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氨溶液的主要成分是硝酸二氨合银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3
制备银氨溶液的方程式银氨溶液,指有机溶剂或水溶液中溶有氢氧化银,通常作为一种化学试剂使用。
银氨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能够用于检测和定量化学计量学的定量化学分析实验。
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制备银氨溶液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制备银氨溶液的方程式。
第一步:制备氢氧化银的溶液首先,我们需要制备氢氧化银的溶液,方法如下:1. 在锥形瓶中加入约5克的碳酸银粉末。
2. 向锥形瓶中加入约100毫升的去离子水(或纯水),并加热溶解。
3. 在银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NaOH)溶液,直到出现白色沉淀,混合物变成黑色。
这是由于钠离子和氧化银离子在反应产生氢氧化银。
4. 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沉淀全部溶解。
注意,不要过量加入氢氧化钠,否则会产生钠离子,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5. 最终,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并搅拌直到完全稳定。
通过这个步骤,我们可以获得氢氧化银的溶液。
现在我们将进一步准备银氨溶液。
第二步:加入氨水在准备好的氢氧化银溶液中,滴加等量的氨水(NH4OH)溶液。
随着氨水的加入,氢氧化银将被转化为三氢氧化银和银离子。
此过程的方程式如下:AgOH + NH4OH → Ag(NH3)2OH + H2O其中,AgOH代表氢氧化银,NH4OH代表氨水,Ag(NH3)2OH代表银氨配合物。
这种银氨配合物可以被溶解在水或有机溶剂中,并在实验中常常用作化学试剂。
当溶液中银氨配合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可以使用它来进行某些定量化学分析实验。
此外,银氨配合物还可以用于制备其它银化合物或合金,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总结以上就是制备银氨溶液的详细步骤以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各个操作步骤的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银氨溶液是制备许多其它银化合物和合金的重要步骤,也是一些定量化学分析实验的重要试剂。
通过掌握制备银氨溶液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到这种化学试剂,提高化学实验的效率和精度。
(7)物质性质探究实验1.绿矾(42FeSO H O x ⋅)是生血片的主要成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对绿矾热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实验猜想)猜想1:生成2322Fe O SO H O 、、; 猜想2:生成2322Fe Fe O SO H O 、、、; 猜想3:生成23232Fe O SO SO H O 、、、; ……(实验探究)该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字母)。
a.熄灭酒精灯,冷却b.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c.点燃酒精灯,加热d.在“气体入口”处通入干燥的2N 其中操作d 的作用是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 中固体变红色,B 中无水4CuSO ______,C 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______。
(3)反应结束后,取A 中固体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①将固体加入盛有足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固体完全溶解,且无气体放出; ②取①中溶液滴入适量4KMnO 溶液中,4KMnO 溶液不褪色; ③取①中溶液滴入KSCN 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由此得出结论:红色固体为______。
(4)D 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
有同学认为还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取D 中沉淀,加入一定量的盐酸以确定其组成,从而确定42FeSO H O x ⋅的分解产物,你认为是否需要?说明你的理由:______。
(实验结论)(5)硫酸亚铁晶体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改进)。
(6)有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认为该装置也可以验证硫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产物。
①G 中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H 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
2.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银氨溶液的配制及银氨溶液的性质。
(一)探究银氨溶液的制备(实验中所用氨水均为新制氨水)31mL2%AgNO 溶液已知:白色AgOH 沉淀不稳定,极易分解生成棕褐色22()32Ag NH +⎡⎤⎣⎦。
第八章醛银镜反应制银氨溶液:AgNO3 + NH3·H2O = AgOH↓+ NH4NO3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氢氧化二氨合银(络合物)产物为:1水、2银、3氨。
银镜反应的注意事项1、银镜反应要求在碱性环境下进行,但氨水不应过量太多。
2、碱性环境下,乙醛被氧化成乙酸后又与NH3反应生成乙酸铵。
3、水浴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4、1mol–CHO被氧化,就应有2molAg+被还原5、可用稀HNO3清洗试管内壁的银镜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氢氧化铜的制备: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说明:Cu(OH)2必须是新制的,而且碱要过量。
现象:有红色(Cu2O)沉淀生成应用:检验醛基的存在,医学上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思考:乙醛能否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醛能与弱的氧化剂Ag(NH3)2OH、Cu(OH)2反应,说明醛基的还原剂比较强。
因此可知乙醛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氧化反应:·原理:有机物得氧或去氢·包括:燃烧反应、被空气(氧气)氧化、被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醛基的银镜反应和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有机物一般都可以发生氧化反应,此过程发生了碳碳键或碳氢键的断裂。
还原反应·包括:烯、炔、苯环、醛、油脂(下一章)等和氢气加成,·原理:有机物得氢或去氧说明:“氧化”和“还原”反应是针对有机物而言的,有机物被氧化则定义为氧化反应,有机物被还原则定义为还原反应。
关于甲醛的几个问题:1、甲醛的应用全面认识甲醛的利与弊。
2、甲醛的银镜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书写。
1mol甲醛与银氨溶液反应可以生成4mol Ag13、醇氧化成醛的反应是药物、香料合成中的重要反应之一。
(1)苯甲醇可由C6H5CH2Cl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而得,反应方程式为。
银镜反应实验目的:1、理解并能运用银镜反应的原理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2%硝酸银溶液、2%氨水、5%氢氧化钠溶液、 10%葡萄糖溶液。
实验原理C6H12O6+2Ag(NH3)2OH----→(水浴加热C6H11O5COONH2+3NH3+2Ag↓+H2O实验方法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可以看到黑色沉淀。
再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滴入一滴管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
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反应本质这个反应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即-H被氧化成-OH)酸,乙酸又与生成的氨气反应生成乙酸铵,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
实验现象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这个反应叫银镜反应。
银镜反应的现象反应方程式C6H12O6+2Ag(NH3)2OH----→(水浴加热C6H11O5COONH2+3NH3+2Ag↓+H2O 葡萄糖的反应方程式若要体现出葡萄糖内部的结构以及断键情况:CH2O H-CHOH-CHOH-CHOH-CHOH-CHO+2Ag(NH3)2OH→(水浴加热)CH2OH-CHOH -CHOH-CHOH-CHOH-COONH2+2Ag↓+3NH3+H2O反应条件碱性条件下,水浴加热清洗方法实验前使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试管,再用蒸馏水清洗实验后可以用硝酸来清洗试管内的银镜,硝酸可以氧化银,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注意事项2.所用银氨溶液必须随用随配,不可久置,不能贮存。
因为溶液放置较久,会析出黑色的易爆炸的物质一氮化三银沉淀(Ag3N),该物质哪怕是用玻璃棒刮擦也会引起其分解而爆炸。
这一沉淀在干燥时受振动也会发生猛烈爆炸。
高中有机化学中常见官能团对于有机化学来说,最重要得莫过于官能团,官能团就是决定有机物得化学性质得原子或原子团,有机物因为有不同得官能团,性质会发生改变,因此对于官能团得了解成了一大难点。
一、什么就是有机物在了解官能团之前,我们必须要先判断什么才算得上就是有机物,就是只要含有碳得化合物都就是有机物吗?非也,有机物就是指含碳得化合物,但除CO2,CO,H2CO3,硫酸盐,金属碳化物(CaC2)等.比如天然气得主要成分甲烷就是最简单得烷烃,甲醇就是最简单得醇,乙烯就是最简单得烯烃.它们都就是有机化合物。
而对于结构简式为HO—CO-OH 则不就是有机物,因为这就是碳酸得结构简式。
二、高中有机化学中有哪些常见官能团及其化学性质在高中有机化学得学习中我们遇到过许多得官能团,现在将其归类:1。
卤化烃: 官能团,卤原子(CI等)在碱得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在碱得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与烃2.醇: 官能团,醇羟基(—OH)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与烃(与羟基相连得碳直接相连得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3。
醛: 官能团,醛基(—CHO)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得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能被氧化成羧酸能被加氢还原成醇4。
酚,官能团,酚羟基(—OH)具有酸性能钠反应得到氢气酚羟基使苯环性质更活泼,苯环上易发生取代,酚羟基在苯环上就是邻对位定位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5。
羧酸,官能团,羧基(—COOH)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强于碳酸)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不能被还原成醛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6。
酯, 官能团,酯基(—COOR)能发生水解得到酸与醇三、实验室鉴别官能团得方法①如何鉴别羟基与羧基装置:试管,Na2CO3药品,胶头滴管,装有乙醇与乙酸得试剂瓶过程:a、用胶头滴管吸取同等份量得乙醇与乙酸,分别滴入两支试管;b、将Na2CO3分别滴入装有乙醇与乙酸得试管,观察现象现象:装有乙酸得试管开始冒出气泡,装有乙醇得试管无现象结论:乙酸中得羧基具有酸性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乙醇中得羟基不具有酸性方程式: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②如何鉴别甲酸与乙酸装置:试管,胶头滴管过程:a、制备银氨溶液:在洁净得试管里加入1mL2%得硝酸银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得稀氨水,只最初产生得沉淀恰好溶解为止b、分别向盛有银氨溶液得两个试管中加入等分量得甲酸与乙酸现象:有甲酸得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得金属银ﻩ结论:甲酸既具有羧基得结构,又有醛基得结构,因此表现出与它得同系物不同得一些特性。
一、选择题1.(0分)[ID :139820]已知CsCl 晶体的密度为ρg·cm -3,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相邻的两个Cs +的核间距为acm ,CsCl 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CsCl 的摩尔质量可以表示为( )A .3A N a ρ⋅⋅g·mol -1B .3A N a ρ6⋅⋅g·mol -1 C .3A N a ρ4⋅⋅g·mol -1 D .3A N a ρ8⋅⋅g·mol -1 2.(0分)[ID :139811]C 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因此又名足球烯,如图所示,在C 60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均与周围相邻的其他3个碳原子相连,60个碳原子组成若干个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碳均为+4价。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C 60的熔点比石墨的熔点低B .C 60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与甲烷中碳原子的不同C .C 60分子中含有80个σ键、30个π键D .影响足球烯的熔沸点的是分子间作用力3.(0分)[ID :13980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②熔点: Al >Na >K③第IA 、IIA 族元素的阳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 B 族到II B 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⑤沸点: NH 3<PH 3<AsH 3⑥NaCl 和HCl 溶于水破坏相同的作用力⑦因为常温下白磷可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所以非金属性:P >N A .②④⑥ B .③⑤⑥⑦ C .②④⑥⑦ D .⑤⑥⑦4.(0分)[ID :139803]短周期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
X 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等于0;其阴离子和He 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Z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 的气态氢化物和其最高价含氧酸都是强酸。
银镜反应银镜反应(英语:silver mirror reaction)是银(Ag)化合物的溶液被还原为金属银的化学反应,由于生成的金属银附着在容器内壁上,光亮如镜,故称为银镜反应。
常见的银镜反应是银氨络合物〈氨银配合物〉(又称吐伦试剂)被醛类化合物还原为银,而醛被氧化为相应的羧酸根离子的反应,不过除此之外,某些银化合物(如硝酸银)亦可被还原剂(如肼)还原,产生银镜。
银镜反应通常是中学化学实验之一。
[1]中文名银镜反应外文名silver mirror reaction简介银化合物的溶液被还原为金属银目的检验醛及还原性糖优势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易于观察主要器材试管,酒精灯,烧杯目录1实验用途10应用1实验用途编辑银镜反应是用来检验醛及还原性糖的一个定性实验,主要用来检测醛基(即-CHO)的存在。
此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易于观察。
[2]2实验目的编辑研究生成金属镜的条件,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
[3]3实验原理编辑1、乙醛的反应方程式: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银镜反应(化合态银被还原,乙醛被氧化)备注:原理是银氨溶液的弱氧化性。
本试验可以使用其他有还原性的物质代替乙醛,例如葡萄糖(与乙醛相似,也有醛基)等。
2、甲醛的反应方程式:甲醛(可看作有两个醛基)的话被氧化成碳酸铵(NH4)2CO3 : HCHO + 4[Ag(NH3)2]OH = (NH4)2CO3 + 4Ag↓+ 6NH3 +2H2O C6H12O6+2[Ag(NH3)2]OHC5H11O5COONH4+3NH3+2Ag↓+H2O3、葡萄糖的反应方程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2[Ag(NH3)2]OHCH2OH-CHOH-CHOH-CHOH-CHOH-COONH4+2A g↓+3NH3+H2O(体现出葡萄糖内部的结构以及断键情况)注: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不标气体逸出符号“↑”[1] 。
问题研究质疑银镜反应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430056) 孟凡盛化学教材上均认为银氨溶液的成分是[Ag (NH 3)2]OH (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值得商榷的。
1 银氨溶液的成分是什么教材上银氨溶液的配制为: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AgNO 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
发生的一系列反应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Ag ++NH 3#H 2O y Ag OH |+NH +4¹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AgOH+2NH 3#H 2O y [Ag (NH 3)2]++OH -+2H 2O º由于反应¹生成的NH +4与反应º生成的OH -结合生成NH 3#H 2O,总的离子方程式:Ag ++2NH 3#H 2O y [Ag (NH 3)2]++2H 2O显然教材忽视硝酸根离子的存在,银氨溶液的成分应该是硝酸二氨合银而不是氢氧化二氨合银。
2 银镜反应的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pH =4的AgNO 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pH =9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然后再加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里温热。
用pH 试纸测定不同实验阶段溶液的图2方法2:在如图2装置中,用NaOH 溶液、铁屑、稀H 2SO 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Ñ里加入的试剂是。
(2)在试管Ò里加入的试剂是。
(3)为了制得白色Fe (OH )2沉淀,在试管Ñ和Ò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4)这样生成的Fe (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
答案:方法1:(1)铁屑(2)加热煮沸法(3)避免悬空滴入时带入氧气。
方法2:(1)铁屑、稀H 2SO 4(2)NaOH 溶液(3)先给Ò中排出的气体验纯,当Ò中排出的气体纯净后再关闭止水夹(4)利用Ñ中产生的氢气将Ò中的氧气排出后又隔绝Fe (OH )2沉淀与空气接触。
银氨溶液成分
银氨溶液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其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银和氨水。
它也被称为多伦试剂、Tollens试剂、氢氧化四氨合银、苛性银等。
在实验室中,银氨溶液通常由硝酸银或其他银化合物与氨水反应制取。
银氨溶液中的组分包括[Ag(NH3)2]⁺离子、NH3分子、NH3·H2O分子、NH4⁺离子、OH⁻离子和极少量的Ag⁺离子。
其中,[Ag(NH3)2]⁺离子是二氨合银(I)离子,也被称为银氨络离子。
银氨溶液是一种弱氧化剂,可以将醛氧化为羧酸,并产生金属银沉积于玻璃反应器皿壁上(银镜),因此常用于制作瓶胆和鉴别还原糖。
此外,银氨溶液还用于鉴别醛,而酮则不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银氨溶液应现配现用,不宜保存,因为久置后容易生成易爆的雷爆银(主要成分为氮化银)。
银镜反应实验中若干问题的讨论银镜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有机反应的重要实验,是用来检验含醛基物质的特性反应。
中学化学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类、甲酸、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下面就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1.银镜反应需要的仪器和药品仪器:洁净的试管、胶头滴管、烧杯。
药品:2%硝酸银溶液、5%NaOH溶液、2%氨水、热水、2%~4%乙醛溶液。
2.反应物用量和实验具体操作过程(1)银氨溶液的配制:先加入2mL2%硝酸银溶液,再逐渐滴入2%氨水,边滴加边震荡,直到生成的沉淀刚刚消失为止,得到无色银氨溶液,再加入1滴5%NaOH溶液。
(2)银镜的生成:将配置好的银氨溶液放在试管内,滴入5滴乙醛溶液,轻微震荡后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里,此时不要再摇动试管,静置后银镜产生。
反应方程式: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3.实验注意事项(1)银氨溶液配制时氨水用量:滴加氨水使沉淀刚好溶解即可,应防止加入过量氨水。
一方面银氨溶液中如果有过量的NH3,银离子会被过度地络合,降低银氨溶液的氧化能力;另一方面氨水过量会使试剂不太灵敏,且有利于氨化银的生成,不利于〔Ag(NH3)2〕+的解离,不利于形成银镜,此时若加入醛,还易生成易爆的雷酸银(AgOCN)。
(2)银氨溶液要随配随用,不可久置不能贮存。
若长久放置,会析出黑色的易爆炸的物质一氮化三银沉淀(Ag3N)、AgN3(叠氮化银)、AgOCN(雷酸银)。
这些物质哪怕是用玻璃棒刮擦也会引起其分解而爆炸。
在干燥时受振动也会发生猛烈爆炸。
(3)反应条件:水浴加热且温度控制在60℃左右。
若水浴温度超过70℃或直接加热,因乙醛沸点低(20.8℃),乙醛会大量挥发而使反应效果变差,或难以得到光亮的银镜,只能得到黑色细粒银的沉淀且还会生成雷酸银(AgOCN),有可能发生爆炸。
(4)加入少量5%NaOH溶液的作用:2mL2%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滴5%NaOH溶液,实验效果最佳。
银氨溶液的主要成分是硝酸二氨合银假设C(Ag(NH3)2+)为x,C(Ag+)为y,C(H+)=a,C(OH-)=b,C(NH4+)=C,(NH3H2O)=z且假设最后得到的银氨溶液成分中含有0.1mol/L的硝酸根离子,
则:
①x+y=0.1(银元素守恒)
②a×b=10-14(水的离子积)
③a+x+y+ c= b+0.1(电荷守恒)
④x/(y×z2)=K稳定常数=107.05(配合平衡)
⑤b×c/ z=K b=10-4.75(氨水的电离平衡)
⑥c+ z+2x=0.2(设氨水的总浓度为0.2、0.3…)
实验要求
保证不会得到氢氧化银沉淀,即Qc=y×b<K sp(AgOH)= 2.0×10-8
计算辅助计算结果如下
当加氨水总浓度为0.2mol/L时
Solve
[{(b*c)/z=10^(-4.75),x/(y*z^2)=10^7.05,b*a=10^(-14),
a+x+y+c=0.1+b,x+y=0.1,c+2 x+z=0.2},{x,y,z,a,b,c}]
out
{x=0.0986282, (Ag(NH3)2+)——主要离子
y=0.00137178, (Ag+)——很少
z=0.00253139, (NH3H2O)——主要分子
a=4.71325×10-11, (H+)——非常少
b=0.000212168, (OH-)——弱碱性;PH=9.7
c=0.000212168,(NH4+)},——很少
C(NO3-)=0.1——主要离子
结论:
Qc=y×b=0.00137178×0.000212168>K sp(AgOH)= 2.0×10-8混合物中仍然存在AgOH沉淀,实验未完成。
溶质的主要离子是硝酸根离子和二氨合银离子
当加氨水总浓度为0.22mol/L时
Solve
[{(b*c)/z=10^(-4.75),x/(y*z^2)=10^7.05,b*a=10^(-14),
a+x+y+c=0.1+b,x+y=0.1,c+2 x+z=0.22},{x,y,z,a,b,c}]
out
{x=0.0999765,(Ag(NH3)2+)——主要离子
y=0.0000235323,(Ag+)——很少
z= 0.0194588,(NH3H2O)——主要分子
a=1.69997×10-11, (H+)——非常少
b=0.000588245,(OH-)——弱碱性;PH=10.8
c=0.000588245, (NH4+)},——很少
C(NO3-)=0.1——主要离子
结论:
Qc=y×b=0.0000235323×0.000588245<K sp(AgOH)= 1.38×10-8
混合物中无AgOH沉淀,实验完成。
溶质的主要离子是硝酸根离子和二氨合银离子
总结论
在硝酸银溶液,需加入的氨水稍稍过量才能得到银氨溶液,且银氨溶液的主要成分是硝酸二氨合银,银离子和“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1:2
所以以下图像基本正确。