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19课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完整版----正确版哎呀妈呀,今天小爷我要给大家讲讲《三字经》这个神奇的书。
这本书可是咱们中国的宝贝,里面有很多好玩儿的故事和道理呢!不过,小爷我可不是给你们讲故事的,我是来教你们怎么背诵《三字经》的。
别着急,听我慢慢说。
我们要明白《三字经》是什么。
它是一本古老的书籍,里面有很多简单的汉字和句子,但是却包含了很多深刻的道理。
这些道理都是咱们祖先们用智慧和经验总结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他们的心血。
怎么才能学好《三字经》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多读、多背、多理解。
我们要把每个字都读准,发音要清晰。
我们要把每个句子都背熟,意思要理解。
我们要把里面的道理都弄明白,知道怎么运用到生活中去。
废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就开始学习吧!首先是第一部分:“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性格和习惯会变得越来越不同。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保持自己的善良本性,同时也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坏习惯。
接下来是第二部分:“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他们的本性就会变得不好。
而教育的方法呢,就是要专心致志地去做。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父母或者老师,我们要用心去教育孩子,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才华的人。
再来是第三部分:“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的孟母为了教育孩子,选择了一个好邻居。
如果孩子不好好学习,她就会剪断他的织布机。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有好的环境和榜样来引导我们。
下面是第四部分:“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这句话的意思是:窦燕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教育了五个儿子,他们都成为了有名的人物。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道德和品行,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还有第五部分:“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父母不好好教育孩子,就是他们的过错;而如果老师不严格要求学生,就是他们的懒惰。
一、教学内容学习《三字经》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二、教学目的1、通过讲解文本,让学生了解文本大意。
2、背诵文本,感悟文本。
三、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吗?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
(1)“周朝”是谁建立的?(2)周朝为什么能取代商朝?(3)最终谁丢了天下?为什么?(4)周幽王为什么失去性命?(2)学习理解内容1、老师带读经文两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理解经典原文①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春秋: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时期战国:指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段时期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这五个春秋时代的霸主。
七雄:战国时代的七个强国齐、楚、燕、韩、赵、魏、秦【译文】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有五位称霸的诸侯,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大强国,分别是:秦、楚、齐、燕、赵、魏、韩。
这七国各据一方,凭借武力互相攻伐。
周王朝东迁之后史称东周,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此时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地位已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争相称霸,同室操戈,战火四起,这就是三字经中所说的五霸强,七雄出。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动不动干戈相见,弱肉强食,相互兼并。
许多小国就在这个当口消失了,到了战国能提起来也就战国七雄,当然除了七雄外还是有些小国的。
春秋期间一般公认有五大霸主,所以叫春秋五霸。
他们实际上替代了周天子号令诸侯的地位。
哪五霸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前7世纪前半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葵丘会盟,成为中原霸主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是姜太公(姜子牙)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在位期间,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三字经》全文完整版,希望有所帮助!三字经全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
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
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课题三字经教案序号19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熟读背诵:“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2、能理解所背内容的意思3、能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点难点教学重重点:熟读背诵所学内容。
难点:理解所背内容的意思,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三字经》、小黑板板书设计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教学环节集体备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复习导课二、学习新课三、生谈感受四、学习新知五、总结所学、布置作业1、指名背诵上节课所学内容。
2、全班齐背上节课所学内容。
1、小黑板出示: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2、指名读句子。
3、老师范读句子,学生思考句子的意思。
4、同桌根据注释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5、指名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6、老师解释句意: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
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
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7、带着对句子的理解熟读句子。
8、找小老师领读句子。
9、分小组赛读句子。
10、检查背诵情况。
1、我们已经背诵了经典名句,谁来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2、学生根据注释谈启示。
1、出示: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2、回忆总结刚才的学习方法-----熟读名句-----理解含义-----检查背诵---- 得到启示。
3、鼓励学生采用此种方法小组内自主合作学习。
4、老师检查学习效果。
将今天所学内容背诵给家长。
教学反思课题三字经教案序号20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熟读背诵“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2、能理解所背内容的意思。
3、能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点难点教学重重点:熟读背诵所学内容。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所背内容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三字经》、小黑板板书设计三字经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教学环节集体备课(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一、复习导课二、学习新课三、生谈感受四、总结所学、布置作业1、指名背诵上节课所学内容。
San zi jing三字经rén zhīchū 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jiào wǔ zǐ míng jù yáng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 jiào fù zhī guò jiào bú yán shī zhī du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zǐ bú xué fēi suǒ yí yòu bù xué lǎo hé wéi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yù bùzhuó bùchéng qì rén bùxué bùzhī y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wé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 qīn shī yǒu xí lǐ yí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xiāng jiǔlíng néng wēn xí xiào yú qīn suǒ dāng zhí香九龄,能温席,孝於亲,所当执。
三年级三字经《三字经》序号课时授课内容1 第1 课时人之初——名俱扬2 第2 课时养不教——习礼仪3 第3 课时香九龄——千而万4 第4 课时三才者——应乎中5 第5 课时曰水火——人所饲6 第 6 课时曰喜怒——人之伦7 第7 课时父子恩——臣则忠8 第8 课时此十义——勿违反9 第9 课时凡训蒙——当讲求10 第10课时有连山——及老庄11 第11课时经子通——尚游说12 第12课时始春秋——失统绪13 第13课时唐高祖——至崇祯14 第14课时权阉肆——建民国15 第15课时古今史——夕于斯16 第16课时昔仲尼——犹苦卓17 第17课时苏老泉——当效之18 第18课时蔡文姬——亦若是19 第19课时犬守夜——宜勉力《三字经》——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二、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爱好。
2、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三、教学方法:讲解。
四、教学过程:1、《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
2、具体讲解课程内容,贯穿与内容相符的小故事,提高可听性,关心同学理解课程内容。
3、师指导诵读新授内容五:小结。
集体诵读一遍新授的句子。
《三字经》——其次课时一、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二、教学目标1、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2、从中国古人勤学的故事中获得启迪,树立勤奋好学的思想。
三、教学方法:讲解四、教学过程:1、回顾三字经已学内容。
2、学习新授内容。
五、总结,请同学讲一讲自己今后应当怎样做。
《三字经》——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完整版)《三字经》完整版注解,为孩子收藏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三字经》完整版注解,为孩子收藏)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三字经》完整版注解,为孩子收藏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三字经》完整版注解,为孩子收藏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三字经》完整版注解,为孩子收藏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三字经》完整版注解,为孩子收藏>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三字经涵盖了中国文化的绝大多数内容,其涵盖的不止是识字和零碎的知识,更是一个成体系的知识网络,如果能将三字经全部背诵并理解其深意,那孩子将在认识水平上超越多数同龄人。
以下是《三字经》完整版注解,为孩子们收藏吧.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人刚生下来都是善良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面临不同的教育环境,性情也渐渐有了好坏之别.2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因此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
3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抒【解释】战国时期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孟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新三字经》原文带翻译《三字经》一书自古留传,深深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儿童,给我们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三字经》原文带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三字经》全文解释1、春日暖,秋水长,2、和风吹,百花香。
【注释】1、春季是播种的季节。
春天气候温暖,适宜于草木生长,比喻良好的生存环境。
这是全文的起兴。
用“兴”的艺术手法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情生于景,理寓于情。
2、这一句仍是承接首句的起兴艺术手法。
和风:温和的风,多指春风。
百花:喻指青少年是祖国的花蕾、花朵。
时代社会的发展,像长江之水一样,滚滚向前。
青少年生气蓬勃,像花朵一样绽放在祖国的百花园中,沐浴着春天的阳光,茁壮成长。
3、青少年,有理想,4、立大志,做栋梁。
【注释】3、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最重要、最宝贵的时期,是形成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最关键的时期。
理想: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希望和方向,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
4、志:志向。
栋梁:房屋的大梁。
青少年时期树立远大理想,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有着深远影响。
立志是人生的首要问题。
《尚书·周书·周官》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孔子重视人生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孙中山先生提出:要立大志,做大事。
我们应该牢记先贤们的教诲,在平凡的岗位上去干大事业,在振兴中华的伟业中立志做栋梁之材。
极目云天外,志在九霄中。
5、天行健,人自强,6、生我材,为兴邦。
【注释】5、天行健:源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自强:一种自我激励、靠己立身、努力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
6、生我材:出于李白的诗篇《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邦:国家。
天道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谁也不能阻挡,君子要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每个青少年都应该认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价值,不要虚度时光,把自己锻炼成为祖国建设事业中的栋梁之材,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兴旺发达贡献智慧和力量。
课时备课
《三字经》19课课型:新授
主备人:许迎新使用人
教材分析
《正文》《三字经》前面讲了各种各样有关读书的故事,接着两位才女《三字经》讲了中国传统最羡慕的一种情况,也是中国传统的家族或中国传统的读书人最梦寐以求的一种情况,什么情况呢,年岁不大,但因读书有成就已经获得官职的例子,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
尔幼学,勉而致。
有为者,亦如是。
讲了一位七岁就因读书获得了官职的人,这个在历史上当然很少见,这就是唐朝的刘晏(约公元716—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人),刘晏七岁举神童,就是因为有神童之名被大家荐举,八岁时唐玄宗因为封泰山,那时候要封禅,封泰山时这位八岁的孩子献上一篇《颂》,所以就有了官职叫太子正字。
据记载刘晏十岁那年有一天唐玄宗登上勤政楼,刘晏被唐玄宗叫来,因为当时有很多人都在赋诗在展示自己的才华,那刘晏的官职不是叫正字吗,所以就问他说“正字,正得几字”你能正出来几个字,正字主要是一种教刊,校对,找出错字这样一个职务,那么小的孩子当这个职务说明他肚里有货(挑大拇指),他要挑别人错的,大家知道刘晏怎么回答,十岁呀,“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未有正得”,天下的字都是正的都是对的,只有朋字不正,那个朋,朋友的朋,都是往左有点歪的,这个话说得唐玄宗惊讶极了,为什么,了解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是一语双关,朋党,当时唐朝的宫廷党争,这帮人跟那帮人闹,各自组成朋党,朋党怎么会正,朋党都是各执一边的都是有走极端倾向的怎么会比较公正的呢,刘晏的回答如此,使唐玄宗也好、杨贵妃也好,都非常喜欢刘晏,经常地给他赏赐,有时甚至还赏他衣服赏他别的,赏些小玩意都有的,因为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刘晏少年时期十分勤学,很早就才华横溢,名噪当时,《三字经》也因此把他树立为少年才俊的学习榜样。
三字经的故事刘宴正字
唐朝的刘晏,才七岁就已饱读诗书被唐明皇称为神童,而且作了堪正文字的正字官。
他虽然年纪小,却已经为国家效力。
一个人如果肯努力向上,有所作为,也一定能跟他一样的。
有一次唐玄宗祭拜天地时,刘晏献上「东封颂」这篇文章,玄宗很赞赏,因此召见他,一见才知是个七岁孩童,因此怀疑文章是抄来的,于是命丞相张说考考他。
考完后,张说对玄宗说,刘晏真是个不平凡的神童。
玄宗于是授刘晏作正字官,相当于现在国立编译馆馆长的职位,他以如此稚幼的年纪,却能胜任这种高职,真不简单。
有一天玄宗召见他,杨贵妃看他这么聪明伶俐,很喜欢他,就叫他坐在膝盖上,还亲自为他梳发,结双髻。
正好玄宗看见了,趁机逗他,就问说:「卿为正字官,到底正得几个字呢?」刘晏马上跪在地上说:「臣启奏陛下,五经四书之内,每一个字我都能正,只有一个「朋」字,我还不能正。
」
原来当时的谗臣,都极力寻求皇上的宠幸,于是朋比为奸,结党营私。
玄宗听了他的话,觉得这个孩子很不平凡,能够时时心存君国,因此更加重用他。
由此可见刘晏不但聪明颖悟,他崇尚正直、抑黜邪恶之心,更令人赞佩。
后来刘晏
在明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都贵为宰相。
刘晏年纪这么小,就已经出来作官,从事治国安民的大事,你们这些幼学之人,正该努力造就自己。
舜是人,我也是人,只要肯效法他,有所作为,也能和他一样成圣成贤。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正确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和事例,从中吸取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内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三字经。
自学指导
1、自由拼读三字经,试读。
不会读的小声问一问同桌。
5分钟后比一比水都的正确、流利。
出示自学指导:
自由拼读三字经,试读。
不会读的小声问一问同桌5分钟后比一比水都的正确、流利。
2、学生按照自学要求拼读,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认真学习。
3、指名朗读。
4、听范读。
5、同桌互读,不会的要跟同桌学习。
6、小组轮读,不会的由组长领读。
7、练习背诵。
8、指名背诵。
9、男女生背诵比赛。
10、教师简介本段三字经讲述的道理和事例。
安全教育:
不要接受陌生人食品,不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去看展览、拍电影、做广告等,更不能到陌生人家里去玩。
如遇问路者,可以告之大概方向,但不能应其要求带其前往。
一旦发现有陌生人尾随或是不停纠缠,应迅速走向人多的地方,或是寻找街头民警的帮助。
当堂达标背诵本节课学习的三字经。
板书设计yíng bāsuìnéng yǒng shī
莹八岁,能咏诗。
4、师生共同小结: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