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92.20 KB
- 文档页数:1
甲硝唑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马慧薇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24(22)3
【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方法筛选近期于我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符合标准的纳入研究,共12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
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甲硝唑片治疗。
通过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和龈沟出血指数(SBI)评估两组的临床效果,并对两组胃肠道不适、恶心、偶有皮疹、腹泻、口内金属异味等不良反应进行监测。
结果经过治疗与随访,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各项牙周指数均有明显改善。
除此之外,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甲硝唑片对牙周炎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马慧薇
【作者单位】北京四季青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42
【相关文献】
1.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2.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3.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4.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5.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该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1年6月之间在该院就诊的46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药物碘甘油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1.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73.9%,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该研究结果证实,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具有较为稳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时间更短,用药后口腔内的药物浓度更高,能够有效消除炎症,杀灭和抑制有害菌,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标签:甲硝唑缓释药膜;牙周炎;临床效果牙周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口腔科疾病,中老年人是该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
细菌感染时牙周炎的主要发病原因,主要的感染细菌类型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等需氧菌,以及牙龈卟啉菌、黑色素类杆菌等厌氧菌。
因为各类感染细菌通常无法一次性地彻底杀死和清除,因而疾病的复发率较高。
所以,细菌敏感类药物的选择对于牙周炎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牙周炎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因而需要较长的临床治疗周期,从而彻底消除牙周袋内的致病菌。
甲硝唑属于一种效果较为稳定的抗菌药物,该类药物对于大部分的厌氧菌都具有较为理想的抑制作用,抗菌谱主要包括真杆菌、产期梭状芽孢杆菌、梭形杆菌、其他拟杆菌和脆弱拟杆菌等。
由于口腔内的生理环境较为特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药物浓度较低,因而通常临床治疗效果较差。
该研究探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以2011年1月—2011年6月期间该院治疗的46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选取在该院就诊的46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6例,女20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15.5)岁。
探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0例牙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碘甘油实施治疗过程,治疗组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牙龈出血指数、牙龄指数以及牙周袋深度。
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牙周炎患者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开展治疗过程,疗效更好,同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硝唑缓释药膜;牙周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241-02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牙周炎患者,分别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与碘甘油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牙龈出血指数、牙龄指数以及牙周袋深度,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牙周炎患者,每组各40例。
其中男50例,女30例。
治疗组,年龄23岁到61岁之间,平均年龄(38.92±13.34)岁。
对照组,年龄23岁到61岁之间,平均年龄(38.63±13.63)岁。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碘甘油实施治疗过程,患者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牙周后,从牙周袋内注入碘甘油,药物剂量为20g/L[1],治疗一周后观察临床疗效。
治疗组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实施治疗过程,患者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牙周后,从牙周袋内注入甲硝唑缓释药膜,每一颗患牙处放置大约1片到3片左右[2],治疗一周后观察临床疗效。
1.3疗效评价治疗显效表现为患者的牙龈出血、红肿、肿痛症状消失,牙齿坚固度增强,牙周袋深度下降两毫米,牙龈指数下降超过50.0%[3];治疗有效表现为患者的牙龈出血、红肿、肿痛症状明显改善,牙齿坚固度有所增强,牙周袋深度下降一毫米,牙龈指数下降超过25.0%;治疗无效表现为患者的牙龈出血、红肿、肿痛症状没有减少,牙齿松动度仍然严重,牙周袋深度下降不足一毫米,牙龈指数下降低于25.0%。
探讨观察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100例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观察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在我院选取排除患有糖尿病、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及hiv 疾病的牙周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对照用碘甘油治疗,治疗组以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袋深度均明显下降。
但治疗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无统计学意。
结论:甲硝唑缓释膜用于治疗牙周炎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给药方便,值得推广。
关键词:甲硝唑牙周炎碘甘油【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132-02甲硝唑为硝基咪唑类药物,对厌氧菌的抑制及杀灭有特异性,以甲硝唑缓释膜局部给药的方法治疗牙周病,即对患病牙周有直接疗效,可长时间保持有效药物浓度,以达到杀菌抑菌的作用,从源头上治疗牙周炎,同时也避免传统全身治疗时出现副作用,值得用于牙周炎临床治疗[1]。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在我院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排出患有糖尿病、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及hiv疾病的牙周炎患者5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3-68岁,共有患牙100颗,患者都有牙龈红肿,牙龈脓性分泌物,轻触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探诊深度4-6mm,有附着组织丧失2-3mm,牙龈袋形成,x线片示牙槽高度减低,都可确诊为牙周炎,根据是否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
1.2方法。
在未使用其他抗生素及其他治疗方法下,两组都以生理盐水隔湿,对照组用碘甘油20g/l,用注射针注入患牙牙周袋内,7天后复诊,治疗组每个患牙以甲硝唑缓释药膜1-3片,塞入牙周袋内治疗,7天后复诊,观察治疗后两组牙龈红肿,牙龈脓性分泌物,轻触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症状是否好转及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袋深度是否下降。
1.3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如下。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60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牙周炎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60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3833%,且各项口腔功能恢复效果较好。
结论:甲硝唑缓释药膜在治疗牙周炎上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标签:甲硝唑缓释药膜;牙周炎;碘甘油;临床疗效牙周炎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
因此,我院开展本次牙周炎临床治疗试验,来探究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确诊为牙周炎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60例。
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3958±734)岁。
治疗组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3752±687)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选取的牙周炎患者,通过探诊于牙周袋内至少发现一个4mm的牙位,且有相应牙周炎临床症状,即牙龈疼痛、红肿或牙周伴有肿痛、流脓等。
牙周炎入组标准排除自身有急性传染疾病、重度血液疾病、治疗药物过敏及孕产妇。
12治疗方法涂抹药物前,对牙周炎患者牙齿、牙床进行清洁,清洗液选用生理盐水,擦药前对患处隔湿处理。
对照组采用碘甘油治疗,使用口腔镊蘸取碘甘油(北京海德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298)涂抹于牙周袋处。
通过医用探针对患者牙周袋深处进行碘甘油导入的渗透治疗,治疗周期为1周。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南京亿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11)治疗。
即在患者牙周袋导入碘甘油同时,患处放置1~3片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周期持续1周。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
观察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汇报人:2023-12-19•引言•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原理•临床试验设计目录•临床试验结果•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优势与局限性•结论与展望01引言观察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甲硝唑是一种常用的抗厌氧菌药物,对治疗牙周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背景目的和背景牙周病是指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定义病因症状牙周病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牙石、牙菌斑、口腔卫生不良等。
牙周病的症状包括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
030201牙周病概述02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原理甲硝唑对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能够有效杀灭牙龈卟啉单细胞菌、中间普氏杆菌等口腔厌氧菌。
甲硝唑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口腔局部组织的免疫力,有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
甲硝唑的药理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厌氧菌作用通过抑制口腔厌氧菌的繁殖,减少炎症反应,从而控制牙周病的进展。
控制炎症甲硝唑可以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有助于恢复牙齿的正常功能。
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牙周病的治疗原理需要注意的是,甲硝唑在治疗牙周病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同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在使用甲硝唑治疗牙周病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局部用药:将甲硝唑制成含漱液、牙膏等局部用药形式,直接作用于牙周病患处,提高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全身用药:通过口服或注射甲硝唑,使药物在全身范围内发挥作用,对于严重的牙周病患者可采用全身用药方式。
甲硝唑在治疗牙周病中的应用03临床试验设计诊断标准选择符合牙周病诊断标准的受试者,包括慢性牙周炎、急性牙周脓肿等。
纳入标准年龄在18-65岁之间,无严重系统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无吸烟史等。
排除标准孕妇、哺乳期妇女、患有其他口腔疾病、近3个月内接受过牙周治疗等。
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
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牙周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与牙槽骨高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普及。
【关键词】氧氟沙星;甲硝唑;牙周炎牙周炎是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主要致病因素为细菌感染,常见的感染病原菌包括葡萄球菌、产黑色素类杆菌、链球菌等。
牙周炎具有发作反复、治疗时间长等特点,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
甲硝唑是常见的抗菌药物,对于多数厌氧菌具有一定治疗效果。
为了更好的研究对牙周炎患者应用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我院将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54.28±5.17)岁;观察组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55.17±5.36)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确诊后均给予清洁牙齿、修整牙根等常规治疗,必要时也可将坏牙拔除,治疗结束后给予0.9%氯化钠溶液进行漱口,每日2次,使患者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刷牙时选择软毛牙刷,不可食用刺激性、坚硬食物。
给予对照组患者甲硝唑6mg,三餐漱口后及睡前放置于根颊沟与牙根尖含服给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氧氟沙星0.6g与生理盐水混合后行静脉滴注。
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牙周炎患者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对比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实验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60例参与试验的患者进行客观分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碘甘油治疗,观察组则为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对比应用成果。
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6.6%,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甲硝唑缓释片药膜对牙周炎患者实施治疗,可提升治疗疗效,对于患者牙周疾病的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甲硝唑缓释药膜;牙周炎;临床疗效牙周炎属于牙龈、牙周组织侵犯下的慢性、破坏性炎症,患者则有牙周袋炎性反应,牙齿松动,且伴有牙槽骨吸收等症状,也是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重要因素【1】。
在牙周炎的治疗上病程长,复发率高,严重困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应当积极的开展治疗,为患者的健康生活提供医疗支持。
本实验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60例参与试验的患者进行客观分组。
现对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60例参与试验的患者进行客观分组。
此外,在回顾患者基线资料中,从性别分类上看有男性36人,女性24人。
可得患者的年龄介于26-53岁之间,平均年龄(36.7±5.8)岁。
本次实验均在患者知情且同意情况下进行,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内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实验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生理盐水对牙周进行冲洗,并对应的开展基础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碘甘油(厂家:北京双桥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11022234)治疗,每天1次,每次10g·L-1。
观察组则为甲硝唑缓释药膜(厂家:南京亿华药有限工资;国药准字H20040811)治疗,每天1次,每次2片。
探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目的分析讨论甲硝唑缓释药膜对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这段期间内我院收治10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这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和对照组50例患者,观察组的患者运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
对照组的患者则运用碘甘油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用不同药物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发现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区别,使用甲硝唑缓释药膜的观察组50例患者中显效率为75.5%,有效率为15.5%,总有效率是93.42%。
对照组使用碘甘油的50例患者显效率为35.4%,有效率为17.6%,总有效率是50.2%。
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为24.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硝唑缓释药膜对治疗牙周炎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适合在今后牙髓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标签:甲硝唑缓释药膜;牙周炎;临床疗效在口腔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牙周炎被视为最常见口腔疾病之一,中老年是高发群体。
牙周炎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牙齿周围的组织受到细菌的侵害,此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牙齿松动、出血等等,所以需找能有效治疗牙周炎用药是每位口腔医生所要面临的问题。
牙周炎要是不及时治疗,就会降低口腔的功能,用牙周炎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时间长,牙周细菌难以根除。
这次试验研究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这段期间内我院收治10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这次研究的观察对象,观察组的患者运用甲硝唑缓释药膜进行治疗。
对照组的患者则运用碘甘油疗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效果,详见下文所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7月~2012年7月这段期间内我院收治10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这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和对照组50例患者,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19~60岁,平均(42.7±2.4)岁;病程1~5年,平均(1.17±1.8)年。
甲硝唑含片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分析甲硝唑含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比较不同方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00例,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50例。
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硝唑含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用碘酚瘘道烧灼治疗。
治疗期间应注意每天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反应,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术后随访发现,观察组5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高于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封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剧烈疼痛,但是观察组有10例患者在封药后牙周出现轻微胀痛,经过针对性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
结论甲硝唑含片治疗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碘酚瘘道烧灼,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甲硝唑含片;牙周炎;临床疗效牙周炎是患者根管内因长期受到感染及病菌刺激,导致根尖周围组织呈现出的慢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具体为炎性肉芽组织或牙槽骨破坏等,该病目前尚无完全有效治疗的方法,现代医学对于牙周炎的治疗多采用常规根管治疗,但是术后患者复诊率较高,因此治疗效果往往差强人意[1]。
本次研究对选取的10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了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了甲硝唑含片治疗和碘酚瘘道烧灼治疗,并对这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0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56例,患者年龄为30~65岁,平均年龄为(36.8±2.4)岁。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硝唑含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碘酚瘘道烧灼治疗。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预备好根管,仔细测量并记录根管的工作长度。
甲硝唑缓释药膜对牙周炎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牙齿功能研究发布时间:2023-06-29T11:36:39.92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3月3期作者:李庆红[导读]甲硝唑缓释药膜对牙周炎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牙齿功能研究李庆红(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省大庆163000)摘要:探讨甲硝唑缓释药膜对牙周炎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牙齿功能研究。
方法:以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到我院收治的11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采用口服甲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
结果:观察组牙齿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对牙周炎患者采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可对患者牙齿功能评分进行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显著,且该种治疗方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硝锉缓释药膜;牙周炎;临床疗效;牙齿功能牙周炎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是一种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上。
一般多发于35岁以上的人群[1]。
牙周炎疾病的发生因为牙周附近有细菌侵犯,机体免疫反应被激发导致牙周组织严重感染[2]。
该疾病临床表现为出血、溢脓、疼痛、咀嚼无力等,并且局部刺激还会加重病情,无法正常饮食,对患者的牙骨质、牙槽骨、牙周膜等组织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患者牙龈出血,有口臭,甚至牙齿还会松动,影响了患者的咀嚼功能[3]。
如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则会导致牙齿发生病变,甚至全牙受累,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甲硝唑缓释药膜对牙周炎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牙齿功能,具体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接收的116例的牙周炎患者,分组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8例。
对照组男女分别为:32例、26例;年龄25~48岁,中位值(36.58±3.1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