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与容积》ppt课件(12篇)
- 格式:pptx
- 大小:7.43 MB
- 文档页数:181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通用12篇〕篇1: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的:通过详细的实验活动,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的: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开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增强合作精神和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详细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络和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两个一样的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瓶子、水、土豆和红薯、橡皮泥一块、饮料瓶、茶叶桶和水杯。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体积与容积》这一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师:老师这里有石头、量杯和水,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师:把石头放入水中,出现了什么情况?水面为什么会上升?生1:石头占了水的位置;生2:石头把水挤出来了;生3:石头把水压出来了;生4:石头占了水的空间;……同学们说出了各种有趣的想法。
〔二〕新授〔1〕认识体积1、初步感受空间。
师:老师往水里放一个苹果,苹果占空间吗?放一枚硬币,硬币占空间吗?橡皮占空间吗?还有什么东西占空间?说得完吗?也就是说,所有的物体都占空间。
在水里占空间,拿出来呢?〔也占空间〕板书:空间。
2、空间也有大小。
师:橡皮与铅笔盒比谁占得空间大,谁占得空间小?桌子与凳子呢?板书:大小3、体积的概念。
师:每个物体都占一定的空间,且有大有小,这就是体积,体积是什么呢?谁能说一说?出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同学齐读2遍〕师:苹果的体积是什么呢?〔苹果所占空间的大小叫苹果的体积〕。
石头呢?〔石头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石头的体积〕。
4、谁的体积大?师:同学们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物品,与你同桌的作比拟,说一说我的体积大,你的体积小5、物体的位置、形状发生大小,体积不变。
师叫一位同学上台,问:“你有体积吗?老师有体积吗?谁的体积大?”接着请这位同学变换位置,站在教室的不同地方,问:“它的体积变了吗?他的什么变了?说明了什么?”〔物体的位置变化了,但体积不变〕师:“橡皮泥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体积与容积(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容积的定义。
2.理解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3.能够根据给定图形计算其容积。
二、教学内容1.容积的定义与换算。
2.圆柱和长方体的容积计算。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容积的定义。
2.能够根据图形和尺寸计算容积。
3.学习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老师出示一个装有水的瓶子,问学生这个瓶子里有多少水?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了解量水的单位和容积。
2. 概念定义容积的定义:“容积是指物体所能容纳的物质的量。
”通俗点的说法是,容积是表示物体内部空间大小的物理量。
3. 计算容积接下来,老师出示一个长方体,并引导学生用公式 V = l × w × h 来计算它的容积。
老师让学生自己算出长、宽、高,以及它们的单位,最后换算到毫升。
老师引导学生将得出的容积数和毫升进行对比,从而掌握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
然后,老师出示一个圆柱,并引导学生用公式V = πr²h 来计算其容积。
同样地,老师让学生自己算出圆柱的半径、高,以及它们的单位,再将得出的容积数和毫升进行对比,从而掌握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
4. 拓展应用老师出示其他常见图形,引导学生分别计算它们的容积。
5. 总结老师让学生回忆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讲解容积和毫升、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教学资源•一个装有水的瓶子•长方体模型•圆柱模型•其他常见图形模型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容积的概念和公式计算容积。
2.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
3.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图形和尺寸计算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