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始末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22
案件概述:2008年9月23日,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公布,可口可乐旗下全资附属公司提出以每股现金作价为12.2港元,总价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全部己发行股本,号称24亿美元的要约。
若交易完成汇源果汁将撤销上市地位,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境内涉及金额最大的并购案。
然而,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发出通报,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公司案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商务部依法作出禁比此项收购的决定。
商务部认定汇源并购案属于经营者集中,并称此项集中将对竞争产生不利的影响。
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碳酸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
同时,由于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等竞争效果。
此外,集中还挤压了国内外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格局造成不利影响。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消息发布后,对于汇源这一“民族品牌”到底该不该卖、能不能卖的质疑和讨论近乎白热化,80%的网民反对这起并购;有人甚至鼓动中国企业联名上书,或者主张让中国企业联合力量进行竞标等。
这些质疑集中反映了国人对该并购案的焦虑。
简要回顾案件整个过程,其背后所带来的问题引人深思。
那么,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否触犯《反垄断法》?这一并购案虽然己经尘埃落定,但是却引起法律界人士对跨国并购的进一步思考。
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法律问题对本案进行分析:(1)本案中我国《反垄断法》是否具有管辖权,是否具有适用的余地?不少人提出,汇源公司是在开曼群岛设立的一家外国公司,这项并购是两个外国公司之间在我国境外发生的并购行为,我国法律并不适用。
但是汇源公司是主要在我国从事果蔬汁生产业务和以我国人民为消费主要群体的企业,所以该项并购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境内相关市场特别是果汁业的竞争。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①第2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本法。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案例分析一、案情简介可口可乐欲以179.2亿港元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然而,2,,,年,月,,日,商务部宣布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二、分析要点:(1)从并购双方分析此次并购的动因和效应,1、)可口可乐并购的动因及效应:1、获得规模经济中国果汁市场的潜力和并购之后所能占的庞大的市场份额。
如果可口可乐能接手汇源,将对汇源现有资源和产业结构进行整合,通过排挤其他参与者,实现高利润。
可口可乐想通过并购影响力极大地汇源果汁来扩大经营规模,集成规模效应,扩大销售市场。
2.企业扩张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主要是为了不断扩大自己的实力,迅速占领中国饮料市场,扩大自己的规模3、降低代理成本利于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供应链缩短,降低果汁研究及市场研发成本。
4、战略调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越来越重视。
可口可乐想急切进入非碳酸饮料市场,以缓解碳酸饮料的低迷和衰退。
而汇源果汁主要生产水果原浆等高溶度的饮料,可口insulation cross operation, finished product protection in the commissioning process. 8.8 with regard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is project, setting up QC professional work area, sector selection panel, QC group activitycarried out in stages. 8.9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situation, "five new" application, organize, form text archive. 8.10 according to owners, and supervision of about requirements and project Department of 可乐想通过并购汇源果汁进军高溶度饮料的市场,挑战战略,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阅读1: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第一时间:商务部明禁汇源并购□汇源果汁暴跌19.42%后急停牌商务部昨日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因为收购会影响或限制竞争,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是反垄断法自去年八月一日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
商务部具体阐述了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
第二,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他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
第三,如果收购成功,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他企业参与果汁市场的竞争。
昨日,汇源在交易时段突然停牌,停牌前股价已暴跌19.42%。
其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股份于18日上午十时十三分起暂停买卖。
公告中未提及停牌原因,不过现在看来,其异动与商务部叫停收购案不无关系。
□当事者:服从业内与学者:称快在华外商:震动消息传出后,作为收购方的可口可乐随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措施。
18日晚20时许,可口可乐与汇源汁发布联合公告,双方皆表示尊重商务部的批复,并宣布终止收购计划,双方约定,根据此前达成的收购协议,未来12个月内,可口可乐方面将不再向汇源提出其他收购建议。
汇源宣布,将于3月19日上午复盘。
作为反垄断修改审查专家组成员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时建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并购后的市场份额是商务部审查的一个切入点,但不是唯一因素。
另一重要因素是市场是否会因为并购而失去竞争性。
商务部这样的裁定是客观冷静的。
也有法律人士表示,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如果可口可乐对该审查不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讼诉。
”而在采访中,娃哈哈集团内部人士表示:这样的裁定结果无疑是给娃哈哈等一直坚持的对民族品牌的捍卫打气。
而据中证网报道,一位专门服务于外商投资事务的律师表示,目前该律所正紧急召开会议分析汇源案,同时将商务部文件翻译成英文,提供给外方客户。
“我们有几个客户目前正在进行反垄断申报,汇源案被否决他们还是十分震惊的。
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中国商务部18日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据悉,这是反垄断法自去年八月一日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
商务部认定:此项集中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
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同时,由于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等限制竞争效果;此外,集中还挤压了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格局造成不良影响。
事件进展09年03月18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未通过中国审查09年01月06日:并购案反垄断审查进入第二阶段08年12月05日:商务部首次表态已立案受理并购案08年12月02日:双方公布进入审批阶段商务部不作答08年11月06日:商务部表示申请材料尚未达标未立案08年09月21日:汇源并购案引发封口门08年09月19日:可口可乐称已将申请材料递交商务部08年09月15日:并购听证会将开牵手(国内饮料企业)将递交替代方案08年09月08日:国内企业欲联名上书反对收购案08年09月03日:可口可乐24亿美元收购汇源全部股份汇源简介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于1992年创立于山东省,1994年将总部迁至北京市顺义区,1998年开始向全国发展。
近12年来,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4处现代化工厂,形成了220多万吨年设计生产能力。
建立了270个销售公司和500多个中心专卖店,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
拥有49亿元总资产和万名从业人员。
主要生产水果原浆、浓缩汁、果汁、蔬菜汁、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茶饮料、婴儿食品等,累计研发、生产、销售了400多个品种的产品。
水果原浆、浓缩汁出口德国、瑞士、俄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创汇一亿多美元。
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利税5.7亿元,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6亿元,缴纳税金8亿多元,扶持赞助社会公益事业投放现金、物资折合4000多万元。
案例一: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例1.案件回顾:2008年9月3日上午,汇源果汁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可口可乐公司以约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集团的全部已发行股份及未行使可换股债券。
由于该项收购满足了我国《反垄断法》以及《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关于经营者集中事先申报的要求,2008年9月18日,可口可乐公司向商务部递交了申报材料。
经由初步审查和进一步审查,商务部最终于2009年3月18日否决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申请,认为该收购会对市场竞争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两个传导效应和一个挤压效应”。
也即是说,集中可能会导致可口可乐公司传导其市场支配地位和品牌,并对中小型果汁企业产生挤压效应。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是自《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被商务部禁止的集中案件,这个案件为中国反垄断法的实施所带来的思考,已经超越了案件本身所包含的意义。
2.商务部禁止该收购案件的理由:(1)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有能力将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上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饮料市场,对现有果汁饮料企业产生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进而损害饮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品牌是影响饮料市场有效竞争的关键因素,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通过控制“美汁源”和“汇源”两个知名果汁品牌,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将明显增强,加之其在碳酸饮料市场已有的支配地位以及相应的传导效应,集中将使潜在竞争对手进入果汁饮料市场的障碍明显提高。
(3)集中挤压了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了国内企业在果汁饮料市场参与竞争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的有效竞争格局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案件相关的反垄断法分析:在本案中,将相关市场界定为饮料市场、非碳酸饮料市场、果汁市场,还是纯果汁饮料市场、中浓度果汁市场或低浓度果汁市场,对市场竞争影响的判断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商务部将此案的相关市场界定为果汁类饮料市场,理由是:果汁类饮料和碳酸类饮料之间替代性较低,且三种不同浓度果汁饮料之间存在很高的需求替代性和供给替代性。
2009-3-19 7:28:51新京报认定集中将挤压中小果汁企业生存空间;汇源、可口可乐声明称尊重商务部的决定备受关注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一案终于尘埃落定。
商务部昨日以“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为由,正式否决了可口可乐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的申请。
这是反垄断法自去年8月1日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案例。
商务部对否决给出三点理由商务部经过审查认定,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交易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同时,由于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等限制竞争效果;此外,集中还挤压了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格局造成不良影响。
商务部昨日表示,在正式否决此项交易前,商务部曾与可口可乐公司就附加限制性条件进行了商谈,可口可乐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和修改方案。
但是商务部评估后认为,修改方案仍不能有效减少交易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
商务部表示,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可口可乐的收购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将对中国果汁饮料市场有效竞争和果汁产业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且可口可乐公司也没有提出可行的减少不利影响的解决方案,因此,决定禁止此项经营者集中。
汇源称尊重商务部批复昨日晚间,汇源集团声明称,汇源尊重商务部关于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果汁要约申请的批复,“目前汇源集团生产经营正常,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营养健康的产品。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关爱汇源果汁。
”据汇源内部人士透露,汇源公司高层及相关人士昨日下午在顺义总部召开“闭门会”,商讨如何应对禁购消息。
可口可乐称放弃收购汇源昨日晚间,可口可乐发布声明称,由于中国商务部公布了不批准对汇源果汁业务建议收购的决定,因此可口可乐公司将不能继续有关收购行动。
“我们很遗憾该项交易未能如计划进行,但我们尊重商务部的决定。
”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穆泰康说。
“在审批过程中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提供一切有关的材料协助商务部清楚了解此项交易,”穆泰康表示,“我们一直希望可以与优秀的汇源团队一起推动汇源品牌更进一步的发展”。
“我们在中国的业务2008年增长了19%,现在中国是可口可乐全球第三大市场。
”穆泰康说,“我们着眼于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并承诺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优质饮料选择。
”影响汇源股价“提前”暴跌近20%开盘13分钟后紧急停牌;今日将复牌由于商务部正式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1886.HK),汇源果汁昨日开盘大跌19.42%,至每股8.3港元。
10时13分,公司宣布临时停牌,以待发布有关股价敏感资料。
去年9月3日,可口可乐提出以近180亿港元即24亿美元全面收购汇源果汁,每股作价较汇源当时股价溢价近两倍。
受此消息刺激,当天汇源复牌后股价曾飙升1.64倍,收盘报10.94港元,成交24.8亿港元名列港股成交榜首。
昨晚,汇源公告称,公司股票今日上午将复牌。
日信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告诉记者,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对于汇源的股价肯定是利空,而对港股中其他果汁类上市公司则是利好。
汇源果汁的估值目前高于其他果汁股,估计汇源复牌后还会下跌,现在汇源果汁的基本面因素难以支撑之前被拉高的股价,其复牌后的合理价位应该在5港元附近。
由于A股市场的食品饮料行业中没有果汁类上市公司,故对A股影响不大。
可口可乐股价半年挫20%宣布收购汇源后股价一度强劲上升从去年9月宣布收购汇源至今,可口可乐的股价在过去半年多时间内下降了20%。
但从股价的表现看,受雷曼兄弟破产导致的市场动荡影响,可口可乐股价在去年10月份下降最多。
在去年9月3日可口可乐宣布收购汇源果汁之后,可口可乐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价一度出现强劲上升,从9月3日的51.66美元,到随后的几个交易日中,股价一度上扬逼近55美元,涨幅接近7%。
在雷曼兄弟公司倒闭的消息冲击整个美国市场后,可口可乐的股价出现回落。
但在海外收购以及消费品行业受青睐的背景下,股价在9月底再度回升到54美元位臵。
去年10月份,美国市场开始出现急挫,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等指数在10月份的前10天内狂跌,可口可乐股价也未能逃脱下跌的影响,到10月10日,其股价收报41.50美元,跌幅已经逼近20%。
在随后近5个月内,可口可乐股价震荡下挫,直到最近5个交易日才有所回升,股价再度回到41.45美元,较可口可乐宣布收购汇源当日跌去20%。
从经营业绩看,可口可乐去年第四季度的净利为9.95亿美元,每股盈利下滑17%。
但从其销量看,除北美外,其全球销量上升6%,与汇源业务类似的非碳酸饮料销量上升了11%。
“这起收购政府批了,说明是按照法律来做,汇源也好可口可乐也好,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不批,国家有国家的考虑,我们企业一定要服从国家的需要,说明国家很重视汇源。
估计更多的中国人会猛劲地喝汇源,让可口可乐买不起了,50亿咱也不卖了,100亿都不卖,弄不好咱还把他收了呢。
所以顺其自然,不批我也感谢政府,批我也乐观其成。
”“出售汇源是一种多方共赢的商业行为,对国家、企业、员工、消费者等都有好处,只是按市场规律运作的一种商业行为。
”“可口可乐收购的内容只是汇源上市公司的部分,包括一个果汁罐装和销售业务,而整个上游———水果的基地和20多个工厂是不在收购之内的。
如果收购获批,我将把资金和精力向上游转移,带动更多的果农致富。
”——2008年9月6日,朱新礼在汇源集团媒体见面会上说。
朱新礼出售汇源只是商业行为追问《反垄断法》迎来“第一大考”《反垄断法》自去年8月1日正式实施。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被认为是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的“第一大考”。
否决的依据是否充分?《反垄断法》配套规章仍在征求意见虽然《反垄断法》已经正式实施,但是相关配套法规尚未建立起来。
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商务部将会依照相关的规定,包括我国反垄断法,以及《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和《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指导意见》等配套法规的规定,依法进行处理。
后两者均为流程中申报的规章,对于具体审查,目前只能依照反垄断法本身。
反垄断法第27条规定了6类在审查经营者集中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等,但是没有具体的相关标准。
因此自去年可口可乐和汇源递交申请后,有分析认为,该案在没有具体标准的情况下进行审核,将对反垄断法的实际实施是个考验。
上周,国务院法制办向外界公布了五项有关《反垄断法》的首批配套规章草案,其中包括《经营者集中审查暂行办法》,这五项草案皆由商务部起草,集中在“经营者集中”领域,但是目前仍在征求意见阶段,而且截止时间是2009年3月25日,比昨日结果发布还晚。
否决的理由是否成立?饮料行业是完全竞争的行业北京大学中国企业史研究室主任吴晓波认为,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理由值得商榷。
他指出,饮料行业是完全竞争的行业,不应该通过行政手段来干预。
对于可口可乐是否会把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这个问题,他认为果汁行业属于大饮料行业,除了汇源之外,还有像娃哈哈这样的大企业。
而且很多中国的饮料公司都做过碳酸饮料,消费者并没有因为可口可乐一家独大而多付钱,它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给消费者造成伤害的事实是不存在的。
对于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会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这个问题,吴晓波指出因为现在汇源在纯果汁市场的占有比例很高。
现在都没有挤压中小企业的情况,那为什么说可口可乐就一定会挤压呢。
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盛杰民昨日表示,按照国内外反垄断法实践来看,配套规章和指南都是陆续出台的,按照基本法进行审批也是完全合理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昨日也表示,相关配套措施可逐渐完善。
简介汇源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1992年创立于山东省,1994年将总部迁至北京市顺义区,1998年开始向全国发展。
近12年来,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4座现代化工厂,年设计生产能力220多万吨。
可口可乐1886年美国人约翰〃彭伯顿发明了可口可乐。
至今“可口可乐”商标是世界上最为人熟知的商标,并在全世界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截至2004年,可口可乐已在中国投资达11亿美元,员工15000人。
数据NO.1:汇源果汁是中国最大的果蔬汁生产商,2008年Q1汇源占高浓度果汁市场56.1%的份额NO.3:中国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全球第四大市场,2007年在中国的收入增幅达到18 %15.5%:可口可乐拥有中国软饮市场15.5%的份额,是百事可乐的两倍10.3%:汇源在中国果汁市场占10.3%的份额,在所有果汁品牌中市场占有率排第一9.7%:可口可乐占有中国果汁市场9.7%的份额,仅凭一款果粒橙就拿下果汁市场第二名的位臵始末历经7个月,汇源并购案夭折自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历经不到7个月正式告吹。
缘起可口可乐相中果汁市场老大去年9月3日,可口可乐宣布通过旗下全资附属公司以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全部已发行股本。
若交易完成,汇源将撤销在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地位,汇源董事长朱新礼可套现74亿港元,这也将是中国最大一笔外资收购案。
可口可乐随后向中国商务部递交了反垄断审查的申报材料。
根据AC尼尔森的调查数据,2007年,汇源在国内100%果汁市场及中浓度果汁市场占有率分别达42.6%和39.6%,处于明显领先地位。
据研究机构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07年可口可乐在中国果蔬汁市场的占有率为9.7%,仅凭一款果粒橙就拿下果汁市场第二名的位臵。
波折收购曾遭八成受众反对去年9月4日,即收购案宣布的第二天,新浪等网络调查显示,在参与投票的四万余人中,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持不赞同意见的比例高达82.3%。
对于这桩收购,民间反对的声音一直也没有停止过。
据了解,在商务部审查这桩收购过程中,曾召集华邦、农夫山泉、顺鑫农业(000860,股吧)等果汁企业举办了一次听证会。
知情人士透露,业内果汁企业对此普遍持反对态度。
此外,参与达能与娃哈哈争端、美国百事可乐消灭中国天府可乐品牌等问题的国内最大的本土咨询公司之一和君创业公司以及大学生关注可口可乐小组也高调致信商务部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今年2月底,收购案还在等待商务部批复时,汇源董事长朱新礼在出席2009跨国公司论坛时曾表示,金融危机之下收购一事给可口可乐带来很大压力,董事会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
随即,可口可乐澄清说,内部董事会是全力支持这桩收购的。
在香港上市的汇源果汁连夜发布澄清公告表示,并不知悉可口可乐公司任何董事对收购建议的意见,也没有收到更改收购建议条款的任何通知。
大事记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宣布,计划以24亿美元收购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