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413.00 KB
- 文档页数:24
洛阳市高中历史统编版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南京条约》签订后,负责谈判的钦差大臣继续与英方交涉,以对条约进行补救。
其中一条是:“英国除广州外,多得四处……系大皇帝天恩。
今后若他国要求去四处口岸通商,应由英国与之讲解,使仍在粤通商,无致生事。
”这说明清廷A.承认英国世界霸主地位B.被动融入国际外交体系C.利用英国维护国家主权D.在传统思维下应对变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英国发动战争侵略中国,以达到其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开放国门的目的,在传统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下清政府把英国的侵略行为当成了单纯的挑衅,D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清廷认识到了英国强大的国力,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清政府融入了国际体系,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清政府有意识的利用英国维护国家主权,排除C项。
故选D项。
2、下为洋务派军用工业的资金来源占比情况表(1863—1894年)。
该表反映出A.清政府支持兴办军事工业B.地方政府控制了军事工业C.经济开始被列强控制D.多种经济形式均衡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军用工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海关洋税,而这部分经费属于中央财政,这说明当时清政府支持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A项正确;通过材料数据无法判断当时地方政府控制了军事工业,排除B项;C项错在“开始”,排除;多种经济形式均衡发展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
故选A项。
3、下列三幅图为出现于晚清时期的书籍,其共同之处是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B.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先进C.侧重于介绍西方地理知识D.体现了士大夫阶层的觉醒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觉察到空谈义理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于是开始面向社会现实,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学习外国长处,他们著书立说,促进了新思潮萌发。
其中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畬的《瀛寰志略》的出现,体现了士大夫阶层的觉醒,D项正确;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排除A项;当时尚未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先进,知识偶有介绍,排除B项;徐继畬的《瀛寰志略》介绍了东西半球的概况,不只是重于介绍西方地理知识,排除C项。
三年级下册数学书第五单元的知识要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知识点【单位】1.周长:一个封闭图形在一周内的长度,称为周长。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公里)、(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2.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称为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三、理解面积单位的意义。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5.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6.比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边上的小展板)。
四、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用大单位前面的数乘进率;小单位改成大单位,小单位前面的数字除以进度率。
1平方千米= 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 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两个相邻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展率为(10)。
两个相邻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度率为(100)。
注:1。
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度,面积单位测量表面的大小。
2.面积和周长不能比;明确了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
3.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衡量和比较。
4.测量土地面积时,往往需要使用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公里。
5.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6.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如:某城市的占地面积、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7.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度)。
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度)【公式】一、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 2长 = 周长÷2-宽宽 = 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二、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已知面积求宽:宽=面积÷长三、解决实际问题归类1、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找面积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还是和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的等等3、铺地砖问题:①先算出所铺地面的总面积;②计算出每块地砖的面积;③将这两个面积统一成相同的面积单位;④地砖的总块数=所铺地面的总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4、刷墙问题: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
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归纳第一部分每课知识要点《将相和》1.题目解释“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
2.内容中心本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3.注意读音允诺(nùo)上卿(qīng)《草船借箭》1.内容简介课文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作者:罗贯中。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2.注意读音擂(léi)鼓丞(chéng)相3.重点句子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这句话是全文的起因,从“挺”“很”这两个词中可以体会到周瑜的妒忌心达到了顶峰。
4.人物形象分析①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②周瑜:智谋过人、妒贤忌能③鲁肃:忠厚老实④曹操:生性多疑。
《景阳冈》内容简介1.《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作者:施耐庵2.中心思想: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敢、倔强、机敏的英雄性格。
3.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4.武松是个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人,《水浒传》中还有很多个性人物: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
《猴王出世》1.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作者吴承恩2.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第五单元《面积》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面积的定义1、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2、生活中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注意:①面积指的是封闭图形的大小,不是封闭图形没有具体面积。
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不能比较大小。
(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①进率100: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②进率10000: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③进率1000000:1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三)面积单位间的转化一看:看是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二想:想进率是多少;三转:①高级单位→低级单位,×进率②低级单位→高级单位,÷进率(四)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长= 周长÷2-宽或者:(周长-长×2)÷2= 宽宽= 周长÷2-长或者:(周长-宽×2)÷2=长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 周长÷4(五)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 - 宽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4(六)铺砖问题1、地面面积÷地砖面积=总块数2、沿长铺的块数(地面长÷地砖边长) ×沿宽铺的块数(地面宽÷地砖边长) =总块数(七)常见题型1、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2、求面积: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面积、给餐桌配玻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3、粉刷刷墙(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
第五单元圆知识点总结1、圆各局部的名称圆心:画圆时圆规针尖所在的位置叫做圆心。
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
〔58页第2题〕2、直径半径的关系在同一个圆里,全部的半径都相等,全部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60页第2题第5题〕用字母表示为: d=2r r =d用文字表示为: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3、怎么用圆规画圆?定圆心:把带有针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地方,作为圆心。
定半径:用尺子量出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作为半径。
画圆:把带有铅笔的一端旋转一周。
〔58页第2页〕标名称:在圆上标出各局部名称。
4、圆的大小和位置分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5、圆的对称性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你有什么发觉?发觉圆的两边可以完全重合,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直径不出头,对称轴要出头〕〔61页第7题〕有1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61页第8题〕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61页第8题〕6、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测量圆周长的方法有滚动法、绕线法两种。
7、圆周率的认识原来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只取它的近似值 3.14。
世界上第—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他是世界上第—位把圆周率的值X到7位小数的人。
八年级上册英语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1. 词汇与短语1.1 重点单词在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中,重点单词的掌握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基础。
以下是本单元的核心词汇,每个单词都伴随着其词性和意义,以及例句来加深理解。
1. sitcom ['sɪtkɒm] n. 情景喜剧(= situation comedy)例句:I enjoy watching sitcoms because they are both entertaining and relaxing.2. news [njuːz] n. 新闻节目;新闻例句:She always watches the news to stay informed about current events.3. soap [səʊp] n. 肥皂;肥皂剧例句:My mom often gets caught up in the latest soap opera的剧情。
4. educational [ˌedʒu'keɪʃənl] adj. 教育的;有教育意义的例句:We watched an educational documentary about the environment.5. plan [plæn] v. & n. 计划;打算例句:We need to plan our trip carefully to make sure we see all the sights.6. hope [həʊp] v. & n. 希望例句:I hope to visit Europe next summer.7. discussion [dɪ'skʌʃn] n. 讨论;商量例句:After the movie, we had a long discussion about the plot.8. happen ['hæpən] vi. 发生;出现例句:Something unexpected happened on the way home.9. expect [ɪk'spekt] v. 预料;期待例句:I expect a lot of work this week.10. joke [dʒəʊk] n. 笑话;玩笑例句:He told a joke to lighten the mood.11. comedy ['kɒmədi] n. 喜剧;喜剧片例句:We went to see a comedy at the cinema last night.12. meaningless ['miːnɪŋləs] adj. 毫无意义的;不重要的例句:He felt that his job was meaningless and soughta change.13. action ['ækʃn] n. 行为;活动例句:The police took action against the protesters.14. cartoon [kɑː'tuːn] n. 卡通;漫画例句:Children often watch cartoons on Saturday mornings.15. culture ['kʌltʃə(r)] n. 文化;文明例句:Learning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 can be very enlightening.16. famous ['feɪməs] adj. 著名的;有名的例句:She is famous for her novels.17. appear [ə'pɪə(r)] vi. 出现;出版;显得例句:The stars began to appear in the sky as it grew dark.18. become [bɪ'kʌm] v. 变成;成为例句:She became a doctor after years of study.19. rich [rɪtʃ] adj. 富有的;富饶的;丰富的例句:The forest is rich in biodiversity.20. successful [sək'sesfl] adj. 成功的;圆满的例句:He was successful in his new business venture.这些单词不仅覆盖了本单元的核心词汇,而且通过例句的形式,帮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和记忆这些单词。
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 1)confuse 表示“使糊涂,搞乱,混淆”。
confuse A and/with B把A误认为是B。
形容词confused表示“糊涂的,混杂的”。
2)coast 表示“海岸,滑坡”。
the coast in clear是一习惯用语,表示“没有被发现或者被捉住的危险”。
3)settle down 表示“定居,平静下来,专心于,舒适地躺着或者坐着”。
有关settle 的词组: settle on sth决定做某事 settle sth on sb将……转让给某人 settle for sth勉强认可某事settle one’s/an account (with sb)为受到的伤害,侮辱等,复仇。
4)have a gift for 表示“对……有天赋”。
形容词gifted表示“有天赋的”。
be gifted at/in表示“对……有天赋”。
gift也可表示“礼物”。
5)border 作及物动词,表示“与……接壤,给……镶边”。
作不及物动词,后接介词on或upon,表示“邻近,接界,近似,近乎”。
作名词,表示“边界,国界”。
指具体的边界线或边界线内的一带地方。
还表示“在……的边缘,正要,将要”。
6)official official“官员,职员,公务员”通常指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文职官员。
official 作形容词,表示“官方的,正式的,公务的”。
7)tour 作动词,表示“旅游,观光,巡回”。
作名词,表示“游历,巡行,参观”。
make/take/go on a tour(of+地点名词)表示“在(某地)进行旅行”。
on tour在巡回中。
8)distance 表示“距离”,也可以指长时间的久远。
in the distance在远处。
from a distance从远处。
keep sb at a distance对某人疏远,冷淡地对待某人。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要点汇总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诞(dàn)械(xiè)逆(nì)锲(qiè)(2)难写的字辩:中间是“讠”,注意与“辨”相区别。
蟋:注意右上不要写成“采”。
诞:右边是“延”,不要写成“廷”。
械:注意右边是“戒”,不是“戎”。
(3)多音字2.词(1)必须掌握的词洪亮盲人清脆单调加速齿轮唯恐丑恶恐怖证实蟋蟀真理定理定律学说创立司空见惯疑问洗澡学院机械教授逆时针实验论文顺时针见解结论正确转动测量善于事例见微知著解答灵感领域机遇锲而不舍(2)近义词弓缴~弓箭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洪亮~嘹亮清脆~清亮单调~单一加速~加快跳动~跳跃入神~入迷唯恐~担心拒绝~谢绝丑恶~丑陋恐怖~恐惧证实~证明和谐~和睦真理~真谛研究~钻研敏锐~敏感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无独有偶~成双成对静止~停止顺序~次序停留~保留憎恶~厌恶高傲~骄傲失望~绝望难过~难受普通~一般聪明~聪慧陌生~生疏讨论~商量调整~调理全神贯注~聚精会神(3)反义词专心致志➝心不在焉洪亮➝低沉清脆➝沉闷单调➝复杂加速➝减速入神➝分神拒绝➝答应丑恶➝美丽柔和➝强烈真理➝谬论独立➝依赖诞生➝死亡偶然➝必然敏锐➝迟缓司空见惯➝鲜为人知无独有偶➝独一无二静止➝移动憎恶➝喜欢高傲➝谦虚失望➝希望难过➝高兴普通➝特殊聪明➝愚蠢陌生➝熟悉没完没了➝戛然而止全神贯注➝东张西望(4)词语归类①ABB式词语:急匆匆类似的词语:圆溜溜黑洞洞蓝幽幽蓝悠悠响当当赤裸裸脏兮兮阴森森②ABAC式词语:摆来摆去类似的词语:冷言冷语一心一意再三再四一五一十自由自在人来人往毛手毛脚③描写动物叫声的词语:狗吠类似的词语:鸡啼鸟鸣狼嚎牛哞虎啸马嘶龙吟猿啼鹤唳乌啼鸦噪④含有反义词的成语:无独有偶类似的词语:舍本逐末上下其手天罗地网一张一弛古往今来一决雌雄出将入相⑤形容学习认真刻苦的成语:专心致志类似的词语:孜孜不倦一丝不苟凿壁偷光废寝忘食囊萤映雪悬梁刺股以一知万⑥量词一个老人一把小刀一层玻璃一个真理一个梦一本书⑦动词发出声音引起注意跨渡大洋发现真理拍拍脑袋⑧修饰词洪亮地响和谐的声音美丽的世界丑恶而恐怖的东西司空见惯的现象反复的实验小小的蚯蚓偶然的机遇全神贯注地看书鄙夷不屑的神情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第五单元化学与健康知识点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第五单元化学与健康一、食物中的有机物1、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1)概念:通常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而把除有机物以外的其它化合物统称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注意:①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O2、CO、H2CO3及碳酸盐等,都含碳元素,但具有无机物的特点,被划分为无机物)②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食醋中含有的醋酸(CH3COOH)、酒中的乙醇(C2H5OH)等也属于有机物。
③有机物中除了含有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H、O、N、Cl、P、S等元素。
(2)物质的分类:注意: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区别(3)食物中的有机物人体摄取的物质中,除空气、水、食盐等无机物外,其余主要为糖类(大米、面粉——淀粉含糖)、油脂(食用油)、蛋白质(鱼、肉、牛奶)和维生素(蔬菜、水果)等有机物。
2、糖类【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如:葡萄糖、淀粉等。
(1)主要功能:①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②提供热量。
③调节食品味道。
④维持大脑功能所需能源。
⑤调解脂肪代谢。
⑥提供膳食纤维。
注意:①主要用于提供人体所需能量。
②为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提供能量。
③人体主要供能物质。
(2)糖类与人体健康①缺少:全身无力、疲倦、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
②过剩:转化为脂肪贮存于体内,使人过于肥胖而导致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3)淀粉——人体摄入的主要糖类物质注意:①高分子化合物——指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这样的化合物成为高分子化合物,又称有机高分子。
②糖类分类:③食物来源:谷类(大米、面)、水果(苹果、香蕉、橙子、橘子、西瓜)等3、油脂(注意:油脂是体内储备能量的物质)【混合物——油和脂肪均为混合物】油脂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
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古诗词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4、古诗名句总汇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同: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异: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