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36.50 KB
- 文档页数:23
体积与容积的计算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下册107-109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理解立体图形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回顾整理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熟练的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和容积,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在回顾整理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归纳、提升各立体图形体积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孩子的应用意识及学生主动探索和集体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回顾整理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熟练的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和容积,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回顾整理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归纳、提升各立体图形体积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明确任务----板书课题谈话:上节课回顾了立体图形的特点、联系及面积的计算公式,也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立体图形体积的体积与容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体积与容积的计算。
2.小组交流——整合旧知课前我们收集了相关的内容,现在让我们根据问题提示在小组内交流,将这些内容进行整理。
※我们学习了那些立体图形?这些图形的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尝试着写出来(文字或字母形式)※回顾这些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的?※什么叫体积?什么叫容积?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请看温馨提示:(1)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内展示,看一看,每项的内容是否正确、全面。
(2)将所有的内容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比较条理、清晰的呈现出来。
(3)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小组补充说明。
(1)课件出示:(2)学生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班内交流。
课堂预设:①我们得知道水桶的侧面积和底面积。
②侧面积和底面积可能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而且底面积是圆形,它的周长就是侧面的长方形的长或宽。
六年级下-体积与容积的计算不规则转化 规则 利用已有知识(公式)课件展示归纳图:V =abh V =a ³ V =sh V =31shV =sh2.口头交流,展示思维的严密 说一说:各公式的推导过程。
讨论分析:圆锥体体积的公式中31的来历,强调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众多的图形与公式中归纳统一,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收敛,让学生体会数学转化统一思想。
】3.对体积和容积的知识整理4. 实战问题,展示个性(1)课件出示:(2)质疑:做一个水桶要选什么材料?有什么要求?预设:①水桶的侧面底面。
②侧面展开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底面是圆圆的周长就是侧面的长方形的长或宽。
方法引导: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平面图→立体图)桶的形状材料组合制作要点成品让学生说说:选取哪两块材料做?为什么这样搭配?课件展示,思维拓扑:【设计意图:通过一定具有开放性的练习,既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质疑:你能计算出上题中水桶的容积吗?(有时容器壁不计,体积=容积)现在我们就来运用所掌握的这些知识和方法一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础练习,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两种组合水桶的动画,再现立体图形由平面图形围成的过程,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计算上题:两圆形水桶的容积?2.课件出示:(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2)一个圆柱形玻璃杯的体积等于它的容积。
()(3)一个圆柱的高缩小2倍,底面半径扩大2倍,它的体积不变。
()交流提示:底面半径扩大了2倍,底面积就扩大了4倍,而高缩小了2倍,所以圆柱的体积扩大了,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课件出示133页的8题:学生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
重点明确第一问利用计算公式直接求体积,第二问求表面积,要先求出一个苹果箱的表面积,再求10个苹果箱的表面积,就是所需要的纸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