴滨湖景观大道的园林景观设计就丰富的展现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
本文根据长兴滨湖景观大道的园林景观设计特点,分析了其空间的秩序性、环境的生态性、场所的包容性。
关键词:长兴;滨湖景观大道;园林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3-0002-021 引言从西方所罗门王子瑰丽的神殿到光怪陆离的荷兰风景油画,从中国的“囿”和“圃”到山水园林,“园林景观”这个富有魅力的词汇闪烁于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光鲜而璀璨。
似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被其修饰的可能,在当代社会的园林景观设计中,以往单一设计视角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
笔者根据浙江长兴滨湖景观大道的园林景观设计,以一个多样化的视角对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期在类似园林景观设计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 背景介绍长兴滨湖大道为环太湖公路浙江段的长兴段,位于环太湖经济开发带的西南端,长兴东面,紧邻太湖,北面与江苏宜兴相接,自北向南依次经过夹浦镇、雉城镇和洪桥镇,南面与湖州接壤(进入太湖山庄),全场22km。
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60km/h。
滨湖大道的建设,是启动南太湖开发治理的一个标志,是彰显滨湖城市美丽的标志性景观大道、展示湖光山色的旅游观光大道。
设计的要求内容主要包括:机非隔离带1.5~5.5m绿化带、道路内侧征地范围内绿化带(10~20m)、道路整体景观的休闲场所、设施、水工改造、道路铺装等内容。
3 设计特点3.1 空间的秩序性长兴滨湖景观大道园林景观设计的空间秩序性主要体现在道路线形方面,即“景观轴线”。
线形变化产生的顺视线路域景观放大会产生视觉兴奋,通过道路视觉兴奋点的分析,可以在这些特殊的路段进行景观视域控制和视廊组织来强化道路空间景观,丰富道路景观的体验性。
景观大道绿化提升案例咱就说有这么一条景观大道,以前那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大马路,两边有点树,但没啥特色,就像个路人甲似的,毫不起眼。
一、改造前的状况。
1. 植被单一。
大道两边基本上就是杨树、柳树,一到冬天,光秃秃的,没啥看头。
夏天呢,就只有那一种绿色,单调得很。
就像你天天吃馒头,没有菜,多寡淡啊。
2. 缺乏层次。
那些树啊,都是直挺挺地站着,高度都差不多,没有高的树、矮的灌木、伏地的花草这种层次感。
就像一个合唱团,所有人都唱一个调,没有高音低音的配合,那多无趣啊。
3. 景观小品几乎没有。
路上除了树就是柏油马路,没有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小装饰。
比如说没有漂亮的花坛造型,没有那种能让人停下来拍照的小雕塑啥的,整个大道就像个赶路的通道,而不是让人享受的景观。
二、绿化提升的措施。
1. 丰富植被种类。
园林设计师们就像大厨做菜一样,开始给这条大道加“料”。
他们引进了各种不同的树,像银杏,到了秋天那叶子金黄金黄的,就像一把把小扇子在树上挂着,可好看了。
还有樱花树,一到春天,满树的樱花,粉粉嫩嫩的,风一吹,花瓣飘落,就像下了一场樱花雨,那浪漫的感觉一下子就有了。
除了树,还种了好多不同的灌木呢。
比如说红叶石楠,那红红的叶子在绿色的植被中特别显眼,就像一群绿衣服的人里站了个穿红衣服的,特别扎眼。
还有金边黄杨,叶子边缘是金色的,像镶了一道金边,可洋气了。
花草也不能少啊。
他们种了大片的郁金香,各种颜色的郁金香凑在一起,就像彩虹落在了地上。
还有薰衣草,那一片紫啊,远远看去就像一片紫色的海洋,走在旁边,还能闻到淡淡的香味呢。
2. 打造层次。
这就像盖房子一样,得有个结构。
他们把高的树,像银杏、杨树这些种在后面,就像大厦的高楼部分。
然后在中间种上灌木,像红叶石楠、金边黄杨这些,就像大厦的中层。
最前面呢,种上花草,像郁金香、薰衣草这些,就像大厦的地基部分。
这样从远到近,就有了高、中、低的层次。
你走在路上,不管是远看还是近看,都有不同的风景。
景观分析调查报告
路幅
路幅指的是由车行道、分隔带和路肩等组成的道路横断面范围。
城郊混合交通量大,实行快、慢车道分开的路段,其横断面组成可能还有人行道、自行车道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路两边绿化
路两边的绿化,一半主要种植的是香樟或者雪松,两边的绿化,可以起到净化空气,隔音防尘的作用。
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更多的新鲜氧气,是公路不可缺少的部分。
怀化市的城市中心,路两边的绿化,我觉得还不够完善,特别是迎丰路这段。
郊区的绿化,还是很好的。
路头绿化
路头绿化,是一种景观绿化,适合休闲,观赏。
怀化市五溪广场的路头绿化,园林景观近几年做的还不错。
茶余饭后,人们可以在广场上休息,散步,环境优美。
滁州市道路景观调查与分析摘要城市道路景观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视觉、生态、实用功能还是文化内涵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滁州市在争创安徽省园林城市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因此对道路景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希望能为滁州市今后的道路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本课题运用普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滁州市工业区、商业区、风景区部分道路景观的植物配植、道路横断形式、休憩场所等。
关键字:滁州,道路景观,调查,分析滁州,又称皖东,滨临长江,坐落于安徽省东部,北纬31°51′一33°13′、东经117°09′一119°13′。
地处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和旅游的优势,2008年,开始了以改善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美化人居环境为核心的“大滁城”建设,2009年,滁州市委、市政府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以打造“生态滁州、人文滁州、绿色滁州”的城市品牌为战略,开展了以“创建安徽省园林城市”为代表的“五城联创”活动,近两年来,城市景观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截至目前,该市的人均公园绿地、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12.97㎡、34.66%、38.79%。
城市绿地基本形成了“一心多点、四廊一带、多片分布、绿网穿插”的结构形态。
道路景观也逐渐多样化,层次化,彩色化。
1、调查路线及范围本次调查按照道路分布区域不同可分为工业区道路、商业区道路、风景区道路。
调查的工业区道路有丰乐大道、龙蟠大道、中都大道。
商业区道路有天长路、来安路、琅琊东路。
风景区道路有琅琊西路、学院路。
这些道路基本上链接了滁州各区域用地,能够反映滁州市内道路景观的基本情况。
2、调查方法及内容2.1调查内容:(1) 植物配置 (2)道路横断形式 (3)休憩场所2.2调查方法:运用普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滁州市主要道路资料、绿化情况并对上述道路进行调查,已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为主,对道路进行拍照、记录。
中国城市景观大道的规划建设评论金笠铭钱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jlm1020@, qiany02@【摘要】本文主要关注于近年来中国各城市“景观大道”的规划和建设实践,通过分析深圳市深南大道和上海市世纪大道两个典型案例,归纳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并提出景观大道的设计应实现景观形象与交通功能并重的目标。
【关键词】景观大道,深南大道,世纪大道,“城市美化”运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活动,自上世纪末以来,正在以前所未有速度,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其中,“城市美化”运动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快速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同样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席卷着从沿海到内陆的大中小城市。
在这场运动中,建造“城市景观大道”是我国“城市美化”运动中首当其冲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沿海地区的国际大都市,还是内陆地区的中小城市,甚至是刚刚开始建设的新城和开发区,都紧紧追随了这个潮流。
中国城市景观大道是在城市化发展初期,为了大力改善原有城市落后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为了适应现代汽车交通的需要,同时大大改善城市的街道景观的一种一举两得的建设行为,这些景观大道从其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上,主要可以分为:1.“进入式”景观大道:即进入城市建成区之前,作为城市的主要入口大道,成为城市的“门户景观”。
2.“连接式”景观大道:即作为城市两个功能区(或组团)之间的连接通道,成为城市的“景观通廊”。
3.“自然式”景观大道:即往往位于城市临近自然景色优美的一侧(包括河湖、海岸线、森林公园或山脚下等),成为展示城市富有自然魅力的“景观视廊”。
而从其道路横断面设计上,主要有两种形式:1.“两块板”的横断面:路中央有较宽的绿化隔离带,路两侧一般布置较宽的绿化带和人行道。
2.“四块板”的横断面:在两块机动车路面外再布置两块非机动车路面,路中央及两侧布置有较宽的绿化带。
这些景观大道在成为城市景观主轴的同时,往往也是城市的交通主干道,在城市交通中本应负担起重要的疏通功能,但在追求宏伟、气派和装饰性的景观效果的影响下,景观大道大多被盲目的加宽,忽略了与城市整体路网的良好结合。
城市景观大道绿化景观提升设计分析作者:王贝妮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旬》2021年第06期【摘要】景观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可以引导时代潮流发展,对增强城市活力与突出当地文化特点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分析了城市景观大道绿化景观的现状,并且提出以新花路放+七彩缤纷为主题的优化策略,希望为景观绿化人员提供参考性建议,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原则,将生态环境与人工艺术环境相结合,增强景观绿化质量,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从而提高城市的绿化建设水平,对促进其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化景观;选择树种;设计手法【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8.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景观绿化一直是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良好的绿化效果不但可以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
然而,在城市景观大道绿化中,景观效果与预期相比具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景观绿化人员的设计水平有待提高,缺乏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
目前,景观绿化提升设计已经成为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引起了相关人员的重点关注。
1、城市景观大道绿化景观的现状1.1绿化改造项目分析在深圳滨河大道绿化改造项目中,整改面积为35万m2,路段长度高达11km,绿化整改范围较大,其中包括皇岗立交、彩田立交、益田立交、车公庙立交、竹子林立交、桥下绿地、渠化岛、中分带、路侧绿地等。
1.2绿化改造项目的现状该地区植物具有良好的长势,以及充足的绿量,遮阴性较好,抗郁闭度高,抗风性差,观赏性较差。
若是等到杜鹃盛花期,在中央隔离带附近还会看到优美的景观。
然而,深圳滨河大道绿化改造项目目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由于植物的透光性较差,以及郁闭度过高,尤其在立交区域与路侧绿化带较为严重,导致影响了中下层植物的生长。
第二,由于植物品种较为繁杂,以及种植密度过大,导致各个区域虽然拥有充足的绿量,但是疏朗通透空间较小,容易出现拥堵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