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吉林省公安厅、吉林省电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环境资源案件指定管辖的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07.14•【字号】吉高法〔2022〕108号•【施行日期】2022.09.26•【效力等级】地方司法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环境资源案件指定管辖的规定》的通知吉高法〔2022〕108号全省各级人民法院: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关于建设“长春智慧法务区”的决定,推动在全省形成环境资源案件“1+10”管辖模式,结合全省环境资源审判实践,省高院制定《关于环境资源案件指定管辖的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全省各级人民法院要认真学习规定内容,做好环境资源案件指定管辖宣传工作,在立案大厅显著位置摆放或张贴案件管辖的调整内容,对当事人进行指引和释明。
非指定管辖法院要加强与指定管辖法院的沟通联络,建立收案立案沟通协商机制,及时沟通立案有关情况,避免引发重复立案、互相推诿或裁判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指定管辖法院要切实践行司法为民的工作宗旨,做好指定管辖后的司法便民利民工作。
非指定管辖法院要密切配合指定管辖法院,做好环境资源案件跨域立案、巡回审理、庭审保障、法律文书送达、办理委托执行、协助执行等各项工作,形成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合力。
指定管辖法院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支持,通过司法协同、府院联动等方式形成环境资源保护合力。
指定管辖法院要做好指定管辖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案件及时稳妥受理、公正审判。
审判过程中,要注重总结积累经验,对改革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告省高院。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7月14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环境资源案件指定管辖的规定为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助力实现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同意长春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内设专门审判机构并跨区域管辖部分环境资源案件的批复》(法〔2022〕87号)精神,结合我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实际,现就指定部分中基层法院管辖环境资源案件制定本规定。
•王明辉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司法厅、吉林省监狱管理局、吉林省女子监狱不履行法定职责一案行政裁定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其他行政行为【审理法院】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3.30【案件字号】(2020)吉行终107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高光杨迪阎道清【审理法官】高光杨迪阎道清【文书类型】裁定书【当事人】王明辉;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司法厅;吉林省监狱管理局;吉林省女子监狱【当事人】王明辉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司法厅吉林省监狱管理局吉林省女子监狱【当事人-个人】王明辉【当事人-公司】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司法厅吉林省监狱管理局吉林省女子监狱【法院级别】高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王明辉【被告】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司法厅;吉林省监狱管理局;吉林省女子监狱【本院观点】本案的核心问题是由吉林省女子监狱作出的《关于给予王明辉同志行政警告处分的决定》、《吉林省女子监狱关于民警王明辉2018年度考核不称职等次的决定》以及由吉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申诉公正委员会作出的《公务员申诉案件申诉处理决定书》及《公务员再申诉案件申诉处理决定书》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权责关键词】合法警告基本原则拒绝履行(不履行)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历审文书】[{"Gid":1970324948945007"Category":["005""00501""0050102""005010242""00502""00502 27"]"IsHaveEng":0"LastInstanceDate":"2020.06.18""CaseFlag":"(2020)最高法行申6257号""Title":"王明辉、吉林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管理(司法行政)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行政裁定书""CaseGrade":["06""0601"]"TrialStep":["003"]"LastInstanceCourt":["01"]"DocumentAt tr":["002"]}{"Gid":1970324937054697"Category":["005""00502""0050227"]"IsHaveEng": 0"LastInstanceDate":"2020.03.30""CaseFlag":"(2020)吉行终107号""Title":"•王明辉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司法厅、吉林省监狱管理局、吉林省女子监狱不履行法定职责一案行政裁定书""CaseGrade":["06""0603"]"TrialStep":["002"]"LastInstanceCourt":["10""1001"]"Docu mentAttr":["002"]}]【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的核心问题是由吉林省女子监狱作出的《关于给予王明辉同志行政警告处分的决定》、《吉林省女子监狱关于民警王明辉2018年度考核不称职等次的决定》以及由吉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申诉公正委员会作出的《公务员申诉案件申诉处理决定书》及《公务员再申诉案件申诉处理决定书》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许某某申请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刑事违法扣押国家赔偿案文章属性•【案由】刑事违法查封、扣押、冻结、追缴赔偿•【审理法院】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程序】二审裁判规则在国家赔偿争议解决机制中,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规定了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可以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法进行协商,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可以组织双方进行质证。
这种协商和质证体现了国家赔偿程序的公开性、参与性和公正性,有利于查明事实,确定责任,消除对立,化解矛盾。
正文许某某申请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刑事违法扣押国家赔偿案〔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2006)吉高法委赔字第1号国家赔偿决定书〕【案情摘要】2003年6月26日,长春市公安局对长春市工商局移送的许某某等人违法经营案件予以立案,并于同年7月4日、21日先后将许某某投资经营的铁艺制品厂设备、产品、圆钢、方钢等予以扣押,但相关文书对于被扣押财产情况记载不明。
2003年8月17日,长春市公安局向许某某返还钢材61.7吨。
2005年2月4日,长春市公安局决定撤销该违法经营刑事案件。
许某某随即提出国家赔偿申请。
2005年8月19日,长春市公安局作出刑事赔偿决定书,决定赔偿许某某因扣押丢失的90.6吨钢材25.821万元,设备损失50万元,劳务费损失按3个月计算赔偿6万元,合计81.821万元。
吉林省公安厅复议维持该赔偿决定。
许某某不服,向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在审理过程中,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组织双方质证,并参考吉林省价格认证中心出具的鉴定结论等相关证据,认定长春市公安局的违法扣押行为导致铁艺制品厂支付了劳务费26万元,相关设备损失127.265万元,并造成角钢和其他钢材灭失。
由于缺少角钢和其他钢材数量、质量和价格的原始证据,损害事实无法认定。
在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主持下,长春市公安局与许某某经协商达成了角钢损失126万元、其他钢材损失25.821万元的协议。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实施《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4.08.07•【字号】吉高法[2014]49号•【施行日期】2014.08.07•【效力等级】地方司法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量刑正文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实施《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吉高法〔2014〕49号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经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第三次全体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同意,决定于2014年9月1日起在全省各级法院全面实施。
现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院,请认真执行。
同时,就贯彻执行《实施细则》相关事宜要求如下:一、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中级、基层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视,把全面推进和不断完善量刑规范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法院的主管院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指定专人负责,确保实施工作落实到位。
二、注意协调配合,确保收到实效要把《实施细则》及时向党委、人大报告,向检察机关、司法行政部门通报,通过与检察机关、司法行政部门的有效配合,有力促进刑事审判工作的深入开展,以确保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认真把握贯彻执行《实施细则》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关于实施的案件范围。
这次实施的案件范围,是交通肇事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非法拘禁罪、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妨害公务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及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等十五种犯罪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案件。
对于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共同犯罪的主犯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以及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等故意犯罪致人死亡的案件均不属于本指导意见规范的范围。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判后释明工作的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3.08.15•【字号】吉高法〔2023〕135号•【施行日期】2023.08.15•【效力等级】•【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审判机关正文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判后释明工作的规定》的通知吉高法〔2023〕135号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判后释明工作的规定》已于8月11日经省高院审判委员会2023年第16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2023年8月15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判后释明工作的规定第一条为切实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根据法律、司法解释及相关规定,结合全省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判后释明,是指案件作出裁判后,为帮助当事人正确理解裁判内容以及从法律上正确把握和对待裁判结果,法官或合议庭应当主动就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审判程序等方面事项向诉讼当事人予以说明,解释支持或不予支持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第三条判后释明应当遵循依法、中立、息诉的原则,充分尊重诉讼当事人的处分权,释明内容总体上应当与裁判文书内容相一致,不得错误释明或者阐述与裁判理由、结果相悖的个人观点。
第四条判后释明范围适用于一审、二审普通程序作出裁判的刑事、民事、行政和国家赔偿案件。
以下案件原则上可以不释明:1.撤诉、调解、和解的案件;2.适用特别程序、简易程序、再审审查程序以及其他特殊程序审理的案件;3.当事人无异议的案件;4.刑事认罪认罚案件;5.其他无需释明的案件。
可以不释明的案件,若当事人对裁判理由、结果等存在疑问要求释明的,应当进行判后释明。
第五条判后释明的对象为诉讼当事人。
判后释明过程委托诉讼代理人可以参加。
第六条判后释明的主体为案件承办法官,必要时合议庭全体成员参加判后释明。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4.07.01•【字号】•【施行日期】2014.07.01•【效力等级】地方司法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量刑正文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2014年7月24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3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为进一步规范刑罚裁量权,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实现量刑公正,根据刑法、刑事司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量刑的指导原则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
2.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与预防犯罪的目的。
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4.量刑要客观、全面地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近或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
二、量刑的基本方法量刑时,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依次确定量刑起点、基准刑和宣告刑。
(一)量刑步骤1.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数额、犯罪次数、犯罪后果等犯罪事实,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增加刑罚量从而确定基准刑;3.根据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拟定宣告刑;4.综合全案情况依法确定宣告刑。
(二)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的方法1.只有单个量刑情节的,在确定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后,直接对基准刑进行调节,确定拟宣告刑。
2.具有自首、立功、坦白、当庭自愿认罪、退赃退赔、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取得谅解、刑事和解、犯罪后积极抢救被害人、累犯、前科、针对弱势人员犯罪、重大灾害期间故意犯罪等多个量刑情节的,一般根据各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法调节基准刑。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设立长春互联网法庭并集中管辖部分互联网案件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05.19•【字号】吉高法〔2022〕82号•【施行日期】2022.06.01•【效力等级】地方司法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管辖正文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成立长春互联网法庭并集中管辖部分互联网案件的通知吉高法〔2022〕82号全省各级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同意吉林省长春新区人民法院内设专门审判机构并跨区域管辖部分互联网案件的批复》,长春新区人民法院内设长春互联网法庭并集中管辖部分互联网案件,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自2022年6月1日起,长春互联网法庭管辖吉林省范围内应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下列第一审互联网案件:(一)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签订或者履行网络购物合同而产生的合同纠纷、产品责任纠纷;(二)签订、履行行为均在互联网上完成的网络服务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三)数据、网络虚拟财产权属纠纷、交易纠纷;(四)在互联网上侵害他人人身权、财产权等民事权益而产生的人格权纠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五)涉互联网民事公益诉讼;(六)互联网平台经济模式下的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七)涉个人信息保护法权利义务的纠纷;(八)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其他互联网民事案件。
二、2022年6月1日之前,当事人已经向吉林省其他基层人民法院提交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纠纷的起诉材料,但尚未立案或者已经立案尚未审结的,由原基层人民法院继续办理。
案件审结后,上诉至相应的中级人民法院。
三、2022年6月1日之后,下列案件仍由原审法院审理:(一)因对判决不服提起上诉被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二)因对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裁定不服提出上诉被二审法院指令继续审理的案件;(三)再审案件。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5月19日。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正文:----------------------------------------------------------------------------------------------------------------------------------------------------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全省各级人民法院:近日,全国、全省农民工工作暨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会议先后召开,省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了《吉林省解决企业拖欠工问题联席会议方根治农民工欠薪2019行动计划》,对涉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等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为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及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现就进一步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案件审判执行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做好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的重要意义1.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顺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解决农民工问题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2.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
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部分行业产通过剩,以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为主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呈现问题突出、持续增多趋势,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亟待加强。
二、畅通立案渠道,充分及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3.畅通立案绿色通道。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服务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法治环境的十项措施正文:----------------------------------------------------------------------------------------------------------------------------------------------------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服务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法治环境的十项措施为依法服务保障促进企业发展,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优化营商法治环境,经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研究,提出如下措施。
一、树立审慎善意司法理念。
充分体恤经济下行境况下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全面考量司法措施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影响,在确保司法措施合法性、规范性的前提下,从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出发,认真评估研判司法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秉持善意理念,讲求执法艺术,创新司法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坚决杜绝机械执法、就案办案问题,努力实现司法裁判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切实减轻企业司法成本。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引导涉诉企业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方式,促进矛盾纠纷诉前化解。
全面畅通涉企诉讼绿色通道,拓展涉诉企业跨域立案、电子送达、远程开庭、网上调解等智能化服务。
经济确有困难的企业申请缓交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审查属实后应当准许。
对涉企民事、行政案件,能够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律适用简易程序;符合民事小额诉讼程序适用标准的,一律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符合支付令适用法定情形的,一律适用督促程序。
严格执行发回重审程序法定适用标准,对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上级法院能够查清事实的,要直接查清事实并作出裁判,不得发回重审。
三、严格贯彻罪刑法定原则。
对企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融资等经济活动中的创新创业行为,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禁止性规定的,不得认定为犯罪。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吉林省公安厅、吉林省电力公司《关于办理盗窃电能案件有关具体应用法律
问题的规定》
【法规类别】犯罪和刑事责任
【发布部门】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吉林省公安厅807030261
【发布日期】1998.11.18
【实施日期】1998.11.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司法文件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吉林省公安厅、吉林省电力公司《关于办理盗窃电能案件有关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规定》
(1998年11月18日)
为依法打击窃电违法犯罪,保护国家电能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一、窃电行为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和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42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窃电属于盗窃行为。
窃电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采取下列手段之一进行窃用电能的行为:
1.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
2.绕越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用电;
3.伪造或者开启法定的或者授权和计量检定机构加封的用电计量装置封印用电;
4.故意损坏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用电的;
5.故意使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不准或者失效用电的;
6.采用其他手段窃电。
二、根据《供电营业规则》对窃电设备容量、窃电时间、窃电日数、窃电量、窃电金额按以下原则认定
1.窃电设备容量的认定
凡实施窃电行为所用的电气设备均认定为窃电设备。
窃电设备的容量按设备名牌标定的额定容量认定;对无法查明设备容量的,按计费电能表标定电流值(对装有限流器的,按限流器整定电流值)所指的容量或专用变压器容量认定。
2.窃电时间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